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辐射标准
中国食品辐射标准
中国食品辐射标准
根据我所了解的截止到2021年9月的知识,中国的食品辐射标准主要参考国家标准《食品辐射卫生安全标准》(GB7718-2011)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根据《食品辐射卫生安全标准》,食品辐射限值分为两类:
1.放射性核素限值:规定了食品中各种放射性核素的限量标准。
不同放射性核素的限值有所差异,例如钾-40、锶-90、铯-137等。
2.剂量限值:规定了食品中人体受到的辐射剂量的限制。
这是通过估算从食品中摄入的放射性核素所产生的辐射剂量来确定的,限值以有效剂量单位(例如希沃特/年)表示。
此外,中国还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确保食品辐射安全,如《食品安全法》、《辐射防护法》等,以及卫生部等相关部门发布的一些具体规定和指导文件。
然而,辐射标准是一个不断更新和演进的领域,标准和法规可能在未来发生变化。
因此,如果您需要最新的食品辐射标准信息,建议您咨询相关的政府机构或专业机构以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碘-131的测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碘-131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碘-131(131I)的测定。
第一法γ能谱测定法2 原理食品鲜样直接或经前处理后装入一定形状和体积的样品盒内,在γ能谱仪上测量样品中131I在364.5keV的γ射线特征峰全能峰净面积,与已知活度的标准放射源相比较,计算131I放射性浓度。
对裂变后6d内新鲜裂变产物中131I测定最好应用γ能谱法,否则应进行衰变测量,以排除短寿命碘放射性同位素干扰。
3试剂和材料137Cs放射性标准溶液:比活度为1000Bq/mL左右,经国家法定计量部门标定,并有法定认可单位签署的检验证书。
4仪器和设备4.1低本底γ能谱仪4.1.1 探测器:同轴高纯锗或锗(锂)探测器。
对60Co1332.5keVγ射线全能峰的能量分辨率小于3keV,相对效率高于15%。
4.1.2屏蔽体:主屏蔽体为等效铅当量不小于10cm,内衬原子序数由外而内逐渐递减的多层材料重金属屏蔽体。
有条件时可采用反符合屏蔽。
屏蔽体应使γ能谱仪积分本底应小于 2.5计数/s (50~2500keV)。
4.1.3多道分析器:1024道以上。
对于高纯锗γ能谱仪其道数应不少于8192道。
4.2 压样模具:油压机或手工压样器。
4.3加盖样品盒:φ75mm×h35mm、φ75mm×h50mm或φ75mm×h75mm圆柱形塑料样品盒。
4.4 能量刻度用γ放射源4.4.1 可采用一个发射多种已知能量γ射线的单核素或多核素放射源(如钴-60(60Co)、铕-152(152Eu)、铕-154(154Eu)、镭-226(226Ra)及其放射性子体、钍-232(232Th)及其放射性子体等),也可采用多个发射单种γ射线的放射源,其主要γ射线能量应大致均匀地分布在50~3000keV范围内。
4.4.2 用于能量刻度的刻度源,其外表面应无放射性污染,其活度应保证特征峰的每秒计数率达到100。
第7章—食品的辐照保藏林
水溶性维生素中以VC的辐射敏感性最强,其他水溶性 如VB1,VB2,泛酸,VB6,叶酸也较敏感,VB5(烟酸) 对辐射很不敏感,较稳定。 脂溶性维生素对辐射均很敏感,尤其是VE,VK更敏感。
7、食品包装材料
• 某此高分子材料对辐照作用很敏感,介质吸收辐照能 后,会引起电离作用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如发生降 解、交联、不饱和键的活化、析出气体(主要是氢 气)、促使氧化反应并形成氧化物(在有氧存在时)
水会形成高能自由基,间接影响或破坏其他成分
2.氨基酸与蛋白质
有机化合物因辐射而分解的产物也很复杂,取 决于原物质的化学性质和辐射条件,有的从高 分子--- 低分子,有的反而从低分子---高分 子。 射线照射到食品蛋白质分子,很容易使蛋白质
的次级键断裂,破坏蛋白质分子的三级、二级 结构,使蛋白质变性。
水分子就与微生物内的生理活性物质相互作用,使细胞生理机能受到影响。
那么对微生物来说需要多大的辐射剂量才能杀死微生物呢?这取决于微 生物对辐射的敏感性。
2.微生物对辐射的敏感性
微生物(细菌)种类不同,对辐射的敏感性各不同,
因而D10也不同。见表1-4-8.
并且微生物所处环境不同,则辐射敏感也不相。
我国自1958年开始,70年代的研究工作取得了 一定的成效。 1984年11月国家卫生部批准7项(马铃薯、洋葱、 大蒜、花生、蘑菇、香肠)辐照食品允许消费。 之后又有20多种食品通过了不同级别的技术鉴 定。 80年代,一些省市建立了一起容量较大的辐射 应用试验基地,如北京、上海、天津、湖南、 四川、广东等地。
多糖类:熔点降低、旋光度降低、褐变、结构 和吸收光谱变化。
食品辐照工艺及条件控制
食品辐照工艺及条件控制一、应用于食品上的辐射类型在食品辐射保藏中,按照所要达到的目的把应用于食品上的辐射分为三大类,即辐射阿氏杀菌、辐射巴氏杀菌和辐射耐贮杀菌。
1.辐射阿氏杀菌(radappertization)此杀菌也称商业性杀菌,所使用的辐射剂量可以使食品中的微生物数量减少到零或有限个数。
在这种辐射处理以后,食品可在任何条件下贮藏,但要防止再污染。
剂量范围为10-50kGy。
2.辐射巴氏杀菌(radicidation )此杀菌只杀灭无芽孢病原细菌(除病毒外)。
所使用的辐射剂量使在食品检测时不出现无芽孢病原菌(如沙门氏菌)。
剂量范围为5-10kGy。
3.辐射耐贮杀菌(radu ri zat ion)这种辐射处理能提高食品的贮藏性,降低腐败菌的原发菌数,并延长新鲜食品的后熟期及保藏期。
所用剂量在5kGy以下。
二、食品辐照工艺(一)食品辐照保藏食品受到射线的照射,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微生物和昆虫、寄生虫等,都会产生能量和电荷,使其构成原子、分子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食品中有生命的生物物质的影响较大。
1.果蔬类果蔬辐照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微生物的腐败作用;控制害虫感染及蔓延;延缓后熟期、防止老化。
辐照延迟水果的后熟期,对香蕉等热带水果十分有效,对绿色香蕉辐照剂量常低于0.5kGy,但对有机械伤的香蕉一般无效。
用2kGy剂量即可延迟木瓜的成熟。
对芒果用0.4kGy剂量辐照可延长保藏期8天,用1.5kGy可完全杀死果实中的害虫。
水果的辐照处理,除可延长保藏期外,还可促进水果中色素的合成,使涩柿提前脱涩和增加葡萄的出汁率。
通常引起水果腐败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杀灭霉菌的剂量依水果种类及贮藏期而定。
生命活动期较短的水果,如草毒,用较小的剂量即可停止其生理作用。
2.粮食类造成粮食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昆虫的危害和霉菌活动导致的霉烂变质。
0.1-0.2kGy辐照可以使昆虫不育,1kGy可使昆虫几天内死亡,3-5kGy可使昆虫立即死亡;抑制谷类霉菌的蔓延发展的辐照剂量为2-4kGy,小麦和面粉杀虫的剂量为0.20 0.75kGy,焙烤食品为1kGy。
食品辐照
食品的辐射保藏调研一食品辐射保藏的定义和特点1、定义:食品辐射保藏——是利用原子能射线的辐射能量照射食品或原材料,进行杀菌、杀虫、消毒、防霉等加工处理,抑制根类食物的发芽和延迟新鲜食物生理过程的成熟发展,以达到延长食品保藏期的方法和技术。
这种技术又称为食品辐照(Food irradiation)技术。
辐照食品——经辐照技术处理后的食品。
在我国《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附则中定义:辐照食品是指用钴-60、铯-137产生的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低于10MeV电子束照射加工保藏的食品。
2、食品辐射的较其他方法的优越性:(1)非热作用,食品内部温度不会增加或变化很小,故有“冷杀菌”之称,而且辐照可以在常温或低温下进行,因此经适当辐照处理的食品可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和质构,有利于维持食品的质量;(2)节能与冷冻保藏等相比,能节约能源。
据(IAEA)报告,冷藏耗能324MJ/t,巴氏消毒能耗828MJ/t,热杀菌能耗1080MJ/t,辐照灭菌只需要22.68MJ/t,辐照巴氏灭菌能耗仅为2.74MJ/t。
冷藏法保藏马铃薯(防止发芽)300d,能耗l080MJ/t;而马铃薯经辐照后常温保存,能耗为67.4MJ/t,仅为冷藏的6%。
(3)无残留物:与化学保藏法相比,辐照过的食品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是一个物理加工过程,而传统的化学防腐保藏技术面临着残留物及对环境的危害问题。
(4)辐照技术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射线(如γ射线)的穿透力强,可以在包装下及不解冻情况下辐照食品,可杀灭深藏在食品内部的害虫、寄生虫和微生物。
正因为此,它被大量应用于海关对进口物品(食物、衣物等用品)的防疫处理,以确保进口物品不携带有害生物进入国门。
还可与冷冻保藏技术等配合使用,使食品保藏更加完善,这是其他保藏方法所不可比拟的。
3、缺点与局限性:(1)投资大, 及专门设备来产生辐射线(辐射源),(2)安全防护并需要提供安全防护措施,以保证辐射线不泄露;对不同产品及不同辐照目的要选择控制好合适的辐照剂量,才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
辐照食品通用标准
辐照食品通用标准(CODEX STAN 106-1983, REV.1-2003)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电离辐照处理食品的过程,可与适宜的卫生规范、食品标准以及运输规范同时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基于检查目的而暴露于测量设备辐照的食品。
2. 辐照过程的一般性要求2.1 辐照源可以使用以下类型的电离辐照源:(1)放射性核素60Co 或137Cs的γ射线;(2)机械源产生的能量级小于等于5 MeV的X射线;(3)机械源产生的能量级小于等于10 MeV的电子束。
2.2 吸收剂量对食品进行辐照时,最小吸收剂量应足以实现所要达到的技术目的,最大吸收剂量应低于符合下列要求的剂量,即该剂量不危及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不对结构完整性、功能性质、感官属性产生不利影响。
除为实现合法技术目的的需要外,食品接受的最大吸收剂量不高于10kGy。
12.3 辐照过程的设备和控制2.3.1 食品辐照处理使用的设备应获得主管机构基于此目的进行的许可和登记。
2.3.2 辐照设备设计应符合安全、有效、满足良好卫生规范规定的要求。
2.3.3 辐照设备应配备足够的、经培训并取得法定资格的操作人员。
2.3.4 辐照设备的过程控制应建立包括定量剂量测定在内的完整记录。
2.3.5 辐照设备和相关记录应向相关主管部门的检查人员公开。
2.3.6 辐照过程应按照食品辐照加工过程推荐性国际操作规范(CAC/RCP 19-1979, Rev.1-2003)进行控制。
3. 辐照食品的卫生要求3.1 辐照食品的制备、加工和运输过程应符合推荐性国际操作规范-食品卫生通用原则(CAC/RCP 1-1969, Rev. 3-1997)的规定,在适宜时为实现食品安全目的,应用危险性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的七项原则。
在适宜的时候,原材料和成品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相应的卫生规范、食品标准和运输规范。
3.2 辐照食品应遵守食品销售国对食品微生物安全和营养价值的相关国家公共卫生1高剂量辐照:辐照剂量高于10kGy的食品的卫生,FAO/IAEA/WHO联合研究小组报告,技术报告系列890 WHO.日内瓦,1999;辐照食品的安全和营养,WHO,日内瓦,1994;辐照食品的卫生,FAO/IAEA/WHO联合专家委员会报告,技术报告系列659.WHO,日内瓦,1981。
辐照花粉卫生标准 - 食品标准
本标准由卫生部卫生监督司提出。
本标准由华西医科大学、四川省卫生防疫站、南京辐射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瑞淑、刘敏诚、李品芳、尹道川、谢宗传。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
4 技术要求
4.1 辐照花粉是以保鲜、防霉、延长贮存期为目的经γ射线或电子束照射的花粉。
4.2 辐照剂量限制:原料鲜花粉经60 Co或137Cs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低于10MeV电子束照射,其平均总体吸收剂量为8kGy。
本标准适用于经γ射线或电子束照射的玉米、荞麦、高粱、芝麻、油菜、向日葵、紫云英的蜜源的纯花粉及混合花粉。
2 引用标准 GB 4789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GB 5009 食品卫生理化检验
3 术语 花粉:系蜜蜂采集的植物雄性生殖细胞。
4.3 照射原则:照射均匀,剂量可靠准确。
5 感官指标 包装完好,花粉为橙黄,淡黄或黄绿色的颗粒,味略苦涩,具有花粉固有的香味, 无异味、无杂质、无虫蛀、无霉变结块、无螨虫。
6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见表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4-02-23批准 1994-07-01实施 GB 14 指 标,mg/kg
水分,% ≤ 10
汞(以Hg计) ≤ 0.015
菌落总数,个/g ≤ 100
大肠菌群, 个/100g ≤ 30
致病菌(系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性球菌) 不得检?nbsp;
霉菌数,个/g 100
8 检验方法 理化指标按GB 5009执行。 细菌指标按GB 4789执行。
铅(以Pb计) ≤ 0.5
砷(以As计) ≤ 0.5
六六六 ≤ 0.1
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7号)——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1996年4月5日卫生部令第47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辐照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以下简称(食品卫生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以下简称《放射防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对食品辐照加工实行许可制度。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从事辐照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
第二章食品辐照加工单位和人员管理第四条从事食品辐照加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和放射工作许可证后方可开展工作。
第五条申请从事食品辐照加工的单位和个,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辐照室有良好的通风设施,辐照室内臭氧和氮氧化合物的浓度低于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的限值;(二)辐照室有多重安全联锁装置和剂量监测装置,对γ辐照装置还应备有迫降装置,并保证各种装置安全有效可靠;(三)有专业剂量测试人员、操作人员和防护人员以及卫生检验实验室和常规剂量计;(四)有辐照食品生产管理细则、工艺操作规程,安全守则,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等规章制度;(五)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食品辐照加工单位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向放射工作人员提供合格的卫生防护用品,指导其正确使用,并建立个人剂量档案。
从事辐照加工的放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按要求配戴个人剂量计和报警仪。
第七条从事辐照加工的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就业(上岗)前健康体检,就业(上岗)后的定期健康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卫生医疗机构负责。
第八条从事辐照加工的放射工作人员必须进行放射防护知识培训,经考试或考核合格的,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发给《放射工作人员证》,未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者不得上岗从事放射工作。
食品中放射性核限制浓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放射性核素限制浓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3H、60Co、89Sr、90Sr、103Ru、106Ru、131I、134Cs、137Cs、238Pu、239Pu 、241Am 和210Pb、210Po、226Ra、228Ra、232Th、234U、238U等放射性核素的调查水平与限制浓度。
本标准适用于正常情况下各类食品。
2 术语和定义2.1调查水平有效剂量、摄入量或单位面积或体积的污染水平等量的规定值,达到或超过此种值时应进行调查。
本标准中的调查水平是指正常食品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或质量浓度)的规定值,达到或超过此值就应进行调查。
3 应用原则3.1无论是否制定放射性核素调查水平和限制浓度,食品生产和加工者均因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使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达到最低水平。
3.2 食品中放射性核素调查水平和限制浓度以食品通常的可食部分计算,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3.3应将此调查水平和限制浓度应用于可直接食用的食品和已经稀释或恢复水分后再食用的干燥或浓缩食品,不可直接应用于未经稀释或恢复水分的干燥或浓缩食品。
对于奶粉可折算为相当量的鲜奶来控制(1kg全脂淡奶粉相当于7kg鲜奶)。
3.4应按婴儿食品和奶类及其他食品两类,分别使用各自的调查水平和限制浓度进行比较。
4 指标要求4.1 人工放射性核素4.1.1 食品中人工放射性核素调查水平和限制浓度指标见表1。
表1 食品中人工放射性核素调查水平和限制浓度14.1.2 对于消费量很少(如<10kg/人·年)的食品,如香料和茶叶,可以采用比表1中其他食品数值高10倍的调查水平和限制浓度。
4.1.3不同组的核素应单独处理,不必相加。
同一组的核素应取该组各种检测到核素的活度总和与该组的调查水平和限制浓度比较。
4.1.4 检验方法:按GB 14883规定的方法测定。
4.2 天然放射性核素4.2.1 食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调查水平和限制浓度指标见表2。
辐照食品标准规范及标识
辐照食品标准规范及标识食品辐照技术是一种绿色安全的新型物理加工技术,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实用价值,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的抑芽、杀虫、杀菌等,辐照食品也逐渐商业化和产业化。
谈到“辐照食品"大家很容易与“核辐射区食品”相混淆,随着日本启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再次引起了大家对“核辐射区食品”与“辐照食品”的关注,也引发了部分消费者的担忧,那么辐照食品和核辐射区食品一样吗?在此进行介绍,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二者的区别以及辐照食品相关的内容。
一、食品辐照VS辐照食品VS核辐射区食品食品辐照,依据GB185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辐照加工卫生规范》的规定,是指利用电离辐射在食品中产生的辐射化学与辐射微生物学效应而达到抑制发芽、延迟或促进成熟、杀虫、杀菌、灭菌和防腐等目的的辐照过程。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将食品辐照定义为一个过程,依据《食品辐照加工推荐性国际操作规范》(CXC19-1979)的规定,食品辐照是指按照辐照食品法典通用标准的规定,通过电离辐照,特别是Y射线、X射线或加速电子对食品产品进行加工的过程。
辐照食品,依据GB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是指经电离辐射线或电离能量处理过的食品。
核辐射区食品,通常是指受到核辐射影响的农产品或加工品,这些产品可能携带高水平的放射性元素,例如的、锯、碘、京等,这些元素可能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其中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是放射性碘(碘T31)及放射性钝(钝-134和钠-137)o由此可以明确,食品辐照是纯物理加工过程,辐照处理的目的是抑制发芽、延迟或促进成熟、杀虫、杀菌、灭菌和防腐等。
与核辐射区食品不同,辐照食品仅接受射线的能量,不直接接触放射源,因而经辐照的产品不会有放射性物质残留,按照规定剂量辐照的食品也不存在安全问题,因此辐照食品≠核辐射区食品。
二、被辐照过的食品是否有害?198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共同组成的国际食品辐照卫生安全评价联合专家委员会(FA0/WH0/IAEA)宣布,经过IOkGy(辐射吸收剂量单位)以下剂量辐照的食品不会有放射性残留的感生放射性,辐照后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与其他加工方法没有区别,因此是安全的,今后无须再进行毒理学评价试验。
食品中放射性核限制浓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放射性核素限制浓度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3H、60Co、89Sr、90Sr、103Ru、106Ru、131I、134Cs、137Cs、238Pu、239Pu 、241Am 和210Pb、210Po、226Ra、228Ra、232Th、234U、238U等放射性核素的调查水平与限制浓度。
本标准适用于正常情况下各类食品。
2 术语和定义2.1调查水平有效剂量、摄入量或单位面积或体积的污染水平等量的规定值,达到或超过此种值时应进行调查。
本标准中的调查水平是指正常食品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或质量浓度)的规定值,达到或超过此值就应进行调查。
3 应用原则3.1无论是否制定放射性核素调查水平和限制浓度,食品生产和加工者均因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使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含量达到最低水平。
3.2 食品中放射性核素调查水平和限制浓度以食品通常的可食部分计算,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3.3应将此调查水平和限制浓度应用于可直接食用的食品和已经稀释或恢复水分后再食用的干燥或浓缩食品,不可直接应用于未经稀释或恢复水分的干燥或浓缩食品。
对于奶粉可折算为相当量的鲜奶来控制(1kg全脂淡奶粉相当于7kg鲜奶)。
3.4应按婴儿食品和奶类及其他食品两类,分别使用各自的调查水平和限制浓度进行比较。
4 指标要求4.1 人工放射性核素4.1.1 食品中人工放射性核素调查水平和限制浓度指标见表1。
表1 食品中人工放射性核素调查水平和限制浓度14.1.2 对于消费量很少(如<10kg/人·年)的食品,如香料和茶叶,可以采用比表1中其他食品数值高10倍的调查水平和限制浓度。
4.1.3不同组的核素应单独处理,不必相加。
同一组的核素应取该组各种检测到核素的活度总和与该组的调查水平和限制浓度比较。
4.1.4 检验方法:按GB 14883规定的方法测定。
4.2 天然放射性核素4.2.1 食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调查水平和限制浓度指标见表2。
食品的辐照保藏
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毒性物质的生成
• 在迄今为止所做的大量动物实验中,即使给实 验动物投以多种经过50kGy剂量照射过的食品,
从未发现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也没有发现有
致癌物质生成。
• 1977年,世界食品辐照咨询组明确宣布辐照食
品属物理加工方式,不存在化学物质污染。
辐照食品的安全性
——微生物类发生变异的危险
Frozen shrimp Potato Frozen flog leg, Meat Spices Spice, Cocoa
Spice, Meat Frozen flog leg, Meat Spice Spice, Onion Spice Spice
14,200 8,096 7,279 5,394 4,011
辐照食品的发展及现状
Wilhelm Konrad Rontgen 1895
Trichinella Spiralis 1921
American Army 40s’
辐照食品的发展及现状
经10kGy以下剂量的辐照处
理,任何食品不会引起毒理
学危害,用这个方法处理的
食品不再需要做毒理学检验 FAO/WHO/IAEA
杀虫、灭霉菌
商业杀菌
2-4kGy
15-20kGy
辐照剂量的选择与决定因素
辐照剂量的决定因素:
食品的耐辐射性
微生物耐受性
酶的耐受性
辐射费用等因素
辐照剂量的决定因素
—— 食品的耐辐射性
• 食品的化学成分、物理结构在质量被受损坏之 前,所能接受的变化程度不相同。天然食品的 化学成分、物理结构即使是同一种类型,甚至 是同一品种,也有较大差异。 • 食品的耐辐射性可根据质量的可接受性来确定 辐射剂量的上限,而辐射剂量的上限都是通过 反复研究获得的。
电子束和X射线辐照装置食品加工剂量学标准规范
电子束和X射线辐照装置食品加工剂量学标准规范4 意义和用途应用加速器产生的辐射(电子和X-射线)处理食物产品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寄生虫和病源微生物、杀灭昆虫、抑制生长和成熟以及延长货架期。
食品辐照几乎总是明确规定了吸收剂量的最小或最大限值,有时是规定了吸收剂量的最小和最大限值。
规定吸收剂量的最小限值是保证获得预期所需要的有益效应,规定吸收剂量的最大限值的目的是避免产品或包装降解。
对于指定的应用,其限值可以是基于(科学)研究的结果(资料)由政府法规规定的,因此,在食品辐照加工前必须确定辐照装置授予规定限值内吸收剂量的能力。
同样,有必要监测和证明每次加工运行期间的吸收剂量的变化符合预期规定置信水平的加工标准。
注3:国际食品规典(规)委员会(CAC)已经颁布了国际通用标准和从事电离辐射处理食品应用的标准规范,为确保严格履行,辐照非常强调剂量测量的作用。
不同的食品辐射加工的详细论述见 ASTM F1355、F1356、F1736和F1885以及参考文献(1-11)。
加速器产生的辐射可以是由电子产生的电子或X-射线的形式。
辐射进入需要实现预期效应的产品中的穿透能力是决定使用电子或X-射线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确保在指定的吸收剂量范围对产品照射,需要对常规生产控制进行日常生产剂量测量。
必须建立产品辐照前、后与辐照期间处理程序的书面文件,存档备查。
其内容包括:辐照期间产品几何学条件、关键加工参数以及相应活动和职责的全部文件。
5 辐射源特性电子束装置:本标准中考虑的电子能量大于300keV的辐射源是既可以是直接作用(直流高压),也可以是间接作用(微波功率器或射频功率)型加速器。
发射场依赖于加速器的性能和设计。
束特性包括电子束参数(如:电子能谱、平均电子束流、脉冲宽度、电子束截面)和在产品表面上的束流分布。
更多详细的论述参见ISO/ASTM 51649.X-射线装置高能X-射线发生器放射出短波电磁辐射(光子),它于辐照材料的作用通常相似于来自放射性核素的γ辐射。
我国辐照食品的发展和标准规范
我国辐照食品的发展和标准规范
1958年我国就成立了粮食辐照杀虫研究协作组。
到七十年代中期又恢复并扩大了研究。
1982-1985年在大量动物试验的基础上,在成都、北京、上海、郑州等地组织了382人的辐照食品综合人体试食试验。
结果表明:食用吸收剂量在10KG y以下的辐照食品对人体无异常影响。
1986年在上海召开的辐照食品国际会议上,我国正式公布了上述人体试验结果,从而结束了长达10年之久的淋巴多倍体辐照改变之争,这是中国对世界食品辐照界的重大贡献。
1984年-1994年我国共批准了18种辐照食品的卫生标准(表一);1996年正式颁布了《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 1997年我国又率先颁布了六大类辐照食品的类别卫生标准并保留了以前的三项辐照食品国家标准(表二)。
2001年12月又公布了17个辐照工艺标准并于2002年3月1日起实施(表三)。
2006年12月和2007年9月农业部公布了3个辐照工艺标准并于2007年实施(表四)。
总之,这些法规的颁布为辐照食品的商业化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表一、我国辐照食品卫生标准批准情况
表二、我国的辐照食品卫生标准(1997)
表三、辐照食品加工工艺标准。
CAC和部分国家地区辐照食品要求及标准
CAC和部分国家地区辐照食品要求及标准辐照食品是指用钴-60、铯-137产生的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低于10MeV电子束辐照加工处理的食品,包括辐照处理的食品原料、半成品。
目前,全球很多国家为保障食品安全、延长食品货架期而广泛使用辐照技术,且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
该种技术如同低温冷藏、高温处理和化学处理等技术一样,能够去除食品中引起食品腐败和导致食源性疾病的微生物。
日常所食用的猪肉、鸡蛋、家禽、水果和蔬菜、调味品、种子、调料、谷物、软体动物和甲壳类等很多产品都经过辐照处理。
鉴于国内外对辐照食品的要求和标准不一,为合理应用辐照技术,避免不符合输入国家地区标准要求而造成损失,现将国内外有关辐照食品规定标准收集整理如下:一、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1.标准。
现行有效的标准是修订后的《国际辐照食品通用标准》和2003年修订的《食品辐照加工工艺国际推荐准则》。
主要要求是辐照食品的最大吸收剂量不应超过10kGy,确有必要除外。
2.标识要求。
1991年CAC批准的《预包装食品标识的国际通用标准》中规定了对辐照食品标识的要求。
二、中国1.规章标准。
按照卫生部1996年4月5日颁布的《辐照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食品辐照通用技术要求》执行。
主要规定了食品(包括食品原料)的辐照加工必须按照规定的生产工艺进行,并按照辐照食品卫生标准实施检验,凡不符合卫生标准的辐照食品,不得出厂或者销售。
严禁用辐照加工手段处理劣质不合格的食品。
一般情况下食品不得进行重复照射。
辐照食品包装上必须同意标识,散装的必须在清单中注明“已经电离辐照”。
2.具体例子。
制定了六大类辐照食品的卫生标准以及17个产品的辐照工艺标准。
如《辐射香辛料卫生标准》,规定对香辛料类辐照吸收剂量不大于10kGy,最小外包装粘贴标志“辐照香辛料”。
《辐照猪肉卫生标准》,规定辐照猪肉总体平均吸收剂量为0.65kGy。
《辐照新鲜水果蔬菜类卫生标准》中规定新鲜水果蔬菜总体平均吸收剂量不大于1.5kGy,具体规定了17种典型产品,包括大蒜、生姜、刀豆、苹果、荔枝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食品辐射标准
中国的食品辐射标准主要参考国家标准GB 14882-2012《食品中放射性物质限量》。
这个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限量和检测方法,包括α放射性物质、β放射性物质、γ放射性物质和放射性同位素等。
具体来说,这个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限量:这个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限量,包括天然放射性物质和人工放射性物质的限量。
2.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检测方法:这个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检测方法,包括样品的制备、样品的测量和分析等。
3. 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监测和管理:这个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监测和管理要求,包括食品的放射性监测、食品的放射性管理、食品的放射性事故处理等
这个标准适用于所有的食品,包括食品原料、食品加工品、食品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