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声音元素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中声音元素的运用
纪录片是一种独特的影视艺术形式, 它以现实生活的原始内容为基本素材, 真实地记录了人类社会生活。

为了再现真实的世界, 声音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

从纪录片的发展历史来看, 它的创作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而声音在纪录片中的介入与电影的整体发展一样, 是从无到有, 最终使声音成为重要的艺术元素、叙事元素、审美要素。

声音元素在当代中国纪录片中一开始就出现、但在很长时间里却并未得到充分认识和运用,处于一种尴尬的情势中。

电视声音和电视画面作为电视叙事的两大符号系统,二者的关系在纪录片的创作中一直饱受争议,而关于两者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声音功能的认识上:一种主张以画面为主,声音只是作为陪衬来弥补画面的不足,它强调的是画面的表现力和再现力;另一种则强调解说词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画面只是用来传达解说词的意义,它注重解说词的表意作用和对创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

一方面,从《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中就已经出现的旁白解说对于观众认识和领会内容与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此时的旁白解说在语音特质、情绪控制、节奏感、叙事性上还缺乏本体认识,与画面的关系也较为单一,但在画面自身同样欠缺本体意识创造的前提下,声音还是起到了介绍、传播知识和信息的作用,而且时代气息所赋予的抒情语调也从一个角度上部分消融了作品整体上的生硬和散乱;另一方面,声音元素的构成本应是多种多样,包括人声中的对白、旁白和独白、音响中的自然音响、动作音响和机械音响、音乐中的有声源音乐、配乐以及单纯的象征性音符等,然而当代中国纪录片的声音表现范围却大多限于旁白解说、主题配乐、访谈对象的独白这三大类,间或有一点增强现场感的环境音响和与画面相匹配的人物动作音响,声音元素的特质及其潜力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和挖掘。

这种现象与世界电影的发展历程是多么相似,对于声音元素的深入认识和表现不仅是视听艺术创作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它往往在看似不经意之中、潜移默化着作品的主题内涵。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在这段由百度百科整理的关于纪录片的定义中,出现最多的词语就是——真实。

虽然“完全真实而客观”地反映我们生活的世界,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实现,但是在实际操作上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论我们选取何种角度,
或使用何种景别,只要我们决定了摄像机取景框中的内容,那么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者们就已经将其主观的意志或者倾向性,不由自主地加载到纪录片本应反映的真实中去了。

正因为如此,电视纪录片的“真实与客观”,显然具有“相对性”。

这一点对于电视纪录片的声音创作理念,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与其说“完全真实”地再现现实世界的声音场景,不如说“如实”地还原纪录片镜头中的听觉感受。

假设一个常见的场景,两个人在比较安静的室内谈话。

此时,我们用一只全指向性话筒拾音,将这段对话的声音连同环境的声音录制下来。

事后,我们首先询问谈话当事人:谈话时感觉周围环境是否安静?很有可能他们并没有“听到”谈话以外的环境声音。

接着我们将磁带还音,谈话当事人会听到很多他们意想不到的声音:室外汽车偶尔经过时产生的低频噪声、一两声灰喜鹊的鸣叫声等。

实际上,人耳并不是没有“听到”,而是更愿意选择听到更为有效的声音信息。

“真实的声音”往往只是人们“心中的”真实声音,是基于自己生活经验的一种认同。

利用这种特别的“听觉认知心理特征”,录音师在创作电视纪录片中的声音时,必须具备适当而正确的“选择能力”。

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录音师除录制大量的同期声之外,还要录制很多与拍摄地点相关的声音素材。

在后期声音制作、进行声音效果套剪时,如何从上述众多声音素材中选择出更直接、更明确、更具有代表性的声音,如何用最直接的声音元素再现、勾勒出所记录的内容,是纪录片能否“如实”还原声音的关键所在。

在叙事理论中,背景有两种,一种是以人物行动发生的时空为主的背景,另外一种是用以引起注意、提供叙事背景的社会环境,这两种背景是经常结合在一起的。

在影像片段中,背景的表现一般是通过画面来展现的,例如屋内、餐馆、汽车内等,但由于画面受到空间的限制,限制了其对背景的表达,而声音则正好可以弥补画面的这种不足,为事件的发展烘托气氛。

声音也存在相应的空间,在远景中的声音音量较小,音质也不清晰;而在特写中的声音音量较大,音质清晰响亮;仰角度镜头中的声音音调较高,俯角度镜头中的声音音调较低。

声音由高而低、由远而近的运动方式能够表现出事件的空间感。

显然,这种空间是一种相对空间,不是视觉范畴中的物质空间,而是一种听觉空间。

利用各种环境音响创造背景,能有力地渲染环境气氛,弥补画面的局限,使故事在真实的环境中展开,从而获得真实感。

声音能够结合画面提供完整的故事情节,融入事件的发展,起到转换时空的作用
人物声音。

人物声音作为纪录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解说词、主持人抑或是影像中主人公的话语都可能成为叙事的主角,影视创造的伟大,在于它以
视听的方式可以成为真实的媒介,同时还可组织起自己有形的人格化的叙事中介。

从纪录片有声音后,解说词的运用可谓贯穿了整个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尤其是纪录片介入电视后,解说词的运用更是充分地发挥了它的叙事性。

纪录片的画面主要表现人物的活动,展示时空环境和事件的进程,而人物之间的特定关系,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是画面无法表现的,解说词就承担了这种功能。

无论是客观性地交代背景和结果的解说词还是主观性地揭示内涵和主题的解说词,它们的出现对画面或是完全配合画面,或者是一定程度上对画面的超越,来点明画面本身意义的内涵,对画面所传递的漫无边际的客观信息确定一个大致的意义指向。

对于纪录片整体的叙事起到了贯穿、衔接、深化的作用,是纪录片叙事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由于访问谈话模式纪录片的诞生,纪录片开始表现当事人的话语,从而使纪录片更加真实。

片中的人物随着事件的发展,不时地向摄像机诉说心里话。

这样的记录方式,能使观众感觉编导与被拍摄对象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客观地记录下了人物真实的行为和心态。

环境声音。

环境声在传统电视理论中是作为“效果”出现的,主要包括同期声和效果声,其叙事功能是不可忽略的。

在同期语言中出现的对白和直接交谈等是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出现的,从声源上讲,它不是来源于记录者与被记录者,但却与两者特别是后者有着一定的联系。

这部分口语有选择地进入同期声以后,也呈现出一定的叙事特征。

纪录片中的效果声,作为声音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写意”。

它是指声音能表达一定的意境,起到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的作用。

效果声写意的形式有夸张效果、闪回效果、对比效果和悬念效果,在纪录片中,夸张效果用得居多。

这些夸张效果都是意味深长、内蕴深邃。

而这种写意的作用也是为了片子的叙事,使纪录片的故事讲得更加精彩、更加吸引人。

除此之外,效果声的转场作用和暗示作用也同时为叙事作铺垫。

音乐音响。

音乐在影视剧中用得很多,纪录片用得相对较少。

但音乐在纪录片中所承载的作用很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

因为纪录片没有演员生动地表演,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似乎更显重要。

尤其是当下更强调纪录片的故事性,增强其可视性和感染力,就能使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功能地位更为凸显。

音乐会给观众带来对节目时空背景和风格的一种立体感觉,通过对环境气氛的渲染,更容易把观众带进影片的情景之中。

在纪录片的叙事结构方面,音乐可以预示事件的变化转折,用一段音乐加转场画面,预示将要出现紧张、危险、恐怖的情景,可以预示事件将要向好的方向发展或要向坏的方向发展等;片中某些段落的解说词已结束,使用画面和音乐可
以使情景得到延伸,使观众得到情感的延续和回味。

音乐、音响在写意上独有优势。

最常见的写意音响是采用夸张的手法,把原来听不见的声音放大到听得见,把原来小的声音放得更大,甚至震耳欲聋,或加上延时、混响处理。

在表现过去式时,不可能拍到当年真实的画面场景,可以通过使用过去的图片、资料、旧物、空镜头等加上与之相对应、吻合的音乐音响,同样能达到非常好的写意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在纪录片创作中应重视同期声所带来的听觉真实。

纪录片是一种记录真实的艺术形式,因此,在给观众诉诸于画面真实、场景真实的同时也应注重带给观众以听觉的真实。

纪录片中的“纪录”二字便包含着要纪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各种声音,包括人或物发出的,自身活动发出的等等,它具有真实性、逼真性、表意性。

而这些在拍摄过程中收集到的原生态的声音往往有着后期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的效果,在纪录片《幼儿园》中几乎没有使用解说词,凸显孩子们的心理、个性更多的都是依靠同期声,如初次离开家庭进入陌生幼儿园的孩子们用哭声来表示他们的惊恐与不知所措,入托第一天的孩子声嘶力竭的喊着“老师别抢我”,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孩子们似乎如临大敌,害怕成为主要的情绪,在此时似乎没有什么解说词能比孩子们原有的稚气的语言、真切的哭声更能打动人心,更能引人深思。

在此种情况中,同期声的必要性便得以淋漓尽致的凸显。

在获艾美奖最佳纪录片的《归途列车》中,最开始就出现了大波的回家人潮,嘈杂的人声,匆匆的脚步声,列车出发的轰鸣声,这些都是同期声,真实的声音让我们在一开始就真切的感受到春节回家的震撼场面,把观众迅速的带入到了真实的春运氛围中,而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春运场景是丽琴第一次和父母一块回家过年,汹涌的人潮在空中俯视是如此的壮观和震撼,一个个人变成了黑压压的涌动的小点,这样的画面伴随着的是因拥挤而发出的尖叫声和巨大的不可分辨的嘈杂声,这样的场景是用什么样的语言都无法描述的震撼,只有还原当时场景中最真实的同期声才能使影片得到最佳的效果。

因此我们不得不说,这些在拍摄过程中收集到的原生态的人物语言、音响在刻画当时的氛围,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中有着极为特殊而显著的作用,只有同期声是对当时场景的最真实还原,因此在拍摄前期应该要像注重画面一样来注重声音的采集收录,这一点在纪录片中十分关键。

另一方面就是加强音乐在纪录片中的应用意识。

众所周知,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音乐带给人们的体验是无法用任何语言可以描述的,只能在音乐本身才能感悟领会的到。

同时音乐所具有的艺术魅力也使的它成为加强纪录片艺术性的重
要元素。

因此应意识到音乐所特有的这种功能,主动的、积极的运用音乐,而绝不仅是在人物的某种情感得不到体现时才被动的使用。

应避免被动、消极的使用音乐所带来的种种应用音乐中的粗糙现象:音乐的出场与退场往往十分突然,尤其表现在音乐的消失上,乐句或被生硬剪断,或停留在不具有稳定感的音符上,使得音乐给人未完的感觉;音乐的情感体现与片子基调、主题、内容不符,搭配不协调,布局不合理,这些都阻碍了音乐魅力的充分发挥。

还有就是要处理好解说词与画面的关系。

解说词的基本作用就是对画面起着解释、补充和升华,在纪录片中恰当使用解说词无疑可以使内容得以更完整清晰的呈现,但是应避免滥用解说词,无必要的通篇的解说词便会使观众听觉产生疲劳并且忽略画面的内容,这样的作品无疑使失败的。

在纪录片中既要发挥解说词的作用又要发挥画面语言特有的感染力和张力,应明确以画面内容为主,解说为辅,把握两者的主次关系不变,只有在恰当的时刻、在真正需要的时候才使解说词适时的出现。

纪录片《美丽中国之云翔天边》在最开始便解说道:“中国云南取意于彩云之南,浪漫的命名后面,暗藏玄机,这里有举世闻名的峡谷、河流和雨林,万千生灵伴着晨曦醒来,在热带以北的地方,我们很难想象有这样的丛林,在云南,他们为什么如此生机勃勃……”此处的解说词对本集内容作以大体的概述,并且留下一定的悬念,吸引观众继续往下观看,云南美丽的风景画面配以浑厚动听的解说,更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极大的增强了画面的感染力,这便是解说的魅力。

在纪录片《舟舟的世界》中解说配以画面是讲述故事的主要方式,舟舟摆弄着自己的书包,拿着笔娴熟的指挥的画面配以解说词“舟舟大概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永远背着书包的文盲,他不识字甚至不会数数,但文具纸张他一应俱全,不过舟舟的笔通常不是用来画画的”。

低沉舒缓的解说娓娓道来,向我们讲述着舟舟的故事,在讲述这个关于音乐奇迹的故事时,解说向我们补充着画面以外的信息,让整个故事连贯而全面,可以说在整个纪录片中,解说的存在自然且不可缺少。

“从三岁走进这座排练场,舟舟比在座乐手的资格都老,老资格的舟舟也不白吃,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自然与和谐。

”简练的几句话便点明了舟舟跟音乐的结缘之早和舟舟虽然智障但是他的单纯,他不加以任何修饰的与人相处方式让他的世界充满了和谐与自然,没有冗长复杂的解说、没有堆砌华丽的辞藻,而是点明扼要、恰当如分,加深了观众的理解和感受,彰显出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

声音元素的加入无论是同期声、音乐还是解说词,无疑都会拓展纪录片的表现空间,提高着纪录片的艺术性、生动性、思想性、真实性等等,因此可以说在纪录片中拥有着与画面同样重要的作用。

重视纪录片中的声音元素,使声音与画
面得以更好的融合,以更好的表现形式、表现方式展现出纪录片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黄昌林:《论电视声音的叙事功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

2. 王一夫:《论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当代电视》。

3. 于铮:《纪录片创作中的声音叙事性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度学位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