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蓝耳病特点及防控技术

合集下载

猪蓝耳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猪蓝耳病流行特点及防治

2023-11-05CATALOGUE目录•猪蓝耳病概述•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猪蓝耳病的诊断和检测•猪蓝耳病的防治策略•猪蓝耳病的疫苗接种和管理•猪蓝耳病对养猪业的影响和挑战01猪蓝耳病概述定义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仔猪呼吸系统症状。

症状母猪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仔猪则表现为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

定义和症状PRRSV是引起猪蓝耳病的主要病原,该病毒属于套式病毒目、动脉病毒科、尼多病毒属。

病原猪蓝耳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病猪和带毒猪可直接将病毒传播给易感猪群。

传播途径病原和传播途径猪蓝耳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流行,但不同地区流行程度和严重性存在差异。

地区性流行猪蓝耳病在温暖季节和寒冷季节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较为常见。

季节性猪是PRRSV的主要宿主,不同品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

易感动物PRRSV感染可引起免疫抑制,使猪只对其他病原的易感性增加。

免疫性流行病学特征02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地区性分布猪蓝耳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有分布,但不同地区流行程度和流行特点存在差异。

一些高风险地区包括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

季节性分布猪蓝耳病具有季节性分布的特点,通常在温暖、潮湿的季节发生,如夏季和秋季。

这可能与病毒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中的存活和传播有关。

地区性和季节性分布感染群体和年龄分布感染群体猪蓝耳病主要感染猪,尤其是育肥猪和母猪。

其他动物如犬、猫、水貂等也可能成为自然感染宿主,但传播风险较低。

年龄分布猪蓝耳病在各个年龄段的猪中均可发生,但不同年龄段猪的感染风险和症状严重程度存在差异。

通常,育肥猪和母猪感染率较高,仔猪和成年猪感染率较低。

传播途径和潜伏期传播途径猪蓝耳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包括直接接触患病猪或接触污染的环境。

此外,病毒也可通过空气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传播给其他易感猪。

潜伏期猪蓝耳病的潜伏期通常为3-7天,但也可能长达21天。

猪蓝耳病发病的特点及防治

猪蓝耳病发病的特点及防治

2017 年第 9 期(下半月)农民致富之友 Nong Min Zhi Fu Zhi You206科研◎畜牧兽医猪蓝耳病发病的特点及防治格玛取宗猪蓝耳病是一种比较多发的疾病,又被称为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且传染的速度比较快,本文主要对猪蓝耳病的发病特点和防治的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

1 猪蓝耳病流行的特点猪蓝耳病与其他的流行性疾病相比没有严格的季节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流行,由于这种疾病的有着较强的致病性以及传染性,使得患这种病的猪死亡率较高。

患猪蓝耳病的猪主要是以仔猪以及妊娠母猪居多,并且由于仔猪和妊娠母猪的抵抗力比较低,所以很容易感染,而且由于猪蓝耳病是流行性的疾病,流行的速度很快,这就大大的增加了猪的死亡率。

2 猪蓝耳病发病的特点猪蓝耳病是一种传染性和死亡性很高的疾病,将猪蓝耳病的发病特点分为三类,分别是急性型、慢性型和隐性型三种。

患有猪蓝耳病的猪主要是表现为呼吸困难,且繁殖率较低,并且由于患这种病的猪的耳朵部位是蓝紫色的,所以称猪蓝耳病。

2.1 急性型猪蓝耳病患有猪蓝耳病的猪的主要表现症状是呼吸困难,严重呼吸困难,耳朵变成蓝紫色。

一旦猪患有急性型的猪蓝耳病,怀孕的母猪出现死胎、流产、早产等一系列的现象。

一旦是小猪仔患有猪蓝耳病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疾病,而且小猪仔的体温一般要高于40摄氏度,还会出现腹泻等症状。

由于小猪仔的抵抗力比较低,所以断奶前的小猪仔死亡率甚至高达80%以上。

2.2 慢性型猪蓝耳病慢性型猪蓝耳病其实是相对于急性型猪蓝耳病来说的,慢性型猪蓝耳病与急性型猪蓝耳病相比,其发病症状比较缓慢,主要是发生在一些大型的养猪场。

发病的主要特点是母猪的繁殖能力受到阻碍,而且生长的速度比较慢,并且在患病期间,整个猪群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大为下降,不能够有效的抵御一些病毒的侵扰。

在患病期间,很容易产生一系列呼吸道方面的疾病,这就大大的阻扰了养殖场猪群的健康生长。

2.3 隐性型猪蓝耳病隐性型猪蓝耳病的发病特点是患病猪群没有发病的症状,而且猪生长的情况相对来说正常,只是偶尔是会出现咳嗽的症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染病的猪还是会受到病毒持续性的感染,有时还会使得患病猪的肺部出现感染。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猪蓝耳病,又称猪传染性蓝耳病(PRRS),是由猪传染性蓝耳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类传染病。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猪蓝耳病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发热、流涕、咳嗽、腹泻等,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猪只的死亡。

预防和治疗猪蓝耳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猪蓝耳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以帮助养猪户更好地管理和保护猪只的健康。

一、猪蓝耳病的预防1. 养猪场的消毒猪蓝耳病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因此养猪场的消毒工作非常重要。

养猪场应定期对猪舍、饲料槽、饮水器、猪圈等设施进行彻底的消毒,以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扩散。

2. 饲料和水的卫生定期清洗和消毒饲料槽和饮水器,保持饲料和水的卫生。

要确保饲料和水的质量符合标准,避免因为饲料和水中含有病毒而导致猪只感染猪蓝耳病。

3. 限制人员和物品进出养猪场要严格限制外来人员和物品的进出,避免带入病毒。

在进出的时候,要做好消毒措施,以保证养猪场的环境清洁和卫生。

4. 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生物安全措施,禁止猪只的无序调换和外出,并对工作人员进行猪蓝耳病的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

5. 疫苗接种猪蓝耳病疫苗接种是预防猪蓝耳病最主要的手段。

养猪户应根据疫情情况,定期为猪只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

1. 及时隔离一旦发现有猪只出现猪蓝耳病的症状,应立即将其隔离,防止病毒的进一步传播。

同时要做好隔离猪只的卫生和护理工作,减轻其症状,提高其生存几率。

2. 给予适当药物治疗在隔离猪只的应根据兽医的建议,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以减轻猪只的症状,并防止疾病的恶化。

药物治疗的选择应根据猪只的具体症状和病情而定,必须由有资质的兽医进行指导。

3. 加强营养和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要给予猪只充足的营养和良好的护理,提高其体质和免疫力,帮助其更快地康复。

要保持猪只的猪舍和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减少外界的干扰,提供安静的生活环境。

4. 加强后续管理病愈的猪只也需要加强后续的管理,包括恢复期的饲养和观察,以及对周围环境和其他猪只的检测和监控,确保病毒不再传播。

猪蓝耳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

猪蓝耳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

猪蓝耳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猪蓝耳病,又称猪耳疮病或猪传染性耳炎,是一种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

该病主要以猪的耳部受感染为突出特征,引起猪耳廓可见病理性改变,严重时还可引起全身性症状。

猪蓝耳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对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

了解猪蓝耳病的发病特点和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猪蓝耳病的发病特点1. 病原学特点: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病害,属于鼠疫分枝杆菌属(Blue ear disease virus)的一种。

该病毒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能在猪体内引起严重的病变。

2. 临床表现:猪蓝耳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耳廓出现淡蓝色或紫色的斑点、斑块,逐渐蔓延成片,最终形成坏死性溃疡。

患猪通常出现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呼吸急促等全身性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3. 传染途径:猪蓝耳病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和血液等途径进行传播。

感染猪会排出大量病毒,在猪圈内形成病毒污染,易通过直接接触或空气传播传染给健康猪。

4. 发病季节和地域:猪蓝耳病在冬春季节多发,尤其是气温较低、湿度较大的地区更易发生疫情。

在密度较大的养猪场,疾病的传播速度更快,致病性也更强。

5. 对养猪业的危害:猪蓝耳病对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危害,不仅造成猪只的生长发育迟缓、屠宰率下降,还会使养猪场疫情严重,严重影响了猪肉生产的正常进行。

对猪蓝耳病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二、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1. 保持养猪场的环境卫生:环境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猪蓝耳病是否能得到有效控制。

养猪场内应经常清理卫生,保持干燥通风,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2. 强化饲料管理:饲料管理是控制猪蓝耳病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猪蓝耳病的感染率。

3. 加强对猪只的免疫措施:对猪只进行规范的免疫接种非常重要,只有在保证免疫措施的有效性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控制猪蓝耳病的传播。

4. 隔离传染病猪只:一旦发现有猪只患有猪蓝耳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将病猪隔离到专门的隔离病房,减少病毒的传播。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猪蓝耳病,又称口蹄疫,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

这种疾病极为严重,能够造成猪的大规模死亡,对养殖业造成重大损失。

预防和治疗猪蓝耳病是猪养殖业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猪蓝耳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养殖户对猪蓝耳病的认识,并有效防范和控制该疾病的发生。

一、预防猪蓝耳病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蓝耳病最为重要的措施。

目前市面上有不同类型的猪蓝耳病疫苗,养殖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接种疫苗的时间一般在猪出生后不久进行,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加强免疫。

2. 环境卫生猪圈的环境卫生是预防猪蓝耳病的关键。

养殖户应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猪粪、换草料,定期消毒猪圈等,避免病原体在环境中传播。

3. 采取隔离措施猪蓝耳病是一种非常易感传染的疾病,因此需要采取隔离措施,将患病猪隔离开,避免疾病的传播。

引进新猪时也应该进行隔离观察,确保引进的猪没有疾病。

4. 控制疾病媒介猪蓝耳病主要通过空气、污染食物和水传播,因此需要控制蚊蝇、苍蝇等病媒生物,保持猪圈周围的卫生环境,避免病毒通过病媒传播。

二、治疗猪蓝耳病1. 及时隔离患病猪一旦发现有猪患上了蓝耳病,应立即将其隔离开,避免疾病的传播。

需要对患病猪进行单独的饲养和管理,保持其体力充足,加强免疫力。

2. 给予适当的饮食和营养对于患病猪,需要给予适当的饮食和营养,以帮助其恢复健康。

可以适当添加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增强猪的抵抗力。

3. 注意疾病传播的防范在治疗患病猪的过程中,养殖户需要注意防范疾病的传播。

要避免使用共同的饮水和饲料盆,定期清洁猪圈,并对接触过患病猪的人员进行消毒。

4. 药物治疗对于重症患病猪,可以考虑进行药物治疗。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专门用于治疗猪蓝耳病的药物,可以根据兽医的建议进行使用。

预防和治疗猪蓝耳病是猪养殖业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

养殖户需要加强对猪蓝耳病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一旦发生疫情,要及时隔离和治疗患病猪,避免疾病的传播。

猪蓝耳病的防与治

猪蓝耳病的防与治

THANK YOU
感谢观看
饲料管理
合理配置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增强猪群的抵抗力。
根除计划与实施步骤
环境消毒
对病猪舍、活动场所等进行彻 底消毒,消灭病毒传播源。
群体免疫
对整个猪群进行免疫接种,提 高群体免疫力,防止病毒入侵 。
确诊与隔离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进 行确诊,并将病猪隔离,以防 止病毒传播。
跟踪与监测
对病猪进行治疗和跟踪观察, 确保治疗效果和防止复发。
保健措施
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发现 异常及时处理,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猪只免疫力。
03
猪蓝耳病的治疗策略
隔离与治疗原则
发病猪隔离
对出现蓝耳病症状的猪只 进行隔离,以防止病毒传 播。
消毒措施
对猪舍、用具、运输工具 等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病 毒残留。
治疗方法
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 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辅 助治疗等。
总结词
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是防止猪蓝耳病传播的重要保障。
详细描述
在猪场中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如定期消毒、隔离饲养、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可以有效地阻断猪蓝耳病的 传播途径,保护猪群免受病毒侵害。
成功案例三
总结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提高猪蓝耳病的治愈率。
详细描述
在猪蓝耳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利用中药的调理作用和西药的抗病毒作用,可以 更好地缓解病情,提高治愈率。同时,中药还可以改善猪的免疫状态,提高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复发 。
研究和开发新的抗病毒药物是 当前的重要任务。现有的抗病 毒药物往往无法有效抑制猪蓝 耳病病毒的复制。
研究猪蓝耳病病毒对宿主免疫 系统的调节机制,为开发新的 治疗药物和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

猪蓝耳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

猪蓝耳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

猪蓝耳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和粪口传播等途径传播,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猪蓝耳病的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成为了养猪业界的研究重点。

猪蓝耳病的发病特点:1. 高发病率猪蓝耳病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更容易发生。

疾病一旦在养猪场内爆发,将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2. 病毒传播快猪蓝耳病病毒传播迅速,短短几天时间就能在猪群内迅速扩散,病毒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以及粪便传播等多种途径传播,极大地加剧了疫情的传播速度。

3. 易感种群广猪蓝耳病病毒攻击的对象主要是猪只,而且几乎所有品种的猪都易受感染。

一旦发生疫情,将对整个猪场造成沉重的打击。

4. 快速致死猪蓝耳病的发展迅速,患病的猪只常在数日内出现发热、厌食、食物减少等症状,重症者甚至在数天内死亡。

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1. 加强猪场管理定期对猪场设施进行消毒、清洗,保持猪场的卫生环境清洁干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滋生繁衍。

2. 注重隔离一旦发现猪只出现不适症状,应该及时隔离病猪,避免疫情扩散。

同时要加强与外界的交通管制,防止外来病源的输入。

3. 注重饮食科学合理的饲料搭配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可以增强猪只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4. 疫苗接种猪蓝耳病疫苗的接种是预防猪蓝耳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加强疫苗接种可以增强猪只的抵抗力,降低疫情的发生率和传播速度。

5. 提高兽医防疫意识养猪场要加强兽医防疫队伍的培训,提高兽医们对猪蓝耳病的认识和疫情的防控意识,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保护猪只的健康。

猪蓝耳病对养猪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研究疫情的发病特点及加强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政府、养猪场和疫病防控科研单位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疫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猪只的健康和养猪业的稳定发展。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猪蓝耳病,又称猪耳变性、猪耳红斑病,是由猪蓝耳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该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对猪场生产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预防和治疗猪蓝耳病的关键是采取科学、综合的综合措施。

预防措施:1. 疫苗接种:猪蓝耳病的疫苗是预防和控制该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猪蓝耳病的疫苗可以分为活疫苗和灭活疫苗两种。

根据疫情和地理环境的不同,选择适宜的疫苗进行接种。

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2. 生物安全措施:猪场应严格控制生物安全,保持清洁卫生环境。

避免将病猪和健康猪混养,加强无菌操作,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定期对场地、设备进行消毒,防止病毒的滋生和传播。

3. 病死猪及时处理:对于疑似和确诊的猪蓝耳病病死猪,应及时处理。

尽量避免传播病毒给其他猪只,可以采用环境烧毁或埋葬的方式进行处理。

4. 强化检疫和监测:定期进行猪蓝耳病的检疫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对疫情进行处置。

加强对疫情高发地区的监控,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共同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的传播。

治疗方法:1. 对症治疗:对于感染猪只,应及时给予有效的对症治疗。

包括提供充足的水和饲料,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可适当使用抗生素、解热剂和抗病毒药物等进行治疗,缓解病情。

2. 隔离感染猪只:发现猪群中有感染猪蓝耳病的猪只,应立即将其隔离,避免传播给其他猪只。

隔离期间应加强对猪只的护理和观察,防止病情恶化。

3. 加强免疫支持:对于患病猪只,可以通过加强免疫支持,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可以给予猪只补充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猪蓝耳病的预防和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预防是关键,加强场地和设备的清洁,定期疫苗接种,加强生物安全措施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手段。

对于已经感染的病猪,及时对症治疗和隔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科学综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猪蓝耳病的发生和传播,维护猪场的生产和经济利益。

猪蓝耳病的发病特点与净化

猪蓝耳病的发病特点与净化

1、蓝耳病对猪场的危害:蓝耳自传入我国以来,共发生过4次较大的疫情,分别是95年、06年、13年、17年,蓝耳病对猪场造成的直接危害包括:①育肥生长猪的生长率下降20%(采食量下降7%、饲料利用率下降15%、出栏天数推迟25天);②若猪场爆发蓝耳,会导致母猪头均损失约1000-1500元的经济损失;③蓝耳在猪群之间以空气传播为主,病毒抵抗力强、传播距离远(4-5km);④持续感染:通过药物净化清除猪体内病毒周期长达150天;仔猪出生前感染的持续排毒时间可达7个月;病毒血症持续时间可达1个月;⑤免疫抑制:蓝耳病毒主要感染猪只肺泡免疫巨噬细胞,导致猪只免疫力明显下降;2、猪只蓝耳症状:①母猪以繁殖障碍为主: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弱仔;②保育哺乳仔猪高死亡率、呼吸道疾病、继发细菌性疾病发病率高(如支原体、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③育肥猪以呼吸道表现为主:间质性肺炎、咳嗽、喘气、呼吸困难、耳朵或躯体发绀;④蓝耳毒株变异率高(平均3-5年便可进化出新的毒株或毒力返强),与此相关的蓝耳疫苗种类也较多,其中疫苗毒株种类有9个,以活苗为主;⑤蓝耳阴性稳定场:病毒为阴性,抗体随时间增长,逐渐下降;若已免疫疫苗则继续免疫,若未免疫,则保持现状并做好生物安全;⑥蓝耳阳性稳定场:猪只无症状,蓝耳检测阳性,70日龄抗原阳性,抗体浓度持续增加至130日龄稳定;药物保健预防+蓝耳疫苗预防;⑦蓝耳阳性不稳定场:蓝耳阳性,20-70日龄抗原阳性,母猪抗体水平不齐,猪只症状明显,仔猪死亡率母猪流产率高:药物治疗至稳定后,进行疫苗免疫,使之保持持续稳定和一定的抗体水平。

3、蓝耳病净化方案①对全场猪群监测,确定毒株类型,若为野毒立即淘汰,并封群6-8月;②后备猪只入群保持抗原阴性,保持母猪群稳定、抗体阳性;③断奶仔猪检测抗原阴性;若保育后期抗体阴性则净化完成,断奶仔猪抗原阳性则转走;④一胎次母猪感染后会持续排毒200天以上,有条件场区需将一胎次母猪和多胎次母猪分开饲养;蓝耳对保育猪的影响甚于母猪,毒株流行复杂多样●PRRSV在保育猪的样品中检出率最高29.28%,其次是流产胎儿8.79%,之后是育肥猪8.06%。

猪蓝耳病的生物安全管理及预防

猪蓝耳病的生物安全管理及预防

猪蓝耳病的生物安全管理及预防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也称为猪传染性蓝耳病。

这种疾病在猪群中传播迅速,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管理和预防猪蓝耳病,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生物安全管理措施和预防措施。

本文将为您介绍猪蓝耳病的生物安全管理及预防措施,帮助养猪人士做好疾病的防控工作。

一、猪蓝耳病的病原与病因猪传染性蓝耳病是由猪传染性蓝耳病病毒(PRRS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

该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宿主为家畜猪。

感染猪蓝耳病病毒后,猪体会出现咳嗽、粘膜发绀、呼吸困难、流涕、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等症状,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死亡。

二、生物安全管理措施1. 严格控制猪群进出为了防止猪蓝耳病的传播,需要严格控制猪群的进出。

在猪场内部,应设立严格的进出检疫点,对于外来猪只要求进行隔离观察和检疫,确保不带入病原。

减少猪群之间的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2. 做好猪场卫生管理做好猪场的卫生管理是预防猪蓝耳病的关键措施。

定期进行猪舍、场地和设施的清洁消毒工作,尽量减少病毒的存活和传播。

保持猪场内部的空气清新,减少猪舍内的粪便、尿液等异味物质的滋生,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3. 加强猪群的监测和检测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监测和病原检测工作,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对于有疑似猪蓝耳病感染的猪群,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加强对其周围猪群的监测,以防止疫情扩散。

4. 加强猪群的免疫接种猪蓝耳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疫苗接种是预防猪蓝耳病最有效的手段。

猪场需要根据养殖季节和猪群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方案,及时为猪群接种猪蓝耳病疫苗,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减少疫情的发生。

三、预防措施1. 控制疑似病毒携带者的传播通过对携带病毒的疑似病原体进行隔离、检疫和治疗,减少其对其他猪群的传播,降低疫情的传播风险。

加强猪场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群的生活环境整洁卫生,减少病毒的滋生和传播,提高猪群的免疫力。

3. 加强养殖管理加强猪场的养殖管理工作,提高饲养水平和生产水平,降低猪群的应激反应,提高免疫力,减少疫情的发生。

猪蓝耳病的特点与防控措施

猪蓝耳病的特点与防控措施

猪蓝耳病一年 四季都可发生, 但冬季较为易发 , 不
同品种 、 、 年龄 性别的猪均可感染。感染有如下的特 :
① 持续感 染 , 达数 月 至 12年 左右 。② 间歇 可 ~ 感染 , 即不连 续 的隐 I 替感染 。 自动清 除 , 生交 ③ 即蓝 耳病毒 在猪群 中会 自行停 止传 播 。 1 . 病情 况 3致
⑤ 做好 猪瘟 、 伪狂 犬病 、 口蹄疫 、 细小病 猪 猪 猪 毒 病 、 乙型脑 炎 等 免疫 工 作 , 而 提高 猪 群 的综 猪 从
合抗病 能力 。
本 病共 有 症状 : 食 、 厌 体温 升 高 ; 肤 生蓝 、 皮 红
斑; 耳朵变 蓝 。
①妊娠母猪出现早产 、晚期流产 ,产弱仔 、 死 胎、 木乃伊胎。 ②公猪出现精液质量下降。 1 ③ 月龄
猪 蓝 耳病 毒 在肺 泡 巨噬 细胞 与单 核 细胞 中增 殖, 使它们 遭 到破坏 , 响机 体 的免疫 功能 , 而发 影 从
生继发感 染 。
个清洁卫生 、 、 、 风换气 的理 想环境 。 干燥 舒适 通
②猪 场应 坚持 自繁 自养 的原 则 , 是预 防本 病 的 关健 要点 。 如需 引种 , 须从 蓝耳病 阴性 猪场 引进 , 必 并进 行 严 格 的检 疫 和 隔离 1 月左 右 ,确 认合 格 个 后 , 可混 群参 与生产 。 方 ③ 培育 好后 备 种猪 ,后备种猪在参与生产前 , 必 须对其进行抗体 监测 , 猪蓝耳病为阴性 的, 才可留种 。 ④ 产房 、 育 舍 、 肥 猪舍 应 实 施 全进 全 出的 保 育 饲养 模 式 , 批转 出空栏 后 , 须 严 格 清洗 和消 毒 每 必 后 , 置一 周左 右 , 空 才能 调人新 的猪 群 , 确保 消毒 效

猪蓝耳病发生的主因与防控

猪蓝耳病发生的主因与防控

猪蓝耳病发生的主因与防控猪蓝耳病,又称猪传染性暴发性蓝耳病,是一种由暴发性蓝耳病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或经呼吸道感染传播,猪蓝耳病是世界上典型的猪类病毒性传染病之一,其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确诊困难。

猪蓝耳病对猪场的经济影响极为严重,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损失,因此对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猪蓝耳病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主要通过猪群内部或猪场间的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空气传播。

猪蓝耳病是一种急性及亚急性传染病,潜伏期短,临床症状明显。

感染猪出现全身性症状,包括高烧、呼吸困难、皮肤发青、血管膜炎、肝、脾、淋巴结肿大,少数还有软腭发紫、骨髓、心肌、间充质炎症等症状。

而且这种病毒会感染幼猪、成猪、外猪等各个年龄段的猪,并且具有强烈毒性,易感性动物均能感染。

猪蓝耳病发生的主因:1.传播途径:猪蓝耳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鼻腔分泌物、尿、粪便、血液、呕吐物等传播途径传播,也可通过空气传播。

而且病毒可通过饲料、水、器具、车辆等间接途径传播。

2.环境条件:猪蓝耳病病毒对环境条件适应力强,较高温度和湿度有利于病毒的存活,从而增加了传染性。

3.人为因素:疫苗失效、不良的养殖管理、无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等人为因素也是猪蓝耳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猪蓝耳病的防控措施:1.提高猪场管理水平:加强猪场内的消毒灭菌工作,做好猪圈和设施的健康检查和清洁消毒工作,严格控制猪场内外人员和车辆的出入管理。

2.疫苗接种:猪蓝耳病的预防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接种疫苗。

疫苗接种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采用灭活疫苗,依靠人工制造的条件将病毒灭活,再注射给猪,使得猪形成免疫力;另一种是采用活疫苗,直接接种含有活病毒的疫苗进入猪的体内,使得猪在体内形成免疫力。

3.隔离措施:及时发现患猪,应该立即进行隔离治疗,并注意减少其他猪与患猪的接触,加强猪栏和饲喂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4.加强环境管理:猪舍只要保持清洁卫生,环境适宜,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播。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措施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猪的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同时也会导致生长缓慢和生产力下降,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及早诊断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控制和预防猪蓝耳病至关重要。

一、猪蓝耳病的临床表现1. 急性期表现猪蓝耳病的急性期表现多为突发性高热、食欲减退、咳嗽、鼻涕增多、呼吸困难等症状。

病猪在行走时常出现跛行、跌倒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眼睛水肿、皮肤发红和瘀血点等症状。

2. 慢性期表现猪蓝耳病的慢性期表现主要为生长退缩、体重下降、毛色变浅以及猪苗呼吸迅速等情况。

有些猪甚至会出现不断发作的抽搐或癫痫症状。

二、猪蓝耳病的诊断方法1. 临床诊断根据猪蓝耳病的临床表现,可以初步怀疑猪蓝耳病的存在。

例如出现高热、咳嗽、鼻涕增多、呼吸困难等症状的猪,很可能患有猪蓝耳病。

但临床诊断并不十分准确,还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

2. 实验室检测目前主要通过血清学检测方法来确诊猪蓝耳病。

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补体结合试验(CFT)和中和试验。

其中ELISA方法是目前检测猪蓝耳病最常用的方法,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三、猪蓝耳病的防治措施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蓝耳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猪蓝耳病疫苗可供选择,可以根据当地疫情情况和养殖规模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疫苗接种后,猪只有出现轻微症状,一般不会有严重症状,同时在猪群中形成免疫屏障,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

2. 环境卫生管理良好的环境卫生管理对于预防猪蓝耳病也是非常关键的。

要定期清理猪圈,保持猪圈内的通风和卫生条件,避免猪舍潮湿,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还需要定期对猪圈和器具进行消毒,有效降低猪蓝耳病病毒的传播和感染风险。

3. 生物安全措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也可以有效预防猪蓝耳病的发生。

要加强对猪群的进出管理,做好隔离和检疫工作,及时发现患病猪,并迅速隔离治疗或处置。

还要控制野生动物和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猪蓝耳病是由蓝耳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的呼吸道疾病,可导致猪只出现高热、呼吸困难、头部和耳部出现青紫色及周围性浮肿等症状。

蓝耳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后可迅速在猪群中蔓延,给猪的健康和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对猪蓝耳病的预防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预防猪蓝耳病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疫苗接种:目前猪蓝耳病的预防主要依靠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应在猪只出生后尽早进行,通常在猪只出生后2周龄时接种第一剂疫苗,之后每隔2-4周接种一次。

成年猪也应定期接种疫苗,以提高免疫力,预防蓝耳病的发生。

2. 猪舍卫生管理: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是预防猪蓝耳病的关键。

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废料,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毒的传播。

3. 控制猪只数量和密度:要避免猪只过多过密,注意合理的猪只数量和密度,以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4. 检疫隔离:引进新的猪只前应对其进行严格的检疫,并在隔离期间观察其健康状况。

隔离感染的病猪,直到恢复健康后再加入群体。

5. 饲养管理:给猪只提供充足的饮水和优质的饲料,保证猪只拥有良好的免疫力,提高对蓝耳病毒的抵抗力。

预防猪蓝耳病的措施虽然重要,但对已经感染的猪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样至关重要。

猪蓝耳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巩固猪只的免疫力:在猪只被感染后,及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加强饲养管理,保证猪只的免疫力,帮助其对病毒进行有效的抵抗。

2. 对症治疗:猪只感染蓝耳病后,需要根据其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对于出现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的猪只,应及时给予抗生素和退烧药物治疗。

3. 隔离治疗:对于已经感染的猪只,应在猪场内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毒的传播。

隔离治疗期间要保持猪只的卫生和饮食,促进其康复。

4. 营养支持:感染蓝耳病的猪只往往会出现食欲减退、体力消耗等情况,需要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保证猪只的生长和康复。

预防和治疗猪蓝耳病需要综合多种手段,包括疫苗接种、猪舍卫生管理、饲养管理等方面。

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其防控

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其防控

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其防控猪蓝耳病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疾病,以临床症状多样且病死率高而著称。

以下是猪蓝耳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其防控措施。

一、流行病学特点:1.易于感染:猪蓝耳病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猪只感染后能够快速传播给周围的猪只。

2.广泛分布:猪蓝耳病已在全球范围内传播,是全球范围内养殖业的主要威胁之一。

3.种间传播:疫情易通过直接接触、人为传播和介体传播等途径,传染给其他种类的动物。

4.经济损失严重:猪蓝耳病疫情发生后,由于高死亡率和严重疫症,给猪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二、临床症状:1.急性发病:病猪多在3-7天内发病,其中部分病例会短于1天就死亡。

2.高死亡率:猪蓝耳病病毒对幼猪特别致命,幼猪死亡率可达80%-100%。

3.呼吸系统症状:猪蓝耳病初期常引起高热、呼吸急促、咳嗽、打喷嚏等症状。

4.皮肤损伤:发病后2-7天,病猪会出现皮肤黯紫色斑点、皮肤潮湿、瘙痒和暴皮。

5.神经系统症状:严重病例会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如抽搐、扭头、抽风、木僵和沉溺等。

三、防控措施:1.加强规范养殖管理:优化养殖环境,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2.筑牢养殖屏障:加强动物检疫与监测,禁止无证猪种入场,严禁非法贩运活猪。

3.生物安全管控:建立健全的疫苗接种制度,及时为猪只接种猪蓝耳病疫苗。

严格控制野猪、猪均蚁和伪野猪等野生动物的活动及与养殖场的接触,避免交叉感染。

4.加强检测监测:定期对养殖场进行疫情监测,发现异常病例及时报告并实施隔离措施。

5.科学处理病死动物:对病死动物进行正确处理,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病毒传播。

6.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为养殖户普及猪蓝耳病的防控知识,提高养殖户的防控意识。

猪蓝耳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猪养殖业的疾病,养殖户和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加强疫情监测,做好防控工作,以保障猪业的稳定发展。

猪蓝耳病的生物安全管理及预防

猪蓝耳病的生物安全管理及预防

猪蓝耳病的生物安全管理及预防猪蓝耳病(PRRS)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猪传染病,其特点是对幼年猪和成年猪的影响不同,形成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

在成年猪中可以引起呼吸道症状,而在幼猪中则可以引起呼吸道病变。

由于病毒具有很强的变异性,所以疫苗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因此更重要的是通过生物安全管理和预防控制来减少疾病的传播。

本文将从生物安全管理和预防控制的角度,探讨猪蓝耳病的相关知识。

一、生物安全管理措施1. 限制猪群间的交流:猪蓝耳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疾病,因此在猪场内应该做好猪群间的分离,避免不同猪群之间的交流,减少疾病的传播。

2. 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外来人员可能携带病毒进入猪场,因此需要严格控制猪场的出入口,禁止外来人员进入。

猪场工作人员进出时需要做好消毒措施,避免病毒的传播。

3. 定期消毒:猪场内的设施和设备需要定期进行消毒,包括猪舍、水槽、饮水器、饲料器等,确保猪场内的卫生条件良好,减少病毒的存在和传播。

4. 定期检测:定期对猪群进行病毒检测,及时发现病毒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避免疫情的蔓延。

5. 控制病源动物:病源动物是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控制病源动物,避免其进入猪场,减少疫情的发生。

二、预防控制措施1.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猪蓝耳病的有效手段,可通过疫苗接种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病毒的变异性较强,所以疫苗的效果并不是很确定,需要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接种方案。

2. 保持猪舍通风:猪蓝耳病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容易传播,因此需要保持猪舍的通风和排水良好,避免病毒在猪舍内的传播。

3. 合理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提高猪群的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比、定时定量喂养、饮水管理等,都可以提高猪群的健康状况。

4. 隔离病猪:对于发病猪只需要及时隔离,与健康猪只隔离开,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管理,避免疫情的蔓延。

猪蓝耳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猪群健康的传染病,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需要加强对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和预防控制措施。

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技术

猪蓝耳病综合防控技术

动物诊所开水拌匀后,一次性给病牛内服,连服3~5次即可,对病重的病牛也可将中药加水煎熬,候温后分2~3次给病牛内服,连服3~5次即可;或选用山楂(炒)500克,葛根、神曲各200克,吴芋50克,加水煎熬,候温后给病牛内服,连服3~5次即可。

(湖北襄阳夏道伦)猪蓝耳病蓝耳病综合防控技术综合防控技术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引起,以成年母猪生殖障碍、早产、流产和死胎及仔猪呼吸异常为特征的疫病。

由于该病毒可以复制导致免疫抑制,常伴发其他病毒、细菌的混合或继发感染,自被发现以来传播非常迅速,对猪群危害极其严重,已成为困扰养猪业发展的头号杀手。

因此,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引种检疫,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灭源,减少各种应激,并针对性加强疫苗与药物保健预防,对防治该病至关重要。

一、加强饲养管理,尽量避免应激(1)要根据季节和气候变化,适时做好防寒保暖、防暑降温事项,同时要注意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加强通风换气,降低猪舍氨气浓度。

(2)断奶、转群、混群或运输中的应激是常见的诱因,因此,遇高温、寒流、大风等骤变气候,应尽量避免猪群流动;坚持断奶当天不转群,转群前后免注射;并在饮水或饲料中经常添加绿益态,以补充微量营养素,减小应激反应,增强免疫功能。

二、定期消毒,严格实施生物安全措施猪蓝耳病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患病猪和带毒猪可向空气排毒,污染周围环境,如果消毒不到位,病毒可在猪舍内长期存在。

因此,平时要及时清除粪便及污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猪舍、用具及周围环境定期消毒;猪场要实行封闭式管理,严格控制无关人员、车辆等进入;同时,做好灭蚊蝇、灭鼠、杀虫工作,严禁混养其他畜禽,最大限度地建立生物安全屏障,降低病原微生物对猪场的污染。

三、引种检疫,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猪蓝耳病在我国长时间、大规模暴发的原因主要是盲目引种而引发,因此,规模猪场必须把好引种检疫关,严防引进病原种猪;在养殖各阶段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每批次进出前后都应对圈舍彻底清扫冲洗,经过反复消毒,确保无菌无毒后进出,严禁带菌带毒循环。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

猪蓝耳病的防控及疫苗种类简介
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特点是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

该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空气飞沫和间接接触传播,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

猪蓝耳病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毒源的控制:采取隔离和处理措施,限制病毒从感染猪体内释放到环境中的机会。

2. 断绝传播途径:加强对感染猪和疑似感染猪的隔离和管控,避免猪之间的交叉感染;加强对饲料、水源、器械等传播途径的管理,避免病毒的再传播。

3. 强化消毒工作:定期对猪舍和周围环境进行清洁消毒,杀灭病毒,防止病毒滋生和传播。

4. 畜禽市场的管理:严格监管畜禽市场,加强猪的进出管理,减少病毒的传播机会。

5. 提高免疫力:通过疫苗接种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猪蓝耳病的预防和控制中,疫苗接种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目前,常用的猪蓝耳病疫苗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活体疫苗:使用活体病毒制备的疫苗,病毒经过衰减或变异,能够诱导宿主产生特异性免疫,提高猪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常见的活体疫苗有减毒疫苗和弱毒疫苗。

2. 灭活疫苗:使用灭活病毒制备的疫苗,病毒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活,无法复制和感染,但仍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应答。

灭活疫苗通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其免疫效果有时不如活体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猪蓝耳病疫苗的种类和使用方法需要根据当地疫情和猪群的特点来确定。

在进行疫苗接种前,应该对猪群进行充分的免疫筛查和评估,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疫苗的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和操作方法,以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效果。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

猪蓝耳病的预防及治疗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猪蓝耳病毒引起的猪类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病猪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播,引起猪的呼吸道感染和全身性疾病。

该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给猪场的发展和经济利益带来了严重威胁。

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对于猪场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猪蓝耳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帮助养猪户更好地管理猪群健康。

一、预防措施1. 加强猪场卫生管理猪蓝耳病毒主要通过病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播,因此加强猪场的卫生管理是预防猪蓝耳病的关键。

要做好猪舍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污物,保持猪舍干燥清洁。

要确保猪饲料和饮水的卫生安全,定期清洗和消毒饲料槽和饮水器,避免猪群因为受到脏水和脏饲料的感染。

猪场的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避免将病毒传播给猪群。

2. 严格控制野生动物和昆虫野生动物和昆虫可能是猪蓝耳病的潜在传播媒介,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它们的进入和滋生。

猪场周围应该设置防护网和隔离措施,防止野生动物和昆虫进入猪舍和猪场。

要做好病媒昆虫的防治工作,如蚊子、苍蝇等可能成为病毒传播者的昆虫,要采取相应的灭蚊、灭苍蝇等措施,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3. 选择高抗性的猪种猪蓝耳病毒对不同品种和血统的猪具有不同的感染能力,因此在饲养猪群时应选择高抗性的猪种。

通过选育和改良,选取对猪蓝耳病毒具有良好抗性的品种,可以有效地降低猪蓝耳病在猪群中的传播和发病率。

4.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蓝耳病的重要手段。

目前市场上已经存在多种能够有效预防猪蓝耳病的疫苗,养猪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一般来说,妊娠母猪可以在怀孕15-30天时接种猪蓝耳病疫苗,可以提高新生猪对该病的抗体水平,减少感染的可能性。

对于成年猪和小猪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保障猪群的免疫力,降低疫情发生的风险。

二、治疗措施1. 隔离治疗一旦发现猪群中有猪蓝耳病的症状,应立即对患病的猪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病毒的传播。

隔离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并使患病的猪有更好的机会康复。

猪蓝耳病防治方法与免疫措施

猪蓝耳病防治方法与免疫措施

提高猪群抵抗力,减少发病几率
合理安排饲养密度
01
根据猪的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合理安排饲养密度,保证猪群
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定期接种疫苗
02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接种计划,对猪群进行蓝耳病疫苗接种,
提高其抵抗力和免疫力。
监测疫情
03
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
疾病传播。
06
相关案例分析
该猪场定期对猪舍、员工宿舍、办公 区域等进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安全 。
疫苗接种与抗体检测
该猪场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并定期检 测猪群的抗体水平,确保猪群具有足 够的免疫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实验室检测
采集病猪的血液、组织样 本进行实验室检测,以便 确诊。
鉴别诊断
与其他猪病进行鉴别,如 猪瘟、猪流感等,避免误 诊。
做好治疗工作
隔离措施
将患病猪隔离,以防止病毒传播 。
对症治疗
针对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使用退烧药物、补充营养等。
防止继发感染
使用抗菌药物等预防继发感染。
实施扑杀措施
按照国家规定
注意与其他疫苗接种时间的间隔,避免免疫干扰。
选择合适的疫苗和免疫方法
根据当地疫情和猪场实际情况选 择适合的疫苗,并按照说明书正
确使用。
采用肌肉注射、口服等合适的免 疫方法,确保疫苗接种剂量和接
种部位准确。
注意疫苗保存温度和有效期,避 免疫苗失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免疫监测与效果评估
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了解猪群的免疫 水平,及时发现免疫不足或免疫过度的
该猪场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 了解猪群蓝耳病感染情况,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猪蓝耳病特点及防控技术
摘要:猪蓝耳病是猪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妊娠母猪早产尧流产,弱仔和呼吸困难为特征,高热是最典型症状。

近年来,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猪蓝耳病表现出发病率高尧传播速度快尧治愈率低尧死亡率高的特点。

因此除严格消毒,做好免疫预防外,还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药物保健,全方位落实生物安全措施,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笔者现将这几起新近发生的猪蓝耳病特点及防控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猪蓝耳病;疫情介绍;病理分析;防治措施
1 疫情介绍
1.1 发病情况
某农村共发现猪蓝耳病6起。

4起发生在农村散养户,2起发生在小型饲养猪场,染疫病畜17头,其中,母猪11头渊原种母猪3头尧二杂母猪8头冤,哺乳仔猪6头。

该病多发生在5要8月温度较高的季节。

实地调查发现,发病的猪舍大多存在通风降温不良尧饲养密度过大尧空气中氨气浓度较高的问题。

据畜主介绍,这些染疫病畜都未注射过prrs免疫疫苗,基本属于粗放的饲养管理,大部分采用潲水养猪,染疫病畜普遍营养不良。

1.2 临床症状
据畜主及临场诊治兽医介绍,17头染疫病畜都是突然发病,同圈猪也在3耀5d内相继感染,被感染的猪全身潮红,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至40.5耀42.0益,普遍卧地不起,多数耳尖尧
耳边缘呈现蓝紫色,部分病猪外阴尧尾部,腹下及口鼻等部位也发生短暂性的皮肤紫,但很快消失。

发病母猪中有的出现气喘尧流鼻涕尧咳嗽等呼吸困难症状日有的出现便秘尧腹泻等消化系统紊乱
症状日哺乳仔猪则多为眼结膜炎尧眼睑水肿日四肢外展呈野八字
冶脚,体质衰弱尧张口呼吸,呈现哮喘样呼吸障碍。

经综合诊断,确定急性型ll头,慢性型5头,亚临诊型l头。

1.3 防控结果
由于之前处理过此疫病,对猪蓝耳病的防治已积累了一定经验,因此这几起猪蓝耳病的防控结果比较理想,在使用白细胞干扰素尧黄芪多糖,氟贝尼考连续治疗7d后,17头病畜中10头病状消失,恢复正常,7头死亡。

其中5头母猪发生流产,4头出现死胎尧木乃伊胎现象。

且隔离及时,未出现宰杀尧食用尧出售和转运病畜现象,对7头死猪进行也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从而有效防止了疫情扩散和疫源泛滥现象的发生。

2 病理分析
2.1 血清检测
采集病猪的血清样5份,用猪蓝耳病乳胶凝集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

该试剂盒由华中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病毒室研制,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出品。

检测结果表明院4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渊白色小点冤,血清抗体阳性率80%,1例无凝集反应渊混浊冤,判断为阴性。

2.2 尸体剖检
对送检的2例病死不久的猪渊体重50耀70kg冤进行剖检,结果发现病猪尸体全身淋巴结出血,切面呈大理石样,胃底部黏膜尧脑膜尧心肌和心内外膜等处都有大量出血现象,其肾脏质脆,肝尧脾脏和肺都出现淤血肿大,肺小叶间质明显增宽,切面流出许多泡沫样液体,部分区域发生实变。

2.3 病理组织学检查
取病猪的肾脏尧脾脏制成冰冻切片,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特异性亮绿色荧光。

心脏心肌纤维间有少量的淋巴细胞尧巨噬细胞浸润,部分心肌细胞发生颗粒变性,淋巴组织灶状坏死,白髓区尤为明显,肾小管腔变得模糊,肾小管之间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大量增生。

脑血管周围有多量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形成野袖套现象冶,有的神经元发生变性尧坏死,周围有胶质细胞聚集形成野卫星现象冶。

胶质细胞大量增生。

2.4 细菌分离培养
从病猪肝脏中分离细菌,以普通琼脂培养基尧巧克力琼脂培养基,于37益恒温箱中培养12耀24h后,结果发现了单股正链rna 病毒,分子量约1.5伊106道尔顿,病毒为圆形,直径为50耀60nm,含有20耀35nm的核衣壳,在氯化铯中浮密度为1.19g/cm3日有囊膜,对乙醚尧氯仿敏感,在37益温度下存活了18h,在56益温度下存活时间少于15min。

3 防治措施
在养殖过程中要有效防治猪蓝耳病,必须采取以下一些强化措
施。

3.1 把好引种关,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防控猪蓝耳病与其他猪瘟一样,要坚持野预防为主冶的方针。

购买种猪前应该查看检疫证明日养猪场最好是自繁自养,不轻易引种,尤其不在夏季引种。

无论是母猪尧断奶仔猪,还是育肥猪,尤其是妊娠母猪,都要严格按农业部发布的叶猪病免疫推荐方案曳进行预防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接种。

发生动物疫情时,对受威胁的猪还要按仔猪3头份/头尧保育猪及肥猪5头份/头尧种猪10头份/头的剂量进行超剂量免疫接种。

目前预防猪蓝耳病的疫苗可分为prrs 灭活疫苗和prrs弱毒疫苗。

prrs弱毒疫苗的返祖毒力增强,因此,应慎重使用活疫苗。

要选择国家批准生产或已注册的疫苗,实践中发现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公司生产的nvdc要jxai株灭活疫苗和jx—a1-r株活疫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在做好高致病性蓝耳病尧猪瘟尧气喘病尧伪狂犬等病的预防接种的同时,还要接种预防传染性胸膜肺炎尧气喘病等疫苗,以防制继发感染猪蓝耳病。

3.2 积极改善生猪喂养环境
要积极改善生猪喂养环境,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内容院一是对圈舍尧场地尧排污设施要按规定严格消毒。

消毒剂要避免选择毒性大尧刺激性大的品种。

应该根据消毒剂的发展变化,选择毒性小尧刺激性小尧消毒效果好的消毒剂。

生产中常用的消毒剂有复方戊二醛溶液,可将其稀释后对环境尧器具和空气消毒曰二是降低猪舍的湿度,保持舍内干燥舒适,湿度过大不但会影响饲养猪只生长,而
且容易诱发猪瘟日三是保持猪舍温度在猪只生长的适宜范围内。

尤其是夏天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因为中暑是诱发猪蓝耳病最突出的环境因素。

冬天应注意猪舍保温,避免猪舍温度过低。

保持通风良好是降低夏季降低猪舍温度的重要方法。

在夏季还可以经常对猪群进行冲水洗浴,降低猪的体表温度日四是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减少各种应激反应,猪尧鸡尧鸭等动物不能混养日五是定期做好猪场杀虫灭鼠工作,防止体内外寄生虫吸收猪体营养,传播疾病,可选用伊维菌素尧芬苯达唑尧莫西菌素等驱虫药进行定期驱虫。

3.3 科学饲养
营养充足是增强抗病能力的重要保证,要积极推进规范化尧标准化饲养方式,禁喂霉变和劣质饲料,以防慢性中毒,免疫力下降。

要多给清洁饮水,最好是在饲料中添加氟贝尼考粉剂,同时加入电解多维尧葡萄糖尧食盐等,搭配合理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3.4 发挥抗病毒药物功效一是常喂保健药物
分娩前后1周对母猪给予500mg/kg氟苯尼考+150mg/kg支原净或300mg/kg金霉素,切断母猪到仔猪的垂直感染日对保育仔猪和小猪群,在断乳或保育出栏前后1耀2周,可在饲料中添加500mg/kg
氟苯尼考+利高霉素,以增强仔猪的抵抗力日对生长育肥猪,可选用400mg/kg氟苯尼考和1000mg/kg泰乐菌素交替使用,并添加黄芪多糖尧盐酸左旋咪唑可溶性粉等抗应激药物和免疫增强剂。

二是对患病猪可用黄芪多糖尧白细胞干扰素尧氟贝尼考给予治疗,并在治疗时注意使用长效抗生素,对病程长的患畜给予补给糖盐水日也
可用复方花青素+牛磺酸+阿司匹林/拌饲料进行病毒复制控制和病毒净化治疗,尽量不要给猪群注射针剂,防止应激导致心力衰竭。

3.5 落实生物安全措施
一旦发生疫病,要及时封闭疫区,防止病猪流入市场或其他养殖基地,导致疫情大面积爆发。

隔离染病的猪只,对污染的器具及排泄物进行紧急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部分养殖户或猪只收购和销售人员,受利益驱使,宰杀病猪后流入市场,要坚决杜绝该类现象的发生,对病猪实行不准宰杀尧不准食用尧不准出售尧不准转运的政策,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