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研究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研究方法 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原则,采用文献调查法(又称文献计量法)、比 较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对调查情况进行描述和统计,对问题及建议部分进行解释。研 究设计如下: 1.资料来源和样本 笔者于 2005 年 12 月 8 日和 10 日利用互联网文献检索工具,分两次进行了调查资 料的收集工作。第一次是通过《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社科类)》,使用 高级检索方式,在“关键词”中查询“高等教育”或“大学”或“学院”,均为模糊匹 配,获得 1259 条;然后选择其中 2000~2004 年度的博士学位论文,浏览并下载其包含有
研究思路或研究方法的章节,主要是“前言”或“引言”或“序”,得到 45 篇。第二次是 通过《万方数据库:全国学位论文数据库》,选择检索范围为“全部”,年限为 2000~200 4 年,在“关键词”选项中查询“高等教育”或“大学”或“学院”,均为模糊匹配,获得 1582 条;然后进行二次检索,在“授予学位”选项中查询“博士”,得到 119 条,逐条浏 览并下载其包含有研究思路或研究方法的章节,主要是“前言”或“引言”或“序”。前后 两次调查共计得到 164 篇,扣除其中重复的 26 篇,实际得到 138 篇。在此基础上,笔者对 凡未明确注明“研究方法”或“研究设计”等的论文予以剔除,最终得到调查样本 100 篇。
2.资料整理的方法 首先要解决的是整理资料的框架问题,也即对研究方法的认识问题。笔者在此采用 了袁方[7]和陈向明等学者对研究方法的界定, 把研究方法看作是由方法论、 研究方式、 具体方法与技术三个层面有机联系的整体。陈向明认为,“‘研究方法’是从事研究的 计划、策略、手段、工具、步骤以及过程的总和,是研究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程 序和准则的集合。 对 ‘研究方法’ 进行探讨可以包括方法的特点、 理论基础、 操作程序、 具体手段、作用范围等方面。一般说来,‘研究方法’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探讨:①方 法论,即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基本的理论假定、原则、研究逻辑和思路等; ②研究方法或方式,即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与操作方式;③具体的技术和技巧,即 在研究的某一阶段使用的具体工具、手段和技巧等。”[8]同时,陈向明明确指出,自 己对质的研究方法进行讨论时,对这三个方面均有涉及。在这三个层面中,方法论同一 定的哲学观点和学科理论相连,也可进一步分为哲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等层次。研究 方式表明研究的主要手段与步骤,它包括研究设计和研究法;研究设计是对研究类型、 研究程序和具体方法加以选择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 不同的研究类型和设计方案决定 了不同的研究方式;各门学科常用的研究法可能有所不同,社会研究中的主要研究法有 统计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和间接研究;在教育研究中,主要指经验总结法、
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理论研究法、历史法和比较法等。本调查对研究方式部分不 统计其中的研究设计, 主要统计其中的研究法。 具体方法与技术主要包括资料收集方法、 资料分析方法和其他技术手段或工具。 研究方法的这三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的, 一般来说, 方法论观点影响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 而一定的研究方式又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的 具体方法和技术。 其次,在记录下各篇论文的标题、学科、专业和所属院校等信息后,分篇、分层、 分条地摘录、整理汇集出其中的研究方法信息。 最后,需要说明补充说明两点:①关于研究方法论层次整理的说明。在所调查的 1 00 篇论文中,有 52 篇包含了研究方法论。但是,每位作者在表述自己所持有的研究方 法论时,并非是按照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等方面进行逐一介绍的,而是 采用了相对于这些概念来说更为综合的概念,诸如研究范式、研究视角或者学科方法论 或者定性或定量抑或两者结合等方式来阐述各自的方法论立场的;为此,笔者根据各位 作者的表述以及这些表述某些方面的同质性,把其分为哲学层面方法论、学科层面方法 论和原则层面方法论等三个层面予以归类整理统计; 每篇的表述归为 l 条, 共计 52 条。 ②关于研究法层次整理的说明。由于各篇研究者陈述的研究法多数在 1 种以上,所以笔 者在统计时首先把每种研究法出现 1 次计为 1 频次, 然后把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研究法归 为一类并计算其出现的频次,再次把仅出现 1 次的照单摘录,因此研究法出现的总频次 大于研究论文的篇次;最后把 9 篇不宜归类的研究方式予以单列。 3.资料分析的技术与手段 采用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手段来分析资料。 二、结果与分析 1.从方法论层面看,研究方法论丰富多彩,存在着结构性差异 结果见表 l。由表 1 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研究方法论丰富多彩。在总计 52 条 研究方法论的表述中,除去重复表述的 11 条,还有 41 条。这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
初期的单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相比, 显然更加丰富和具体。 ②研究方法论分布存在结构性差异。在三个层面的研究方法论中,学科层面方法论、原则层 面方法论和哲学层面方法论分别占到总数的 50.0%、40.4%、9.6%。
表 1 研究方法论的分布一览表 类型 哲学层面 分布及频次 坚持辨证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2 条);坚持辨证与历史 频率 9.6%
方法论
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同时以组织理论为指导或者同时采用社 会学分析中集体主义的研究范式(2 条);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 物主义和交往理论为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坚持实践与理论、 具体与抽象、表与里、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共计有 5 条/频次。 ①哲学反思范式;依照历史的、比较的、政策的、哲学的、经济 学的等多元的研究范式;围绕人的本质、大学课程的本质这一范 式;历史学的理解—解释范式;系统思想、反思—建构研究范式。 ②组织文化的视角;政治学、社会学和高等教育哲学的视角;社 会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科学学和高等教育学的视角;知识 制度的视角;生成研究、互动研究、整合研究和行动研究的视角; 哲学的视角;制度的视角;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行政学的
学科层面 方法论
视角;组织的视角;女性主义的视角;人文主义的视角。 ③应用了协同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管理学、组织学、高 等教育学等学科理论和观点;系统论、中介论、模式论以及逻辑 与历史辨证统一。 ④跨学科研究或多学科的角度(2 条);以解释为研究立场;首先 是“用心观”,其次是借鉴文化研究方法;遵循比较研究方法论 的一般程式与要求;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历史研 究的态度和方法为指导。 合计 26 条/频次。 以定性研究为主(3 条);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或理论分析与定 量研究相结合(5 条);质的研究(3 条);实证研究(4 条); 比较研究与历史研究、文献调查与实际调查、定性分析与定量研 究等三个统一;文献分析与实践求证相结合;实证分析方法和规
50.0%
原则层面 方法论
范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坚持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宏观与 微观、多学科研究方法、文献与实证研究等的结合;既是理论研 究,又是实证研究;坚持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历史分析与现实 分析、国内研究与比较研究、教育、管理、行政等学科理论与法 学学科理论等四方面相结合,均以后者为主的方法论原则。合计 21 条/频次。
40.4%
合计
52 条/频次
100%
注:表内文字凡以“;”隔开者为 1 种类型方法论,其后凡未标注数量者均为 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