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2课时《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我们与法律息息相关,需要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对社会的维护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我们与法律》的相关内容,对法律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七年级的学生对法律的理解更深入,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培养他们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我们与法律息息相关。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维护法律的权威。
3.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对社会的维护作用。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意义。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制作PPT,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如生活中的纠纷,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例如,甲和乙因为一件小事发生纠纷,最后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了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法律,这个纠纷该如何解决?2.呈现(10分钟)呈现更多类似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法律在这些案例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与法律息息相关,需要遵守法律。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法律在这个案例中的作用。
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10分钟)针对每个小组的汇报,进行点评,总结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意义。
5.拓展(10分钟)讨论:法律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
让学生举例说明法律如何保障公民的权利,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
教材分析:
初中生处在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影响。
本科将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市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着力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承担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历史重任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应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
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生理上,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初中生
正处在身心发展、成长过程中,其情绪、情感、思维、意志、能力及性格还极不稳定和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易变性。
我校学生具有思维活跃,课堂敢于发言,素质整体上呈现多层次的特点。
教学策略:
借助新教材的平台,讲讨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融为一体,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通过观看学生感兴趣的视频、微课,以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的模式来解决本科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和互助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提出、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板书设计2: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多、理论性强,问题都比较抽象、难懂,很多法律用语是学生第一次见到。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列举材料、案例分析等形式特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同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在探究发现中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情感。
本节课教学内容多,知识点杂,设计的活动多,可能与课堂的有限时间冲突,这就要求老师能够合理地分配各个环节的时间,避免前松后紧。
初中道德与法治《我们与法律同行1》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道德与法治《我们与法律同行1》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请同学们影响?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导入: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开启与法律同行的旅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与法律同行(板书)。
同学们:在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具备哪些法律素质才能成为法治社会的合格公民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到的内容。
(设计意图:配备轻松的音乐,给学生提供一个愉悦的环境。
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主动提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整体的感觉。
)教师引导:说到全面依法治国,离不开立法、执法、司法、守法这几个方面,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新 16 字方针?环节一:多媒体展示:四副漫画(见课件)教师引导:就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结合漫画的内容,想一想;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设计意图:结合课本“运用你的经验”的内容,以形象直观的漫画形式,呈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将时政和课本的内容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学生回答:(略)教师引导: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多媒体展示:小结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我们的幸福生活。
(设计意图:对学习的内容及时概括总结,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
)教师引导:但是,法律的保障功能不可能自动实现,它需要人们从态度上要尊敬、推崇,行为上要遵守。
对我们青少年来说,首先要学会依法办事。
多媒体展示:学会依法办事教师引导:什么是依法办事呢?就是在做事之前,要想一想,法律赋予我哪些权利,法律要求我必须履行哪些义务,我可以做什么,我不可以做什么,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
然后再行事。
(设计意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依法办事的含义,为后面知识点的学习做铺垫。
)教师引导:那么,怎样依法办事呢?让我们先从小宇的苦恼说起。
环节二:多媒体展示:探究与分享:小宇的苦恼小宇的爸爸原来是一家公司的老板,因债务问题公司宣布破产,多年的积蓄化为乌有。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守捍卫者。
1.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2.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3.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学生活动预设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人违了法,犯了罪,却茫然不知;还有一些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非法侵害,却无动于衷,这都与其不知法、不懂法有直接的联系。
学法才能知法,知法才能更好地守法,我们应通过学习了解法律的规定,做到知法于心,与法同行。
二、合作探究探究一: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学生阅读教材P101探究与分享小宇家的事,探讨:你认为小宇应该怎么做?为什么?交流点拨:小宇应该找到社区或当地政府,由他们出面劝说并制止爸爸的暴行,也可请求法律援助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妈妈的合法权益。
请学生回答学生阅读教材P101小宇家的事,学生阅读教材P101分享,中学生晓程如何应对不法侵害,探讨探究二:用合法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学生阅读教材P101下面探究与分享,中学生晓程如何应对不法侵害,探讨:你认为晓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交流点拨:晓程可以告诉父母、老师,也可以向当地派出所报案。
因为当我们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忍气吞声,不能纵容违法犯罪行为,而应通过合法的途径使问题得到解决,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探究三:尊崇法律、信仰法律学生阅读教材P102探究与分享宪法宣誓制度,探讨: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交流点拨:有利于树立宪法的权威;有利于国家工作人员树立宪法意识;学生阅读教材P102宪法宣誓制度,探讨:学材P102下面探究与分享,“教育法、旅游法、环境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规定。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优秀教案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活ຫໍສະໝຸດ 探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题
播放视频,提问:新的法规的出台,使网约车合法了,如果你是网约车司机会有什么感想?
如果你是普通乘客,会有什么想法?
学生观看视频,个别回答。
通过视频直截了当地点明“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从而导入课题:我们与法律同行
共享收获
教师对板书进行归纳,课堂总结、教师寄语
师生互动,根据教师板书,学生总结课堂收获。
梳理知识脉络,达成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学生读材料,并结合书本知识作出回答。
学生讨论交流后,展示问题答案。
通过真实案例,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案例中感受到我们生活中违反法律的现象屡有发生。
通过对同一个案例,两个人不同的行为的分析,让学生知道“怎么样学会依法办事”
破题
展示资料: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剧中主人公侯亮平多次强调要树立对法律的信仰。
引用名人民言,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细读教材,了解法律信仰的要求。
该活动是为了突破难点,把抽象的法律概念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
升题
建设法治中国,人人有责。
今日,某网站在征集建设法治中国的金点子
请你出谋划策,提供一些可行的做法。
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和同学分享交流。
此环节主要是为了升华主题,通过学生活动,做到知行合一。如果学生不会,可以提醒学生参考教材的事例。
析题
展示某女士于2015年12月12日通过Uber手机软件预定了一辆从黄浦区海潮路到浦东机场的专车,途中发生追尾事故。当事司机李某在发生车祸后,并未第一时间对乘客进行救助,反而下车与追尾车辆理论,事后不仅对该女士的伤情不闻不问,还故意躲避乘客及家属。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省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四、怎样树立法律信仰?
答:1、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
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2、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
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遵法守法的意识
和自觉性,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3、青少年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
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2.树立法律信仰的原因
Ⅱ
以及做法?
Ⅲ 3.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对青 少年有哪些要求?
在小哲观看了党的第十九次代 表大会视频直播以后,特别是 针对“依法治国”这一概念深 入展开了社会调查、资料搜集、 随机拍摄一系列活动,目的是 探讨青少年如何走依法治国之 路。
本节课将以小哲的调查、研 究为线索进行探讨,看看我们 怎样才能更好为十九大献礼与 法律同行,为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而努力。
宪法
3.下列图中两圆分表代表法律、道德调整的对
B 象和范围,其中表达正确的是( )
A
B
C
D
法律调控的是人们的行为, 道德调控的是人的行为和思想。
4.小林升入中学后,为方便上学,爸爸为他购买了 一辆价值近千元的自行车。一天放学后,小林发 现停放在学校大门外的自行车被盗。对此,你认
C 为小林的正确做法是( )
惯,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
捍卫者。我们要树立法律信仰。
②我们还要加强道德修养,增强遵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1.小李在工地辛苦工作一年,工地负责人竟以种种 借口拖欠工资不还。万般无奈,小李要用最正规、
B 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讨回工资,该手段是( )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我们与法律息息相关,我们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作用,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认识较片面,理解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我们与法律息息相关。
2.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增强法治观念。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认识到我们与法律息息相关。
2.难点: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法律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2.制作PPT,展示案例和相关知识点。
3.准备时间:约1课时(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与法律相关的场景,如法庭、警察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个典型案例,如盗窃、诈骗等,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分享,总结出维护权益的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巩固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内容主要包括: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如何维护法律尊严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但对法律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法制观念较为淡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遵守法律,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认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学会维护法律尊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看法。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场景,让学生参与体验。
3.准备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如交通规则、校规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法律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法律的认识和看法。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设置情景模拟,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一篇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作用以及我们与法律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对法律的认识相对较浅薄。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法律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教师需要运用生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理解法律的作用。
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3.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使他们在生活中能自觉遵守法律。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的作用。
2.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的作用。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法律的认识和体会。
3.情境模拟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培养他们遵守法律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情境模拟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院、警察等,引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对法律有什么认识?”让学生自由发言,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如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接着讲解法律的作用,如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等。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学生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案例,也可以自己寻找实例。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法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我们与法律同行》示范课教案【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程标准依据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
”2.内容解析本框共安排两目的内容:第一目“树立法治意识”。
本目主要帮助学生理解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并自觉树立法治意识,发自内心的认可、尊崇、遵守和服从法律。
本目主要讲述了三层意思。
其一,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
其二,法治意识的内涵。
其三,青少年要学会依法办事。
第二目“学会依法办事”。
本目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并学会依法办事。
本目主要表达了四层意思。
其一,学会依法办事的原因。
其二,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
其三,依法办事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其四,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1.树立法治意识并理解其重要性。
2.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
3.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性4.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树立法治意识并理解其重要性。
教学难点: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
四、教学过程五、课堂练习1.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我们青少年应该( D )①树立法律信仰,增强法治意识②学会依法办事③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④做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个别下调至12岁,明确在“特定情形、特别程序”前提下,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实施严重暴力犯罪,可追究刑事责任。
这说明( C )①规范自身行为,不犯罪是人们行为的底线②青少年要依法自律,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③国家权力机关推进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④青少年要增强自控能力,认清犯罪危害,预防犯罪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近年来,外卖队伍不断壮大,为了能准时送餐,部分外卖小哥逆向行驶、超速行驶、闯红灯……成为交通事故的高发群体。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二框我们与法律同行【目标定位】一、教学目标二、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2.难点:树立法治意识。
【课堂设计】一、情景导入一位15岁的初中女生,因为全班抽查英语单词,她没有背出来,却违背老师的要求,在合格的名单上签了名,结果老师让她在讲台上读自己的检讨,在国旗下罚站40分钟……最后她留下一封遗书,跳河自杀。
在遗书中,她说这件事是她一生中最大的羞辱,她没脸面再回学校上课了。
想一想:(1)你或你的家人和朋友有没有过权利受到侵犯的经历呢?(2)当时想过诉诸法律来解决吗?学生回答略。
点拨:人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现代法治社会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法律如影随形。
因此,我们要与法律同行,增强法律意识,学会依法办事。
二、教学过程1.学会依法办事活动一:走进生活反思法律环节一:出谋划策李强的表哥在城里打工。
春节前,表哥找老板要工钱准备回家过年,老板不但不给,还将其打伤。
表哥很气愤,回家约了几个人准备对老板进行报复。
李强听说后……试一试:如果你是李强,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意愿,续写故事,并说出理由。
学生交流回答略。
归纳总结:当我们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后,我们要敢于并善于运用法治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采取非法手段,以牙还牙,以恶治恶,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环节二:感悟提升想一想:自己或自己的家人与他人发生过权益纠纷吗?是怎样解决的?学生交流略。
归纳总结:我们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树立法治意识活动二:宪法宣誓树立法治意识为彰显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激励和教育新任职干部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进一步增强职业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2017年5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举行新任职干部宪法宣誓活动。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合作探究:(1)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2)生活中,你是怎样树立法治意识的?学生交流回答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我们与法律同行 -市赛一等奖

《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
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谢晋
【教育价值】
1.自我成长:增强法治意识,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学会依法维权。
2.我与他人的关系:以法治思维,用法律手段尊重、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3.我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树立法律信仰,敬畏法律、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建设。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发自内心的尊崇法律,增强法治意识,树立法律信仰。
2.能力目标:学会依法办事,养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能运用法治的方式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3.知识目标:了解依法办事的要求,了解和掌握如何树立法律信仰。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学会依法办事
学习难点:以实际行动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学法)
依法解决问题(用法)
我们与法律同行
提升道德水平
树立法律信仰
(尊法)
内心崇尚与坚守。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8
律方面、在遵守法律方面、 展示(做法 判断思维
践
在依法维权方面、在思想道 写在过关 能力和概
行 拓 展 空 间 : 德方面的具体行动
本上并幻 括问题的
立 (5 分钟) 2.引导学生作好成果展示 灯展示) 能力以及
德
(尽量关注更多学生)并点
解决问题
树
评
的 能力
人
小
展示练习题,教师点评、指 1.学生自 学以致用,
容
解标
读准
教 教 情感态度 树立法律信仰,增强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自觉
材 学 价值观目 性。
目
标
标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1
知识目标 知道依法办事的要求,理解树立法律信仰的重要性。 教 教材、多媒体课件、网络信息、课堂生成 学 资 源 教 学会依法办事。 学 重 点 教 树立法律信仰。 学 难 点 教 搜集调查比较贴近学生生活的有关依法办事的正、反影响的案例、 学 设计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准 解备 读教 方学
要举措。
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
捍卫法律。(2)法治时
代, 并不否认道德的重
要性。(3)青少年不仅
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
者,也应该成为参与者
6
和推动者。
展示本节课知识结构。
归纳、梳理 通过梳理
课堂小结(2 分钟)
知识点。 知识点,帮 助学生形 成知识体
系。
明
1.引导学生探讨在学习法 学生成果 培养学生
理
2.在过关 做 法 律 的
钟)
3、探究与分享:小宇应该 本上写出 忠 实 崇 尚
怎么做?为什么?(请从下 知识点 者、自觉遵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我们既是法律的受益者,也是法律的执行者。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提高法律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学生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法律的力量。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法律场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3.准备法律知识问答道具,用于巩固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案例内容可以是:某学生因为违反校规校纪,被学校给予处分。
让学生思考:这个处分是否合法?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法律?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以及与生活的关系。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既是保护自己的武器,也是约束自己的规则。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法律知识问答环节,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最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10.2我们与法律同行 》省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5.建设法治中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因此,
未成年人应该( A )
①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②举报违法犯罪行为
③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④参与制定法律法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法律秩序是我们健康成长所需要的,而良好法律秩序的形成
C 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因此,我们应该( )
A.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法律条文就行了 B.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攀登科学高峰 C.依法办事,善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和人民的 利益不受侵犯,成为法律的坚定捍卫者 D.积极锻炼身体,与违法犯罪分子斗争到底
你认为小宇爸爸的行为是否违法?
爸爸喝醉后打骂妈妈,冲小宇撒气,是一种家暴行为, 侵害了小宇和他妈妈的合法权利,是违法行为。
探究与分享
情景二
情景三
小勤是个要强的孩子, 家里生活比较困难,学校 要求买校服,可家长一时 拿不出钱。看到捡废品能
一个留学生在乘坐的飞 机上,笑嘻嘻地递给空中小 姐一张纸条,写着:“我身
B 邮箱和一些公司的网站,最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说明( )
A.他是一位电脑高手,大有前途 B.他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我们要依法办事 C.邮箱或网站的安全性太差 D.小李的水平太差,还要加强
谈谈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诉讼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非诉讼
投诉
调解
裁决
维 权 途 径
法律服
仲裁 复议
申诉
法律服务的机构:律师事务 所、公证处、法律服务所。
你认为晓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
晓程可以先给他们钱,然后向家长老师说明情况请 求帮助或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我们是法治国家,遇到 不法侵害时,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 和愿望。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教案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个人权益的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并且能够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意识,但是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可能还不够清晰。
在生活学习中,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与法律相关的问题,但是可能不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作用,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知道法律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维护自身权益。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法律对每个人的约束力。
2.如何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具体作用。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模拟法律实践,提高他们的法律运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法律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模拟法律实践的材料和工具。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真实的法律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白法律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
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法律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遵守法律和运用法律知识的。
通过讨论,让学生加深对法律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法律的问题,巩固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同时,教师进行点评,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
《我们与法律同行》精品教案

《我们与法律同行》精品教案教案:《我们与法律同行》一、教学目标1.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3.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掌握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
三、教学准备1.课件;2.视频资源。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如停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购物时要保留发票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法律规定的作用。
2.提出问题(10分钟)提问:“你们觉得法律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
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法律是社会规范的总称,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
3.探究法律的定义和作用(20分钟)通过课件和视频资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定义和作用,包括以下内容:(1)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政权制定和保障的一切社会规范的统称,是国家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所公布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调整社会关系、推动社会进步等。
4.学习法律常识(3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包括以下内容:(1)法律的分类: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等。
(2)违法行为:盗窃、抢劫、诈骗等。
(3)法律责任: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等。
(4)法律的适用: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要遵守法律。
5.案例分析(15分钟)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经验有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时,鼓励学生积累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6.总结归纳(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法律的定义、作用和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
同时,向学生强调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增强遵守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以“我与法律同行”为题,写一篇文章,介绍他们在生活中如何遵守法律,并思考为什么要遵守法律。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基本了解了法律的定义和作用,并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下《10我们与法律同行 》[朱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下《10我们与法律同行 》[朱老师]『市一等奖』优质课](https://img.taocdn.com/s3/m/c8b6371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6.png)
2.“河流虽急,沿着河槽走;人虽众多,守着法律走。”这句谚语
的寓意是(B )
①公民应该自觉遵守法律
②遇到问题应该通过法治方式解决
③人们应该树立法律信仰,铭记法律精神 ④只考虑自身利益,
不必维护他人利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
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 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 有什么后果。
探究与分享
中学生晓程在放学路上,被两名
男生堵截。这两名男生恶狠狠地向晓 程要钱, 晓程说没钱。一名男生对另 一名男生说:“给我找块砖,看他说 不说实话。”接着, 两名男生又威胁 晓程:“到底有没有钱?快掏出来!” 随后便开始搜晓程的口袋, 掏出所有 的钱,往晓程头上拍了一巴掌说: “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
力行学法,全民守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 究数据:共调查了2834名 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 410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 751名专门学校学生。“不 懂法律”的占65%,“不知 道是犯罪,也不知道会受 到处罚”的58.1%,“不知 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 占64.7%。
观察漫画,思考问题
超市见闻
针对图中现象,说说你的感想。
我们不仅要宣传法律,加大执法力度,还要加强 公民思想道德教育。
依法办事,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 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 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法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青少年要成为法治中国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会依法办事
活动一:遵守法规
情景一:共享单车的出现,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有效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1公里”的难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少!图为小学生骑行共享单车。
问题:你怎么看待这一行为?
提示:这是不安全的行为,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
结论:因为没有遵守法律,得不到幸福的保障,将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2条之规定: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情景二:近来,针对共享单车的破坏、私占、诈骗等各种不端行为频出。
思考: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
结论:受到道德的谴责,法律的惩罚等。
问题:这两则案例给我们哪些共同的启示?
教师总结:共享单车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使用者的守法
意识和守法行为。
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底线。
依法办事,要树立法律意识,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相关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之规定: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破坏更加严重者,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5条的“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予以定性。
活动二:你说我说
网友言论:共享单车余额不能退款,要怎么维权?
引导: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以恶治暴,必要时通过法治的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利益。
教师总结:培养习惯
依法办事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树立法律信仰
活动三:谈古论今——孝公之问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和同学进行讨论,极回答问题。
2000多年前,秦孝公励精图治,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有一天,秦孝公问商鞅:这些制定出来的法律,如何让老百姓遵守呢?这一问被当代学者称为“孝公难题”或“孝公之问”。
要解决“孝公难题”,让“纸上的法”变成“现实的法”,治本之策、当务之急就是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
(教材P102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
提示:有利于宣扬宪法的权威,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尊严。
教师讲述: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特别强调:法律至上。
活动四:漫画解读
问题:这两幅讽刺漫画揭示了什么现象?
提示:漫画反映了一些人法律至上意识明显不足,遇事信权不信法、信钱不信法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这是缺乏法律信仰的现象。
活动五:法治与道德
(教材P102第二个“探究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