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古诗五首》习语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古诗五首

01积累运用

1.字词积累——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绮窗()城阙()潇湘()

宦游人() 歧路() 侧畔() 烂柯人()

2.词语积累——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

(2)杨花愁杀渡江人________________

(3)城阙辅三秦________________

(4)风烟望五津________________

(5)到乡翻似烂柯人________________

(6)暂凭杯酒长精神________________

3.词语积累——请你说出下列题目中加点词的意思。

(1)《夜雨寄北》________________

(2)《淮上与友人别》________________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_______________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

4.句子积累——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诗句。

(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5.句子积累——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诗句填空。

思乡寄友是古诗词一个重大的主题。

(1)表达思乡之情,有时候可以借问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来含蓄地表达,如王维的《杂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时候,诗人也调动联想和想象,想象亲友团聚后的情形来寄托思乡之情,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时候,诗人则借眼前的景致,特别是那些象征离愁的景物来渲染离愁别绪,如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时候,诗人则劝慰友人不必悲伤,应当心胸开阔,坦然面对,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时候,诗人触景生情,借离别(或相逢)表达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必然性,借此以宽慰朋友,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果在右边这幅画上题写适合画面内容的诗,恰当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请参加“一字师”综合性学习活动。

材料一:五代诗人郑谷为诗僧齐己改《早梅》诗,将“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把“数”字改成“一”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早梅”的特点——“一枝”抢先,可见其早。

材料二: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在浙江桐庐做太守时,写了一道赞颂严子陵的诗:“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写好后,给友人李泰伯看,李泰伯读后说:“‘云山’‘江水’等词,从内容上说,很宏伟,从用语上说,极有气派,但下面一个‘德’字接它,似乎局促,换个‘风’字怎么样?”这样一换,诗味果然不同。范仲淹极其佩服,尊李泰伯为“一字师”。

材料三:晚清封疆大吏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和女婿,年轻时,即长于书法,善于吟咏。有一次,他作《咏月诗》,得妙句“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颇为自得。林则徐看后,也觉得不错,但品味再三,又觉得美中不足,于是提笔把“何必清辉满十分”一句中的“必”改为“况”,诗境顿显开阔。

材料四: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在重庆首次公演时,他在台下观看。婵娟痛斥宋玉:“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老听后,感到骂得不够分量,就到后台与扮演婵娟的张瑞芳商量。这时身旁的一个演员说:“不如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了。”郭老高兴地接受了这个演员的意见,并称他为“一字师”。

(1)请根据上述材料说说什么是“一字师”。

(2)这些名人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字师”,这表明了什么?

(3)你从上述材料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02课内精读

(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9.“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描绘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千古传诵,请任选角度加以赏析。

(二)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诗是由当前____________所激发出来的对未来____________的憧憬。

12.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13.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诗人“今夜”的心境。

14.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5.诗中引用“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个典故,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03拓展阅读

(一)偶题

朱熹

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②。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③来。

【注释】①幅巾:古代文人用一块帛巾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③底处:何处。

17.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字用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

18.下列对诗歌分析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