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父系社会下潜藏在中国神话女神形象背后的男权色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父系社会下潜藏在中国神话女神形象背后的男权
色彩
摘要:通过对西王母形象的变化、姜??和涂山氏的地位、盐水女神的悲剧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神话女神在强调三纲五常的社会里注定不能享有与男神同等的地位和能力,因此潜藏在女神身上的审美特征、能力地位和结局注定脱离不了男权对女性的倾轧。

关键词:女神;男权;神话;悲剧
中国神话是历史的回音,是华夏先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的蹒跚脚印,更是被高度神化的人类最瑰丽的童话幻想,浸润着上古社会的世情风貌。

中国进入父系社会后,社会基础上的变革演变到文学领域上的变动,神话中女神形象顺应父系社会被扭曲改造,女神的形象风采、地位作用和结局都里潜藏着男权色彩。

一、逐渐迎合男性审美的审美形象
在早期的神话传说中,女神形象多具兽形,或者是半人半兽的模?樱?最典型的人物是西王母。

在《山海经》中,她“豹尾虎齿”,是一个穴居善啸、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怪物,这样的形象用现在的审美来看
极其怪异。

但《穆天子传》里,西王母变成了一个雍容平和、能唱歌谣、熟谙世情的妇人;随之《汉武帝内传》称西王母“文采鲜明”、“光仪淑穆”,被称赞“容貌绝世、真灵人也”。

西王母的形象发生巨大的变化,究其原因是人们审美意识尤其是进入父系社会后的觉醒。

在原始时期,生存是一件大难题,当时人们极其崇拜野兽的勇猛力量,再加上当时是母系社会,原始人民就会把心中崇拜的能够赐予他们食物和平安的女神与崇拜的野兽联系起来,将女神的形象幻想为人兽结合的样子。

在进入父系社会后,随着天灾的相对减少,以及男权思想的加剧,作为女神的西王母半人半兽的模样自然不能够被人接受,受人尊敬的女神应该是要相貌端庄,气质不食人间烟火,所以西王母进化为绝色美女,以迎合男性审美。

不仅女神的外在形象迎合了男性,神话里的女神的内在形象也在发生变化,属于女神们的英勇善战逐渐被温柔体贴所取代。

最初版本的西王母掌管灾疫和刑罚,身上颇具戾气,而这样的戾气被早期人类所敬畏。

在后来,西王母身上的戾气被弱化,人们对她印象更深的是不死药,甚至民间不仅认为西王母握有不死药,而且还赐福、赐子、化险消灾。

此外,西王母
也因周穆王被抒写为体贴温柔的形象。

西王母在知道周穆王将要离开时,以歌赠之:“吹笙鼓簧,中心翱翔。

世民之子,惟天之望。

”此时西王母的体贴温柔与之前的掌管刑罚灾疫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由此可见,社会里对女神的审美不再是喜欢他们的力量,而是更加在意他们身上的女性品质,属于女神们的铿锵之美愈加在提倡三从四德的氛围中丧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柔美体贴的女神形象。

二、逐渐只有单一的作用和归属地位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我们很少看到像早期的女娲,西王母或者是之后的精卫那种发挥实干作用的女神,留在书上的更多的匆匆一瞥、“母凭子贵”的女神,即女神们的作用只是充当一个生育工具。

后稷之母姜??,在郊野外踩了巨人的脚印而后怀孕生下后稷;简狄吃下五玄鸟鸟蛋而后诞下契。

这两位女神停留在史书的作用也就是生下自己的儿子以此证明后稷和契的不凡,并没有对人类或者自身有什么作用和能力。

禹在涂山氏“化为石”之前,大呼的是“归我子”而不是“归来”。

很明显,禹与涂山氏的结合只是为了有子为继,并不是出于对涂山氏的喜爱,这其实意味着男权社会下统治者对女性作用的轻视。

神话里的女神不仅地位的得来依靠“母凭子贵”
这一通用原则,也在其身份的表明上彰显着男权色彩――众多女神的身份被冠上了某某男神之妃,之女的称号。

比如前面提到的女娲和西王母,他们的身份总是会被冠上伏羲之妻和东王公之妻的称呼。

再比如湘妃是帝尧之女,洛神是伏羲之女,精卫是炎帝之女。

这些在女神身份前附加男神身份的称呼展现的是一种归属色彩,也即是让女神的身份地位低于男神一等――这样的做法很好地迎合了时代下诸如“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的教条准则。

三、反叛女神的悲剧化
神话传说里的女神不止是柔美顺从的,也有一些身上具备反叛性质的女神,但由于反斗和抗争男权势力,这些女神们的结果无一例外是个悲剧。

以盐水女神为例,廪君为求部落的生存发展,率众沿夷水北上,与盐水部落女神相遇。

盐水女神对这位五姓部落的首领一见钟情,于是软语温存,一片热情真诚相挽留:“此地广大,鱼盐所出,愿留共居。

”廪君考虑到部落之间生存利益的争夺,没有答应。

盐神于是化为飞虫,麇集万千同类,阻挡廪君的去路。

这样过了七天七夜,廪君终于心生一计,差人将一缕青色丝线作为定情之物赠给盐神,要她系在身上,表示两人永相合好。

盐神欣然受诺。

第八天廪君被盐神
围堵时,照着青丝一箭射去,正中盐神。

在这个故事中,盐水女神显然被描绘成不懂得深明大义的小女人形象,廪君则是为了部落发展,不得不忍痛“伤爱”的“大义灭亲”形象,这种的说法故意削减了廪君的残酷,根本上讲是为了掩盖住男权色彩对女性的不公。

因为如果没有这种男权色彩,盐水女神就不会被置于被动地位,不会被妖魔化成死缠烂打的形象。

盐水最后被描绘成“咎由自取”式的结局其实也是大背景下当权者的一种变相警告――女性如若不顺从男权,就是不明事理,结果只能以悲剧收尾。

参考文献
[1]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2]卜会玲.从西王母到王母娘娘的演变[J].文学界(理论版),2010(03).
[3]陈永娟.浅析中国神话的女神形象及其影
响――兼及中西女神比较[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2(03).
[4]张远东.中国上古神话中女神形象的悲剧性探
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3(01):122-124.
作者简介
郭欣桐(1997―),女,汉族,广东汕头人,华南
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本科生,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