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美术上册第7课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案浙美版 (2)
浙教版九上美 7烽火岁月中的版画 教案设计

《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学目标1、了解木刻版画的刀法组织,掌握烽火岁月时期我国木刻版画的艺术特点。
2、比较欣赏烽火岁月时期的木刻版画,感受这一时期版画制作的背景与形式内容。
在对这一时期木刻版画的临摹创作中体会画家在画中表达的情感。
3、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情感,提升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难点重点:讨论、评述“刀痕板味”在木刻版画题材内容上的体现,掌握其刀法组织、黑白灰的构图特点的表现。
难点:欣赏评价黑白木刻版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笔、纸。
(教师)答题卡、课件、木刻版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出示版画作品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美术作品,大家想一想这些美术作品属于哪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生:版画师:没错,这些都是版画作品。
要了解木刻版画还得从古代版画开始,请看~提问:古代版画这一绘画形式最早诞生在哪个国家?生:中国师:是的,古代版画最早起源于中国,居考证最早起源于868年的唐代,是一幅《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但非常遗憾1907年被英国人斯坦因盗至英国,现收藏于大英国家图书馆。
师:同学们刚刚回答的时候似乎都是猜测性的回答,我们似乎对古代版画不是特别的了解,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在我们清朝末年民国初期西方印刷术的传入,使得我们古代版画趋于消亡的这种状态,一直到本世纪3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创作版画才开始复兴,他便是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版画提问:这几张作品便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大家再来观察一下这几张作品,说说他们有何共同点?生:表现都是战争场景,·····师小结:不错,这些作品表现的题材大多都跟战争有关,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历经多次血与火的洗礼,直至新中国成立,在这段烽火岁月中,中国的新兴木刻版画犹如时代的战歌,呼唤着民族意识的觉醒,那一时期的艺术家们用他们的版画语言为我们留下了如:《当敌人来搜山时》、《到前线去》、《人桥》、《破碉堡》、《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等这些永不磨灭的记忆。
《7.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学设计3-九年级美术上册浙人美版

《烽火岁月中的版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分工体验木刻版画制作,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了解木刻版画的制作过程,体验绘制、刻制、印制的不同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抒发情感,感受木刻版画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了解木刻版画的制作过程,体验绘制、刻制、印制的不同过程。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抒发情感,感受木刻版画的艺术魅力。
新课讲授
一、回顾第一课时的内容
1、找学生来前面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画来可大家分享。
2、总结上节课中提到的木刻版画的基本制作过程
3、刻刀的种类和注意事项
4、黑白木刻版画的艺术特点
二、分成小组去体验制作的不同环节
教师指导,及时指出不足。
三、评价学生作品
将不同小组的作品进行点评。
总结下课。
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案

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案教案一:介绍版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教学目标】1. 了解版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版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
3. 分析烽火岁月中的版画作品,理解其艺术特点和意义。
【教学准备】1. PPT或投影仪。
2. 烽火岁月中的版画作品图片。
3. 笔、纸和彩色笔。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在黑板上写下“版画艺术”,请学生谈谈自己对版画的认知和了解,有哪些离我们较近的例子。
Step 2:介绍版画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使用PPT或投影仪,向学生展示版画艺术起源的相关图片,提及古代木刻、金石拓片等。
然后,介绍版画艺术在中国和西方的发展历程。
Step 3:讲解版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表现形式向学生阐述版画的三种基本类型:木刻、铜版画和石版画,并借助图片和实物进行示范。
同时,引导学生讨论版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Step 4:分析烽火岁月中的版画作品给学生展示烽火岁月中的版画作品图片,并在黑板上写下以下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并回答:a) 这幅作品中使用了哪种版画技法?b) 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意义?c) 你认为这幅作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Step 5:总结请几位同学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中得出的结论和观点,然后进行总结,概括版画艺术的起源、发展和烽火岁月中的作品特点。
【拓展延伸】1. 了解更多著名版画家的作品,如梵高的《星夜》、江苏省美术馆收藏的版画作品等。
2. 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制作一幅简单的版画作品,并在作品中表现自己对烽火岁月的理解和感受。
【评估反馈】请学生完成一个小练习:从给定的图片中,选择一幅版画作品,并以500字左右的文章形式,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意义。
并提供一幅自己制作的版画作品。
【教学延伸】1. 制作展板或班级画廊,展示学生自己制作的版画作品,并请专业人士进行评选。
2. 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馆或画廊,欣赏版画艺术展览。
初中教案美术范例版画大全

教案名称:初中美术《版画大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版画的定义、分类和制作方法,提高对版画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2.通过学习版画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版画元素,提高学生对美术与生活关系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版画的定义和分类:木刻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等。
2.版画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欣赏和分析经典版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制作出具有个性和独特风格的版画作品。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组版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什么是版画?版画有哪些分类?2.新课讲解:(1)介绍版画的定义:版画是一种通过刻、印、绘等手段,在版面上制作图像的艺术形式。
(2)讲解版画的分类:木刻版画、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等。
(3)介绍版画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刻制、印刷、调色、干燥等。
3.示范演示:教师现场演示版画制作过程,讲解每个步骤的注意事项。
4.学生实践: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自行制作版画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作品欣赏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总结拓展: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版画元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将版画艺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版画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提问、作业等方式评估。
2.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制作过程评估。
3.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通过欣赏和评价学生的作品评估。
六、教学资源1.版画作品图片:用于展示和欣赏。
2.版画制作材料:木板、印刷油墨、刻刀等。
3.多媒体演示设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和示范演示。
七、教学建议1.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2.在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版画元素。
九年级美术上册第7课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案浙美版

战火光阴中的版画1教课目的(1)知识目标:认识新兴木刻版画,刀法组织,构图之美(2)能力目标:可以简单的赏识评论版画作品。
(3)感情目标:更好的认识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政治等多方面的联系。
2学情剖析木刻版画关于 9 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的陌生,因此一定先介绍和感觉木刻的特点,倡议他们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培育他们对优秀传统美术的心爱,更好的认识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政治,美术与感情等多方面的联系。
3要点难点教课要点:认识新兴木刻版画的特点教课难点:可以简单评论版画作品的特点4教课过程4.1 第一学时4.1.1 教课活动活动 1【讲解】战火光阴中的版画教课设计设计(一)导入师:在上课以前,老师先请一位同学来做一个选择题,下边的这些作品属于哪个绘画种类? A 油画 B 水彩画 C 版画生:版画师:那么这位同学的答案究竟能否正确,等上完了这节课此后我请其余同学来评一评。
今日我们要上的内容就是书籍第7 课,战火光阴中的版画。
深入,研究新知1,新兴木刻版画的特点请同学们打开书籍第 22 页赏识,书籍中间的版画作品,老师提出两个问题,请同学们赏识结束后做好这两个思虑题,我请同学往返答:察看这些版画作品,画面所表现的场景都有哪些共同之处?这些版画作品的颜色大多数以什么颜色为主?生:回答师:总结:这些版画在内容上紧密的联系着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当时广阔人民民众的理想和梦想。
他的出生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有关,这些版画我们也叫做新兴木刻版画,新兴木刻版画的产生和当时的新兴木刻运动有着千头万绪的联系,那么我们就来认识下新兴木刻运动观看视频——新兴木刻运动(让学生更直观的感觉新兴木刻版画的特点和特点) 2 赏识刀法组织师:好,此刻请同学们看书籍 25 页上的思虑题,说一说,上下两幅作品在线条语言的运用上有何例外?(相互议论)生:回答师总结:我们从上副作品中发现人物的局部线条都以交错线为主,人物线条比较精美,明暗对照教温柔些,下边这张版画多以波涛线和水平曲线为主,人物线条比较粗狂。
版画教案初中

版画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版画的定义、分类及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木刻刀进行创作的能力,体验版画制作的乐趣。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版画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创新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版画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
2.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激发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版画的定义、分类及制作方法。
2. 木刻版画的制作过程。
3. 创意构图与刀法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培养创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创意构图与刀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版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讨论,了解版画的定义、分类及制作方法。
2. 引导学生关注版画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版画的兴趣。
(二)讲解与示范1. 讲解木刻版画的制作过程:起稿、刻制、印刷。
2. 示范木刻版画的制作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三)学生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选取自己喜欢的题材。
2. 引导学生关注创意构图与刀法的运用,鼓励创新。
3.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作品,互相交流、评价。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版画制作,提高创作水平。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版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
3. 学生对版画的兴趣及审美素养的提升。
六、教学资源1. 版画作品展示。
2. 木刻刀、木板、油墨等制作材料。
3. 相关教学参考资料。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具有个性的作品。
3.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技能。
4.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评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浙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浙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目录1.教学目标2.教学重点和难点3.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4.教学方法5.教学过程6.教学总结与反思教学目标1.了解美术创作中,线条的表现手法和运用的技巧。
2.能够掌握线条表现手法和运用技巧,进行线描创作,达到基本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技能水平。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创造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线条表现手法和运用技巧的教学。
2.初步掌握线描创作。
教学难点1.确定线条表现的对象和构图形式。
2.线条的细致处理和创作。
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时间教学内容10分钟课堂导入,讲解本节课内容,介绍线条的表现形式和技巧。
30分钟完成线描十二生肖动物创作。
15分钟展示学生作品,探究学生线描创作中主要的问题。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引起学生对线条的认识和热爱。
2.模仿法:选取具有艺术性的线条作品或形象,和学生一起进行模仿创作。
3.演示法:老师在黑板前现场演示线描技法,指导学生进行线条的表现。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并借助PPT以及有趣的故事、图片、音乐等工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同时,教师可以提问提高学生对线条的认识和意识。
例:在自然中,有哪些事物是由线条构成的?第二步:知识讲解通过PPT或工具书的展示,教师向学生讲解线条表现的手法和技巧,课堂讲解的内容包括:•实线、虚线、变线、重线、轻线等线条表现的形式。
•线条表现的技法:画法、夹线法、点状线法、抓势线法等。
•常见线条的概念和表现方法:轮廓线、内在线、肌理线、方向线等。
•线条表现的对象和构图方式。
第三步:创作实践规定课程时间,让学生进行线描十二生肖动物的创作练习。
学生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线条范本、实物、图片等资源。
第四步:作品展示教师指导小组的同学进行展示,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教学时长,逐个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及时找到自己线描创作上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
教学总结与反思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
浙江版美术九年级上册教案

浙江版美术九年级上册教案教案一:引入- 时间:10分钟- 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了解本学期的研究内容。
- 活动: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艺术作品和美术家的介绍,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研究兴趣。
教案二:基础知识讲解- 时间:20分钟- 目标:让学生掌握本学期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 活动:通过讲解美术的基本概念、表现形式和艺术元素,让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并进行互动讨论。
教案三:研究技巧分享- 时间:15分钟- 目标:分享一些研究美术的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提高研究效果。
- 活动:介绍一些研究美术的方法和技巧,如观察练、绘画技巧等,并给出相应的实践任务。
教案四:示范演练- 时间:25分钟- 目标:通过示范演练,让学生深入理解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 活动:老师进行艺术作品的示范演练,带领学生观察、分析,然后进行自己的创作实践。
教案五:小组合作任务- 时间:2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个艺术作品。
- 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合作完成一个艺术作品,展示他们的创意和合作能力。
教案六:总结回顾- 时间:10分钟- 目标: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 活动:通过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并提出问题和疑惑进行解答。
以上是浙江版美术九年级上册教案完整版的内容安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美术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感受力。
通过示范演练和小组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艺术表现水平。
教案设计简洁明了,容易理解,希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4 烽火岁月(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4 烽火岁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 引导学生欣赏烽火岁月主题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烽火岁月特色的美术作品。
教学内容1.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
2. 烽火岁月主题的美术作品欣赏。
3. 美术创作方法与技巧:线条、色彩、构图等。
4. 学生创作烽火岁月主题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 引导学生欣赏烽火岁月主题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烽火岁月特色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1. 历史背景的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意义。
2. 美术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从美术角度理解烽火岁月的主题。
3. 美术创作方法与技巧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创作烽火岁月主题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烽火岁月主题的美术作品、PPT、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 作品欣赏:引导学生欣赏烽火岁月主题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技法讲解:讲解美术创作方法与技巧,让学生掌握创作烽火岁月主题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
4. 创作实践: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烽火岁月主题的美术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烽火岁月2. 教学目标3. 教学内容4. 教学重点与难点5.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学生创作一幅烽火岁月主题的美术作品。
2. 写一篇关于烽火岁月主题美术作品的欣赏心得。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作品欣赏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审美能力。
4 烽火岁月(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烽火岁月》课程名称:美术年级:五年级下册课程类型:综合·探索课时:2课时教材:《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通过欣赏和分析抗日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纪念意义的美术作品。
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2. 抗日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欣赏3. 美术创作方法及步骤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苦岁月。
2. 引导学生关注抗日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授(15分钟)1. 教师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三、实践(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手工等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纪念意义的美术作品。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美术作品。
2. 学生分享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抗日战争时期的美术作品,探讨作品背后的历史意义。
2.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三、拓展实践(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美术表现手法,创作出具有纪念意义的作品。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四、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7课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学设计

第7课烽火岁月中的版画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教学活动安排1课时。
教材分三大块,第一块引入了大量新木刻运动时期的版画,通过这些木刻版画向大家展示中国抗日战争这一特殊时期发生的事件,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这一场血与火的洗礼,同时,也使这场木刻运动变成了一部抗战史的视觉缩影记录史,达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教学目标。
第二块引入两个相关链接,让学生初步了解创作这批版画的艺术家,掌握木刻版画的基本常识:创作步骤和工具材料。
第三块引用三个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木刻版画的创作特点,学会欣赏和评价这些作品。
根据以上情况,本课设计分导入新课、探究课题、拓展课题三大块完成。
导入新课版块运用全书浏览形式,引出学习的主线。
探究课题版块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主要部分,分三步完成。
第一步:欣赏创作题材,了解题材分类和内容;第二步:欣赏创作风格,加深对创作风格的理解和认识;第三步:欣赏艺术形式,学会自主探究木刻版画的刀法表现,感受木刻版画的木味。
拓展课题版块通过游戏的形式,检验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并为引出下一课题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这一课是九年级上册教学内容,属于第四学段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流派,认识美术的不同门类及表现形式,尊重人类文化遗产,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作简短评述,表达感受和见解。
木刻版画这一艺术表现形式和门类在七年级《鲁迅与美术》这一课中已经有提及,所以教学中须要运用好已有知识激发新知识学习的兴趣,做好新旧知识的更替。
九年级学生具备表述作品感受的评述能力,评述展示时要关注的是他们美术语言的运用。
三、教学目标1.了解抗战时期,新兴木刻版画的题材分类、创作风格和艺术形式,掌握这一时期新兴木刻版画的创作特点。
2.通过师生互动连线练习、小组讨论交流填卡练习、自主实践探究活动、个人归类游戏等活动,掌握制作木刻版画的基本知识,能分析木刻版画的刀痕木味。
3.感受新兴木刻版画的创作背景和艺术视觉效果,体味战争给贫苦大众带来的痛苦,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浙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浙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九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
2.掌握九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3.能够正确使用Markdown文本格式书写文档。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介绍了浙教版九年级美术上册的教学内容。
九年级美术上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单元: 1. 第一单元:综合创作 2. 第二单元:人物形象 3. 第三单元:动物形象 4. 第四单元:风景形象 5. 第五单元:静物形象 6. 第六单元:身边形象每个单元都包含了一些基础知识、技法和创作任务。
三、教学进度1.第一周:第一单元学习–了解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
–学习基础知识和技法。
–完成第一单元的练习和创作任务。
2.第二周:第二单元学习–了解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
–学习基础知识和技法。
–完成第二单元的练习和创作任务。
3.第三周:第三单元学习–了解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
–学习基础知识和技法。
–完成第三单元的练习和创作任务。
4.第四周:第四单元学习–了解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
–学习基础知识和技法。
–完成第四单元的练习和创作任务。
5.第五周:第五单元学习–了解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
–学习基础知识和技法。
–完成第五单元的练习和创作任务。
6.第六周:第六单元学习–了解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
–学习基础知识和技法。
–完成第六单元的练习和创作任务。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逐个讲解每个单元的内容,重点讲解基础知识和技法。
2.示范法:通过示范绘画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技法和创作方法。
3.交流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学习和分享创作经验。
4.分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练习和创作任务。
五、教学评价1.日常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态度和合作能力进行评价。
2.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练习和创作作品进行评价,注重审美能力和创意发挥。
3.学习笔记: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学习笔记,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浙江人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案

309教育网
《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了解中国新兴木刻艺术在革命年代所起的宣传教育作用,使同学们了解版画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使同学们掌握黑白木刻版画的技法创作,并激发同学们用新的工具﹑材料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学习兴趣。
3.情感目标:通过了解革命战争版画题材,使学生加深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黑白木刻版画的技法创作。
教学难点:激发同学们用黑白木刻版画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导入:
师:上课前,老师播放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大家一起唱。
生: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师:这首激人奋起的革命歌曲描写
的是什么样画面?
生:在抗战时期义勇军崛起打日本人。
师:是啊,勇敢的义勇军都崛起奋战了,同学们,这首歌曲激起多少人的爱国之情,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那难忘的岁月。
板书:《烽火战争中的版画》学生欣赏:版画的特点,学生观察并互动交流感受。
欣赏黑白版画作品,并学习如何制作黑白版画。
学生作业:制作一副黑白版画体现红色革命情怀
小结:本课通过烽火岁月与中国新兴木刻艺术的介绍导入版画教学,突出木刻版画在我国革命战争年代所起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引导学生认识学术作品的宣传教育功能。
教材所选版画名家作品以革命战争题材为主,为学生再审美过程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提供生动的画面。
309教育资源库。
浙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浙美版美术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1课城市雕塑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城市雕塑的类型和风格,提高对城市雕塑的审美兴趣,加深其对现代城市雕塑开展意义的认识。
2.通过对城市雕塑作品观赏与评述,开阔学生知识层面。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同时也对城市环境艺术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二..重点、难点。
重点:观赏教材所提供的作品,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并引发学生对城市环境艺术开展的思考。
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在城市雕塑艺术观赏方面的根本素养。
三、教学过程1.创立情景,提出问题。
〔1〕观赏教材第2~3页上的范例及在屏幕上出现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①你对哪一张图片感兴趣?为什么?〔提示:可以从风格、造型、色彩、材料及人文内涵等方面加以引导。
〕②现实生活中的雕塑能满足大家的审美需要吗?③一件好的城市雕塑作品应具备哪些必要条件?〔2〕点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分析商量,激发创意。
〔1〕师生商量:如果让我们设计一件城市雕塑作品,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选择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造型?什么样的色彩?到达什么功能?如何才能展现自己的个性?〔2〕学生商量在生活中可见的城市雕塑作品,说说各自印象最深的城雕作品并谈其理由。
〔通过要求学生分析这些问题,思考设计过程中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学生了解到城市雕塑设计的根本概念、设计开展趋势及设计方法。
〕3.引导观赏,加强体验。
〔1〕结合课本的范例,让学生观赏国内外经典城雕作品,分析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这个雕塑作品富有亲和力?哪些雕塑作品是象征性的,哪些是追求和环境相协调或具有互补性质的?雕塑设计和建筑的关系是截然的吗?〔2〕通过实例来分析艺术设计规律,说明艺术设计不能脱离生活这条原则,在观赏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4.表达感受,层层深刻。
〔1〕教师出示图片资料,请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2〕教师补充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综合评价的方法。
5.安排作业,学会评述。
〔1〕教师出示图片,要求学生利用新学的有关城市雕塑的知识,结合自己审美观,进行综合评述。
7.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浙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7.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浙人美版九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知识导入
1. 碰碰瓷
老师拿出一些碎瓷片,摆在教室的地面上,让学生们通过在线下来回避避开,看谁最后可以留在原地。
2. 富士山版画
老师展示富士山版画,让学生们先自己欣赏,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了解版画的起源和历史背景。
知识讲授
1.版画
版画是由刻刀在木板、金属、塑料板或者石头上刻出图案,再用印刷机印在纸张或者布上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是一种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可以有多个版与颜色,单一图案也可以分为多个印次,每个印次采用不同的颜色来印刷,最终形成完整的图案。
版画作为人类文物的常见形式之一,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的中国唐代。
版画的种类
•木刻版画:以木头为版,切出版画轮廓,再用刀雕刻出不同的图案和阴影,将墨水涂在版面上并压印到纸上或布上。
•铜版画:以铜版为版,通过将版面上的图形刻出或者腐蚀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使墨水流入凹痕和洼地里,再通过压制地形方式将印刷图案印在纸张上。
•石版画:以石头为版,以搪磨的方式将黑色油墨涂在石板上,然后在上面刻画,最后用湿布擦拭掉不需要沾上油料的部分,使油墨附着在凹部。
•丝网版画:是油墨通过丝网网孔进入纸张上面,画面简单,但是丝网版印刷可以产生明亮、丰富的色彩和面部表情。
2.版画的历史
版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时候,但是由于易于复制和传播,使版画成为了扩展文化、思想和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欧洲中世纪时期,木刻印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烽火岁月中的版画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新兴木刻版画,刀法组织,构图之美
(2)能力目标:能够简单的欣赏评述版画作品。
(3)情感目标:更好的了解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政治等多方面的联系。
2学情分析
木刻版画对于9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的陌生,所以必须先介绍和感受木刻的特点,倡导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他们对优秀传统美术的热爱,更好的了解美术与历史,美术与政治,美术与情感等多方面的联系。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新兴木刻版画的特点
教学难点:能够简单评述版画作品的特点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烽火岁月中的版画教案设计
(一)导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先请一位同学来做一个选择题,下面的这些作品属于哪个绘画种类?
A油画 B水彩画 C版画
生:版画
师:那么这位同学的答案到底是否正确,等上完了这节课以后我请其他同学来评一评。
今天我们要上的内容就是书本第7课,烽火岁月中的版画。
深入,探索新知
1,新兴木刻版画的特点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第22页欣赏,书本当中的版画作品,老师提出两个问题,请同学们欣赏结束后做好这两个思考题,我请同学来回答:
观察这些版画作品,画面所呈现的场景都有哪些共同之处?
这些版画作品的颜色大部分以什么颜色为主?
生:回答
师:总结:这些版画在内容上紧密的联系着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
他的诞生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这些版画我们也叫做新兴木刻版画,新兴木刻版画的产生和当时的新兴木刻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我们就来了解下新兴木刻运动
观看视频——新兴木刻运动(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新兴木刻版画的特色和特点)
2欣赏刀法组织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看书本25页上的思考题,说一说,上下两幅作品在线条语言的运用上有何不同?(互相讨论)
生:回答
师总结:我们从上副作品中发现人物的局部线条都以交叉线为主,人物线条比较细腻,明暗对比教柔和些,下面这张版画多以波浪线和水平曲线为主,人物线条比较粗狂。
3寻找黑白灰
师:看《饮》这张作品,告诉我们画面中有灰色吗?
生:回答
师:总结:黑白版画中的灰色,没有纯粹的“灰色”,它的灰调是用黑白相间的“组线”,或者“组点”或者“组形”构成灰调,它的作用主要是起到衔接的作用。
4体现构图美
师:看PPT,请从刚才我们学的色彩,线条方面来比较这两幅作品,木刻版画的构图特色是什么?
生:回答
师:总结:体现版画的构图美,斜向式构图:显示出运动和力量。
半圆形构图:突出中心表示紧凑
实践分析
师:现在我们又要回到刚才我们一开始提到的那个选择题,大家说正确答案是哪个?依据是什么?(通过这个练习,学以致用,检测学生所学知识,同时再次感受木刻版画的特点和时代背景,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