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中小企业成长的人才瓶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破中小企业成长的人才瓶颈

——来自温州模式发祥地瑞安的人才战略调研报告

王鑫华

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小企业(SMEs)因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贡献(其工业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和60%左右,吸纳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而备受关注,更因为平均寿命不足3年,每年倒闭近100万家的“惊人速度”而引起广泛而深入的讨论。面对高贡献率和高死亡率的“双高”对立数据,成百上千的文章连篇累牍地将矛头直指融资问题、战略问题、创新问题、品牌问题等等,但是对于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人才而言,相对较少涉及。笔者有幸参与了瑞安市人民政府人才兴市战略研究课题,对瑞安市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略见端倪,拟从人力资源的视角对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人才瓶颈问题展开具体分析,期望能为瑞安市乃至整个浙江省在帮助中小企业突破人才瓶颈的环节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瑞安隶属于温州地区,是“温州模式”的发祥地,凭借其市场主体的先入优势以及浙江省各级政府较为宽松的扶持政策跃然登上中国经济舞台,在整个浙江乃至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目前瑞安光登记在册的企业数目就达到27000之多,他们更是创造了年GDP超200亿元人民币、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的辉煌业绩。然而,这一组经济数据代表的只是瑞安的过去,它能预示瑞安的未来发展吗?面对杭州的萧山、无锡的江阴以及同城兄弟乐清等这些“后起之秀”,瑞安“温州模式发祥地”的先入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因为前者的经济发展步伐已经将瑞安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在“新温州模式”百花齐放的今天,“小作坊”式的传统温州模式的桎梏仍然束缚着瑞安的中小企业发展。“瑞安中小企业为什么做不大?”“是传统的小农思想在束缚着企业家的头脑吗?”瑞安市上到政府官员下到企业员工似乎都满是疑问。

我们同样带着这个疑问深入到各类企业中去,在经历一系列访谈之后,我们发现,无论是大型企业的企业家还是中小企业主,都非常一致地肯定了“人才问题”是企业目前碰到的最大难题。以华峰为代表的大型企业集团难以引进高层技术开发人才;以博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中小企业极度缺乏研发人才;以华滨为代表的汽配生产企业对高级技工的需求已经到了决定企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的地步了。当然,相比之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人才危机要比大型企业严重得多。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瑞安企业的人才难题呢?在审视了政府政策、配套条件、企业环境、人居环境、企业内部管理等多个因素之后,我们发现瑞安市政府在帮助广大企业引进人才的力度上已经相当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瑞安市人才引进工作的几个亮点

1)人才引进投入力度加大:对于引进人才的户籍问题一路开绿灯,包括亲属就业、子女就

学等各方面都给予优惠措施;专门建造人才公寓,凡是符合人才条件的一律分配住房;

专项人才工作经费达到200万元,专门用于人才吸引工作;每引进高层次人才比如硕士、博士或者高级职称人才,政府都给予安家费补贴;

2)人才开发和激励力度加大:实施十百千万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专门培养在职人员成为高

层次人才;实施五个一百人才工程,建立高层次人才库。对于有突出贡献的人才授予接触人才贡献奖等奖项,奖励额可达到50万元。

3)在搞活人才市场,深化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方面着墨颇多。人事局不失时机地到江

西南昌、西安、重庆等外省市参与人才交流会,帮助广大瑞安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引进人才。与此同时,与全国性、区域性人才网建立合作关系,扩大了瑞安市人才需求搜索范围。此外,还设立了国外专家申报项目、大学研究生交流项目等多种的人才引进、人才交流方式。

瑞安市人才工作力度不可谓不大,对中小企业人才的引进和开发的支持强度不可谓不高,然而为什么企业家们、政府工作者们仍然感觉到人才工作是那么步履维艰呢?下面我们分别从政府政策因素和企业自身因素两个方面来阐述当前瑞安市中小企业人才问题上的瓶颈。

2.瑞安市中小企业人才问题上仍然存在的瓶颈:

1)首先,从政府层面来说:

城市配套设施与城市人居环境上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不高,部分区域甚至成为阻

碍人才继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使得人才公寓等建设性措施的有效性大大削弱。安阳中心区原本5万人拥有7所小学,而现在新的规划下,人数增加到了10万人,小学却只有4所,其余的三所小学被开发商承包。类似的这种土地规划上的失衡屡见不鲜,这往往会成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障碍;即便是引进了高层次人才,也很难留住人才,因为最基本的配套设施没法解决。类似问题包括飞云江的污染问题,部分厂区周围的高污染问题,生活环境单调问题等等——这些都是近些年人才引进和保持上的重大障碍。

城市整体品牌吸引力度不够。外地人才知道温州的很多,然而知道瑞安的却不多,知道

瑞安都有哪些著名企业的那真是凤毛麟角了。瑞安凭借什么优势能够与萧山、乐清等县市争抢人才?人才聚集上的竞争力体现在一个城市充满生机的发展空间的良好的城市环境。然而这其中所包含的要素包括政策环境、区域经济地位、地域环境、城市空间规划、城市人文内涵、城市人居环境、核心支柱产业、著名企业等等。这其中,著名企业在带动人才聚集、带动中小企业人才引进上居功至伟。举例来说,萧山为什么更容易聚集人才?或许是因为与杭州市区临近,距离人才源近,但乐清作为与瑞安临近的县级市,为什么就能够获得人才竞争的相对优势呢?主要原因在于乐清的正泰、德力西、天正等知名大型企业集团提升了乐清的整体城市品牌从而产生了人才聚集效应;类似的,通用电气、博世电动工具、万向集团等世界级企业以及中国最知名民营企业的金字招牌帮助萧山赢得了人才聚集优势。在此环境下,中小企业通过人才交流中心获取所需人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然而,瑞安的华锋、瑞立多少人能知道?瑞立纳斯达克挂牌成功以及华

锋即将在国内主板上市并将成为温州地区首家国内主板上市的公司,或许这会多少增加企业以及地区的知名度。

人才引进与人才需求匹配度不高。五个一百工程的建设几乎各个县市都在搞,然而这五

个一百多大程度上能够实施?其中这一百名MBA即使真的招过来了,有多少企业能够提供MBA以及硕士博士这样的高层次人才的载体?目前瑞安的一些大型企业也正在谋求淡化家族观念、引入职业经理人机制等办法,但从结果来看并不乐观——企业与职业经理人的全面融合即使在“胜华波”这样经营理念算是比较先进的企业中都尚且不能成功,更何况那些体制还相对不健全的中小企业了。另外,瑞安市三大支柱产业(汽摩配、高分子、机械制造)人才需求并不相同,每一类型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需求也不相同;政府部门在制定人才引进计划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各行业以及企业的特定因素。

2)从企业内部层面来说:

基层员工安全保障体系缺失。比如普通农民工、一线生产工人,工资较低,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等各方面都无法得到保障。这直接导致了相关企业的人员稳定性极低,从而增加了企业的招聘成本和培训费用,同时也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运作。

企业发展与生存空间:企业级经营管理人才与高层次研发技术人才进入一家企业就必须

拥有与之相匹配的职位和发展空间,然而瑞安市包括众多大型企业在内都无法提供涉及到人才职业生涯长远规划的根本保障——人才看不到自己持续成长与发展的希望,看不到企业发展壮大的希望,就只能选择温州市区等其他更成熟的地区去。与安全保障问题相比,这恐怕才是最根本的问题。瑞安市广大中小企业甚至是大企业都无法满足人才的这一根本需求,这必将导致人才吸引困难、人才流失量大等现象发生。其实这只是企业家的用人观念或者说是人力资源观念的问题。是否重视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与企业发展同步直接决定企业的人才吸引和保持策略能否成功。

中小企业主的自身原因:瑞安以及温州其他地区的中小企业主或者说是创业者普遍表现

出缺乏中长期规划、思维短视等弊病;瑞安有句话叫做“第一年合伙,第二年红火,第三年散伙”,这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也跟平均3年的较短寿命相吻合。这种高度不稳定的企业组织同样也导致了较高的人才流动性。同行业、跨地区的互相“挖墙脚”现象尤为严重。很多中小企业都抱怨大型企业挖人挖得太厉害,成熟的技术工人很容易就被挖走了。但是这些中小企业主就没有考虑到企业应如何给员工安全感,并给予他们继续工作的信心。

3.对瑞安市加强人才工作,协助中小企业突破人才瓶颈的建议

人才兴市战略最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广大民营企业尤其是数目占到企业总数的90%以上的中小企业人才问题,并帮助这些企业获得快速、健康、持续成长。而人才工作绝对不只是哪一个部门、哪一家企业单独可以完成的工作,它需要整个政府以及企业共同协调配合,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