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审美意识形态_视角看布迪厄的美学批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 审美意识形态视角看布迪厄的美学批评
从 审美意识形态视角看布迪厄的
美学批评
张意
摘 要:中国文艺美学界提出的 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极大的理论整合与发展潜力,它使我们能
够从新的层面和框架来理解文学与社会、审美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本文以布迪厄的美学批评为
例,试图分析西方批评理论整合审美和意识形态两重维度的复杂过程。本文揭示了布迪厄的美学批评
与当代西方批评理论的对话和差异性重构关系,以及布迪厄的美学尝试以反康德美学的方式重返康德
提出的审美自律的价值追求。本文希望通过这一例证,来彰显 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布迪厄;审美意识形态;实践理论;文学场;重返美学
一 审美意识形态话语的双重特质
中国文艺美学界对于文学的双重性,即社会意识形态性和审美独立性的张力关系的认识经过百年来的社会文化变迁的淘洗,如今积淀为富有本土创见的文学 审美意识形态话语的理论体系。将文学视为审美意识形态话语,这显示出文学话语的双重性:一方面,文学摆脱经验现实和社会的关系而具有审美的自律性;另一方面,它又属于经验现实、整个社会网络,因而成为社会性事实。! 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不断整合与发展使得它具备极大的理论开放性,能够在新的层面和框架中探讨文学与社会、审美与意识形态的辩证关系。
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提出和阐发与中国现代文学和社会语境有密切关联,它既体现出中国文艺创作和批评界对于文学作为有机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社会、政治功能的重视,同时审美意识形态强调了文学不同于政治、宗教、法律等意识形态话语的独立审美价值,这一认识吸收了中国文艺美学对于文学艺术以审美符号、形式为自身立法这一基本属性的深刻体会。基于独立的自为逻辑,审美性的符号和形式与其他同质性、虚妄的总体性意识形态话语之间形成既联系又对抗的关系。 审美意识形态将一度被抽象为审美形式的文学重新置于历史空间,还原文学与社会话语、历史权力之间的微观或宏观交流。在这个意义上,从审美意识形态进行文学研究,意味着以相对独立的知识话语进行广泛的文化参与、文化关怀,从而加入社会公共空间丰富而复杂的辩论和探讨。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话语的理论概括的开放性维度,来自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实践和理论总结的历史,来自于当代批评对于中国文化和文学传统的体认,以及站在新的历史语境跨越古今的时空距离,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换的批评意志,同时也来自于中国文艺美学对广义的20世纪以来的西方批评理论(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美学、文化研究)的接受和对话关系。当代西方批评理论首先通过语言论转向,转换了旧意识形态批判范式,此后经历了文化批评的意识形态回归。新的意识形态批评结合了当代理论成果,深入分析主体性构成,抨击消费社会的商品化审美趣味,意在重构美学、回归审美的价值追求。本文以布迪厄的美学批判为例,希望揭示当今西方文学批评整合审美与意识形态两个维度的复杂关系和过程。从这一例证的分析,由此说明中国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广泛意义。
二 布迪厄与阿尔都塞关于 意识形态
理论的影响、对话关系
意识形态理论在战后的西方曾遭遇极大的危机,传统意识形态理论所内含的意识与物质实践、真实与虚假等二元对立关系受到 语言学转向后的结构-后结构主义理论的质疑。法国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路易∀阿尔都塞富有创见地结合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和拉康的镜像理论,重新解读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说。经过这次理论刷新,意识形态概念褪去了它的意识哲学的旧壳,与拉康意义上的无意识语言结构论结合起来。阿尔都塞将意识形态和主体的虚幻性联系起来,意识形态询唤了主体,反过来主体通过想象关系建构了自己的意识形态。阿尔都塞认为: 主体的范
焦点∀审美意识形态论∀当代文坛∀2010.5
畴是主体意识形态的构成要素,但同时##只有在主体的意识形态具有将具体的个体作为主体∃构成%的(界定它的)功能的情况下,主体的范畴才是总体意识形态的构成要素。&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说将源自意识哲学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语言学的革新,并且阿尔都塞将意识形态落实到物质实践层面,他消除了意识和物质实践的虚假对立,以反叛的方式保存了这一概念的批判力量。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于主体的询唤是通过一系列社会机构、制度的物质性实践从不同层面共同完成的。他曾举例:一个警察在大街上对某人喊 喂,你别动时,通过呼喊,警察把那人询唤为一个主体,而通过转身,那人接受了警察的询唤。意识形态成为个体对于他们的生存环境的想象性体验,人通过意识形态获得自己的身份想象。关于艺术,阿尔都塞指出艺术的功能在于它促使我们看到它从中诞生的 意识形态的虚幻性,而主体还浑然不觉,误以为是自然的 真实。∋文学批评正是以警醒、审慎的 症候阅读去发现、继而撕破、凿开意识形态的裂缝。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论尽管赋予审美艺术以积极的意义,但阿尔都塞没有深入阐释艺术和意识形态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受阿尔都塞理论启迪的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从阿尔都塞开拓的路口走得更远。布迪厄发现阿尔都塞虽然解决了意识和物质实践的对立关系,将意识形态的询唤落实到市民社会的家庭、教会、学校等物质实践中,但他过于忠实于结构-后结构的语言学范式,以至于未能进一步阐释意识和物质实践的深层、多维度的交互作用。
青年时代的布迪厄深受萨特存在主义哲学和阿尔都塞、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范式下的人文科学思想的影响,但很快他就从理论崇拜中清醒,他意识到需要超越这种主体/结构、意识/形式之间的对立,需要重新改写由涂尔干开拓的法国社会学传统。 这样说来,我想再次引入行动者(agents)这个概念。列维-斯特劳斯以及其他包括阿尔都塞在内的结构主义者都试图消除行动者,使之简单地成为结构的副产品。我所说的行动者,不是主体。行动者并不仅仅按照规则行动##他们(即行动者)把生成性的习性(hab itus)原则合并到行动中。(显然布迪厄眼里的社会行动者不是常识意义上的或主体论的行动者,不是一个优越并且控制着客体的主体,也不是一个总是洞悉社会规则的理性的行动者。相反,对于社会行动者而言,他的大多数选择和行动并非完全受制于清晰的理性,或者说,在他的清晰理性之后仍然潜伏着深深的潜意识动机、愿望或幻象,就像布迪厄多次以 无指挥的交响乐队这一隐喻来说明行动者在受身体习性支配时的情形。行动者的生活风格的选择、工作职位的赢取等等行为并非都在理性筹划之下完成,而是往往受制于他/她的早年生活经历、家庭教养和教育背景。
引入了介于主体和结构之间的行动者,使得布迪厄能够走出结构的牢笼或语言的迷宫。这一理论突破使他有余暇环顾行动者所从属的社会场域,考察行动者的习性和场域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在这种张力冲突中行动者有意无意所积累的资本(文化资本、象征资本等)。通过习性、资本和场域建立起的实践逻辑,布迪厄将分析的目光投向教育、文化趣味、摄影、文学场域、绘画等等文化领域。从社会学进入文化场域甚至进行审美趣味分析,这看起来像是社会学家的出位之思,但布迪厄习惯于穿越边界,走向神魅之地。)他的文化社会学非常小心地避开19世纪泰勒等人建立的文学社会学的短路错误,即把文学直接视为对于社会历史的反映,将文学和意识形态话语进行连接。布迪厄比前人更有启发性的地方在于,他肯定了文学的独立价值,他认为文学因为对审美价值的自觉,从而确立了它在社会空间中的自足性与合法性。
三 对趣味意识形态的祛魅
布迪厄的后期研究越来越注意到一种伴随着个体消费、审美趣味或偏好的新型资本主义在各个领域的发生,他还发现不同场域产生的结构性变迁引发了文化、社会的革命和冲突,如1968年5月的法国学生运动就是这种结构性转型的直接和间接后果。在∗艺术的法则+(The Rule of the A r,t1992)、∗世界的苦难+(TheW ei gh t of t heW orld,1993)、∗帕斯卡的沉思+(Pascali an M e d itati ons,1997)等书中,他反复诠释习性作为身体知识与场域历史和个体轨迹之间的动态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他谈及习性在应对场域变迁时可能发生的调整或滞后。,
习性生成于社会场域中,一个人接受教育、工作创造、旅游购物和参加社会活动等生活经验,都将随着岁月积淀和心理调适而形成他的文化习性。在布迪厄看来,身体习性也是个体历史与他所处身的场域历史的 共谋,它们之间是一种未经理性验明或反思的关系,所以个体的文化习性往往成为个体生活轨迹的标志或泄露。文化习性作为知觉、判断和行动的分类系统,它形成于个体和场域的互动关系中,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可以置换和调适。习性也与不同形式的资本相关。拥有资本意味着占有不同形式的资源,金钱和财富固然可以为人换取悠闲而有品位的生活,而物质的或象征的文化资本,比如作为职业谋取通行证的学历证书、文化古董、收藏品,或者受到权威机构认可的文化地位、文化能力等等同样可以兑换为金钱和社会关系,兑换为更丰富的象征资本,跻身于上流 高尚生活。那些富有经济资本、文化资本或象征资本的人相对于资本缺乏者在场域发生根本性变革时,也是最容易调整自身并最先取得有利位置的人。相反,由于或经济资本或文化资本或所有资本都处于贫乏状态的个体则被社会场域自然边缘化,被安置到场域的被支配位置。
从 习性即实践逻辑的视角,我们可以观察文化与身体的关系,观察文化如何界定和编码感性,个体的感性体验又如何下意识模仿或挪用、乃至修改文化等级价值,又如何在社会空间中呈现象征空间的隐形逻辑。习性的再生产、习性的新生都与社会或某个场域的等级结构的建立、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