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围”模式等。 4、研究企业组织的变化
着重研究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的 国际公司的组织地域分布。 5、研究思维方法和手段的变化
20世纪60代的计量革命形成了新的经济学科,70-80年代的 行为理论、90年代的文化因素理论以及亚文化理论对传统的经 济学的“经济人”假说的挑战。70年代至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城市经济发展周期与实质的解说。
经济区位又分为: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商业区位(市场区 位),交通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位置。
11
(三)、根据大小范围 1、大区位(大位置) 上海位于中国东部地带的中部,是长江与东部沿海的T
字型交汇处,是整个中国对外交流的门户。其辐射区包括 了整个中国。·
2、中区位(中位置) 上海位于长江下游三角洲与太湖流域地带,长江
4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
(一)欧美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p7)
主要认为是研究生产、销售、市场与消费等经济或活动的空间 布局 (二)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主要认为是研究经济区划、生产配置,以及自然条件与资源 禀赋。
(三)中国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主要认为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布局、区位、空间组织结构,以
三、区位的类型
(一)、根据绝对性与相对性
1、绝对区位与相对区位
2、相对区位的重要性
10
相对区位更为重要,因为地域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某种具有 相对区位因素密切相关,良好的区位条件可以促成某些特殊的 发展。比如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往往都有其特殊的相对区位 优势。
区位的相对性与可变性
(二)、根据产业与活动职能 1、经济区位 2、政治区位 3、军事区位 4、文化区位
7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础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一)区位 1、定义:
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位置。
2、名称: 德语standort; 英语location;日语: “立地”、中文“区
位”,通俗也称之为地理位置。
(二)、区位的内涵
是事物存在的场所或位置,但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明显的 影响作用。所以,这种位置又不仅是单纯的地理方位,区位具 有综合性,区位的好坏是与其他地方相比较才能得到体现
及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 1、经济活动的内容(区域经济学)
2、经济活动的区位(区位经济学)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企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5 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p11图)
第五节、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以及对经济理论 的重要作用
1、地理学与经济学存在的问题与形成交叉学科的重要性 传统经济学只是注重经济活动本身,并不重视经济活动的空
中下游是其直接影响的腹地范围。 3、小区位(小位置):
位于黄浦江与吴淞江的交汇处,影响上海本身的 形成与发展。
12
(四)、根据层次范围 1、宏观区位 是在一个国家(甚至大洲),以及国内大区经济活动综 合布局的优化选择 2、微观区位: 是指对具体某种经济活动、某个城市、企业或生产设施 分布地点的优化选择。
经济地理学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的概念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以及地 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的学科,是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 叉运用学科。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历史
一、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史志描述 战国时代的《山海经》和《禹贡》是最早的有关资源开发的
著作 西汉《史记》的“货殖列传”记载人口、经济、物产、贸易
和城市等经济活动
2
2、商业地理研究 地理大发现后,殖民地开发与世界贸易急速增加,产生了商
业地理学。
3、经济地理学研究 工业革命后,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内容进一步扩展,成为独立
的学科,认识到区位对产业布局的重要影响作用,在1826年,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是最早的有关区位对经济活动影响的重 要著作。
8
(三)区位作用的机制 经济活动受到空间距离摩擦作用以及空间移动的制约性。 (四)区位主体 即人类经济活动的主要类型(工业、农业、商业、IT产业等) (五)区位理论
1、定义:即有关人类经济活动所占空间场所的理论 2、内容:两大方面 第一、人类空间活动的选择,即在区位主体已知的条件下,从 区位主体本身的固有特性出发,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 间,选择最佳分布区位。 第二、空间区位已知,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状 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的研究,从而难以从实质上 解释空间价格、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区域投入产出差异等的内 在原因。 (3)当代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以 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靠单纯的经济 手段就能加以解决。
第六节、当代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一、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三、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五、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9
二、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
1、古典区位论: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2、现代区位论: 投资区位论、宏观区位论等
3、两者的主要区别: 古典区位论只是考虑最大利润或最低成本(级差地租、比较成 本),现代区位论还要考虑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市 场占有率、吸引人才等),同时还要考虑到风险与不确定性。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发展的特点 1、研究尺度的变化
逐渐形成农业地理、工业地理、商业地理、交通地理、旅游 地理等学科体系。
2、新区位理论的提出
在20世纪上半叶,产生几个重要的区位论理论:1909年韦伯 的《工业区位论》、1933年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1940 年的廖什的《区位经济论》 3
3、新经济理论的提出 20世纪下半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理论,佛里德曼的“中心-
间过程,未来必须更加重视空间现象的经济意义;地理学原来 只是注重空间过程,而不重视其内在的经济意义,未来必须拓 展经济学的空间意义。 2、解决经济学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
(1)长期以来,在解释经济增长的理论问题上,现有的经济学 对经济创新以及相关的经济增长来源这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并未 得到解决。这些都需要从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和产品生 命周期理论、创新理论,以及孵化理论来进行充实与发展。
着重研究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多部门、多区域、跨国经营的 国际公司的组织地域分布。 5、研究思维方法和手段的变化
20世纪60代的计量革命形成了新的经济学科,70-80年代的 行为理论、90年代的文化因素理论以及亚文化理论对传统的经 济学的“经济人”假说的挑战。70年代至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 经济学对资本主义城市经济发展周期与实质的解说。
经济区位又分为: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商业区位(市场区 位),交通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位置。
11
(三)、根据大小范围 1、大区位(大位置) 上海位于中国东部地带的中部,是长江与东部沿海的T
字型交汇处,是整个中国对外交流的门户。其辐射区包括 了整个中国。·
2、中区位(中位置) 上海位于长江下游三角洲与太湖流域地带,长江
4
第三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
(一)欧美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p7)
主要认为是研究生产、销售、市场与消费等经济或活动的空间 布局 (二)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主要认为是研究经济区划、生产配置,以及自然条件与资源 禀赋。
(三)中国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主要认为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布局、区位、空间组织结构,以
三、区位的类型
(一)、根据绝对性与相对性
1、绝对区位与相对区位
2、相对区位的重要性
10
相对区位更为重要,因为地域分工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某种具有 相对区位因素密切相关,良好的区位条件可以促成某些特殊的 发展。比如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往往都有其特殊的相对区位 优势。
区位的相对性与可变性
(二)、根据产业与活动职能 1、经济区位 2、政治区位 3、军事区位 4、文化区位
7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础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一)区位 1、定义:
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位置。
2、名称: 德语standort; 英语location;日语: “立地”、中文“区
位”,通俗也称之为地理位置。
(二)、区位的内涵
是事物存在的场所或位置,但对一个地区的发展具有明显的 影响作用。所以,这种位置又不仅是单纯的地理方位,区位具 有综合性,区位的好坏是与其他地方相比较才能得到体现
及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 1、经济活动的内容(区域经济学)
2、经济活动的区位(区位经济学)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企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5 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p11图)
第五节、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以及对经济理论 的重要作用
1、地理学与经济学存在的问题与形成交叉学科的重要性 传统经济学只是注重经济活动本身,并不重视经济活动的空
中下游是其直接影响的腹地范围。 3、小区位(小位置):
位于黄浦江与吴淞江的交汇处,影响上海本身的 形成与发展。
12
(四)、根据层次范围 1、宏观区位 是在一个国家(甚至大洲),以及国内大区经济活动综 合布局的优化选择 2、微观区位: 是指对具体某种经济活动、某个城市、企业或生产设施 分布地点的优化选择。
经济地理学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的概念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以及地 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的学科,是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 叉运用学科。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历史
一、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1、史志描述 战国时代的《山海经》和《禹贡》是最早的有关资源开发的
著作 西汉《史记》的“货殖列传”记载人口、经济、物产、贸易
和城市等经济活动
2
2、商业地理研究 地理大发现后,殖民地开发与世界贸易急速增加,产生了商
业地理学。
3、经济地理学研究 工业革命后,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内容进一步扩展,成为独立
的学科,认识到区位对产业布局的重要影响作用,在1826年,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是最早的有关区位对经济活动影响的重 要著作。
8
(三)区位作用的机制 经济活动受到空间距离摩擦作用以及空间移动的制约性。 (四)区位主体 即人类经济活动的主要类型(工业、农业、商业、IT产业等) (五)区位理论
1、定义:即有关人类经济活动所占空间场所的理论 2、内容:两大方面 第一、人类空间活动的选择,即在区位主体已知的条件下,从 区位主体本身的固有特性出发,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 间,选择最佳分布区位。 第二、空间区位已知,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征、经济和社会状 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的研究,从而难以从实质上 解释空间价格、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区域投入产出差异等的内 在原因。 (3)当代人类社会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以 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化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靠单纯的经济 手段就能加以解决。
第六节、当代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一、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二、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三、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四、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五、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
9
二、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论
1、古典区位论: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廖什的市场区位论
2、现代区位论: 投资区位论、宏观区位论等
3、两者的主要区别: 古典区位论只是考虑最大利润或最低成本(级差地租、比较成 本),现代区位论还要考虑非金钱收益和“满足”的需要(市 场占有率、吸引人才等),同时还要考虑到风险与不确定性。
二、20世纪的经济地理发展的特点 1、研究尺度的变化
逐渐形成农业地理、工业地理、商业地理、交通地理、旅游 地理等学科体系。
2、新区位理论的提出
在20世纪上半叶,产生几个重要的区位论理论:1909年韦伯 的《工业区位论》、1933年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1940 年的廖什的《区位经济论》 3
3、新经济理论的提出 20世纪下半叶,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理论,佛里德曼的“中心-
间过程,未来必须更加重视空间现象的经济意义;地理学原来 只是注重空间过程,而不重视其内在的经济意义,未来必须拓 展经济学的空间意义。 2、解决经济学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
(1)长期以来,在解释经济增长的理论问题上,现有的经济学 对经济创新以及相关的经济增长来源这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并未 得到解决。这些都需要从增长极理论、中心-外围理论和产品生 命周期理论、创新理论,以及孵化理论来进行充实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