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病理分析及防制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蓝耳病的病理分析及防制措施
摘要介绍鄂西山区出现的猪蓝耳病疫情,对疫情中的病猪进行病理分析,总结猪蓝耳病防制经验,以预防猪蓝耳病,提高养殖效益。
关键词生猪;蓝耳病;高致病性;防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281-02
猪蓝耳病即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在我国属二类传染病,因此疫病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治愈率低,死亡率高,是对养猪业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1]。2006年春秋之季,我国很多地区都曾陆续暴发过此疫病,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损失[2]。近些年来,笔者所在的恩施自治州农村又相继发现数起猪蓝耳病,因及时防控,未大面积扩散。现将这几起新近发生的猪蓝耳病特点及防控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疫情介绍
1.1 发病情况
2010—2012年恩施自治州的来凤、咸丰、利川和鹤峰4个县(市)农村共发现猪蓝耳病6起。4起发生在农村散养户,2起发生在小型饲养猪场,染疫病畜17头,其中,母猪11头(原种母猪3头、二杂母猪8头),哺乳仔猪6头。该病多发生在5—8月温度较高的季节。实地调查发现,发病的猪舍大多存在通风降温不良、饲养密度过大、空气中氨气浓度较高的问题。据畜主介绍,这些染疫病畜
都未注射过prrs免疫疫苗,基本属于粗放的饲养管理,大部分采用潲水养猪,染疫病畜普遍营养不良。
1.2 临床症状
据畜主及临场诊治兽医介绍,17头染疫病畜都是突然发病,同圈猪也在3~5 d内相继感染,被感染的猪全身潮红,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至40.5~42.0 ℃,普遍卧地不起,多数耳尖、耳边缘呈现蓝紫色,部分病猪外阴、尾部,腹下及口鼻等部位也发生短暂性的皮肤紫,但很快消失。发病母猪中有的出现气喘、流鼻涕、咳嗽等呼吸困难症状;有的出现便秘、腹泻等消化系统紊乱症状;哺乳仔猪则多为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四肢外展呈“八字”脚,体质衰弱、张口呼吸,呈现哮喘样呼吸障碍。经综合诊断,确定急性型11头,慢性型5头,亚临诊型1头。
1.3 防控结果
由于2006年恩施州也曾出现过此疫病,对猪蓝耳病的防治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因此这几起猪蓝耳病的防控结果比较理想,在使用自细胞干扰素、黄芪多糖,氟贝尼考连续治疗7 d后,17头病畜中10头病状消失,恢复正常,7头死亡。其中5头母猪发生流产,4头出现死胎、木乃伊胎现象。且隔离及时,未出现宰杀、食用、出售和转运病畜现象,对7头死猪进行也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从而有效防止了疫情扩散和疫源泛滥现象的发生。
2 病理分析
2.1 血清检测
采集病猪的血清样5份,用猪蓝耳病乳胶凝集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该试剂盒由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病毒室研制,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检测结果表明:4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白色小点),血清抗体阳性率80%,1例无凝集反应(混浊),判断为阴性。
2.2 尸体剖检
对送检的2例病死不久的猪(体重50~70 kg)进行剖检,结果发现病猪尸体全身淋巴结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胃底部黏膜、脑膜、心肌和心内外膜等处都有大量出血现象,其肾脏质脆,肝、脾脏和肺都出现淤血肿大,肺小叶间质明显增宽,切面流出许多泡沫样液体,部分区域发生实变。
2.3 病理组织学检查
取病猪的肾脏、脾脏制成冰冻切片,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特异性亮绿色荧光。心脏心肌纤维间有少量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部分心肌细胞发生颗粒变性,淋巴组织灶状坏死,白髓区尤为明显,肾小管腔变得模糊,肾小管之间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脑血管周围有多量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形成“袖套现象”,有的神经元发生变性、坏死,周围有胶质细胞聚集形成“卫星现象”。胶质细胞大量增生。
2.4 细菌分离培养
从病猪肝脏中分离细菌,以普通琼脂培养基、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于37 ℃恒温箱中培养12~24 h后,结果发现了单股正链rna病毒,
分子量约1.5×106道尔顿,病毒为圆形,直径为50~60 nm,含有20~35 nm的核衣壳,在氯化铯中浮密度为1.19 g/cm3;有囊膜,对乙醚、氯仿敏感,在37 ℃温度下存活了18 h,在56 ℃温度下存活时间少于15 min。
3 防制措施
根据发病情况和病理分析结果,诊断鄂西山区新近出现的猪蓝耳病为单股正链rna病毒与猪瘟、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等多病原混合感染并继发感染,呈现病原体多元化,症状复杂化,主要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大肠杆菌病等疾病,早期可见脾脏白髓、扁桃体滤泡淋巴细胞坏死,后期脾核淋巴结细胞增生,并引起的血管、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的病变,表现出妊娠母猪早产、流产,弱仔和呼吸困难的特征。高热是最典型症状,胎儿病变是子宫内无菌性自溶的结果,没出现特异性。由于进行了猪蓝耳病的免疫,加之养殖的环境发生了变化,猪蓝耳病也随之发生了变异,产生了新的变异毒株,毒力较以往有所改变,出现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及脑膜炎等病理变化[3],因此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治愈率低,死亡率高。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有效防治猪蓝耳病,必须采取以下一些强化措施。
3.1 把好引种关,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防控猪蓝耳病与其他猪瘟一样,要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购买种猪前应该查看检疫证明;养猪场最好是自繁自养,不轻易引种,尤其不在夏季引种。无论是母猪、断奶仔猪,还是育肥猪,尤其是
妊娠母猪,都要严格按农业部发布的《猪病免疫推荐方案》[4]进行预防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接种。发生动物疫情时,对受威胁的猪还要按仔猪3头份/头、保育猪及肥猪5头份/头、种猪10头份/头的剂量进行超剂量免疫接种[5]。目前预防猪蓝耳病的疫苗可分为prrs灭活疫苗和prrs弱毒疫苗。prrs弱毒疫苗的返祖毒力增强,因此,应慎重使用活疫苗。要选择国家批准生产或已注册的疫苗,实践中发现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公司生产的nvdc—jxal株灭活疫苗和jx-a1-r株活疫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在做好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气喘病、伪狂犬等病的预防接种的同时,还要接种预防传染性胸膜肺炎、气喘病等疫苗,以防制继发感染猪蓝耳病[6]。
3.2 积极改善生猪喂养环境
要积极改善生猪喂养环境,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圈舍、场地、排污设施要按规定严格消毒。消毒剂要避免选择毒性大、刺激性大的品种。应该根据消毒剂的发展变化,选择毒性小、刺激性小、消毒效果好的消毒剂。生产中常用的消毒剂有复方戊二醛溶液,可将其稀释后对环境、器具和空气消毒[7];二是降低猪舍的湿度,保持舍内干燥舒适,湿度过大不但会影响饲养猪只生长,而且容易诱发猪瘟;三是保持猪舍温度在猪只生长的适宜范围内。尤其是夏天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因为中暑是诱发猪蓝耳病最突出的环境因素。冬天应注意猪舍保温,避免猪舍温度过低。保持通风良好是降低夏季降低猪舍温度的重要方法。在夏季还可以经常对猪群进行冲水洗浴,降低猪的体表温度;四是要合理控制饲养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