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国人的精神密码
中国人的精神范文共14篇
![中国人的精神范文共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da4fb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dd.png)
中国人的精神范文共1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中国人的精神范文共14篇中国人的精神范文第一篇从这本书的的简介得知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
汉字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始密码
![汉字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始密码](https://img.taocdn.com/s3/m/03f5953a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3.png)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第6期Vol.18No.6【摘要】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表意象形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意蕴,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始密码和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基因。
“直面事情本身”并且直接表意、无所预设,于本源处生发意义以及追求整体和谐的汉字符号,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务实精神、创造精神以及尚和精神,展示了中华民族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的独特方式,这种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始密码随着汉字的书写不断传承和弘扬,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稳固的核心。
【关键词】汉字;中华民族精神;务实精神;创造精神;尚和精神【中图分类号】H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068(2020)06-0105-04汉字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始密码葛昭缨(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收稿日期】2020-06-10【作者简介】葛昭缨,女,1996年生,吉林吉林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华民族在共同生活和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出属于本民族的汉语言文字。
汉字作为唯一存留的表意方块字,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象形汉字是对现实的一种简约,一种省略,是一种人的视觉选择表现。
”[1]汉字是中华人民通过对世界进行图像性把握而将世界可视化的一种文字符号,是通过直观世界并悬置,过滤无关物后对世界的浓缩的表达。
这种视觉选择从深层次来讲是一种价值的选择,汉字对世界的重组与整合的方式也暗含了中华民族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因此,汉字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精神密码。
然而这种民族精神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自古就开始孕育、形成。
精神往往需要通过物质载体来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这种刻在中华民族骨子中的基因在自殷商时期前便出现的汉字中得以体现。
因此,笔者在孟华创立的汉字符号学基础上,结合现象学的方法分析汉字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将在汉字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始密码,并将其归结为中华民族的务实精神、创造精神以及和谐精神。
从百年新思想中提取建新功的精神密码
![从百年新思想中提取建新功的精神密码](https://img.taocdn.com/s3/m/5371ae1e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5b.png)
从百年新思想中提取建新功的精神密码百年新思想是指从20世纪初到现在这一百年中涌现出来的各种新思想,这些新思想不仅在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和启示。
在这些新思想中,有许多思想和观念与人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这些思想和观念正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获取成功和成长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分别从百年新思想中提取出来的互联网思维、生态环保、开放包容、自由思辨这四个方面,探讨这些新思想,以及如何汲取它们的精神要义,从而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建立起新的事业。
一、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新时代下的一个重要思维方式,它对于我们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是以开放、互动和共享为主题,通过互联网的技术手段,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信息和知识得到高效利用,从而实现人类社会文明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思维的第一个特点是开放。
开放意味着能够公开分享自己的想法,听取他人的意见,从而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思路。
这种思维方式在现代社会十分重要,因为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使得个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成为了可能,这就为我们的个人成长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
比如,如果你想学习一门外语,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获取相关资料,可以找到外国人进行语言交流,而这些都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可以轻松实现的。
互联网思维的第二个特点是互动。
互动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和他人进行交流、讨论,与其它人分享自己的经验、看法和感受,从而共同学习和成长。
互动的特点在现代社会尤其重要,因为现代社会中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和不确定,需要我们与他人进行合作、协作和交流,才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创造新的机会和价值。
互联网思维的第三个特点是共享。
共享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资源和知识,与其它人共同构建知识共同体,从而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价值的创造。
共享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为知识、资源和机会的共享能够扩大个体的视野,有助于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有助于创造新的工作机会和经济价值。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的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4ccb370cbed5b9f3f90f1cd8.png)
中国人的精神作者:辜鸿铭来源:《视野》2003年第08期我曾听一位外国友人这样说过:作为外国人,在日本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讨厌日本人。
相反,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喜欢中国人。
这位外国友人曾久居日本和中国。
我不知道这样评价日本人是否合适,但我相信在中国生活过的诸位都会同意上述对中国人的判断。
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久,就越喜欢中国人,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中国人身上有种难以形容的东西。
尽管他们缺乏卫生习惯,生活不甚讲究;尽管他们的思想与性格有许多缺点,但仍然赢得了外国人的喜爱,而这种喜爱是其他任何民族所无法得到的。
我已经把这种难以形容的东西概括为温良。
如果我不为这种温良正名的话,那么在外国人的心中它就可能被误认为中国人体质和道德上的缺陷——温顺和懦弱。
这里再次提到的温良,就是我曾给诸位展示过的源于同情心或真正的人类的智能的温良——既不是源于推理,也非产自本能,而是源于同情心——来源于同情的力量。
那么,中国人又是何以具备了这种同情的力量的呢?我在这里将冒昧给诸位一个解答——或者说是一个假设。
诸位愿意的话,也许可以将其视为中国人具有同情力量的秘密所在。
中国人之所以有这种力量,这种强大的同情的力量,是因为他们完全地或几乎完全地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中国人的全部生活是一种情感的生活——这种情感既不是来源于感官直觉意义上的那种情感,也不是来源于你们所说的神经系统奔流的情欲那种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产生于我们人性的深处——心灵的激情或人类之爱那种意义上的情感。
下面让我们看看中国人是否过着一种心灵的生活。
对此,我们可以用中国人实际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来加以说明。
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国的语言。
中国的语言也是一种心灵的语言。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那些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其儿童和未受教育者学习中文比成年人和受过教育者要容易得多。
原因就在于儿童和未受教育者是用心灵来思考和使用语言。
相反,受过教育者,特别是受过理性教育的现代欧洲人,他们是用大脑和智力来思考和使用语言的。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的精神》](https://img.taocdn.com/s3/m/1722bc4a336c1eb91a375d5c.png)
中华文化是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影响着 世界文化的发展。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们应 当以新世纪的文化接班人自居,将祖先留下来的 宝贵精神财富继承并发扬出去,让中国人的精神 永远延续下去!
约翰· 史密斯在中国
• 阐述的是中国文化及 中国人的思维与西方 人的不同
•
一个大汉学家
对于那些所谓的“大 汉学家”凭借浅薄的汉 语知识解说中国文化-无论是蒲尔杰博士的新 著所谓《中国历史》, 还是卫三畏博士的《中 国总论》--辜鸿铭是嗤 之以鼻的。
论中国学
• 辜鸿铭说:“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学,一定要把 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去研究,而不能像目前绝 大部分外国学者那样,把整体分割,毫无计划与 程序进行研究。” • 研究中国,你必须懂得中国人的民族理念。 如果有人提问: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的 回答是,去研究这个民族的文学,从中透视出他 们最美好的民族特性,同时也能看出他们最坏的 性格一面。
论中国女子
• 辜鸿铭说:“一个真正的中国妇女没有自我, 中国妇女的无私使得纳妾在中国不仅可能,而且 并非不道德。” 对此我想说,中国妇女不是无私,而是对封建 礼教强力束缚的无奈。“中国的女性观念是手拿 扫帚打扫房间的形象”、“女性观念一直是主妇、 管理家务的妇女”这种观念早已随着封建社会的 崩塌而远去,而那些一直约束中国女性的“三纲 五常”、“三从四德”之类的封建礼教也早已摒 弃,人人生而平等才是真理。
论中国语言
• 汉语口语是一种完全未受教育人的语言; 事实上它是小孩的语言。中文很难学不是因为它 是很复杂,而在于它很深奥难懂。汉语是很难学 的,因为这是一种用简单的语句来表达深邃感情 的语言。这就是中国语言很难学的秘密。 • 实际上,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化 语言。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典文学中,即使是散 文中一封简单的信读起来就像是一首诗。为了理 解书面汉语,特别是我所说的高度优雅的汉语, 你必须拥有丰富的天资:你的心灵和大脑,心灵 与智力得到同等发展。 • 美好的东西总是很难的。
2024年《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_2
![2024年《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_2](https://img.taocdn.com/s3/m/85e09ee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d.png)
2024年《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2024年《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1我们都知道,中文就是汉语与汉字,经历了3000多年演练变化的语言文化,是全世界唯一的二维文字,可以表音、表意、表形,是现阶段人类文明中最稳固也是最先进的语言文字。
在《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中,作者辜鸿铭讲述了他对中文的一些独到的认知与理解。
作者认为“汉语史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必定战胜英语”,并从思维速度、发音、构成组义等角度进行了论证,真实诚恳令人折服。
但我却对自己提出了一个疑问,我们到底为什么要学中文,是因为它是世界上最伟大最优秀的语言,还是因为它是最博大精深、最先进而学习它?对我而言,我的理由有三:中文,是一个中国人的象征。
它代表了你的归属、你的身份,更像是一个标志。
这不仅是针对个人,而是针对整个民族。
中文,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精神的根。
举一个很平常的例子,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跟随父母背井离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生活,而他的父母也没有及时教他关于他的民族文化的东西,如方言、历史、习俗,段时间来说他还可以说那里是他的家乡,是他的归属之地,但久而久之,一代代地过去,当他的子子孙孙再回过头来,除了血脉,他们已经丧失了全部可以标志他们家乡身份的东西,或许也可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种新的文化,一种新的传承,新的身份,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地方出来的他们了。
这就是原始归属的丧失,文化标志的一种丢失。
中文,它并不像护照、身份证等具体的一个物体,证明你的________地、你的身份,它更像是一种无形的、如中国心一般的精神上的东西,别人或许不知,但只有你自己明白中文在你心中的烙印深浅,只有自己在明白自己的归属。
我学习中文,因为我仍想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人。
中文,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具体的表现。
它记录了中国的文字系统,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并且在不断的发张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对联等文化,还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试想如果不学习掌握汉语与汉字,如何能够真正体会、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
![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https://img.taocdn.com/s3/m/cc1b6c06cfc789eb172dc84d.png)
信仰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作者:肖璐来源:《新湘评论·下半月》2017年第12期上海,兴业路76号;浙江嘉兴,南湖红船。
两个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的中国革命原点,在时隔近百年后,依然闪耀着指引未来的光芒。
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赶赴这里,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探寻我们党的精神密码。
历史是奋斗者的坐标系,而奋斗的历程始终有信仰为基。
1920年,正在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竟把粽子蘸着墨汁吃而浑然不觉,甚至感觉比糖还甜。
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却从不知困苦疲倦,吃苦在前、奋斗在前已经成为心上铭刻。
时间指针来到当下,5年来,宏观经济年均增速7.2%,脱贫人口年均超过1000万,改革举措出台1500多项,国家腾飞发展为无数人搭建起求富、求新、求变的梦想舞台,而这一切都为诠释着“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成功秘诀。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更需要我们延续和发展信仰这一精神密码,为勇立潮头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
信仰的底色是坚信。
“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那一年,36岁的方志敏在就义之前慷慨陈词;“为了抉择真理,我们应当回去……”那一年,40岁的华罗庚在归国途中,写下了这封《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
时值今时今日,仍有无数在国外深造的年轻学子、专家、企业家,毅然放弃国外的高薪,只为回到中国建设家园;国内,仍有无数仁人志士不畏改革艰难,不惧前路险阻依然高举旗帜、奋勇前行。
这一切都因为我们有着同样的梦想,同样的道路,同样的理论,我们信这条道路是光明大道,信这个理论是时代真理,信这种制度是力量之源,信这份文化是世界先进,正因这份坚定的信任才有了永续前进的内生动力。
信仰的内涵为担当。
中国人的精神约翰史密斯在中国读后感
![中国人的精神约翰史密斯在中国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f07e30f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02.png)
中国人的精神约翰史密斯在中国读后感篇1:标题:《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我和约翰史密斯的奇妙对话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我读的一本书,叫做《中国人的精神》。
这本书是一个叫约翰史密斯的外国人写的,他在中国待了好长时间,然后写下了他对中国人的观察和感受。
我觉得这本书就像是一本魔法书,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
首先,我要说,这本书读起来就像吃棉花糖一样,甜甜的,软软的,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约翰史密斯先生用了好多比喻,让我这个小学生也能明白他的意思。
他说中国人的精神就像长城一样坚固,不管风吹雨打,都屹立不倒。
哇,这个比喻好酷,我好像看到了长城在我眼前,那么高大,那么壮观!然后,书里还讲了好多故事,我最喜欢的是那个关于中国人勤奋的故事。
约翰史密斯先生说,中国人就像小蜜蜂一样,每天忙忙碌碌,从早到晚都在工作。
我想想也是,我爸爸就是这样,每天早早起床,晚上很晚才回家,他总是说:“勤劳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我还和我的好朋友小红讨论了这本书。
我说:“小红,你觉得中国人的精神是什么?”小红歪着头想了一会儿,说:“我觉得是团结,就像我们玩拔河游戏一样,大家一起用力,才能赢。
”我点点头,觉得她说得对。
约翰史密斯先生还说,中国人很重视家庭,就像老母鸡保护小鸡一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家人都会紧紧地抱在一起。
我想起了我的家,每次我感冒了,妈妈都会给我熬姜汤,爸爸会给我讲故事,让我感觉好温暖。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中国人的礼貌。
约翰史密斯先生说,中国人见面都会说“你好”,就像我们每天上学见到老师都会说“老师好”一样。
我觉得这个习惯真好,让人感觉很亲切。
最后,我想说,读《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就像和约翰史密斯先生聊天一样,他用简单、幽默的话,让我学到了好多东西。
我觉得,这本书就像是一个窗口,让我看到了中国人的精神,也让我更爱我的祖国。
好啦,我的读后感就写到这里了。
希望大家都能读读这本书,一起来感受中国人的精神吧!记得,要像我一样,用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索哦!篇2:标题:《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我和约翰史密斯的奇妙对话大家好,我是小明,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我读的一本书,名字叫《中国人的精神》。
“解锁”百年党史背后的“精神密码”
![“解锁”百年党史背后的“精神密码”](https://img.taocdn.com/s3/m/61dd66b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9.png)
“解锁”百年党史背后的“精神密码”“百年党史”是对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的一百年历程的总结和回顾。
这段时间涵盖了党的起源、成长、斗争和发展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
背后隐藏着许多珍贵的“精神密码”,这些密码承载着党的灵魂和核心价值观,对于我们当代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首先,共产主义信仰是百年党史的“精神密码”。
中国共产党人执着追求的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就为中国的革命和社会进步指明了方向。
共产党人始终坚信,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才能彻底解决中国的问题。
这一信仰在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和领导人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坚守,催生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追求和奋斗。
其次,人民至上是百年党史的“精神密码”。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
无论是长征途中艰苦卓绝的斗争,还是解放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场景,都彰显了共产党人对人民利益的高度忠诚。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推动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走向繁荣富强,使得亿万人民从中受益。
这种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念在长期的实践中被广大党员和干部内化为行动准则,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
另外,正确的政治路线是百年党史的“精神密码”。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的历程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困难,但始终保持着正确的政治路线。
从初创时期的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再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及时调整政策和策略,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这一正确的政治路线使得中国共产党称为一个充满活力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深远影响的党派。
最后,忠诚、纪律和奉献精神是百年党史的“精神密码”。
中国共产党人以忠诚、纪律和奉献精神作为自己的伦理准则。
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多次面临生死考验,但他们始终表现出忠贞不渝的忠诚。
解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
![解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https://img.taocdn.com/s3/m/5ad5c8ff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c.png)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习近平1921年,嘉兴南湖,水浪拍打着堤岸,烟雨楼前的湖面上,一艘红船静静倚靠岸边。
中国共产党于红船内诞生,穿越百年,这艘小小红船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总书记说“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何以带领人民谱写壮丽篇章?伟大精神是从磨难中奋起的强大动力,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
井冈山,一座英雄的山、革命的山,在这里点燃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出一条成功之路,培育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到井冈山,追寻先辈足迹,情牵老区群众,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说: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这精神已深深熔铸于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
漫漫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
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于都河水静静流淌,见证着那段峥嵘岁月,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这里,倾听历史回响,追寻红色记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文献实物,详细记载着中央红军长征前后,那段可歌可泣的壮烈历史,总书记不时驻足,久久凝视。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长征永远在路上!一座楼,一棵树,风雨同舟八十六载,它们见证了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转败为胜伟大抉择的诞生,无论经历多少风风雨,哪怕风高浪急,共产党人的信仰坚如磐石,信念的力量驱动着他们乘风破浪。
2015年、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6年间两次贵州行,都对遵义会议和遵义会议精神作出重要论述:“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咬定目标、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军转民10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遵义会议永远定格在1935年1月,其中蕴含的“独立自主”精神却代代相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人的精神密码
摘要: 外国人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抬头看到月亮,低头就会想到故乡,就像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一样。
在外国人眼中,孔孟儒学、唐诗宋词就像是我们民族特有的精神密码。
不过,现在的许多中国人,似乎已...外国人无法理解为什么我们抬头看到月亮,低头就会想到故乡,就像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一样。
在外国人眼中,孔孟儒学、唐诗宋词就像是我们民族特有的精神密码。
不过,现在的许多中国人,似乎已经把这个密码丢失了。
不论是孔子的先秦儒学还是宋朝朱熹的儒教经学,都讲究先修身再学文,德是一切的根本。
但现在本末倒置似乎成为一种“潮流”。
高校投毒案、弑母案层出不穷,不知是什么让这些学术上的精英变成了品行上的禽兽。
这一桩桩骇人听闻案件的发生不由得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教伦常我们批判地继承了吗?且不谈成年后的生活,就说所有人的孩提时代,父母有没有告诉孩子要尊敬长辈,常怀仁爱之心;有没有告诉孩子不可以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动别人的私人物品;有没有告诉你在公众场合不可以大声喧哗,给自己和他人都留一个隐私的空间……人就像一棵树,埋在土里、别人看不见的是道德,露在外面、众人皆知的是知识。
不论这棵树如何枝繁叶茂,倘若根基不稳固,总有一天会轰然倒塌。
有文化的人一定有知识,有知识的人却不一定有文化。
这大概就是“绘事后素”的道理吧。
在孔子和他以后的时代里,没有广播、电视、网络,但他的思想在一代又一代人中间传递,就好像传递我们的精神密码。
中国人与其他东亚人在外貌上没有很大差异,但精神世界有着天壤之别。
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曾说过,“古代的中国并不是没有边界,而是这边界不在地理在文化。
”既然我们拥有这密码,就应该好好保护它,让它刻进我们的皮肤、溶进我们的血液,成为基因中的一部分。
我们不能在这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迷路,反而要在这风起云涌中站稳脚,将文化的火炬一棒接一棒地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