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短文两篇作业设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短文两篇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狡黠.( ) 诘.难( ) 咬文嚼.字( )

滞.碍( ) 阐.证( ) 统chóu( )

làn( )加吹毛求cī( ) huò( )然贯通2.下面词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采纶理欣然忘食咬文嚼字

B.滞碍怡情狂妄自大因小失大

C.死抠澡饰寻章摘句孜孜不倦

D.统畴文彩娇揉造作高谈阔论

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要做到开卷有益

....,首先就要选择读好的书。

B.刚学做菜的王艳老是忘记放盐和其他调料,吃起来让我们觉得味同嚼蜡

....。

C.刚刚参观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代表和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论

....,表现出对参政议政的极大热情。

D.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

....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是否具有节俭创新意识,是民族兴旺的决定性因素。

B.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购买力大幅度提高。

D.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

5.下面一段话表达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阐述这一观点的?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证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位同学读了培根的《谈读书》,做了一则读书笔记,请你帮他在②③处分别填上一个句子来概括后文内容。(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句式不限)

①读书价值颇多: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③____________________: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汉朝人孙敬,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样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战国人苏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自己的大腿。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成语__A__,用以激励人发奋读书学习。其实,还有许多成语高度概括了古代那些勤奋读书的人和事,如__B__、__C__、__D__……

(1)请结合文意,在下面横线上写出A、B、C、D处的成语。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如果你有一位同学成绩特差,还特怕吃苦,特怕困难,请你至少用一个上面所填

的成语写几句鼓励的话,让他能重新鼓起学习的信心。请注意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

得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老巷空屋

韩海林

①光阴真是弹指间,自己已是将近半百的人了。青丝添进了白发,不觉已不再年轻。童年的小巷已成了老巷,那个曾三世同堂的老屋亦成了萧寂无人的一座空院落。老巷空屋中的人家搬走的搬走,离开的离开,像散了场的戏,在四月春里,余下一座空台,独自品味着戏散的荒凉。

②小的时候,西巷口的马三奶奶也就是四十几岁的模样。而现在,这条小巷里,和爷爷奶奶同辈的那些老人,几乎都没了。只剩下九十来岁的她还守着那份残旧、简单的家业。寸草枯荣,岁岁春秋,几十年,几代人,添了减、减了添,续衍生息着。只,老屋不变。

③小巷的黄昏,曾经是最热闹的。在那个家家都三四个孩子的年代,小巷就是孩子们的天下。那声声熟悉的吆喝,和着黄昏里的那丝凉。暮色里,氤氲着童趣不肯散去。

④经过老屋,丝丝的风吹得墙头上几蓬衰草在摇动。爷爷奶奶都离开快三十年了,人去屋空,也很少有人来光顾。只留下一抹孤荒的色调晕染着残檐断瓦。似乎,没落的不只是残颓欲倒的老屋和悲悲喜喜的那些旧日月。我还怕这生养自己的地方,无人再想起了。

⑤轻推开老院斑驳的大门,岁月的封尘,丝丝拂散开去。往事一点一点,从没过记忆的荒草里挤出来。扶一把矮了的土墙,可情思却从这里悄悄滋长,越来越高,像儿时漫过水岸的青蒲草,疯了似的招摇。有血一样热的东西,穿透掌心,震颤心房。

⑥在那个少吃少穿少用的年代,家里能吃饱,能穿暖就不错了。也就是那么苦的年月,总有几分永远也不能压到箱底的甜馨,会时不时地泛在胸口。似乎这个世上,再没有什么能抵了那滋味。从小就和奶奶生活在一个院,哭哭笑笑,打打闹闹,都是在她温暖眼神的呵护下过来的。奶奶总会省出几分钱给我去买零食,过年过节亲戚们送的点心糖果,她从不舍得吃,总会留给我。可以说,在老屋,有奶奶宽仁的庇佑,我的童年是享了福的。

⑦少不识愁,那个时候更读不懂她们眼底的艰辛和无奈。却总感觉,那些个浆洗缝补的苦日子,总是被奶奶一头银白的发丝漂得如雪一样静谧。素麻纸的窗户,似乎也被映得很白。有梦初醒,炕上佝偻的背影总在灯影下晃着……那个瘦小精干的老人,慈爱宽厚,从不言苦,从不与人争执。她儿女子孙一大片,勤俭持家,日子总是苦中有甜,融融洽洽。人,是一条巷里出了名的好人;家,也是邻居眼里羡慕的好人家。

⑧爷爷倒是个不爱操心、不爱说话又颇有些心思的人。生产队那会儿,他是个车把式,给队里饲喂牲口,开春犁地,秋后交粮,只管他的那些事。爷爷一到冬天就常咳嗽,那咳声似能惊醒五更天的星月,使它们在冬夜的清寒里眨巴着眼睛。我,便给他捣捣背,一通咳声过后,他就不再睡了。我和星月却都瞌睡了,只剩下搁在炕沿边上的烟锅,“吧嗒、吧嗒”星点的火,欲点破黎明。

⑨这一切,似乎就那么清晰可见,却又缥缈无痕。似乎就在眼前,却又总是触之不及。

⑩篱笆墙上的那些藤蔓,青了黄了,黄了又青。几十年的岁月,也不知它记下了多少。我想遍寻,顺着它的青花,顺着它的茎蔓或黄叶,去寻回这个地方晨暮里的炊烟,昏灯下的欢声笑语……

⑪小径上的砾石,如同老屋的年龄,它们是否会记得这小院的寒来暑往,雨雪风花?那些椭圆小石还深嵌着,丝纹未动,隐约硌着儿时脚板的痛。木格子窗已是染满了岁月之痕,昔日的温度似乎还糊裱在发黄的麻纸上,未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