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一些简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的一些简答题
1、怎样理解管理的含义?
答:(1)管理是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是一个有意识的、有目的地进行的过程。
(2)管理工作的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连续进行的活动所构成的。
(3)管理工作要通过综合运用组织中的各种资源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4)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开展的,环境既提供了机会,也构成了威胁。
2、一个组织走向国际化要经过哪几个主要阶段?
答:第一阶段,管理层进入国际市场的最初方式仅仅是出口产品,这是组织走向国际化的被动的一步。
第二个阶段,管理层主动地到国外市场上去销售自己的产品,或在国外工厂制造产品,这是组织主动进入国际市场的表现。
第三个阶段,走管理层积极寻求国际市场的一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将确立其国际化经营战略。
3、计划工作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答:(1)研究活动条件。
(2)制定业务决策。
(3)编制行动方案。
4、管理的组织职能要完成哪几项工作?
答:(1)设计组织
(2)人员配备
(3)开动组织
(4)监视组织运行
5、管理人员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管理技能?
答:(1)技术技能
(2)人际技能
(3)概念技能
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些领域?
答: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主要集中于三个领域:一是出于治国需要而建立的,传统但完整的社会分工、典章制度和伦理规范体系及贯穿其中的行为理念和人文精神;二是与人的自身修养密不分的用人思想;三是对管理哲学的思考,如战略管理的思想、系统的全局性管理的思想、权变与弹性管理的思想等等。
2、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管理者的四条科学管理原则:
(1)对要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替代老的单纯经验的办法
(2)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
(3)与工人亲密协作,以保证各项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4)均分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中的权力和职责,并最终形成双方的友好合作关系
3、法约尔提出了哪些管理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
答:法约尔指出,管理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种组织的活动,这种活动对应着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种职能。
计划对有关事件的预测,并以预测的结果为根据,拟订出一项工作方案
组织为组织中各项劳动、材料、人员等资源提供一种结构
指挥有关促使组织为达成目标而行动的领导艺术
协调为达成组织目标而进行的维持必要的统一的工作
控制保证各项工作按既定计划进行
法约尔的十四条管理原则
分工其核心在于专业化可以提高生产率,从而增加产出
权力责任管理者有发布命令并使人服从的力量,而此权力的前提是,管理者遵从职权对等的管理思想
纪律全体员工服从和遵守组织运作中的规则
统一指挥任何一位员工只接受一位上级的指挥
统一领导为达成同一目标而从事的各种活动,只能在一个领导和一个计划下进行
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员工报酬报酬合理,能够奖励有益的工作成果和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
集权化必须根据组织的客观情况,确定适度的决策权力的分配与集中的结构
等级链组织机构由最高层到最基层所形成的层次结构,这一结构实际上是一条权力线,它是自上而正和自下而上确保信息传递的必经途径。
在一定条件下,允许跨越权力线而直接进行的横向沟通,可以克服由于统一指挥而产生的信息传递延误(这一原则称为“跳板原则)
秩序每位员工都必须各就其位,各得其所
公平管理者应该以其忠诚和热心来对待下属
员工的稳定人员的高度流动会造成效率损失,因此,管理应该提供合理的人事计划以保证工作的完成
创造性在尽力完成工作目标的前提下,鼓励员工的首创精神
集体精神鼓励团队精神,以实现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协调和合作
4、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论点有哪些?
答:梅奥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其主要论点如下:
(1)员工是社会人
工作条件和工资报酬并不是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唯一原因,人重要的是同别人合作,个人是为保护其集团的地位而行动的,人的思想行为更多地是由感情来引导的。
(2)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同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并对生产率的提高有很大影响。
管理者要充分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注意在正式组织的效率逻辑与非正式组织的感情逻辑之间保持平衡,以便管理人员同员工之间、员工同员工相互之间能互相协作,充分发挥各人的作用,提高效率。
(3)新的领导方式:提高员工满意度
工人满足度愈高,士气越高,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而工人的满足又度依存于两个因素:①工人的个人情况,即工人因自身原因、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所形成的个人态度;②工作场所的情况,即工人相互之间或工人与上级之间的人际关系
5、赫茨伯格认为哪些是激励因素,哪些是保健因素?
答:员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称之为激励因素;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称之为保健因素,它不能起激励员工的作用。
激励因素:①工作上的成就;②得到赏识;③进步;④工作本身;⑤个人发展的可能性;⑥责任;
保健因素:①公司的政策与行政管理;②技术监督系统;③与监督者个人之间的关系;④与上级之间的关系;⑤与下属之间的关系;⑥薪金;⑦工作安全性;⑧个人生活;⑨工作环境;⑩地位。
6、简述弗鲁姆的期望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激励力=选择性行动成果的强度X期望机率
选择性行动成果的强度是指一个对某一行动成果的评价
期望机率是指一个对于某一行动导致某一成果的可能性大小的判断
激励力是促使一个采取某一行动的内驱力的程度。
所以,为了激励员工,管理部门的领导应该一方面使员工知道行动成果的强度或加大这个强度;另一方面要帮助员工实现其期望,即提高期望机率,这样才能提高激励力。
7、简述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的作用。
答:非正式组织是在组织内共同工作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特定的相互之间的关系,并由此产生共同的感情,并构成一个体系,这就是所谓的非正式组织。
一般而言,非正式组织在组织中的利弊表现在:
利:(1)积极支持管理当局的政策和目标;(2)使个人有表达思想的机会;(3)提高士气,减少流动率;(4)对个人进行补偿的社会报酬方式;(5)使组织的情报工作得到改善;(6)使员工在不讲个人特点的组织内,有维持个人特点的机会;(7)提高自信心,减少紧张状态;(8)在工作环境中提供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弊:(1)抵制管理层的政策和目标;(2)限制个人自由,强求一致;(3)反对革新;(4)限制产量。
8、简述麦格雷戈提出的X理论和Y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性方面》一书提出了“X理论—Y理论”的人性假定。
他把传统管理对人的观点和管理方法叫做X理论,其要点是:他把传统管理对人的观点和管理方法叫做X理论,其要点是:①一般人的天性都是好逸恶劳的,只要可能,就会设法逃避工作。
②人几乎没有什么进取心,不愿承担责任,而宁愿被别人领导。
③天生就反对变革,把安全看得高于一切。
④要使人们真正想干活,那就必须采用严格的控制、威胁和经常不断地施加压力。
麦格雷戈提出的,用以代替x理论的Y理论是建立在更为恰当的认识人性和人的行为的动机基础上的新理论。
其要点如下:①人并不是就厌恶工作,工作对人们而言,正如游乐和休息一样自然。
②控制和威胁并不是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唯一办法,人对自己所参与的目标完全能够实现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
③对目标作出贡献是同获得成就的报酬直接相关的。
这些报酬中最重要的是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满足,它们能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④在适当条件下,人们不但能接受而且主动承担责任。
⑤不是少数人,而是多数人在解决组织的问题上,都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但在现代工业社会的条件下,一般人的潜能只是部分地得到了发挥。
⑥人们并非天生就对组织的要求采取消极的或抵制的态度,他们之所以如此,是由于他们在组织内的遭遇所造成的。
⑦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安排好组织工作方面的条件和作业的方法,使人们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和自己个人的具体目标而努力。
这个过程是一个创造机会、挖掘潜力、排除障碍、鼓励发展和帮助引导的过程。
9、孔茨提出了西方管理理论有哪些学派?
1980年,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指出,管理理论发展到现在至少已经有了十一个学派。
在茂密的管理理论丛林中,这十一个学派分别是:经验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合作社会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管理科学学派、权变学派、管理者工作学派和管理过程学派。
10、简述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的主要观点。
答: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是增进劳动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原因是:(1)分工可以使劳动者专门从事一种单纯的操作,从而提高熟练程度、增进技能;(2)分工可以减少劳动者的工作转换、节约通常由一种工作转达到另一种工作所损失的时间;(3)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发现比较方便的工作方法,促进工具
的改良和机器的发明。
11、简述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的主要观点。
答:亚当·斯密认为经济现象是由具有利已主义的人们的活动产生的。
人们在经济行为中,追求的完全是私人利益。
这种经济人观点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它对于资本主义管理的实践和理论都有重要的影响。
12、简述马萨诸塞车祸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对管理的重要意义
答:马萨诸塞车祸后,铁路公司的老板交出了企业管理权,只拿红利;另聘具有管理才能的人担任企业领导。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企业管理中实行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这种分离对管理有重要的意义:(1)独立的管理职能和专业的管理人员正式得到承认,管理不仅是一种活动,还是一种职业;(2)随着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横向的管理分工开始出现,这不仅提高了管理效率,也为企业组织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3)具有管理才能的雇用人员掌握了管理权,直接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为管理学的创立和发展准备了前提。
13、什么是流程再造?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993年,迈克尔·哈默和詹姆斯·钱皮出版的《再造公司》一书中提出再造的主张。
流程再造,也被称为工序管理、工序革新或工序重新设计,是指对工作、岗位和生产过程的重新设计和重新构造,其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服务水平和加快生产速度。
流程再造主要是为了股东的利益而不是雇员的利益。
它通常不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也不意味着工作岗位的减少或对雇员的裁减。
再造的重心在于改变工作的实际进行方式。
采取再造方法的结果是公司规模的减小和外包业务的增多。
1、管理环境与组织的关系
要点:
(1)组织存在于环境之中,环境势必对组织产生重大影响。
(2)环境对组织有制约作用。
(3)分析管理环境的目的在于寻找机会,比较实力,准备应战。
2、组织文化的特征
要点:
根据斯蒂芬·P·罗宾斯的描述,组织文化由10个特征组成。
(1)成员的一致性;(2)团体的重要性;(3)对人的关注;(4)单位的一体化;
(5)控制;(6)风险承受度;(7)报酬标准;(8)冲突的宽容度;(9)手段;
(10)系统的开放性。
3、组织文化对管理实践的影响
要点:
组织文化对管理实践的影响既有正向的,也有负向的,具体表现在:
(1)组织文化影响组织成员个性的形成;
(2)组织文化影响组织战略思想的执行;
(3)组织文化影响管理者决策、组织、控制等管理行为。
4、组织文化的培养
要点:
培养组织文化包括六个环节:
(1)分析、诊断;(2)条理化(3)自我设计;
(4)倡导、强化;(5)实践、提高;(6)适时发展
5、社会责任的不同认识
要点:
关于社会责任的观点可归纳为纯经济观和社会经济观两大类
纯经济观(即传统的观点)认为管理者的责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即管理当局的任务就是设法以最有效的方法来组合各项资源,使其成本最低,同时将产品卖给愿意支付最高价格的顾客,以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
社会经济观认为管理者的责任不仅仅是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而且要增进社会福利。
即企业除了要赚取合理利润外,还应为基本相关利益群体承担其应付的社会责任。
6、几种不同的道德观
要点:
道德也指某决策和行为正确与否的价值判断,以及其是否被大众所接受的标准。
但其产生或形成有六种不同的观点:
(1)显要义务理论;(2)相称理论;(3)社会公正理论;
(4)道德形式主义理论;(5)功利观点;(6)道义观。
7、对组织运行产生影响的一般环境因素
要点:
一般环境是指对某一特定社会中所有企业或其他组织都发生影响的环境因素,也称为宏观环境因素。
包括:(1)经济环境;(2)政治环境;(3)社会环境;(4)技术环境;(5)自然环境。
8、对组织运行产生影响的具体环境因素
要点:
具体环境,是指与实现组织目标相关的那部分环境因素,具体包括:(1)供应商;(2)顾客;(3)竞争者;(4)公众;(5)政府;(6)社区。
1、目标的主要类型有哪几种?
答:根据目标的属性,目标可划分为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控制性目标和实
破性目标、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明确目标和模糊目标、定量目标和定性目标。
2、目标管理计划的典型步骤有哪几些?
答:(1)制定组织的整体目标和战略。
(2)对下层单位和部门分配主要目标。
(3)下级部门管理人员与上级一起议定本部门的具体目标
(4)部门的所有成员设定自己的具体目标。
(5)上级和下级共同商议目标实现的行动方案。
(6)组织行动方案。
(7)定期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并向有关部门和个人反馈。
(8)基于绩效的奖励将促进目标的成功实现。
3、影响目标管理实施的因素有哪些?
答:(1)组织状况。
(2)目标议定和分解
(3)考核评价的公正。
(4)组织领导层的正确理解和协作。
4: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
答:(1)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
(2)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组织各级管理人员来制定共同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作为指导业务和衡量贡献的标准。
(3)每一员工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
(4)每一管理人员和工人是靠目标来管理,由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
(5)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分目标。
5:目报的性质是什么?
答:(1)目标的层次性。
(2)目性网络。
(3)目标的多样性。
(4)目标的可考核性。
(5)目标的可接受性。
(6)目标的挑战性。
(7)目标的信息反馈性。
1、简述计划工作的性质?
答:(1)目的性;(2)首位性;(3)普遍性;(4)效率性
2、试分析计划的分类并比较其区别?
答:计划的分类
分类标准类型
广度、范围战略计划、战术计划
时间长期计划、短期计划
明确性具体计划、指导计划
战略计划的特点只是长期性和整体性和长期性,战术计划是在战略计划的指导下制定的,具有具体性和短期性。
长期计划是组织未来的篮图,描述了组织较长时间(5年)发展方向和方针,短期计划具体规定了组织的各个部门在各个较短时期的行动方案。
具体计划具有明确规定的目标,不存在模棱两可,易于执行、考核及控制,指导性计划只规定一般的方针和行动原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3、简述计划工作的原则
答:(1)限制性原则;(2)许诺原则;(3)投入原则;(4)灵活性原则;(5)导向变化原则4、试分析计划的作用
答:(1)为组织成员指明方向,协调组织活动。
(2)为组织未来预测变化,减少冲击。
(3)减少重叠和浪费活动。
(4)有利于控制。
5、计划的经济性分析主要有哪几种方法?
答:(1)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方法。
(2)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N
6、计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
答:计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宗旨、目标、战略、政策、规则、程序、规划和预算。
7、比较计划与决策的关系?
答、(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2)在实际工作中,决策与计划是相互渗透,有时甚至是不可分割的交织在一起。
8、滚动计划法的优点是什么?
答:(1)使计划更贴切实际,并且使战略性计划更切实可行。
(2)滚动计划法使长期计划、短期计划相互衔接。
(3)滚动计划大大加强了计划的弹性。
9、网络计划技术的优点是什么?
答:(1)清晰的表明整个工程各个项目的时间顺序和相互关系,并指出完成任务的关键线路。
(2)可对工程的时间进度和资源利用实施优化。
(3)可事先评价达到目标的可能性。
(4)便于组织和控制。
(5)易于操作,并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适用于各行各业及各种任务。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纵使慢,驰而不息。
1、决策一般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决策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决策都是为了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或实现某种目的,即决策是有针对性的。
②决策总要付诸于实践,要能够行得通,并且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不准备实施的方案是多余的,即决策是有现实性的。
③决策总是在确定的条件下,寻找优化目标和优化所要达到的途径和手段,不追求优化,决策是没有意义的,即决策具有优化性。
④决策总是在若干个有价值的方案中进行选取优,一个方案,就无从选优;没有选择,无从优化,所以决策都有选优性。
2、在确定决策目标时,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①决策目标应当有确定的内涵,概念必须明确,切忌含混笼统.
②要明确决策目标是否有附加条件.
③要明确是衡量目标实现程度的具体标准.以利监督,控制和检测评价。
④区分目标的主次,对于两个具有对应关系而无法协调的目标,应舍取一个;对具有主从关系的目标应保留主要目标;对并列而内容不多的目标,应合并为一个综合目标;对于整体决策影响不大,可有可无的目标,可以完全舍弃。
3、简述德尔菲法的概念和步骤
答:德尔菲法是专家会议法的一种发展,是由美国兰德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它是一种向专家进行调查研究的专家集体判断方法。
其步骤为
①拟定决策提纲,明确决策目标。
②选择专家
③发函或个别交谈,请专家提出预测和决策。
④修改决策意见,反馈给专家。
⑤经过专家的几次反复修改,最后确定决策结果。
4、简述头脑风暴法的原则
答:头脑风暴法是通过专家们的相互交流,在头脑中进行智力碰撞,产生新的智力火花,使专家的讨论不断集中和精化。
其原则为:
①严格限制问题范围,明确具体要求以便使注意力集中。
②不能对别人的意见提出怀疑和批评。
.
③发言要精炼,不要详细论述。
④不允许参加者用事先准备的发言稿,提倡即席发言。
⑤鼓励参加者对已经提出的设想进行改进和综合,为准备修改自己设想的人提供优先发言。
⑥支持和鼓励参加者解除思想顾虑,创造一种自由的气氛,激发参加者的积极性.
5、简述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①从决策质量看,个人决策速度快,而集体决策慢;
②从决策质量看,个人决策较差,而集体决策较好;
③从决策成本看,个人决策低,而集体决策较高;
④从责任明确程度看,个人决策高,而集体决策较低;
⑤从决策的一贯性看,个人决策差,而集体决策较好;
⑥从决策的可实施性看,个人决策差,而集体决策较好;
6、简述决策制定过程的步骤
答:①识别机会或诊断问题
②识别目标
③拟订备选方案
④评估备选方案
⑤作出决定
⑥选择实施战略
⑦监督和评估
7、古典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古典决策理论又称规范决策理论,是基于“经济人”假设提出来的。
其主要内容为:
①决策者必须全面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
②决策者要充分了解有关备选方案的情况
③决策者应建立一个合理的自上而下的执行命令的组织体系;
④决策者进行决策的目的始终都是在于使本组织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8、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①人的理性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即人是有限理性的。
②决策者在识别和发现问题中容易受知觉上的偏差的影响,而在对未来的状况作出判断时,直觉的运用往往多于逻辑分析方法的运用。
③由于受决策时间和可利用资源的限制,决策者即使充分了解和掌握有关决策环境的信息情报,也只能做到尽量了解各种备选方案的情况,而不可能做到全部了解,决策者选择的理性是相对的。
④在风险型决策中,与经济利益的考虑相比,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⑤决策者在决策中往往只求满意的结果,而不费力寻求最佳方案。
1、战略计划与长期计划的区别是什么?
答:战略计划与长期计划的区别在于:(1)战略计划是一种可以改变企业性质的重点计划,
如推出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开辟新财源等,它不包含所有细节;而长期计划则是全面性的计划,包括企业的各项主要工作。
(2)战略计划是一个长远规划,但无具体时域,其制定也无固定的程序;而长期计划的编制时间是例行化的,且有一定的程序;(3)战略计划的制定只由少数高层领导人参与;而长期计划却是各层管理人员参与。
(4)战略计划的着眼点是外部环境的改变,是根据外部环境提供的机遇和威胁来确定企业的发展目标,它是对外部环境进行预测和把握的结果;而长期计划的着眼点是企业本身,即如何使企业整体目标结构仍能长期保持协调和配合。
2、什么是企业使命?确定企业使命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一个企业的使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组织哲学和组织宗旨。
所谓组织哲学,是指一个组织为其经营活动方式所确定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
所谓组织宗旨,是指规定组织去执行或打算执行的活动,以及现在的或期望的组织类型。
(2)企业使命的表述多见于企业广告、简介汇报材料之中,通常只能在比较广泛的层次上阐明企业的态度与观点,客观上不应该详细,但是太笼统的表述又会显得无所不包,难以对实际操作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
因而在具体的操作中如何措辞又恰到好处地表述企业的使命,只能依赖于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与试验。
3、企业一般环境分析的内容是什么?
答:对任何企业都有广泛影响的环境因素统称为一般环境、间接环境或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等。
4、企业具体环境分析的内容是什么?
答:对企业生产和经营有直接影响的环境因素统称为直接环境或微观环境,主要包括:行业的性质、市场状况、竞争者状况、供应者状况、替代品状况等。
5、如何进行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答:内部条件分析的目的就是识别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便建立起自己的优势地位。
它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分析、企业文化分析、资源条件分析等内容。
6、什么是战略目标?确定战略目标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企业经营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完成其基本使命过程中所追求的最终结果。
也就是说,企业在定义了自身的使命后确定能满足顾客需要到什么程度。
它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成长性目标、收益性目标和社会性目标。
(2)经营战略目标表述的基本要求是:①主题突出性;②可行性;③定量性;④可分解性;⑤时限性;⑥激励性;⑦稳定性。
7、战略对策包括哪些内容?
答:战略对策即为实现战略目标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战略重点;(2)划分战略步骤;(3)制定各种战略措施。
8、如何实施企业战略?
答:经营战略实施是按照既定的战略方案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推进战略从纸上的东西,逐步转化为实际的良好的战略目标成果。
具体包括:经营战略实施行动计划的制定、按战略实施要求调整组织机构和合理的资源配置等战略实施准备;创造良好的战略实施环境、建立经营战略实施的内部管理支持系统、发挥经营战略实施领导作用等战略实施推进;建立经营战略实施的评审系统与监控系统,对经营战略的实施进行评审与控制。
9、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领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努力创造一种支持经营战略实施的组织文化,促进员工的自信与成就感;(2)保持对于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适应性;(3)保持战略与经营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实现战略的成功。
10、企业经营战略实施评审与控制是一个动态过程,它是由几个阶段组成?
答:(1)列出经营战略计划的期望结果;(2)根据期望结果订出相应的标准;(3)根据标准对工作做出评价;(4)由战略评审者进行评审、找出偏差、分析原因;(5)针对偏差采取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