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专题一《错误》优秀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错误》89

《错误》教学设计山西省孝义市第二中学校语文组张炯 2021年4月23日教学目标:1、诵读《错误》,注意诗句的节奏和停顿,体会诗歌的古典美。
2、分析诗歌语言,领悟诗歌情感,正确理解“美丽的错误”的涵义。
过程与方法:诵读品悟法、合作探究法学习工具:教学一体机课时安排:1课时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1949年去台湾,中国台湾诗人。
他的《错误》、《水手刀》、《残堡》、《小小的岛》、《情妇》、《如雾起时》等诗,不仅令人着迷,而且使人陶醉。
被称为“浪子诗人”,“中国的中国诗人”。
其诗作表现手法很现代,而选择的意象,运用的辞藻,传达的情感,却多是传统的,于现代精神感受中交织着宋词元曲的遗韵。
2、《错误》后记“童稚时,母亲携着我的手行过一个小镇,在青石的路上,我一面走一面踢着石子。
那时是抗战初起,母亲牵着儿子赶路是常见的难民形象。
我在低头找石子的时候,忽听背后传来轰轰的声响,马蹄击出金石的声音,只见马匹拉着炮车疾奔而来,母亲将我拉到路旁,战马与炮车一辆一辆擦身而过。
这印象永久地潜存在我的意识里。
打仗的时候,男子上了前线,女子在后方等待,是战争年代最凄楚的景象,自古便是如此,因之有闺怨诗的产生并成为传统诗中的重要内容。
但传统闺怨诗多由男子拟女性心态摹写,现代诗人则应以男性位置处理;诗不是小说,不能背弃艺术的真诚。
母亲的等待,是这首诗、也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主题,以往的读者很少向这一境界去探索。
”3、古诗中的典型意象江南:杏花春雨江南/江南可采莲/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莲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东风: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东风夜放花千树柳絮(杨花):小园桃李东风后,却看杨花自在飞/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4、余光中与席慕容的《乡愁》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席慕容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学习过程: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愁予的现代诗歌《错误》,我们一起看一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专题 《错误》新课讲知课件2

中国闺怨诗一向是含蓄不露,不违 温柔敦厚之旨,这首诗的风格也是 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委 婉地抒写了离愁别绪,表达了一段 缠绵悱恻的情怀。诗中所出现的意 想也是传统的、中国的,
郑愁予 每夜,星子们都来我的屋瓦上汲水
我在井底仰卧看,好深的井啊。 自从有了天窗
就像亲手揭开覆身的冰雪 --我是北地忍不住的春天 星子们都美丽,分占了循环著的七个夜, 而那南方的蓝色的小星呢? 源自春泉的水已在四壁闲荡著 那町町有声的陶瓶还未垂下来。
啊,星子们都美丽 而在梦中也响看的,只有一个名字
那名字,自在得如流水……
明确:
残酷的事实,马上的“我”
事实又是如 只是“打江南走过”的一
名“过客”,根本不是
何?这女子的
“她”期盼已久的“白马 王子”。“她”只好千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心理又是如何
个不愿意地放下了窗帘, 悄然转过头去,双眼已经
变化的?
模糊;马上过客看到的, 依然是一道凝滞的无情的
帘子。这时,女子的心里
充满了失望。
请大家再深入思考一 下,产生了这次错误 之后,这女子的心理
春春 女女
怨
怨
意通 。过
如忽
写
作者简介
郑愁予
,本名郑文韬,原籍河北,生于山东济南。童年
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
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处,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专题 《错误》公开课教案

四、布置作业
请为故事续写一个结局。
五、板书:
基调:哀伤
①相思无尽 容颜消退④期盼 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失望
②封闭内心 甘于寂寞坚贞执着
③芳心只为归人开
跫(qióng)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yǎn)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二)把握诗歌内容。
1、诗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什么是错误?
明确:“你”是个在闺中苦苦等候丈夫的女子,“我”是一个过客。“我”的马蹄声让女子误以为是丈夫归来,因而是个错误。
《错误》写于1954年,当时海峡两岸正处于对峙隔绝状态,由于台湾和大陆长期阻隔,诗人流浪于海外。
二、指导朗读,通过诵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一)指导朗读,注意感情、轻重高低、快慢停连。
错误(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2、这首诗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阳春三月,在这个美丽的季节,一个美丽的江南女子孤独地守候在自己的闺房中,突然听到窗外传来一串急促的马蹄声,于是急忙走到窗前推开窗帷,循着声音看那骑马的人是不是自己期盼已久的丈夫,可是事实让她再一次失望了,那不是“归人”,只是个过客。
三、深入品味诗歌。
1、这是个凄美的故事,再次朗读诗歌,把握诗中哀伤的感情基调,寻找诗歌意象。
《错误》公开课教案
课题
《错误》
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作者和诗歌背景。
2、通过诵读和抓住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把握诗歌情感。
3、学习女子对爱情的坚贞和执着。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专题 《错误》教案

《错误》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现代诗歌以及作者郑愁予的创作特色。
学会通过品析意象来把握诗歌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学会通过品析诗歌中的意象的方法来把握诗歌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诗歌的品读,理解女子等待归人的思想情感变化过程,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美丽的错误的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所表现的出的优美意境和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来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感情。
教学方法:朗读法、问题诱导法、讨论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闺怨诗是古代诗歌当中的一种重要题材,有没有同学给大家解释一下闺怨诗主要写什么呢?对,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诗歌来表达深闺中的女子对自己丈夫或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近天我们学习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一首闺怨诗,来看作者是如何用现代汉语表现这种情感的。
------板书:错误郑愁予二、诵诗歌,整体感知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小声诵读,感知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哀婉无奈又有着淡淡的忧伤,所以读的时候要注意语调语速。
我们先来听读纠正字音,同时注意语调语速。
1.朗读指导。
请学生读。
(读的时候注意语调、语速。
像“走过”“开落”“向晚”“紧掩”“过客”等,要读得慢一点重一点,如“走———过”“开———落”。
)2.下面我们来听读,注意对比自己刚才读的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标注出来。
听读后,说说这首诗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简单的话语来概括。
(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故事。
高潮在“达达的马蹄”声使女子由惊喜而跌至极度失望的深渊这一刻。
)3.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里?“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为什么是美丽的,又是个错误呢?因为“达达的马蹄”声打破了女子内心的沉寂,在她心中激起了涟漪,给了她片刻的惊喜和欢愉。
而我却不是他等的归人,会让她刚刚唤起的希望给破灭了,所以,对她来说这个美丽是错误的。
有的同学说了,就是觉得诗很美,说不出为什么。
我们仔细想一下,不难发现是诗歌给我们创设了很美好的意境。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专题一《错误》优秀教学设计.docx

优秀教学设计推荐表学科初中语文设计者姓名李晓妮课堂教学设计题目《错过》的学案设计评审组意见《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读书读出三方面的内容: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出生活。
因此在教授木文时,采取由浅入深地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岀生活这样一个层次,逐渐触及文本的“灵魂”,加深学生对“错过” 的理解和感悟。
此外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互帮互助,智慧共享。
在合作交流讨论中去体会“错过”的内涵,感悟“错过”的启示,从而让学生感性地、活泼地、透彻地理解文本,从而获得深刻、持久,甚至崭新的体验。
学科评审组长签名:推荐单位意见推荐单位(盖章):《错过》的学案设计省锡中实验学校李晓妮设计思想: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对文本的解读过程。
会不会读书,怎样读书,决定了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的高下。
《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读书读出三方面的内容: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出生活。
因此在教授木文时,采取由浅入深地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出生活这样一个层次, 逐渐触及文本的“灵魂”,加深学生对“错过”的理解和感悟。
《错过》是一篇文艺性政论文,刘心武以辩证的观点阐述了对“错过”的正确认识。
但是文章所蕴含的哲理深奥,加Z学生的人生体验少,因此很难理解刘心武对“错过”的独特体验,这就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读书效率。
但是有了同伴互助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互帮互助,智慧共享。
在合作交流讨论中去体会“错过”的内涵,感悟“错过”的启示,从而让学生感性地、活泼地、透彻地理解文本,从而获得深刻、持久,甚至崭新的体验。
二:教学分析:《错过》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文章。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
刘心武辩证地论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
文章开头摆出“错过”的现象,从中提出问题,然后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许多“错过”,怎样正确对待“错过”。
高中语文苏教版精品教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错误》9

入境悟神创生《错误》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题材闺怨诗的基本特点;2、引导学生通过诗歌意象,把握人物形象及情感;3、通过诗歌意境,把握诗中所蕴涵的细腻感情。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意象的古典意蕴。
教学难点女子和过客心理活动的想象。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1印发周国平的《等的滋味》、张晓风的《错误》和《闺怨诗鉴赏》。
2教师自己写了一篇《马蹄与莲花》的赏析散文。
教学过程:一、入境,重渲染1在吉他沉重的节奏的叹息下,罗大佑用粗粝的嗓子缓缓唱出这首被誉为“现代抒情诗歌的绝唱”--《错误》。
课前播放罗大佑深情演唱的《错误》,渲染一种抒情的氛围。
2同学深情朗读诗歌,并感知,这首诗隐含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明确:一位过客从江南走过,惊扰了一位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女子以为他是自己要等的人,其实不是,只是一个过客。
3再听名家诵读,用原文一个字概括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明确:等二、悟神,品意象1谁在等?通过哪句诗句哪些关键词(意象)可以体现?明确: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意象:江南、容颜、开落的莲花。
2品意象,并指出他们相互之间的内在关联。
明确:自古以来江南有着水乡独特的意境美: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莲花,美丽沉静,女子如莲花般美丽;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又代表着女子有高洁的品格;藕断丝连,丝与思谐音,蕴含了女子的思念;莲心之苦与女子的“青青子衿”悠悠之痛相同。
“皓腕凝霜雪”的江南女子“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怜子情如水,暗示美好纯洁的爱情。
莲花开落,既可以指女子的笑靥如花和笑容凋零,也可以指时光流逝,容颜老去。
3⑴等的心境如何?指出重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写?将等待的心写成哪些事物(意象)?明确:小小的寂寞的城向晚的青石街道小小的紧掩的窗扉⑵通过意象探寻女子等待的心的特点,并品味语言倒置的好处。
明确:①通过意象的修饰语品味。
首先有直接体现心境的词:寂寞;接着,小小的,叠词叠用,突出了女子等待的心,期望之小,心扉之封闭得让人怜惜;紧掩,体现女子将自己的心封闭起来,封闭中见执着;向晚,傍晚时分,一缕斜阳,营造凄冷的气氛;青石,触觉是坚硬冰冷的,视觉是冷色调幽清的;一缕阳光温暖不了冰冷的心。
部编苏教高中必修1《错误》夏玉洁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视频下载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错误》教学设计浙江大学附属中学夏玉洁一、教学目标: 1、能够赏析诗歌中具有古典特色的意象。
2、能够总结女主人公的形象并想象她的心理变化。
3. 能够理解“美丽的错误”的含义及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
二、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来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象美。
2、通过讨论来探究女主人公的形象美。
三、教学难点: 1、通过画心理变化图来感悟“美丽的错误”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美。
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教学过程: 1、人面梅花:导入诗歌唐代诗人卢仝写过一首思念美人的诗歌《有所思》: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
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
美人兮美人,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开头以乐景衬哀情:湘江两岸花木丛生、蓊蓊郁郁,但见不到美人却使我愁肠百转、夜不能寐,只能借助弹琴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可叹我曲高和寡,无知音相惜。
美人啊美人,不知你是否漂泊在外、远在天涯?我对你思念成狂、夜不能寐。
临窗独倚,忽见那梅花蓓蕾初绽,疏影横斜、暗香浮动,害得我以为那就是你,从远方归来与我相会。
但一切不过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今天,我们就来聆听郑愁予讲述的另外一个关于“错误”的故事。
2、走马观花:感知情节 |先自由诵读,再请两位学生上台朗读,读得入情入境。
|师生填写下面的表格:时令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并概括:如果从“你”的视角出发,这是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
3、含英咀华:品味意象如何等待?请从意象的角度探究“你”(女主人公)的情感。
首先,江南,会让我们浮想联翩。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江南,杏花春雨、烟雨霏霏。
江南,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更有那闺中思妇、羁旅游子。
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魂牵梦萦。
你看,“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为何把女子的容颜比作“莲花”呢?莲花带给我们清丽脱俗之感,如李白有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莲花更具有其他花类无法媲美的品格——坚贞高洁、卓然而立。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错误》课件(11张ppt)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鱼玄机 《江陵愁望有寄》)
错误
郑愁予
作者介绍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当代 著名诗人。1933年出生于 东 济南。童年时随当军人的父亲 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与内地各 处,因此他的诗大多以游子为 抒情主人公,又被称为“浪子 诗人”。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 温庭筠的《望江南》
闺怨诗
主要书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 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 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李白《菩萨蛮》)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 (白居易《长相思》)
意象分析
为何要选取“莲花”来写女子的外貌? “莲花开落”指什么?
①莲花是江南的特色,呼应诗歌第一句 ②莲花美丽纯洁高雅——“出淤泥而不染,濯 清涟而不妖” ③莲花纯净温柔——“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莲花开落”是指相思无尽、 红颜消褪
意象分析
女子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诗中用哪 些意象来展现?(小组讨论)
东风不来 柳絮不飞 小小的寂寞的城 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பைடு நூலகம்春帷不揭 窗扉紧掩
封闭、沉闷 落寞、孤单
闺中女子等到她的心上人了吗?她的 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在这次错误之后,女子的心理会产生怎样 的变化?
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探究诗题
本诗题为“美丽的错误”,为什么这是一 个错误?又为何说这个错误是美丽的?
错误:①女子误认为“我”是她的心上人归来了;② “我”错误地“打江南走过”,捉弄了女子的感情;③ “我”确实是女子盼望的归人,但“我”过家门而不入, 令女子错误地以为“我”回家了。
最新苏教版语文必修一课件:第一专题《错误》(共28张PPT)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闺怨诗
采桑子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 南北东西;南北东西, 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恰似江楼月, 暂满还亏;暂满还亏, 待得团圆是几时?
15岁开始创作新诗,他的新 诗处处流淌着古典的韵味。正 如他的名字源于辛弃疾《菩萨 蛮》中的名句: “青山遮不 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 山深闻鹧鸪。”我们已能感到 几分多情几分愁怨
他的诗主要有两种风格:
一是豪放、豁达、爽快的“仁侠”精神 另一种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休的婉约情调。 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燕人行》等。 其中,《错误》是诗人的成名作,优美动人。
这次我离开你,便不再想见你了, 念此际你已静静入睡。 留我们未完的一切,留给这世界, 这世界,我仍体切地踏着, 而已是你底梦境了……
小小的岛
你住的小小的岛我正思念 那儿属于热带,属于青青的国度 浅沙上,老是栖息着五色的鱼群 小鸟跳响在树枝上,如琴键的起落 那儿的山崖都爱凝望,披垂着长滕如发 那儿的草地都善等待,铺缀着野花如果盘 那儿浴你的阳光是蓝的,海风是绿的 则你的健康是郁郁的,爱情是徐徐的 云的幽默与隐隐的雷笑 林丛的舞乐与冷冷的流歌 你住的那小小的岛我难描绘 难绘那儿的午寐有轻轻的地震 如果,我去了,将带着我的笛杖 那时我是牧童而你是小羊 要不,我去了,我便化作萤火虫 以我的一生为你点盏灯。
课外拓展
赋别 郑愁予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 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念此际你已回到滨河的家居, 想你在梳理长发或是整理湿了的外衣, 而我风雨的归程还正长; 山退得很远,平芜拓得更大, 哎,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
苏教版高中语文一专项一《错误》优质教学设计(5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一专项一《错误》优质教学设计(5页)浙江省长兴中学梁磊135****3290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把握明白得诗文意象从而明白得内容感受写法能力目标:领会现代诗的特点;品析感悟诗中意象德育目标:体会郑愁予诗歌中浓郁的古典美教学重点:1.诵读体会其音韵美、修辞美、意境美2.了解传统题材、传统意象及传统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深邃的寓意2.体悟人物形象的情感意蕴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拓展法、对比阅读法教学过程:1.导入:不管是古代先贤依旧今日你我,人们总是在不断地邂逅山,邂逅水,邂逅人、事,假如情动于衷,心有所感,诉诸笔端,那就有可能是一曲歌,一首诗,一行文字。
与郑愁予相遇,最易感受到现代诗的魅力!2.初读感受:读诗品诗会有一种美的享受,那么它美在哪里呢?尝试从诗歌内容、表达手法、思想情感等角度来谈谈你的阅读初体验。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估量总结:9行96字,参差错落,形式自由,句式工整,隔行押韵,音韵的美感最易于在诵读的瞬时产生;故事短小,情节曲折,人物鲜亮,重于修辞,结构与情感的美可在品读静思的刹那体悟,无怪乎杨牧先生称郑愁予为“绝对的现代的诗人”。
3.引领探讨:(1)引领:诗中隐含了一个漂亮的故事学情为基:文本的学生也能够感知“我”与“你”是男子与女子的故事,因“我”的通过而使“你”误以为是等待的归人,从而带来心灵的巨变。
什么缘故会脱口而出的就判定“你”一定是个女子呢?——莲花意象。
(2)探讨:诗句是否更换为“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
分层体悟:“开落”二字一则表现花开花谢,一岁一枯荣的时刻漫长之感,一则可将貌美而如花带入明白得,花开即美人笑颜如花,花落则是败兴落寞之态。
而如此的表情完全取决于内内心误以为游子归来而期盼惊喜,以及接踵而至的败兴苦痛的情绪。
(3)揣摩:那么在这误解一刻来临,刹那的惊喜之前女子又该是什么心情呢?畅谈推测: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的等-等-等-等,心中孤苦、孤寂、枯寂,百转千回,愁肠百结自不待言。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错误》课件

三、素材积累 素材一 郑愁予思维敏捷,感慨殊深,融合古今体悟,汲取国内外经验,创作力充沛。 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酷似李白,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他 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象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 格。 他自觉地淘洗、剥离和熔铸古典诗中有生命力的部分,生成的“愁予 风”,确已成为现代诗歌感应古典辉煌的代表形式:现代的胚胎,古典的 清釉;既写出了现时代中国人(至少是作为文化放逐者族群的中国人)的 现代感,又将这种现代感写得如此中国化和东方意味。 适用话题:“融合”“风格”“传统”“吸收”“积淀”。
3.【对应考点:赏析诗歌意象】《错误》一诗中意象是怎样运用的?
参考答案:《错误》这首诗中的意象新奇而独特。“莲花的开落”,喻指美丽的容 颜经历过希望和失望的表情。“东风不来”“柳絮不飞”,春天里柳絮因风起舞, 无风则不舞,这个意象与亲人不归、女主人公久久等待的心情暗合。还有,傍晚时 分的江南小城,“青石的街道向晚”,清冷,沉闷、没有生机,即如诗中的“跫音不 响”。“春帷不揭”“窗扉紧掩”的意象,恰如其分地衬托了主人公的寂寞心情。 这些意象的运用,不仅使诗的感情表达得充分、丰满,而且使诗富有美感。
4.【对应考点:概括人物形象】诗中的“你”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错误》一诗中,诗人主要用了“东风”“柳絮”“青石”“街 道”“春帷”“窗扉”等意象,描写了一个倦守春闺,苦苦等候出远门的亲 人,一颗心像江南小城一样寂寞,又像不揭的春帷和紧掩的窗扉那样的江南 女子形象。
三、探究争鸣 《错误》,一直以来都被当作抒写闺怨的思妇诗:“错误”可指诗中女子错认“我”为她的“归 人”,也可指“我”的误入江南,带给思妇以希望和失望;但还有一种理解,是把它理解为浪子诗, 描写一个浪子的情怀,是一个男子对中国传统闺怨诗的回答:我是一个浪子,在你生命里注定只是 一个过客,对不起,我有我的选择,请忘掉我……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向来是见仁见智,对诗歌的 体会,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你怎么看?请谈谈自己的理解。
【高中语文】错误ppt85

错 误
郑 愁 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什 么 错 误?
诵读感知
概括情节 “我” 游子 思妇 抒情主人公
祝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女子容颜
江南的特产—— 女子柔美、纯洁 莲花 “莲”与“怜”同音,“爱” “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倒装 —容颜如开落的莲花
“开落”与“走过”押韵—音节美
“莲花的开落”与“等在季节里”相呼应,说明 等待的时间长 比喻女子的容颜憔悴了,展现女子的美丽与深 情,等待的时间之漫长。
品读鉴赏
第二节
四 个 否 定 比 喻
“你”
错 误 何 来?
错 误
郑 愁 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品读鉴赏
意象
作用
意象:江
南 莲 花 东 风 柳 絮 小 城 青石街道 春 帷 窗 扉
东风(不来) 喻心上人的信息没有传来
柳絮(不飞) 绵绵不尽的思绪
跫音(不响)
落寞感伤 孤单绝望
春帷(不揭)没人来,没动静
小城 (小小) “容量”小,坚贞、纯洁 (寂寞) 封闭、沉闷、落寞的 青石街道 长满苔藓 少有人走 寂寞封闭 (向晚) 趋向黄昏 冷漠凄清 孤独凄凉 窗扉(紧掩) 封闭 、不肯拉开
郑 愁 予
学习目标
1、分析意象,体味优美深婉的意境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错误》PPT课件

有些人会把诗中的“我”理解为浪子无 家可归的悲哀,而这种理解是未尝不可 的。处在那个动荡时代的台湾人的心态 是一种漂泊,等待着一天能够有个定位, 他们在台湾岛上仅是一个过客,想着有 一天能回到故乡,与亲人团聚。然而, 由于政治缘故,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 因而产生出失落惆怅之感。
青花瓷 - 周杰伦 词:方文山 曲:周杰伦 编曲:钟兴民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你的美一缕飘散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你眼带笑意
男: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女: 你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你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错误》写于1954年,当时的郑愁予年仅21岁。 他在原诗的《后记》中说:“童稚时,母亲携 着我的手行过一个小镇,在青石的路上,我一 面走一面踢着石子。那时是抗战初起,母亲牵 着儿子赶路是常见的难民形象。我在低头找石 子的时候,忽听背后传来轰轰的声响,马蹄击 出金石的声音,只见马匹拉着炮车疾奔而来, 母亲将我拉到路旁,战马与炮车一辆一辆擦身 而过。这印象永久地潜存在我意识里。打仗的 时候,男子上了前线,女子在后方等待,是战 争年代最凄楚的景象,自古便是如此……母亲 的等待是这首诗、也是这个大时代最重要的主 题,以往的读者很少向这一愁 予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错误课件PPT教学课件

不要前行,前面是无边的森林, 古老的树现着野兽身上的斑文, 半生半死的藤蟒蛇样交缠着, 密叶里漏不下一颗星。 你将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当你听见了第一步空寥的回声。
你一定来自温郁的南方, 告诉我那儿的月色,那儿的日光, 告诉我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 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 我将合眼睡在你如梦的歌声里, 那温馨我似乎记得,又似乎遗忘。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足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黄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骄傲之足音! 呵,你终于 如预言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轻 的神?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是我等待的热情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柳永《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凝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 倚阑干处, 正恁凝愁。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其作品受到纪 弦赏识。1958年大学毕业,曾在基隆பைடு நூலகம்务局任职。1968年赴美, 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现旅居美国, 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郑愁予其人其诗都给人神秘感。他本人是个运动健将,但诗中表现的却是一个多情 书生;他有着极深的文学修养,但他却毕业于法商学院;他身为现代派主将,但他的诗 却处处流淌着古典韵味;他的诗婉约犹如李商隐,但豪放起来酷似李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课件
2020/9/24
பைடு நூலகம்
一、初读诗歌, 感知情感意蕴
活动一:
朗读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断句。
跫音 qióng
帷 wéi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活动二: 讲述诗歌里的故事。
我——过客 你——思妇
活动三: 感知诗歌的情感意蕴。
(诗)里面也有故事……诗之所以为诗,并不在 于这两个故事,而在故事后面的情趣,以及抓住 这种简朴而隽永的情趣,用一种恰如其分的简朴 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本领。
—— 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二、细品诗歌, 探析文学意蕴
这首诗运用最多的手法是什么?
比喻之妙 (1)莲花的开落——女子容颜的逐渐衰老 (2)寂寞的城——女子的寂寞、孤独 (3)窗扉紧掩——女子内心的孤寂、坚守 (4)青石的街道向晚——女子的寂寞、孤独
选取的意象: 莲花、东风、柳絮、跫音、窗帷、
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 ——杨牧
作者经历: 他出生在山东济南,抗战时,父亲到前线,他
独自和母亲相伴。因战地不停的转移,后来随母亲 迁到重庆,最后又到了台湾,从江南到江北,又从 江北到江南。他从小就懂得流亡,他的人生经历让 他感觉到自己居无定所,总是在漂泊。
我们熟知的古代诗歌: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 未?(王维《杂诗》) (2)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 人。《宋之文《渡汉江》) (3)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 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 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 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 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小小的城、小小的窗扉、青石的街道
你觉得在这些意象中哪一个蕴 含的情感最丰富?
句式之变 (1)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2)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3)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 是个过客。
倒装造成句式的参差错落,使得诗意盎然。
展示类似的美丽的错误: 温庭筠的《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 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颦洲。
柳永的《八声甘州》 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 叹 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 误 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 正恁凝 愁。
三、再悟诗歌, 体会人生意蕴
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游子思乡的感情? (1)我打江南走过。——打江南走过,看出 他漂泊在外。 (2)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也能看出 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