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语篇分析看民间故事的语言魅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语篇分析看民间故事的语言魅力摘要:本文以山东省聊城地区口耳相传的一则民间故事《买话》为例,首先从宏观到微观对其进行语篇分析,以寻找民间故事在风格语域,叙事结构,句子推进等方面的特征,发现民间故事经久不衰的语言魅力;随后文章又简要探讨了此类故事的交际目的和交际意义。

关键词:语篇分析民间故事语言魅力交际意义
引言
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有些故事主题明媚优美,当它们传入文人墨客耳中后,被不断地改编润饰,于是华美变身,成了文房瑰宝,以书面的形式流传至今,如《梁祝》,《桃花扇》等。

而另外一些故事主题涉及憨傻呆痴,为文人雅士所不齿,便难登大雅之堂,只能口耳相传,成为“地下故事”。

但是反而观之,这些故事虽未记录纸上,却也能被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其中必有其语言魅力所在,也必有它存在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来看一则山东省聊城地区的民间故事《憨小买话》。

一个憨小,结婚了。

要走亲家去。

他媳妇是老三,上边两个姐姐,都那一天去。

他媳妇说:你到那里再没话说,给你十文钱,去买话去吧。

就给喽他十文钱,拿着就走了。

走到一片芦苇间,看见一个猪该那儿(在那儿)拱芦苇根哩。

偃准(正好)有个秀才走那海儿(那地方)啦,那个秀才看见后说“猪拱龙经”。

用么(为什么)叫“猪拱龙经”恁?你想想那个芦
苇根让猪一拱,露出来哩都是白根。

拱哩乱打胡(乱七八糟的)哩,不就是龙经啊。

憨小问:你将才(刚才)说哩么?我给你三文钱,你把这句话再给我说一遍。

嗯,他就跟他说了,他说:猪拱龙经。

哦,他就记准啦。

又往前走,走到一个拆楼哩地屯儿(地方),人家都该(在)那海儿(那地方)拆着楼哩。

拆楼哩那个人说话玩儿哩,说“高楼下拆”。

哈,憨小又听见啦。

憨小说,“我再给你三文钱,你给我再说一遍。

”人家说:“行,高楼下拆。

”人家又挣了他三文钱,说喽一句话。

他就又走,又走走到一个河间(指到了某个地点)。

那个河里河水干啦,光剩喽一些淤泥。

太阳一晒,一干,那个土就卷起来了。

看见卷起来了,一个人该这海儿(这地方)过,说“天干地卷书”。

哈,他又给人家三文钱,他说“我再买你这句话吧”。

“天干地卷书”。

人家给他又说喽一遍。

哈,最后剩一文钱。

拿着这一文钱回家了,学喽三句话。

走家里,就把这剩哩一文钱给他媳妇啦。

他媳妇问他,“买话喽吗?”“买啦!”“行,买啦。

买啦就没事啦。

走吧。

”就走亲家去啦。

走他老丈人那里,都入座啦。

大姐姐家、二姐姐家(大姐夫、二姐夫)都去了,也上上菜了。

他老岳父就问,他问:“恁(你们)读哩什么经啊都?”他大姐姐家、二姐姐家都没哼哼(吱声)哩,那个憨小就说“猪拱龙经”。

好(语气词)!他老岳父一听,惊哩了不地。

就说,咦,这个憨小今儿哩咋这么精啦!说哩这话这么在本
儿(有道理)。

又问他们:“恁这会儿哩学到那一册(当地方言读chai)啦?成天家搁家里(在家)学习”。

他说,“高楼下拆”。

哎呀,喜的他老岳父了不地。

又问他们,“念地什么书啊”。

他说“天干地卷书”。

哈,喜哩他老丈人没法儿,就说他这几个闺女女婿,还是他三闺女女婿好,叫他三闺女女婿坐上座吧。

一、风格语域——自然流畅的生活化语言
风格如何与每个说话者的倾向和言语习惯相关;而语域处理的则是整个语篇在不同情境下应用不同的语言(dooley & levinsohn,2000:6)。

该故事用乡音叙事,讲述对象一般为小辈或亲近之人,所以语言随意,比如常用语气词“吧”“啦”“喽”“哩”等。

因在非正式的语境中,一些词句是与普通话差异甚大的土话,如“用么”,“将才”,“那海儿”,“在本儿”等。

同时,口语叙述中不免多些重复,从句表现较多。

如:“他就跟他说了,他说:…”,“他就又走,又走走到一个河间”,“那个土就卷起来了。

看见卷起来了,”“行,买啦。

买啦就没事啦。

”另外,文章中也体现了口语叙事的另一特点:省略。

文中省略的成分有主语、宾语、时间状语、原因状语等,但是实际上,这些成分的省略并未影响听者的理解,反而使得语言简洁,更加自然流畅。

这些语气词和当地土话,虽未经精雕细琢,却更显生活化,更易拉近讲故事的人与听者距离;而重复与省略技巧的运用则使得情节更加引人入胜,自然流畅。

二、叙事结构——简明清晰,情节完整
人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把句子整合,形成语义组(thematic groupings)(dooley & levinsohn,2000:18)。

这些句子构成的语义组所反映的正是观念上的模块,这就正如我们看到的一幕幕戏剧。

而通过观察这一个个的模块在时间、地点、事件和人物等方面的转换,可以剖析该语篇的内部结构。

通过对信息紧密性的分析及时间、地点、事件、人物的转换,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分为6个模块,分别以模块1-模块6标志。

每个模块基本信息如下: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功能
模块 1 在家里家憨小,媳妇为何要去买话背景
模块 2 走到芦苇地芦苇地憨小,秀才买到第一句话事件1
模块 3 又往前走高楼下憨小,拆楼人买到第二句话事件2
模块 4 又走河憨小,过路人买到第三句话事件3 模块 5 走家里家憨小,媳妇到家交差影响
模块 6 走老丈人家老丈人家憨小,老丈人,俩姐夫走亲戚,使用买到的三句话,获赞誉高潮
结局
通过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整个故事的线索是“买话”。

故事中所有的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以及人物变化而逐步发展,
直至高潮。

而模块与模块之间也因时间、地点、事件和人物这四个构成语义转换的因素的变换而愈加清晰可辨,从而整个语篇结构分外分明,让听者一听即明。

同时符合记叙文标准的叙事模式:背景设置——故事发展——高潮——结局。

这种模块分明,结构清晰,情节完整的故事易于老百姓接纳记忆,也应是此类民间故事流传久远的一大魅力。

三、句子推进方式——多种主位推进模式并用
主位和述位的概念最早由布拉格学派的创始人mathesius (1947)提出。

位于句首的成分称为主位,其余部分称为述位。

“前后句子的主位和主位之间,述位和述位之间,主位和述位之间会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联系变化。

这种动态的变化发展体现了语篇的信息流程:已知信息引发新信息,新的信息又不断地成为已知信息,并以此为出发点,再触发另一个新信息。

随着各句主位的向前推进,整个语篇逐渐展开,直至形成一个能表达某一完整意义的整体。

这种联系和变化被称为主位推进模式。

关于主位推进的模式,朱永生、严世清(2001)总结了4种常见的主位推进类型,即主位同一型(平行型)、述位同一型(集中型)、直线延续型和交叉接应型。

”(黄丽燕,2008)
在本文的故事中,以上所述的四种常见的主位推进方式均有表现。

1、主位同一型(平行型)(主位相同,述位不同):t2=t1
憨小(t1)又听见啦(r1)。

憨小(t2=t1)说,“我再给你三文
钱,你给我再说一遍”(r2)。

2、述位同一型(集中型)(主位不同,述位相同):r2=r1
你(t1)想想那个芦苇根让猪一拱,露出来哩都是白根(r1)。

【猪】(t2)拱哩乱打胡(乱七八糟的)哩,不就是龙经啊(r2=r1)。

3、直线延续型(前一句的述位或述位的一部分成为后一句的主位):t2= r1
他(t1)就又走,又走走到一个河间(指到了某个地点)(r1)。

那个河里(t2=r1)河水干啦,光剩喽一些淤泥(r2)。

4、交叉接应型(前一句的主位是后一句的述位):r2=t1
【他】(t1)走家里,就把这剩哩一文钱给他媳妇啦(r1)。

他媳妇(t2)问他(r2=t1):
在这一故事中,四种常见的推进模式结合使用,使得文章的句式丰富,叙述步步展开,语义连贯流畅,情节扣人心弦。

四、交际意义——深藏于民的人性化关怀
这些无法“上书面”的民间故事主要是劳动大众在闲暇之余逗趣取乐,拉近关系,丰富生活所用。

故事中不乏这种“憨小”“憨妮”。

在人们口中,这些主角看似愚钝,但是在关键时刻要么灵光一现,要么语出惊人,要么歪打正着。

他们不再是人们嘲讽欺侮的对象,反而因机缘巧合扬眉吐气,而那些自认为聪明的角色却丢了脸面。

这种故事反映出了普通大众对弱势群体的包容和同情,体现了深藏于民的人性化关怀。

在听故事时,人们不觉莞尔,笑过乐过后便在潜移默化间对身边的憨傻呆痴之人多了份亲近和关爱。

这也
是这类故事受人们喜爱的原因。

结语
本文通过对民间故事《憨小买话》的语篇分析,发现其在风格语域上随意自然,生活气息浓厚;在叙事结构上简明清晰,情节完整;在句子推进方面模式多样,连贯流畅。

确实有其经久不衰的语言魅力。

最后,此类故事也富含对弱势群体的包容与关爱,显示出深藏于民的人性化关怀。

参考文献:
[1] doorley,r.a.& levinson,s.h. analyzing discourse: a manual of basic concepts[m]. grand forks:sil international,2001.
[2]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面面观[j].国外外语教学,2002(4).
[3]黄国文.功能语篇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a(12).
[4] 黄丽燕.主位、述位推进与语篇分析[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8(4).
[5] 徐盛桓.主位与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2(1):1-9.
作者简介:徐秋征(1987.12—),山东聊城人,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