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霉素提取过程生产现状和研究进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林可霉素是高效的方谱抗生素。本文介绍了林可霉素当前的生产状况。主要应用的生产工艺和提取新工艺的研究进展。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已有几种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并对今后林可霉素的生产及工艺研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林可霉素;提纯;萃取

林可霉素(lincomycin)是一种高效广谱抗生素。于1962年由美国人Mason等首先从链霉菌林可变种培养液中获得,从此获得广泛应用。林可霉素的分子式为C18H34N2O6S,分子量为406.56。林可霉素与林可霉素S在结构上的区别为:林可霉素4位上为正丙基,而林可霉素S4位上是乙基。两者的药理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相比而言,林可霉素S的抗菌活性较低且毒性较大,因此成品中林可霉素S的含量是决定林可霉素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工艺好坏的重要标准。生产中林可霉素S含量一般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出[2]。

林可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特别是对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的抗菌作用尤其为明显,在许多感染症的治疗中疗效显著。由于其对组织和细胞的穿透力强,应用方便,不需做皮试,因此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1]。

我国是对林可霉素及其衍生物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从1980年开始批量生产,到1992年全国已有生产厂家43个,年产量达800多吨,在世界林可霉素的生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3-5]。受销售市场的影响,现在我国共有林可霉素生产厂家十家左右,比较大的有华北制药厂,南阳化学制药厂等。

1 林可霉素的生产现状和工艺

目前我国各生产厂家所采用的林可霉素提炼生产工艺主要是丁醇萃取法,其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参见图2[6]。此工艺是由美国人于1963年提出的,并取得专利。其核心内容是丁醇从发醇液中萃取林可霉素,经多次浓缩、脱色,最后结晶得到粗晶体。也有的工艺在萃取后利用盐酸进生反萃取,再进行脱色,最后用丙酮直接尽管丁醇法至今仍在广泛应用,但此法存在着许多缺点。首先,它的工艺复杂、工序繁多,从而导致收率低,物耗、能耗高;其次,丁醇法对林可霉素与林可霉素S的分离基本没有效果,粗品中林可霉素S的含量往往高达3%-6%。同时,由于丁醇水溶性林大,因而该工艺还存在着丁醇消耗量大回收困难,以至于生产成本较高等问题。

2 新萃取体系的研究及使用情况

对林可霉素生产工艺的开发,从发醇[7]到结晶[8]。国内外研究人员都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但主要集中在新型萃取体系的研究上。

2.1 中性磷类萃取剂的研究[9]

卢志生等采用中性有机磷类化合物作为萃取剂来提取林可霉素,并申报了专利

(CN1037343A)。其中工艺流程参见图3,主要包括了萃取、反萃取、脱色、结晶和过滤等步骤。在偏碱性介质中,用中性磷(膦)、混合稀释剂(如煤油等)及助萃剂(如丁醇或十二醇等)在pH7~11可以对林可霉素进行萃取,当pH<3.5时,林可霉素能很好地被反萃取进入水相。

2.2 肟类萃取剂[10]

万钢等研究了用肟类萃取剂萃取林可霉素的工艺。他们分别采用氧肟-84,酮肟-85及N510作萃取剂(体积浓度分别为50%、20%和10%),磺化煤油作稀释剂,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研究了平衡PH值、时间、相比、萃取剂浓度、水相林可霉素初始浓度及温度等因素对萃取的影响,以及负荷有机酸反萃取结果,并探讨了肟类萃取林可霉素的机理,得出以下结论:

(1)振荡1分钟后,即可达萃取平衡,若单级萃取率大于90%,则相比应小于2;

(2)由于所使用的肟类萃取剂都显酸性,所以平衡后PH值均降低,且萃取分别在PH6-8的范围内达到最大值(图4);

(3)在各自的最佳平衡PH值条件下,萃取率随萃取剂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其中氧肟-84能力最强,N510最差(图5);

实验结果表明,肟类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均可有效地萃取林可霉素,但反萃取相对较难。他们未报道对林可霉素S的分离效果。

2.3 长链醇结合中性磷(膦),分两阶段萃取法[11]

于淑秋等和华北制药厂家共同开发了以长链醇结合中性磷,分两阶段萃取林可霉素的方法,并申报了专利(CN1053790A)。其主要工艺步骤是:第一阶段用正丁醇或5碳以上的长链醇或中性磷类为萃取剂,煤油等惰性有机试剂为稀释剂,在PH10-12以下从发醇液中进行萃取用盐酸反萃取得到效价大于2万u/ml的反萃取液;第二阶段调节第一阶段反萃取液PH 至弱碱性后,用中性磷类化合物为萃取剂,以煤油等惰性溶剂稀释进行选择性萃取以分离林可霉素S,并用盐酸反萃取后,经丙酮结晶制得林可霉素盐酸盐产品。其主要工艺流程参见图6。

从此专利提供的说明看到,所应用的中性磷(膦)类化佫物,包括了磷酸三烷基酯类化合物,如磷酸三乙酯(TEP)、磷酸三丁酯(TBP)等,也包括了烷基磷酸二烷基酯类化合物,如异烷基磷酸二丁酯等,三烷基氧化膦类化合物,如三辛基氧磷(TOPO)等。其萃取能力为:磷酸三烷基酯类<烷基磷酸二烷基酯类<三烷基氧化膦类。同时该专利中还对三烷基氧磷(TRPO)、TBP两种萃取剂不同浓度情况下萃取率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发现随萃取剂浓度提高,萃取率也得到提高。

从专利提供的几个实例来看,林可霉素产品中的林可霉素S含量都得到很好的控制,大部分在2%以下,如应用TRPO甚至可以达到0.7%。但专利中并未专对萃取率,收率作出详细说明,仅在一个实例中谈到第二阶段应用TBP,经过十级逆流萃取,总萃取率达92%以上。

该工艺虽然对林可霉素S的分离非常有效,但由于萃取剂粘度较大,第一阶段中的乳化问题不宜解决,而且工艺也相对复杂,对生产的要求较高。故现在一些厂家主要是单独应用第二阶段工艺进行林可霉素S的分离。此外,中性磷(膦)类萃取剂价格也比较高,并有毒性,可能影响成品的质量。

2.4 酯类萃取剂的研究[12]

顾一鸣等研究了用乙酸异丁酯萃取林可霉素的方法,并取得专利(CN1031334A),此法用乙酸异丁酯代替了价格较高的丁醇,与丁醇法相比降低了成本,但收率及林可霉素S的分离效果都不甚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