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新人教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第六章《马克思:现身于实现人类思想的社会》讲义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第六章《马克思:现身于实现人类思想的社会》讲义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第六章《马克思:现身于实现人类思想的社会》讲义案例一课时1详解预习导引课前思考1.马克思再布鲁塞尔期间有哪些思想建设和革命生活?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评价马克思?3.马克思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课前疑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诵读文本·整体感知1.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思想建设和革命活动:1845年2月马克思被驱逐出巴黎,迁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七月中旬马克思和恩格斯动身前往英国,在伦敦和正义者同盟的几个领导成员会晤。

其后到曼切斯特作了数周的考察旅行,充分熟悉了英国工人运动的思想财富和实际经验。

阶级民主主义者的联盟,加入了布鲁塞尔的民主协会,并在这一天当选为布鲁塞尔民主协会副主席。

11月28日—12月8日马克思和恩格斯来到伦敦,参加在伦敦举行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委托他们起草同盟纲领。

他们向大会提出了一个党纲草案,在其中综合论述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各种原因。

11月、12月马克思逗留伦敦,非常活跃地参加了伦敦各种公开的政治活动,比如参加了11月29日许多国家的民主派为纪念1830年波兰起义十七周年而举行的一次聚会,在会上大声疾呼,反对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民族压迫和战争政策。

在此期间,他还同宪章派的领导人讨论了英国工人运动和国际工人运动的种种问题。

1848年2月共产主义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问世。

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2.马克思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6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6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课件

(三)伟大的友谊 1844 年 9 月,恩格斯到访巴黎,两人并肩开始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 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由于马克思先后被法国、比利时等国驱逐,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常常 囊空如洗,衣食无着。1851 年至 1869 年,马克思总共收到了恩格斯的汇款 3 121 镑,使马克思勉强维持生计,得以长期地专心从事科学著述。 恩格斯成为马克思家中的一名“编外”成员。马克思一家人对恩格斯的健 康,更是牵肠挂肚。 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崇高友谊,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2.简洁·简捷 “简洁”指(说话、行文)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话。 “简捷”①指直截了当;②简便快捷。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马克思是天才的人民领袖。他发表的演说__简__洁__ (简洁/简捷)而有条理, 逻辑性很强。 ②用这种方法计算此题_简__捷___ (简洁/简捷)易懂,也便于掌握。
3.流传·留传 “流传”指传下来或传播开来。 “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那些平白如话,而又表达了群众心声或阐述了深刻思想的诗句,可以世 代__流__传__ (流传/留传)。 ②蹴蔤是一门技艺,也是古代__留__传__ (流传/留传)下来的传统技艺。
由于马克思对地主、资产阶级的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反动势力驱逐 他。他不得不携带家小四处转移,其生活困难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马克 思和燕妮共生了四女二子,由于上述原因,只有三个女儿长大成人。
燕妮除了母亲和主妇的责任,还担负起了许多其他工作:比如,马克思的 几乎所有手稿——其中大部分是很难辨认的——在送到印刷厂或出版社以前, 总得由她誊写清楚。
第 4 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俗话说得好:知错就改不算错,犯.而.不.校.错中错。我是你的朋友,你做错 了事可以对我说,让藏在心灵深处的心事也出来晒晒太阳。( ×) 请说明理由:___本__句__要__表__达__的_意__思__是__“__犯__了__错__误__不_改__正__”__是__错__误__的__。__而_____ _“__犯__而__不__校__”__的__意__思_则__是__受__到__别__人__的__触__犯_或__无__礼__也__不__计__较__。__不_合__语__境__。________ (2)小王看好了那件款式新颖的运动服,可惜带的钱不够,只好忍.痛.割.爱.。( × ) 请说明理由:“__忍_痛__割__爱__”__,__指__忍__痛__把_自__己__心__爱__的__东__西__交__给_别__人__。__作__为__商______ __品__的__运__动__服_本__不__属__于__己__有__,__因__无_钱__而__不__买__自__己__喜__欢_的__商__品__不__叫__“__忍__痛__割__爱_”__。____

高中语文 第六课 马克思 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高中语文 第六课 马克思 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分析并概括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思想发展和革命活动内容。

过程与方法:理清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三年革命经历,两部著作,三次论战,赏析作品脉络清晰、环环相扣、重点突出、评点精当的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的崇高人格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1.理清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三年革命经历,两部著作,三次论战。

2.感悟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的崇高人格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结合课后练习通读课文,应用工具书正音、正字、释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思考课后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近代中国饱受屈辱,多少仁人志士在黑暗中苦苦求索。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早期的共产党人正是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起来,找到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人民才当家做主站立起来。

马克思是饮誉世界的思想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

他以毕生的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人类生活,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为什么我们要把他的影响定义在全世界全人类这个范围内,而不是只限于社会主义社会?因为马克思在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社会,同样受到尊重,同样受到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成为了西方国家不可缺少的理论基础。

在美国的大学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已经成了一门必修的科目。

可见,马克思在西方世界中的地位。

可以说,马克思一生的贡献是卓越的、伟大的。

为什么马克思一生能做出如此卓越、如此伟大的贡献呢?他背后存在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今天我们学习《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也许我们从中能获得答案。

二、传主介绍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被评为20世纪影响世界最深的人。

高中语文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

高中语文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1
2
3
4
羁������à������(绊) (7) 搅������à������(拌) 湖������à������(畔) 挑������ì������(衅) (8)
������������ã(诘)难 ������������ã(拮)据 ������������ē(秸)秆 ������í(佶)屈聱牙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1
2

剥削(������ō) 剥皮(������ā������) 得心应手(������ì������������) 应届(������ī������������) 干劲(������ì������) 苍劲(������ì������������) 撮合(������������ō) 撮子(������������ǒ)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1
2
3
4
2.字形辨认
谨������������â������(慎) (1) ������������ě������(缜)密 ������������ē������(嗔)怪 永 ������ã������������(恒) (3) 盘 ������������á������(桓) ������â������(亘)古 ������ě������(诽)谤 (5) ������ē������(绯)红 ������á������(徘)徊
目标导航
走进作品
基础练习
预习导引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文详细记述了伟大革 命导师马克思和他的战友恩格斯等人在布鲁塞尔的生活和战斗,特 别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进行的思想建设和革命活动,用大段篇幅评 述了马克思的两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 产生的艰难过程。面对革命理论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 错误观念,马克思用了很大的精力,与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论战。 他公而忘私,大义凛然,机智、风趣,在团结和斗争中引领我们向前 去。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人教版第6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人教版第6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卡尔·亨利希·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一)求学时期1830年10月,马克思进入特利尔中学。

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18岁后转学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但他大部分的学习焦点却在哲学和历史上。

1841年马克思以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之区别》申请学位,并因得到委员会一致认可,顺利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二)婚姻家庭1843年6月马克思与苦等了他7年之久的、生于1814年的出身德国贵族(男爵)家庭的燕妮结婚。

同年10月底,马克思和燕妮一起来到巴黎,拉开了充满困苦和自我牺牲的生活序幕。

由于马克思对地主、资产阶级的无情揭露和批判,使得一切反动势力驱逐他。

他不得不携带家小四处转移,其生活困难有时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

马克思和燕妮共生了四女二子,由于上述原因,只有三个女儿长大成人。

燕妮除了母亲和主妇的责任,还担负起了许多其他工作:比如,马克思的几乎所有手稿——其中大部分是很难辨认的——在送到印刷厂或出版社以前,总得由她誊写清楚。

(三)伟大的友谊1844年9月,恩格斯到访巴黎,两人并肩开始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由于马克思先后被法国、比利时等国驱逐,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常常囊空如洗,衣食无着。

1851年至1869年,马克思总共收到了恩格斯的汇款3 121镑,使马克思勉强维持生计,得以长期地专心从事科学著述。

恩格斯成为马克思家中的一名“编外”成员。

马克思一家人对恩格斯的健康,更是牵肠挂肚。

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崇高友谊,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四)巨大贡献(1)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人类社会开始所经历的是漫长的原始社会,之后是文明时代。

代替文明时代的将是无阶级的、全社会公有制时代。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主要成就人教版选修《马克思 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主要成就人教版选修《马克思 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主要成就马克思主义是近代最复杂和精深的学说之一。

学说的范围包括了政治、哲学、经济、社会等广泛的领域。

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任何其他主义所不能及的,也因为如此,这世界上存在着许多不一样版本的解释和陈述。

就如美国近代马克思主义学家达拉普(Hal Draper)所讲“在人类历史上,少有学说像马克思思想一样,被不一般的人为严重扭曲”。

除了马列主义以外,许多派别的学说都认为自派学说为马克思的正统继承。

如今,其中比较有影响力和主要的阵营包括:托洛茨基主义、斯大林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等等。

马克思对哲学的最大贡献是将实践概念引入哲学,使哲学同现代无产阶级(工人阶级)的解放联系起来了,将这个哲学彻底运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导致了唯物史观的产生,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马克思分析和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从而发现了剩余价值,指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而这个专政又是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演变而来。

马克思哲学一般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在他所处的时代并没有绝对的影响力;但就在他过世几年后的19世纪末,随着资产阶级世界的普遍危机的加剧,马克思哲学迅速的传遍各地。

建立资本主义式的福利国家成为欧洲先进国家政经改革的趋势。

之后,马克思主义派分成为非革命派(Evolutionary Marxism)与革命派(Revolutionary Marxism)。

非革命派学说,又称修正主义派,以爱德华·伯恩斯坦(Edward Bernstein)为中心,主张渐进式的社会主义发展,视马克思主义为一种道德标准。

而革命派学说则以列宁最为著名,强调暴力革命对于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不可回避的必要性。

革命派视马克思主义为一种历史科学理论与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认为这种理论是历史客观进程的理论反映,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实践中的产物,是所有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结晶。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借由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创立的苏联的大力传播达到了巅峰。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六课 马克思 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第六课 马克思 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D 读写拓展 U XIE TUO ZHAN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2.写汉字
词语 yíng 利 léi 弱 Yíng 政 显 hè 羞 nǎn zhě 石 羁 bàn 搅 bàn 河 pàn bàn 侣
易错字 赢 羸 嬴 赫 赧 赭 绊 拌 畔 伴
词语 biàn 论 biàn 别 qì今 言 qì jié难 jié据 jiē 秆 chǎn 述 shàn 让 肆无忌 dàn
革命活动的艰难过程,把注意力放在对马克思革命事迹和人格力量的描写
上。
5.通读全文,要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至今发挥在我们现实生活的
各个部分,了解这位曾经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命运的伟大人物的生平事迹,是
很有必要的;感悟他的人格魅力也是有必要的。
-4-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 人类理想的社会
首页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3-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 人类理想的社会
首页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D 读写拓展 U XIE TUO ZHAN
掌握学习方法
1.关于马克思的生平及从事革命事业的书不少,可以自己找来读读,多
了解一些背景知识。掌握一些马克思青少年时代的故事,能引起阅读的兴趣。
-11-
第六课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 人类理想的社会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首页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D 读写拓展 U XIE TUO ZHAN
伟大的友谊 1844 年 9 月,恩格斯到访巴黎,两人并肩开始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 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由于马克思先后被法国、比利时等国驱逐,1851 年 至 1869 年,马克思总共收到了恩格斯的汇款 3 121 镑,使马克思勉强维持生 存,得以长期一心地从事科学著述。恩格斯成为马克思家中的一名“编外” 成员。 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崇高友谊,为人类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高中语文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新人教版《中外传记作品选》

高中语文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新人教版《中外传记作品选》

高中语文《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新人教版《中外传记作品选》一、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其他友人的真挚友情,感受马克思的人格魅力。

2.学习马克思在逆境中奋发向上,为理想执着追求,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崇高精神。

3.学习“评传”议论与叙述相结合的手法。

二、学习重点:把握“评传”注重评价,理论色彩浓,材料严谨的特点。

三、评传:评传是现代才出现的一种传记写作形式。

评传常被用来做进行学术研究和评价的手段,而其所研究和评价的对象大多是文人和学者,所以又被称为“文人传记”。

它主要是结合着生平的介绍来评价某个特定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或者学者的著作,这些现代评传就其大部分来说,便是将学术评价和生平叙述结合起来的完整的人生研究。

实际上,评传可以说是一种“传记式的研究方法”。

即:一位富有创造性的作家的创作虽然不应该由他的身世来解释,但是,他们的生平事迹会有助于人们去理解其创作的独特价值。

(特点:参见课本P125)回顾学过的传记类型:1、史料性传记:杜甫特点:客观、真实2、回忆录:鲁迅特点:作者的主观情感3、口述自传:毛泽东特点:“口述”亲切、真实4、评传:贝多芬特点:传与“评”结合,史述——真实,评传——形象。

5、小说化传记:达尔文特点:传主——小说人物,生动形象,不失真实。

四、作者:海因里斯·格姆科夫德国著名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和传记的研究者。

五、感悟主旨:本文采用叙议结合的方法详细论述了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他的战友恩格斯等人在布鲁塞尔的生活和斗争,特别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进行思想建设和革命活动,用大段篇幅评述了马克思的两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产生的艰难过程。

面对革命理论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错误观念,马克思用了很大精力与之进行不屈不挠的论战与澄清。

他公而忘私、大义凛然,机智、风趣,在团结和斗争中引领我们向前去。

六、阅读思考:1、节选的这一部分评述了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思想建设和革命活动,请总结一下马克思这一段的经历。

人教版选修《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世界理想的社会》ppt课件

人教版选修《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世界理想的社会》ppt课件
确认识和态度。
课程内容
本课程将涵盖马克思的生平、思 想形成和发展、对于实现世界理 想的社会所提出的理论和实践, 以及马克思主义在当今社会的意
义和价值。
学习方法
建议学生通过阅读马克思原著、 相关文献和资料,结合课堂讲解 和讨论,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内
容。
马克思的生平和贡献
生平简介
卡尔·马克思,1818年生于德国特里尔,是19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之一。他在其一生中 致力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 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习马克思思想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推动 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人教版选修《马克思
献身于实现世界理想
的社会》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28
目录
• 引言 • 马克思的世界观 • 马克思的理想社会 • 马克思的实践思想 •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了解马 克思的生平和贡献,理解马克思 对于实现世界理想的社会所付出 的努力,培养对马克思主义的正
工人运动
马克思强调工人阶级在推动社会 进步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工人阶 级的斗争是实现世界理想的重要 途径。
阶级斗争
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 的必然现象,只有通过阶级斗争 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革命与改革
革命
马克思认为革命是实现世界理想的必 要手段,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彻底推翻 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和必然性,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 史过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 作用。

2019年高中语文第五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2019年高中语文第五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第五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伟大的东西是光辉的,光辉则引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容易给人以鼓舞或者一种我们觉得是鼓舞的东西;但是,被名利弄得鬼迷心窍的人,理智已经无法支配他,于是他一头栽进那不可抗拒的欲念驱使他去的地方;他已经不再自己选择他在社会上的地位,而听任偶然机会和幻想去决定它。

我们的使命绝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劲、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

(马克思《青年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经典,承载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探索真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全部智慧结晶,既是一座思想高峰,又是一座思想宝库。

亲近经典、走进经典、认真品读经典,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古语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这一点在马克思身上也得到了印证。

被驱逐、贫困、政治迫害的压力,使得他前行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

马克思的成就同无数对人类历史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一样,绝不是偶然的。

他为此付出了太多的辛苦与努力。

成大事的人总要面对各种磨难及失败,能坚强面对、勇往直前的人方能实现最终的理想。

一味地抱怨、徘徊、犹疑,只能失败,马克思的经历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适用角度以上素材可应用于“人生挫折”“价值实现”“奋斗与崛起”“成功与失败”“博爱”等相关话题作文中。

示例价值观念决定选择“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更伟大而高贵。

”杜伽尔这样定义人生,在生活中,人们带着渴望不断追寻,有的人在物质的享乐中迷失自我,深陷无尽的物质涡流,而有的人乐享精神的富足,走向生命的高贵。

人生价值观念的不同决定了选择的不同。

人们因为精神的高贵而选择坚定前行的生活。

画家、作家木心客居纽约时期,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在异国他乡开讲“世界文学史”,忽忽长达五年的一场“文学的远征”,开讲时六十二岁。

xx省xx市高中语文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

xx省xx市高中语文第六课《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背诵传主的名言。

2.读:通过探究方式,思考马克思在进行共产主义理论研究、创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共产党宣言》时经受了许多困难和压力,文中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困难和压力?3.写:用准确流畅的语言写一段描写“快乐”的文字。

4.练:传记(评传)文学的特征。

【诵记名句】1.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志,供我使用。

2.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

3.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4.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真而不幼稚,勇敢而不鲁莽,倔强而有原则,热情而不冲动,乐观而不盲目。

5.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相碰,就迸溅出无数的火花。

6.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

7.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

8.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

【了解常识】1.传主简介卡尔·马克思(1818-188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

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

曾先后进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但主要精力放在研究历史和哲学上。

1843年10月迁居巴黎,同德国和法国秘密工人团体的领导人建立了联系,并经常参加德国和法国工人、手工业者的集会。

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受该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委托,同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同盟的纲领,这就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67年出版了不朽著作《资本论》第一卷(第二、三卷在他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出版;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在恩格斯逝世后出版)。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因病与世长辞。

高中语文6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课件新人教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高中语文6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课件新人教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加点字 桎梏 .. 臆 造 . 摒 弃 .
读音 zhìgù yì bì ng
加点字 沉湎 . 愤懑 . 囿 于 .
读音 miǎn mè n yò u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加点字 澄 清 . 澄 澄 干净 . 亟 亟 待 . 亟 来问讯 .
读音 ché ng dè ng jí qì
加点字 凶恶 . 恶 恶 心 . 厌恶 .
读音
è
ě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2.写汉字
词语 yí ng 利 lé i弱 yí ng 政
易错字 赢 羸
词语 bià n论 bià n别
易错字 辩 辨
qì 今 嬴 言 qì
迄 讫
新课助读
自主梳理
3.解词义 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趁热打铁: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羁绊:缠住了不能脱身;束缚。 匮乏:(物资)缺乏;贫乏。 爱莫能助:心里愿意帮助,但是力量做不到。 迫在眉睫:形容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 赫赫有名:声名非常显赫。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 举足轻重:所处地位重要,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全局。 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结构图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审美鉴赏
1.不久,他的夫人和9个月的女儿也随后到达,全家几乎已是一贫 如洗。穷困的暗影始终紧紧追逼。 点评:文章一开篇就将一个被驱逐出境、无家可归、一贫如洗的 窘迫的马克思推到读者面前。然而这个人要用他的伟大思想给我 们带来光明和新生。特别是“暗影”“始终”“紧紧”“追逼”几乎是一 字千钧,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暗影”,如影随形;“追逼”是拟人化的 说法;“紧紧”说明贫困的程度,给人无限凄凉之感。 2.这部手稿不得不像马克思日后辛酸而幽默地提到的:只好留给 “老鼠的牙齿去批判”。 点评:“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这是马克思的戏言,是自嘲的说 法,是说自己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书没办法出版,没法让人看到,只能 交给老鼠的牙齿去啃、去“批判”了。非常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辛 酸。革命的道路艰难曲折,马克思备受煎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体会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及其他友人的真挚友情,感受马克思的人格魅力。

2.学习马克思在逆境中奋发向上,为理想执着追求,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崇高精神。

3.学习“评传”议论与叙述相结合的手法。

二、学习重点:把握“评传”注重评价,理论色彩浓,材料严谨的特点。

三、评传:评传是现代才出现的一种传记写作形式。

评传常被用来做进行学术研究和评价的手段,而其所研究和评价的对象大多是文人和学者,所以又被称为“文人传记”。

它主要是结合着生平的介绍来评价某个特定的诗人、小说家、散文家或者学者的著作,这些现代评传就其大部分来说,便是将学术评价和生平叙述结合起来的完整的人生研究。

实际上,评传可以说是一种“传记式的研究方法”。

即:一位富有创造性的作家的创作虽然不应该由他的身世来解释,但是,他们的生平事迹会有助于人们去理解其创作的独特价值。

(特点:参见课本P125)回顾学过的传记类型:1、史料性传记:杜甫特点:客观、真实2、回忆录:鲁迅特点:作者的主观情感3、口述自传:毛泽东特点:“口述”亲切、真实4、评传:贝多芬特点:传与“评”结合,史述——真实,评传——形象。

5、小说化传记:达尔文特点:传主——小说人物,生动形象,不失真实。

四、作者:海因里斯·格姆科夫德国著名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和传记的研究者。

五、感悟主旨:本文采用叙议结合的方法详细论述了伟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他的战友恩格斯等人在布鲁塞尔的生活和斗争,特别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进行思想建设和革命活动,用大段篇幅评述了马克思的两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产生的艰难过程。

面对革命理论在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错误观念,马克思用了很大精力与之进行不屈不挠的论战与澄清。

他公而忘私、大义凛然,机智、风趣,在团结和斗争中引领我们向前去。

六、阅读思考:1、节选的这一部分评述了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期间的思想建设和革命活动,请总结一下马克思这一段的经历。

(提示:依据传记提供的材料筛选、梳理马克思这一时期的革命经历。

熟悉革命伟人的事迹,学习如何抓住主要线索叙述传主活动,锻炼概括能力)1846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3月30日,几个星期以后,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加入了正义者同盟。

1月——6月,8月初,8月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组织了德意志工人协会。

11月15日,11月28日——12月8日,1848年2月共产主义同盟的纲领《共产党宣言》问世,这是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2、课文用大段篇幅评述了马克思的两部重要著作:《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

根据课文说说两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影响?3、理论在传播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错误观念需要澄清,马克思用了很大精力与之论战。

课文中共叙述了几次这样的论战,有什么意义?(提示:找出文中所在具体段落。

了解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和各种错误观念的较量中传播和提升,成为有伟大影响力的思想体系)主要有三次论战: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七、把握结构: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被驱逐,来到布鲁塞尔⎩⎪⎨⎪⎧一贫如洗恩格斯接济脱离国籍结识新朋友(二)英国考察(三)《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围绕《神圣家族》的论战(四)⎩⎪⎪⎨⎪⎪⎧科学基础⎩⎪⎨⎪⎧ 创造辩证唯物主义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历史使命:夺取政权理论传播: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批判空想社会主义和“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改组正义者同盟建立工人阶级政党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五)《共产党宣言》出世——科学社会主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八、重点句理解:1.不久,他的夫人和9个月的女儿也随后到达,全家几乎已是一贫如洗。

穷困的暗影始终紧紧追逼。

剖析 文章一开篇就将一个被驱逐出境、无家可归、妻离子散、一贫如洗的窘迫的马克思推到读者面前。

这个人却要用他的伟大思想给我们带来光明和新生。

特别是“暗影”、“始终”、“紧紧”、“追逼”几乎是一字千钧,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暗影”,如影随形,“追逼”是拟人化的手法,“紧紧”说明贫困的浓重,给人无限凄凉之感。

2.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别无其他选择,只好在1845年底脱离普鲁士国籍,因为这个国籍给他带来的惟一特权,不过是被“本国”政府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跟踪迫害罢了。

剖析 国籍本是一个人属于某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表明一个人同一个特定国家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是国家行使属人管辖权和外交保护权的法律顾问依据,结果国籍却成了迫害马克思的工具。

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其实脱离本国国籍是多么无可奈何和令人心酸的事呀!3.这部手稿不得不像马克思日后辛酸而幽默地提到的:只好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

剖析 留给“老鼠的牙齿去批判”,这是马克思的戏言,是自嘲的说法。

是说自己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书没办法出版,没法让人看到,只能交给老鼠的牙齿去啃、去批判了。

非常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辛酸。

革命的道路艰难曲折,马克思备受煎熬。

4.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剖析 这里马克思当然不是说哲学家不应当解释世界,而是说哲学家不能仅停留于解释世界上,还应当以自己的方式 参与到对世界的改造中。

应该说,由仅仅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到在合理地解释世界的基础上自觉能动地改造世界,和在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标指导下自觉能动地认识和解释世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哲学和哲学家及其使命的一种全新理解,是对于一种新的哲学观念的自觉建构。

5.科学绝不是自私自利的享乐。

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剖析 这是马克思对科学的作用的深刻认识和形象表达,也是他一贯坚持的原则,还是他对科学家,对一切学习科学的人发出的强力号召。

号召我们要公而忘私,要为世界工作,为人类谋福利。

6.马克思激烈反对这些完全脱离实际生活的理论家,他们在哲学上是一些唯心主义者,企图用普遍的人类之爱代替阶级斗争,宣扬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和睦相处,并打算将共产主义理论转变为一种新的宗教。

……任何掩盖阶级对抗的做法,都必然会把无产阶级引上邪路。

马克思和他的战友在一封通告信中以恰如其分的锋利语言谴责“真正的社会主义者”的行径和他们的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是“荒诞的伤感主义的梦呓”,如被接受,必然会“使工人们的意志颓废”。

剖析 这是针对某些德国的知识分子的观点展开的讨论。

马克思一针见血地指出对方理论的实质和根源是唯心的,一厢情愿的,是“梦呓”,就是说梦话,“企图用普遍的人类之爱代替阶级斗争”,试图荒唐地抹杀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的矛盾和对抗,而实际上这是无法调和的,这会十分有害于无产阶级及共产主义事业。

语言犀利,论证深入浅出,使得本来枯燥生硬的论战,很有感染性和说服力。

马克思论辨的天赋才华可见一斑。

7.在这篇用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语言撰写的宣言中,每行每句都充满了革命的激情和鲜明的党性。

好像要为即将到来的革命吹奏进军号一样,这个战斗纲领在其结束语中响彻云霄地宣告说:“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剖析 这段话生动、准确地阐明了《共产党宣言》的政治特性、语言特点和强大的感召力。

“发抖”一词活画出统治阶级在无产阶级面前的情态。

“锁链”比喻束缚、钳制无产阶级的一切障碍物。

“失去”正话反说,别有风趣。

我们仿佛听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正响彻云霄,似乎看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等伟大导师在引导全世界无产者向腐朽没落的政权发起冲锋。

九、启智人生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不仅以自己的毕生心血为人类留下了一座巨大的思想理论宝库,同时也在治学方面为人们树立了光辉榜样。

读《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文,我们能够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

1.扎根实践,是其治学基础。

马克思一生四次被反动政府驱逐,最后在英国伦敦定居。

在伦敦最初十年间,度过了一生中生活最艰难的时期。

然而他没有被苦难所压倒,几乎每天大英博物馆刚开门,他就准时到达,如饥似渴地进行学习和研究,直至晚上博物馆闭馆。

在布鲁塞尔期间,当恩格斯催促马克思“写出几本较大的著作,以便给许许多多非常愿意干但自己又干不好的一知半解的人以一个必要的支点”时,马克思没有立即去做,因为他清楚“自己还没有充分熟悉新近的英国文献和这些文献所依据的经济实践和政治实践”。

因此,“他和恩格斯于1845年7月中旬动身前往英国,作为期数周的考察旅行”。

在这里,他“用整周整周的时间阅读各种经济和政治文献,作了摘录,并充分熟悉英国工人运动的思想财富和实际经验”。

勤奋使他获取渊博的知识,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宗教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学、文学,甚至还触及数学、自然科学等,而渊博的知识又是其治学的基础。

2.勇于创新,不迷信理论权威。

马克思具有伟大的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精神同他对人类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紧密结合在一起。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都是批判继承与理论创新相结合的典范。

马克思在青年时期曾经是狂热的黑格尔的信徒,在他发现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矛盾之后,勇敢地提出质疑,并深入研究,最终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吸取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以及批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的另外两个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也都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

黑格尔、费尔巴哈、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都是思想理论界的权威,如果马克思迷信理论权威,没有敢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勇气,没有敢于创新的意识,他就不可能创立马克思主义。

3.精益求精,向人类奉献理论精品。

为了把最好的研究成果献给工人阶级,他总是以极其严谨的态度,反复推敲、修改自己的作品。

他曾说:“我还有这样一个特点: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

”为写作《共产党宣言》他付出了极其艰苦的劳动,曾多次修改手稿。

拉法格曾回忆说:“马克思对待著作的责任心,并不下于他对待科学那样严格。

他不仅从不引证一件他还未十分确定的事实,而且在他尚未彻底研究好一个问题时,他决不谈论这个问题。

他决不出版一本没有经过他仔细加工和认真琢磨过的作品。

他不能忍受把未完成的东西公之大众的做法。

”严谨的治学精神是人类的崇高品质和优良传统,无论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需要的。

十、考点链接:①乔治·桑同意了朱丽埃特来自己的住处:斐扬底纳街97号。

朱丽埃特按约定的时间,激动地走进乔治·桑寓所的客厅时,她看见一位个子矮小、精神矍铄的长者,手里拿着一根香烟,并示意自己坐在她的身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