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斯和张五常对于企业性质研究的文献述评
现代企业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及企业性质的文献综述企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最基本元素和行为主体,在经济中处于中枢地位。
社会资源的配置和运用,主要是通过企业来进行的;社会产品和劳务的供给,主要是通过企业来完成的;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主要是从企业取得的;政府的税收主要是从企业征收的。
企业的作用可谓无处不在。
可以说,社会中所有的个人和组织都与企业联系着。
科斯把企业的性质定义为不同于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考察的是“企业作为一个不同于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为什么存在”这个问题。
经济学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理论的开创者是罗纳德·科斯,首先提出了什么是企业的疑问,提出了交易成本的概念,并用交易成本概念用于分析企业的基本特征、企业存在的依据、企业的边界问题等。
科斯认为:1·市场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机制和协调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企业也是一种配置资源的机制和协调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
企业最显著的特征便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在企业内,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交易被取消了,企业内部的权威决定要素的配置;2·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的理由是:企业内部组织的交易费用比通过市场进行同样交易的费用低,企业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一系列要素所有者之间的短期契约被企业与生产要素所有者的长期契约替代了,从而节约了交易费用。
在企业内部契约中,生产要素所有者为获得一定报酬而同意在一定程度内服从企业家的指挥,与此同时,契约也限制了企业家指挥要素的范围;3·企业规模的大小(即企业之间的边界)取决于由于企业的存在而节约的交易费用与企业存在而引起的组织费用和管理费用之间的比较。
科斯的观点可以归纳为:企业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而出现的,企业实际上是企业家与生产要素所有害之间的一组长期契约。
[1]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
价格机制的运行是有成本的,市场运行也存在费用。
企业之所以出现,正是通过管理协调来代替市场协调并降低成本的必然结果。
也就是说,通过企业组织生产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组织的交易费用,企业才得以产生。
浅析企业性质和合约理论——《企业的合约性质》有感
张 五常先生 的《 企 业的合 约性质》 没有 之前 经济界传 世大 作 的晦涩与枯燥 , 张五常先生通过生 活中鲜活的例子来解释经 济现象 , 阐述经济理论 的方式 , 使人 以新 的视角去理解经济 。 科 斯 曾这样评价张先生 “ 他永远集 中于理解 一个 经济制度为什么
楼 的地主找到一个建筑承包商。这个 承包商以双方同意的每平 方米 的价格下包给一个硬木地板承包商 。这个次级承包商购进
能更 经济 地监督和测 度劳动生产率 , 从而使边 际劳动生产率 与
投 入品成本相一致 , 并且 能够解决存 在的偷懒 问题 , 所 以企业
木材 , 并按照计件付酬将木材做成地板 , 然后再找一个 二级承包 商, 给他地板 , 并开 出铺每平米的价格 。 最后 , 这个二级承包商雇 佣工人 , 并按照铺地板的平 方米数支付工资。在这里 , 企业 的边
样可 以达 到这运作 , 在分 析制度 的操 作时 , 他 以敏锐 的事 实观 察来支 持他 的论证 , 他 的作 品具细节 , 有 悟性 , 照亮着他研讨 的
问题 。 ”
而“ 意识 力量的小岛 ” 则是指 以计 划 、 命令为 特征的企业组织 。
虽然 后人 对科斯 的这篇 文章 提出了许 多质疑 , 如有人指 出他 将 资源配置 的方法 区分为指导性 协调 和 自发 性协调是最 大的不 足 ,这一理论无法解释合资 子公 司 、公 司间技术协议方式 、 分
队生产超过各要素独立生产 的产 出和 , 并 足以抵补组织 和约束 团队成员的成本 时 , 那么团队生产就会被采用 。 然而 , 生产存在
个体来完成。 在一个大型的组装工厂 中, 许 多工人在组装线上工 作 ,成品组装 由某个机构而非 由分别拥有构成 整个工厂 的工具
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企业性质理论的文献综述(全文)
新制度经济学中关于企业性质理论的文献综述在新古典经济学那里,企业不过是投入和产出的生产函数,企业唯一的功能是根据边际替代原则对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从而实现最大的产量或最低的生产成本。
企业组织背后的制度因素被忽视了,因而长期以来企业理论被称为"黑箱"。
企业的契约性质第一次由科斯揭示出来,被称为开创了现代企业理论的先河。
企业不再被认为是一个生产函数,而是一系列契约的有机组合。
新制度经济学在进展过程中,形成了企业性质中不同的流派。
一、交易费用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性质理论是由科斯首先提出来的,在其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科斯提出了交易成本概念,并将之用于经济分析,将生产的制度结构纳入经济理论。
他认为作为价格机制替代物的企业,实质上是企业家与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长期契约。
在企业内部契约中,生产要素所有者为获得一定酬劳而同意在一定限度内服从具有一定强制性权威的企业家的指挥。
张五常进一步进展了科斯的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出现是用资本市场代替产品市场,或一种契约方式代替另一种契约方式。
市场交易的是产品或商品,企业交易的是生产要素。
如果交易成本为零,那么两个市场是不可分割的,因为顾客向生产要素所有者支付的款项等于向产品销售者支付的款项。
而交易费用的存在是市场分离的前提。
杨小凯和黄有光在《专业化与经济组织--古典微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一书中,通过消费者--生产者两分法、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建立了一个关于企业一般均衡契约模型。
认为作为促进劳动分工形式的企业,尽管与自给经济相比也许会使交易费用上升,但当劳动分工经济收益的增加超过交易费用的增加时,企业就会出现。
由于不同的结构会导致不同的交易效率,因此,企业的所有权结构安排是至关重要的。
一种非对称的剩余索取权结构在改进交易效率的同时,还能幸免直接定价和贸易中交易效率最低的活动,从而促进劳动分工。
由于对治理者活动所付出的努力及其产出水平的测量要花费极高的成本,所以,治理者的剩余索取权安排是一种有效率的产权结构。
西方企业理论述评与启示
阿尔 钦和德姆塞茨 于 2 世纪 7 年代在《 国经济评论》 0 0 美 上
发表了《 生产 、 信息成本和 经济组织》 文 中继 承 、 展和创新 了 , 发 科斯交易费用思想 “ 企业替代 市场 机制” 形成 了新 的理论 。他 , 们把企业看作生产要素 的一组契约 , 企业 的实 质并不是雇主 与
雇员的长 期合 同 , 而是团队生产。在企业 的团队生产 中, 生 全体
产成员共同决定生产效 率 , 由于从 最终产品里对 生产过程 中每
一
个成员的贡献进行分解和观 测的成本很 高 , 易引发企业 团 容
组织效 率。如果将企业理论严格定义为一门解释企业为什么会
出现 、 企业 内部如何 组织运作 的学 问 , 则新古典 经济 学的企 业 理论其实 不是企 业理论 , 是生产理论 , 而 是在给 定企 业存在 时
相分离角度出发 , 阿尔钦和德 姆塞茨 的理论进行 拓展 。他们 对 认为 , 由于 企业管理 者不余权益 , 当他消费额 外收益时 , 而 他得到全 部好处 ,
现代企业理论是从 个人交易行 为的角度理解 企业 , 业是 企
经济主体之 间产权 交易的一种组织形 式 , 一系列契约或 合同 是 组成 的契约 网络 , 业行 为是在既定 的产权 安排 下 , 企 企业成 员
度运 行费用的总和 。科斯从 交易费用 的分 析入手 , 说明市场和 企业是两种不 同的组织劳动 分工 的方法 , 企业 的出现一定是企
素而 取得 的理论上的进展 ”并 认为 “ , 证券所有权 与控制 的分 离
可以被理解为经济组织 的一种有效形式 ” 。由于存 在着管理 者 市场和股 票市场 , 管理者的行 为受 到约 束 , 代理费用得以降低 。
企业的契约性质_张五常
企业的契约性质张五常罗纳德•科斯写出《企业的性质》已近半个世纪,现在这篇论文著的影响正与日俱增。
大约在科斯20多岁,取得伦敦经济学院学士学位以前,即1931-1932年他获得资助到美国旅行学习期间,就构思着这篇论著的主题。
考虑到这篇论著相当于学位论文的工作开始的,人们不能不对激发这项工作的洞见肃然起敬。
科斯论文中围绕所谓的“企业”和经济活动范围展开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
目前,伴随着各种批评,也出现了各种对科斯观点的解释。
我不想评价这些不断增长的文献,也不想说明我的阐述必然是对科斯立场的准确表达。
受科斯早期研究契约的作品的鼓舞,我宁愿退回来用我自己发现的观点来阐述这篇作品。
任何一个探索契约安排经济学的人都会承认,科斯有关“企业”的文章与契约选择有关。
意识到考核问题的重要性与相关性,科斯在1969年建议我调查应用于木材工业的多种考核方法。
然而,由于取得数据的困难,这次尝试没有成功。
到1974年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计件工资契约提供了一条理解企业组织的有效途径,因为计件付酬恰好就处于市场与科斯所谓的企业的正中间。
我对计件工资契约的研究是从1975年开始的,并且持续至今。
因而,在此我打算按照我在一般的契约和特殊的计件工资契约方面的发现来解释科斯的观点。
我将表明,我们既没有准确的把握什么是企业,也不知道把握它的重要性。
“企业”一词只是对有别于普通商品市场的契约安排下组织活动的一种方式的速写式描述。
一、作为契约安排方式的企业科斯的中心命题是,制度运行成本(交易费用)的差别使企业取代了市场。
一方面,市场交易涉及产品或商品;另一方面,“企业交易”涉及生产要素。
企业的成长则被认为产品市场被要素市场代替,导致了交易费用的节约。
这个命题并不容易解释,因为科斯没有给企业下定义,也正如我们将会看到那样,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间也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假如生产投入为私人所有。
每一个投入所有者因此面临三种选择:(1)自己生产并出售商品;(2)干脆自己出售他的生产投入;(3)进入一种契约安排,把投入的使用权委托给代理人以换取收入。
读后感一:企业的性质
读后感一:企业的性质企业,一个微缩的计划市场?——读《企业的性质》有感前言:在当今世界,新制度经济学是当代最具影响的经济学流派之一,而科斯的《企业的性质》是新制度经济学派最重要代表作,为了加深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认识,笔者仔细阅读了这篇论文。
科斯认为企业本质上是对市场机制的替代,通过计划控制资源配置手段来节约交易成本,是企业组织存在的原因,企业的规模应该扩张到企业内部边际交易成本等于市场边际交易成本。
读完论文,笔者不禁要问:科斯的企业理论正确吗?企业是一个微缩的计划市场吗?一、科斯的企业理论介绍在回答前面的疑问之前,我们先得弄清科斯的企业理论是什么。
读完《企业的性质》,笔者发现该书主要回答了如下两个问题。
(一)企业为何存在?科斯认为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伟大功绩在于证明市场的有效性,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协调生产交易,调节资源的配置并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然而,科斯认为这种理论给了人们一个关于经济体制非常不完整的画面,在企业内部价格机制根本不起作用。
比如,在企业内一个工人从部门Y 流向部门X ,他这样做不是因为相对价格的变化,而是因为他被命令这样做。
科斯接着问道:既然人们通常认为协作能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那么,为什么这样的企业组织会存在?科斯认为建立企业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似乎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包括所有发现相对价格需要的费用和市场上发生的为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
确实,当存在企业时,契约不会被取消,但却大大减少了。
某一生产要素(或它的所有者)不必与企业内部同他合作的一些生产要素签订一系列的契约。
当然,如果这种合作是价格机制起作用的一个直接结果,一系列的契约就是必需的。
一系列的契约被一个契约替代了。
因此,科斯关于企业为什么会出现的理论可以总结为:利用市场机制协调分工是需要成本的,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允许企业家计划协调....生产可以节约某些市场运行的成本。
企业的出现一定是因为企业方式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方式的交易费用。
企业的契约性质读书报告
企业的契约性质读书报告企业管理理论读书报告-----读《企业的合约性质》张五常的《企业的契约性质》一文发表于1983年。
当时科斯的《企业的性质》一文已经发表了近半个世纪,并已成为企业管理和制度经济学的经典著作,引起了人们的广发兴趣和讨论。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科斯的学生,张五常从契约的性质和计件工资契约这两个特殊的角度对科斯的著作和观点进行了别致的重新解读。
张五常通过此文证明,当时的人们,或者说当时的理论界并没有真正理解何为企业、企业存在的价值何在。
他并通过此文阐述了自己对于企业规模模糊性的理解。
一、企业为何存在------读作为契约安排方式的企业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为契约安排方式的企业>中,张五常首先指出科斯企业性质的核心命题在于制度运行成本即交易费用的差别导致企业出现取代了市场。
而他认为这这个命题的模糊性在于首先科斯并没有给企业的准确定义,其次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之间并非泾渭分明.张五常详细解释了这个观点.张五常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所有者(投入者)都有三个选择:1、自己生产并出售商品2、直接出售生产投入3、进入一种契约安排,将投入的使用权委托给代理人以换取收入。
而只有当所有者做了第三种选择才会导致企业的诞生。
那么为什么企业的所有者会选择第三种选择呢?科斯对此的解释是第三种选择(即成立企业)可以减少交易费用。
张五常在引述他人对科斯观点反驳的基础了论述了科斯的观点的合理性。
他指出,强调交易费用并非否认分工的专业化或漠视从生产努力的有效协作中获得潜在收益。
并举出别针工厂的例子来强化论证:从一个别针生产的协调者那里直接购买别针比单独向每一个别针生产的贡献者支付要经济的多。
他认为在明确定义的范围内,生产要素所有者拥有以下权利:1、排除他人从而保证自己能单独觉得其用途的权利2、从其使用中汲取排他性收入的权利3、将该财产自由转让或交换的权利。
该交换权即契约权,而产权则可通过广泛多样的企业安排来交易。
企业性质
第四部分
企业交易成本与市场交易成本的差异
• 企业交易成本小于市场交易成本,增加产品 的数量和品种 • 企业交易成本大于市场交易成本,减少产品 的数量和品种 • 企业交易成本等于市场交易成本,保持原有 的数量和品种
第五部分
企业性质理论“可以使用” 企业性质理论与现实世界是相吻合的
契约明确了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雇主 依靠他的权利支配和指挥雇员,雇员则依靠他的 义务服从雇主的控制和支配。
张五常
企业的规模是没有意义的。科斯所说的企业规 模的决定条件实际上决定的并不是企业的规模, 而是决定合约替代的程度。
企业规模的探讨
关于企业的边界问题,如果企业是由完全的企业合约 所组成的,那么企业的边界正如科斯所说的“有一个点必 须被达到,那就是说,在企业内增加一项交易的组织成本 等于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这项交易的成本,或等于由另一个 企业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 但现实中的企业,往往不是由完全的企业合约所组成 的,而是企业合约与市场合约的比例组合,因而企业的边 界可能被外推,企业的规模被放大,而且企业的边界呈现 出模糊性。这就是张五常所说的企业边界呈现模糊性的根 本原因。
小
个人见解
结
对两篇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张五常实际上仍然坚持了科斯的观点,认 为企业与市场之间是相互替代的,只是替 代的形式有所差异:科斯认为是企业取代 了价格机制,而张五常认为是企业合约替 代市场合约。但是现实的情况,又不象两 位学者所讲的那样,企业与市场是相互兼 容的。 企业离不开市场,市场也需要企业。
同样,两位学者也并没有对企业作明 确的定义,我想在这个问题上,仁者 见仁,智者见智。但在阐述何为企业 时,都会带有一些共同的标签,如有 组织的、降低交易费用的、协调管理 等。 通过对两篇文章 的学习,随之而产生 的疑问,与大家共勉!
对科斯企业性质理论问题的新思考
科斯企业性质理论上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贡献:一是使 人们认识到交易费用的存在,以及交易费用对分工效率的 重要影响i:是使人们认识到企业是不同于市场的另一种 配置资源的手段,因而有利于人们在配置资源时根据效率 需要自觉地选择和利用不同的方式。但是,这一理论也存
①德姆塞茨(Demsetz,1988)坚持把,一商内部管理协 调费用称为“管理成本”,而将厂商问的交换则称为“交易 费用”,本文接受这一提法。
坚 市
场 合 约
1
0
1
图1台约直线图
企业合约
图1中,横轴表示企业台约,1表示完全的企业 合约;纵轴表示市场舍约,1表示完全的市场台约。某一 合约可能是图中的台约直线中的某一点,即由一定比例的 企业合约和一定比例的市场合约所组成。这也意味着,一 项合约可能是企业合约的成分多于市场台约的成分,也可 能是市场合约的成分多于企业合约的成分。当企业舍约 的成分多于市场合约的成分的情况下,那么管理协调的内 容也随之多些;反之,则价格机制协调的内容则多些。譬 如件工合约,可能意味着管理协调的内容多些,而外包合 约则受到市场价格机制协调的内容多些。即计件制的工 人受到工』“管理人员制约的成分要大于外包合约的另一
布莱克福德(2001)在谈及19世纪美国企业管理的变 化时也谈到了追求生产规模收益对管理变革的积极意义, 他指出:在那些规模和复杂性已经增大的工业企业中,个 人管理为官僚管理所代替……随着工厂在全美国的遍及, 工业公司发展成为多单位企业,由此发生了四个相互关联 的管理变化。表现在经营者为他们的企业建立了强有力 的中心性的(公司的)办公室。这些办公室的人员由最高 管理层为其配置,他们负责为企业制定重大的战略决策, 安排未来计划,并协调公司不同部门的工作。中心办公室 不久进行了职能部门化,有了由负责公司不同职能的经营 者构成的不同委员会——生产、销售,运输以及其他…… 早先并不存在的中层管理人员已经发展到打理新兴大企 业的一些日常业务、为各种生产设施和销售渠道配备人员
张五常:公司性质的思想发展
张五常:公司性质的思想发展一九三七年科斯发表《公司的性质》。
该文的初稿写于一九三二,他二十一岁。
「交易费用」(transaction costs)一词起自科斯之前,但他一九三七的《公司》是第一篇开门见山地处理交易费用的经济学文章。
一九九八年我发表《交易费用的范畴》,其中有一句常被行内朋友提及:「交易费用不是一个要获得终生雇用合约的年轻经济学教授应该尝试研究的!」作为真实世界的局限交易费用很复杂,要经过多年跑厂跑市才有足够的掌握。
科斯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看公司时只有二十一岁,掌握不够深入。
一九五二年该《公司》文章被编进红极一时的《价格理论读物》,于是大名,但上世纪六十年代科斯多次投诉没有人读。
洛杉矶与芝加哥的思维一九六七年我在洛杉矶写好《佃农理论》,其中有一节题为《交易费用、风险规避与合约选择》。
跟着到了芝加哥大学,找到重要的关于中国农业的合约资料,我以该题发挥,写了一篇长文,一九六九年在科斯主编的《法律经济学报》发表。
文中我提出「卸责」(shirking)与风险规避(risk aversion)这两个后来自己没有再用的理念来补充交易费用,分析合约,文中提到科斯的《公司》,说跟我的合约选择是一脉相承的,不少行内朋友读科斯的旧作后找我研讨。
一九六八年阿尔钦造访芝大,午餐中我向他提到正在困扰着我的两个人一起抬石下山,双方各把石的重量推到对方去的卸责行为。
一九七二年阿师与德姆塞茨提出卸责需要监管,在《美国经济学报》发表了该学报历来被引用最多的文章。
那时我放弃了「卸责」,认为难以验证,转向合约结构那方面想。
一九七一年,多伦多大学的John McManus到我西雅图的家小住,我提到二战时母亲带着我在广西逃难,在河上乘船,由多个纤夫在岸上用绳子拉着行,有人拿着鞭子监视。
母亲参与议定纤夫的工酬,对我说拿着鞭子的人是纤夫们聘请的。
我不能肯定母亲说的是实情,但McManus把这例子写进他一九七五年发表的关于监管费用与机构组织的文章,再跟着广西的纤夫在新制度经济学中成了名。
《企业的性质》读书报告
《企业的性质——起源、演变和发展》读书报告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时间:【摘要】企业将会替代经济运行过程中价格机制的部分功能,企业在调配社会资源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科斯说,“建立企业是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
”当存在企业时,契约不会被取消,但却大大减少了。
被节省下来的主要的交易成本,是由于在企业内部生产要素间的互相协作,否则就会在市场交易中发生。
科斯首先引用了关于效率与规模的关系的论述,然后指出由于企业规模扩大,企业会出现“管理收益递减”问题,因而企业规模不能无限制扩大,企业规模的临界点在于企业内部边际交易成本等于市场或其他企业内部边际交易成本。
【关键词】企业价格机制交易费用成本规模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中,只注重了价格机制发挥的作用,而忽视了其赖以成立的基础,只考虑到了给定的内生变量所发挥的作用,而没有将其置于一个真实的世界之中去考察。
科斯将其形象的比喻成为“黑板经济学”。
以往经济学的研究首先假定了很多的条件,例如完全竞争的市场,资源的流转畅通和信息的对称。
这就忽视了交易费用的存在,但是,在真实的经济世界中,往往难以实现这样的情形。
科斯对于交易费用的发现使得我们可以更好的研究制度存在的问题,使得人们发现组织在生产交换中的作用。
科斯说,“建立企业是有利可图的主要原因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
”传统的经济学说认为,经济体制可以自行运行,是由价格机制来决定的,但在现实世界中,科斯发现价格机制自动调整在整个社会运作层面是有效地,而在企业内部是无效的。
所以科斯要论证“价格机制在企业内部作用是消失的,是被另外一种力量或方式所取代”,也就是说在市场交易被取消的企业存在着协调生产的替代方法,从而引导出了企业产生和存在的问题。
企业是一个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劳动分工的复杂化是企业产生的诱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的分工得以深化,这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资源需要分配,交易也就更加的频繁。
在他看来,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为此他提出了两个假设,一是资源的配置由价格机制决定,二是资源的配置依赖于作为协调者的企业家。
张五常对企业存在的原因和企业规模的论述
张五常对企业存在的原因和企业规模的论述科斯首创的现代企业理论把组织制度与交易费用联系起来,提出产业经济的结构变迁取决于企业、市场的边际增减,具体包括企业联合形式的横向一体化和企业与市场互相替代的纵向一体化,为分析交易费用、产权和法律制度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开辟了道路。
但它没有真正分析,更谈不上透彻解释企业产生的原因。
1 企业产生的原因和企业规模变动的原因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企业产生的原因是说明从没有企业到有企业的过程。
就是说,在市场价格协调社会资源配置之外,为什么还要有企业 ?如果出现这一原因,企业就会产生;如果没有这一条件,企业就不会出现。
至于企业或市场规模变动的原因,是指在企业和市场都已存在的前提下,它们各自的规模或范围为什么这么大?以及在什么条件下扩大,在什么条件下缩小72业产生的原因是从时间角度分析。
企业产生的历史条件是什么?应该接受历史事实的检验;企业或市场规模的变动是从空间角度提出,企业或市场规模的变动,不论是纵向一体化还是横向一体化,需要什么条件 ?应该接受现实实践的检验。
这种企业边界变动和企业存在的原因有联系,企业存在的原因是企业边界变动原因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逻辑发展和结果。
但决不能作为同一个问题,当然也不应该用同一个原因加以解释。
2 现代企业理论并没有说明企业产生的原因现代企业理论回答和解决了上述什么问题 ?是企业产生的原因 ?企业规模变动的原因?还是同时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笔者认为,《企业的性质》一文在形式上提出了这两个问题,并用交易费用较低加以解释,但它既没有严格区分这两个问题,更没有科学地说明企业产生的原因,实际上将两个问题混为一谈,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现实。
如果要寻找“企业出现的原因”从方法论上说,应该从总体上将所有的企业抽象为一个企业,将所有的市场抽象为一个市场,然后提出,社会资源配置为什么不能全部由市场价格机制协调 ?反过来,社会资源配置为什么不能由一个唯一的组织来协调 ?这两个是不是愚蠢的问题 ?有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因为没有企业的市场和没有市场的企业都是不可能的,它们本质的、第一层次的关系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
科斯:《企业的性质》
科斯:《企业的性质》R.科斯过去,经济理论一直因未能清楚地说明其假设而备受困扰。
在建立一种理论时,经济学家常常忽略对其赖以成立的基础的考察。
然而,这种考察不仅对于防止因对有关理论赖以成立的假设缺乏了解而出现的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于经济学在一系列不同假设的选择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也是极为重要的。
例如,值得一提的是,“企业”这个词在经济学中的使用方式与一般人的使用方式就有所不同。
1由于经济理论中存在一种从私人企业而不是从产业开始分析的倾向钉2,因此就更有必要不仅对“企业”这个词给出明确的定义,而且要弄清它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的不同之处枣假如存在的话,就应该搞清楚。
罗宾逊夫人曾说过:“对于经济学中的一系列假设,需要提出的两个问题是:它们易于处理吗?它们与现实世界相吻合吗?”3尽管正如罗宾逊夫人所指出的,“较通常的是,一种假设是可处理的,而另一种则是现实的,”可能还有这样的理论分支,其中的假设既是可处理的,又是现实的。
下文将表明,一种不仅是现实的(即能与现实世界中的企业含义相吻合),而且是易于处理的(即能用马歇尔所发展起来的两种最强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来处理),企业的定义是可以获得的。
这两种分析工具就是边际概念和替代概念,两者合在一起就是边际替代概念4,当然,我们的定义必须“与能被准确表达的正规叙述相联系”。
在探索企业的定义时,像经济学家通常所做的那样,首先考察经济体制或许是比较合适的。
让我们来考察一下阿瑟•索尔特爵土对经济体制的描述。
6“正常的经济体制自行运行。
它的日常运行不在集中控制之下,它不需要中央的监查。
就人类活动和人类需要的整个领域而言,供给根据需求而调整,生产根据消费而调整,这个过程是自动的、有弹性的和反应灵敏的。
”一位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体制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而社会是一个有机体而不是一个组织。
7经济体制“自行运行”,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私人计划。
人们都在不同方案之间进行着预测和选择。
企业性质的完整解释――兼评交易费用论
企业性质的完整解释――兼评交易费用论根据科学早期对企业性质的论述,节约交易费用是企业存在、扩大的根本原因。
企业与市场是可以相互替代的,究竟依靠企业制度还是依靠市场机制,决定因素是交易费用。
近几十年,由科斯倡导的新制度理论和企业组织理论有了较大进展,但是交易费用论仍主导着对企业性质的解释。
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疑问和反思。
企业是否存在着不依赖于交易费用论的解释?企业为什么必须替代市场?交易费用的概念是否太宽了?经济学家仍在不懈努力,希望得到较为完善的解释。
本文试图对企业的性质作进一步描述,并对它们与交易费用论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企业是企业家履行风险决策职能的产物科斯企业性质的交易费用论解释,是结合对奈特观点的批评进行的。
奈特从风险承担者(管理者或决策者)与风险厌恶者(普通劳动者)的分工交换,来说明企业是企业家执行风险决策这一职能的产物。
科斯的反驳是:管理者与普通劳动者之间这种分工交换并不必要以前者对后者的支配权为前提,也不必然在企业内部进行。
善于作出决策的人,可以通过市场将其经营决策出售给需要这些决策知识的人。
科斯隐含的判断是:因为“经营决策”交易费用高昂,把管理者结合在企业内可节约交易费用。
以后,按照科斯的基本观点阐述企业性质的张五常、杨小凯等人,也都把以要素市场代替中间产品市场能够节约交易费用看作企业产生的基本原因。
科斯等人把企业看作市场替代物的观点中,包含了企业与市场功能等同的判断,如果不是因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完全可以退到市场去。
科斯设想了一个经营决策的交易市场。
管理者不必“亲自参加生产”,就可以凭他们良好的判断力和知识向需要这些知识的人出售他们的“产品”――经营决策的建议[1]。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科斯等人设想的经营决策市场并不具有现实性,不能成为推论的前提。
笔者认为,这里所说的经营决策,不同于教科书中的管理学原理,也不同于运用这些原理作出的企业战略策。
它是对大量专用信息加工处理而产生的成果,而这些信息又必须通过经营管理活动产生并获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斯和张五常对于企业性质研究的文献述评
姓名:黄立晨
学号:0803132631
摘要: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独辟蹊径地讨论了产业企业存在的原因及其扩展规模的界限问题,这其中创造了“交易成本”这一重要的范畴来予以解释。
所谓交易成本,即“利用价格机制的费用”或“利用市场的交换手段进行交易的费用”,包括提供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订立和执行合同的费用等。
科斯认为,当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成本时,企业便产生了,企业的存在正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即用费用较低的企业内交易代替费用较高的市场交易;当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等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的边际成本时,就是企业规模扩张的界限。
关键词:《企业的性质》;科斯;交易成本;张五常;《企业的契约性质》
一、前言
这篇文章是对科斯和张五常先生关于企业性质分析的一个总结,主要阐述企业的产生和企业的规模性问题,鉴于我作为大二学生水平着实有限,对于大师的作品可能有不理解和曲解的地方,我会尽量回避自己不太了解的部分,至于曲解的部分希望老师能更正指导。
在网上查阅资料后,得知企业性质的研究近几年有不同的方向性,如针对大数据时代下产生的虚拟企业性质研究;从社会层面的马克思社会企业研究;以及在全球环境下,以新经济条件为背景,对科斯理论进行补充和修正。
引入第三个变量—竞争压力的新科斯理论。
这些新理论大多是针对科斯理论的补充和说明,因此在本文中只会简单提及,不做赘述
二、正文
《企业的性质》的第一个解决的问题便是关于组织的存在问题,当时的经济学家已经意识到经济体制是由价格机制来协调的,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经济计划(组织内部)为了对此进行解释,他们统一的观点是认为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决定生产,这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协调的。
在企业之内,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交易的复杂的市场结构被企业家所替代,企业家指挥生产。
但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决定生产,这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协调的。
但他们并没有解释,组织存在的必然性,因为如果生产和管理都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实现组织就没有产生的价值,所以他提出了企业的显著特征就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这一论断。
科斯的基本想法是“试图发现企业在一个专业化的交换经济中出现的根本原因。
价格机制(单纯从资源导向的方面考虑)可以被替代,假如替代价格机制的关系正是其自身所期望的话”但从后文的论述中作为读者感觉与其说企业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不如说是在价格机制延伸下对于内部组织合作的进一步解释,即内部减少交易成本。
“通过形成一个组织,并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就能节约某些市场运行成本。
当存在企业时,某一生产要素(或它的所有者)与企业内部同他合作的其它一些生产要素签订一系
列的契约的数目大大减少了,一系列的契约被一个契约替代了。
”便是科斯对企业如何代替价格机制的解释
张五常的《企业的契约论》中,他的核心观点是:企业是契约安排的一种形式,企业的出现是一种契约替代另一种契约。
“说一个企业取代市场是不太正确的,不如说一种契约形式取代另一种契约形式。
科斯主要关心的是一种契约形式,在那里投入所有者让渡一组明确界定的对他投入的使用权,以交换收入。
他因此受到一只看得见的手,而不是受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挥。
非凡的洞察才会看到,当这种契约形式增加时,产品市场就会减少。
”五常先生通过计件工资契约来说明契约间的替代关系
以上便是我总结的关于科斯和张五常关于企业性质的定义,简单来说科斯主张企业是价格机制的代替品,张五常主张企业是契约安排的一种形式。
《企业的性质》在后面阐述了企业规模,并对理论进行了现实解释,而《企业的契约性质》则讨论了契约间的替代关系,和企业的模糊性,这会在后文中提到。
但是起码企业的基本性质二位大师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究竟是代替契约论比较接近企业的本质还是代替价格机制论比较接近企业的本质,我不能断言,我觉得两边说的都很有道理。
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确定了企业性质的基本,而五常先生的契约论则是建立在科斯的价格代替论基础上,就如科斯所说的那样“确实,当存在企业时,契约不会被取消,但却大大减少了。
某一生产要素(或它的所有者)不必与企业内部同他合作的一些生产要素签订一系列的契约。
当然,如果这种合作是价格机制起作用的一个直接结果,一系列的契约就是必需的。
一系列的契约被一个契约替代了。
”,五常先生用契约形式代替了价格的影响
但是俩个假说也有各自的漏洞,价格机制论中忽略了企业的产生和存在的理由并不仅仅只是表现在交易费用的节约。
就像五常先生说的“根据科斯的观点,这种选择是为了减少交易费用。
有些人认为这样的说法是同义重复。
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人们也提出了另一些原因来说明企业的出现,包括分工、风险和生产的协作。
科斯考虑了这些因素而又全部否定了。
”,而契约形式则淡化了企业的定义,仅仅指出企业具有的性质
从我个人的角度看,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是对于效率的提高和对于成本的降低,根本意义则是规范了社会交易,节约了社会交易成本。
企业的存在具有社会意义,如果从管理等方面看,企业的出现反应的是社会的必然性。
除去交易本身,从南北战争的美国铁路公司开始社会的融合和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从内部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