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主题3

合集下载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文︳龚明斌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是教育的理想状态,是学校追求的目标,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神圣的职责。

从孔子开始,就提出“因材施教”,两千多年来却依然是一种理想与奢望。

新时期,我国的基础教育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日益公平、优质、满意的教育。

一、教育应该回归人的原点教育的价值取向有社会本位、学科本位和学生本位。

工业时代教育重点考虑的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学科完善的需要,后工业时代教育越来越重视受教育者自身的发展。

正如德国教育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Theodor Jaspers)在《什么是教育》中指出的:“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换句话说“人才是教育的真正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教育应该回归“人的原点”,教育应该成为认识人、发现人、培养人、发展人的伟大事业。

教育是生命的事业,并因生命的不断丰盈与美丽而闪耀着诗意的光芒。

教育是生命生长的需要,无论是自然生命的发育完善,还是精神生命的成长都离不开教育。

教育关注生命的完整,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教育必须培养完整的人。

教育的目的在于用思想启迪智慧,将智慧融入生命,最终提升生命的意义,教育本质是对生命的“成全”。

阳光透过三棱镜后,呈现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谱,每个生命也应该是多姿多彩的。

教育要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多彩的人生,要帮助他们寻求、产生或者制造、创造不同的希望、不同的梦想、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

这就呼唤今日学校要有不同的教育,不同的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呼唤我们学校“把学生放在学校的中央”;呼唤校长和老师“把每个学生放在心上”。

二、教育应该唤醒人的潜能培养人、开发人首先要认识人、理解人。

人的智力发展是有很大潜力的,学生的潜力各不一样,兴趣也不完全相同,学生的潜力需要合适的教育加以开发。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湖湘名校长2017·12A·25的差异,基于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大量实验研究,出版了《智力的结构》(1983年)、《多元智能》(1993年)等代表性著作,提出并着重论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机构。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通用6篇)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通用6篇)

《创造合适学生的教育》〔通用6篇〕《创造合适学生的教育》〔通用6篇〕《创造合适学生的教育》1 假期读了冯恩洪先生的《创造合适学生的教育》一书,感悟很深,对我触动很大。

其中印象最深入就是其中关于老师自我进步,如何实现老师专业开展的局部。

我们不但要珍惜讲台,热爱讲台,享受讲台,而且要挑战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同时也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享受讲台。

要开展自己只有两条路,第一条是知识的补充,主要的补充方式就是读书,读书可以进步自己的智商和情商,在各个方面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同时读书使自己累计更多的经历,用最好的方式来教育学生。

知识的补充需要读书学习,经历积累需要反思和总结。

在此根底上学会合作双赢,做复合型的老师,就会成功。

一个优秀的老师和一个普通的老师的区别在于,一个一般的老师总是沾沾自喜自己曾经上过的那节课有多么成功,而一个优秀的老师永远认为教学是一个可以改良可以更好的事情。

一个会读书、会反思的老师,才是一个能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老师,才是一个好老师。

对照冯先生的告诫,反思自己在这两方面的作为,感觉到距最好的自己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在读书学习方面,感觉自己做的很不够。

在读书方面来说,自己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较少,很多不同学生的最好处理方法,很多课堂有效教育方法在前人的书中都有一定的提及,并找到了一些不错的解决方法,而我却有很多还没有学到。

如今读了冯校长的书后,觉得从如今开场应该严格地要求自己,过去老师们常讲:要给人家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如今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假如不努力跟上,就会落后,就会被淘汰。

只有改变观念,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才能更好地、更长时间地照亮别人,开展自己。

冯先生还告诉我们要积累经历,学会反思。

要进步自己就要学会反思并经常性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中找到自己的缺乏之处,找到更好的处理方式方法,老师要有反思的意识、习惯和技能。

勤反思,勤总结,总结成功的局部,反思失败的教训,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素质的老师,更好的为学生、学校效劳。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

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
引 出0些 数 学问 题 , 使学 生 了解 这 些 全 面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精心 培养学 考 , 逐步达到一定 的熟练程度 , 真正把 书 数学 知识 来 源于 生 活 实践 同 时又 应 生 的创新意识 和创新 精神 ,全 身心 地去 本上的知识内化 为 自己的知识。 要达到这 用 于生 活实 际之 中 从 而认 识 到数 学 学 习、 去思考 、 去发现 、 去应用 、 去创 造数 样的 目的, 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提供独立思
学 生积 极 的 学 习态 度 、 -_ 人 合 作 的 精 神 以 及 高 度 的 责任 感和 道 德 感 , 学 生 生 活 质 量 的提 高 善 f  ̄他 - 为
J-



- I

建立必须、 具备的条件 为此 。 笔者以为我们教 师首先在教学 实践 中特别要注重加 强以 下几方面:

套适应 自一 己的学习 、 探究方法 。为此 , 掌握知识技 能与技巧 , 总结经验 , 找规 寻
间, 减少 了学 生构 学 习 障碍 。 比如 , 在 教 师必须要更新 观念 , 变换 角色 , 改革模 律 。 更需要学生有—个深入思考的理解过 讲解 新 的数 学 概念 时 教师 从 实 际 中 式 , 研究数学曲智慧, 勺 分析数学的方法 , 程 ,甚 至经过若 干次错误与不完善 的思
生的智力懵能 调动学生的积极 性 拓 么,学习新知时所具有的内在能力就是 方法, 才会做到触类旁通。 宽学生的奇异思维与探索患 路 :以人 学生 的潜在能力 。 . 因此 , 课堂教学的关键
总之 ,教师在 教学实施 中认真研究
为本 , 以学定教 。 这样教学 , ‘ 起点低. 层 就 是要 拓展 学 生 的心 理 空 间 与思 索 范 了学生 的实 际能力 ,精 心培养学生 的 自 次多 要求高 , , 完全可 以适应学生 的实 围, 全面激发学生学 习的内驱力 , 分发 主学 习能力 , 充 大胆挖掘 、 寻找学生 的内在 际认知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 挥学生 的潜在能 力 , 促使学生 积极参与 , 潜能 ,才能使 每个 学生真正得到全 面的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商店里处理一批鞋子,无论号码大小,都是一个价钱.一位顾客挑来挑去,觉得既然价钱都一样,就挑了一双大号的,觉得这样合算.结果,鞋子穿在脚上,因为号码大,走起路来非常累,最后不得不将鞋子扔掉.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这个道理适用于每个人。

同样,这话也非常适用于我们的教育。

从现代意义的教育而言,人有选择教育的自由,人有追求成功的权利。

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是给人以充分的自由去选择教育的社会,一所现代化的学校,应该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自己走向成功的条件,为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提供更多公平的选择机会。

一、“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内涵(一)“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开发学生潜能的开发性教育人的素质有先天的潜在素质(潜在能力)和后天的现实素质(综合能力)之分,潜在素质经过教育和实践,可以向现实素质转化。

这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

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

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了他自身的自然。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内涵之一就是创造适合于不同学生身上存在的潜能能有效发挥的教育环境(教育形式、教育活动等等),使学生的潜能“外化”为行为中的现实素质或综合能力,这正是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二)”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性教育。

为什么学生经过五六年学校教育之后,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变的对学习不感兴趣,越来越不如以前呢?我认为,这虽然有学生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学校衡量学生只有一把尺子,结果把许多在其他方面颇具天赋的学生给忽略了。

和谐发展,指人的才能和品质得到协调发展。

而教育和学习不能仅仅简化为语言、记忆、推理和智力,也不能仅仅简化为个体所拥有的知识和体验,更不能仅仅简化为认知。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全面发展是指学生的身体、品德、智力、劳动和美感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忽视哪一方面或只偏重哪一方面的教育,都是片面的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二篇)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范文(二篇)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范文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一些适合学生的心得体会。

下面将分享我的心得,希望能给学生们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源动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和兴趣。

具体做法包括:1.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教室内的布置、教学设备的准备等。

让学生愿意来到学校学习,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2.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权和选择权,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培养他们对学习充满积极的态度。

3. 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讲授、讨论、实践、互动等,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引导学生探索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提问、思考,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学习。

通过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和发现知识的过程,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是学生学习的关键。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方法。

具体做法包括:1. 培养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复习预习等。

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惯养成活动,发展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2. 教授学习方法:教授学生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如阅读技巧、记忆方法、思维导图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3.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来获取知识。

4. 合理设置学习任务和目标: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让他们明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并通过一步步实现目标的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三、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还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包括:1.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一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作者 冯恩洪1、教育的真谛在于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

(人的社会化,得要教给学生适应社会的本领才好)2、美国的校园没有一个校园有标准的田径场。

但是这个美国校园的院子树上真的拴着三匹马,这十门个孩子有的在二楼阳台上俯视画马,有的趴在草地上仰视画马,有的站在平地上画马。

(真正的绘画,就应该是这样的,对吧?真正的教育要在自然的环境中进行,真是一件好美的事啊)最后十几个孩子画的马没有两张是一模一样的。

而且,居然有个孩子画了六条腿的马。

老师说:“我们这位小朋友很有创意,他画出了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六条腿的马上来,不过今天不存在不等于将来不存在啊。

……”3、在我们的学校里,我们的教育对像有成长的困惑,青春的烦恼。

他们成长的困惑,青春的烦恼有倾诉衷肠的地方吗?(孩子一点点长大,逆反心理越来越重,不愿意与家长或老师沟通,真是教育的悲哀。

若孩子们能尽情倾诉烦恼,表达欢乐,就不会出现自杀等骇人的事了吧。

沟通是多么重要啊)4、我的责任就是让我的学生快乐,成长不需要伴随着每天的愁眉苦脸,当我的学生走进教室,脸上没有笑容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工作缺位了。

在教育实现人的个性化和和谐发展中,实现和谐的第老四个要素就是享受,让我们的学生在校园里脸上有笑容。

(我的学生在我身边开心不?笑容多不多?回想加反省ing )5、山东荐平县杜郎口中学,一个原来十年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那里创造了中国教改神话。

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型是“10+35”,老师讲十分钟,学生活动参与教育展示35分钟。

杜郎口600个在校学生。

杜郎口的崔校长产生的想法:多讲就多错,我们把用10+35,把课堂的主要时间让给学生,这一让不要紧,释放了学生的潜在能量,提高了教育质量。

杜郎口中学的午餐,自助餐。

P22详细描写。

(见不得提到初中的文字,我爱的初中教学,呵呵,我经常会梦到自己教初中。

)6、P27一位女老师课堂上,用五角星奖励学生,大多数孩子都有了。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摘要]教育是一种公共服务,学校则是提供这种特殊的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

学校和教育应该为学生的利益,为其当下与未来的发展服务,学校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归根到底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培养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积极追求自身的幸福并尊重他人追求自身幸福的权利的个体,或日,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公民,是当前中国教育的核心目标。

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引领者,其最重要的职能是为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公民提供理念上的和制度上的支持。

[关键词]定位;个体幸福;公共利益;人际交流;解放一、学校教育应服务于师生当下的和未来的幸福任何社会组织的存在,都应有自身明确的目标定位和功能定位。

学校也不例外。

学校的功能自然是“教育”。

在现代社会语境中,公众对“教育”的定位通常是“公共服务”。

也就是说,教育是一种公共服务,而学校则是提供这种特殊的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

既然是提供公共服务,自然免不了有服务者与服务对象。

从传统视角来看,服务者就是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而服务对象则是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

但作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学校其实是一个特殊的人际交流与互动的空间,在这一空间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区分是相对的,每一个体的发展和提升都以与之发生交流或互动的他人的发展和提升为前提,并作为他人发展和提升的前提而存在。

因为知识是人类应对人生的种种不确定性和追求个体幸福的工具,并非书本上僵死的教条,它的生产与再生产就发生在日常的人际交流与互动之中。

“学生本位”、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营造发展的环境是学校存在的应有之义。

学校或教育首先应该为了学生的利益,为了其当下与未来的发展服务,学校所采取的一切措施最终必须落实到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及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即当下的和未来的幸福之上。

正因为如此,学校才能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提供实现其人生价值的平台——因为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件对全社会有益的值得追求的事业,作为公共利益的提供者和促进者,就是教师这一职业的价值所在。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
树立学生是独特个体 的学生观
让学生去适应教育 。


加德 纳曾说 : “ 每个 孩子都是一个 潜在 的天 才儿童 ,
只是 经 常表 现为 不 同 的形 式 ” 。智能 是 多元 ,对 于 每个
点 。教材不是课 程的全部 ,更不能把课 程实施 窄化为 “ 教 书 ” 。课 程标 准 隐含 着教 师 要 “ 用 ”教 材而 非 “ 教 ”教
为课 程提纲或一 系列书籍 ,仅 意味着学校要求 教师照着 书 本 教材去教 的内容 。然而 ,课程 概念并非 如此 。 “ 课程是 格 外复杂 的对话 ” ,对话是 开放 的 、多元 的 ,对话强调 的
是 师生与文本 的对 话 、师生 间的相互交流 、理解和沟通 。
生的需求 是多样化 的 ,因此 ,教 师要根据教 学 内容 和教学 对象 的不 同 ,创设不 同的多种适 宜的 、能够 促进学生 个体 发展 的教学 手段 、方法 和策 略 ,充分调动学 生学 习的积极 性 、主动 性 ,并给 予每个学生 最大限度 的发展机会 ,创造 适合每个 学生发展 的教育 ,激励 、唤醒 、调动学生发 展 的 内在动力 ,引导学生 掌握知识 、形成技 能 、发展能力 ,促
新 视 l _ 野 I 翳 8 l
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 育
一 前 郭县) k  ̄ l l 中学 宫成 国
新的教育理念 认为 :学生是 具有独特个性 的人 ;学生 是具 有发展潜能 的人 ;学生是具 有创新精神 的人 。多元智
进步 以及学 生生活相联 系 ,从课程 内容上关 注学生生 活 ,
只有 课程融入 了学生 的生活 ,进入 了学生 的头脑 ,才说 明 学生 也理解 了课 程 。所 以 ,教师要 树立多元化 的课程 观 , 打破 “ 课程 只是为 了达 到课 程 目标 而使 用 的教材 ”这一 观

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翠竹小学校长张希怀的教育理想一刀切、“标准件”式的教育,是“千人一面”的教育,是“削峰填谷”的教育.人是千差万别的,社会是多姿多彩的,我们需要的是各种各样的人才。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千人千面”的教育,应该是“大以大成,小以小成”的教育.要让教育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教育。

让学生学到自己最想学的东西,让每个学生成材,我们要“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张希怀天下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也不可能有一个完全相同的人。

不过,作为不同的人,却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学着同样的课程,那么怎样才能体现这种不同呢?这正是翠竹小学多年来思索并付诸行动的一个课程。

走进校园的大门,透过绿树枝的前景,在教学楼的白墙上,可以看到一行红色的字: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

这正是翠竹小学的办学思想。

思想决定行动。

张希怀说,一所学校确立正确的、切合实际的、适度超前的办学思想,对学校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在进入21世纪,课程改革浪潮席卷全国的今天,翠竹小学校通过对当前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深刻反思,对现代人才标准的理性思考,对古今中外的先进教育理论的透彻理解,在多年的办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确立了“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的办学思想。

思想形成:对教育现状及问题的反思在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的冲击下,受传统观念束缚和影响的我国教育的弊端也日益明显。

中国没有出现过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近代、现代的科技发明,绝大多数都不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因此,我们反思一下,问题出在哪里?应该说,问题的源头很大程度出在我们的教育。

我们的教育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培养的人才创造精神、创造能力普遍较差。

中国教育培养的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没有得到改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育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平衡。

教育外部环境方面,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教育的相对滞后的矛盾、学生成长规律与家长期望值过高的矛盾、学龄儿童数量的迅猛增长与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的矛盾、学校优质学位的有限与社会对优质学位大量需求的矛盾等等。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3篇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3篇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3篇篇一: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书心得读书心得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仅要创造适合教育的学生,教育更有责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需要智慧、需要激情、需要胆识。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离不开课堂变革和课程建设。

一是教育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教育者对学生的差异不应该埋怨,而是研究差异,关注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很多人赞美老师的工作,把教师比作是辛勤的园丁。

然而,我却不喜欢这样的比喻,也觉得这种比喻并不恰当。

园丁的工作是把花园里的参差不齐的草本修剪得规规整整,千篇一律。

难道教师所做的工作也是把有个性的学生给调教得千篇一律?那是扼杀天性,也是教育的失败。

教师的眼里既要有牛顿,爱因斯坦,也要容得下平凡的清洁工人,因为社会需要多方位的人才。

所以,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在某个阶段落后,经过努力赶上。

允许学生某个方面有所突破,某些方面平平淡淡。

允许个别“超常”学生脱颖而出,这一切的参差不齐,才是教育的正常现象,因为教师并不是克隆专家。

二是教育要尊重学生的情感,激励学生“你真了不得,你离成功就差一步了”,创建和谐的师生情感,让教育的感觉不是难受,教育的感受是走进享受。

教育者的责任就是让学生快乐成长。

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认为“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都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的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

”所以,教师对每个孩子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小学生更是如此。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还有一句话这样说:“讽刺和谩骂可使天才变白痴,鼓励和赞美可使白痴变天才。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赞美评价。

三是教育要让学生彻底释放自己潜能,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教育的关键是适合每个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人才是中国社会发展需要。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后感1在冯恩洪的《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本书中提到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关键是要研究学生,使教师告别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变革新时代。

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人将真正是“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有个性有特长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那么教师怎样做到以生为本呢?有的教师从早到晚的泡在学校甚至教室里,一发现问题就提醒学生,他认为这就会得到学生的认可,结果学生并不认同。

我们提倡终身学习,但是长久的压抑状态的学习会造成许多仇视学习的现象。

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学生呢?冯恩洪提到让学生感动,让学生从自身起见,不好意思不这样做。

这样的动力来源于自身。

有位教育家说,有时宽恕所产生的道德上的震动比责罚要强烈得多。

它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问题,促使他自身逐渐增长克服缺点的内在力量,激起他们进行自我谴责,自我教育。

而这种自我谴责、自我教育比别人的谴责教育更为有力。

如果教师一味的“严格”和“高压”,过分夸大学生的错误,动不动责骂学生甚至不允许学生犯错,要求学生“必须如何”、“禁止怎样”。

势必会抹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学生就会迁怒于教师,拒绝改正自己的错误,进而产生对抗情绪,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针对不同学生针对不同的违纪行为,应体现“人性化”。

例如学生在犯了错误之后,我们切不可伤害学生的自尊,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需求,少用批评多用鼓励。

学生可以犯错,老师也可以犯错吗?我认为可以,有时候故意的犯错不仅让学生对老师的这个错误印象深刻,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并非高高在上,也是平易近人的,拉进师生的距离,真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的确,压制中的执行只是一时的成效,而鼓励中的约束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自觉行为,只要孩子的心是朝着你的,还需要死命的不许这、不许那吗?总之只有让学生“爱其师”,学生才会“信其道”。

而让学生“爱上你”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时时换位思考,处处为学生着想,学生就一定会“爱上你这个老师”,学习的兴趣将大大提高,他们的潜力就会发挥出来。

学习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

学习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导读:本文学习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学习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心得体会(一)实验小学于婷婷《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冯恩洪教授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对中国教育的理性思考与展望。

近几天阅读此书后,收获很多,感受颇深。

书中一些教育故事和案例把教育理论浅显化,深入浅出,还有一些是冯老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工作实践的总结和提炼,道理明确又精辟,浅显易懂。

一、刻骨铭心的教育真谛:在细细的阅读中,受感动的是哪些让自己刻骨铭心的来自冯老自己行为和感悟的教育真谛:1、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场革命,是一场告别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革命。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关键的关键是要研究学生,使我们的老师由心中有书走进胸中有书、目中有人的境界。

2、研究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告别忍受,走出接受,走进享受。

3、我的责任就是让我的学生快乐,成长不需要伴随着每天的愁眉苦脸,当我的学生走进教室,脸上没有笑容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工作缺位了。

我做校长,我有责任让我的学生实现快乐的成长。

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我发现学生是有潜能的。

潜能不释放,学生不快乐。

4、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要求我们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根据学情决定我教什么,我怎么教。

5、直木造梁,弯木造犁,让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各展其长。

6、一个教师照亮了别人,发展了自己,只有发展了自己才能更好的照亮别人,只有发展了自己,才能更长时间地照亮别人。

7、这个过程来源于读书,因为从1982年到昨天晚上,我没有一天不读1个小时的书。

读书长智慧,当读书使我对教育的认识由简单走向庞杂,再从庞杂回归到简单的时候,我发现我把握了教育的真谛。

8、最好只是一时的现象,更好是永恒的追求,持续改进,不断创新。

9、有什么样的流程文化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质量。

如果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的话,那么一个好的管理文化可以培育一群好学校。

10、教育就是要做到告别难受、结束忍受、远离接受、走进享受!二、感慨万分的学习反思:1、改变观念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好的教育应该是最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行为上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

读书笔记读后感:读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有感

读书笔记读后感:读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有感

读冯恩洪《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有感主题一探寻教育的真谛——重新认识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享受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教育不仅要创造适合教育的学生,教育更有责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教师要注意受教育者的差异,不埋怨差异,而是研究差异,关注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激励学生,创建和谐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的感觉不是难受,而是享受。

教师的责任就是让学生快乐成长。

适合教育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追求人文关怀,引导学生的心灵走向真、善、美;强调教育要适合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适合每一名学生的实际需要,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民主、科学的教育教学服务;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有发展;强调教育要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强调教育必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把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自主性、选择性、倾向性还给学生。

总之,适合教育就是要吸纳古今中外一切科学合理的教育思想精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并在此基础上赋予时代的特征,继续发扬创新,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世上没有样样都会的教育,教育将终身面对差异,与其埋怨差异,不如面对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而由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走进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是一场革命,是一场告别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革命,是一场教育的深刻变革。

教育不仅要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教育更有责任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适合的教育,要扬长避短,教室里的学生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不是样样都会的教育,而是因材施教、个性张扬、特长发展的教育。

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洞察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相通相印,只有这样的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

冯校长提到要培养以下四种能力: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走上社会应该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这个学习能力决定着他对社会的贡献,也左右着他的自身的人生幸福。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榆关学区初级中学安秀丽泰戈尔曾说过:“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

”我们要帮助学生播种好的信念、行动、习惯和性格,帮助学生收获幸福的人生。

当学生幸福着,那么我们的每一天都忙碌着,也都快乐着。

一句话:和谐教育。

创造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

以往的教育是创造适合教育的学生,而现在是要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变革。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首先是没有样样都会的教育,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是个性张扬的教育,是特长发展的教育。

冯教授说:世上没有样样都会的教育,教育将终身面对差异,与其埋怨差异,不如面对差异,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

其次,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应该是关注学生差异,尊重学生情感,释放学生潜能的教育,教育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发展学习能力,培养适应能力,锻炼实践能力,提升交际能力的过程。

教育的真谛是:实现在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的和谐发展。

教育就是发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获得发展的信心。

我们要努力做到:一是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一个不爱学习的教师,肯定不是一个好教师。

让浓浓书香滋润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是让“研究”成为一种状态。

开展课题研究,定期进行教学研究成果展示,保证课题能落实,研究有收获。

三是让“反思”成为一种工作方式。

养成时时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积累,在反思中发现,在反思中成长。

再次,追求轻负高效的课堂。

实现轻负、高效,优化教学思想、优化教学方法、优化集体备课,转变课堂教学理念、转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转变教师教的方式、转变学生学的方式。

在师生、生生互相激发、合作质疑并达成体验的课堂呈现过程中,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怎样去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是个长久的话题,适合学生的教育应该要吸纳古今中外一切科学合理的教育思想精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并在此基础上赋予时代的特征,继续发扬创新,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主题3冯恩洪主题3育人的第三课堂—建设积极的教育环境积极的教育环境是使人赏心悦目的,它是使人诱发积极情感的,使人进入期间,置身期间得到暗示,得到启迪的。

我们的老师可能会提出一个问题,既然有第三课堂,那么育人还有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吗?我们说有的,使用国家教材,体现国家意志的是育人的第一课堂,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课堂;允许学生选择,释放学生潜能的是学校育人的第二课堂。

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有有形的,教育还有无形的;教育不仅仅有显性的,教育还包括隐性的;教育不仅仅有有意识的,教育肯定还存在无意识的,因此我们把不是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对学生的行为、情感施加影响的课程称为第三课堂。

很明显,育人的第三课堂指的是学校教育环境,育人的第三课堂告诉我们环境也能起到育人的作用。

一、建设隐性的第三课堂在前面我说了课堂,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因此第三课堂不是对人的传授知识的课堂,而是对人的行为、情感施加影响的课堂,施加积极的终身的影响的课堂。

我记得30年前中国刚迈出改革开放的第一步的时候,有一次我到广州去,广州市市长在接见我们的时候很热情,说了一句话,不到白天鹅宾馆等于没到广州。

他建议我完成了任务一定要到白天鹅大酒店去一下。

白天鹅是当时广州建设的第一座五星级的涉外宾馆。

当我们到白天鹅酒店门口下车的时候,门口没有人管理,但是有一块牌子用中文、日文、英文三种文字表述同一个内容,它的意思是:赤膊者,穿汗背心拖鞋者谢绝入内!因为我的车先到,我在等后续的车,我的同事们,他们下车后会下意识的,穿西装的会把自己的领带扶扶正,把裤腿卷到膝盖上面的也会停下脚步把裤腿从膝盖上面退下来,检查了自己的服装以后,然后才抬头挺胸地走进白天鹅宾馆。

没有人通知他这样做,为什么白天鹅宾馆是每一个初来乍到的中国朋友会下意识当中审视自己的行为呢?很明显,这个五星级酒店豪华的气派,这样富丽的陈设把每一个初来乍到的中国人下意识当中镇住了,这是下意识当中产生的效果。

这就是教育的无形的力量,这就是环境教育的力量。

我们能不能因此这样讲,环境应该是安全的,安全是政府行为。

我们当届中国政府在本届政府任期内推行校安工程,解决学校的安全问题。

学校应该是积极的,积极的教育环境是校长行为,是学校行为。

我们对积极的教育环境的界定是:它是使人赏心悦目的,它是使人诱发积极情感的,使人进入期间,置身其间得到暗示,得到启迪的。

因此要建设积极的教育环境,在这个环境说话,那么这个积极的环境有哪些标准呢?(一)让每一面墙都说话在教育部,领导告诉我中国有两个方面的教育是世界一流的。

第一个是工读教育,第二个是幼儿教育。

我到城市的幼儿园去,我发现城市的幼儿园为什么能够吸引孩子们呢?很简单,幼儿园的门口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都用浓丽的色彩展示动物世界。

因为儿童天生喜欢动物,培养他对社会负责最好的切入口就是培养他对他珍爱的小动物负责。

这种环境使他到了以后就兴奋,就要来。

这就是中国的幼儿教育的环境。

幼儿园是这样,学校也应该是这样。

积极的环境是让每一面墙都说话,问题是每一面墙壁说谁的话呢?是说领导们要说的话还是说孩子们你真棒你能行的话呢?这也是中国重视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外国也重视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的差别。

这里的差别是我们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是说校长第一把手想说的话,想用来教育孩子们的话,而我到国外,我发现他们的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教室的四壁不那么整洁,甚至用我的观点来看,我觉得似乎有些凌乱。

他们是让优秀作品上墙。

我到台湾,谁的毛笔字写得好,上墙。

准的美术画画得好,上墙。

谁的作业做得好,上墙。

谁的试卷做得又整洁质量又高,上墙。

因此台湾幼儿园的每一面墙壁都说鼓励孩子的话,是说孩子你真棒孩子你能行的话。

所以我很注意这样一个细节,这就是国外的家长来到教室里,他第一个做的是在四壁走看一圈,看看我孩子上了几次墙。

有一次,我到美国费城第一高中去,费城第一高中接待是很有趣的,它不是由校长接待来访者,而是由你是中国的校长来了,他请中国人的下一代在这个学校读书的来接待你。

如果这个学校没有中国内地的留学生,他就挑港澳台的,如果再没有他就选亚洲的。

那天在费城第一高中接待我们的是一个日本学生。

这个孩子全过程接待我们,40分钟陪我们参观校园,我们是正着往前走,他是背对着前方,以便于跟我们面对面的交流,倒退着走。

他一路上热情地介绍了这个学校的每一个细节,时间已经到四点半了,他看了一下表,说各位校长很抱歉,5点钟我要到时代广场向美国纽约无家可归者派行夜餐,这是我履行对社会责任的时候,我不能继续再陪你们了,再往前走200米就是你们出发的地方,就是我们学校的会议室。

我们跟他交换了小纪念品,握手再见了之后,这个弦子又追上来了:我后面还来得及,我还是先把你们送到校长室吧,我要请你们到校长室看一看。

看什么呢?我发现校长室里面校长办公桌位置上,坐在那里抬头就能看见的那面墙壁上也是让学生的作品说话,但是能够说话的是每一个年级里最好的学生作品。

正好这个日本学生的测验试卷就贴在校长办公室,校长坐在位置上触目可及的那面墙壁上,所以他一定要陪我去看一看,并且问我们中国的校长,我能邀请你们在我的试卷下面一块合影留念吗?我们答应了他,他非常高兴:我要把这张试卷今天晚上就用电子邮件传到日本去,我相信我爸爸妈妈看了以后一定会非常高兴。

所以我们说建设积极的教育环境,第一个标准这个环境是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

是不是我们构建每一面墙壁都说话的时候注意说一些孩子们的话’说一说学生的话,让他们在校园环境当中得到鼓励,确立信心呢?(二)既严格规范又鼓励选择的环境在学校里有各种现象,很多学校里的各种现象我们都喜欢把它一分为二,一刀切成两块,一刀上面的是我们积极提倡的,一刀下面是要反对的。

我们建设积极的教育环境对学校里的各种现象是一分为二好还是两刀切成三块好呢?我更主张后者,理由很简单。

我们第一刀来是积极提倡的,我们要引导我们学生讲究规范,学会负责'凡是符合这个标准的,我们要树之为榜样,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

第二刀切下来是不允许学生存在的,但是两刀之间有一个广大的中间领域,是允许存在不置可否的。

我想与其一分为二还不如两刀切下去分成三块,一块是积极鼓励的,第二块是反对的,中间的第三地带,广大的空间是允许存在的。

如果这样,该鼓励的鼓励,该反对的反对。

而不置可否的,我们难得糊涂,这样的话可能更符合于学校的管理,更有利于构建积极的教育环境。

(三)给孩子们提供倾诉衷肠的环境这里倾诉衷肠指的是他们的青春的困惑、成长的烦恼。

他们有地方倾诉衷肠吗?如果他们有困惑,有烦恼不知道对谁说,没有地方说,或者足说了也白说。

这样的环境不可能属于积极的教育环境。

我到台湾去,我发现台湾学校里,除了校长室以外,布置得最漂亮的一个地方叫心理咨询室,这里有个别谈话的地方,有集体心理咨询的地方,这里有一点像我们的三房一厅这样的居家的套间一样,但是这里每一面墙壁都是给人以暗示,让人安静,让人愉悦,它就是解决成长的困惑,青春的烦恼的地方。

这样的心理咨询室在上海各级各市都已经开设了,从我们开设的情况来看,目前走进心理咨询室咨询的学生要占一个学校学生总量的50%,这说明学生有这样的心理需要。

我到美国,我发现美国的学校里有一个活动,叫做周末饮茶会,星期五放学,如果需要参加周末饮茶会,你可以到自动售货机上去购买一罐饮料,然后坐下来,这个时候老师同学都可以离开正式的身份,以朋友的形式出现,大家一起沟通,一起进行心灵的接触。

周末饮茶会我在那里坐了一会儿,我的感觉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饮茶的目的不是茶,它实际上是学校给师生之间每天都有知识的接触,它就是在与知识接触的同时,师生之间还需要一个平台,让老师和学生之间出现心灵的接触。

而周末饮茶会它在本质上就是这么一种心炅的接触。

所以,要有倾诉衷肠的环境,那就涉及老师的角色,我们第一个身份是老师,我们要一身正气,为人师表。

我们的第二个身份是孩子们的朋友,我们年轻的老师要像孩子们的哥哥姐姐。

我到云南省个旧市去,个旧市第二中学有一位英语老师说了一句很到位的话,这个英语老师是赴泰国留学的硕士学位获得者。

她告诉我,我要让我教的学生喜欢英语,我先让我的学生喜欢我。

她喊响了一句口号:做老师就要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喜欢才能倾诉衷肠啊!在上海浦东开发区的日子,有一次,上海市常务副市长给了我一个批件,请建平中学为浦东开发区的工程人员解决子女成长的后顾之忧,拜托了。

我一看,这是为上海浦东第一个开弓,当年破土,当年结构封顶,当年对外迎客的中电大厦的建设者要我解决他的儿子的入读问题。

这个孩子进入学校,他那一年要比我们的最低投档线低80分,但是IO个星期以后期中考试,这个学生交出的考卷是他从全年级倒数第一名跃居为高一一班正数第十八名,所有老师都觉得不正常,但是我们调看了监考记录,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最后5分钟最难解决的问题要由我来出手了。

所以我约了小钟同学r,我说了第一句话,祝贺你,考了那么好的成绩。

我说你的变化太快了,以至于有的人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有的人怀疑你的成绩是通过不文明的手段获得的,今天我们面对上帝都要说心里话,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进步得这么快吗?他听了有老师怀疑他是作弊,非常生气,他告诉我,冯校长,说心里话,我是靠自己的本事考出来的。

我说如果你有这样的本事,校长当然高兴。

为什么10周前你没有这样的本事,IO周以后你有了这样的本事呢?他告诉我,老师我告诉你,我看上了我们班级的女班长。

我看她时间长了,我们同宿舍的同学都看出来了,他们笑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他说你看人家是全年级入学总分第一名,你是全校入学总分倒数第一名,你们两个门不当户不对,这番话把我内。

深处的雄性细胞都激活了,我要证明我能行,我就上来了。

说完了以后,他一下子就愣住了,他说坏了,我忘了你是校长了。

我说谢谢你,你这一分钟没有把我当校长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作为教师的幸福和快乐,请你相信今天我们之间的对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不会对第三个人说起。

所以这件事情给了我一个启发,现在要给学生提供倾诉衷肠的环境,很重要的一点是老师不能不像老师,老师不能光像老师。

我还记得齐白石画画,到中年的时候,他说了一句话,最好的画是处在又像又不像之间,又像又不像的作品是有神韵的作品。

同样,我们老师,当老师是不是也要做到又像又不像呢?像老师是良师,不像老师是学生的益友。

这个时候我们才能体会领悟教育的真谛了。

(四)像建设圣地一样建设学校这是来自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他说学校是人民的圣地,学校是人民的希望。

我们要像爱护圣地一样爱护学校。

因此圣地就要有圣地的样子。

有一次我到一个学校去,这个学校的校长没有经过我同意,把全校6700名学生都集中在大操场,集中完了以后告诉我,我们欢迎你的到来,你能不能给我们的同学讲几句话?第一,我没有准备,第二,我对这个学校了解的不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