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基因工程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红细胞血型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的开题报告
红细胞血型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的开
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血型是人体基因组中的重要表型,血型分类系统多种多样,主要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血型抗原是血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质和糖类成分,在输血和器官移植等医学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因此,
对于血型抗原和抗体的研究和制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红细胞血型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这些抗体的制备可通过某些特异性标志物筛选肝炎病毒抗体、瘤细胞表
面分子抗体、药物代谢酶等。
由于这些抗体具有很高的特异性、敏感性
和稳定性,因此已被广泛用于诊断、治疗以及实验室研究等领域。
2.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制备红细胞血型单克隆抗体及基因工程抗体,探究不同
制备方法以及对不同固定的红细胞抗原的适用性,为医学实践提供支持。
3. 研究方法
(1)红细胞血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提取出兔、鼠或小鼠等动物的淋巴细胞后,与牛红细胞或猪红细胞
等固定红细胞进行融合,制备出单克隆抗体。
(2)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
采用重组DNA技术合成特定的单克隆抗体,通过细胞处理和分离纯化,制备出基因工程抗体。
4. 研究进展和计划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红细胞血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同时对基因
工程抗体的制备进行了初步实验。
下一步,我们将在不断实验和分析的
基础上,优化制备方法和条件,进一步探究两种抗体对不同血型固定红细胞的适用性差异,完善有关的研究成果。
碱性磷酸酶-基因实验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
基因工程实验室
本科基因工程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碱性磷酸酶基因表达载体的
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学生姓名:
年级:
专业:
指导教师:
二〇一三年八月十二日
二、实验方案
1.实验内容和实验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实验内容:包括质粒提取、PCR扩增、转化大肠杆菌、凝胶回收、感受态制备、IPTG 诱导、SDS-PAGE鉴定等。
关键问题:IPTG诱导量及诱导时间的优化;
超声破碎的方案优化。
2. 实验思路、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实验思路:依据技术路线完成试验。
实验方法:实验室常用技术。
技术路线:
实验方案:详细方案已于讲义给出。
可行性分析:实验室相关技术成熟,实验人员熟悉相关的实验内容以及方法,
实验的可行性很高。
注:本报告务必在实验开始前交实验室教师审查,审查合格后方可开始实验。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要求5篇范文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要求5篇范文第一篇: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要求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要求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适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要求,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要求1.本表需在指导教师和有关领导审查批准的情况下,要求学生认真填写。
2.课题来源分为教师提供选题或学生自拟课题;教师的科研任务;社会有关单位托付的课题;其他来源。
3.若课题因故变动时,应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提交题目变动论证报告。
表格内正文为五号宋体,行距为固定题目来源值20磅.本论题是在阅读和积存了大量纳兰词及其资料的根底上初步形成的。
在指导老师悉心引导下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其中,黄天骥的《纳兰性德和他的词》、张草纫的《纳兰词笺注》等著作对本论题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特别是叶嘉莹的《论纳兰性德?从我对纳兰词之体认的三个阶段谈起》、张龙的《纳兰性德词学思想综述》等期刊论文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后经与指导教师讨论并确认了该论题的价值,最终形成了本文的论题。
主要研究内容本论题旨在由纳兰的词学观念着手,展开对纳兰词的“以情胜”的审美特征的探讨,主要内容及思路如下:(一)纳兰性德的词学思想简述(二)重点阐述其在词学观指导下的词学创作,及“以情胜”的审美特征。
(三)结合当时词学界的创作水平及评论阐释“以情胜”这一重要创作观念的形成过程及重要意义。
开题依据(包括前人的工作、相关研究现状、此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学术价值、应用前景等)目前,学界虽然关于纳兰性德的专门性、综合性的专著甚少,但近一、二十年以来,关于纳兰的.期刊论文大量涌现并取得了令人十分可喜的成就,而且对纳兰性德的研究仍有升温之趋势。
叶嘉莹的《论纳兰性德?从我对纳兰词之体认的三个阶段谈起》结合自身,阐释了自己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心境下品读纳兰词而产生的不同的感受与评价,其中也简要地从其生平、家世、心理的方面着手,分析了纳兰性德的词风形成的几个因素,认为这是一种“父子、君臣、家人、仕宦中的难言之恩怨”。
基因编辑论文开题报告格式
基因编辑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基因编辑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引言基因编辑是一项新兴的生物技术,通过改变生物体的遗传信息,可以精确地修改基因组。
这一技术的发展给医学、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旨在探讨基因编辑论文开题报告的格式,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组织和呈现自己的研究内容。
一、研究背景在这一部分,研究者应该简要介绍基因编辑的背景和意义。
可以讨论当前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在生物医学、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此外,还可以提及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为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供支持。
二、研究目的在这一部分,研究者应该明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
可以提出一个明确的研究假设,以及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此外,还可以讨论研究的范围和限制,以及可能的应用前景。
三、研究方法在这一部分,研究者应该详细描述自己的研究方法。
可以介绍所采用的基因编辑技术,例如CRISPR-Cas9系统,以及相关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法。
此外,还可以讨论实验设计和样本选择的考虑因素,以及可能的实验难点和解决方案。
四、预期结果在这一部分,研究者可以预测自己的研究结果。
可以讨论预期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结果,以及对研究假设的验证程度。
此外,还可以讨论可能的实验误差和结果解释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五、研究意义在这一部分,研究者应该明确自己的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可以讨论研究结果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贡献,以及对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的推动作用。
此外,还可以提及研究结果可能带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及对公众健康和环境保护的影响。
六、研究计划在这一部分,研究者应该详细描述自己的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
可以列出每个实验步骤的具体操作和所需时间,以及可能的风险和挑战。
此外,还可以提及所需的实验设备和材料,以及可能的经费来源和申请途径。
结论基因编辑作为一项前沿的生物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力。
通过合理的论文开题报告格式,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呈现自己的研究内容,为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基因工程综合实验开题报告格式(1)
以商品Taq DNA聚合酶为对照,用4 %浓缩胶和12 %分离胶的十二脘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检测提取纯化的Taq DNA聚合酶的纯度,各取20μL加入等量的2×上样缓冲液,100℃加热3min,冷却后即可上样,同时将低分子量蛋白标准品作平行处理。
预期结果:①提取的Taq DNA聚合酶和商品Taq DNA聚合酶分别进行PCR扩增,扩增效果无明显差异。
②提取的Taq DNA聚合酶通过十二脘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跑出来的条带与商品酶的结果无明显差异。
实验三
主要研究内容:DNA探针的标记与Southern杂交
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DNA探针、Southern杂交
二、Southern杂交(PCR-Southern杂交)
(一)探针模板的制备
利用PCR方法对杂交目的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回收PCR产物,以供探针制备和杂交。注意:PCR时应多做几管,以便增加PCR产物的回收量。
(二)探针的制备
(1)向一个反应管仲中加入1μg模板DNA(线性或超螺旋)和高压灭菌的双蒸水,终体积达16μL。
步骤:一、放射性同位素标记DNA探针(随机引物标记)
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寡核苷酸通过与单链的模板配对可以启动 DNA的合成。如果寡核苷酸序列是不同的(heterogeneous),引物中包含所有可能的随机序列(如6碱基引物则有46 =4096种),可以与任意模板序列相配对在许多位置形成杂交链,四种核苷酸底物中有一种是用同位素标记的,因而可产生均匀一致高比活放射性探针。同位素标记的探针DNA的平均长度与引物的浓度成反比,The klenow fragment去除了E.coli DNA polymerase I的5 '→3 '的外切酶活性,具有5 '→3 '的聚合酶活性及3 '→5 '外切酶活性。
基因工程实验报告
基因工程实验报告引言基因工程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生物体基因的修改和重组,可以创造出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体。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和争议。
实验方法1. 筛选目标基因:首先,我们在实验中选择了对叶绿体功能有重要影响的一个基因作为目标基因。
2. 基因克隆:通过PCR技术,将目标基因从细菌DNA中放大,然后将其插入载体DNA中。
3. 转化目标生物体:将重组的载体DNA转入植物叶片细胞中,借助几丁质体、热激冲击等方法促使基因转化成功。
4. 筛选阳性转化率:通过筛选培养基中的抗性选择制剂,筛选出转化成功的阳性细胞。
5. 验证目标基因的表达:通过PCR扩增和基因芯片技术验证目标基因在转化植物中的表达情况。
实验结果1. 实验结果显示:我们成功将目标基因插入到植物叶片细胞的染色体中,并且获得了一定比率的阳性转化植株。
2. 鉴定转化植株:对转化植株进行证实鉴定,确保目标基因已经整合到植株基因组中,且稳定表达。
3. 表达验证:通过PCR扩增和基因芯片分析,确定目标基因在转化植物中得到了表达,并且表达量较高。
4. 性状鉴定:对转化植物进行生长发育、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综合性状鉴定,结果显示转化植物与野生型无显著差异。
讨论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本次实验展示了基因工程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通过将具有耐逆性、抗病虫害等功能基因导入植物,可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抗逆性。
潜在风险和争议:但是,基因工程也伴随着一系列争议和风险,如转基因植物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影响,因此需要严格的监管和评估。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验证了基因工程技术的可行性,展示了其在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基因工程技术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和争议,需要谨慎评估和监管。
基因工程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实现其最大的利益。
愿基因工程技术为人类带来更多福祉。
一种新型芥菜基因工程难性不育系的创建的开题报告
一种新型芥菜基因工程难性不育系的创建的开题报告题目:一种新型芥菜基因工程难性不育系的创建背景介绍:为了解决传统杂交育种中,不同品种之间难以实现高度纯化推广的问题,人们研发了基因工程难性不育系技术。
该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构建不育因子,通过杂交方式将其引入到目标作物中,在不育因子不参与胚胎发育的同时,保证了杂交后代的遗传纯度。
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水稻、玉米等重要作物的育种中,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然而,至今尚缺乏一种针对芥菜(Brassica juncea L.)的基因工程难性不育系材料。
芥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绿叶蔬菜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栽培和应用价值。
然而、芥菜遗传多样性丰富,杂种后代产生的遗传多样性较大,不利于推广和应用。
因此,急需研发芥菜基因工程难性不育系,促进其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一种新型的芥菜基因工程难性不育系,为芥菜杂交育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通过该研究,将为芥菜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新思路,为我国的芥菜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研究内容和方法:通过文献调研和实验探究,采用CRISPR/Cas9技术,具体策略如下:1.选择芥菜的目标基因,设计引物,并通过CRISPR/Cas9技术进行基因敲除或突变。
2.利用T0代或T1代进行筛选和鉴定,筛选出具有手性不育性状的芥菜杂交子代,进一步进行育种和纯化推广。
预期结果和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将构建出一种新型的芥菜基因工程难性不育系,并通过杂交育种方法,使其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和应用。
同时,本研究将为芥菜遗传基础和杂交育种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促进其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基因工程实验报告
基因工程实验报告基因工程实验报告引言:基因工程是一门前沿的科学领域,通过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编辑和改造,已经在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本实验旨在探索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可行性。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植物的抗虫基因转移到另一种植物中,以增强其抗虫能力。
通过此实验,我们希望验证基因工程在农业领域的潜力,为农作物的抗虫育种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实验方法:1. 选择目标基因:通过文献调研,我们选择了一种来源于大豆的抗虫基因。
2. 提取基因:使用PCR技术从大豆中提取目标基因的DNA序列。
3. 载体构建:将目标基因插入一个植物表达载体中,以便在目标植物中进行转基因。
4. 转基因:将植物表达载体导入目标植物细胞中,通过生物转化技术将目标基因导入目标植物的基因组中。
5. 筛选转基因植物:通过对转基因植物进行筛选和鉴定,确认是否成功将目标基因转移到目标植物中。
6. 抗虫性测试:将转基因植物和野生型植物分别暴露在虫害环境中,观察并比较它们的抗虫能力。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将大豆的抗虫基因转移到了目标植物中。
通过PCR技术和基因测序,我们确认了目标基因已经整合到目标植物的基因组中。
在抗虫性测试中,转基因植物表现出明显的抗虫能力,相比野生型植物,其受虫害程度明显降低。
讨论与分析:本实验结果表明,基因工程技术可以成功地将抗虫基因转移到目标植物中,从而提升其抗虫能力。
这为农作物的抗虫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基因工程,我们可以将不同物种的有益基因导入到目标植物中,从而增强其抗虫性、抗病性等特性。
这对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基因工程也面临一些挑战和争议。
一方面,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需要谨慎,确保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可控。
另一方面,基因工程的伦理和道德问题也需要认真思考和讨论。
因此,在推动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科学、环境和社会的各种因素。
本科论文开题报告
******大学2002级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芪合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学院:生命学院专业:生物技术021班姓名:***学号:12102004指导老师:刘** 高级实验师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白藜芦醇对植物来说,它是一种重要的植保索,能增强植株抵抗病原体的能力,并具抗癌、抗心血管疾病、抗突变、抗菌、抗炎、抗氧化、诱导细胞凋亡及雌激素调节等多方面有益人类健康的生物药理活性;因此。
对白藜芦醇的研究引起了生物医学界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从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具有如下几方面生理功能及健康促进功效:1 在防治心血管病方面的作用白藜芦醇通过与人体内雌性激素受体的结合调节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少人患心血管病的风险。
白藜芦醇还具抗血小板凝集作用,对血小板相互之间发生聚集形成血块并黏附在血管壁上的现象有抑制作用,从而抑制和减轻了心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白藜芦醇能抑制铜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还能通过螯合作用和消除自由基来保护低密度脂蛋白的过氧化,从而达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作用。
2 防癌作用白藜芦醇通过抑制人体内环氧化酶及过氧化氢酶的功能,可以对抗最初的细胞和亚细胞损伤,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达到防治癌症的作用,是一种很有希望的天然化学防癌剂。
3 保肝、利肝作用实验表明,白藜芦醇及其甙可以抑制类脂过氧化物在肝脏的堆积,从而减轻肝损伤。
另据报导,具有抗氧化性的白藜芦醇可以调整肝脏星形细胞和星状细胞的功能,由此具有抵御肝损伤的功能。
除此之外,白藜芦醇还具有抗炎、抗过敏、调节血脂、抗病原微生物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生物学作用,故在人体保健上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随着对白藜芦醇研究的不断深入,白藜芦醇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在日本已有将植物提取的白藜芦醇作为食品;在国内也有将含白藜芦醇的植物提取物制成具有降脂、美容和减肥、抗癌的胶囊;还可以将其添加到各种酒中,配制出对心血管疾病有良好预防作用的低醇、高白藜芦醇的新型保健佐餐酒。
开题报告:基因工程的问题及其研究及发展的教育研究
开题报告:基因工程的问题及其研究及发展的教育研究基因工程的问题及其研究及发展的教育研究1.引言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基因工程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生物技术最突出、最前沿的领域之一。
基因工程技术的推出和广泛运用,为人类带来了无限的科技发展和生产力提升,一些罕见病的治疗也已有非常好的效果。
但按已经成为科研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2.基因工程技术的介绍基因工程技术又称为基因重组技术,是一种能够将人工制造的DNA将其组装起来,使其能够表达其他目的性质的生物活性分子,这种分子可以是蛋白质、抗生素、激素等等。
基因工程技术作为一种信息学科学,通过基因表达、基因转移和基因修饰等技术应用于基因工程领域,从而收获了巨大的成功和发展。
3.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和成功案例生产化研究中有许多成功的基因工程示例,如,insu1in、hepatitisBvaccine、growthhormone、erythropoietin和抗体制剂等。
基因工程已经被广泛应用范围从植物、动物、人类、微生物到病毒等等。
目前正在快速研究中的细菌工程、药物工程等领域的新技术,推动了人类高质量、高效、高产的创新思维,包括作物的抗病、抗虫、增产;家畜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克隆以及育种生产上等等,都已实现基因工程的笼罩。
4.基因工程技术存在的问题基因工程技术的成功研究和开发,为人类带来了许多实现科技和生产信息化的可能性。
然而,一些基因工程技术也会面临许多争议和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潜在遗传病风险、种族主义和基因焦虑等。
4.1潜在遗传病风险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基因操作也是有风险的,假如对个人的基因进行操作出现问题,某些基因可能导致细胞恶性肿瘤的发生等等。
通常,这样的研究开发会成为社会和经济的负面影响。
5.2种族主义倾向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的基因与文化集体意义绑定在沙漏上。
这意味着,在基因科学和技术发展中,可能涉及到不同种族之间的基因差异,这将导致一些基因科研成果受到了种族主义的影响。
基因工程抗体与紫杉醇联用对BT474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因工程抗体与紫杉醇联用对BT474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意义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手段目前为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
其中化疗药物紫杉醇作为治疗乳腺癌的一线药物,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
然而,由于紫杉醇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因此,寻找联用药物成为研究的热点。
基因工程抗体是近年来研究的新型生物医药,其具有高效的靶向性和稳定性,在肿瘤治疗中应用前景广阔。
因此,研究基因工程抗体与紫杉醇联用对乳腺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基因工程抗体与紫杉醇联用在BT474细胞中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机理,并为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三、实验设计
实验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细胞培养:使用BT474细胞进行实验,将其在培养皿中进行培养并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2. 基因工程抗体的制备:通过重组工程技术制备基因工程抗体。
3. 细胞实验:将基因工程抗体和紫杉醇分别和BT474细胞共同处理并观察其对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4. 手性氨基酸的合成:通过手性合成技术制备手性氨基酸。
5. 分子生物学实验:分别提取细胞内的RNA和蛋白质,并进行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析其量的变化以及其对信号通路的影响。
四、预期成果
通过对基因工程抗体与紫杉醇联用在BT474细胞中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可以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同时,本研究还可以为基因工程抗体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生物基因工程开题报告
生物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利用基因工程开发生产新一代产品组长:计朝晖成员:程遂、赛国杰、王沛君、贾璐、雷宗衡班级:高二(1)班指导教师:雷涛时间:2011/11/26一、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利用基因工程开发生产新一代产品在食品、工农业、健康、环境、资源等多方面的应用。
以及与理、工、农、医等科技发展和伦理、道德、法律等社会问题的密切关系。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利用基因工程开发生产新一代产品既是现实生产力,也是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潜在生产力。
2、利用基因工程开发生产新一代产品是解决人类面临的食品短缺、健康问题、环境问题及资源问题的关键技术。
3、基因工程的研究与发展,将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人类社会带入新的历程,因此了解基因工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及时和重要的。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利用基因工程开发的新产品在农业上的应用2、利用基因工程开发的新产品在工业上的应用3、利用基因工程开发的新产品在医学上的应用4、利用基因工程开发的新产品在环境保护上的应用5、利用基因工程开发的新产品在国防上的应用四、课题研究的过程1、第14、15周确定课题,制作开题报告2、第16、17周查找、收集资料,进行课题研究3、第18周阶段性成果展示4、第19、20周及寒假前期继续深入课题研究5、寒假后期对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分析,撰写论文,进行后续工作,准备答辩材料6、答辩五、人员分工程遂:开题报告贾璐、赛国杰、王沛君:查找、收集资料计朝晖、程遂:分析、总结全体成员:成果展示雷宗衡:撰写论文五、课题研究的方式1、网上收集2、查阅书籍3、收看电视专题栏目六、成果展示形式1、论文2、相关资料、图片3、PPT等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认识到现代生物基因工程开发生产新一代产品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健康、环境和能源等将开辟广阔的前景。
了解现代生物基因工程开发生产新一代产品在开发生物资源、农业、环境、工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基因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understand yourself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others.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基因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设计)题目:农杆菌介导的西瓜NPR1基因遗传转化选题的意义:西瓜为葫芦科植物,是夏季重要水果。
近年来,西瓜生产中病毒感染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化学农药防治存在农药残留问题,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突出。
因此选用生物工程技术选育抗病毒的良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植物基因工程为抗病育种提供了新途径。
研究的主要内容:1、查阅收集文献资料,熟悉相关研究内容。
2、制订出研究方案、实验方法。
3、对西瓜种子进行浸染、共培养的时间的测定;4、开展不定牙分化、不定根生根的转化率的测量;5、试验在分化过程中不同激素浓度对分化过程的影响,并确定最佳浓度;6、试验在分化过程中不同Hy筛选浓度对分化过程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佳浓度;7、对实验数据、结果做出分析、总结。
研究综述(前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情况):1992年Serrano等用农杆菌介导法将hlaI基因转入西瓜,转化的西瓜在离体状态下对Nacl产生较高抗性。
1991—1997年黄学森、彭学贤、万莉、王慧中等,将WMV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西瓜植株,获得抗性材料,并获农业部批准进行安全释放试验。
1997年肖光辉等采用DNA浸胚法,将外源瓜DNA导入西瓜,变异株的生长势明显增强,而对照西瓜叶部病害较重。
1998年Chen-Shaw Chen等通过花粉管途径将抗镰刀枯萎并基因导入西瓜转化植株表现出枯萎的抗性。
1998年到年,中国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国家实验室、新加坡国立大学、山西金鼎种业公司合作,将WMV CP基因、ZYMV复制酶基因、CMV复制酶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成功导入西瓜植株,经温室及大田抗病毒鉴定表明:其抗性达到中抗以上水平。
但尚未见有关农杆菌介导法将NPR1基因转入西瓜的报道。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一、方法:农杆菌介导法二、步骤:1、外植体(西瓜子叶)的获得;2、农杆菌菌叶浸染子夜,置MS+6—BA1.0mg/L培养基、暗箱共培养2—3天;3、无菌水清洗4次后,无菌纸吸干,置MS+6—BA1.0mg/L + Cef 100mg/L+Hy培养基上诱导丛生牙的分化;4、转化牙转入MS+6—BA+IBA+Cef +Hy培养基中成苗;5、转2.0CM高的苗于MS+6—BA+IBA+NAA1.0mg/L+Cef +Hy 培养基中生根;6、将已生根的无菌苗移致花盆中,一个月后转入大田;7、 PCR检测。
基因工程大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和基因调控等相关技术。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基因工程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原理,通过体外操作,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实现对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改造和利用。
实验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基因克隆:通过限制酶将目的基因从基因文库中切出,并将其连接到载体上,构建重组质粒。
2. 转化: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使其在细胞内复制和表达。
3. 筛选: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
4. 基因表达:在受体细胞中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验证基因功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大肠杆菌、质粒、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PCR引物、引物延伸酶、DNA标记物等。
2. 仪器:PCR仪、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超净工作台、恒温摇床、高速离心机、培养箱、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基因克隆(1)设计PCR引物:根据目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用于PCR扩增目的基因。
(2)PCR扩增:将目的基因的DNA模板与引物混合,进行PCR扩增。
(3)限制酶切:将PCR产物与限制酶混合,进行酶切反应。
(4)载体连接:将酶切后的载体与目的基因连接,构建重组质粒。
2. 转化(1)感受态细胞制备:将大肠杆菌接种于YEB液体培养基,在恒温摇床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2)转化:将重组质粒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冰浴中处理,使细胞成为感受态细胞。
(3)涂布:将感受态细胞涂布于含有抗生素的琼脂平板上,在培养箱中培养。
3. 筛选(1)挑取单克隆:在平板上挑取生长良好的单克隆。
(2)PCR检测:对挑取的单克隆进行PCR检测,验证目的基因是否导入。
4. 基因表达(1)提取蛋白质: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进行蛋白质提取。
(2)Western blot:将蛋白质进行Western blot检测,验证目的蛋白的表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基因克隆:通过PCR扩增、限制酶切和载体连接,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
内蒙古大学生物技术 基因工程大实验开题报告
注:本报告务必在实验开始前交实验室教师审查,审查合格后方可开始实验。
7
6
4. 预期实验成果: SDS-PAGE 检测蛋白表达可观测到大小约为 33-40KD 的蛋白质大量表达。
5. 曾参与与本实验有关的学习和研究工作积累以及已取得的工作成绩: (学过基因工程课程、读过相关的文献、写过有关的综述、参加过相关的实验 设计或研究课题、获得过相关的学术奖励情况等)
曾学过《基因工程》等相关课程。
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一样,纳豆激酶的分秘表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纳豆 激酶基因在体外转录有两个启动位点,之间被 15 个核苷酸隔开;体内转录也 在这两个位点或其附近。下游位点(P:)具有一个独特的 d”识别序列。Moran 等人对该基因的 d”启动子和其它两种枯草芽孢杆菌的 d”启动子做了比较, 比较了它们的保守碱基序列,在一 35 区.P:启动子的共有序列为 5 个碱基; 在一 10 区共有序列为 8 个碱基.两区之间被 15 个碱基隔开。另外两个碱基区 可能调节该基因的表达.一个是在启动子上游 35bp 处的二分体对称区,另外 就是 mRNA 上核糖体结台位点,mRNA 上核糖体结台位点序列为:pppAA.A—A —G 一 0 0 A_0 00 U。 此外.在纳豆激酶基因的 105-336bp 处编码了一段有 77 个氨基酸的蛋白肽(pmpeptide),其有可能参与调节纳豆激酶的活性。纳豆 激酶的表达同其它枯草杆菌蛋白酶一样受葡萄糖阻遏和被许多 SpoO 孢子形
1
成突变株阻断,另外 Cat A、hpr、Scoe 突变株位点可以提高其表达。
参考文献 [1]谢秋玲,孙奋勇,廖美德,张玲,汪炬. 纳豆激酶原基因的克隆及表达[J]华 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6). [2] 朱立成,张耀洲. 纳豆激酶原核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J]浙江大 学学报(理学版), 2006, (04) . [3] Hong-Bo Hu,Shan-Jing Yao,Le-He Mei,Zi-Qiang Zhu,Byung-Ki Hur. Partial purification of nattokinase from Bacillus subtilis by expanded bed adsorption[J] Biotechnology Letters, 2000,22, (17) . [4] 付 利 , 杨 志 兴 . 纳 豆 激 酶 的 研 究 与 应 用 [J], 生 物 工 程 进 展.1995,15(15):46-49. [5]陈丽娟,沙长青,任永春等.纳豆激酶溶解血栓机制[J],中国生物工程杂 志,2003,23(4):53-56. [6] 丁贵平,蔡正森,王正刚.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及生化研究[J],氨基酸和生 物资源,2001,23(3):13-16. [7] 闫达中,许芳,李洁.纳豆激酶基因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活性表达研究
基因工程制备HSP70-肿瘤多肽复合物瘤苗以及体外实验的开题报告
基因工程制备HSP70-肿瘤多肽复合物瘤苗以及体外实验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肿瘤疾病是世界范围内的严重威胁之一,早期的发现和治疗是最有效的方式。
然而现有的方法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
因此,通过激发机体自身免疫功能来治疗肿瘤成为研究的热点。
肿瘤多肽疫苗受到广泛关注,但其效果并不如预期。
HSP70-肿瘤多肽复合物瘤苗是一种新型细胞免疫疫苗,能够有效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增强肿瘤多肽疫苗的免疫活性,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基因工程制备HSP70-肿瘤多肽复合物瘤苗以及进行体外实验,以期进一步提高肿瘤多肽疫苗的免疫活性,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1、基因工程制备HSP70-肿瘤多肽复合物瘤苗:将人HSP70基因与肿瘤多肽基因连接,构建HSP70-肿瘤多肽复合物基因,经过原核表达和纯化制备出HSP70-肿瘤多肽复合物瘤苗。
2、体外实验:使用采自健康人体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分别将其分离培养,分别用HSP70-肿瘤多肽复合物瘤苗、单独的肿瘤多肽瘤苗以及无药物处理的细胞作为不同实验组进行每日不同浓度的治疗。
观察不同治疗方案下细胞的增殖情况和细胞凋亡情况。
三、研究方法:1、基因克隆:将人HSP70基因和肿瘤多肽基因进行拼接,建立HSP70-肿瘤多肽复合物瘤苗基因。
经过酶切和连接等技术,将基因构建到适当的质粒载体中。
2、原核表达:利用大肠杆菌作为宿主菌,转化质粒,进行诱导表达和纯化操作,得到HSP70-肿瘤多肽复合物瘤苗。
3、分离培养单个核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使用梯度离心法分离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
4、实验操作:将分离培养的细胞分别用肿瘤多肽瘤苗、单独的HSP70-肿瘤多肽复合物瘤苗以及无药物处理的细胞作为不同实验组,每日添加不同浓度的药物对细胞进行治疗,观察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
四、预期结果:1、成功构建了HSP70-肿瘤多肽复合物基因,并表达纯化得到HSP70-肿瘤多肽复合物瘤苗。
碱性磷酸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 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开题报告
3
3. 实验进度(10 天之内):
第零天
摇菌(大肠杆菌 2 管,及 DH5α,BL21)配制 LB 培养基,PCR 扩
增
上午 连接,制备感受态
第一天 下午 转化,接种 PET-his
第二天 上午
下午
挑菌 提质粒,跑电泳
第三天 上午 酶切、跑电泳、回收、连接
第四天 上午 转化
第五天 上午
下午
挑菌、配制蛋白胶 提质粒、跑电泳、pcr 扩增
编号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 基因工程实验室
本科基因工程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碱性磷酸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 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学生姓名: 孟祥东 年 级: 2012 级 专 业: 生物技术基地班 指导教师: 王郑 张立全
2015 年 7 月 2 日
学生姓名 孟祥东
民族
汉族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4]唐云明.泥鳅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性质[J].水产学报,1997,21(3):
336-339.
1
二、实验方案 1.实验内容和实验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实验内容:利用基因工程实验技术操作碱性磷酸激酶基因,将已连接在 Pmd19-t 载体上的 碱性磷酸激酶酶源基因用 PCR 扩增出 837bp 的纳豆激酶的基因片段,与 T 载体连接后导 入感受态的 DH5Aα菌种筛选鉴定。用双酶切切下纳豆激酶的成熟基因片段,插入带有 6 个组氨酸标签的原核载体 pET-his,导入 BL(21)DE3 感受态菌种诱导表达纳豆激酶蛋白质, 用 SDS-PAGE 鉴定。
碱性磷酸酶在酶联免疫等生化检测中有重要作用,是许多生化反应试剂盒的检测酶。目 前国内市场引用的碱性磷酸酶都是从国外进口,并且是有牛、猪肝提取,价格昂贵且产量 不高。从大肠杆菌提取的碱性磷酸酶成本低,热稳定性好,而且能用基因方法实现蛋白质 定向标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基因工程实验室本科基因工程实验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碱性磷酸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学生姓名:年级:专业:指导教师:年月日学生姓名民族族性别出生年月论文题目碱性磷酸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开题时间年月日结题时间年月日项目来源本科生基因工程大实验课一、立论依据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P)是一种非特异性磷酸单酯酶,能催化磷酸单酯的水解反应,产生无机磷酸和相应的醇、酚或糖,也能催化磷酸基团的转移反应。
AP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动物体内,在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并广泛应用于诊断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等领域。
1 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20世纪80年代相继完成了大肠杆菌AP、人胎盘型AP、人肝/骨/肾型AP、人小肠型AP和酿酒酵母AP氨基酸序列的测定,通过序列比较发现相似性为25%~30%,活性部位高度保守,都保留了Ser102残基、Arg166及金属离子配体,这些保守的与催化活性相关的基团暗示了不同来源的AP具有相似的作用机制。
另外,功能相似的磷酸二酯酶,如蜡状芽孢杆菌中的磷脂酶C、桔青霉中核酸酶P1,它们的活性部位和金属离子结合位点与大肠杆菌AP相似。
所以,大肠杆菌AP还可作为其它磷酸酯酶和以金属离子作辅助因子的磷酸酯酶的研究模型。
AP确切的生理功能还不十分清楚,但认为它对有机体内磷代谢的调节有重要作用。
大肠杆菌AP的结构基因是phoA,它是pho调节子的一部分,pho调节子主要调节磷的转运和代谢。
Phobox是pho调节子所有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共有序列,受PhoB蛋白的调控。
phoB基因产物直接激活pho调节子的转录,而PhoB蛋白又被PhoR蛋白磷酸化激活。
细胞外磷的水平是调控PhoR的信号,信号传递通过大肠杆菌Pst系统实现。
当接收到环境信号后,PhoR再去调节PhoB,而PhoB就是大肠杆菌AP结构基因phoA的直接转录调节者。
当处于低磷状态时,PhoR使PhoB磷酸化,激活大肠杆菌AP结构基因phoA的转录;当处于高磷状态时,PhoR会使PhoB去磷酸化以阻止phoA大肠杆菌AP结构基因的转录。
2 哺乳动物碱性磷酸酶此外,哺乳动物碱性磷酸酶哺乳类AP和大肠杆菌AP基本三维结构框架非常相似,与催化活性相关的部位高度保守,2001年获得PLAP的X-射线晶体结构也证实了这一点○1,所以哺乳类AP与大肠杆菌AP应具有相似的催化机制。
但哺乳类AP也有其特点,如哺乳类AP主要为膜结合蛋白,它们通过磷脂酰肌醇葡聚糖锚定在细胞膜外侧;另外,细菌AP是由单基因编码,而哺乳类AP则是多基因编码的,细菌的AP分子两个亚基完全相同,而哺乳类AP分子两个亚基可能不同。
哺乳类AP确切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
目前认为骨骼的矿化依赖于正常的AP的活动,对此观点最直接的证据可能是低磷酸酯酶症。
低磷酸酯酶症是一种先天性代谢紊乱的骨疾病,为TNAP编码的结构基因发生突变,使血液中AP活力低于正常水平,表现为骨化及骨发育不全,至今已有200多种TNAP突变基因型被报道,虽然还无法治愈,但最近间叶干细胞移植的成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2。
另外,在运输营养物质的组织中如小肠上皮刷状缘表面、胎盘合胞体滋养层表面、胆小管表面细胞膜上AP的含量很高,提示AP与磷酸的转移和代谢有关。
总之,不同组织和器官的AP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有一些仍然是未知的。
3 碱性磷酸酶的应用AP在医学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有广泛的用途。
在临床医学上,测定血清中AP的活力已成为诊断和监测多种疾病重要手段。
AP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患这些疾病时,肝细胞过度制造A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AP明显升高○3。
而血中肠型AP明显升高可见于各种肠道疾病,也有文献报道某些消化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血中还可以出现免疫球蛋白复合物型AP,此种AP同工酶出现的机理尚未清楚。
AP同工酶作为肿瘤组织的一个标志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如肺脏、睾丸、卵巢、胰腺、结肠和淋巴组织等恶性肿瘤病人血清中含有PLAP。
骨型AP作为骨代谢异常的标志物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血清骨型AP活力的定量测定可作为监测骨形成变化的有效参数,在其他的骨代谢异常疾病(如骨软化症、佝偻病等)及早期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人、慢性肾衰病人、接受肾脏移植的病人血清中的骨型AP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对骨型AP 活性的检测及动态观察将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的监测、病情预后等提供有效的依据○4。
在动物饲养和疾病诊断方面,AP是反映成骨细胞活性、骨生成状况和钙、磷代谢的重要生化指标。
钙、磷供应不足对动物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骨结构异常、软骨病、食欲降低、生长迟缓、生产性能下降等。
年幼动物血液AP主要来自骨骼,随着动物长大成熟和骨骼成年化,来自骨骼的AP逐渐减少。
在动物营养研究中,血清AP活性常作为重要的生化检测指标协助评定日粮钙、磷水平的适宜程度。
在动物疾病诊断上,依据骨质疏松等骨骼疾病发生时AP活性的变化规律,可应用血清AP活性来诊断因钙、磷及VD失调所引起的骨质疾病。
临床骨型AP的检测比血钙测定体内钙营养水平更具敏感性,因此,国内外研究一致认为骨型AP是反映骨改变全过程最正确的指标,其特异性、灵敏度及准确性优于其它物质的检测○5。
另外,在动物患肝疾患、胃肠疾患、肾脏疾病和缺锌时,血清AP 均会有改变,如果继续对脏器特异性、AP变化机制、AP在不同动物体内生理功能深入研究,会使AP在兽医临床上意义更大。
在免疫学研究方面,已广泛应用AP标记抗体进行酶联免疫荧光反应(ELISA)和Western印迹分析,即将AP与显色剂或去磷酸化后能发光的底物相互作用来揭示靶与检测酶复合物的存在,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相比,AP用作标记酶的优点是稳定性高、灵敏度高,缺点是成本高、标记困难。
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用AP催化除去DNA分子的5c末端磷酸基团以防止载体自连是基因克隆中的常规手段之一。
用AP脱去5c末端磷酸基团,再用(C-32P)ATP 标记5c末端,可用于化学测序,RNA测序和特异性DNA或RNA片段的图谱构建。
应用AP代替同位素标记核苷酸探针用于分子杂交。
研究中最常用的AP有:(1)细菌碱性磷酸酶(BAP);(2)SAP(来源于一种北极虾);(3)小牛肠碱性磷酸酶(CIAP);(4)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和分泌性碱性磷酸酶(SEAP),后者是前者的C末端短缺版,与PLAP相比,SEAP没有PLAP的C末端最后24个氨基酸(这24个氨基酸构成了与糖基化磷脂酰肌醇靶向锚定的区域)。
另外,将phoA基因与其它基因融合表达杂合蛋白可用于基因表达的研究。
目前工业上一个普遍的应用是基于巴氏杀菌可破坏AP,因此将AP作为检验牛奶的巴氏灭菌的标志。
4 展望AP的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对于AP的结构、功能、性质、作用机理、活性调控等方面的研究均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将研究目光聚焦在AP的生理功能及应用上,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如Lallˆs研究结果认为,肠型AP在保持肠道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膳食可以影响它的活性,肠型AP具有参与调节碳酸氢盐分泌和十二指肠pH、通过脱磷酸作用控制细菌内毒素诱发的肠道炎症等功能○6。
但对该酶在生物体内确切的生物学功能、工作机理,以及哺乳类AP的晶体结构分析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科研手段的进步、对AP认识的不断深入,将使AP在科研和临床诊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①Le Du M H, Stigbrand T, Taussig M J, et al. Crystal structure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from human placenta at 1.8 A resolution implication for a substrate specificity[J]. J Biol Chem, 2001,276(12):9158~9165.②Orimo H. The mechanism of mineralization and the role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in health and disease [J].J Nippon Med Sch,2010,77(1):4~12.③Fernandez N J, Kidney B A. Alkaline phosphatase: beyond the liver[J]. Vet Clin Pathol, 2007, 34(9):68~70.④周新,涂植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⑤王石莹,闫素梅1碱性磷酸酶在动物骨骼代谢中的研究进展[J].饲料博览, 2009(4):14~17.⑥Lallˆs J P. 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 multiple biological roles in maintenance of intestinal homeostasis and modulation by diet [J]. Nutr Rev, 2010, 68(6):323~332.二、实验方案1.实验内容和实验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实验内容及目标:1)质粒DNA的小量制备:提取表达载体pET-His2)质粒DNA电泳鉴定3)质粒DNA的酶切4)PCR扩增制备目的基因5)目的基因片段与载体连接6)从琼脂糖凝胶中回收DNA片断7)感受态菌的制备8)细菌转化9)转化克隆的筛选和鉴定10)外源基因的诱导表达11)SDS-PAGE检测表达蛋白关键问题:a.IPTG诱导量及诱导时间的优化;b.超声破碎的方案优化。
2.实验思路、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实验思路:按照技术路线完成试验。
实验方法:电泳PCR扩增原核诱导表达等。
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实验室相关技术成熟,实验人员熟悉相关的实验内容以及方法,实验的可行性很高。
3. 实验进度(10天之内):准备:发放实验器材,摇pET-His,pMD-18T-NK。
第一天:提质粒并PCR扩增NK,然后与pMD19-T连接过夜。
第二天:作感受态DH5a。
EcoRI和BamHI双酶切pET-His。
pMD19-T-NK连接液转化DH5a 涂板。
回收pET-His。
第三天:挑p-T-NK平板克隆,摇菌。
提质粒pMD19-T-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