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姜炎文化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炎帝·姜炎文化的启示
宝鸡是炎帝的诞生地,是“炎帝·姜炎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弘扬“炎帝·姜炎文化”,传承炎帝精神,继承好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助推宝鸡市经济社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本报记者董建敏
宝鸡是炎帝的诞生地,是“炎帝·姜炎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弘扬“炎帝·姜炎文化”,传承炎帝精神,继承好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对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助推宝鸡市经济社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8月28日下午,在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渭滨区政府主办的“炎帝·姜炎文化与丝路寻根”学术研讨会上,国内相关专家学者会聚市区周礼乐府,就此畅所欲言,谈古论今,展开阐述;他们纷纷表示,传承和弘扬“炎帝·姜炎文化”,对宝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炎帝文化奠基中华文明
中国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史,中华文明也是在此基础上孕育发展、传承至今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刘庆柱在研讨会上作了《深化炎帝历史研究:从传说到信史的科学历程》的主题发言,他认为,人类自从200万年之前出现以来,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主要有“四
大革命”,即“农业革命”“城市革命”“工业革命”和“国家革命”。

炎帝就是中华“农业革命”的奠基人。

“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是人类进入文明的基础。

早期人类文明大多出现在大河流域中游,因为农业离不开“河水”。

农业只有从“山地”农业、“刀耕火种”农业,进入“耜耕”农业,才能基本使采集、狩猎经济退居“二线”。

《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

”“耜耕”农业的形成,使定居的聚落社会形态出现,炎帝神农文化的核心便是以“耜耕”农业为时代特点的“农业文明”,而这又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基础。

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会长霍彦儒认为,姜炎文化是以炎帝为首的姜炎族在其生息之地宝鸡渭河流域所创造的,以农耕文化为主要内容,并包括医药文化、陶器文化、音乐文化、交易文化、建筑文化、记事文化、德俗文化等在内的绵延6000年之久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实质是农业革命,其核心文化是农耕文化。

目前,关于中国文明的起源争论颇多,学者们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理论。

在文明起源的空间上,有“满天星斗”说;虽然姜炎文化是一种地域性的文化和文明,但是从中国文明起源的角度来考察,姜炎文化作为“满天星斗”中的一“星”一“斗”,在
中国文明的起源中无疑占有一定的位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即姜炎文化开中华文明起源之一源,它与姬黄文化融合而为炎黄文化,开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之源头。

“炎帝·姜炎文化”是宝鸡市珍贵的文化资源,宝鸡也有丰富的相关文化遗存。

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宝才便在主题发言《炎帝文化:古史·祭祀·文学》中表示,姜炎文化是宝鸡特有的最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无可替代的旅游资源,所以应该继续抓好姜炎文化的研究和开发,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

近年来,宝鸡市依托炎帝陵、天台山等文化资源,连续举办四届全球华人省亲祭祖大会,并多次举办“炎帝·姜炎文化学术研讨会”,这对于擦亮炎帝故里、华人老家的文化品牌,提高宝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宝鸡市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大有裨益。

姜炎文化与生态文明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从石器时代演进到了信息时代,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弘扬姜炎文化,不仅有益于继承炎帝的创新精神,也有益于继承姜炎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发展我们今天的生态农业文明。

霍彦儒表示,如今我国的农业文明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文明,经过近几十年来不断改革和发展,已开始进
入机械化、现代化的农业文明阶段,可谓是第四次农业革命。

但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促进了农业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又出现了农业污染,影响了原有的农业生态环境。

故而,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同时,提高农业生态文明也是时代的需要。

如何解决农业污染问题,重建绿色农业?这也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灵感、找答案。

姜炎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之一源,对我们就有很重要的启示,其中不仅蕴含着炎帝的创新、务实和奉献精神,同时也蕴含着生态文明思想,如由掠夺性经济到发明生产性经济,创立农耕文化、农业文明,就是一种生态文明思想的体现。

这也是我们今天研究、弘扬姜炎文化的时代意义之所在。

在此方面,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震中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今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对于炎帝文化,我们应传承和发展什么?有什么样的时代要求?王震中认为弘扬炎帝文化,做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两个方面最为重要:一是要建设和谐社会;二是要加强生态保护,发展绿色农业。

炎帝时代社会的平等与和谐,与我们今天追求的社会和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的和
谐,就是要把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十八大报告中说要建设美丽中国,其目标是“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弘扬炎帝文化,也应该努力这样去做。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任大援表示,如今我们要用已知探索未知,把炎帝精诚的精神贯彻到我们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作为炎帝故里的宝鸡,这里的生态环境很好,我们更要让宝鸡成为全国“炎帝·姜炎文化”研究的领头兵。

由此可见,“炎帝·姜炎文化”是宝鸡市独有的文化资源,值得深入挖掘研究,从而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民族情感,促进宝鸡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宝鸡市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