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因奉献而闪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因奉献而闪亮
白果镇双山村村支部书记陈会琴
按照赫章县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我于2009年4月11日被安排到白果镇双山村驻村并任双山村村党支部书记。如果说县委组织部给了我一个发展自我的机会、那么白果镇党委政府就给了我一个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广阔平台。在县委党委的支持和关心下,围绕危房改造、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工作主题,我迅速转变角色,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来履行我的村官职责。
一、四个村民组的项目
一个项目的进入会给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寨,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如从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到村寨的整体富裕再到人的思想意识的提升。
白果镇双山村于2009年2月开始启动危房改造、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项目,整个项目涉及双山村326国道沿线高山营、双山、冷水沟、烂泥沟4个村民组,221户人。项目是真的来了,但是如何开展,如何让百姓相信项目、参与项目、支持项目、如何使项目获得最大效益,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双山村人口、地理、群众意识等原因各不相同,发展的路径也需因地制宜……但不管怎样的发展过程都是必须由全村百姓参与的探索和实践的过程。怎样把设施建设升级到文化强村、意识树村的引导,怎样把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由抽象的文件落实为具体的利民工程却是我们必须探索的问题。
1、开小会成就大建设
召集各村村民组长、党员、群众代表召开村组会议。会议的方式不是以往的群众听干部讲,而是一种引导式的,村民自主发言式的谈话。把百姓组织起来,参与决策和管理自己的事情,关注每一个人是不是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关注每一户家庭是否愿意改造自家的房屋;关心每一户人的圈舍、厕所的改建方案。谈完之后,村民小组长为老百姓描绘了如下一个图景:青山绿水的村寨里,村民们住着清洁舒适的黔西北民居,房前屋后硬化好的院坝、连户路像纽带一样联通家家户户,下晚老人、青年、孩子在图书室里认真的阅读,漫山遍野的羊儿、牛儿啃着绿油油的青草。于是,就有一位、两位、三位村民说:我愿意,我愿意参加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问,谁不愿意过上这种幸福富足的生活?在这一美丽图景的牵引下,最终,双山村326国道沿线的四个村民组,221户农户加入到了双山村危房改造和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热潮中。
2、小改进、大改变的工作理念
“小改进、大改变”是双山村发展的一个工作理念。项目建设工作是持久战,不能急于求成,要从一点一滴的做起,要一点一滴的改进,一点一滴的积累,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有大的改变。我们追求的是“助人自助”和“在自身小改进中实现大变化”,这样的发展才是经济的、内生的、无破坏的、可持续的发展。
在双山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当中,我们的工作思路是以农民合作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农户自身建设进而推动全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产业的大发展。
3、坚持不懈,必定能成就建设
双山村地理位置特殊,分散于326国道两旁,分为4个集中点,从国道上能够全方位的看到农户住房。作为2009年毕节实验区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试点村寨之一,双山村的建设任务艰巨,从整个面上来看不允许有过多的房屋“死角”出现。于是乎,搞好群众思想工作,动员建房改房是做好项目的头等大事,也是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之处。
双山村冷水沟组村民冯春先,一位丧偶老人,育有两个儿子均已成家,其住房位于白果镇和水塘乡交界处。就其房屋的破旧程度来看,属于危房改造对象,从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层面上看,其房屋又属于必须改造为黔西北民居的对象。然而我们面临的困境是,他家死活都不改造房屋,原因是两个儿子不愿意,怕以后不好分家产,整得老人也日夜不安。如此情形,我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只有用死缠着不放的功夫了,于是我就每天都去他们家,每天都和老人摆龙门阵,每天都去和她两个儿子说我们的生态文明家园建设项目。就用这样的方法,等到第15次去他们家的时候,他家大儿子发话了:“小陈支书,你不要再跑了,我看到你都太不好意思得很了,我决定改房了,这房子就又我来承担,我妈就直管住”,听他说完后,那一天我高兴了一个下午。
二、合作社牵引全村发展之路
双山村危房改造和生态文明家园建设,政府配套资金有限,农户自有资金不足。面对这样的困境,虽是建设双山,老百姓空有热情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整合更多的资金才行。在积聚
村两委班子智慧的情况下,我们开始探索“村委+农户+合作社”的发展模式,通过村两委班子协调,农户参与,成立了双山村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同时在县委县政府、县农业银行的支持下,双山村以合作社的名义向县农行争取了300万元的农户小额贷款,涉及全村四个村民组,221户人。
款项到位后,我们并没有拘泥于把钱放于民居的修建上,我们的立场是,只要是对老百姓自身建设有利的我们坚决支持,只要是有利于建设双山村的我们坚决配合。在这一大前提下,高山营组的村民,就用合作社贷款资金,购买了十多辆货运车,作为白果镇220千伏变电站工程车,主要运送变电站物资,每天可以收入上百元。
通过合作社培养市场营销人员,鼓励支持他们去闯市场、通渠道、建网络,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合作社组织把小农户与外面的大市场联接起来,增加农民收入。如双山村冷水沟组,培育了一个200亩的马铃薯种薯基地,马铃薯产量较高,但却面临着无法销售的局面。后来在村干部的商议下,决定以合作社的名义,联系商家统一销售了几万斤马铃薯,使农民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三、“树人”,才是发展根本
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搞好危房改造和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就是践行科学发展的过程。通过项目的实施,我们尝试将农民组织化,选举成立生态家园建设管理小组,管理小组讨论家园建设的方案,协调各种利益关系,达成初步的共识。通过老百姓的合作、监督等活动来提升自身各方面素养,使农民
在项目建设中,不仅从物质上满足需求,由于参与管理、参与决策,村民在明白自己为什么而做后还可以从精神、意识等方面来塑造自己。
四、青春因农民而闪亮
1、不是为了500元钱
双山村村支部副书记杜远学、村委会主任龚永红、村文书冯廷贤,他们每月只有500元的工资,500元几乎是他们的全部收入。村支部副书记杜远学说,他不能离开这份工作,不是看中这500元钱,实在是觉得老百姓发展太慢,实在是不忍心让穷的老百姓更穷,再苦再累再穷也要干下去。
2、以农民为主体,树立为了农民“值了”的品德。
作为村支部书记,在与村民的每一次谈话、相处中,都会被他们的实在、纯朴而感动。
双山村冷水沟组的农户刘仕显是这么对我说的“小陈支书,就我个人而言,这辈子我是怎么也赚不了这一万块钱了,我感谢共产党的恩情,再怎么苦,再怎么累,我们家的房子我是一定要修建成黔西北民居的”。
2009年8月15日,以政府出物资,百姓投工投劳的方式,双山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的连户路和院坝硬化开始启动了。我一大早就来到了村里面,看到老百姓排着队的拖沙子、拌灰浆、面路,看得出他们心里欢喜极了,因为从这一刻开始,他们将摆脱稀泥土路的生活环境。我也跟着兴奋的跑上跑下的为他们送这送那,到了两点左右,所有的人都忙累了,都各自回家吃饭去了,这时候我肚子也饿得直叫,心想他们应该会把我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