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热环境影响

合集下载

分体式空调室外机排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分体式空调室外机排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Z HE NG L i x i n g , L I AO Y u h a n g , P AN L i e , C HE N Ho n g j i e . ( 1 . S c h o o l o f C h e mi s t r y a n d C h e mi c a l En g i n e e r — i n g, G u a n g x i U n i v e r s i t y, Na n n i n g G u a n g x i 5 3 0 0 0 4 ; 2 . C o l l e g e o f C i v i l E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Ar c h i t e c t u r e , G u a n g x i
摘 要 利用 F L U E N T软件研究 了在有 、 无 自然风情形 下空调室 外机射流排热 的温度场 、 速度 场随室 内、 环境 温度变化 的规
律, 并 通 过 空 调 室 外 机 卷 吸 的空 气 流 量 计 算 疏 散 空 调 排 热 所 消 耗 的 自然 资 源 量 ( 以能 值 表 示 ) 。结 果 表 明 : ( 1 ) 在有 、 无 自然 风情 形 下, 环 境 温 度 变 化 对 空 调 室 外 机 排 热 的温 度 场 影 响显 著 。 ( 2 ) 在 距 射 流 出 口前 3 r n处 风 速分 布一 致 , 之后则有所不同 , 但 整 体 而 言 有 自然 风 情 形 下 风 速 分 布 较 无 自然 风 时 衰 减 更 快 。 ( 3 ) 室 内和 环 境 温 度 都 较 高 时空 调 室 外 机 卷 吸 的空 气 流 量 较 大 , 距射流出 口3 m 之 后 温 度 每 变 化 1℃ 时 卷 吸 空气 流 量 基 本 相 同 。( 4 ) 在室内和环境温度不变时 , 有 自然 风 时 较 无 自然 风 时 卷 吸 的 空 气 流 量 小 , 无 自然

居住小区室外热环境的构成和影响因素

居住小区室外热环境的构成和影响因素

对角的缺 口成 为了一条通 风的廊 道 。也可算 是中国传统建
筑 的 历 史 传 承 。 本 文 对 居 住 小 区 室 外 热 环 境 的 构 成 及 影 响
成一个联 系各建筑的共享空间 ,还 可以为 首层的户
外空 间 起 到 遮 挡 阳光 的 作用 。 利 用 风 洞 实 验 , 测 定 各 排 建 筑 迎 风 面 和 背 风 面 的风 压 系 数 差 , 并 以此 作 为 建 筑 群 通 风 效 率 的 评 价 估计标 准 ( H 为 前 排 建 筑 商 度 ,D 为 前后 排 建 筑 间
距 ):
因素进 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满足居住 需求 。
【 关键 词】居住小【 室外热环境 影响因素
合 理 地 设 计 建 筑 热 环 境 , 主 要 是 通 过 建 筑 围护
绿化 对周边小气候有净化 空气 、杀菌除尘 、调节 和
改 善 城 市 气 候 等 作 用 。 鉴 于绿 化 对 “ 热 岛 效 应 ” 的 有 效缓 解 作 用 ,广 州 市 政 府投 入 5 O亿 元 资 金 ,在 全 市范 围内实施 “ 青 山绿 地 ”工 程 , 大 力 提 高 城 市 绿 化 覆 盖 率 及 重 点 整 治 珠 江 河 水 质 。 现 在 广 州 的森 林 覆盖率达 到了 5 0 % ,初 步 形 成 了抱 拥 城 市 的生 态 圈 。 广 州 的 主 要 绿 化 系统 外 围 有 帽 峰 山 、 莲 花 山 、 大 夫
边接 直 接 接 收 太 阳 直 接 照 射 的 区 域 温 度 约 低 0 . 5 ℃
左 右 。 而 有 研 究 表 明 场 地 内 足 够 的 温 度 变 化 ( 0 . 5 ℃~ 1 ℃ ) 可 以改 善 热 量 的 舒适 度 并 提 供 良好 的通 风 因 此 , 如 何 利 用 建筑 阴 影 区 来 改 善 小 区 热

建筑物理(建筑防热)

建筑物理(建筑防热)
热压的大小取决于进排气口的温差和高差,温差 与高差愈大,热压愈大,通风量就愈大。
通风间层高度
试验表明:间层高度增高,对加大通风量有利, 但增高到一定程度后,其效果渐趋缓慢。
如图几种通风屋顶在不同高度的空气间层情 况下的热工效果。
由图可见,间层高度以20~24cm左右为好。 因此,一般情况下,采用矩形截面通风口,房 屋进深为9~12m的双坡屋顶或平屋顶,其间层 高度可考虑取20~24cm,坡顶可用其下限, 平屋顶可用其上限;如为拱形或三角形的截面, 其间层高度要酌量增大,平均高度也不宜低于 20cm.
二、防热途径:
1. 室内过热的原因:
室内过热的原因: 主要是强烈的太阳辐射 和较高的室外气温,室 外风速、风向,空气湿 度及环境特点也在某种 程度上起作用。
夏季室内热量的主 要来源:如图示。
2. 防热途径:
减弱室外热作用:主要办法是正确选择房屋朝向和布 局,防止日晒;同时绿化周围环境,降低环境辐射和气温, 并对热风起冷却作用;外围护结构表面采用浅色,减少对太 阳辐射吸收,从而减少结构的传热量。
无土种植屋顶的重量进位同厚度铺土种植屋顶的1/3, 而保温隔热效果却提高3倍以上。
对有、无蛭石种植层的屋顶进行对比测定。
(六)外墙隔热: 外墙的室外综合温度较屋顶低,因此在一般的房屋建
筑中,外墙隔热与屋顶相比是次要的。但对采用轻质结 构的外墙或需空调的建筑中,外墙隔热仍需重视。
三、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无论在房屋布局,细部处理和建筑形式等方面, 都因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手法和 地方特点。
例1。云南省西双
版纳一带的民居。
气候类型夏热冬寒
设计要点 保温
隔热保温通风
表面积小、窗 小、墙保温 (爱斯基摩)

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的实测与模拟

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的实测与模拟

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的实测与模拟如何在炎热的夏日中寻找一片凉爽的避风港?住宅小区的室外热环境是关键。

本文将通过实测与模拟,深入探讨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及改善策略。

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在炎热的夏天,室外热环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舒适度,还对人们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人体容易出现中暑、脱水等不适症状,甚至引发疾病。

因此,对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的实测与模拟显得尤为重要。

实测与模拟是了解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的有效手段。

实测工作主要通过在住宅小区内设置观测点,利用温度传感器、风速仪等设备,对小区各区域的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进行实时监测。

而模拟工作则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基于实际测量数据,对小区室外热环境进行仿真分析,预测不同条件下的环境状况。

在实测与模拟过程中,我们发现住宅小区的室外热环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绿地覆盖率、建筑布局、道路材质等是影响小区热环境的主要因素。

在实测数据中,绿地区域的温度明显低于非绿地区域,说明绿地具有降温作用。

建筑物的布局和道路材质也会影响小区内的风速和温度分布。

针对实测与模拟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改善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提高绿地覆盖率:增加小区内的绿化面积,种植遮阳乔木和花卉,提高小区的生态效益和降温效果。

优化建筑布局:在住宅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建筑群的风向和日照情况,合理安排建筑朝向和间距,以改善小区通风和采光。

选择适宜的道路材质:采用具有较好透水性和反光性的道路材质,如渗水砖、沥青等,以降低道路表面的温度,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增加户外遮阳设施:在小区公共区域,如休息区等候区等,设置遮阳设施,如遮阳伞、遮阳板等,以减少太阳辐射对人们的影响。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外出。

通过对住宅小区室外热环境的实测与模拟,我们深入了解了影响小区热环境的因素及作用机制。

在此基础上,可以因地制宜地制定改善策略,提高小区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绿化对室外热环境影响的研究

绿化对室外热环境影响的研究

绿化对室外热环境影响的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其中,热环境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对人体健康和舒适度产生重要影响。

绿化作为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手段,对改善城市环境和调节微气候具有积极作用。

本文将探讨绿化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以期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植被通过遮挡太阳辐射、增加表面蒸发等方式,可有效降低地表和空气温度。

研究表明,绿化覆盖率与当地温度呈负相关关系,植被越丰富,空气温度越低。

在夏季高温时段,绿地的气温比非绿地低5-6℃,使得城市环境更加宜人。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不断向空气中释放水分,使得周围空气湿度增加。

研究表明,绿地的相对湿度比非绿地高10-20%,有助于缓解炎热夏季的干燥感。

同时,湿度增加也有利于改善人体的热舒适感。

城市中的建筑物和道路等地表特征会改变风向和风速。

通过合理规划绿地,可以引导风向、减少风速,从而减缓城市“热岛效应”。

绿地中的植被还能有效地降低地表的温度变化幅度,减缓热压,改善人体对高温的感知。

以某城市公园为例,该公园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绿化的作用。

公园内种植了大量的乔木、灌木和花卉等植被,形成了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的绿化体系。

在夏季高温时段,公园内的温度比市区低3-5℃,湿度增加10-20%,风速减缓20-30%。

这表明绿化在改善城市热环境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绿化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对改善城市环境和调节微气候具有积极作用。

通过降低空气温度、调节湿度、减缓风速等手段,绿化对室外热环境产生显著影响。

合理规划和配置绿地,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城市居民的热舒适度。

在实际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充分重视绿化的重要性,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绿化方案,以实现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加剧,湿热地区的气候条件变得更加复杂和恶劣。

建筑组团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室外热环境受到绿化体系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热点。

第2-2讲建筑室外热环境

第2-2讲建筑室外热环境

7 12.515.2
8 15.318.2
9 18.321.5
10 21.625.1
11 25.229.0
12 >29.0
6 9.912 12.4
强风
粗枝摇摆,呼
呼响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风名 风的目测标准
疾风 大风 烈风
树杆摇摆,迎 风步艰
大树摇摆,细 枝折断
大枝折断
狂风 拔树
暴风 有重大损毁
建筑朝向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 对于北半球,水平面最强、南向次之、西向和
东 向再次之,北向最弱。
6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建筑热工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2 室外热环境(气候)
➢ 空气温度 室外气候分类的主要因素,热工设计的主要依据 空气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 太阳辐射,迟滞效应; ❖ 地表状况(下垫面)大气的对流作用 ❖ 海拔高度、地形地貌 空气温度的变化特点 ❖ 周期性变化——日周期和年周期 ❖ 日较差和年较差,自南向北逐渐增大
11
2018年10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2 室外热环境(气候)
风级 风速 风名 风的目测标准 风级 风速
0 0-0.5 无风 缕烟直上 1 0.6-1.7 软风 缕烟一边斜 2 1.8-3.3 轻风 树叶沙沙响 3 3.4-5.2 微风 细枝动不息 4 5.3-7.4 和风 细枝摇动 5 7.5-9.8 清风 大枝摆动
7
2018年10月24日星期三
建筑热工
第一章 室内外热环境
1. 2 室外热环境(气候)
➢ 空气湿度 空气中水蒸汽的含量,常用相对湿度或绝对湿度 来表示 空气湿度变化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主要受地面性质、水陆分布、 季节寒暑、天气阴晴等因素影响 ❖ 一般陆地大于海面;夏季大于冬季;晴天大于 阴天 ❖ 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及年变化趋势一般与气温变 化相反,但由于我国南方大多地区受海洋气候 影响较大,夏季的相对湿度要高于冬季

景观设计要素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探究

景观设计要素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探究

景观设计要素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室外热环境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而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景观要素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热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本文将探讨景观设计要素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并从树木、水体、建筑和地面材料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树木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1. 降温作用树木作为景观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具有明显的降温作用。

树木的树荫可以遮挡阳光,减少热辐射和紫外线辐射,降低气温。

树木通过蒸腾作用可以带走部分热量,使周围空气温度下降,提高人们的舒适度。

2. 绿化带来的纳凉感树木的绿叶和树荫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可以增加人们在户外活动的舒适度。

在城市中布置绿化带和绿地,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热环境,减少热岛效应,提高城市的适宜度。

3. 调节空气湿度树木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干燥的气候环境。

调节空气湿度对于改善人们的舒适度和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1. 降温效应水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周围的气温,尤其是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水体的蒸发可以带走部分热量,从而降低周围的温度。

2. 增加湿度水体的蒸发可以增加周围空气的湿度,改善干燥的气候环境。

在城市中布置喷泉、水池等水体景观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热环境。

3. 视觉舒适度水体景观在城市中具有一定的视觉舒适度,人们在水边散步、观赏水景可以增加人们的舒适感,提高城市环境的宜人性。

1. 遮挡阳光建筑的布局、高度和朝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

合理的建筑布局和遮阳设施可以减少阳光直射地面,减少热辐射,降低室外温度。

2. 通风透气建筑的通风透气设计可以增加周围空气的流通,降低建筑周围的温度,提高室外环境的舒适度。

通风透气设计还有助于减少雨水积聚,改善城市的排水系统。

3. 增加阴凉场所建筑的庇荫、凉亭等构筑物可以提供人们在户外休息的场所,增加城市的宜人性和舒适度。

1. 反射热辐射地面材料的颜色、质地和反射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

绿化体系对湿热地区建筑组团室外热环境影响研究

绿化体系对湿热地区建筑组团室外热环境影响研究

绿化体系对湿热地区建筑组团室外热环境影响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湿热地区的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建筑组团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室外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研究绿化体系对湿热地区建筑组团室外热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绿化体系在湿热地区建筑组团室外热环境中的作用及其优化策略。

通过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的分析,明确了室外热环境改善的必要性。

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绿化体系与室外热环境关系的研究现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实地测量、数值模拟等方法,深入分析了绿化体系对湿热地区建筑组团室外热环境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结合具体案例,验证了优化策略的有效性,为湿热地区建筑组团的绿化设计和热环境改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绿化体系与室外热环境关系的认识,还为湿热地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推动湿热地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做出贡献。

二、湿热地区建筑组团热环境现状分析在湿热地区,由于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建筑组团的室外热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许多建筑组团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对于热环境的考虑往往不足,导致室外空间在夏季时炎热难耐,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居住体验和户外活动质量。

从建筑布局来看,许多湿热地区的建筑组团存在过于密集的问题。

建筑之间的间距过小,使得空气流通不畅,热量难以扩散。

同时,绿地面积的不足也使得这些区域缺乏必要的生态调节机制,无法有效缓解热岛效应。

建筑材料的选择也是影响室外热环境的重要因素。

部分建筑使用了深色、高反射率的材料,这些材料在阳光照射下会吸收大量的热量,进而提升周围环境的温度。

部分建筑的屋顶和墙面缺乏有效的隔热措施,导致室内温度高,进而影响到室外热环境。

再者,植被覆盖的缺乏也是湿热地区建筑组团热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空调安装关键参数的热环境影响与仿真分析

空调安装关键参数的热环境影响与仿真分析

- 88 -工 程 技 术0 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持续加剧,城市中空调的使用数量逐年增加。

空调可以给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温度,但是会增加能源消耗[1]。

目前,大多数空调以分体方式安装,其中,室外机的安装影响整个空调系统的能耗。

从技术原因的角度考虑,空调室外机安装过程中一些关键参数,例如安装空间、位置朝向、空临面数量以及百叶窗等,影响热环境[2]。

如果这些安装参数配置不合理,就会导致室外机环境温度升高,为达到同样的制冷效果,压缩机必须做更多的功,从而导致更多的能源消耗[3]。

因此,对空调安装尤其是室外机安装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探究其对热环境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合理调整参数,提升安装效果,并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该文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对空调室外机安装关键参数和热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通过仿真加以验证。

1 空调系统的理论模型空调系统的回路模型如图1所示。

该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四通换向阀门、供暖膨胀阀、制冷膨胀阀以及止回阀等关键组件。

各个组件之间又通过供暖、制冷等回路相连接,通过彼此之间的协同配合完成空调的正常工作。

以目前常见的家用空调为例,其主流机型是分体式,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分体结构共同构成空调系统。

家用空调可以单独提供制冷功能,仅在夏日酷暑天气下使用;同时也可以提供制冷和供暖2种功能,分别在夏季和冬季使用。

如图1所示,当空调系统提供制冷功能时,核心工作部件压缩机将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处理并形成高温高压状态的气态物质,推送至回路,经换向阀门的方向控制进入室外换热器,气态物质经过室外换热器后与自然环境下的热空气交汇冷凝,变成高压状空调安装关键参数的热环境影响与仿真分析梁 源(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166)摘 要:为尽可能地降低空调制冷过程中的能耗,该文深入分析了安装后关键参数对空调室外机热环境的影响。

分析空调制冷过程并给出计算原理模型,分析室外机散热原理并给出关键参数的测试点位布局。

室外热环境

室外热环境

是西北风,这一年太原夏季的最大
风频的风是东风 。
西
(2)如果仅考虑城市大气环境保 护,太原的石化工业应分布在城市 的西南角郊外,这是因为大气污染 严重的企业布置在最小风频的上风 向,对城区的影响最小。

南 一年 夏季

太原
室外热环境
(五)降水
1. 定义 大气层
水蒸气

态 或

固 态


水雹

室外热环境
相对湿度
在温度和压力一定的条件下,一定容积的干空气所 能容纳水蒸气量是有限的,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未达到 这一限度时叫未饱和的湿空气,达到这一限度叫饱和湿 空气。
相对湿度指在一定温度及大气压下,湿空气的绝对 湿度与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量的比值。
室外热环境
年变化 规律
• 一般地区最热月相对湿度最小,最冷月相对湿度最大, 季风区例外。
海拔高度
E
D 地形地貌
室外热环境
3. 气温变化特点 年变化规律(地球公转)
-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大陆)或8月(沿海、岛屿) -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或2月。
日变化规律(地球自转 )
-日最低气温出现在6:00—7:00左右, -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左右。
室外热环境
(三) 空气湿度
绝对湿度
绝对湿度指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重量
2. 降水的性质
降水量
指降落到地面 的雨以及雪、 雹等融化后, 未经蒸发或渗 透流失而累积 在水平面上的 水层厚度,单 位:mm。
降水强度
降水时间
指单位时间 (24小时)内 的降水量, 单位:mm/d。
指一次降水过 程从开始到结 束的时间,以 h、min表示。

室外热环境 实验报告

室外热环境 实验报告

室外热环境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室外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以及采取相应措施对热应激的调节和适应能力。

实验内容与方法实验地点本实验选择了室外空旷的校园草坪作为实验地点。

实验设备1. 温度计:用于测量环境温度。

2. 相对湿度仪:用于测量环境相对湿度。

3. 心率计:用于测量人体心率。

4. 汗液分析器:用于检测人体排汗情况。

实验步骤1. 在实验开始前,先使用温度计和相对湿度仪分别测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2. 实验者暴露于室外环境中,完成一系列轻体力活动,比如快走、慢跑等。

3. 在活动过程中,使用心率计实时监测心率,以观察人体的自适应能力。

4. 活动结束后,使用汗液分析器检测汗液成分,判断身体在热环境中的代谢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环境温度和湿度实验前测得室外环境温度为35C,相对湿度为70%。

心率变化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实验者的心率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而逐渐上升,达到最高峰后也会随着休息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这表明人体在热环境中能够适应较高的心率,同时也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汗液成分经过实验,我们发现在热环境中,人体排汗量明显增加。

同时,通过汗液分析器检测到排汗液中钠离子浓度的上升,说明人体在热环境中排汗时,也带走了大量的钠离子。

这是人体为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而做出的自适应调节。

结论室外热环境对人体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人体也有一定的适应和调节能力。

在热环境中,人体通过调节心率和排汗来适应高温以及保持体内水电解质的平衡。

这对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注意事项与改进建议1. 在室外活动时,尽量选择凉爽时段进行,避免高温时段暴露于太阳下。

2. 在高温环境中参加活动时,应适当增加饮水量,并及时补充电解质。

3.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各种运动强度对人体在热环境中的影响,以及热应激对不同年龄和健康状况人群的影响。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室外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人体对热应激的调节和适应能力。

这对于我们了解如何应对高温环境,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景观设计要素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探究

景观设计要素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探究

景观设计要素对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探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景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景观设计也因此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城市室外环境中,景观设计要素在热环境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究景观设计要素对于室外热环境的影响。

第一个要素是植物。

树木、草地、绿化带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景观元素,它们能有效的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提供一定的遮阳、降温作用。

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吸收周围热量,使环境温度变得更为宜人。

同时,植物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为人们提供新鲜空气。

第二个要素是水。

在城市中,水景也是重要的景观设计要素之一,例如喷泉、池塘等等。

水景不仅美观,还能够为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的降温效果。

当水面喷泉喷出的水蒸发时,周围的空气温度就会降低,使得环境更为舒适。

第三个要素是建筑。

在城市环境中,建筑通常会占据大量空间,因此建筑的热环境也很重要。

好的建筑设计能够使得建筑物内部的热环境更为宜人,并且也能有效的防止热量向外散发。

建筑物中的遮阳设施也是很重要的,例如百叶窗、遮阳篷等等,可以为建筑物提供遮阳的同时,也能够通过适当的开放疏通通风,降低建筑内部的温度。

第四个要素是地形。

城市周围的地形也对热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

比如坡度很大的山地,温度通常更为凉爽,因为海拔越高温度就越低。

另外地形还会影响城市的风向,风的顺向能够带起城市周围的热空气,有助于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

综上所述,景观设计要素对于室外热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城市设计中,要根据城市的特点和需求,恰当地运用各个景观设计要素,达到美化城市和改善城市热环境的目的。

城市热环境

城市热环境

2.影响城市热环境的因素
(主要介绍城市规划、城市建筑相关因素) 1)城市建筑群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小,吸收较多的太阳辐 射。 建筑群及砖石、水泥、沥青等地面覆盖材料因反射率小能 吸收较多的太阳辐射,深色屋顶、墙壁和地面吸收率更多。 2)建筑群热容量大 城市中建(构)筑物的材料热容量大,储存的能力多。日
恶劣的热环境会引起中暑和心血管功能失调等疾病。流行 病学研究表明,在热浪期间死亡率急剧增长,其最受影响的 是老年人。死亡率与不适指数有显著的线性关系。
4.怎样改善城市热环境
1)维护公园、河道的自然环境、限制土地开发密度。 2)改进建筑材料。 3)推进节能,消减能源消费量。如太阳能利用、建 筑 物保温、采暖和空调温度合理化、交通体质的改革 等。 4)建筑外体绿化。
4)城市地面热蒸发量小 城市空间内不透水面积大、降雨迅速排掉、地面蒸发量小, 同时植被面积与水体面积小,蒸腾量少。 5)建筑密度大,不利于热量扩散 建筑密度大、空间规划各异、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的扩 散。 6)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所排放的热量。

3.城市热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热,是环境中物理因素的存在,本身并无害。当其作用 于人时,便需要一个适宜的热空间。但超过这个热空间是便 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
城市热环境 相关内容
zhang nian jie
介绍内容
1. 城市热环境含义 2. 影响城市热环境的因素 3. 城市热环境对人们影响 4. 怎样改善城市热环境
1.热环境的定义
是指由太阳辐射、气温、周围物体表 面温度、相对湿度与气流速度等物理因素 组成的作用于人,影响人的冷热和健康的 环境。(主要介绍室外热环境)
3)地面长波辐射热受高密度建筑物的影响较大 由于高密度的建筑物,城市空间的天穹可见度小,大大削弱地面

建筑节能的意义与主要途径

建筑节能的意义与主要途径

建筑节能的意义与主要途径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对石油进出口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发达国家敲响了能源供应紧张的警钟。

同时能源大量消费造成了大气污染和全球温室效应,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1、建筑节能的意义1.1实现建筑的“四节一环保”需要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就是整个经济增长存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难循环。

我国已成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

据统计,2003年我国GDP占世界4%,可是资源消耗情况是:石油消耗了7.4%、原煤31%、铁矿30%、钢材21%、氧化铝25%、水泥40%。

1.1.1 我们必须重视建筑节能的原因人均能源短缺中国自然与能源资源相对贫乏,中国自然资源总量排世界第七位;能源资源总量约4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人口众多,到2000年底全国有12.6亿人,其中城镇4.58亿,占全国36.22%;农村8.07亿人,占63.78%。

据统计,我国的能源储蓄与世界人均数相比:煤51.3%、石油1.3%、天然气3.8%,能源资源条件决定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必须高度重视国家的能源安全。

1.1.2 环境保护的压力大建筑能源消耗引起的污染严重,建筑用能对全国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率”已达25%,中国北方城市冬季由于燃煤导致空气污染指数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高标准的2~5倍。

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中国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大气环境严重污染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改善投资环境的障碍之一,也是长期困扰领导和百姓的重要问题之一。

新疆主要城镇污染源主要有:烟尘、扬尘、汽车尾气、主要表现为采暖期的煤烟型污染;采暖期煤烟型污染源自建筑的高能耗;建筑采暖的高能耗源于建筑的保温性能差;建筑的保温性能差源于建筑没节能。

治理大气环境污染应把开展建筑节能、减少煤的燃烧量作为优先途径。

室外热环境实验报告

室外热环境实验报告

室外热环境实验报告我国室外热环境是一种复杂的热物理化学系统,其特征是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复合影响。

该系统对人体的热物理状态具有显著的影响。

当室外热环境温度超出人体恒温范围时,会使人体发生不适,从而影响正常工作、学习。

因此,室外热环境的舒适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深入研究室外热环境的特征,我们在2018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在XX市XX地区组织了室外热环境实验。

该实验结果为对室外热环境实验和特性舒适性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制定合理有效的热环境控制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测、统计和分析室外热环境变化,深入研究室外热环境实验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风速等物理参数和人体热舒适性关系。

三、实验设备及操作方法(一)测量设备1.温湿度计:采用HZ-15材料温湿度计,它将温度测量范围缩小到0°C-50°C,湿度测量范围缩小到0-100%,并且具有数据存储复制功能。

2.风速仪:采用JH-A型风速仪,其风速测量范围从 0-30m/s,具有数据存储复制功能。

(二)实验过程1.准备工作:将测量仪器在室外安装好,并进行检测,确保该仪器工作正常。

2.测量过程:仪器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自动采样,随机抽取温湿度、风速等数据。

3.数据转换:遍历采样数据,将其转换为实验报告中使用的Excel 表格。

四、实验结果1.室外热环境温度测量结果(表1):表1外热环境温度测量结果测量日期量时间度(°C)2018.11.01 17:00 33.62018.11.01 18:00 33.52018.11.01 19:00 34.22018.11.01 20:00 34.9.......分析结果显示,室外热环境温度波动范围在32-35°C之间,与当地气温变化趋势相一致,表明室外热环境温度的变化是正常的。

2.室外热环境湿度测量结果(表2):表2外热环境湿度测量结果测量日期量时间度(%)2018.11.01 17:00 642018.11.01 18:00 622018.11.01 19:00 672018.11.01 20:00 69.......从实测结果看,室外热环境湿度在50%-80%之间,湿度含量较低,有利于人体更好地适应室外热环境。

室外热环境模拟与影响因素分析

室外热环境模拟与影响因素分析

室外热环境模拟与影响因素分析李聪【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热岛”效应日益明显,一方面使城镇室外热环境更加恶劣,此外还会大大增加室内空调等设备的功耗.因此,研究室外热环境问题对于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环境质量和降低建筑能耗都具有重大意义.文中以某城市为背景,利用相关软件建立了一个点式街区模型,之后分别对影响室外热环境的因素进行模拟计算,得出其程度大小以及相互之间的影响.【期刊名称】《应用能源技术》【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4页(P24-27)【关键词】室外;热环境;模拟;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李聪【作者单位】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4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31.3.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城镇化进程在不断加快,然而在此过程中造成的环境问题也在日益凸显,其中“城市热岛效应”便是最为典型的一个。

由于城市存在大量人工发热(汽车、工厂)和高蓄热体(混凝土建筑、道路),以及绿地水体面积被大大压缩,导致城市“高温化”,其温度比郊区可高出3~5℃。

这大大降低了城市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同时也增加了城市建筑空调设备的功耗。

而“打造绿色建筑,提倡节能减排”已经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所以研究室外热环境的影响因素对于之后建筑业和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前数值模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热环境预测及评价中。

从目前来看,日本对热环境的研究起步最早,研究最为深入,取得的成果最多。

东京大学的研究人员将辐射、传导、对流耦合解析法应用于城市街区尺度模拟中,还综合考虑了辐射遮挡及蒸发作用的影响。

他们对街区中存在的各种热源对微气候影响的研究较为深入,颠覆了热环境的传统宏观研究,具有很大的创新性。

他们还对排热口位置、空调配置、绿化面积、地面返射率、车流量等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出了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数据。

在国内,华中科技大学的陈宏教授对室外热环境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第二章室外环境规划中的节能技术

第二章室外环境规划中的节能技术
室外风温 环境设计
降低热岛强 度,提高室 外舒适性
图2-8 室外热环境设计方法
2.3 建筑气候
• 一、日照
指物体表面被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现象。日照在一年中是不 断变化的,这是由于地球按一定的轨道绕太阳运动造成。
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叫黄道面。由于地轴是倾斜的,它与 黄道面约成66°33′的交角。在公转的运行中,这个交角和 地轴的倾斜方向,都是固定不变的。这样一来,就使太阳 光线垂直照射在地球上的范围,在南、北纬23°27′纬度线 之间作周期性变动,这两条纬度线则分别叫做南回归线和 北回归线。如图2-9所示为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行程,由 于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形成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 重要节气。这四个节气也是室外热环境分析的关键日。
图2-15 建筑体量与背风涡流区范围的关系
2.4 风环境设计
3.迎风面积
迎风面积是指建筑外墙垂直于风向的投影面积。迎风面积 越大,由于背风涡流区的影响,风速越低。
2.4 风环境设计
三、风环境规划设计方法
1.建筑朝向
图2-16 不同风向入射角对建筑气流影响
2.建筑间距
2.4 风环境设计
• 3.建筑形体设计
图2-20 A、B型定型单位住宅及其组成的庭院式布局示意
2.4 风环境设计
• 5.路网规划 • 6.绿化 • 7.其他规划策略 • (1)局部地理气候(2)不同功能场所性质
图2-21 地理因素影响局部风场
一、日照
2.3 建筑气候
图2-9 地球绕太阳运行图
2.3 建筑气候
太阳运行规律描述中有三个参数:太阳赤纬角、太阳高度角、 太阳方位角。赤纬角描述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行程,不同季节有 不同的太阳赤纬角;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 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线与地平面正南子午线的夹角称为 太阳方位角。

一伏天的气候对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一伏天的气候对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一伏天的气候对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一、健康影响
一伏天的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中暑、脱水等健康问题,人们需要加强防暑降温措施,注意补水和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

二、生活习惯改变
在一伏天的酷热天气中,人们往往会改变生活习惯,比如减少户外活动、选择穿轻便透气的衣物等,以求在高温下保持适宜的体温。

三、交通出行受阻
一伏天的高温容易导致道路变软、轨道膨胀等问题,影响交通出行的安全和效率,人们需要提前规划交通方式并做好防范措施。

四、心理压力增加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会导致人们情绪波动、疲劳感增加,甚至引发脾气暴躁等问题,需要及时调整心态、保持愉快心情。

五、生产生活受影响
一伏天的高温天气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会影响到生产生活,如农作物受旱、电力消耗增加等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应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外热环境对于人居方式
地域文化以及传统建筑的影响
摘要:室外热环境是指作用在外围护结构上的一切热物理量的总称,是由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降水等因素综合组成的一种热环境。

关键词:室外热环境、人居方式、地域文化、传统建筑、十个中国地域文化区
一、室外热环境
室外热环境是指作用在外围护结构上的一切热物理量的总称,是由太阳辐射、大气温度、空气湿度、风、降水等因素综合组成的一种热环境。

建筑物所在地的室外热环境通过外围护结构将直接影响室内环境,为使所设计的建筑能创造良好的室内热环境,必须了解当地室外热环境的变化规律及特征,以此作为建筑热工设计的依据。

与室外热环境密切有关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太阳辐射
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热量的基本来源,是决定室外热环境的主要因素。

2.太阳辐射的组成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太阳直接射达地面的部分,称为直射辐射;另一部分是经过大气层散射后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散射辐射。

3.影响太阳辐射照度的因素
大气中射程的长短,太阳高度角,海拔高度,大气质量。

4.太阳光谱
太阳辐射能量主要分布在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区域,其中97.8%是短波辐射,所以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

(二)室外气温
1.室外气温:指距地面1.5m处百叶箱内的空气温度。

2.变化规律
室外气温由于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它的年变化、日变化规律都是周期性的。

年变化规律:由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引起,形成一年四季气温变化,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大陆)或8月(沿海、岛屿),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或2月。

日变化规律:由地球自转引起。

日最低气温出现在6:00—7:00左右。

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左右。

(三)空气湿度
1.湿度: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可用绝对湿度或相对湿度表示,通常使用相对湿度表示空气的湿度。

2.变化规律
一般来说,某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空气的绝对湿度变化不大,但由于空气温度的变化,使得空气中饱和水蒸气压随之变化,从而导致相对湿度变化强烈。

年变化规律:最热月相对湿度最小,最冷月相对湿度最大,季风区例外。

日变化规律:晴天时,日相对湿度最大值出现在4:00~5:00,日相对湿度最小值出现在13:00-15:00。

(四)风
1.风:指由大气压力差所引起的大气水平方向的运动。

2.风的类型
大气环流:由于太阳辐射热在地球上照射不均匀,使得赤道和两极之间出现温差,从而引起大气在赤道和两极之间产生活动,即为大气环流。

地方风: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引起的小范围内的大气流动。

如海陆风,山谷风,林,原风等。

3.风的特性
(1)风向:风吹来的地平方向为风向。

可使用四方位东(E)、南(S)、西(W)、北(N)表示,细分则使用八方位,即在上述四方位中增加东南(SE)、东北(NE)、西南(SW)、西北(NW),甚至使用十六方位表示。

风向频率图(风向玫瑰图)是一定时间内在各方位刮风次数的统计图,可由此了解当地的风向,尤其是不同季节的主导风向。

(2)风速:单位时间内风前进的距离,单位为m/s。

气象学上根据风速将风分为十二级。

(五)降水
1.降水:从大地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进人大气层,经过凝结后又降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的水分。

如雨、雪、雹都属降水现象。

2.降水的性质
(1)降水量:降落到地面的雨以及雪、雹等融化后,未经蒸发或渗透流失而累积在水平面上的水层厚度。

单位:mm。

(2)降水强度:单位时间(24小时)内的降水量,单位:mm/d。

根据降水强度,可将降水划分如下:
小雨 <10mm 中雨 10—25mm
大雨 25—50mm 暴雨 50—100mm
根据上面的室外热环境的一些定义与影响因素可以看出,室外热环境与人的生活方式是密不可分的,而且不同的地域的热环境也是不同的,也就分出了各个地域的不同文化。

就拿中国的南北方来说。

中国的地域跨度很大,气候带主要是在温带,少数地域在热带和寒带。

这也就造成了中的热环境是多变的,也分出了各个不同的地域文化,而不同的地域文化里的人也有着不同的人居方式。

三、中国十个地域文化区
●东北黑土地域文化——黑、吉、辽:纬度高,气候寒冷。

以汉族和满族人
为主,民居主要以泥草房和泥瓦房为主(火炕、火墙),以棉服和皮衣为主。

●华北平原文化——冀、京、津、鲁、豫:暖寒带,半湿润气候。

以汉族为
主,民居以四合院为主,服装以棉服为主。

●黄土高原文化——晋、陕:温带季风、半湿润半干燥气候。

以汉族与回族
为主,窑洞为主要的民居特色,服装以棉服为主。

●内蒙古草原文化——内蒙古自治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半干旱草原
地区。

蒙古包的居住方式别具特色,服装以蒙古袍为主。

●青藏高原文化——青海、西藏、四川西部:山地高原气候(高寒气候)海
拔高、气温低、日照长、辐射强,温差大。

民居以石砌碉房为主,服装则以藏袍、藏民女装为主。

●四川盆地文化——川、渝: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区、湿度大、云雾多,
日照少。

民居以吊脚楼为主。

●云贵高原文化——云南、贵州:高山峡谷,喀斯特地貌,亚热带、热带季
风气候。

民居以竹楼与鼓楼为主。

●江南水乡文化——苏、浙、沪、赣、鄂、湘等: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
区,四季分明,水乡之地,白墙黑檐楼房为当地特色民居,服装以棉服与丝绸为主。

●华南妈祖文化——闽、粤、桂、琼、台: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地
区。

民居以竹楼为主,服装以汉族棉服和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服装为主。

●新疆荒漠—绿洲文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青海西部:温带大陆
性气候,干旱、半干旱荒漠和半荒漠地区,民居以别具特色的“阿以旺”
和毡房为主。

由以上看来,不同的地域热环境影响着此地域的人文文化与居住方式。

而由于中国的地域辽阔,传统建筑方面也是各具特色。

而在不同的室外热环境的影响下,各个地域的传统建筑关于室外环境上的解决又有着不同的方法就拿北京四合院来说。

北京处在中国北方一代,并且西边有黄土高原。

所以北京的风沙特别的大,而且冬季寒冷夏季干热。

那么北京的建筑普遍以保温和抗风沙为主。

这样就形成了一四合院为主的北京传统建筑。

四合院简单来讲就是一个四方的小盒子,院里一般为三户,门朝内开。

这样就可以防止北京风沙时期所带来的不便。

而四方形的结构相对于保温性来说也是很好的。

在那陕北的窑洞来说。

黄土高原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

同时,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

由于自然环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风土的影响。

窑洞基本上以靠崖式、下沉式和独立式为主。

其实在我看来窑洞主要是以抗干燥、保温为主的一种建筑特色。

黄土高原少雨,所以夏季极其干燥炎热。

在底下或山体里建造窑洞,不仅可以避暑还可以将为数不多的雨水保存下来。

我不得不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了。

小结:室外热环境影响因素对人居方式、地域文化和传统建筑是一个整体,相互影响也相互关联。

本文研究的只是一个大概情况,研究的目标也只是中国这个地域跨度的国家。

室外热环境对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影响,也造就了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

其实整体来看,室外热环境与环境的特征有些相似,而这些都是
出自大自然的之手。

所以,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才能让我们各自的文化特色保存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