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情节结构的分析_刘宾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1
40 的情节结构时,也应该尽量用精炼的语言来概括作品的情 解,而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文学创作的规律性,了解到人们的
语 文 学 刊
基础教育版
一般的普遍的审美心理对作品结构、情节安排的影响,从而能 够举一反三。
如在讲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时,就可以把前面提到的 牛郎织女、梁祝故事与之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 结尾“化鸟”情节的社会意义。又如在讲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破 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时,可以引用李白诗《越中览古》与之进 行比较,体会其结构特色与感人力量:“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 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教材教法
节结构。如在讲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时,可以将其情
节 线 索 概 括 为 “ 自 清———被 谴———迫 嫁———殉 情———化
文 学 作 品情
节 结 构

西









刘学
宾院

陕 西
西 安
鸟”。这样,长诗的情节线索一目了然,清晰易记。讲诗人白 居 易 的《 琵 琶 行 》时 ,可 以 将 其 情 节 概 括 为“ 秋 江 送 客 闻 琵 琶———弦 弦 掩 抑 奏 琵 琶— ——自 伤 身 世 叙 琵 琶———同 病 相 怜叹琵琶———泪湿青衫悲琵琶”,这样既清晰地概括出了 诗 歌 的 情 节 ,又 与 诗 歌 七 言 体 的 形 式 相 协 调 ,还 可 以 进 一 步将其概括为“闻———奏———叙———叹———悲”五字。又如 讲 苏 轼 的《 前 赤 壁 赋 》时 ,将 其 情 节 线 索 概 括 为“ 秋 江 夜 游 之 乐———作 歌 闻 乐 生 悲— ——怀 古 伤 今 言 悲— ——水 月 作 比 解 悲———主 客 得 解 复 乐 ”, 进 而 可 以 得 出 其 情 感 线 索 “乐— ——悲———乐”。这样,既准确地概括出了作品的情节 结 构 线 索 ,又 可 以 锻 炼 学 生 的 综 合 概 括 能 力 ,在 潜 移 默 化 中培养学生精炼用语的习惯。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让学生 熟 读 作 品 的 基 础 上 ,先 概 括 分 析 作 品 的 情 节 结 构 ,然 后 逐 步加以抽象浓缩,理清作品的情节线索。
共鸣,这样的课堂大部分缺少深入浅出的教授。
( 二)教师借鉴的东西多了“, 创新”的东西少

教师个体的差异,决定了教学的差异,教学的个
性。教师在备课时,融入了教师本身的思考,经验和
感悟,是一种再创造。但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环境下,
备课资料的丰富,会影响一些缺乏大胆、果断与主见
的教师的取舍,同时也为一些教师懒惰思想的产生
小心多媒体教学中的“消化不良”症
○韦红萍Baidu Nhomakorabea
(广西柳州实验高中,广西 柳州 545000)
时下,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占尽风流,而且这种 教学模式正在深刻地影响甚至支配着语文教师(尤 其是年轻教师)的教学思想。不可否认,现代信息技 术的推广和运用,为语文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但如 果不能正确地使用,很可能事与愿违。回顾自己几年 来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历程以及对身边老师教学的观 察了解,我想说,小心多媒体教学中的知识“消化不 良”症。
作品情节、结构的分析。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情节结构线 遍都有这样的愿望:希望美好的事物永世长存,落后、丑恶的
索,是分析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理解作品主题及其社会意 现象则深恶痛绝。文学作品要反映社会生活,但不是生活的完
义的基础,对于叙事性文学作品而言,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 全照搬,作品所以在创作上,作家在作品中往往要迎合人们的
要。抓住了作品的情节线索,就抓住了作品的总纲。所以,在教 这种审美心理,以期引起人们在思想上的共鸣。如在中国文学
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注意运用恰当的方法,对作品的情节结构 史上表现反封建、歌颂男女追求自有婚姻爱情的作品中,我们
进行深入的分析,就可以为进一步理解作品奠定坚实的基础, 就可以发现,他们大多都表现了人们的这种美好愿望。如牛郎
通过这种纵横联系,这些作品便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 体,而是构成一个系统的体系。这种相互联系,无疑能够有效 促进学生知识的系统化和条理化。
三、恰当设疑,引导学生理解情节结构安排对主题表达的 重要作用。对典范作品的分析,其目的是为培养提高学生的阅
读鉴赏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完全以教师的分析取代学生 的积极思考和探索。学生的理解起初也许不大准确。但是,一 定要给他们犯错误的机会。在教学双边活动中,教师只是主 导,而学生才是主体。因此,在分析作品的情节结构时,教师可 以适当地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去思考。这样,不仅可以活 跃课堂气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实践中可以采 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如提问、续写情节、复述情节等等。例如讲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时,可以要求学生讨论续写结 局,想像路瓦栽夫人知道真情以后的神态表现等。可以提问学 生作品中为什么不在第一部分点明项链“假”,帮助学生深入 体会“伏笔”这一结构方式对文学作品结构及主题揭示的重要 作用。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织女故事中的“鹊桥相会”、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中的“投坟化
一、理清线索,精炼概括,引导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情节 蝶”等等。其他很多作品也有这样的特征。因而,在文学作品教
结构,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以及精炼用语的良好习 学中,如果能够把那些与正在讲授的作品内容相关的其他作
惯。文学作品创作讲究语言的精炼,所以,教师在分析作品 品提出来,进行纵横比较,就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本作品的理
提供了一个温床。不动脑筋,少动脑筋,忙于剪贴,别
人的东西多了,自己的感悟少了,个性没有了,我们
看到的语文课是千人一面。教师轻轻地按动鼠标,按
照“课件”显示的内容就可“ 顺利”的完成一堂课,那
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慷慨,那种深沉婉转的低
41
2007.1
语 文 学 刊
710089


二、纵横联系,比较分析,引导学生认识作品情节结构的 规律,理解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促成学生知识的系统化、条

理化。在中外文学史上,优秀的作品不计其数,如果我们仔细 思考一下其中一些作品,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极其有趣的现

象:其中有不少作品,尽管其创作时代不同、作品内容不同,但 其情节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之所以
存在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文学创作总要
遵循一些共同的结构规律,比如文章结构的起承转合、埋设
“伏笔”、设置巧合、开头结尾的照应等。另一方面,这也和人们
的普遍的审美心理、接受心理有关。尽管地域不同、时代不同,
在分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即对 但人们似乎都存在一些共同的审美倾向与审美心理。人们普
这种多媒体教学中的知识“消化不良”症,表现 在两个方面:教师和学生。
教师的消化不良症主要表现为: ( 一)教师收集的资料多了,揣摩文本教材、教法 的时间少了
为了完成预先设计好的课件,教师在备课阶段 因为查找资料和制作占时过多,钻研教材与教法的
时间相对就少了,灵活多样的教法被单一固定的课
件流程所替代,没有品味,没有咀嚼,没有意外,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