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谈高考全国卷历史命题趋向和高分策略(共21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一) 揭示本质型选择题 这类选择题要求考生能够透过材料的表象,深入地揭示历史发展进程的本质(或实质)。事物的本质不 能用简单的直观方法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 近三年高考对这类选择题考查的分析如下:
年份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小计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典题示例] (2013·全国卷Ⅰ)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
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解析] 选B 本题题意是“求同”。新经济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
[典题示例] ( 2015·全国卷Ⅰ)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
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解析] 选C 材料的主体是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朝廷认可。能得到朝廷的认可足以说明
近三年高考对这类选择题考查的分析如下:
年份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小计 合计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4
3
7
2
3
5
3
3
6
[解题方法] 解答此类选择题时需掌握如下三点: 一是要正确理解有关概念的含义,区别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主要原因及次要原因等; 二是要注意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分析和把握影响历史发展的各种因素; 三是要准确把握题干与备选项之间的逻辑关系,弄清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典题示例] (2015·全国卷Ⅰ)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
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解析] 选C 题干所述内容是“果”,要求我们去寻“因”。在“家国同构”的古代政治中,“宗
2.比较类主观题的答题模板 比较类主观题的解题关键是定准比较对象(即跟谁比)和比较角度(即比什么,是“求同”还是“寻异”)

与谁比比 什么
比较对象甲
比较对象乙
材料信息
①×××× ②××××

①×××× ②××××

教材所学
①×××× ②××××

①×××× ②××××

归纳异同
①×××× ②×××× ③×××× ④××××

3.启示类主观题的答题模板
材料
主干信息
主旨概括
连词成文
看准是依据某一个材料 或是多个材料,是否还 要结合所学知识
庙”“社稷”强调的是父系血缘宗亲,两汉时期外戚得以参与朝政,其原因即可明确。
题型(三) 比较型选择题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通过材料的形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可比性的历史概念、事件、人物或观点
等放在一起,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题干中常用的提示语有“不同”“相同”“共同”“相似”等。这种 类型的试题一般分成两大类:一是要求比较出历史事物共同点的,可称为“求同型”;另一类是要求比较出 历史事物的不同点,可称为“识异型”。
1.概括类主观题的答题模板 材料分层
材料 信息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把握层意 ×××××× ×××××× ××××××
概括归纳 ×××××× ×××××× ××××××
教材 所学
凡是设问中要求“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除从材料中概括归纳的要点外,还 要检索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以免造成答题要点的缺失
[说明] ①正确分层是避免遗漏答题要点的关键一环; ②两个层意表达同一个要点时,要进行合并归纳。
名师谈高考全国卷历史命题趋向 和高分策略(共21张)
一、全国卷历史选择题三大题型
全国卷选择题的特点是:单点突破、深挖内涵;设问灵活,强调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力层次高, 重视新情境下历史迁移思维的应用能力。全国卷选择题依据其特点可划分为三类:揭示本质型、因果判断型 和比较型。通晓这三类题型的解题技法,有利于考场快速精准解题。
近三年高考对这类选择题考查的分析如下:
年份 小计 合计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3
2
5
3
2
5
4
3
7
[解题方法] 解答比较型选择题,应在牢固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 ①审读题目,弄清题意究竟是让“求同”还是让“识异”; ②明确比较对象,确立比较项,即找准比较的角度; ③分析比较项,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进行肯定或排除; ④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
且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据此判断,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被认为是新版的新经济政策,其依 据在于二者同样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二、全国卷历史材料题的二大题型
(一)高考历史第40题增分指导 纵研近几年的全国卷第40题,其命题形式是有规律可寻的。依据其设问类型,大致可分为“概括 类”“比较类”和“启示类”三种类型。类型不同,答题模式不尽相同,笔者依据多年的一线备考经验,现 将这三种类型的答题模板建构如下: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
8
7
5
6
合计
9
15
11
[解题方法]
概括历史事件本质的一般方法是先确立所要表述的历史事件的主体,再确立其本质属性。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注意求答项中的“表明”“体现”“反映”“说明”等关键词。“说明”含有分 析、阐述之意,“表明”含有求答历史现象本质之意。“反映”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体现”多用于获取 历史结论或寻找支撑题干结论史实的题目。
其影响力之大,这种影响力根源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题型(二) 因果判断型选择题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考查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原因和结果。其基本结构大致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
题干列出了某一历史结果,备选项中列出原因,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原因是”“背景是”等。 另一种是题干列出的是历史原因,备选项列出的是结果,在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 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