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有趣的民间故事》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惊动”、“感谢”等词语造句;(3)了解课文的梗概,理解猎人海力布无私无畏、热心助人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讨论、汇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角色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文学的感情;(3)感受猎人海力布的无私无畏、热心助人的品质,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角色情感。
难点:学会本课生字,会用“惊动”、“感谢”等词语造句。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2. 生字卡片;3. 相关民间故事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b. 引导学生回顾猎人海力布的品质;c.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猎人海力布的哪些品质?2. 学习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b.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c.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d.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角色情感。
3. 学习生字a. 学生自学生字;b.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掌握情况;c. 学生互相交流,巩固生字。
4. 课堂小结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b.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2. 抄写生字,每个生字写5遍;3. 收集其他民间故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课件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思考和想象的学习氛围。
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七、教学步骤1. 回顾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课文学习:引导学生逐段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角色情感。
3. 生字学习: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穿插学习生字,巩固学生对生字的掌握。
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培养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故事,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民间故事的特点。
3.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感悟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对民间文化的认识,提高传承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相关民间故事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跟读。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解决生字词,解释难点。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故事节奏。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2)学生合作讨论,分享对民间故事的理解。
(3)教师总结讨论成果,强调故事所传达的价值观。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民间故事的特点。
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搜集其他民间故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
对于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教师应积极寻求改进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七、评价建议:1. 学生朗读课文的流利程度和生字词的正确运用。
2. 学生在合作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深度。
3. 学生对民间故事的理解和传承意识的体现。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民间故事的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对故事的理解。
民间故事阅读教学设计
民间故事阅读教学设计一、引言民间故事是中华文化瑰宝之一,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和人生智慧。
通过阅读民间故事,学生可以培养阅读兴趣、拓宽文化视野、理解人生哲理。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阅读民间故事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民间故事的定义和特点;2. 学习阅读民间故事的技巧和方法;3. 培养学生对民间故事的理解和欣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与步骤1. 教师导入介绍民间故事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民间故事的意义和价值。
2. 学生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民间故事进行讨论,分享彼此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示范教师选择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民间故事进行讲解和阅读示范,注重讲解故事的背景和故事中含义。
4. 学生合作阅读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分发给每个小组的民间故事,结合故事中的主题和故事情节,进行讨论和解读。
5. 学生表演与创作学生根据所阅读的民间故事,自由发挥,在小组内进行剧本创作,并进行表演。
6. 课堂展示和总结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展示他们创作的小品、剧本或其他形式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教学资源1. 民间故事教材或故事书籍;2. 乐器、音乐等相关音频设备;3. 剧本创作和表演相关的道具。
五、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阅读活动中的发言;3. 学生创作和表演的能力和表现。
六、延伸活动1. 指导学生自行收集和整理民间故事,并进行分享;2. 组织学生参观民间文化展览或传统民俗活动,加深对民间文化的理解和认知;3. 组织学生参与编写民间故事集,进行出版和宣传。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和欣赏民间故事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了阅读和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创作和表演活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然而,在教学中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发挥创意,加强他们对民间故事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民间故事 公开课教学设计
民间故事公开课教学设计
引言
本教学设计旨在为公开课设计一堂有趣且富有活力的民间故事课程。
通过故事的讲解和互动活动的安排,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欣赏中国民间故事的魅力。
教学目标
- 通过民间故事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
-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
1. 介绍民间故事的背景和定义
- 解释民间故事的概念
- 介绍中国民间故事的历史和重要性
2.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故事
- 挑选几个著名的民间故事,如《牛郎织女》、《捉鬼图》等- 解读故事的内涵和寓意
3. 讲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 逐段讲解故事的情节和事件
- 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4. 进行互动活动
- 分组讨论和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启发
- 设计小组互动游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合作
教学方法
- 教师讲解和示范
- 学生小组讨论和分享
- 团队合作和互动游戏
教学评估
- 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解读
- 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展示
结束语
通过本次公开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将能够在活跃的教学氛围中研究和欣赏中国民间故事,培养自己的阅读、口头表达能力,并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请注意,本教学设计仅为参考,可根据学生年龄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
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猎人海力布》的故事,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故事,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珍惜友谊、舍己为人的美好品质。
教学重点:1. 理解《猎人海力布》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2. 学会合作交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并体会猎人海力布舍己为人的精神品质。
2. 学会通过民间故事传承民族文化。
教学准备:1. 课本《猎人海力布》及相关资料。
2.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民间故事,分享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
2. 教师简要介绍《猎人海力布》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二、自主阅读(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猎人海力布》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2.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故事中的一些生僻词汇。
三、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阅读故事的心得体会。
四、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针对故事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
2. 教师强调民间故事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价值。
2.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收集其他民间故事,下节课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猎人海力布》的故事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体会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对民间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但在课堂讲解环节,部分学生对于民间故事的特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六、课堂互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饰故事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2. 学生通过扮演角色,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七、作业布置(5分钟)八、课后反思(5分钟)2.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的细节描述,感受人物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故事,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2)学习猎人海力布的无私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难点:1. 理解猎人海力布为什么要把宝石吐出来。
2. 学会通过课文的细节描述,感受人物形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故事图片、生字词卡片等。
2. 教学道具:宝石模型等。
3.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猎人海力布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民间故事的认识。
(2)简介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猎人海力布为什么要把宝石吐出来。
(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4. 情感体验:(1)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境表演。
(2)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人物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猎人海力布的无私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教学延伸: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他们对民间故事的看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传承和弘扬民间文化。
2.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如《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以丰富他们的阅读积累。
民间故事的特色课程设计
民间故事的特色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民间故事的基本概念、起源及文化背景。
2. 学生能掌握民间故事的主要特点,如情节构造、人物设定、寓意等。
3. 学生能了解民间故事在我国各地区的分布及代表性作品。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收集、整理和分析民间故事的能力。
2. 学生能通过讲述、表演等形式,生动地展现民间故事。
3.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简单的民间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通过学习民间故事,培养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3.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本课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课程设计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民间故事的魅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我国民间故事,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新课:以学生熟悉的民间故事为例,引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理解民间故事概念:介绍民间故事的定义、起源及文化价值,使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基本知识。
3. 分析民间故事特点:讲解民间故事的主要特点,如情节的反复、寓意丰富、人物形象鲜明等。
4. 学习民间故事类型:介绍神话、传说、民间传说等不同类型的民间故事,并分析其特点。
5. 赏析经典民间故事:选取教材中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故事,如《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进行深入剖析。
6. 地域特色民间故事:介绍我国各地区具有特色的民间故事,如江南地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南地区的《阿诗玛》等。
7. 创作民间故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创作属于自己的民间故事。
8. 民间故事表演: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民间故事表演,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课堂趣味性。
教学内容依据教材章节进行安排,共计8个课时。
四年级下语文八单元趣味语文教学设计1
四年级下语文八单元趣味语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习古代的民间故事,了解古代的人物和生活。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古代的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故事的表演,展示个人的理解和想象。
教学准备:1.《古代的民间故事》课本2.多媒体教学设备3.黑板、彩色粉笔4.学生小组讨论表演的道具和服装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古代民间故事的动画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对故事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Step 2:学习课文(2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熟悉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情节。
2.教师逐句解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结构。
3.学生跟读课文,模仿教师的语音语调和表情,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Step 3: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他们喜欢的故事,讨论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特点,并设计表演该故事的场景和角色。
Step 4:表演展示(25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表演自己设计的故事场景,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展示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能力。
Step 5: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演进行评价和总结,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回家后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对古代民间故事的理解和想象。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古代的民间故事,还培养了他们的阅读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表演,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
在课堂总结环节,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体会和心得,激发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总的来说,这节课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标。
(完整word)民间故事教学设计
《民间故事》读书指导区实验黄颖超教学目标1.能运用提炼的小标题了解民间故事的情节曲折离奇。
2.能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创造性地改编情节。
3.通过品读文章,了解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并尝试赏析民间传说故事.教学过程课前:熟读《嫦娥奔月》《牛郎织女》。
(发学习纸、黑色水彩笔、小标题纸)一、复习导入(3分)1、同学们,上节课跟随老师学习了民间故事。
现在,你对民间故事有了哪些了解?交流2、过渡:刚才有同学提到了人物,看来大家对人物形象比较感兴趣!你喜欢故事中的那个人物?学生交流小结:我明白了,大家之所以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是真善美的化身。
民间故事中也出现了许多反面人物,能说一说吗?学生交流总结:你看,这些人物特点鲜明,读起来善恶分明。
二、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情节曲折想象奇特(25分钟)过渡:民间故事不仅人物如此鲜明,它的情节也非常值得品味。
这一个个故事情节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1.根据小标题,谁再来说一说《嫦娥奔月》这个故事。
小结:看来借助小标题确实能把故事复述清楚.2.同学们,我把“逄蒙拜师”这个情节去掉,好不好?学生交流:不完整除了不完整,你还有没有别的想法?引导交流:伏笔铺垫过渡:这个情节也正是后面故事的铺垫,后面情节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那其它情节删掉几个行不行?小结:民间故事的情节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非常连贯。
(板书:连贯)3、(指着小标题)确实,你看,情节非常连贯了,但是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这个故事是像我们摆的这样平铺直叙吗?清代袁枚说过这样一句话:文似看山不喜平。
意思是说:好的文章好比观赏山峰那样,喜欢奇势迭出,最忌平坦。
曲折起伏的情节更会吸引读者,比如,嫦娥奔月这个情节,黄老师觉得是这个故事的高潮部分.因为在这个情节里既有嫦娥智斗的结局,又有嫦娥对后羿的不舍,矛盾冲突特别多,所以黄老师觉得他应该向上放。
小结:怎么样?现在有变化了吧?当然,这些情节的波澜不止如此,其他情节又是怎样起伏的呢?学着老师这样,体会着情节内容,同桌讨论一下其他“情节”怎样起伏的?谁到黑板摆一摆?交流你为什么把它放在这?哦,这就是你的情节图(画折线)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吗?小结:真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情节都有自己不同认识。
民间故事教案设计
民间故事教案设计是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教案设计,能够提升孩子们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文化素养。
在教案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分析、解读民间故事,将民间故事所代表的文化、人际交往、顾及他人等传统美德传递给孩子们,让孩子们从中受益。
一、民间故事教学设计的必要性在课后的评估中,人们越来越发现,在现今的社会环境下,孩子们缺乏文化底蕴、人情世故及优秀品德的培养,导致他们的思想、行为存在偏差。
通过开展民间故事教学,能够为孩子们填补文化性空缺,增强文化意识,提高孩子们对文化的理解。
另外,民间故事教学设计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
中国古代许多优秀作品例如《红楼梦》、《西游记》等都是改编自民间故事。
由此可见,民间故事在中国文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民间故事教学,可以让孩子们接触到更多的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同时也为未来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
此外,民间故事教学设计还有助于提升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接受自然环境的机会越来越少,无法接触到丰富的语言环境。
通过民间故事教学,能够为孩子们提供更贴近生活的语言教育环境,让他们有更多机会阅读、理解、学习语言。
二、民间故事教学设计的难点在开展民间故事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对故事本身,文化表达方式,以及儿童的认知和心理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和思考。
首先要明确一件事情:民故事不是为学校课堂而设的,因此民间故事教学中也难免存在与教学内容匹配程度不足的情况。
民间故事教学也需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认知、接受和理解能力,因为在教学中出现与孩子年龄、兴趣、能力不符的故事,以及对于故事难度的误判情况,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三、民间故事教学内容的分类和设计民间故事可以大体分类为“传统故事”和“现代故事”。
传统故事多为古代的文化、历史故事,这些故事与现代社会的巨大变化已经越来越脱节,难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现代故事则可以更好地符合现代社会的特点和孩子的读书需求,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文学素养。
中国民间故事教案设计
中国民间故事教案设计
《中国民间故事教案设计》
哎呀呀,咱今天来设计一个超有趣的中国民间故事教案!
咱先得找个超棒的民间故事呀,就比如说那个“牛郎织女”的故事吧。
我记得我小时候呀,听到这个故事就觉得好神奇呢!那咱就从这个故事开始。
上课的时候呢,可以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们讲讲这个故事,就像咱平时聊天那样。
比如说,牛郎是怎么遇到老牛的呀,老牛又怎么神奇地帮助他认识了织女呀。
然后呢,重点讲讲他们的爱情,哎呀,那可真是感天动地呀!接着呢,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讨论,牛郎织女为啥这么让人感动呀,他们从故事里学到了啥呀。
为了让课堂更有意思,可以准备一些小道具哦。
比如说,找一些星星形状的卡片呀,让学生们扮演星星,来演一演牛郎织女隔着银河相望的场景,那肯定超级好玩。
再搞个小活动,让学生们自己来编一个民间故事。
可以给他们一些提示,像要有个勇敢的主人公呀,要有神奇的事情发生呀。
然后听听他们编的故事,说不定会有超级惊喜的创意呢!
最后呀,总结一下这节课,让学生们说说对民间故事的新认识。
哎呀,我相信通过这样一节课,学生们肯定会对中国民间故事有更深的感情啦!就像我小时候听完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直都记在心里呢,嘿嘿。
咱这教案设计得不错吧,肯定能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感受中国民间故事的魅力哟!
以上就是我设计的中国民间故事教案啦,希望能让大家喜欢呀!。
关于学习民间故事的教案
关于学习民间故事的教案教案使用方案:学习民间故事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民间故事的定义与特点;2. 能够分析民间故事的结构和故事情节;3. 能够从民间故事中提取启示和价值观;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讲述和分享民间故事。
二、教学准备1. 教材:提供多种民间故事作为学习资源;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等;3. 学习工具:纸张、笔、录音设备等。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民间故事的定义和特点,以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兴趣。
步骤二:分析与讨论(1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典型的民间故事,引导学生观察故事的结构和情节;2. 学生小组讨论故事的特点,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3.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民间故事的主要特点和结构。
步骤三:探究与思考(20分钟)1. 学生阅读若干民间故事,并根据指导问题,思考故事中所表达的价值观和启示;2. 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解读。
步骤四:创作与分享(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民间故事进行创作;2. 学生利用录音设备进行录制,并分享自己创作的民间故事;3. 全班学生进行欣赏和评论,共同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步骤五:归纳与总结(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2. 学生思考并回答几个关键问题,以巩固对民间故事的理解。
四、教学延伸教师可分组让学生自行找寻和分享民间故事,还可以将故事改编成小剧场形式进行表演,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讨论和创作,评估他们对民间故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此外,学生的作品、录音以及课堂参与度也是评价的重要指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民间故事,培养了他们对故事结构和情节的理解能力。
通过创作和分享,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然而,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利用多媒体资源,提供更多形式多样的民间故事,以丰富学生对民间文化的认知。
民间传说教案
第八单元作文题目:民间传说习作目的:1让学生乐于表达,易于动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2鼓动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像和幻想。
3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问,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4把习作教学与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教学重难点:l、使学生知道民间传说中要介绍清楚: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2、激励学生大胆想象,从而编写出有趣的、感人的民间传说。
能把语句写通顺、流畅。
3、能相互修改和自己修改民间传说。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什么是民间传说?二、通过具体实践感知民间传说。
(1)让学生感受到民间传说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爸爸妈妈就曾经给他们讲过许多个了,自己也曾经读过一些很有意思的小故事,现在我们在课堂_上一起来读,通过对课文的认真学习,以后我们还能自己写写民间传说。
(2)民间传说中应该有哪些内容?★故事中的人物有谁?★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发生的,怎么发展的,结果怎么样?(实际上就是故事的内容)★故事中告诉大家一个什么道理。
(这一条在教学中有所渗透,但不是对学生习作的要求)(3)阅读教学后需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多听多读几篇民间传说,进一步去感受民间传说的有趣。
操作时机:学习完《重阳节的传说》《牛郎织女》之后。
操作方法:(1)教师推荐内容,或者鼓励学生自己搜集。
在读、听故事前。
需要布置一个思考题:这个故事中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2)设一个交流的机会。
(口语交际课)(3)评价总结,为写作打基础。
哪位同学故事讲得好?为什么能讲好? (时间、地点、人物交待得清楚;有有趣、感人的情节。
)第二课时一、回忆口语交际课的内容,明确写作要求:注意把时间、地点、人物交待清楚。
要把传说中最有趣、最感人的地方写具体。
写完后,同学之间交换阅读,互相修改。
二、提示学生注意三点:1让学生在写作前,一定要想好:故事中的人物有谁?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怎么发生的,怎么发展的,结果怎么样?激励他们大胆地想,充分地想。
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猎人海力布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
2. 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故事,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难点:1. 理解猎人海力布无私奉献的精神。
2. 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互动讨论法、表演法四、教学准备课文文本、生字词卡片、多媒体教学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民间故事。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民间故事的特点和价值。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可以查阅字典或向同学求助。
教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3. 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并组词。
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巩固生字词学习。
4.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分析猎人海力布的性格和情感。
讨论猎人海力布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
六、教学拓展1. 课内外结合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如《牛郎织女》、《白蛇传》等,感受民间故事的韵味。
2. 小组讨论分组让学生讨论猎人海力布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和情节设置,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情感教育1. 关爱他人引导学生从猎人海力布的事迹中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2. 无私奉献通过猎人海力布无私奉献的精神,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为他人着想。
八、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猎人海力布与村民的情景,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中国民间故事教学案例(2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民族精神。
民间故事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道德、哲学和教育价值。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民间故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本案例以《牛郎织女》为切入点,设计了一堂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的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掌握民间故事的基本特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理解民间故事的基本特征。
2. 教学难点: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刻体会故事中的人物情感,感受民间故事的魅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讲述: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吗?它们分别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和《牛郎织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织女》这个故事。
(二)新课讲授1. 故事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牛郎织女》的故事背景,让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地域特点。
2. 故事情节分析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牛郎织女》的故事,分析故事情节,了解故事的基本特征。
3. 人物形象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如牛郎、织女、王母娘娘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
(三)小组合作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根据角色特点,设计台词和动作,进行角色扮演。
3. 各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强调民间故事的教育价值。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体会民间故事的魅力。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课后收集其他民间故事,了解我国丰富的民间文化。
2. 撰写一篇关于《牛郎织女》的读后感,表达自己对民间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单元《民间故事》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单元《民间故事》整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民间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2.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些任务和活动。
教学内容1. 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和分类;2. 学习多个著名的民间故事,如《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3. 学习阅读民间故事的技巧和方法;4. 分析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寓意。
教学步骤第一课:引入民间故事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入民间故事的概念和特点;2. 学生讨论自己听过或读过的民间故事,分享故事内容和感受。
第二课:了解民间故事的分类1. 介绍民间故事的分类,如神话、传说、寓言等;2. 分组让学生选择一个分类,查找并介绍一则相应类型的民间故事。
第三课:学习具体的民间故事1. 选择一则著名的民间故事进行学习,例如《白蛇传》;2. 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和寓意;3. 学生自主阅读故事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四课:学习阅读民间故事的技巧1. 介绍理解故事情节的方法,如分析主要人物、事件发展等;2. 学生进行故事阅读训练,加深理解和记忆。
第五课:创作自己的民间故事1. 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创作一则属于自己的民间故事;2. 引导学生注重故事情节和寓意的设计,鼓励创造性思维。
第六课:分享和评价1.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创作的民间故事;2. 全班进行评价和讨论,分享对各个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评价1. 通过小组的创作和分享,评价学生对民间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2. 观察学生在故事阅读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3. 对学生的作业和小组合作进行评价,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2.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3. 相关民间故事教材和阅读材料。
教学延伸1. 邀请父母或长辈来讲述自己所了解的民间故事;2. 组织学生参观与民间故事相关的展览或演出;3.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研究民间故事,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
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共17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共17篇)篇1: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要求: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道德品质教育,努力做到心中有他人。
知识要求:学习生字、新词;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能力要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重点难点: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理解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具准备:常规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刚学习一篇历史故事《西门豹》,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民间故事,题目是《猎人海力布》解释什么是民间故事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三、细读课文,质疑问难1、会认读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2、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语3、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哪几个自然段讲了一件完整的事?四、理解课文内容1、课文从哪到哪讲了一件完整的事?2、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五、品味词句,学习品质1、请几个学生分段读课文2、思考下面问题,从文中找到答案,想想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品质?海力布为什么只要龙王嘴里的宝石?海力布知道说出鸟儿的话会变成石头,为什么还要说?画出在灾难来临前描写海力布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词句,从中看出海力布有什么好品质?自由发言3 、海力布能这样做,是一时冲动吗?他平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找出来读读,说说。
六、谈体会七、复述课文内容篇2:四年级下册语文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优秀教案教材分析这篇阅读课文是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猎人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变成一块僵硬的石头。
歌颂了他的舍己为人,甘为他人牺牲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生字,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能复述故事。
有自己的阅读感受,受到“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构想通过朗读,指导学生弄懂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围绕着他的活动,怎样开展故事的请节,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后来又是怎样发展,最后结果怎么样,从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趣的民间故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堂课所借助的教材《渔夫的故事》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文章充满人文色彩,语言形象生动,特别是魔鬼的形象以及魔鬼与渔夫的较量,非常引人入胜,能充分地调动起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本文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编者意图旨在进一步落实巩固单元教学目标:一、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民间故事等,领略正义和智慧的无穷力量,进一步激发学生读故事、讲故事的欲望;
二、学习概括故事的内容;三、以课文为出发点,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外阅读中去。
【学情分析】
四年级下学期是小学第二学段的最后一学期。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尝试过默读、速读、做批注的阅读方法,能初步做到:粗知文章大意;初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但因为是借班授课,师生熟悉度不够,所以上课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设计理念】
基于民间故事通俗易懂的特点,以及学生所能达到的对故事的理解能力,学生只能从表面上直观感受到这个故事有意思,有趣,大概地能从课文中找出写得有意思的段落,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发掘出这
个故事的深层魅力。
换句话说,也就是说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感悟能力在体味故事的趣味性上处于瓶颈状态。
这就要引导学生不仅能从表面上感受到故事的有趣,还要能从深层的角度去挖掘内涵。
民间故事本身所具有的叙事的技巧是使得故事本身曲折生动的主要原因。
所以,本堂课我将引导学生在了解故事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去体会讲故事的技巧,从另一方面领会故事的曲折生动,引导学生在读故事时不仅能关注故事内容,更能去注意故事的叙事技巧,从而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继续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关注作者叙述民间故事的方式,体会民间故事的趣味性。
3.激发学生阅读《一千零一夜》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民间故事叙事的方式,体会民间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难点】
从民间故事的叙事方式入手,体会民间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外民间故事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介绍《一千零一夜》这本书的由来,引入课题。
设计意图:《渔夫的故事》选自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这本民间故事集的来源很有意思,这个由来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故事可以挽救生命,故事可以让邪恶的人变得善良,我意图利用这种故事中的故事调动学生学文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单元教学目标要求学生简要概括故事主要内容,本环节旨在教给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深化解读品悟趣味
抓重点句段,体会作者通过怎样的方式将故事写得生动有趣。
(一)起因:无巧不成书
1.出示句子:如果课文一开始这样写行吗?他每天早上到海边去捕鱼,但是他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每天至多撒四次网。
有一天早上,撒了三次网,每次都捞到了又大又漂亮的鱼。
2.体会巧合:他每天早上到海边去捕鱼,但是他自己立下一条规矩,每天至多撒四次网。
有一天早上,撒了三次网,什么都没捞着,他很不高兴。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以上两段文字,以故事的起因体会故事中“巧合”的趣味。
(二)发展:节外生枝
1.出示句子:他自言自语:“这个瓶里到底装的什么东西?我要打开来看个清楚,再拿去卖。
”
2.交流:是什么促使渔夫要打开瓶子看个清楚?如果没有这句话会怎样?
设计意图:以“节外生枝”的情节,引导学生感悟故事“好奇害死猫”的趣味。
(三)经过:不合常理
1.出示句子:“正因为你救了我,我才要杀你啊!”
2.体会魔鬼的性格特点。
3.从主人公不合常理的性格、行事体会故事的一波三折,曲折离奇。
设计意图:了解魔鬼的反复无常,体会故事的曲折离奇,感受故事高潮部分的魅力。
(四)结果:智慧战胜邪恶
1.出示句子: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我是个堂堂的人。
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
”
2.交流:渔夫通过怎样的方式战胜了魔鬼?渔夫是个怎样的人?
3.体会有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强大的人,是不可战胜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不仅能从表面上体会到故事的有趣,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从写法的角度或者说是从讲故事的技巧去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对这个故事本身的理解与认识能够更进一步。
四、学法迁移巩固内化
(一)运用学习方法学习第2篇阅读材料《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节选)
1.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2.抓住具体句段感受趣味性。
设计意图:将课内学习到的阅读方法用群文阅读的形式迁移运用到课外选文中,深化学生对民间故事的理解,巩固学习方法。
(二)运用前文学习方法学习第3篇阅读材料《阿拉丁神灯》(节选)
设计意图:以“分组、探讨、交流”的方式学习材料三。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应用巩固所学。
五、回顾总结整合群文
三篇民间故事,就是通过巧合,好奇,冲突......体现了故事的趣味性。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课堂所学,整合群文,整体感受民间故事的“有趣”。
六、推荐阅读书海拾贝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一千零一夜》。
设计意图:以《渔夫的故事》为引,激发同学们阅读《一千零一夜》的兴趣,扩大学生阅读量。
【板书设计】
无巧不成书节外生枝不合常理智者无敌
环环相扣
民间故事有趣 32* 渔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