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野中的_仪式_与_文化展演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第6期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Vol.29No.62009年12月 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 Dec.2009
[收稿日期]2009-10-19
[作者简介]王 静(1981-
),女,辽宁阜新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生。人类学视野中的“仪式”与“文化展演”
王 静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
【摘 要】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得风起云涌之际,人们日益发觉,许多传统的民间活动都已“旧貌换新颜”,尤其是一些古老的宗教活动所发生的本质性蜕变尤为令人瞩目,它们正从一种传统的“仪式”渐变为一种为权力所操控的现代“文化展演”。作为一对水乳交融但又截然对立的文化形态,仪式与文化展演本身究竟有着各自怎样的结构程式、功能意义及逻辑秩序,二者之间又是如何相互关联及相互转换的,本文通过对仪式与文化展演的相关人类学理论的探讨、评述,以期对这些问题予以探究。
【关键词】仪式;文化展演;权力;元逻辑
【中图分类号】G 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873(2009)06-0032-05
在历史的遗忘与重构中,许多宝贵的民间文化传统都已慢慢凋落消亡。近年来,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各地纷纷掀起了对处于濒危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抢救及保护的浪潮,很快这其间所迸发出来的热情便渲染了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到地方文化精英再到民间的各个阶层。于是,人们日益看到许多以往或残存或消亡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又开始悄然探头,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透过这一“繁华”的背后,人们也日益发觉,昔日里的许多民间活动正“旧貌换新颜”。其中,一些古老的宗教仪式活动所发生的本质性蜕变尤为令人瞩目,随着商业娱乐性元素的不断糅入,它们原本所负载于身的神圣、神秘性正日益消弭,传统的宗教仪式正渐变为一种为权力所操控的现代文化展演。于是,神圣与世俗的交锋、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民族性与地方性文化艺术特质的日益彰显,使得这一类民间文化活动的复兴工作显得扑朔迷离。然而,作为一对水乳交融但又截然对立的文化形态,仪式与文化展演本身究竟有着各自怎样的结构程式、功能意义及逻辑秩序,二者之间又是如何相互关联及相互转换的,这些都将是本文所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一
仪式研究,可谓人类学领域内热衷探讨的经典话题。长期以来,这一概念本身被人类学的各理论流派不断地界定,但正如利奇所说,“虽然‘仪式’是人类学论述中一个很突出的概念,对它的确
切含义却从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1]504
不过,就目前仪式研究的总体状况而言,人类学的仪式研究对象基本还是被界定为那些“带有明确宗教意义和喻指性的行为”。
然而,尽管人类学的仪式研究对象有了较为清晰的界定,我们似乎仍然不能仅此来理顺以往仪式研究所呈现出的繁复多样性,由此,对人类学仪式研究状况进行总体的归类就显得尤为重要。彭兆荣在《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一文中指出,目前在人类学的仪式研究中,基本上存在两种取向。一是对古典神话和仪式的诠释,这主要是就二者之间早期的互文(intercontext )、互疏(interprela 2tio n )及互动(interaction )的关系提出来的,这一研究特点在泰勒、斯宾塞、弗雷泽等学者的著述里都有所体现;二是对仪式的宗教渊源和社会行为的探讨,即将仪式视为特定的宗教行为和社会实践[2]。如列维-斯特劳斯、利奇、特纳、道格拉斯等人的仪式研究。
在上述两种研究取向中,早期的神话-仪式研究更注重仪式本身信仰层面的分析,更注重对仪式的祭品、祷文及供奉方式等仪式语境中的诸项基本单元进行阐释,以期明确其象征意义上的能指与所指。而在后一种研究取向中,也就是自涂尔干始,大多数学者已经转向于关注仪式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愈发对仪式本身的“结构”产生了浓厚兴趣。
首先,对于仪式结构的分析,早在20世纪60年代,民俗学家范・盖内普就提出了著名的“过渡礼仪”的理论观点。而后,这一思想深深影响了象征人类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维克多・特纳,凭借其“仪式过程”分析理论,特纳在人类学界名声大噪。在特纳的理论当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即“社会戏剧”(social dramas)和“公共域”(co mmu2 nitas)。前者是特纳基于在恩登布人中的田野工作提出的,主要指发生于破裂、转折、调整行为及重新整合等可以观察到的四个主要阶段的社会行动。后者是一个处于“社会结构”的“非结构”的模棱两可的界域,具有阈限性、边缘性、从属性和平等性的特征[3]。这些观点一经提出立即在人类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被后来的大多数仪式研究奉为经典所使用。尽管这些思想也曾遭受过诸如“仪式是不是都具有过渡性?仪式是不是都有它的反结构性”等问题的质疑,但特纳在对仪式结构的阐析过程中所强调的“动态性”、
“象征符号意义的开放性”等思想则深深影响了后来的一大批仪式研究者。
其二,关于仪式功能方面的探讨自古典进化论开始就有所述及。如在泰勒的概念中,宗教仪式既是宗教思想的戏剧性表现或宗教的哑剧语言,又是跟灵物交际或影响它们的手段。泰勒还尤其强调仪式的传承性,即他认为现存于宗教领域内的仪式和信仰都是古代的遗留物,它们是“文明进步全过程的路标,充满着意义,其象征性可以被译解”[4]29。透过该观点中所表现的深刻的进化论思想,我们得以窥探到泰勒概念中的仪式所具有的“象征性”特征,而这一特征也正是后来大多数仪式研究者所重点讨论并强调的。如涂尔干对宗教仪式的探讨基本上就是在一个“象征行为的功能理论”的架构中进行的,他认为土著居民在其氏族集会产生的社会潮流中,只能借助“象征”来表达自己的意识。涂尔干还十分强调仪式的“强化”功能,即“在仪式中人们尊崇社会自身,因为宇宙秩序是在社会秩序之上建构的。仪式有助于确认参与者心中的秩序”[5]68。其实,涂尔干关于仪式理论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他对于宗教的看法,如在其代表作《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一书中,涂尔干就将人类宗教看作是反应及维持社会制度结构的一种方式或手段。但在涂尔干的概念中,宗教的核心不是教义,而是仪式。由此我们看到,涂尔干不仅在早期神话-仪式研究与后来仪式-社会研究的专向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而且也是将宗教研究转为仪式研究的重要人物。此外,涂尔干还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仪式-功能主义理论研究的路径,这为接下来的英国功能主义学派奠定了仪式研究的理论基调,如结构-功能主义者拉德克利夫-布朗就深受其影响。在对图腾崇拜的研究中,拉德克利夫-布朗将仪式而不是信仰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认为“人类当中的一种有秩序的生活,是依赖于一种社会成员们精神中的某种感情,这种感情控制了人们相互之间的行为。所以仪式就显示出了具有一种特殊的社会作用。仪式可以调整、维持并一代又一代地遗传这种感情,社会的章法就是依赖于这种感情”[6]171。
可见,无论是涂尔干还是拉德克利夫-布朗,二者都十分强调仪式对于社会秩序性的维持,并由此将仪式的功能归结为社会团结的强化剂。这一观点在后来遭到了以格拉克曼与特纳为代表的曼彻斯特学派的攻击,尽管该学派在某种程度上也从功能主义理论中汲取了思想的养分,如它仍在谈社会的整合问题。但在曼彻斯特学派看来,社会的平衡并不是一直处于静态的稳定的状态,社会制度中的诸要素也不总是和气共生,社会中的“冲突”与“结构对峙”是人们更应该关注的,社会的团结与巩固正是通过有效地吸纳制度间的对立及矛盾等因素而实现的,而“仪式”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这样一种“仪式-冲突”的理论被格拉克曼发挥到极致,同时也鲜明地渗透在曼彻斯特学派另一代表人物特纳的仪式研究中。特纳十分关心社会行为本身的过程性结构(processual st ruct ure),在这一问题上,他反对涂尔干、拉德克利夫-布朗等人将社会看作一种非时间的或不受时间限制的按照有机体或者机器的模式塑造而成的永久性体系的观点,特纳对社会关系的动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