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的分度及治疗

合集下载

腹水的分度和治疗

腹水的分度和治疗

腹水的分度临床腹水分有三度,有二种分法:1、以肚脐为标准,肚脐低于二侧髂骨连线者为一度,相同水平者为二度,高出甚至肚脐膨出为三度;2、移动性浊音低于腋中线为一度,界于锁骨中线与腋中线者为二度,超出锁骨中线为三度。

第一种分法见于国外文献,第二种分法国内常用。

腹水B超分度:少量——腹水出现于肝肾间隙、盆腔及肝右前上间隙。

中量——除上述部位外,于胆囊床、膀胱周围、网膜囊及脾周围均可见无回声区。

大量——于肝脾周围、盆腔、肠襻周围均可见无回声区,并可见肠系膜、肠管在无回声区漂动。

美国的腹水的分级1级 :仅仅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才能发现;2级 :容易检测到,但量少;3级 :明显但没有腹壁紧张4级 :明显且腹壁紧张.英国肝硬化腹水的分度:1级(轻度):腹水仅仅经超声检查探及;2级(中度):腹水导致腹部中度的、对称的膨隆;3级(大量):腹水导致明显的腹部膨隆。

2010版EASL肝硬化腹水指南解析2010年09月23日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肝病中心李海贾继东在2010年9月份的《肝脏病学杂志》(J Hepatol 2010,53:397)上,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发表了《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肝肾综合征处理临床实践指南》。

该指南与国际腹水俱乐部(ICA)的共识(2003年)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的《肝硬化腹水成人患者处理指南》(2009年)一起,成为近年来国际上发表的关于肝硬化腹水等并发症临床诊疗的重要指导性文献。

受《中国医学论坛报》编辑之邀,现向读者简要介绍该指南,并将其与AASLD指南及ICA共识进行比较与分析,供读者参考(D2~D3版)。

腹水的评估与诊断腹水检查无论是EASL新版指南、AASLD指南,还是ICA共识,它们均指出,在患者新出现腹水时,应该进行腹腔穿刺和相应的腹水检查,以便尽快明确腹水原因,排除其他疾患引起的腹水,确诊是否为自发性腹膜炎。

EASL指南、AASLD指南和ICA共识也均强调了血清腹水白蛋白浓度梯度[SAAG,计算公式为血清白蛋白浓度(g/L)-腹水白蛋白浓度(g/L)]在腹水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即如果SAAG≥11 g/L,则诊断门脉高压性腹水的准确性可以达到97%。

腹水的分度

腹水的分度

腹水的分度
临床腹水分有三度,有二种分法:1、以肚脐为标准,肚脐低于二侧髂骨连线者为一度,相同水平者为二度,高出甚至肚脐膨出为三度; 2、移动性浊音低于腋中线为一度,界于锁骨中线与腋中线者为二度,超出锁骨中线三度。

第一种分法见于国外文献,第二种分法国内常用。

腹水B超分度:少量——腹水出现于肝肾间隙、盆腔及肝右前上间隙。

中量——除上述部位外,于胆囊床、膀胱周围、网膜囊及脾周围均可见无回声区。

大量——于肝脾周围、盆腔、肠襻周围均可见无回声区,并可见肠系膜、肠管在无回声区漂动。

美国的腹水的分级
1级 :仅仅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才能发现;
2级 :容易检测到,但量少;
3级 :明显但没有腹壁紧张
4级 :明显且腹壁紧张.
英国肝硬化腹水的分度:
1级(轻度):腹水仅仅经超声检查探及;
2级(中度):腹水导致腹部中度的、对称的膨隆;
3级(大量):腹水导致明显的腹部膨隆。

腹腔积液诊断与治疗PPT

腹腔积液诊断与治疗PPT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 累和熬夜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焦 虑和紧张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 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食用生冷食物,防止 食物中毒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定期进行健康乐观积极 的心态,避免
焦虑和抑郁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饮
汇报人: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腹腔积液:腹腔内液体的异常积聚,包括生理性积液和病理性积液 生理性积液:正常生理状态下的腹腔积液,如腹膜腔内的液体 病理性积液: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的腹腔积液,如肝硬化、心衰、肾病等 分类:根据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腹腔积液可分为渗出性、漏出性和混合性三种类型。
食、睡眠等
加强与医生的 沟通,了解病 情和治疗方案
保持良好的人 际关系,与家 人、朋友保持 联系,获得支
持和鼓励
饮食: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运动: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 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增加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鸡蛋、豆类等 增加水分摄入:如白开水、果汁、汤等 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等 避免高盐食物:如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 避免酒精和咖啡因:如酒、咖啡、茶等 保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腹腔穿刺:抽取腹 腔积液进行化验, 了解积液性质和病 因
CT扫描:通过X射线扫描检 查腹腔积液的量和位置
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检查 腹腔积液的量和位置
MRI检查:通过磁共振成像 检查腹腔积液的量和位置
血管造影:通过血管造影检 查腹腔积液的量和位置
穿刺目的: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和病因 穿刺部位:通常选择腹壁最薄处,如脐周、剑突下或肋弓下 穿刺方法:采用局部麻醉,用穿刺针刺入腹腔,抽取积液进行化验 穿刺注意事项: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如血管、神经等,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腹水的分度及治疗(精编文档).doc

腹水的分度及治疗(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腹水的分度临床腹水分有三度,有二种分法:1、以肚脐为标准,肚脐低于二侧髂骨连线者为一度,相同水平者为二度,高出甚至肚脐膨出为三度;2、移动性浊音低于腋中线为一度,界于锁骨中线与腋中线者为二度,超出锁骨中线为三度。

第一种分法见于国外文献,第二种分法国内常用。

腹水B超分度:少量——腹水出现于肝肾间隙、盆腔及肝右前上间隙。

中量——除上述部位外,于胆囊床、膀胱周围、网膜囊及脾周围均可见无回声区。

大量——于肝脾周围、盆腔、肠襻周围均可见无回声区,并可见肠系膜、肠管在无回声区漂动。

美国的腹水的分级1级:仅仅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才能发现;2级:容易检测到,但量少;3级:明显但没有腹壁紧张4级:明显且腹壁紧张.英国肝硬化腹水的分度:1级(轻度):腹水仅仅经超声检查探及;2级(中度):腹水导致腹部中度的、对称的膨隆;3级(大量):腹水导致明显的腹部膨隆。

2010版EASL肝硬化腹水指南解析2010年09月23日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肝病中心李海贾继东在2010年9月份的《肝脏病学杂志》(J Hepatol 2010,53:397)上,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发表了《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肝肾综合征处理临床实践指南》。

该指南与国际腹水俱乐部(ICA)的共识(2003年)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的《肝硬化腹水成人患者处理指南》(2009年)一起,成为近年来国际上发表的关于肝硬化腹水等并发症临床诊疗的重要指导性文献。

受《中国医学论坛报》编辑之邀,现向读者简要介绍该指南,并将其与AASLD指南及ICA共识进行比较与分析,供读者参考(D2~D3版)。

腹水的评估与诊断腹水检查无论是EASL新版指南、AASLD指南,还是ICA共识,它们均指出,在患者新出现腹水时,应该进行腹腔穿刺和相应的腹水检查,以便尽快明确腹水原因,排除其他疾患引起的腹水,确诊是否为自发性腹膜炎。

彩超腹水分级标准

彩超腹水分级标准

彩超腹水分级标准
临床上,将任何病理状态下,腹膜腔内液体量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

根据腹水量又可分为1、2、3级,分别对应轻、中、重度,不同的程度的
腹水表现和对应的处理方法不同。

具体标准如下:
1. 轻度(1级):通过超声检查才能被发现的腹水,即B超下腹水深度<
3cm,患者一般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或在进食后感觉轻微腹胀,查体可发现移动性浊音阴性或可疑阳性。

此时要注意休息,限制每日钠盐的摄入量,并遵医嘱使用利尿剂治疗,如螺内酯片、呋塞米片。

2. 中度(2级):超声下腹水淹没肠管,但尚未跨过中腹,深度为3-10 cm,患者常有中度腹胀和对称性腹部隆起,查体可发现移动性浊音阳性,此时患者除需要限制钠盐外,可遵医嘱根据尿量逐渐增加利尿药物的用药剂量。

3. 重度(3级):超声下腹水占据全腹腔,中腹部被腹水填满,深度>10 cm,患者可出现明显的腹胀,甚至不能平卧,查体可发现移动性浊音阳性,甚至出现实音,腹部明显膨隆,甚至形成脐疝。

此时需要考虑放腹水减压治疗,或者使用托伐普坦片等药物,或进行手术治疗。

导致腹水的原因很多,比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以及肾病综合征所致尿蛋白大量丢失,还有右心衰静脉回流受阻、各种腹腔感染和恶性肿瘤等。

所以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

腹水患者的护理措施

腹水患者的护理措施

腹水患者的护理措施1、腹水多少的判断少量腹水300-500ml;中量腹水500-3000ml;大量腹水>3000ml。

2、护理措施(1)对症治疗:如肝硬化导致腹水,首先避免肝脏再损伤,病毒性肝硬化应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应戒酒。

根据腹水形成的病因对症治疗。

(2)一般护理:加强病房巡视,协助患者卧床休息,减轻肝脏负担,利于腹水消退。

少量腹水患者可取平卧位;大量腹水患者伴有呼吸困难时,可取半卧位,必要时吸氧。

(3)饮食护理:给予患者饮食指导。

每日进水量控制在1000ml/d,行低脂低盐、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避免过硬、辛辣、高蛋白质的食物。

如肝硬化腹水患者需控制热量及蛋白质摄入,1-1.2g/d。

同时要观察患者神志,以免蛋白摄入过多,发生肝性脑病。

营养不良患者应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

(4)心理护理:患者因疾病所致腹痛、乏力等不适、治疗费用昂贵等因素,令患者焦虑、忧郁,积极的情绪有利患者治疗及病情恢复。

护士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就尤为重要。

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增多护患沟通等,安慰患者,帮助患者,做到三全护理。

(5)药物护理:常用药物为利尿剂。

从小剂量开始,腹水消退效果不明显可加大剂量。

螺内酯:呋塞米的比例为5:2(均为20mg/片)。

使用利尿剂应注意电解质及肾功的监测,以低钾血症常见。

(6)腹腔穿刺的护理:药物治疗效果差或顽固性腹水患者,可行腹腔穿刺术。

穿刺前: 责任护士应了解患者病情、神志、生命体征,进行查体,测量腹围等,评估及完善术前准备。

穿刺中: 加强巡视,监测患者病情,观察腹水颜色、性质、速度、量及通畅,速度不宜过快,引流量一次<3000ml。

发现引流不畅,应注意管道通畅,必要时抽吸。

穿刺后:采集的标本及时送检,责任护士落实标本的结果。

嘱患者卧床休息,穿刺处予以无菌纱布或腹带加压包扎,避免腹压骤降,引起休克。

避免穿刺部位受压,健侧卧位。

保持敷料清洁干燥,以免感染。

护士还应关注腹腔穿刺后,患者是否需要输注白蛋白及电解质等检查。

腹腔积液深度标准

腹腔积液深度标准

腹腔积液深度标准
腹腔积液的深度标准因不同情况而异。

正常情况下,女性体内会有少量的腹腔积液,深度在10mm之内,这是正常范围。

男性腹腔内一般没有积液,
但如果因炎症、外伤等原因造成少量腹腔积液,且不超过10mm,也不会
引起严重并发症。

如果腹腔积液量超过了10mm或者是超过了50ml,则建议查明病因,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

在腹腔内腹腔积液增加的情况下,无论是外伤因素或者炎症因素、结核因素等,往往均需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措施。

此外,少量腹水通常由肿瘤、炎症或多种脏器功能障碍引起,通常无明显症状,只可通过B超检查发现。

中量腹水多由肝脏疾病或其他器官病变引起,B超检查可见腹水淹没肠管,但尚未跨过中腹,深度为3\~10cm,因腹水
量相对较多,会出现中度腹胀、对称性腹部膨隆等症状。

大量腹水多数是由于肝硬化或恶性肿瘤等因素导致,B超检查可见腹水占据全腹腔,中腹部也被腹水填满,深度>10cm,腹胀明显,可能出现腹部膨隆,甚至形成脐疝,还会伴随下肢严重浮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就医,以得到准确的诊断并获得合适的治疗。

腹水治疗

腹水治疗

使用问题,这些患者仍应予以白蛋白治疗(Level B1)
3级腹水的治疗建议
LVP 后,患者应接受最低 剂量的利尿剂治疗,以预防 腹水重新积聚(Level A1) 缓慢、在LVP 结束后给予 白蛋白更可取
顽固性腹水的治疗
利尿剂抵抗性腹水:由于对限钠和利尿剂治疗无应答,腹水 丌能被动员或治疗后早期复发而丌能被预防
或那些腹腔穿刺术无效(如有包裹性腹水)的患者,可考虑TIPS(le
vel B1)
顽固性腹水的治疗
TIPS 不推荐用于严重肝功能衰竭(血清胆红素>5
mg/dl,INR>2 或Child-Pugh 评分>11,当前肝性脑病
≥2 级或长期肝性脑病),伴随活动性感染,进行性肾功 能衰竭或严重心肺疾病的患者(level B1)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
概 况
腹水是肝硬化三大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一种; 肝硬化由代偿转为失代偿一个重要标志; 约有60%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0年内会发生腹水; 腹水是导致患者住院最常见的肝硬化幵发症
腹水的常见病因
肝硬化腹水
75%
心功能衰竭 3% 结核 2%
肿瘤 10%
其他原因 9%
胰源性腹水 1%
漏出液不渗出液鉴别要点
蛋白8g),以预防LVP 后循环功能障碍 (Level A1)
3级腹水的治疗建议
LVP >5 L 的患者,不推荐使用除白蛋白之外的其它血 浆扩容剂,这是因为它们丌能有效的预防腹腔穿刺术后循 环功能障碍(Level A1)。 LVP <5 L 的患者,腹腔穿刺术后循环功能障碍发生风 险较低,然而,一般认为,由于关注到替代血浆扩容剂的
利尿剂难治性腹水:由于发生利尿剂诱导的幵发症而妨碍有 效的利尿剂剂量使 用,腹水丌能被动员或治疗后早期复发而 丌能被预防

顽固性腹水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顽固性腹水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顽固性腹水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顽固性腹水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症,常见于肝硬化、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患者常常出现腹部膨隆、腹部不适、呼吸困难
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困扰。

因此,寻找最有效
的治疗方法成为了医学界和患者关注的焦点。

对于顽固性腹水,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腹水穿刺、手
术治疗等多种手段。

首先,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

利尿
剂是治疗腹水的首选药物,通过促进肾脏排尿来减少体液潴留,从
而达到减轻腹水的效果。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呋塞米、托拉塞米等,
但需要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避免出现药物滥用导致的不良
反应。

其次,腹水穿刺是治疗顽固性腹水的常规操作。

通过腹水穿刺
可以快速减轻腹水积聚,缓解腹部不适和呼吸困难。

但需要注意的是,腹水穿刺并不能治愈腹水症状,只是暂时缓解症状,因此需要
结合其他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最后,对于顽固性腹水患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例如,对于肝硬化引起的腹水,肝移植是一种彻底治愈的方法,可
以根治腹水症状。

此外,对于心力衰竭引起的腹水,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可以有效缓解腹水症状。

但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需要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权衡。

综上所述,对于顽固性腹水,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综合治疗。

通过药物治疗、腹水穿刺和必要的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减轻腹水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需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避免药物滥用和手术风险,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对顽固性腹水的治疗方法有所帮助,祝愿患者早日康复。

腹水护理-精品文档

腹水护理-精品文档
02 高蛋白饮食
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可以改善肝功能和促进腹水 的消退。
03 控制饮食量
避免暴饮暴食,以减轻肠胃负担。
手术治疗
01
腹腔穿刺
通过穿刺将腹水抽出,以减轻腹胀症状。
02
腹腔-颈静脉分流术
通过手术将腹腔内的腹水引流到颈静脉中,以降 低腹内压。
其他治疗
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腹水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肝炎、戒 酒等。
腹水的分类
01 根据病因的不同,腹水可以分为肝硬化性腹水、
结核性腹水、炎症性腹水等。
02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腹水可以分为少量腹水、 中量腹水和大量腹水。
腹水的症状
腹水的症状因个体差异而异,但通常包括腹胀、 腹部膨隆、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尿量减 少等。
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心悸、口唇 发绀、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出现休克。
实验室检查
01 进行血液生化检查,了解肝功能、肾功能、电解 质等指标。
02 进行尿液检查,了解尿量、尿比重等指标。
02 进行腹水检查,了解腹水的性质、细胞计数、蛋 白质含量等指标。
影像学检查
进行腹部超声检查,了解肝脏、胆囊、胰腺等器官的情况,同时观察是否有腹水 。
进行腹部CT或MRI检查,进一步了解腹部器官的情况和腹水的分布。
控制液体摄入
患者应控制饮水量,以避免加重腹水症状。
适量运动
卧床休息
腹水症状较轻的患者可适 当卧床休息,以减轻肝脏 负担,促进腹水消退。
轻度运动
如散步、太极拳等轻度运 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 力,缓解心理压力。
避免剧烈运动
如跑步、跳跃等剧烈运动 可能会加重腹水症状,应 避免。
心理调适

腹水处理原则

腹水处理原则

腹水处理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确定病因:首先要确定腹水的病因,常见的病因包括肝硬化、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恶性肿瘤等。

根据病因的不同,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2. 寻找并处理基础疾病:腹水往往是某种疾病的表现,因此要积极寻找并处理基础疾病。

例如,对于肝硬化引起的腹水,要积极治疗肝功能异常,控制门脉高压等。

3. 控制腹水量:对于大量腹水积聚的患者,需要进行腹水的排除或减少。

常用的方法包括腹腔穿刺、腹腔引流、腹腔灌洗等。

对于反复发作的腹水,可以考虑行腹腔造瘘术。

4. 改善症状:腹水积聚会导致腹胀、呼吸困难等症状,可以通过限制饮水、限制钠盐摄入、利尿剂等方法来缓解症状。

5. 预防并处理并发症:腹水积聚会增加感染、腹腔出血、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要注意预防并处理这些并发症,如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血小板计数、控制血压等。

总之,腹水处理的原则是确定病因、处理基础疾病、控制腹
水量、改善症状、预防并处理并发症。

具体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制定。

大量腹水 标准

大量腹水 标准

大量腹水标准
腹水是指腹腔内的积液。

正常人的腹腔内通常存在少量液体(通常少于
200ml),可以对肠道蠕动起到润滑的作用。

根据腹腔积液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少量腹腔积液(300ml\~500ml)、中量腹腔积液(500ml\~3000ml)和大量腹腔积液(超过3000ml)。

大量腹水通常会导致患者出现腹胀、腹痛、进食困难、食欲下降等症状。

在治疗大量腹水时,需要限制钠水的摄入量,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利尿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

如果腹腔积液量比较大,通常需要排放腹腔积液,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加入白蛋白,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医生。

腹腔积液的分类与处理

腹腔积液的分类与处理
行穿刺引流
渗出液
定义:由炎症、肿瘤、外伤等引起的液体积聚 特点:颜色浑浊,含有大量蛋白质、细胞和纤维素 原因:炎症、肿瘤、外伤等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 处理方法:根据病因进行抗炎、抗肿瘤、手术等治疗
乳糜液
腹腔积液的处理
病因治疗
病因:感染、肿瘤、心衰、肝病等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穿刺引流等 药物治疗:抗生素、抗炎药、利尿 剂等
适应症:大量腹腔积 液,影响呼吸和循环
功能
放液速度:根据患 者情况调整,一般 不超过500ml/小

操作方法:在超声或 CT引导下进行穿刺,
放入引流管
并发症:出血、感染、 气胸等,需要密切观
察和及时处理
饮食调理
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高 蛋白、低脂肪
食物选择:瘦肉、鱼类、豆制 品、蔬菜、水果
避免食物:辛辣、油腻、刺激 性食物
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 等
穿刺引流:在超声或CT引导下进行 穿刺引流,缓解症状
对症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利尿剂、抗 炎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穿刺引流:对于大量腹腔积 液,可以进行穿刺引流
生活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
运动
腹腔穿刺放液
饮水量:适量饮水,避免过多 饮水导致腹胀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腹腔积液的分类与处理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腹腔积液的分类 2 腹腔积液的处理
பைடு நூலகம்

腹水治疗的三个方法

腹水治疗的三个方法

腹水治疗的三个方法腹水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常是由于肝脏疾病、心脏疾病或肾脏疾病等引起的。

腹水的积聚会导致腹部膨胀、呼吸困难和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及时有效地治疗腹水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腹水治疗的三个方法。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腹水的常见方法之一。

利尿剂是最常用的药物之一,通过促进肾脏排尿来减少体内液体的潴留,从而减轻腹水的症状。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呋塞米、螺内酯等,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钾水平,避免出现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

此外,抗生素也常用于治疗腹水,特别是由于腹水引起的腹膜炎或腹水感染。

抗生素可以有效控制感染,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改善腹水的症状。

其次,腹水的治疗还可以通过腹腔穿刺引流来进行。

腹腔穿刺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通过在腹腔内插入导管,将积聚的腹水引流出来,从而缓解腹水的症状。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有效地减轻腹水的压力,缓解患者的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腹腔穿刺需要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另外,由于腹腔穿刺是一种创伤性操作,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因此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来进行操作。

最后,对于一些患有严重肝脏疾病引起的腹水患者,肝移植是一种治疗腹水的彻底方法。

肝移植可以彻底治愈肝脏疾病,从根本上解决腹水的问题。

但肝移植手术风险较大,手术后需要长期的抗排斥治疗和密切的随访观察,因此适用范围有限。

对于一些无法进行肝移植的患者,还可以考虑其他替代性治疗方法,如经腹膜透析等。

综上所述,腹水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腹腔穿刺引流和肝移植是常用的治疗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腹水的治疗方法,及时有效地控制腹水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腹水的诊断及治疗

腹水的诊断及治疗
布美他尼(丁脲胺):和呋塞米作用机 制和疗效相似。
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的并发症
肾功能衰竭 低钠血症 高钾或低钾血症 代谢性碱中毒 肝性脑病 肌肉痉挛
利尿剂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首发的2级(中量)腹水患者应接受一种醛固 酮拮抗剂治疗,例如单独安体舒通,起始 100mg/天,如无应答,每7天(每次100mg) 逐步增加直至最大剂量400mg/天。 醛固酮拮抗剂无应答的患者,则应加用速尿, 从40mg/天逐步增加直至最大剂量160mg/天 (每次40mg)。 复发的腹水患者应予以醛固酮拮抗剂+速尿联 合治疗,根据应答情况,相继增加药物剂量。
腹水的原因
肝源性腹水 非肝源性腹水
肝源性腹水
肝硬化: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 肝脏肿瘤:各种原发或继发的肝 脏恶性肿瘤 肝血管疾病:肝静脉阻塞综合征、 肝小静脉闭塞症、门静脉血栓、下 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
非肝源性腹水
心脏疾病:如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 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 腹膜疾病:如腹膜肿瘤、腹膜炎症等 营养障碍性疾病:营养摄人不足引起的低蛋 白血症或胃肠道疾病引起的蛋白的吸收不良 或蛋白丢失性肠病 其他原因: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胰腺炎、腹 膜脏器恶性淋巴瘤、梅格斯(meigs)综合 征等
利尿剂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利尿剂治疗期间,推荐无水肿患者体重下降 最大为0.5kg/天,水肿患者为1kg/天。 长期治疗的目标是:以最低剂量的利尿剂维 持患者在无腹水状态。 开始利尿剂治疗前,应纠正血清钾水平。明 显肝性脑病的患者一般禁用利尿剂治疗。 如有严重的低钠血症(血清钠<120mmol/L), 进行性肾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恶化或丧失机 能的肌肉痉挛,应停止所有利尿剂。 如有严重的低钾血症(<3mmol/L) ,应停用 速尿。如出现严重的高钾血症(>6mmol/L) 应停用醛固酮拮抗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水的分度临床腹水分有三度,有二种分法:1、以肚脐为标准,肚脐低于二侧髂骨连线者为一度,相同水平者为二度,高出甚至肚脐膨出为三度;2、移动性浊音低于腋中线为一度,界于锁骨中线与腋中线者为二度,超出锁骨中线为三度。

第一种分法见于国外文献,第二种分法国内常用。

腹水B超分度:少量——腹水出现于肝肾间隙、盆腔及肝右前上间隙。

中量——除上述部位外,于胆囊床、膀胱周围、网膜囊及脾周围均可见无回声区。

大量——于肝脾周围、盆腔、肠襻周围均可见无回声区,并可见肠系膜、肠管在无回声区漂动。

美国的腹水的分级1级 :仅仅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才能发现;2级 :容易检测到,但量少;3级 :明显但没有腹壁紧张4级 :明显且腹壁紧张.英国肝硬化腹水的分度:1级(轻度):腹水仅仅经超声检查探及;2级(中度):腹水导致腹部中度的、对称的膨隆;3级(大量):腹水导致明显的腹部膨隆。

2010版EASL肝硬化腹水指南解析2010年09月23日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肝病中心李海贾继东在2010年9月份的《肝脏病学杂志》(J Hepatol 2010,53:397)上,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发表了《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肝肾综合征处理临床实践指南》。

该指南与国际腹水俱乐部(ICA)的共识(2003年)及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的《肝硬化腹水成人患者处理指南》(2009年)一起,成为近年来国际上发表的关于肝硬化腹水等并发症临床诊疗的重要指导性文献。

受《中国医学论坛报》编辑之邀,现向读者简要介绍该指南,并将其与AASLD指南及ICA共识进行比较与分析,供读者参考(D2~D3版)。

腹水的评估与诊断腹水检查无论是EASL新版指南、AASLD指南,还是ICA共识,它们均指出,在患者新出现腹水时,应该进行腹腔穿刺和相应的腹水检查,以便尽快明确腹水原因,排除其他疾患引起的腹水,确诊是否为自发性腹膜炎。

EASL指南、AASLD指南和ICA共识也均强调了血清腹水白蛋白浓度梯度[SAAG,计算公式为血清白蛋白浓度(g/L)-腹水白蛋白浓度(g/L)]在腹水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即如果SAAG≥11 g/L,则诊断门脉高压性腹水的准确性可以达到97%。

EASL指南建议,对所有患者,均应在床旁进行培养,以除外细菌感染。

但AASLD指南只推荐在怀疑有腹腔感染时,即患者有发热、腹痛、不明原因的肝性脑病、酸中毒、氮质血症、低血压或体温过低,才进行腹水培养。

腹水分度EASL指南和ICA共识增加了单纯腹水(uncomplicated ascites)的定义,即无感染、无肝肾综合征的腹水。

根据腹水多少又将其分为3度:● 1度腹水是指只有通过超声检查才能被发现的腹水;● 2度或中度腹水是指患者常有中度腹胀和对称性腹部隆起;● 3度腹水是指患者有大量腹水,并伴有明显的腹胀。

ESAL指南还建议,对于不同程度的腹水患者,应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 对于1级腹水患者,无须给予特殊治疗;● 对于2度腹水患者,应进行利尿和限钠治疗;● 对于3度腹水患者,应严格限钠和进行利尿治疗,并结合腹腔穿刺放液治疗。

尽管这种分度似乎很有道理,但是,由于腹水量的大小并非客观指标,临床实践起来比较困难,故AASLD指南中没有这种区分。

单纯腹水治疗,不必过分限钠目前,EASL指南、AASLD指南和ICA共识都推荐,对腹水患者,应进行限钠治疗。

● EASL指南认为,患者每天的钠盐摄入应控制在80~120 mmol,相当于每天食盐量为4.6~6.9 g。

● AASLD指南限钠的意见强调了钠的平衡,要求每日摄入的钠能够通过尿和其他途径的代谢而被清除,故每天的钠摄入应限制在88 mmol。

● ICA并没有给出限钠的程度,但指出,将钠盐摄入严格限制在50 mmol/d时,患者的预后并没有得到改善。

因此,没有必要过分严格限制钠盐摄入,也无须对无腹水的肝硬化患者进行预防性限钠治疗。

对于腹水的治疗,单纯限钠策略的效果会因患者的依从性差而下降。

利尿剂的应用肝硬化腹水患者钠水潴留的一个重要机制是肾脏近曲和远曲小管重吸收钠能力上升。

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平升高的机制尚不明确。

远曲小管重吸收钠增多与醛固酮作用相关,故EASL指南认为,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的疗效优于袢利尿剂(呋塞米),建议如下:● 对于首次发生腹水的肝硬化患者,可采用螺内酯单药治疗,对于再次发生腹水患者,推荐进行联合治疗;● 为预防肾功能受损和低钠血症,在利尿剂治疗期间,水肿患者每天体重减轻量不应超过1 kg;● 在患者无法耐受醛固酮拮抗剂时,可以给予作用于肾集合管的阿米洛利(amiloride)进行治疗。

ICA共识也认为螺内酯是腹水治疗首选,剂量为100~200 mg/d,可以加大到400 mg/d。

而AASLD指南推荐,对于大多数患者,都应进行螺内酯与呋塞米的联合治疗,日最大剂量分别为400 mg和160 mg,单用螺内酯多适于门诊患者;对于有外周水肿的患者,每天体重减轻量不受限制,对于无水肿的患者,每天体重减轻不应超过0.5 kg。

EASL指南和ICA共识对利尿剂的禁忌证进行了较详细的阐述,认为如果有严重低钠血症(血清钠水平低于120 mmol/L)、进展性肾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恶化或利尿剂相关的肌肉抽搐时,应停用一切利尿剂,当血钾水平低于3 mmol/L时,应停用呋塞米,如血钾高于6 mmol/L,应停用醛固酮拮抗剂。

AASLD指南指出,在联合螺内酯与呋塞米的基础上,如果再加用氢氯噻嗪,会快速导致患者出现低钠血症。

顽固性腹水定义EASL指南的顽固性腹水定义与ICA共识相同,即药物治疗无效或腹水短期内复发。

顽固性腹水分为两型:一种是利尿剂抵抗性腹水,即患者对限钠和利尿剂治疗无应答;另一种是利尿剂不耐受性腹水,即因患者出现利尿剂相关并发症而无法接受有效剂量利尿剂的治疗。

EASL指南指出应联合螺内酯(400 mg)加呋塞米(160 mg)治疗至少1周,且患者每天钠摄入量小于90 mmol;利尿剂治疗无应答是指治疗4天,体重减轻少于0.8 kg,且尿钠排出量小于每天摄取量;短期复发是指腹水消失后4周内再次出现2~3度腹水;利尿剂相关并发症是指利尿剂引起的肝性脑病、肾功能损害、低钠血症、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

AASLD指南对顽固性腹水的定义基本与EASL指南相同,但将短期复发的顽固性腹水限制为穿刺性放腹水治疗后的患者。

治疗手段1. 外科治疗患者一旦出现顽固性腹水,其中位生存期仅约6个月。

因此,EASL指南建议,该类患者应接受肝移植治疗,且应独立于其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结果而优先考虑。

2. 内科治疗对于顽固性腹水的内科治疗,EASL指南和AASLD指南都认为反复腹腔穿刺放液是安全有效的。

尽管尚无直接的对照研究证据证实输入白蛋白的必要性,但这两个学会都建议,在大量放腹水时应进行补充白蛋白的治疗。

EASL指南同时认为,对于顽固性腹水患者,尽管在进行穿刺大量放液后应用利尿剂治疗,短期内腹水的复发率达90%,但仍建议只要患者未发生利尿剂相关并发症,或在接受利尿剂治疗的情况下,尿钠仍低于30 mmol/d,就应该继续对其使用利尿剂进行治疗。

3. 介入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一种减轻门脉压力的分流技术,能够基本替代以往的分流手术技术,可减轻患者的腹水。

最近的荟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反复穿刺放腹水治疗相比,TIPS可提高顽固性腹水患者的生存率,但也会加重患者的肝性脑病,且价格比较昂贵。

因此,EASL指南和ICA共识认为,TIPS可以作为二线治疗,即只用于需要频繁放腹水或放腹水无效的患者;又因为TIPS可以缓解约70%患者的肝性胸水,对于肝性胸水的患者,TIPS治疗可能更为适合。

AASLD指南也将TIPS作为二线治疗,并指出心脏射血分数低于60%的患者不适于此项治疗。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EASL指南指出,在肝硬化腹水患者中,有1.5%~10%的患者会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且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可以从无症状(尤其是院外患者)直至出现休克临床表现。

诊断SBP的诊断主要依靠诊断性腹水穿刺检查,当腹水中的中性粒细胞计数≥250个/mm3(0.25×109/L)时,诊断SBP的敏感性最大,该数值也是EASL和AASLD两个学会指南所推荐的诊断SBP的临界值。

但是,在该类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腹水细菌培养阴性(30%~60%)。

因此,腹水细菌培养的主要意义在于指导抗生素的应用。

治疗EASL指南认为,对于所有怀疑SBP患者,均应在应用抗生素之前进行血培养。

关于经验性抗生素选择,两个学会的指南都推荐头孢噻肟,EASL指南认为疗程可缩短为5天,剂量可减小为4 g/d;AASLD指南推荐的剂量为2 g/8 h。

如果在应用抗生素2天后,发现腹水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没有下降甚至上升,则应考虑细菌耐药发生的可能。

一些研究证实,在SBP患者中给予白蛋白治疗,可降低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

因此,EASL指南推荐,对于所有发生SBP 的患者,均应进行广谱抗生素和静脉输注白蛋白的联合治疗。

AASLD指南则认为,白蛋白治疗应该适用于怀疑SBP且血肌酐水平>1 mg/dl、血尿素氮水平>30 mg/dl或总胆红素水平>4 mg/dl的患者。

而对于我国,在大量应用白蛋白治疗SBP时,需要考虑到高昂的治疗成本和医保报销政策可能会导致多数患者在经济上无法负担的问题。

抗生素预防性应用关于采用抗生素预防SBP,EASL指南指出,应将其限制在下述有高危SBP的患者中:①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②既往无SBP病史,但腹水白蛋白水平低于15 g/L的患者(一级预防);③既往有SBP病史的患者(二级预防)。

AASLD指南则建议,除了腹水以外,还要具有以下情况之一时才应用抗生素预防SBP 的发生:血肌酐水平>1.2 mg/dl,血尿素氮水平>25 mg/dl,血钠水平<130 mEq/L或Child-Pugh评分>9分和血清胆红素水平>3 mg/dl。

肝肾综合征EASL指南将肝肾综合征(HRS)分为以下两型:1 型HRS 的特征为快速进行性肾功能损害(2 周内血肌酐水平较基线增长≥100%或大于2.5 mg/dl);2 型HRS 的特征为稳定或非进行性肾功能损害。

与此类似,对于1型HRS,AASLD指南的定义包括了24小时内肌酐清除率下降50%或<20 ml/min的患者。

引起1型HRS的最主要原因是SBP。

因此,EASL指南推荐,对于1型HRS患者,应通过血、尿和腹水检查尽早明确是否有细菌感染,并予以抗生素治疗。

对于无感染证据患者,如已应用抗生素,也应继续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