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品管圈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损发生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品管圈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损发生率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损发生率的效果。
方法成立品
管圈小组,圈员对新生儿发生医源性皮损的原因进行现状把握、要因分析、设定
目标值,拟定具体对策并加以实施:对护士进行分层培训,提高专业水平;正确
选用护理用品;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加强细节管理,细化专科操作流程。
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皮损发生率8%,活动后为3.68%,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圈员能力提高,进步率54%、目标达成率116.13%。
结
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损发生率,促进新生儿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新生儿;医源性皮损;品管圈;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R2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022-02 医源性皮肤损伤是指医疗上由于操作不当或仪器故障所造成的与原发病无关的皮肤损伤[1],新生儿表皮角质层很薄,表皮与真皮之间基底膜的结缔组织和弹力纤维发育不全,基底
膜细嫩而疏松,皮肤屏蔽作用弱,当受到外界不良刺激作用后易导致皮肤损害[2]。
一旦发生
损伤,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增加患者经济负担,而且增加护患矛盾,甚至引发护理差错和(或)医疗纠纷。
为降低住院新生儿因发生医源性皮损导致的相关风险,保证患者安全,我
院新生儿科于2013年8月—2014年3月开展以“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损的发生率”为主题的
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方法
1.1 成立品管圈小组
品管圈由9名护士组成,护士长担任辅导员,负责对整个质量控制活动进行指导和支持;护士长助理担任圈长,负责对整个小组活动的策划和统筹安排;其余7名为圈员。
1.2 选定主题,拟定计划
应用头脑风暴法,经全体圈员投票、评估,选择得分最高的“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损率”
为活动主题,圈名为“丫丫圈”。
品管圈活动时间为2013年8月-2014年3月,拟定了活动计
划表,落实时间与责任人,每2周召开1次圈会。
1.3 把握现状
对2013年1-7月新生儿科发生医源性皮损的资料进行查检,见表1。
同期住院新生儿人
数500人,数据显示共发生皮损的新生儿40例,发生率为8%。
其中粘贴伤12例、尿布皮
炎11例、抓伤擦伤8例、褶伤6例、其他3例。
应用柏拉图进行要因分析,见图1。
依据“80/20”原则,发生医源性皮损的主要原因确定为粘贴伤、尿布皮炎、抓伤擦伤、褶伤。
1.4 设定目标
找出主要原因后,确定改善的目标值。
现状值(活动前的皮损率)为8%,由图1看出改
善的重点比率为77.5%,测出全体圈员的能力值为60%。
根据公式:目标值=现状值-(现状
值×改善重点×圈能力)=8%-(8%×77.5%×60%)=4.28%。
1.5 要因分析
全体圈员运用头脑风暴法,对新生儿发生医源性皮损原因进行分析与讨论,运用鱼骨图
进行详细归类,见图2。
找出主要原因如下:①专业知识缺乏:新上岗护士多,培训效果不佳,针对性不强;②护理用具:护理用具不足、型号选用不合理、更新不及时;③安全防护:防护意识差,防护措施未落实,质量监管力度不够④方法流程:护理操作流程更新不
及时,培训考核流于形式。
1.6 拟定对策与实施
全体圈员针对上述要因,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运用头脑风暴法,拟定对策
1.6.1 对护士进行分层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圈员会议上将原有的分层培训考核计划进行
讨论,增加了新的培训内容:①职业素质教育:树立护士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使命感,特别
是“慎独”精神的培养,要求护士做到巡视病房及时、观察病情及时、报告处理及时;②邀请
医生针对新生儿血管、皮肤解剖特点进行专题讲座;③安全用药知识,圈员将新生儿科的新药、特药的药品说明书收集整理成册,要求护士掌握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药物浓度、PH 值、渗透压对血管的影响,输注多组药物的合理排序、联合用药的禁忌证,发生药物外渗的
处理方法;④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专项培训,选出穿刺技术高的两位老师进行培训,包括血
管的选择、进针的角度、送管的技巧、固定的方法等,在模型上面进行临摹、考核。
1.6.2 正确选用护理用品①禁止使用患儿家属外带的各类护理用品;②根据PDCA质量
管理原理对科室护理用品进行甄别、淘汰、更新:由圈长设计护理用品效果评价表,收集护
士对所有护理用品的效果评价,同时查阅资料,了解各用品的成分、药理作用、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将选定的护理用品进行了2个月的临床对比实践;最终更新了多种护理用品并改
进了护理方法,将改进后的皮损发生率作为基础护理质量重点关注的内容,活动后护理用品
的正确使用率明显提高,粘贴伤和尿布皮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1.6.3 落实安全防护措施①全体圈员对2013年1-7月因防护不当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进
行了分析讨论,找出不安全因素,淘汰了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增加了防护用具,设立警示
标志;②成立安全排查小组,明确小组职责,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培训,提高
安全防范意识,每周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排除隐患;③对患儿全身皮肤进行适时评估(入
院时、病情变化时、出院时),及时选用合适的防护用具、采取适当措施,有效降低了皮损
发生率。
1.6.4 加强细节管理,细化专科操作流程改进了新生儿沐浴室的设施,保证水温的恒定;适度增加病房照明、控制噪音;保持操作台、暖箱、婴儿床的干净、整洁,避免异物遗留;
统一各类粘贴巾、胶布的使用及拆除方法。
2 结果
2.1 医源性皮损发生率降低新生儿病房在对策实施后2014年1-3月出院新生儿190人,发生医源性皮损的7例,其中红臀4例、摩擦伤1例,粘贴伤2例,发生率由活动前的8%
下降到3.68%,见表2,目标值4.28%,达到预期目标。
2.2 措施、流程标准化将本次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对策进行标准化,包括:皮肤皱褶处的
护理流程;溢奶的处理流程;更换尿布的工作流程;护士分层培训考核计划;新生儿科护士
护理工作手册。
2.3 品管圈
活动前后圈员能力变化见图3
2.4 品管圈活动前后目标达成率及进步率
目标达成率=[(3.68%-8%)/(4.28%-8%)]×100%=116.13%,进步率=[(8%-3.68%)/ 8%]×100%=54%。
3体会
卫计委颁布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医院职能部门、各临床
与医技科室的质量管理人员能够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通过适宜质量管理改进的方法及
质量管理技术工具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并做好质量改进效果评价(3)。
国内许多文献
报道,认为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4-7]。
新生儿科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全体圈员积极主动的查阅了大量资料及文献,学习运用
多种质量管理工具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查找关键要因、制定措施及效果评价的每一个环节,在解决问题、改进质量的同时优化了新生儿科的护理流程,新生儿医源性皮损的发生率
从8%降低到3.68%,降低了护理风险,减少了医疗费用,实现了护理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李树人,吕涛,王胜利,等.医源性皮肤损伤49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7):4256--4257.
[2]何利,安如俊,龙燕琼,等.新生儿液体渗漏后预防皮肤损害的临床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06.13(5):1321.
[3]中国医师协会.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0-41.
[4]王惠琴.应用品管圈建设护士来回于护理站与病房的途中耗时.中国护理管理,2013,13(6):12-15.
[5]章飞雪,于燕燕,徐枝楼,等.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老年病房基础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27-129.
[6]唐洪钦,赵丽,谭小云,等.品管圈在骨科患者基础护理服务中的实践效果.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0):52-54.
[7]曹敏,蒋莲萍,徐小燕,等.品管圈在推进急诊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中的作用.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8):4104-4105.
作者简介:谢敬红,1969.1,女,汉族,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质副主任护师,本科通讯作者:王艳,1979.10,女,汉族,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主管护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