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育人模式 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新型育人模式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
展的教育
北京十一学校成立于1952年,是一所公办完全中学。2010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综合改革实验学校,2011年获批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深化基础教育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试验项目学校”,2012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07年以来,学校以培养志远意诚、思方行圆的社会栋梁和民族脊梁为目标,大力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教学组织形式改革、学校管理制度变革,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育人模式,初步形成了有利于每一位学生个性成长的学校生态。
一.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21世纪,我国进入激烈的社会转型期。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另一方面,个性发展的诉求日益彰显,更加凸显个人在学习中的价值取向和主动性之重要。人们更加关注个人幸福感和生命价值。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为个别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2004年,我国实施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千校一面”的状况逐渐得到不同程度
的改观,但改革仍然是在传统教育模式的框架内的修修补补,并没有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育途径等方面取得内源性、结构性、系统性的突破与进展。学校转型任务紧迫。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为学校转型变革搭建了宽阔的政策平台,也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背景下,2009年我们开始了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实践。变革以提供选择性的课程为起点,以制度变革为保障,最终实现从价值选择到教学组织形式,从课程结构到管理制度,从教学方式方法到学校组织文化等全方位的转变。
二.改革的过程
1.第一阶段(2007.5-2009.8)
通过全校师生参与,确立共同的价值观,为改革奠定思想基础;通过建设学科教室、数字化校园,为改革提供资源准备和技术平台支持。通过国际比较和实践调研,形成学校课程改革方案,完成顶层设计,构建分层、分类、综合、特需课程体系。
2.第二阶段(2009.9-2010.8)
实施选课走班,变革教学组织形式。行政班和班主任的管理模式被打破,学校各项管理制度面临着重建。随着课程的实施与推进,初步构建起形成各学科的课程资源体系。
3.第三阶段(2010.9-2012.7)
改革深入到各项管理制度层面,各项制度初步形成,确保学生选择权的落实。通过标准化,对各项制度进行梳理和固化。通过小班化和个别化教学策略的分享,使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深入推进到课堂的围观层面。学校课程方案在变革中不断完善。
4.第四阶段(2012.8至今)
改革深入到教师行为和学校组织文化层面,初步形成全员育人、关注个体的新型的育人模式。初步呈现出群体的多样性与个体的独特性并存,各种影响力量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校园生态。
三.改革的做法
通过四年的改革实践,我们不仅呈现了一个崭新的现实的学校形态,更重要的是,基于中国国情,面对共同的问题和困惑,我们摸索出了一条解决问题的改革之路,积累了一
套具有操作性、普适性的路径和策略,为其它更多的学校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确立共同的教育价值观
改革是一种实践行为,但要有共同的价值观为思想基础。在确立共同的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和学校培养目标有一个符合时代变化和发展的重新定位。立足“每一个”个体的自主成长,提出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以让每一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为价值选择,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教育是发现和唤醒,发现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唤醒他沉睡的潜能。搭建各种平台,利用各种刺激,去发现和唤醒他们的潜质,帮他们找到自我,认识自我,让学生在人生方向的引导下发展。
这里,要让这样的观念成为全体成员行动的指导思想,大家共同认同是极为重要的。共同的价值观一旦形成,学校的一切实践行动就有了文化元素和文化基础。为此,我们发动全校师生参与讨论,通过各种方式,让这个价值观在学校每个成员的内心扎根。并先后通过“育人目标确立年”、“课堂成长年”、“课程成长年”、“制度重建年”、“教学落实年”、“反思年”等系列的年会主题活动,把这些价值观具体化,以更加清晰、可操作性的语言表现出来,通过相关
主题活动进行深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变革,让价值观与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联系起来,在每一个课堂和每一位教师的教育行为中落地。
(二)构建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可选择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学校育人目标、办学理念的载体。学校顶层设计的思想都必须通过课程才能与教师和学生发生关联。只有通过课程才能形成包括目标、内容、实施方式、评价等在内的教育链条,也才能整合学校所有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服务。所以,课程变革是学校转型的基础,只有改变课程,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校。针对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课程变革的诉求主要在于,增加多样性和选择性。为此,我们首先通过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校本化,构建了一套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体系(见下表)。以265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75个职业考察课程、272个社团、60个学生管理岗位,提供给学生选择。
表1 分层分类综合特需课程设臵
这套由分层与分类、专项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通过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突出以学生个体为单位的选择性,除了少数的必修课程外,其它大部分都是选修课程,所有的课程排入每周35课时的正式课表。学生不仅选课程,还可以选择学习时段,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了一位学生一张课表。通过选课,课程与每一位学生联系起来,构建起每一位学生自己的学习系统。随着走班上课,这些课程得以落实在每一间教室、每一节课堂里,带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随着配套的资源系统,评价与诊断系统的跟进,以及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的重建,确保课程链条上各个环节形成一个相互支撑的有机系统,学生的选择权由可能变成为现实。
(三)实施大小学段
为了给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我们实施了“大小学段制”。每个学期分两个大学段和一个小学段,大学段主要进行统一课程的集中学习,两个大学段之间的小学段,为期2周,学生仍然到校学习,但不安排统一的学习内容,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制定出符合自己的自主学习规划,进行自主学习;也有很多同学利用这段时间,走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