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传》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吕不韦早年经商于阳翟,通过“贩贱卖贵,家累千金”。 他扶植秦国质子异人回国即位,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 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吕不韦曾带兵攻取周 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 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 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 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 自尽。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 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3.《吕氏春秋》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司马迁《报任安书》)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前 239年前后),由秦国丞相吕不 韦组织门客集体编撰的著作,又 名《吕览》。“总晚周诸子之精 英,荟先秦百家之眇义”,是一 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成书年代 大约在公元前239年左右。
察传
——《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察传》
教学内容
《吕氏春秋》 背景介绍 课文翻译 课文解析 文言知识积累 艺术特色 拓展知识
《吕氏春秋》
一.主持编纂者吕不韦
1.生平简介: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 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 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
6论共36篇,杂论各家学说。
《吕氏春秋》的价值
《吕氏春秋》保留着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学 说,记载了不少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 及一些科学知识。
“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司马迁语)
客观地讲,《吕氏春秋》不是一部 哲学著作,但有一定的思想价值,更为 重要的是其中的资料价值。
公元前267年(秦昭王四十年),秦国悼太子死在魏国,运回国 葬在芷阳。公元前265年(昭王四十二年),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 被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 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 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异人,异人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异人 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因为秦赵世仇,秦国多次攻打赵国, 赵国并不礼遇异人。 作为秦王庶出的孙子,不受重视,被打发来赵 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
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
异人后大喜,说:“异人就像一件
奇货,可以囤积奇,以待高价售
出。”
吕不韦于是归家与父亲说:“耕田可获利几倍呢?” 父亲说:“十倍。”吕不韦又问:“贩卖珠玉,或获利几倍 呢?”父亲说:“百倍。”吕不韦又问:“立一个国家的君 主,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无数。”吕不韦说:“如 今努力耕田劳作,还不能做到丰衣足食;若是拥君建国则可 泽被后世。我决定去做这笔买卖。”
《吕氏春秋》的成书过程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所记,“当是时 ,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 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 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致食客三千 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 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号曰《吕 氏春秋》。”
(1)吕不韦所生活的时代,各国权臣名士 竞相养士,吕不韦不甘落后,也养客三千。 秦国兵力强大,不缺武士,故吕不韦多养文 士。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很好, 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 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 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 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 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 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 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2)吕不韦羡慕荀子等人著书立说,流传 后世,就命令门客将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撰 文献上,最后经过遴选、归类、删定,综合 成书,取名《吕氏春秋》。
编著目的: “集各家之精华,成一家之思想。”
杂家著作
杂家:儒 道 墨 法 兵 农 纵横 阴阳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 ——《汉书》
《吕氏春秋》基本上是一部学术汇编, 主要价值在于保存了很多秦以前各家 的思想资料。因《吕氏春秋》的内容 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 农及阴阳家等,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 兼收并蓄,所以《汉书•艺文志》把它 列为杂家类。
2.和吕不韦有关的成语典故:
(1)奇货可居:
【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子楚……居处困;不得意;吕不 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解释】: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 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积累起千金的家产。
《吕氏春秋》体例
此书分为12纪,8览,6论,共12卷,160篇,20余万字。
12纪是全书的主旨,分为春夏秋冬4纪,每纪 5篇,共60篇。
《春纪》讨论养生之道,《夏纪》论述教学的道理,《秋 纪》讨论军事问题,《冬纪》讨论人的品质问题。
8览今存63篇,内容从开天 辟地说起,一直说到做人务本 之道、治国之道以及如何认识 分辨事物、如何用民为君等。
吕不韦辅佐异人当上秦王后,异人便请吕不韦做了丞 相,并封号文信侯,到河南洛阳,坐享十万户的奉养。
(2)一字千金:
【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
【解释】: 意思是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 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文辞精彩奇妙。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 机生意。他不惜散尽千金,把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异 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 德,封吕不韦为丞相。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 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 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 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 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 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 门客进行商议。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 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3.《吕氏春秋》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司马迁《报任安书》)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前 239年前后),由秦国丞相吕不 韦组织门客集体编撰的著作,又 名《吕览》。“总晚周诸子之精 英,荟先秦百家之眇义”,是一 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成书年代 大约在公元前239年左右。
察传
——《吕氏春秋·慎行论第二·察传》
教学内容
《吕氏春秋》 背景介绍 课文翻译 课文解析 文言知识积累 艺术特色 拓展知识
《吕氏春秋》
一.主持编纂者吕不韦
1.生平简介: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 濮阳(今河南省滑县)人。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 秦国丞相,姜子牙23世孙。
6论共36篇,杂论各家学说。
《吕氏春秋》的价值
《吕氏春秋》保留着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学 说,记载了不少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 及一些科学知识。
“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司马迁语)
客观地讲,《吕氏春秋》不是一部 哲学著作,但有一定的思想价值,更为 重要的是其中的资料价值。
公元前267年(秦昭王四十年),秦国悼太子死在魏国,运回国 葬在芷阳。公元前265年(昭王四十二年),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 被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 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 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异人,异人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异人 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因为秦赵世仇,秦国多次攻打赵国, 赵国并不礼遇异人。 作为秦王庶出的孙子,不受重视,被打发来赵 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
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
异人后大喜,说:“异人就像一件
奇货,可以囤积奇,以待高价售
出。”
吕不韦于是归家与父亲说:“耕田可获利几倍呢?” 父亲说:“十倍。”吕不韦又问:“贩卖珠玉,或获利几倍 呢?”父亲说:“百倍。”吕不韦又问:“立一个国家的君 主,可获利几倍呢?”父亲说:“无数。”吕不韦说:“如 今努力耕田劳作,还不能做到丰衣足食;若是拥君建国则可 泽被后世。我决定去做这笔买卖。”
《吕氏春秋》的成书过程
据《史记·吕不韦列传》所记,“当是时 ,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 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 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致食客三千 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 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号曰《吕 氏春秋》。”
(1)吕不韦所生活的时代,各国权臣名士 竞相养士,吕不韦不甘落后,也养客三千。 秦国兵力强大,不缺武士,故吕不韦多养文 士。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很好, 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 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 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 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 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 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 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2)吕不韦羡慕荀子等人著书立说,流传 后世,就命令门客将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撰 文献上,最后经过遴选、归类、删定,综合 成书,取名《吕氏春秋》。
编著目的: “集各家之精华,成一家之思想。”
杂家著作
杂家:儒 道 墨 法 兵 农 纵横 阴阳
“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兼儒墨,合名法。” ——《汉书》
《吕氏春秋》基本上是一部学术汇编, 主要价值在于保存了很多秦以前各家 的思想资料。因《吕氏春秋》的内容 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 农及阴阳家等,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 兼收并蓄,所以《汉书•艺文志》把它 列为杂家类。
2.和吕不韦有关的成语典故:
(1)奇货可居:
【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子楚……居处困;不得意;吕不 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解释】:指把少有的货物囤积起来,等待高价出售。也比喻拿某种 专长或独占的东西作为资本,等待时机,以捞取名利地位。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积累起千金的家产。
《吕氏春秋》体例
此书分为12纪,8览,6论,共12卷,160篇,20余万字。
12纪是全书的主旨,分为春夏秋冬4纪,每纪 5篇,共60篇。
《春纪》讨论养生之道,《夏纪》论述教学的道理,《秋 纪》讨论军事问题,《冬纪》讨论人的品质问题。
8览今存63篇,内容从开天 辟地说起,一直说到做人务本 之道、治国之道以及如何认识 分辨事物、如何用民为君等。
吕不韦辅佐异人当上秦王后,异人便请吕不韦做了丞 相,并封号文信侯,到河南洛阳,坐享十万户的奉养。
(2)一字千金:
【出处】:《史记·吕不韦列传》
【解释】: 意思是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 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文辞精彩奇妙。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 机生意。他不惜散尽千金,把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异 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 德,封吕不韦为丞相。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 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 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 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 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 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 门客进行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