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功的千古不传之秘

合集下载

绝世武功之桩功篇

绝世武功之桩功篇

绝世武功之桩功篇勘误:传统武学平台2016年9月14日分享的文章《王芗斋公传奇》,其作者为于鸿坤,而非枫华,特此更正。

一、谈站桩中国拳术在世界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桩功应该是最大的功劳,老一辈的祖训总是界定式的要求,它要我们无条件的服从为要!无可厚非!因为时代的变迁,这要求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探讨,以达到适应这个速度腾飞的社会!武术的桩功是历年来的研究课题,我不知道他们是在遮掩还是确是不知!反正就是在我看了无数的理论书籍之后还是一头雾水!真急杀了我这个本不是快嘴的人!我敢说,若是中国的武术总是这么独自跳舞的话,我想不久以后,武术的骄傲应该不是我们独有的了!我最近看过一部影片,名字叫《暴力街区》,我记得他的运动特点是用了一个流行的名字叫“跑酷”,这个流行于法国的运动方式,用了几年的时间竟然达到了令人无所企及的地步!其实,在这个影片当中,它涵盖了我们武术的大部分高层次!我不知他的训练方式是什么,可是他的成型速度应该是很快的!再说我们的武术桩功,很多现在的武术达人,有很多还是年轻的成就者,可是一开口什么“丹田”,“气血”,什么“元气”,好像这是祖先的牌位一样供着,张口就发出一种千年的腐臭来,我这么说并不是我不尊重先贤,反而,我是最崇敬于他们的,可是,时代的发展,科学知识的增加,我们还是这么顺手拈来先贤们的东西,而不用自己负责的科学的方式来剖析,却用了先贤们的智慧做屏障来讨几个饭钱,我想先贤们在地下也是鄙斥的!很多现在的武术理论,也打了现代科学的幌子,可是翻开来一看,不由人大失所望!还是什么”丹田“那一套!总觉得是扯了大旗在作书!我的意思是说在“我们”混沌无知的情况下,丹田应该已经不是“我辈”浮躁者探求的范围,太远!也是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没有站桩的实质麽!惭愧!看官注意了!武术其实没有什么书可著的,因为就几句话而已!这就叫真传几句话,假传万卷书!为什么要站桩呢?因为人体只有在意识专注的情况下,小脑的神经系统才能最大限度的支配我们平常已经萎缩的辅助肌《就是阴》,这样,日积月累,我们的阴面肌肉就会全部激活,于是阴阳平衡,功成!就是这么简单嘛!看样子我是不能出书了!有几句话的书麽?知道了神经调配肌肉的方法了,你知道神经怎么才能快速调配肌肉么?啊!打死我也不说!哈哈哈开玩笑!关注我哦!这是下次的问题!很简单哦!也是几句话而已重申,入门者要坚信是这样的!二、桩功之要义武术桩功分静桩与动桩。

桩功探秘

桩功探秘

桩功探秘——体内撑筋拔骨文/朱明意拳功法体系由桩功和试力两大部分组成。

桩功是相对静止的试力,试力包括六力、八法、十二形。

六力从桩法中找,八法是力的运动规律,十二形是(模仿动物)力的运动形式。

意拳入门的关键是,如何从桩功中找到六面力,找到六面力就找到了拳劲(桩劲),就明白了练拳和做操的区别。

找拳劲的不传之密是——体内撑筋拔骨。

一、体内抻筋拔骨的内涵1、体内、体外撑筋拔骨的区别体内撑筋拔骨区别于压腿、劈叉、下桥等通过肢体大幅度、快节奏、机械性弯曲变形的拔筋,他是在相对静止(蠕动)的桩功状态下,通过内视和假借,气血鼓荡,使筋膨胀骨撑起。

好比“半撑开”的雨伞,筋似龙骨,骨如伞把,肉象雨衣,骨拔筋撑,骨肉分离,也就是习武人梦寐以求的上乘武功——脱骨之法。

2、体内撑筋拔骨的状态修炼体内撑筋拔骨要求“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懈”和“僵”都未过,因为“懈了”只能前撑,“僵”了只能后收,它们只有单方面的运动空间,缺少变化,半撑状态,留有充分的回旋余地,可收可撑,可进可退,收发自如。

3.体内撑筋拔骨状态下骨骼、肌纤维和筋三者间的关系体内撑筋拔骨的修炼对象主要是骨骼和骨骼肌。

骨骼肌主要由肌纤维和筋(肌腱和肌中结缔组织)组成,在肌纤维和筋内分布着丰富的神经组织和血管网。

肌纤维的功能是通过收缩产生张力,筋和骨起调节、支撑和弹性作用。

肌纤维必须通过筋的支持和联系,才能使肌肉附着于骨骼上,发挥其运动功能。

桩功中的“半撑伞”状态,表现为骨骼合理支撑下的“筋紧肉松”;也就是拉长筋,拔开骨关节间缝隙(拉长骨关节肌腱),肌纤维相对放松。

只有肌纤维相对放松,为自身收缩和气血鼓荡创造条件,才能蓄势待发,才能炸力无断续;所以放松肌纤维是修体内炼撑筋拔骨的难点和核心。

在技击训练中,气血鼓荡,筋紧生膨劲,肉松产炸力。

在养生时,王安平先生把站浑圆桩形象地比喻成在衣架(筋骨)上晾晒湿衣(肌纤维)。

“湿衣”妙在合理加强重力,不重不轻,恰到好处;然后再假借,阳光灿烂,微风习习,“衣”随风动,心旷神怡。

站桩

站桩

站桩功是一种最合科学原理的养生方法,小有功力可以却病延年身心健康;大有功力,可以搏击自卫、打击对手、神化万千其奥密莫测,劲力无穷,是中国千年拳术之不传之密。

自中国拳术大师王芗斋公开传徒以来,已发展到第三代传人,成绩裴然发之无限,而用之无穷,不可思议而确有其能力,现就意拳养生站桩功论之。

现在佛家、禅宗、密宗、瑜伽、道家以及数百种气功均以站桩为其基本功,主要强调放松入静以产生身体内的能量加慢,盖以…静能‟为体、…动能‟为用;所产生的能都以…静力‟为体、…动力‟为用,合动静为一,为宇宙间不可思议之力,其生生不息,养生练功者称为之外气或气感,拳家称为劲,王芗斋老师形容此劲为山崩海溢力不可挡。

练“养生桩”即“站桩功”为老年多病、身体虚弱者练的一种功法。

站桩锻练时,一般均产生各种生理反应亦是站桩的效验而产生功能,也就是生理变化,因而初步可得到却病治病健康长寿的效果。

锻练而产生的功能及效验兹例如下:一、身体发热:初站桩后,初步感觉热气弥漫逐渐及与腰胯、小腹盎于背以及周身四肢,继使自身之元气充及五梢(五梢者舌为肉梢,齿为首梢,为筋梢,为血梢,十指为神经末梢。

)充沛之热以关元、气海最明显。

二、周身发汗:体温增高,热能可通达全身,畅及四肢,周身皮肤毛孔开,透出微汗,出汗不宜过多,以汗透毛皮为度,初步可治疗伤风感冒,经常练功者能遍烧全身,汗流如雨,湿透衣裤,可永绝感冒。

三、唾液增加:站桩入静嘴似笑非笑、齿微叩、舌往上微卷、唾液自然增加,自如泉涌,其味清洌,久则甘甜,具生长荷尔蒙及助消化之功效,唾液增加时,可缓缓吞下,不生津时可用舌满口搅动,使之再生,称为“神龙搅海”。

四、健全脾胃:站桩放松入静,锻炼肝胃脾,健全脾胃,增进食欲,强固整个消化系统机能,可使胃肠蠕动功能加快产生肠鸣,发动胃气,如打噎呵气等现象,久之可永绝肠胃病。

五、降低血压:缓和呼吸、降低血压、柔和血管、松驰神经。

脑下垂体内分泌均衡活动,使淋巴腺、甲状腺、肾上腺恢复健康,调和气血、旺盛血液、防治血管硬化,使血压恢复正常。

桩功深义(存诚子曾庆余)

桩功深义(存诚子曾庆余)

桩功深义(存诚子曾庆余)张东宝先生在他的《站桩之道》一文中写道:“说到站桩,便会联想到树木……他们几百年、几千年一直在那里‘站桩’,採宇宙大地之气来滋补气化自己,从而延年益寿。

“1995年12月,青海乐都挖出一个彩色陶器古壶的文物,经有关学者专家考证后认定,该壶面绘有一个赤身炼功状态的人体像,画中人两眼微闭,嘴唇微张,双手置于膨胀的下腹部,两脚左右分开,以腰部之重心微微下移的姿势立着,颇似现今的养生桩;由此看来,人类站立锻炼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千多年以前!”高宇先生以己之亲身体验写下了“马步三乐”的名句:“天阳之气注百会,自然之气入劳宫,地阴之气进涌泉。

”精辟地刻画了坚持马步站桩锻炼,进入佳境后的典型感受。

二“只知事逐眼前过,不觉老从腿上来。

”——人老先老腿!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动少坐多,腿足经络容易闭塞,导致气血流注乏力,营养供给不足,生理废物排出不畅,腿脚因而日趋酸软——人体功能态开始走下坡路的明显信号。

桩功锻炼,上虚(灵)下实,正好纠正和克服人们普遍存在的、特别是进入中老年期后的上实(胸腹胀满)下虚(腰腿酸软)的不良生理状态。

《站桩养生法》一书作者做了一次实测:站桩一小时,血红蛋白增加了3.2克,红细胞增加了125万,白细胞增加了3650,效果十分明显!马步站桩功锻炼具有显著的“整体调理”效应及“双向调节”作用。

故对高血压或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胃热或胃寒,阴虚或阳虚,失眠或嗜睡……,都有明显的调治效果。

真是大道至简,大法至易;而且法简效真,宜坚持终身!腿足经络一通,全身顿感轻松!理法要义一行话云:“百炼不如一站。

”“要把骨髓洗,先从站桩起。

”桩功既是武术技击的基础,也是保健养生锻炼的基本功,式简而效宏,外静而内动,气血从内脏流向四肢,并远达末稍,其激活经络、培育正气、理顺气机的功能强而且劲,故具切实的整体调理效应,并为广大桩功习练者们的反复实践所证实。

桩功属于以形引气,即摆好架势就可激活经络,引发内气,对入静与否要求不高,甚至不加要求。

武式秘传桩功

武式秘传桩功

武式秘传桩功调身口诀:“两会一点一垂线,全身体重到涌泉。

”“两会”指人身穴位“百会”和“会阴”,“一点”指两脚“涌泉”穴连线的中点。

操作上使这三点位于一条与地面垂直的假想直线上,久而自然能全身贯通。

“全身体重到涌泉”基本上属于假想的,或者称感觉上的。

因为根据人体的几何外型,重心无论如何不会在身体的最下部。

但是长期在这种意识引导下,很快可以进入上轻下沉的稳定感觉,进而达到脚下双轻。

此后即有一阳发动,排除“妄动”的可能。

两脚放平,略窄于肩,全身各大关节自上而下放松,不可使一处僵硬,且要注意,各骨节间须是松张状态,不宜软。

这一阶段必须经明师校正,否则难得其形。

百会、会阴、两脚涌泉穴连线的中点要在一直线上,自然松垂落地。

感觉全身体重落入两脚涌泉处。

全身无一处挂力为最佳。

如果桩式正确,身体不自觉地出现无方向的摆动是很正常的现象,无须刻意保持不动。

要牢记“道法自然”的道理。

调心口诀::“无念无欲,毋妄毋助。

”这对很多人来说显得很不可思议,怎么可能什么也不想呢?其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会在某一时间头脑中出现片刻空白。

也许站桩十五分钟只有一秒是这样的,也许连一秒也没有,但随着日积月累这样的时候越来越多,渐渐连在一起,站桩的质量也就提高了。

调息:呼吸纯任自然。

就是不必去在意呼吸,任无极桩的太极内功来塑造你,而不是刻意去制造某种模式。

功夫久了,呼吸上自然就有变化,人为去追求往往适得其反。

“无形无相,无根无极。

”所谓无形无相者,两腿不屈蹲,两手不作势,外不带一丝张狂,秀若处女,内敛一团精神,不怒而威。

平和中正,泰然自若,有佛祖拈花之妙,妙处全在“无中生有”。

无根无极者,指无所思,无所住,真气弥漫,自然发动,随动而动,自然顺遂,无一丝勉强,无一丝滞病。

故而有无所不在,无所不是之妙。

能循此操作,渐至评价之境,太极之门可入。

真气发动,自然明晓无极生太极的妙理。

至此桩功始有小成。

然终不可废。

须知太极拳“松则益松,轻而愈轻”,并无止境,此不可不辨。

站桩功的千古不传之秘

站桩功的千古不传之秘

站桩功的千古不传之秘中国的传统武术各门各派都非常重视站桩!传统武术发展到近代,从形意拳中发展出来一个新的拳种叫做大成拳,完全没有套路,但是却依然要练习桩功!形意拳本身也很重视桩功!当年天津国术馆馆长薛颠就说:站桩能站到两个小时以上,功夫才算是入门了!形意拳的桩功主要是三体式,还有咏春拳的二字钳羊马,也是一种桩功!叶问宗师的下身桩法就是二字钳羊马。

为什么传统武术一定要练习站桩呢?很多武学著作都强调站桩的重要性,但站桩为什么重要却不肯明说,今天我就把道理说清楚:人身体的状态无非放松、紧张两种状态,但是完全的放松和完全的紧张都不能技击!所有的拳术说的放松都是要在紧中求松!站桩就是紧中求松!紧中松是真松!求得真松之后,真紧自然就会了,松中紧才是真紧!练的是紧中松,用的是松中紧,用真紧打出刚猛爆列来!不明白这些道理,一辈子都是门外汉!明白了真松真紧之后,身体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就会感觉到身体的节节贯通,原来不通的地方都通了!比如一吸气就会有气息被吸到脑袋里的感觉!这时候就会感觉自己充满活力,这就是有感觉了,接下来打通任督二脉真的就是水到渠成了!能不能打通任督二脉是门内与门外的分水岭!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大家注意:我不是在写武侠小说!我当初离开老师时功夫一点都没入门,老师因为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再见面,就直接给我拔高了!他说你快走了,我把我们这一派的不传之秘告诉你吧:我们的发力在于裆,你只要能体会到裆劲就对了!就这样一句话,我用了五年的时间找到了感觉!而打通任督二脉是找到裆劲的前提,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打通任督二脉的道理!打通任督二脉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我估计很多人都不懂什么是任督二脉,任督二脉在哪都不知道,下面我就接着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阳不离阴,阴不离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在阳中取,阳在阴中求。

这是太极理论的核心,也是中医、太极拳的核心。

人体的阳气是在会阴穴,也有人说是长强穴产生的,阴气是在百会穴,也有说是印堂穴产生的。

从未公开的杨式太极拳的秘功:蔡松芳无极桩功

从未公开的杨式太极拳的秘功:蔡松芳无极桩功

从未公开的杨式太极拳的秘功:蔡松芳无极桩功无极桩作为太极拳的入门桩法、基础桩法是完全可以取得很好的健身、养生效果的,对于初学太极拳者可以详细学习,尤其其中的动作要领。

无极桩可追溯为杨式太极拳的秘功。

昔日,杨澄甫走遍大江南北,无逢敌手,其功夫就来自“无极桩”。

历史上无极桩都是师徒相传,且属秘传。

其实,各种太极拳的起势,便是无极桩,只不过从未公开这个秘密而已。

无极桩的问世是由杨澄甫传给叶大密,又由叶大密授与蔡松芳。

蔡松芳练功照片1959年,蔡松芳征得叶师同意,将所得秘传公诸于世,才开始公开教授无极桩。

同时,无极桩功显著的健身及治疗慢性疾病的功效,在广州地区及东南亚一带迅速普及,惠人无数。

澳门、香港、美国、加拿大、印尼等地也相继成立无极桩分会。

蔡松芳老师也因此成为无极桩功推广第一人,造福人类,功德无量,在美、澳、东南亚等地负有盛名。

无极桩练习法该桩法简单易学,男女老少、体质强弱均可练习。

不讲究行气,更不会出偏差。

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

对治疗慢性疾病和强健身心均有显著的效果。

具体练法:先自然站立,想象面前是一潭静水,波澜不兴,深而清冽,是所谓“如临深渊”。

水面一层薄冰,刚刚能支撑自己,而自己将站到冰面上去,所以有恐惧感,有利于提气,是所谓“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先提起一脚放在冰上,再将另一脚轻轻放上,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自然站立,身体中正。

两眼向前平视,两肩松开微前合。

两手下垂,腋下自然留有余地,手指自然松开,中指轻贴两腿外“风市穴”(初学者两手可任其自然下放)。

视线从远处收至眼前一尺许后轻轻闭目或留一缝也可,自然呼吸。

站定后,从上向下节节调整,使之平衡轻松。

然后从两脚涌泉穴开始,向上经两踝、两小腿、两膝、两大腿、两胯、腰、前丹田、后命门、前胸、后夹脊、两肩、自然由双臂及手,节节放松,最后到大椎骨。

到两胯时,注意检查臀股上肉坑要添满,就是臀部上肉是平或外鼓的。

到命门时,注意命门松的方向是向后,俗称“添腰”或“塞腰”,也有称“命门外努”的。

浑圆桩功千古不传之秘浑圆桩的正确站法浑圆桩练法与功效

浑圆桩功千古不传之秘浑圆桩的正确站法浑圆桩练法与功效

浑圆桩功千古不传之秘浑圆桩的正确站法浑圆桩练法与功效术业有专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毕竟欲知上⼭路,需问下⼭⼈!【站桩养⽣功】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

传承上古流传下来的智慧,知⾏不断⼊境⼊道修⾏之⼈的寻道之旅,问道之途,成道之基浑圆桩-混元桩-浑源桩-浑元桩-⼤成拳站桩-⼤成扶阳桩-养⽣桩等诸多称呼,各家各派均有各⾃讲究,哪怕传承⼀脉,因诸般弟⼦体悟际遇不同,经历,悟性,功⼒深厚程度不同,故此,讲法练法均有细节上差别,⽆好坏之分,具体详情,唯有实证!毕竟好处是骗不了⼈的,如果不是实证体悟诸般好处,⼜怎会坚信不疑?浑圆桩的绝密练法细节,站桩必读!1、臀部像坐在板凳上:先看臀部是不是还能够保持坐在板凳上的感觉。

这时,臀部肌⾁应该被动随着姿势轻轻收紧(被动的),尾闾⾻、肛门内收上提,这叫“⾕道紧闭”。

似坐⾮坐,⽽⾮坐实。

2、腰部放松:要感觉到腰是挺拔向上,肌⾁放松的,没有什么僵硬点。

贯穿整个练功流程!3、腹部松柔、背部紧绷:⼿依次触摸背、腹、腰,你要把⾃⼰想象成⼀只⽼虎,腹部(阴⾯)要松柔,背部(阳⾯)要稍微绷紧些。

另外,⽤⼿轻轻触摸双侧腹股沟,这个地⽅必须要松软。

4、⼿抱⽓球:双⼿抱圆要像抱着⼀个⽓球。

这个⽓球你要⼩⼼点抱,得钩住,要不然它就得⾃个⼉往下掉了。

这主要就是体会劲⼒达到⼿指这⼀块,是练出内劲,普通⽼师根本不懂这个,⽼廖在此点出。

5、头顶报纸:肩胛上窝(肩膀靠脖⼦⼀⼩块地⽅)松开;头微微上顶,如同顶着⼀张薄薄的报纸;下颌轻轻内收,把喉结的地⽅轻轻盖住。

头枕⾻往上提(动作),被动做好下颚微收。

6、脚趾像定海神针抓地:你得脚趾头⽤⼒,尤其是⼤脚趾要像定海神针似的,⼀动不动,这有稳固重⼼的作⽤。

⼤脚趾时肝经循⾏起始的位置。

肝主什么?肝主⾎、主筋。

你这五个脚趾这么⼀提⼀抓,整个⽓⾎就能⾃然周流,灌注全⾝。

⼗指抓地初学者轻微扣在地上即可,练劲的才需要⽤⼒,那得建⽴在⼀定基础和是哪个,能起到巩固⼼神的⽬的。

武当秘传太极站桩功

武当秘传太极站桩功
(一)下手即合太极。先动足少阳胆经,以足少阳胆经之真气来推动足少阴肾经之真气。以形成少阳、少阴两经相互交换,相抱相容,形成一阴一阳交替而用,周而复始之太极之状。足少阳胆经在人身主人之胆腑,其性犹以活跃、善动而著称,更有强胆量,练精神、临敌而不惧、泰山崩于面前而心不动之能,是武功练习听功所必须练习的经络。与足少阳胆经相互交融的足少阴肾经则更为重要,足少阴肾经在人身体主肾脏,肾脏是人先天之祖气的所藏之地,后天生精之所。有强筋骨、壮精神、聪耳明目、滋润五脏,是强身健体、修真成圣的重要的脏腑。肾脏的强弱将直接影响习武、修真的结果。因此,下手先修炼上述二经,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另外,由于少阴、少阳两经的相互交换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肾水升腾!由此而使五脏得以滋润,正如阎老祖师所讲:“一法之中,有先动阳而后动阴者,即抽坎中之真阳,添离中之真阴。如太极桩,先升肾中之纯阳,添心中之真阴者便是;”真阳上升、真阴下降。阴阳交替、周而复始始入太极之状,则丹功成矣。
(2)由下反上换劲:由腰背间而向两臂进行劲力的转换。其间内气、血则随同意识的不断的变化,充实上肢,当经络完整、充实后,达到两臂沉重中透着鼓胀,刚建中含有轻灵的境地。
(3)由中向梢换劲:本着“劲由丹田出”的原则,由中向梢进行劲力的转换。使之内气、内劲由丹田发向四梢,节节灌通,使内劲运化通达,达到经脉畅通无阻的境界,进而达到内、外三合一体,意念一动,周身皆一体、整如泰山的状态。
(二)易筋腾骨布气:易筋者,通过身体姿势的调整,使身体的筋脉得到充分的激活,使其强健有力。古语说,筋长一寸,力长一分,充分的说明了筋腱的作用。加强筋腱的锻炼,无疑对身体的柔软性、轻灵性,都有莫大的好处。传统的养生理论认为:人身体的能量供养途径有三种:1、经脉中的真气供养;2、血脉中的氧气供养;3、筋脉中的能量供养。可见,易筋的锻炼是有理论根据的,在实践中也证明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

万功之基——桩功

万功之基——桩功

万功之基——桩功桩功,是传统武术的万功之基,是“功拳一体”圆融汇通之基,是内家拳各门派入门的必修功夫,也是长久功夫。

“拳以桩为根,桩以拳显神,桩无拳不灵,拳无桩不稳。

” “练拳不站桩,到老一场空。

”“练十年拳,站十年桩。

”“未习打,先练桩。

”等等拳谚,都说明了练拳与站桩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重要关系。

在各种拳术套路中,其实深涵着各式桩功。

可以说每招每式都是桩,只是修练的形式有所不同。

譬如起势和收势,这种典型的无极态,就是一个无极桩。

又如健身气功的主要形体就是马步桩。

其实,武术的桩功即来源于古代的导引吐纳术。

站桩和盘拳其实是一回事。

许多拳家静中求动的站桩练功时间,会远远超过动中求静的盘拳走架时间。

平时本人练拳,就是以站桩为主。

早晚站桩一般半个小时,而练拳的时间仅10分钟左右。

站桩后练拳,感觉特别舒畅和谐。

所有站桩中得以感受的阴阳、动静、虚实、松沉、开合、神意、内气、内劲等等,都在行拳走架中得到体验。

那种心静意远、神情飘逸、圆润自如、轻灵松柔、稳固浑厚、空盈虚灵的感受,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

在武术桩功中,各拳种、各门派都有各自不同的桩功桩法。

然而,万法不离其宗,都离不开内家拳的基本拳理拳法和功理功法,体现无极而太极的自然法则。

桩功是以调心、调身、调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独特的功架形式和“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的辩证理念,以及修炼养生和技击功夫的一种最基本手段。

桩功可分养生桩和技击桩。

养生与技击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既不对立,又相互融会贯通。

养生桩中寓技击,技击桩中寓养生。

养生固本,没有强健的体魄,技击无从谈起;技击不修心养性,则有害体魄的强健。

养生与技击只在修炼的功理功法上各有侧重而矣。

养生桩以畅通经络、调和气血、颐养心性、延年益寿为主要目的。

技击桩在养生的同时,根据各拳种、各门派在技击上的不同要求,又各有各的功法和练法。

例如宁波松溪内家拳,有“无极桩、天门桩、地门桩、云门桩(亦称浑元桩)、龙门桩、虎门桩、鸟门桩、蛇门桩” 八桩功法。

站桩功的源流与弘扬

站桩功的源流与弘扬

站桩功的源流与弘扬李荣玉一、站桩功的起源与兴旺中华民族的先辈们创造站桩的历史非常悠久,无从考证。

在南北朝以前就有站桩功,人们用来修身养性,锻炼身体。

北魏时期印度僧人达摩东来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传授筋骨锻炼法,被中国武术家接受并结合中国的站桩创立了一套能够锻炼筋骨的站桩功,使中国的武术上升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从此中华武术便成为集保家卫国、修身养性和锻炼身体于一身的一门伟大学术。

从南北朝时代到明朝经过了千年的传承,站桩功已经非常完善、成熟和普及,成为了中华武术的基石——纲,“桩是拳之纲,纲举目张”。

中华武术与中国的国家一样“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历史上,中华武术大的分合有三次,第一次是以练力量统一了武术,中国武术家经过长期的打斗最后以力量大而占先为大家所共识,从而改练招数为力量,练力量的手段就是练“重”,以重物为器械练习而增加力量,此阶段被中国武术家称为练“重”的年代,这是以练重的手段统一了中华武术各派,各派统一练重增力完成第一次合。

而后各种练法增多,门派又层出不穷,经过长期的实践,以练动物特性的拳法占得先机,而后各派又纷纷练习动物特性而达到统一,这次统一的形式为练“轻”,练习动物特性持的是轻器械,器械轻可以反复操练,次数多,这是第二次统一。

经过长期的实践,派别又层出不穷,第三次的统一就是站桩功,达摩的筋骨锻炼法。

这次统一的形式就是站桩,站桩就是练空。

所以中国武术有练重不如练轻,练轻不如练空之说。

这是中国武术家经过几千年的战争经验总结出来的,不是某个武术家所创,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不是某个人的功劳。

当然个人的练习也需要吃苦耐劳,流大汗,下大工夫。

但是只是一方面的功劳,最大的功劳还是中华民族无数的前辈们一代接一代经验的积累,是中国武术家集体经验的积累。

二、站桩功的衰退清朝入关后,清朝政府认为武术就是战争的工具,没有认识到它的文化价值,觉得武术在战争中已经不重要,所以官方不再发展武术,把武术彻底打入民间。

传统武学中的桩位秘密:马步桩不按要求来,神仙也救不了你

传统武学中的桩位秘密:马步桩不按要求来,神仙也救不了你

传统武学中的桩位秘密:马步桩不按要求来,神仙也救不了你中国传统武术当中特别讲究桩位。

桩位是⼀种武术基本功的⽅法。

中国各个武术流派当中都有⾃⼰独特的桩位⽅法,在传统意义上的内家拳流派中,尤其强调桩功的练习。

接下来,我们带领⼤家了解⼀下传统桩法中的⼀个最基本的桩位——马步桩。

⾸先,我们要明⽩,马步桩与武术基本步型中的马步是有联系也有区别的。

联系在于⼆者在外在形态要求上是⼀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桩位,除了外在的形态要求,更多的是内在意的要求。

那么做好马步桩要注意哪些⽅⾯的问题呢?第⼀,动作的正确性。

即⼤腿与地⾯是否平⾏,脚尖是否都正对前⽅,是否全脚掌触地,是否做到挺胸、塌腰、脚跟外蹬、头顶项竖等。

因为动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练功的质量。

第⼆,意贯涌泉。

站马步桩不仅有练功架的⽬的,也有练⽓功的⽬的。

练功架与练⽓功并举才能有效地提⾼功⼒。

做时,马步动作不变,眼睛可⾃然注视前下⽅,也可以微闭如垂帘,⽤微光注视⿐端,有⼈认为这样做易于思想集中。

此时,意念应在脚的涌泉⽳上,两脚稳稳抓地如树⽣根,由于注意⼒在脚,就减弱了因股四头肌疲劳引起的反应,可以持续较长的时间。

另外,还特别要注意呼吸⽅法。

有⼈为了延长马步桩时间,采取长时间憋⽓的⽅法,是很不合适的。

憋⽓虽然能为肌⾁发出最⼤⼒量提供条件,但是憋⽓会使胸腔和腹腔内部压⼒升⾼,肺⽑细⾎管受压,造成肺循环的困难。

另⼀⽅⾯也挤压腔静脉,回⼼⾎流因之减少,⾎液⼤量堆积在静脉内,使⼼脏搏出⾎量显著下降,会出现头晕、眼冒⾦花等现象。

因此做马步桩不宜憋⽓,⽽应采取⾃然呼吸的⽅法,使呼吸“深长、勻静”。

这对提⾼马步桩练习时间有重要作⽤。

练习马步桩的疑问有很多练习马步桩的朋友练马步桩时是否闭眼的问题是纠结徘徊。

实际上,纠结这种问题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练习时,闭眼与不闭眼,是根据个⼈习惯⽽定的,并没有绝对意义。

我们只要明⽩,练习马步桩,需要与内⽓相配合,这样才能达到养⽣健⾝、增强功⼒的效果。

郭云深秘传形意下气式桩功

郭云深秘传形意下气式桩功

郭云深秘传形意下气式桩功郭云深祖师是中国近代武术史上一位极重要的人物,在拳学修为上有极深的造诣,实战功夫惊人,在旧时代的武林中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美称,人皆尊之为拳学“巨擘”!遗憾的是,近些年在武术界除大成(意拳)一系外,几乎没听说有郭祖的传人以及后代弟子公开传艺,难道一代宗师的武学成就就失传了吗?我1999年开始接触到本地的传统武术,跟随齐齐哈尔的杨辉先生学习形意拳。

入手学习的第一项内容为下气桩,没想到的是,一向体弱多病的我,下气桩一站立即感觉胸口有一气柱,缓缓下沉于丹田……此后的两年中,我基本没有生病,而且晕车的毛病不治而愈……是什么功夫如此神效,且立竿见影呢?据杨辉先生所说,这是郭云深祖师所传授形意拳的下气桩!据师门传说,太师爷是河北深县人,自幼体弱多病,二十几岁的时候还肩不能抗、手不能抬、头疼脑痛时常来,且家中贫困,不但无钱求医,就是生活都难以维持。

一次郭云深祖师路过太师爷的家,并在其处留宿,太师爷谈起自己饱受疾病之苦。

在郭祖指点下,立志以武强身,并得以留郭祖处小住,得到一些传授。

当时的太师爷从未接触武术界的人与事,并不了解郭祖的武学成就与名望,只为一股求生的欲望,用功勤奋,很快就有了收获,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太师爷不但不再生病,且力大无比。

能够做工养家。

在战乱的年代,太师爷于兵慌马乱中数次死里逃生,都是因其身俱武艺。

在其晚年,社会趋于安定,太师爷开始与武林人士接触,才知道郭云深祖师的来历,以及在武学上的成就与声望。

偶与人动手试艺,则有胜无败,逐渐成了乡里与家族中小有威望的长者。

太师爷晚年感郭祖传艺之德与再造之恩,在家族中挑选了师爷作为传人,从小培养,并叮嘱师爷将所学传下去,为郭云深祖师传名!师爷是家庭中后辈中最伶俐、最懂事,也最受宠爱的孩子,在五六岁的时候就被太师爷选中,接到家中培养,其青年时代,为完善所学,又常年奔于山西、河北、京津之间,访求明师(师爷一生经历很难考证,但以其寥寥数语留下的线索看,他所学所访求的,除了受到宋氏后人于《内功四经》上的指点外,基本都是郭祖在山西、河北所传的传人以及后人)。

站桩的不传之秘诀

站桩的不传之秘诀

站桩的不传之秘诀展开全文桩功与桩功的要求各有不同,所以,现在人谈的桩都有点乱了。

▪▪近代,有很多人去陈家沟学拳,都是冲着套路和功夫去的,因此,很多人都忽略了桩功。

初学的人都追求套路,是用金钱买套路,他们认为我拿了钱,能多学点东西,才不枉陈家沟一行。

他们所指的多学点东西就是套路。

再说,谁情愿直接去学习桩功啊。

练桩功枯燥无味,没有耐心的人也只是记一下桩功的外形以及起势和收势。

他们已觉得能得到这些东西就已经是真传了,可以出去卖钱了。

孰不知桩功是最大的工程。

看着不动,其实那就是打开太极拳殿堂大门的必修之路。

从没站过桩的人是谈不出里面内涵的,书里也没写。

即使是写了,也是概括的写。

桩功啊,一站一功,一桩一功,一天一功,天天站,天天不同。

随着不断的桩功修练,你的感悟就有所不同。

所以,就冲这个桩功而言,不站的人听着站桩的人谈的话,觉得玄,还觉得那是不符合实际的东西。

肯定,符合实际与不符合实际是看对于谁来说了。

对于修练过桩功并且还有些收获的人来说,那是实际的。

从不去练习而是敷衍了事的去接受一下,他们会觉得那是玄的,是空的。

这也可以用哲学的辩证关系来说了。

眼睛会欺骗你,看到的未必真实。

所以,学习太极拳不同目的的人,他就有不同的收获。

如果你去卖套路,那肯定要练习很多个套路了,我们这里公园有个老头,就能练出很多门派的太极拳。

还到处拿奖。

如果求表演,那就从美观上入手了。

如果从养生上走,那还要真的品出太极三味。

健身嘛,做什么都能健身,也不必要苛求太极拳。

如果喜欢,练练即可。

如果想继承一下太极拳学的文化遗产,这个可就大了。

这个不仅需要沐浴、熏陶、滋润,还要将太极拳学的文化内涵渗透到你的骨髓里才行。

如果是这样的话,桩功是非站不可了。

傻站不行,得悟。

体悟、心悟、觉悟,非明师指导不行。

刚开始站的话,那必须外形准确,说什么都是假的,多讲内涵他认为是玄,所以,必须从工架入手,由外求内、刚中求柔、方中求圆。

比如说虚领顶劲为什么要虚领顶劲呢?这个虚字很重要,是虚虚的将头顶之劲向上领起,是领起之意,头顶领起,百会领起,神便领起。

漫话桩功(壹):中国的唯一,世间的无二!

漫话桩功(壹):中国的唯一,世间的无二!

漫话桩功(壹):中国的唯一,世间的无二!1桩功是中国的唯一现在很多人喜欢太极拳,但大多数人练的都不对。

所以,怎么练都感觉不到练它有什么迥异于前的地方。

为什么练的不对呢?因为练法体系里面少了一个重要的步骤——桩功。

桩功本是咱们中国任何一家拳术流派体系当中都必须要有的。

例如:少林拳练法体系中有马步桩、弓步桩、虚步桩、跪步桩、骑龙桩等等,须以马步桩为主;形意拳练法体系中有浑圆桩、子午桩,降龙桩,伏虎桩,五拳桩等等,尤以子午桩为主;太极拳练法体系中有无极桩、浑圆桩、开台桩、缠绕桩、滚球桩等等。

又以混元桩的练习为主;八卦掌练法体系中有定式八桩、动式八桩、形神八桩、下沉桩等等,而以动式八桩和行桩为主。

由上可见,想学好任何一门的拳术都不能没有桩功的基础,可是纵观现在学拳的人又有多少是从站桩上入手的呢?又有多少人真正用心的钻研站桩和坚持长时间的站桩呢?所以,这是很多人学太极拳很长时间却没有什么不一样感受的重要原因之一。

桩功是中国的唯一。

你查遍中国之外的武术,搏击,瑜伽等等,怎么也不会找到有桩功练法这一项。

这是一个不说没有多少人能意识到,一说又会让很多人感到很奇妙的事情。

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难道外国人不会学吗?如果你能想到这个问题,答案就接踵而来了。

2桩功求的是整体力因为桩功在武术体系当中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求得整体力。

而整体力既是中国武术发展到巅峰的大乘认知,同时也最为符合现代科学原理。

过去的老前辈们常说,练的就是能把身体这一百多斤的力量放到对方身上,足矣!这说的就是整体力的效果。

那么,这种整体力是怎么练出来的呢?答案又得回到桩功上去了。

我们可以这么设想,一个人如果能把一百多斤的重物砸到对方的身上,结果会是怎么样?无论你是什么拳王都得报废。

那么,这个重物如果换做是我们人自己呢?说到这里,问题就出来了。

而且还是两个问题。

一,如何才能做到把自己一百多斤的重量作用到对方身上?二,如果对方躲闪过去了怎么办?中国的老祖宗们在漫长的岁月实践中找到了解决的最佳办法,即桩功。

中国武术之桩功

中国武术之桩功

中国武术之桩功先天如石,冶炼成钢——由铁矿到铁再到钢,是一个坚纯其质的过程。

世界上任何一个流派的格斗术,都有一些基本固定的动作,并且特别强调这些动作的稳固性、难以抵防性和杀伤力。

中国武术更是如此,而且强调静中求动,稳中求攻。

因此,其筑基功夫都采用站桩(功架)的形式,并且注重内在神、气的锻炼。

同时,通过意的主使而达到沉稳、松活、壮内、警觉和侵人。

至于站桩的外形,乍一看,各流派似乎有较大的差别。

但一个人只有头、躯干和四肢,其间架的排列组合不可能复杂到哪里去,因而,其站式也就大同小异。

而对于内在要求(意),则相差无几。

也许只存在用词上的选择不同,比如有的直白,有的晦涩,有的文雅,有的玄奇。

仅此而已。

站桩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最重要的大特点之一。

不论是打人、踢人、摔人,亦不论是挨打、挨摔,防打、防摔,还是胶着状态下的互相撕扯控制,都涉及到一个关键的问题——你自己稳吗?还能从容地进退、自如地防守反击吗?扎桩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传统武术历来重视桩功训练,而西方则不然(静耗桩)。

由于当今传媒的进步与发展,也由于西方武技的商业推广,使许多人所能了解的西方拳技,有时要比了解本国武术还多,人们发现它和打架何其相似。

于是总结:还是人家的实用。

随着体育商业化的加剧,一代又一代拳王被全世界鼓噪渲染,使相当多的国人感到中国功夫只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事实上,这是认识上的偏差。

西洋拳术以打空位为主(随着空手道、泰拳在西方的影响,恐怕不久便不能这样划分了),靠高速度、高密度的拳法步法组合,寻找空隙而击。

接触少、善游斗、尽量不搂抱、没有擒摔。

因此,步法灵活是取胜的关键,所以不练桩功也是合理的(静耗桩或扎马);而中国武术以控制打法为主,讲究削即打、打即削、攻防结合、削打合一,总是考虑在限制对手的防守和进攻时来发招攻击。

这样,势必使撑、扭、抱、按、带、拉、缠、裹、夹、挑、抓等技法频繁使用,从而给自己身体加上了额外负担。

这个负担又是动的和变化的,随时牵动着重心,破坏着防守,威胁着平衡。

秘传太极拳行功九法和桩功九法

秘传太极拳行功九法和桩功九法

秘传太极拳行功九法和桩功九法太极拳行功九法和桩功九法是陈氏太极拳先辈郭永福前辈家传的训练秘法,早期一直都是父子相承,秘不外传。

当年我拜访郭氏的后人,求教并学习了此法,受益匪浅,经过多年的习练,感觉此功法是修炼太极拳的必修法术,涨功快,长期练习能打下扎实的基础,现在把修炼顺序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详细的教学视频,我们在整理制作之中,必要时会在网络或者线下开班传授,让这一太极瑰宝传承下去。

特此说明一下:因为教学初期一直是帮着师父打市场,所传的内容仅限师传本门的东西,现在传授的是我本人整理的系统训练体系,是我们独有的,首次公开,有缘者得之。

《太极拳秘传行功九法谱》预备三势动作名称一、春风汤阳手二、汤于风春阴阳手三、汤于风春肩肘手第一法:顺逆缠丝动作名称第一组:顺缠丝动作组合预备式:提手上势一、里手顺缠靠打提(左)膝二、螺旋升降内转翻(右腿)提腿三、金鸡晒膀双掳手四、双搬手鬓边插花五、收手第二组:逆缠丝动作名称一、平捋手逆缠腿靠打提(左)膝二、螺旋开合迎门顶(右)肘三、下捋劲内盘双掳手(左腿提)四、外拦逆缠提推胸肘(右肘)第三组:顺逆双变缠丝劲动作名称一、拗拦手抓回推肘(左膝右肘)二、外拦撤(挂)脚夜叉探海三、顺撂手转身飞仙掌四、内旋横肘双开收势第二法:棚劲动作练习动作名称一、棚捋劲组合:双棚下捋顺水推舟二、棚按劲组合:外靠里打顺按掌三、棚挤劲组合:顺手搬打横压腾挤四、棚採劲组合:拗手搬採倒捻红五、棚挒劲组合:抽樑换柱外压靠打六、棚肘劲组合:托天掌转身三请客七、棚靠劲组合:双棚手狮子抱球八、双棚劲:金刚双棚势第三法:捋劲组合练习动作名称一、捋棚劲组合:紧三步,捋腾棚打二、捋按劲组合:压手上肘,猿猴开领三、捋挤劲组合:横直捋挤,火蝠攒心四、捋採劲组合:钟馗抹额,束身解带五、捋挒劲组合:横直提炮,下击上掳六、捋肘劲组合:拗肘搬打横压折手撩斩七、捋靠劲组合:转身十字靠,双阳合手八、阴阳双缠捋盘手第四法:挤劲组合动作名称一、挤棚劲组合:倒插步,封闭捉拿、圈园步,封闭捉拿二、挤捋劲组合:掩手双捋,腾手里斩三、挤按劲组合:滑合步、掩手探打四、双挤劲组合:抬手滑步合手手,三封挤身五、挤採劲组合:烈女捧金盒、五子转还、转身红拳、苍龙摆尾六、挤例劲组合:外靠里抓拗手,双架梁,转身翻打七、挤肘劲组合:提鸾护身肘、八方变换八、挤靠劲组合:钻身靠截前、掩后过头第五法:按劲动作组合名称一、按棚劲组合:双架梁,抱膝推舟二、按捋劲组合:天王降妖,双掳手三、按挤劲组合:掏掳挤打,低警挂取四、双按劲组合:外拦撤脚,提按炮斩手五、按採劲组合:横直圈挂,扭羊头六、按例劲组合:后坐挂腿,里丢手七、按肘劲组合:顺手搬打,腾旋肘八、按靠劲组合:抱头推山,拗拦靠第六法:採劲组合练习动作名称一、採棚劲组合:转上红拳,观音献掌二、採捋劲组合:劈来脚,入步连心三、採挤劲组合:回头指路,小座子四、採按劲组合:迎面飞仙掌,压手五、双採劲组合:拗搂棚打,搬丢手六、採挒劲组合:翻铁杆,刘海捕蝉七、採肘劲组合:顺压手,上肘撑掌八、採靠劲组合:实转虚,银蛇入洞第七法:挒劲组合动作名称一、挒棚劲组合:圈拗手、抓回推掌二、挒捋劲组合:软手提袍,半转捋三、挒挤劲组合:滚手,挒压手挤换步四、挒按劲组合:斩手回挒搂膝五、挒採劲组合:直符送书,搅手六、双挒劲组合:直攒两拳,转回身七、挒肘劲组合:右插脚,回收看肘八、挒靠劲组合:偷腿一脚,踏杀第八法:肘劲组合动作名称一、肘棚劲组合:斜踏步,拗手盘肘二、肘捋劲组合:捋回来,马前斩草三、肘挤劲组合:止挑肘,转身护心四、肘按劲组合:双盘肘,偷步就按五、肘棌劲组合:抹眉红,左右搭肩六、肘挒劲组合:黑虎拦路,斩手炮七、双肘劲组合:滚栓搭刷,转盘肘八、肘靠劲组合:顺鸾肘,往里就蹉第九法:靠劲组合动作名称一、靠棚劲组合:拗步通背,高探马二、靠捋劲组合:直入势,抽身随将三、靠挤劲组合:铺地虎,一冲一挡四、靠按劲组合:十字脚,回挂按下五、靠採劲组合:混江龙,空中献爪六、靠挒劲组合:外靠里打顺逆翻七、靠肘劲组合:贴身靠,拗肘变拦八、双靠劲组合:转过来,回头望月《太极拳秘传桩功九法谱》预备式:无极桩、动作、提手上势;第一式法:易存太极两仪生;动作一:旋腰转脊运髓脑;动作二:腰宰上下舞九节;动作三:内脏鼓荡掌开合;第二式法:乾坤平转劲气畅;动作一:柔中寓刚手对拉;动作二:卷放腰隙势托天;动作三:内外六合修伸缩;第三式法:腹腰领体劲开合;动作一:转膝旋踝∞字扣(平转∞字扣)动作二:转开运化弧圆缠(抛∞字扣);动作三:太极阴阳无始终(前后∞字扣);第四式法:周身一家气势鸿;动作一:松柔刚健试弹性(胸双外缠);动作二:腹腰催臂飘云鹏(胸双内缠);动作三:节节贯串身肢长(腰隙横转);第五式法:腰胯胸膝转四正;动作一:左胯右胸阳转鹏;附动作一:阴胸阴胯平转捋;动作二:阳胯阴胸转出按;动作三:阴胯阳胸平转挤;第六式法:身胯横练∞字扣;动作一:马步横转∞字扣;动作二:左胯腹丹横修圆;动作三:腹背同转求内动;第七式法:会阴领体张五弓;动作一:会阴右转膝左旋(腿弓张);动作二:会阴右转背左旋(背弓张);动作三:会阴右转胸臂缠(臂弓张);第八式法:胸腰膝胯合四隅;动作一:腰身缠分出采;动作二:旋踝转腰胯上抛(生挒劲);动作三:腹胸相合开出肘;动作附:胸胯腰合转生;靠第九式法:以外引内修太极;动作一:螺旋缠绕转丹田;动作二:腹背平转调阴阳;动作三:整体旋转论升降;收势:合太极;。

站桩核心:桩功的千古不传之秘

站桩核心:桩功的千古不传之秘

站桩核心:桩功的千古不传之秘传统武术站桩训练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求松;第二个阶段是求静;第三个阶段是求空。

其中第一个阶段还可以继续细分。

第一步体会肩颈肌肉松、第二步体会腰背松、第三步体会丹田(腹部肌肉)松;第四步体会胯松。

有了这个目标,你就可以一步步按图索骥,练下去了。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我知道要求松了,但是我怎么松不下来呢?如何才能松下来呢?这里我结合我当初练功的体会给大家讲讲如何放松。

松和紧是对立统一的,所以松可以从紧中去求,紧中可以生出松,紧中松为真松,松中紧为真紧,,只有真松真紧才能用于实战格斗。

因为阴阳互为所倚(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先觉条件),孤阴不常,孤阳不长,所以武术中没有完全的松和紧,完全的松为懈,完全的紧为僵。

松中有紧,紧中有松,阴阳变化,奥妙无穷。

听着是不是很玄啊,但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要你站桩练成了,松紧变化不过是其中的小儿科而已。

按桩架站好,意念中模模糊糊的想着,把自己平时常用的肌肉放松就行了。

但我也不知道自己平时常用的肌肉是哪几块,老师就说,一会你哪里累了就想着放松哪里就行了。

平常人没有练过武术,根本不知道自己身上哪里松了,哪里紧了,属于阴阳未分的混沌之体,刚站桩的时候可以把站桩理解为通过保持自己身体的静态结构来慢慢体会自己身体里的松紧的过程。

薛颠说“桩功以慢练入道”,真是大道至简至易,言简意赅。

没练过武术的人身上肌肉是紧的,肩膀是端着的,只不过多少年的生活习惯使自己根本就注意不到这些了。

但站桩的时候,为了保持架子,就会用肌肉力去对抗地球的引力,那些肌肉就是你平时常用的肌肉,地球引力会用肌肉的酸痛来提醒你身体的这些部位是紧的。

放松这部分肌肉,这就是站桩的第一步。

人和灵长类动物是近亲,人类祖先未直立行走之前也一定拥有类似的能力,只不过由于人类直立行走后,原本经常使用的背肌、腹肌不再常用,而肩、臂、胸肌由于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发达。

站桩桩功的千古不传之秘!但凡桩功,概莫能外

站桩桩功的千古不传之秘!但凡桩功,概莫能外

站桩桩功的千古不传之秘!但凡桩功,概莫能外桩功三步功法解密一如武器派生于原始的生产工具,拳学桩桩派生于古代的养生术。

在《黄帝内经》中即有关于养生的内容,在汉墓中已出土养生功的功法。

在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录了两种颇具可操作性的养生术,一种是《天竺国按摩法》,一种是《老子按摩法》。

后人将两种按摩术“ 中西合璧”,创编成了《易筋洗髓经》,从此奠定了拳学桩功的丰碑的基石。

世传曰《易筋经》盛唐即有之,实非空穴来风。

目前拳学桩功屈指难数,百脉同流,皆莫外《易筋洗髓经》,功架或不相类,而功理功法则一。

桩功千变万化,不外乎动静两种。

其动功不外乎平立斜三种圆运动及离心向心式直线运动,其静功不外乎中庸平和的“松”和层层加力的“劲”。

而这动静两大类功法,均早已存在于《易筋洗髓经》中。

近代种种“发明创造”,均没能逃出《易筋洗髓经》的路子和框框。

桩功由功架和功法两项内容构成功架就是桩功的姿态,亦即桩架。

身体的任何间架状态均可作为功架,任何一种功架均有其一定的指征和功效,相应也均有其缺陷和弊端。

虽然出于一定的目的选择特定的桩架有助于提高某种功效,但神化某种桩功把它抬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则无异胶柱校瑟。

或曰桩架必须按某种规范始克功效,偏差毫厘即大相径庭,不唯无功,而且伤生,危言耸听,此亦不经之谈。

桩架只要大形不错,体态自然舒适得力即可,小节尽可不拘。

拳学桩功分三步修整,即松桩、紧桩、动桩,三步功法环环相套,但一步有一步的偏重。

松桩求证的是人体的身心健康状态,所以也叫医学桩。

松桩修证的方式是站好桩架,筋骨舒展,肌肉蓬松,长时间保持功架动态,静态守恒即可。

松桩坚持久之,自然血脉奋张、体力充盈、精神焕然。

待通体热透直达指梢并且持续不退之后,即可由松桩转入紧桩.舒展者,自然开张之谓;蓬松者,优质海绵之态。

紧桩求证的是预应力。

预应力又叫不定向支持力,或称为六面力。

具背预应力的桩架便具有“拆之不散、撞之不开、推拉不动”的匀整的间架结构,整个身体形成弓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功的千古不传之秘(2014-03-07 19:44:05)转载▼分类:武功太极拳最初练习的桩法主要是浑圆桩。

个人认为中国武术与国外的搏击术的最本质的区别就是站桩!中国的传统武术各门各派都非常重视站桩!传统武术发展到近代,从形意拳中发展出来一个新的拳种叫做大成拳,完全没有套路,但是却依然要练习桩功!形意拳本身也很重视桩功!当年天津国术馆馆长薛颠就说:站桩能站到两个小时以上,功夫才算是入门了!形意拳的桩功主要是三体式,还有咏春拳的二字钳羊马,也是一种桩功!叶问宗师的下身桩法就是二字钳羊马。

为什么传统武术一定要练习站桩呢?很多武学著作都强调站桩的重要性,但站桩为什么重要却不肯明说,今天我就把道理说清楚:人身体的状态无非放松、紧张两种状态,但是完全的放松和完全的紧张都不能技击!所有的拳术说的放松都是要在紧中求松!站桩就是紧中求松!紧中松是真松!求得真松之后,真紧自然就会了,松中紧才是真紧!练的是紧中松,用的是松中紧,用真紧打出刚猛爆列来!不明白这些道理,一辈子都是门外汉!明白了真松真紧之后,身体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就会感觉到身体的节节贯通,原来不通的地方都通了!比如一吸气就会有气息被吸到脑袋里的感觉!这时候就会感觉自己充满活力,这就是有感觉了,接下来打通任督二脉真的就是水到渠成了!能不能打通任督二脉是门内与门外的分水岭!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大家注意:我不是在写武侠小说!我当初离开老师时功夫一点都没入门,老师因为不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再见面,就直接给我拔高了!他说你快走了,我把我们这一派的不传之秘告诉你吧:我们的发力在于裆,你只要能体会到裆劲就对了!就这样一句话,我用了五年的时间找到了感觉!而打通任督二脉是找到裆劲的前提,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打通任督二脉的道理!打通任督二脉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我估计很多人都不懂什么是任督二脉,任督二脉在哪都不知道,下面我就接着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阳不离阴,阴不离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在阳中取,阳在阴中求。

这是太极理论的核心,也是中医、太极拳的核心。

人体的阳气是在会阴穴,也有人说是长强穴产生的,阴气是在百会穴,也有说是印堂穴产生的。

阳气要上升,行走的路线是脊柱,从尾骨一直到头,这就是督脉;阴气要下降,从头经前胸回到小腹,这就是任脉。

有意识地运行这样的路线,就是运行小周天。

熟练地掌握就叫做打通任督二脉!任督二脉的分界点就在人中,起点在裆部。

所以在运行小周天的时候吸气的时候要提肛,把阳气提起来。

阳气到了头顶以后舌尖就要顶一下龈齿之间,把阴气降下来。

这就是动作的要领!因为人中是任督二脉的中点,所以叫人中。

我们中医的每个穴位的名称都是有来历的,是很讲科学的!刚才讲的要提肛,当然要自然!网上什么阴茎增大术有一个核心内容就是锻炼PC肌,其实这就是反复锻炼提肛,我们古时候叫做回春劲,是可以提高性能力的!据说乾隆皇帝练得很好!所以如果大家想练的话,可以参考一下!传统理论中有一条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是说解释人体要用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的通用法则。

比如说上为阳,所以头为六阳之首!头顶上的一个穴位就叫百会,就是说所有的阳气都汇集于此!下为阴,所以最下面的一个穴位叫会阴!这都是有科学道理的!至于丹田这个穴位是道家术语,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有三个丹田。

上丹田是印堂穴,中丹田是憻中穴,下丹田是气海穴。

其中上丹田属于督脉,中下丹田属于任脉。

这是三个穴位都是人体的大穴,非常重要!与这三个穴位对应的督脉上面的三个穴位,从上到下依次好像是玉枕、灵台和命门,是运行任督二脉的关键!督难任易,运行任督二脉的难度主要是在督脉上,在这三个位置会有阻力,气不容易提起来,所以术语就叫做“过三关”!其实站桩只是运行大小周天的一种方法,是在静功中练的。

其实在套路中也可以练的,特别是陈式太极中的金刚捣碓,含义就是运行大小周天的。

什么叫做运行大周天呢?就是在小周天的基础上气再往下沉,一直到脚底的涌泉穴,然后再翻上来,这就是运行大周天!练习小周天最好的方法其实是打坐,运行大周天最好的方法才是站桩!在运行小周天时尾骨是朝前的,也叫做敛臀;有敛臀变为翻臀,就是运行大周天!任督二脉的说法,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只是来源可能主要是武侠小说!其实任督二脉没有什么神秘的,它们真实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而且它们在人体本来就是相通的!督脉属阳,行走的路线为脊柱骨,骨是硬的,练的是降龙!现在人之所以容易得颈椎、腰椎病,就是因为督脉不通;任脉属阴,走行的路线是人的消化道,消化道是柔软的,练的是裆劲伏虎!现代人之所以肠胃不好,就是任脉不通!任何一个婴儿的任督二脉都痛得非常好!我女儿几个月的时候我仔细观察过:她睡觉时是舌尖抵上颚,呼吸是标准的逆式呼吸!所以人的衰老就是一个任督二脉从通到不通的过程,完全不通了人就死了!任督二脉本来就是相通的,可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呢?就是因为我们的身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不敏感了!站桩其实练的就是人身体的敏感性!站桩是在静中求动,在静中体会自己的身体,把本属于我们自己的敏感给练回来!站桩在练武的道路上,是打基础的重要环节!楼能盖多高,关键在于地基有多牢固!站桩就相当于拳术的地基!说了这么多站桩的好处,那究竟怎么站桩呢?大家一定会问我动作要领是什么!问我站桩要领的一定是新手!对于新手来说站桩的要领就是没有要领!这很有可能要引起争异,请大家听我解释:站桩这东西属于看起来容易练起来难的功夫!初学站桩可能站十五分钟都是很痛苦的事情,再去考虑要领,反而要出问题!两脚开立,微微下蹲,两手抬起,高于胸齐,手心向内如同环抱大树就行了!等到能够站到半个小时左右,就请大家注意一下下颌微收,两膝内合。

下颌微收的目的是使脊柱能够贯通,站桩讲究虚领顶劲,下颌一收顶劲自然顶起;两膝内合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体会到裆劲!两膝内合到什么程度合适呢?一定要确保鹤顶穴在地面的投影位于大脚趾与脚后跟连线的内侧,剩下的要领什么松肩沉肘啊,自己可以感悟一下!至于气沉丹田,没有气的时候先不要急于沉!初学的人总是贪多!我当初问老师怎么运气,老师说水到才能渠成,你现在一点水都没有,要渠干什么?等你有感觉了,自然一引导就对了!注意了以上两个动作要领,你的桩功就会逐渐达到一个小时左右!这个时候你就要注意尾骨的感觉了!尾骨向前敛臀,就可以找一找运行小周天的感觉;小周天通了,就可以尾骨微微泛起翻臀,是重心下移,找一找运行大周天的感觉!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裆部变得敏感灵活了,逐渐就会知道裆劲是怎么回事了!曾经听人说过以前之所以武功传男不传女,很大的原因就是不好讲明裆劲!不练裆劲武功一定有限,传出的传人功夫不行,反而坏名声!还不如不传!女人中有据可查的武林高手最出名的应该就是严咏春,她的裆劲练得非常好!据说她两条腿夹在一起,她老公(也是武林高手)都分不开!所以只要女人掌握了裆劲的要领,一样可以成为武林高手!严咏春这个女人是很了不起的!因为她可能是最早提出裆劲的人!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这是一件划时代的事情!因为在那个时代,她作为一个女人敢于提出这样的说法,并且讲出了裆劲的练法是很难得的!因为这件事情是很多男人都说不出口的!李小龙的李三脚那么厉害,与裆劲是有绝对的关系的。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小看站桩!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哪个天才可以跨越这个阶段!没有两个小时以上的桩功,说什么都是扯蛋!这话不是我说的,也不是太极门说的,是半年打死人的形意门大师薛颠说的!大家如果想站桩,刚开始可能比较枯燥,下面教大家一个催眠站桩法,此法乃本人自创,希望能给大家帮助!本人在看李仲轩《逝去的武林》也有相关的论述,只是方法不一样。

其实和尚打坐要口念阿弥陀佛,有些气功在练的时候要默念一些咒语,道理都是一样的,就是要让人进入一种催眠的状态,达到放松的目的!催眠的状态是一种很舒服的状态,身体会很放松,这很利于我们体会太极拳的要领!站桩时的催眠也很简单,就用我们站桩的姿势:开始时两手环抱于胸前,这时两手的中指有一段距离(10~20厘米)。

这时双眼看着两个中指,心中默念“合拢,合拢……合拢,合拢”,默念的速度一定要慢!表达的意思要清楚,但不要做双手合拢的动作。

过一会儿你会奇迹地发现,两手的中指就会自动地合拢到一起!就在两只手的中指合拢在一起的一瞬间,把你的眼睛闭上,你就会进入催眠状态!这时你可以继续心中默念合拢,也可以合拢一会后默念分开,使两只手指分离。

进入了催眠状态你就会理解什么是太极拳的放松!李仲轩老人在《逝去的武林》中讲过:尚云祥老师的方法很独特,他在站桩的时候,尚师只说一句你站着吧,他就感觉自己定在那里了!后来尚师一句:你怎么还在这里定着呢?他便可以走了。

这就有催眠的成分在里面!站桩训练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求松;第二个阶段是求静;第三个阶段是求空。

其中第一个阶段还可以继续细分。

第一步体会肩颈肌肉松、第二步体会腰背松、第三步体会丹田(腹部肌肉)松;第四步体会胯松。

有了这个目标,你就可以一步步按图索骥,练下去了。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我知道要求松了,但是我怎么松不下来呢?如何才能松下来呢?这里我结合我当初练功的体会给大家讲讲如何放松。

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真是玄妙,中国武术中传统哲学的对立统一思想贯彻始终,阴阳、松紧、正奇、一切都是对立统一的,阴阳之间相生相克,明白了这个道理,你以后看古拳谱中的这些名词就好理解了。

正因为松和紧是对立统一的,所以松可以从紧中去求,紧中可以生出松,紧中松为真松,松中紧为真紧(本文中已经有述),只有真松真紧才能用于实战格斗。

因为阴阳互为所倚(互相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先觉条件),孤阴不常,孤阳不长,所以武术中没有完全的松和紧,完全的松为懈,完全的紧为僵。

松中有紧,紧中有松,阴阳变化,奥妙无穷。

听着是不是很玄啊,但其实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要你站桩练成了,松紧变化不过是其中的小儿科而已。

当初我老师教我的时候只是让我按桩架站好,意念中模模糊糊的想着,把自己平时常用的肌肉放松就行了。

但我也不知道自己平时常用的肌肉是哪几块,老师就说,一会你哪里累了就想着放松哪里就行了。

平常人没有练过武术,根本不知道自己身上哪里松了,哪里紧了,属于阴阳未分的混沌之体,刚站桩的时候可以把站桩理解为通过保持自己身体的静态结构来慢慢体会自己身体里的松紧的过程。

薛颠说“桩功以慢练入道”,真是大道至简至易,言简意赅。

没练过武术的人身上肌肉是紧的,肩膀是端着的,只不过多少年的生活习惯使自己根本就注意不到这些了。

但站桩的时候,为了保持架子,就会用肌肉力去对抗地球的引力,那些肌肉就是你平时常用的肌肉,地球引力会用肌肉的酸痛来提醒你身体的这些部位是紧的。

放松这部分肌肉,这就是站桩的第一步。

在这里我给正在站桩的朋友推荐,一定要看看“卢氏结构”。

在结构里对站桩给出了不少好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