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名人的故事

感动中国名人的故事
感动中国名人的故事

感动中国名人的故事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由新闻中心社会专习题部活动直播组承办,每年元宵节前后推出。以下是小编整理好的感动中国名人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韩惠民(痴情男携妻照顾初恋女友34年)【1】男,55岁,苏州人。

韩惠民和妻子徐敏芳默契“配合”,共同照顾一位瘫痪病人,已经持续了整整34年。夏天搬来冰块为她降温,冬天搬来木屑,烧起炉子为她取暖……不过,让一般人难以理解是,这位长期卧床病人正是韩惠民年轻时初恋情人……

1972年,韩惠民与比他小1岁吴月瑛同在苏州沧浪区工业淀粉厂工作。虽然两人彼此从未说过一个“爱”字,但两人已是形影不离,心心相印。

1974年4月一天,吴月瑛坐着三轮机动车回厂。机动车突然侧翻,吴月瑛被抛落在人行道,当场昏迷。经抢救,昏迷多日吴月瑛脱离了生命危险,但颈椎中枢神经断裂,手术后用钢板固定,再也不能站立,也不能坐,只能躺在床上。韩惠民在吴月瑛住院日子里,自己日夜守护在她身边,喂饭、端尿,陪她说话解闷。出院后,韩惠民也一直悉心照顾她。

吴月瑛瘫痪后3年多时间里,不少热心人要给韩惠民介绍女朋友,都被他婉言谢绝。吴月瑛屡次劝说韩惠民尽快成个家,但他就是不听,

他暗下决心,要一直守护着她,哪怕不结婚,也要守护她一辈子!

在吴月瑛和她父母屡次劝说下,韩惠民终于答应找女朋友。不过他有个前提,对方必须同意与他一起照顾吴月瑛。经人介绍,韩惠民认识了徐敏芳。当徐敏芳了解到韩惠民坚持多年不谈恋爱,只为照顾过去情人,她被韩惠民一片痴情所打动。

1980年,韩惠民与徐敏芳结为伉俪。从此,守护在吴月瑛身边又多了一个人。

34年倾情照料,如今韩惠民与吴月瑛两家人早已成了自家人。韩惠民女儿认了吴月瑛当干妈,退休在家徐敏芳只要一有空,就来到吴月瑛家里坐坐,跟她讲讲家长里短事情。

徐敏芳感慨地告诉记者,这么多年走过来,丈夫早已成了吴月瑛精神支柱,从年轻时爱情到现在亲人般依赖,她能理解也非常支持。韩惠民和徐敏芳告诉吴月瑛:“有我们在,一定会守护你,照顾你一直到老!”吴月瑛被深深地感动了,这次她流下不再是悲伤泪水,而是幸福泪水,更坚决地活下去泪水……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2】感动中国20XX年度人物于敏清事迹:

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XX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于敏的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陈斌强:“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3】【颁奖词】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事迹】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重点初中语文教师。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逝世,妈妈单独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XX 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

那时,陈斌强的儿子不到两岁,妻子建议他把妈妈送到养老院去,他说:“一个连儿子都不认识的老人,送到养老院,被欺负了怎么办?”为了照顾妈妈,他硬是把儿子提前一年送进少儿园。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伺候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

虽然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衰败下,他教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体艺2+1活动。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