“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利与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利与弊
【摘要】时评以其独到的视角,独特的见解和富有张力的语言逐渐赢得民众的青睐。然而,走过繁华与平淡后的时评,局限和困境也呈现出来。“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建立是否能有效扼制评论同质化现状,还需要从认识该机制本身做起。。
【关键词】新闻评论工作机制同质化
一、新闻评论同质化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都市报的兴起,新闻评论以其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见解和富有张力的语言逐渐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随后多种多样的新闻时评类栏目以不同形式占据了各大媒体的重要位置。
2014年2月,央视索福瑞公司(CSM)发布了2012年度全国电视台收视率排行榜,在新闻节目收视率排名中,新闻述评类节目《今日关注》排名第二位,《焦点访谈》排名第三位,《新闻1+1》排名第六位。可见新闻评论已走上繁荣发展之路。然而,时评的局限性和困境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来,“千版一面,众议同声”的同质化现象也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第一,主题雷同、观点相同或相似;第二,不同报刊载相同新闻评论;第三评论写作手法相近或单一、写作
风格雷同。
著名文化批评家叶匡政在《时评正在成为一种脑残文体》中犀利地点评了现代时评同质化的现状:“这类时评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味同嚼蜡,不仅言语枯燥,观点亦是人云亦云”,“黑夜给了时评家一双黑色的眼睛,他们只用它来翻翻白眼。他们成为这个时代的时评家,一笔好字被电脑废了,一手好文章给时评废了。”①
二、新闻评论同质化现状成因
现如今,时评无论是在版面还是在栏目设定上几乎千人一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因素:
1、评论作者正逐步从“普罗大众”走向“新闻精英”
在新闻时评繁荣之初的几年间,时评成为了广大民众的话语平台,时评成就了“公民写作“和”公民表达”。然而,经过短短几年的淘汰,评论作者群覆盖面越来越狭窄,逐步由广泛分散的“普罗大众”变为少数的“新闻精英”。由于时评对时效性要求很高,对于大多数非专业的写作者来说,在短期内要想完成行文流畅、精心布局且认识深刻的评论着实不易。自然被文字功底深厚,目光敏锐的资深行家所取代。
2、近距离新闻评论常被扼杀
地方报纸对于本地新闻报道的评论,是改变时评同质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优势在于它有时效性和贴近性,但由于地方媒体受限于广告商、政府机关等各种力量,直接评论本
地新闻尤其是批评性新闻,有可能无法发表,甚至容易引发诸多矛盾。因此地方报纸往往选那些离本地较远,又具有影射作用的评论。这也就导致了时评选题单一,内容同质化。
3、新闻时评版式缺乏个性,栏目设置雷同
虽然目前全国各媒体几乎都有“新闻时评”,但是其方式和版式大致相同。报纸上的时评版面无论是在栏目设置上还是版式上也都相仿。即便是某些报纸改版后增加某些专栏、漫画或点评,过段时间就会有其他报纸竞相模仿推出类似的栏目,让人有“千报一面,众论同声”的感觉。
4、多数媒体还没有专门的评论员队伍
全国多数媒体出于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的考量,通常只有一两个评论编辑,而没有组建完备的评论员队伍。评论员队伍的单一化致使对于每天的新闻议题,评论手法和评论角度单一化,自然使新闻时评归于同质化的竞争之中。更为严重的是,它助长了不调查不研究的浮躁的写作风气。
三、“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对评论同质化的影响
其实,对于新闻“评论记者”机制,国内早有专家学者倡导建立。譬如赵振宇教授就是最早倡导建立“评论记者”新机制的学者。他认为:所谓“评论记者”,他们首先应该是一名记者。他们不仅配写评论,而是可以或应该在传播事实信息中传播观点信息。“新闻评论必须依赖于新闻事实,即先有事实而后有评论。但是,这样的表现并非意味着事实
和评论是分家的,即有两个不同部门的记者和评论员分别完成。它们完全可以融为一体,即由评论记者完成对新闻事实的采制和新闻评论的写作。所以在考虑设置‘新闻评论部’的基础上,建立‘评论记者’的工作机制是有必要的。”②南方都市报评论部在时评实践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关于“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构想:“一种更接近现代评论形态的操作模式是值得尝试的,那便是设立评论记者,以采访的方式获得选题的价值与内容,成为立论行文的背景。”③那么,这种工作机制的建立对于克服时评同质化现状有何利弊呢?
1、“评论记者”工作机制优势
(1)这种工作机制要求评论记者同时承担对新闻的采集和评论工作,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对于新闻事件的评断,加快了评论的传播时效,适应当今信息传播快捷性的要求。
(2)该机制要求评论员以记者的视角采撷新闻并同时解读新闻、发表评论。这种工作方式让他们第一时间将采访获取的鲜活事实,作为立论行文的背景资料,并由此缘事明理,以理论事,从而发表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评价。评论记者到新闻源头进行实地采访调查,无需再通过“据报载”的方式配发表评论,手握第一手资料便能更深刻地把握事件走向,揭示事件本质,有利于扼制“一部电脑一张网,一篇评
论漫天飞”的现状。
(3)提高了时评的品质。由于时评对时效性的要求,很多评论员在材料掌握不足,事件还没有完全了解清楚的情况下就仓促而就。同时,信息时代滋生出众多“键盘时评家”,“剪刀加糨糊派”、“网络加电脑派”,时评的写作进入程式化的粘贴复制的嫁接时代。而“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在多个层面都对评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将描述和评论两种表达方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培养的评论记者较好的传承“深入实践,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尤其是在当前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评论记者在评论素养上必然区别于其他评论员,他们要有集掌握、分析、表达能力于一身的综合实力,无论是选题、视角、观点、写作手法等都更加多元化,丰富化。
(4)帮助记者拓宽视野,参与国际化竞争。时评的选题应该是全方位的,多元化的,包罗万象的。在拓宽评论视野方面,评论记者机制突破了评论与报道分开的格局,首次尝试将两者融合,这种建立在记者采访基础上而形成的评论形态也是对传统文体分类形态的一种探索和突破,已成为一种新的评论形态。一是让评论员“走出去”,取得第一手资料,而不是闭门造车;二是让一些具备评论素质的记者“走进来”,以鲜活的采访资料为背景,针对第一手资料形成并把握自己的论点,发布新闻的同时也发表评论。在“一出一进”中迅速提升评论记者的业务水平,参与更大范围的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