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文言文《孔雀东南飞》

合集下载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_《孔雀东南飞(并序)》名师课件1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_《孔雀东南飞(并序)》名师课件1

南 双双殉情(22-31) (高潮)
飞 告诫后人(32)
(尾声)
重点难点突破:
1、本诗开头两句游离于情节之外, 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不能。 是起兴手法。提摄 全文,渲染悲剧气氛,引起下 文。
2、故事开端刘兰芝自述她十三岁至十七 岁的生活经历,是否太烦琐,用了一种 什么手法?意在表明什么?
3、如何看待刘兰芝的“自求遣归”?
古代计时法
黄昏 一更 19-21
人定 夜半 鸡鸣 平旦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21-23 23-1 1-3 3-5
高潮部分
• 兰芝和焦仲卿相约“黄泉下相见”,兰芝死 时毫不犹豫,仲卿却“上堂拜阿母”“徘徊 庭树下”之后才“自挂东南枝”,为什么?
二人的行为都符合他们的性格发展。兰芝早已看 透封建家长制的本质,这是她那坚强的性格所不 能忍受的,所以她去的决绝。仲卿出身于官宦世 家,生性懦弱,而且又孝顺母亲,所以他要有一 个彷徨的过程,但是对爱情忠贞却使他也富有叛 逆精神的。
东汉建安年间,庐江府小官 焦仲卿之妻被焦母休后拒婚不嫁, 与仲卿双双殉情。
2. 本诗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 请按开端——发展——再发展—— 高潮——结局理清全诗情节,并拟 小标题。
课文内容结构
孔 雀 东
托物起兴(1 - 1) 兰芝自遣(2 - 2) (开端) 夫妻誓别(3 -12) (发展) 兰芝抗婚(13-21) (发展)
(2)、xiāng副词,表示互相,彼此。 ((34))、、xxiàiànngg名动词词,,相帮貌助儿已薄禄相 小结: “相”的用法虽多,只要结合 语言环境就不难分辨。
“相”字解释 相见常日稀 誓天不相负 好自相扶将 嬉戏莫相忘 儿已薄禄相 叶叶相交通
至于幽暗昏惑 而无物以相之

新粤教版语文必修一课件:第四单元第16课孔雀东南飞(共79张PPT)

新粤教版语文必修一课件:第四单元第16课孔雀东南飞(共79张PPT)

赏析“兰芝遭遣”
思考1:刘兰芝是“为仲卿母所遣”吗? 请从课文找出相关诗句回答。
开头自诉“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是 什么意思?
明确:兰芝提出要求,一则不堪焦母的 凌辱,再则,因深知遣归之势,不能挽回, 与其被休,不如自请。语气委婉而率直, 性格柔顺却刚强。
词 语 知 识 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也即是偏义复合词, 由两个近义或反义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 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
思考3:面对遣去,刘兰芝是什么态 度?
•明确:她强忍痛苦,刻意着妆。作者运 用夸张和渲染的手法着意写装束,目的 在于表现兰芝被逐离焦家的沉着、冷静 、镇定自若,突出“精妙世无双”这一 点。这样写,既是对兰芝的赞美,也是 对扼杀这一美好形象的封建制度和封建 礼教的强烈谴责。
赏析“夫妻盟誓”
思考:兰芝和仲卿惜别时“自誓不 嫁”,说的话有几方面意思? ——感谢 • “感君区区怀!” • “不久望君来。” ——憧憬 •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决心(比)
孔 雀 1、 民歌中常用的写 作手法。 东 南 飞 2、以孔雀失偶而徘徊 , 来喻夫妻离别时的依 五 恋,给全诗笼罩上了 里 浓郁的悲剧气氛。 一 徘 徊 3、 引出故事 。
比兴手法作用:
思考:小序交 代了哪些内容?
序言分析探究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 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 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 云尔。 遣:休。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缢:吊死。 伤:哀悼
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
的一种修辞方法。古语对它的解释是: “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 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 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 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 充,说的是一件事。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粤教版必修1

高中语文《孔雀东南飞》教学-粤教版必修1
▪ 好自相扶将 (古: 服侍。 今: 搀扶) ▪ 处分适兄意 (古: 处理、安排。 今: 对犯罪
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 ▪ 千万不复全 (古: 无论如何。 今: 表恳切
叮咛,务必) ▪ 零泪应声落 (古: 下雨。 今: 零碎、零数)
(三)
▪ 便利此月内 ▪ (古: 就以--为最吉利。 今: 方便) ▪ 叶叶相交通 ▪ (古: 交错相通。 今: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
1.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本诗故事发 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起因、经过、 结果吗?
东汉北朝建安年间庐江府小 官焦仲卿之妻被焦母休后拒婚不 嫁与仲卿双双殉情。
“焦、刘殉情”的故事传说:
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 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 结为恩爱夫妻。但刘兰芝却为 婆婆不容,遭到封建家长婆婆 的百般刁难,忍无可忍,只好 自请回娘家。焦、刘“誓死不 相负”。兰芝回到娘家后不久,
焦仲卿
忠于爱情, 而不敢直接反抗, 只能消极反抗, 忍辱负重,
委屈求全。
焦母:
▪ 独断专行、蛮横无理、自私自利、毫 无人情味……
▪ 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人物。
悲壮的爱情! 青年人的血泪! 究竟是谁造成的?
▪ 梁山伯和祝英台
▪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 贾宝玉和林黛玉 ▪ 陆游和唐婉 ▪ 牵牛星和织女星
本文主题: 揭示封建宗法制度罪恶,歌 颂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反抗精神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曦,芳时歇,白头吟, 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 长诀! ”
▪ 钗头凤
陆游
▪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 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 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 错!
▪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 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 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 莫!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 课件(94张)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 课件(94张)
学习目标
1、了解关于乐府的基本知识。
2、文言知识积累:通假字、 古今字、偏义复词、一词多 义、词类活用。(重点)
3、体会通过语言动作描写 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理解 赋比兴的运用。 (难点) 3、理解课文歌颂爱情,控 诉封建礼教的思想感情。 (重点)
关于“汉乐府”
“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 刘彻设立的音乐机构,它的职 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 来配乐。后来,把乐府官署所 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 或“乐府诗”。



新妇谓府吏 感君区区怀 君既若见录 不久望君来 君当作磐石 妾当作蒲苇 蒲苇韧如丝 磐石无转移 我有亲父兄 性行暴如雷 恐不任我意 逆以煎我怀 举手长劳劳 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 进退无颜仪 阿母大拊掌 不图子自归 十三教汝织 十四能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知礼仪 十七遣汝嫁 谓言无誓违 汝今何罪过 不迎而自归 兰芝惭阿母 儿实无罪过 阿母大悲摧
府吏默无声 再拜还入户 举言谓新妇 哽咽不能语 我自不驱卿 逼迫有阿母 卿但暂还家 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 还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 慎勿违我语
新妇谓府吏 勿复重纷纭 往昔初阳岁 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 进止敢自专 昼夜勤作息 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 供养卒大恩 仍更被驱遣 何言复来还
妾有绣腰襦 葳蕤自生光 红罗复斗帐 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 绿碧青丝绳 物物各自异 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 不足迎后人 留待作遗施 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 久久莫相忘
蹑 (niè) 丝履(lǚ) 玳瑁(dài mào)
窈窕 (yǎo tiǎo) 鸿鹄(hú) 鲑(xié)珍 要(yāo) 幡(fān) 榻(tà)
流纨(wán)素
络绎(yì ) 青骢(cōng)马 华山傍(páng)

孔雀东南飞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孔雀东南飞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孔雀东南飞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全诗350余句,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以下是整理的孔雀东南飞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孔雀东南飞》教案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情节和人物要点,从语言角度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语言艺术。

教学步骤一、导入:初中我们学习过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诗》。

今天我们学习被称为“乐府双璧”的另一篇乐府民歌,同时它又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二、关于“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

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关于“焦、刘殉情”故事的传说。

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

但刘兰芝却为婆母不容,婆母百般刁难她,没有办法,刘兰芝只有自请回娘家。

夫妻二人双双“誓死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后,不久,县令替他的儿子求婚,焦仲卿闻听此事,二人生人作死别,在兰芝成婚那天,兰芝毅然投井而死,仲卿也自缢身亡。

两人变成了一对鸳鸯相对而鸣。

这个美好的传说演化成了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叙事诗。

三、学生整体把握文意,提问:1、阅读后,概括诗歌的情节。

(开端是故事的开始,交代故事的人物及事件的起因,为故事展开做铺垫。

发展是故事的深入,发展反映着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同时更是人物命运的形成展现。

高潮,是故事的最激烈最精彩的部分,人物的命运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示,结局是事物的结果展示。

概括故事情节的关键是理清故事的思路,焦、刘感情是故事发展思路的主要因素。

)起点:孔雀东南飞,五时一徘徊。

第一部分:开端,是兰芝对仲卿的诉述。

一开始就提出了问题,展开了矛盾。

兰芝和仲卿爱情深厚,本应白头偕老,但婆婆不容,一定逼他们离异。

第二部分:民展,写兰芝被遣回家,仲卿与兰芝告别,发誓要接兰芝回来。

粤教版-语文-高一-粤教版必修1素材 文本助读 第1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

粤教版-语文-高一-粤教版必修1素材 文本助读 第1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

第1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

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

”一曲《孔雀东南飞》唱得荡气回肠,使人潸然泪下;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更是家喻户晓,让人扼腕叹息。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知识链接1.背景简介《孔雀东南飞》代表着汉代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成就,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与北朝的《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来南宋郭茂倩收入《乐府诗集》时,改名为《焦仲卿妻》。

它主要讲述了建安年间,庐江(今安徽潜山一带)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因焦母逼迫而双双殉情的故事。

汉代对妇女提出“七出”之条,只要妇女违背一条,夫家便可休之。

无子为“七出”之首,“无后”为三大不孝之首,因此很多无辜妇女因无子而被婆家休掉,酿成悲剧。

2.文体知识——乐府诗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

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称之为“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名言警句文本名句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3.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4.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5.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描写爱情的古诗句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3.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4.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元好问《摸鱼儿》《孔雀东南飞》悲剧根源探析胡中方《孔雀东南飞》原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汉乐府叙事诗中最长的一首,清沈德潜称之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它以人物为中心铺叙故事,情节曲折,讲述了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悲剧,这个故事千百年来感动着无数的读者。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孔雀东南飞》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孔雀东南飞》

5、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
此妇,终老不复取!”
6、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
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 从许!”
7、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
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 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 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 吾语。”
知书达礼,不卑不亢
却 与 小 姑 别 泪 落 连 珠 子
“新妇初来时, 小姑始扶 床;……勤心养 公姥,好自相扶 将。初七及下九, 嬉戏莫相忘 。” 出门登车去,涕 落百余行。
善良,对小姑 依依不舍的深情。
夫 妻 誓 别
举 手 俯吏马在前,新妇车在 长 后。……誓不相隔 劳 卿,……誓天不相负! 劳 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 二 情 同 依 依
纤纤 (xiān)…… 精妙世无双。
明确:
运用一连串的铺陈 排比(赋),旨在 写她的美,更表现 了她的从容镇定, 兰芝用自己的美, 向丈夫表达了自己 对他的爱,向婆婆 表示了她的无辜和 坚强。
上 堂 拜 阿 母 阿 母 怒 不 止
昔作女儿时, 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 兼愧贵家子。 受母钱帛多, 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 念母劳家里。
夫 妻 殉 情
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
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 渐见愁煎迫。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 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 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古代计时法
黄昏 人定 夜半 一更 二更 三更 19-21 21-23 23-1
生 人 死 别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
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 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 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 他人,君还何所望!”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共69张PPT)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共69张PPT)
人物形象,托物起兴的开头,铺陈排比的描写手
法,浪漫主义的神话结尾。
预读先学 ----字词句式疏通
字词注音
箜篌(kōng hóu) 绣腰襦( rú ) 绣夹( jiá )裙 明月珰( dāng ) 拊( fŭ )掌 窈窕(yǎo tiǎo) 婀娜(ē nuó ) 赍( jī )钱 摧藏(zàng )
外柔内刚
夫 妻 殉 情
兰芝形象赏析
形体美
足头腰耳指口步
精妙世无双
勤劳:兰芝自诉 品质美 善良:与小姑别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互文(诗歌中上下两句文义互相呼应,彼此映
衬的一种技巧。本是两个词要合在一起,由于受字数、
音节的限制,便在上下句中分开来说。)
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雄兔脚扑朔,雌 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东西植松柏,坟墓的东西左右(四周)都 左右种梧桐。种上了松柏、梧桐。
孔 雀 东 南 飞
1、掌握汉乐府的相关知识,了解《孔雀东南飞 》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偏义复词,掌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的用法。
习 3、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对话分析人
物性格,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挚感情。
目 4、掌握《孔雀东南飞》的表现手法:叙事与抒
标 情的密切结合,曲折而完整的情节,生动鲜明的
明确:这里用赋,互文,铺 陈排比,突出刘兰芝的多才 多艺,知书识礼有教养。忠 于爱情、勤劳善良。自尊、 刚毅。
第9节——此处写兰芝 严妆,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有何作用?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一讲义第四单元第1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

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一讲义第四单元第1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

◎第14课《〈诗经〉两首》◎第15课《离骚(节选)》◎第1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第17课《汉魏晋诗三首》◎第18课《汉乐府两首》第1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本课话题——抗争一、从课本中积累“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

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二、从自然中积累当炎热的夏季里搏击长空的雄鹰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当断崖上的百合开出绝艳的花朵,当凌霜傲雪的孤梅依然开放,是否有一种惊羡的心绪涌向你的心头?于是我相信:与生命抗争是一种美丽。

三、从历史中积累淹没在浊秽中的屈原,不愿“其糟而啜其醴”,不甘“随其流而扬其波”,最终怀石投水,这是无言的抗争;曾经锋芒毕露的少年东坡,在“泥潭”中“突围”成功,走向成熟,这是理性的抗争;贝多芬双耳失聪,仍创作不断,《命运交响曲》扼住了命运的咽喉,这是辉煌的抗争;凡·高在金黄的麦地里饮弹自尽,留下的《向日葵》依旧对专权不屈,这是悲壮的抗争。

四、从名言中积累1.未尝过艰辛的人,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面,而不见另一面……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

——塞涅卡2.斗争就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列夫·托尔斯泰3.只有强者能得到自由,弱者将永远是奴隶。

——列宁4.眼泪决不能洗掉命运。

——鲁迅一、编者简介南朝文学家——徐陵徐陵(507-583),南朝陈文学家。

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

梁时官东宫学士,陈时历任尚书左仆射、丹阳尹、中书监。

其诗大都声调流转而文辞绮艳,骈文亦以精巧工丽见称。

与庾信齐名,世称“徐庾”。

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徐孝穆集》。

另编有《玉台新咏》。

二、背景回放戴着封建枷锁的爱情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

当时儒家的伦理纲常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有“七出”“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等清规戒律。

在这一时代氛围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兰芝一边,表现与兰芝“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的坚决态度,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粤教版高一语文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PPT(共69张PPT)

粤教版高一语文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PPT(共69张PPT)
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关于“汉乐府”
“汉乐府”最早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音乐 机构,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 乐。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 “乐府”或“乐府诗”。
两汉乐府诗体裁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 句式灵活自由。叙事性强,出现第三人称叙述视角。
既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 继承、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衣裳( cháng )
奄奄( yǎn yǎn )
无所施 白公姥 启阿母 致不厚 萦苦辛
用 禀告 告诉 招致 缠绕
卒大恩 尽、终
若见录 记
逆以煎我怀 想到将来
赍钱
赠送
否泰 坏运气 ;好运气
终老不复取 箱帘六七十
通“娶”,结婚。
通“奁”,梳 妆用的镜匣。
摧藏马悲哀 通“脏”,脏腑。 蒲苇纫如丝 通“韧”,柔韧。 槌床便大怒 通“捶”,敲击。 奄奄黄昏后 通“晻”,日色昏暗无光。
发 展——“府吏得闻之”到“二情同依依” :夫妻誓别。
进一步发展——“入门上家堂”到“郁郁登郡门” :兰芝
抗婚。
高 潮——“阿母谓阿女”到“自挂东南枝” :双双殉情。 尾 声——“两家求合葬”到“戒之慎勿忘” :告诫后人。
这首诗结构严谨,结尾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 了人民群众追求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1、兼用比兴,以孔雀失偶来暗示夫妻别离 2、孔雀徘徊返顾,为全诗奠定深沉悲哀的基调 3、统摄全篇,引起下文故事
好 教 育 云 平 台 ( w w w . j t y h j y . c o m )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
结尾有什么作用?
作用:象征刘焦的爱情
不朽;寄托人们追求自

高中语文 《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 粤敎版必修1

高中语文 《孔雀东南飞(并序)》课件 粤敎版必修1

引子 托物起兴 开端(兰芝)请归
贤良聪慧
(被遣)夫家:求情、憎恶、严妆
发展
辞别、誓别
(阿兄)逼婚:伤归、拒婚
逼嫁、迎娶
高潮
结局 (双双)殉情:死别、别母、殉情
尾声 合葬化鸟
编辑ppt
情意笃厚 镇静刚强
蔑视权贵 敢于反抗
忠贞不渝,忠于爱情 的青年女子。
教冲突,而焦母刘兄则以为坚守这些封建教条才能真正维护自
己和亲人的幸福。显然,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焦母、刘兄是强
者,而刘兰芝、焦仲卿注定是被吞食的弱者。因此,他们的死,
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能实现的产物。他们的
死,是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控诉。刘兰芝、焦仲卿不愧是封
建礼教的早期叛逆者,因为他们没有逆来顺受地屈从。死与屈
编辑ppt
讨论文章的开头与结尾的比兴手法 找一找课文中运用“赋”的语段,并加以分析
编辑ppt
如何理解刘、焦之死?
· 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必然性。因为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 可能:或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一死来维 护两人的爱情誓约。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第三个可能鲁因 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条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从过去 承继下来的。刘、焦之死,固然有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在的原 因。这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 意识形态。《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 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 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 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 遭到家长制的威压.那么刘兰芝、焦仲卿是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这些 封建教条呢?没有。刘、焦两人所反复辩解的是他们并没有违反这 些封建规范。他们的认识不能不编受辑p时pt 代的局限。刘兰芝、焦仲卿与 焦母刘兄不同的是:刘焦的爱情理想与这些封建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16孔雀东南飞 (共46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16孔雀东南飞 (共46页)

树枝枝叶互相覆盖,互相沟通。
文 本 研 读
诗前小序的内容及作用
• 内容:交待故 事发生的时间, 概括故事情节 以及作诗的原 因。 • 作用:全诗的 总纲
课文内容结构
• • • • • • 开头两句:托物起兴,引出故事。-----引子 第一部分:兰芝被遣(2~6节) ——开端 第二部分:夫妻誓别(7~12节) ——发展 第三部分:兰芝抗婚(13~21节)——进一步发展 第四部分:双双殉情(22~31节)——高潮、结局 第五部分:告诫后人(32节) ——尾声
②乐桓子相赵文子。(《左传· 赵公元年》
形形色色的“自”
一、代词,意为“自己” (1)亦自缢于庭树(2)举动自专由。 (3)汝岂得自由!(4)进止敢自专? (5)不图子自归。(6)不迎而自归。 (7)那得自任专!(8)自挂东南枝。 二、代词,意义犹“其”。 (1)自名秦罗敷。(2)自名为鸳鸯。 三、介词,意为“从”、“自从”。 (1)自君别我后
便可白公姥 婆婆 昼夜勤作息 劳作 我有亲父母 母亲
逼迫兼弟兄 哥哥
其日牛马嘶 马
解释加线词
奄奄黄昏后 晚上7点到9点
寂寂人定初 夜里9点到11点
时代



日 食 隅 中 日 晡 日 黄 人 夜 鸡 平 出 时 中 日 昃 时 入 昏 定 半 鸣 旦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寅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鼠 牛 虎
焦、刘合葬墓
怀宁县小市镇的小吏港是千古爱情绝唱 《孔雀东南飞》故事的发生地。旧志载 “以汉庐江郡小吏焦仲卿而得名”,自汉 代就有其址。小吏港镇东有一山岗,曰花 山。“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焦仲 卿、刘兰芝合葬在花山上。焦、刘合葬墓, 当地群众称为“孔雀坟”。八十年代,怀 宁县人民政府对此墓进行了修缮,用大理 石制作了墓碑,碑文曰“汉焦仲卿刘兰芝 之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īng

wēiruí pì n
pá n
公姥

伶俜

腰襦

葳蕤 聘礼
ng zhí zhú mí
磐石
zà ng
拊掌
yăn
否泰
huà n
赍钱
踯躅
冥冥
摧藏
奄奄
仕宦
词 语 知 识
终老不复取 通“娶”。 通“奁”。 通“韧”,柔软而结实。
箱帘六七十
蒲苇纫如丝
谓言无誓违
府吏见丁宁 恐此事非奇 摧藏马悲哀
焦 仲 卿
极端蛮横无礼、独断专行, 是封建家长的典型代表
焦 母
诗歌通过焦仲卿与刘兰 芝的爱情悲剧,有力地揭露 了封建礼教,特别是封建家 长制的罪恶,同时热情地讴 歌了焦仲卿和刘兰芝为了忠 贞不渝的爱情,争取婚姻自 主,宁死不屈地反抗封建恶 势力的斗争精神 。
孔 雀 东 南 飞
几百年后,一个叫梁山伯的 寒士,一个叫祝英台的士家女子, 两情相悦却有缘无份,演绎了一 出无奈的“化蝶”。
词 语 知 识
可怜体无比
可爱
自作主张 二次
汝岂得自由
再拜还入户 槌床便大怒 自可断来信 渠会永无缘 以此下心意 供养卒大恩 共事二三年
古 义
坐具 使者,指媒人 他
耐心受委屈
侍奉公婆 一起生活
词 语 知 识
词 类 活 用
孔雀东南飞 自名秦罗敷 逆以煎我怀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名作动,取名,名叫 动作使动,使┅┅像受 煎熬一样 形作使动,使┅┅受荣华 形作意动,以┅┅为最吉利 名作状,用手巾 名作状,一天天地 形作动,保全
歌揭 颂示 青封 年建 男宗 女法 反制 抗度 精罪 神恶
诗歌开头的两句“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起什么作用?
1、兼用比兴,以孔雀失偶来暗示夫 妻别离 2、孔雀徘徊返顾,为全诗奠定深沉 悲哀的基调 3、统摄全篇,引起下文故事
尾声化鸳鸯充满了什么色彩, 结构上有何作用?
浪漫主义色彩,呼应开头寄托人们追 求恋爱自由、生活幸福的强烈愿望。
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
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用“非为”表示否定、判断。 2、被动句 为仲卿母所遣。 “为……所……”表被动 3、倒装句 誓天不相负 “相”指代刘兰之,可译作“你”(宾语前置)。 君既若见录 “见”指代刘兰之自己,可译作“我”(宾语前置)。 4、省略句 (1)省略主语 (2)省略介词 (吾)相见常日稀 出置(于)南窗下 (汝)便可白公姥 长叹(于)空房中 (吾与之)结发为枕席 自挂(于)东南枝
• 相
• • • • • • • • • • 1及时相遣归——单方 2儿以薄禄相——相貌 3会不相从许——你 4好自相扶将——她 婆婆 5嬉戏莫相忘——我 6誓天不相负——你 7不得便相许—— 你 8登即相许和——她 媒人 9叶叶相交通——互相 10君既若见录——我 11相见日常稀——互相 12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辅佐 13悔相道之不察——观察 14久久莫相忘——单方 15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主持礼节仪 式的人 • 16所谓金相玉质,白世无匹者也——质地
足以荣汝身 便利此月内 手巾掩口啼 卿当日胜贵 千万不复全
• 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 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
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 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
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 意思的修辞方法。
(1)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2)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
誓应作“愆”,愆违,过失。 也写做“叮咛”,嘱咐。
似应为“宜”,合适。
同“脏”,脏腑。


知 识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我有亲父兄,性情暴如雷。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出师表》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 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 义,另一 个词只作陪衬。
孔 雀 东 南 飞
又几百年后,一个叫沈园的 地方,一个叫陆游的诗人,娶了 一个叫唐婉的女子,伉俪相得, 琴瑟相和,好一对神仙眷属。然 而,这一切,并不随陆母之意, 逼迫夫妻离异。几年后的一个春 日,陆游满怀郁闷踽踽独游,邂 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陆游 满怀伤感,词成《钗头凤》一首, 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雀 东 南 飞
《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 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 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 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 并称“乐府双璧”。选自南朝 宋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卷 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 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 事诗。
什么是“汉乐府”?
“汉乐府”原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 的“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官府。它 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和训练乐 工。这个官署相当庞大,成帝时“女乐 近千人”。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 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 就成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名称了。
陆游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是男子口吻,自然是陆游在追叙 今昔之异;昔日的欢情,有如强劲的东风把枝头繁花一扫 成空。别后数年心境索漠,满怀愁绪未尝消释,而此恨既 已铸成,事实已无可挽回。
全文结构分析
引子
开端
托物起兴
兰芝请归 被遣归家 求情 赠物 严妆 辞归 誓别 伤归 拒婚 逼嫁 迎娶 死别 殉情
(“十三能织素— —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 —二情同依依”) (“入门上家堂— —愁思出门啼”) (“府吏闻此 变——自挂东南 枝”)
发展 兰芝抗婚 高潮 结局 尾声
双双殉情
合葬化鸟

君既若见录——动词前有指代作用 我 慈父见背——我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 图穷匕首见——露出来 府吏见叮咛——我

多谢后世人 谢家事夫婿 阿母谢之曰 长跪而谢之 及花之既谢 ——告诉 ——辞别 ——推脱\谢绝 ——谢罪 道歉 ——凋谢
下阕改拟女子口吻,自然是写唐氏泣诉别后相思之情:眼 前风光依稀如旧,而人事已改。为思君消瘦憔悴,终日以 泪洗面。任花开花落,已无意兴再临池阁之胜。当年山盟 海誓都成空愿,虽欲托书通情,无奈碍于再嫁的处境,也 只好罢了。
重要实虚词用法的 归纳和总结 • 相:
1 xiāng 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 有指代作用,可代 你 我 他 2 xiāng 副词,互相,彼此 3 xiāng 名词,质地;实质 4 xiàng 名词,相貌 5 xiàng 动词,仔细看,审察 6 xiàng 动词,辅助,辅佐 7 xiàng 名词,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课外拓展:
风 流 千 古
沈家园里草犹悲!
滴下钗头多少泪,
南宋年间,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由于在科场上秉笔直言,抒发抗 金忧国之情,以致名落孙山。陆游父母遂安排他与表妹唐琬成婚。 陆游和唐琬结婚后,生活非常幸福。但是陆游母亲对此不悦,她认 为唐琬成天弹琴吟诗,不但有失妇道,而且有误儿子的功名前程。 在母亲压力下,陆游被迫休妻,唐琬另与赵士程结婚。一日,唐琬 与赵士程来到沈园,与陆游相遇,陆游百感交集,提笔在粉墙上留 下了传世经典的《钗头凤》。唐琬悲痛欲绝。 孤鹤轩前,那一方新砌的残垣断壁,承载着这个园内的不老的传说。
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 着沙也笼罩着寒水。 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 将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 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
互文手法可使上下文的词语相互照应、相互 渗透、相互补充,增强了诗歌语言的明快, 声韵的和谐和节奏的优美.
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
坟墓四周种植上松柏、 梧桐树。 树枝枝叶互相覆盖,互 相交错相连。
坚强、持重、自尊,她明白 婆婆要驱逐她,就主动“自请 遣归”;不卑不亢、有教养, 辞别归家时还牵挂婆婆和小姑; 她勤劳能干,多才多艺;她外 柔内刚,自有主意,不为威迫 所屈,不为荣华所动;她对仲 卿温柔体贴,深情专一;她果 断忠贞,为爱情而牺牲。
刘兰芝:
他忠于爱情却不敢直接抗争,只是 懦弱拘谨、消极反抗,忍辱负重;他善 良孝顺,为了爱情最后走上了叛逆的道 路,充满了叛逆精神。
孔 雀 东 南 飞
永恒的悲剧
悲剧的魅力,在于它毁灭的美; 悲剧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仅仅是 悲剧,而是永远的生活。
“焦、刘殉情”故事的传说
汉末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 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但刘兰芝却为婆 母不容,婆母百般刁难她,没有办法,刘 兰芝只好自请回娘家。夫妻二人双双“誓 死不相负”。兰芝回到娘家后,不久,县 令替他的儿子求婚,焦仲卿闻听此事,二 人生人作死别,在兰芝成婚那天,兰芝投 井而死,仲卿也自缢身亡。两人变成了一 对鸳鸯相对而鸣。这个美好的故事传说演 化成了我国最早的一篇长篇叙事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