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语文知识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文学是人学,尤其是小说,其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的主题,揭示生活的本质,表达作者的审美意识、美学观点。
因此,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就成为小说阅读的考查热点。
鉴赏人物形象一般分三步走:首先,要从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入手,了解人物的外貌、心理、性格等;其次,要通过作品对人物的种种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最后,要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认识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作用。
下面,笔者想以近年高考试题为例分类简析一下其设题方式及答题策略。
一、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设题方式】示例: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010年高考山东卷)【答题策略】“简要概括”“性格特征”是审题要点。
据此,只要找到答题语域,提取或整合出体现“性格特征”的词语即可,无需分析。
先找出答题区域在节选部分的最后一段。
祥子的性格特点在作者描写和叙述中有体现。
比如,“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辱人”,是善良本分的体现;“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是写祥子的勤劳;“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则体现了他的真诚自然。
【答案示例】勤劳;朴实(憨厚老实,善良);上进(有生活目标,有追求,有上进心);真诚自然(不卖好讨俏)。
二、分析人物的心理特点【设题方式】示例: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2010年高考浙江卷)(1)拍拍:(2)喝令:(3)挺直:【答题语域】在弟弟的从容面前,父亲到底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
弟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
【答题策略】“加点的动词”“简析”“心理”是审题要点。
据此,要联系前后文和文章的主旨,对每个动词加以分析,从而把握其心理特点。
比如,父亲在弟弟困难的时候“喝令”他收下自己的退休工资卡,语言是强硬的,但其中的疼爱也是不言而喻的。
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当我们翻开一本精彩的文学著作,那些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往往是最吸引我们的部分。
他们或勇敢正义,或狡黠奸诈,或善良温柔,或自私冷酷。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而深入地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呢?这其实是一门有趣且富有深度的学问。
首先,我们要关注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
作者往往会通过对人物外表的刻画,让我们对其形成初步的印象。
比如,《红楼梦》中对王熙凤出场时“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描写,一个精明泼辣、八面玲珑的形象瞬间跃然纸上。
而人物的语言更是能直接反映其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水浒传》里鲁智深的“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这番话,尽显其豪爽直率、嫉恶如仇的性格。
动作描写也不容忽视,《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动作,将他拮据却又爱摆阔的穷酸相刻画得入木三分。
其次,我们要留意人物所处的环境。
这里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会对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
比如,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19 世纪法国巴黎上流社会的虚荣、贪婪和残酷,造就了拉斯蒂涅从一个单纯的青年逐渐堕落成为一个野心勃勃的野心家。
自然环境有时也能烘托人物的心情和性格。
《骆驼祥子》中,烈日和暴雨下苦苦拉车的祥子,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无奈。
再者,分析人物的行为和经历也是关键。
一个人的行为是其性格的外在表现,通过观察他们在面对困难、诱惑、冲突时的选择和反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在经历了战争的残酷、爱情的挫折、疾病的折磨后,依然坚守自己的信仰,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展现出了无比坚定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品质。
同时,我们还要考虑人物之间的关系。
人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与周围人的互动能够进一步凸显其性格特点。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是作者创作的灵魂,是作品的核心。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通常是多维的,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作品的深层含义,理解作者的用心之处。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和言语的描写,作者可以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读者产生共鸣。
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细致入微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读者产生共鸣。
三、人物形象的分析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是一项复杂而有趣的任务。
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和言语的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人物形象的分析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揭示人物的真实面目,理解作者的用心之处。
四、人物形象的意义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意义是深远的。
每一个人物形象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情感或主题,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人物形象的意义需要通过细致入微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来揭示,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五、结语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理解作者的用心之处。
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是作品的核心,只有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才能揭示人物形象的真实面目,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享受阅读的乐趣。
分析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

分析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是作品中最直接、最生动、最具体的创作对象。
人物形象的刻画对于作品的整体呈现和情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探讨。
一、人物的外在形象首先,人物的外在形象是通过对其外貌特征的描写呈现出来的。
例如,通过描绘人物的身材高矮、相貌是否端庄等来表达出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等。
同时,外在形象也可以通过服饰、言谈举止等多种方式来展现。
例如,某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可以穿着简朴的衣物,与身边的其他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其与众不同的地位地位和独特的个性特点。
二、人物的内在世界其次,人物的内在世界是通过对其心理活动的描写来展现的。
通过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其思想、情感以及生活态度等方面。
例如,某文学作品中的女主角心灵深处隐藏着一个悲伤的故事,通过对其内心的刻画,使读者能够更加贴近人物、感同身受。
三、人物的成长与变化第三,人物的成长与变化是在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通过观察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变化和成长,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变化和人生意义。
有些角色在作品开始时可能是一个稚嫩无知的少年,但随着情节的展开,他们逐渐成熟并体验到人生的磨难,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样的人物形象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引发读者对人生、成长的思考。
四、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最后,人物的形象还可以具有象征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通过一些具体的人物形象来代表一定的社会群体、历史背景或者某种特定的思想意义。
例如,某文学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可以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作者所要传达的主题和观点。
总结而言,在分析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时,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外在形象、内在世界、成长与变化以及象征意义等方面入手。
通过深入剖析人物形象,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也更好地领略文学作品的魅力。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故事中的中心和推动力。
通过对人物的细致描绘和深入剖析,作家们能够塑造出栩栩如生、引人入胜的人物形象,使读者产生共鸣。
本文将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探讨他们的塑造和作用。
一、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1.主人公主人公是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人物形象,他们通常是故事的核心和主线。
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外貌、性格、思想、行为和言语来塑造他们。
主人公的形象必须具有独特性和鲜明性,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引发情感共鸣。
2.配角配角是主人公的衬托和补充,他们能够丰富故事情节和展示主题。
作者通过描写配角的性格、经历和与主人公的关系来塑造他们。
配角的形象可以是善良、勇敢、聪明或者阴险、自私、愚昧等,以突出主题和推动故事发展。
3.反派角色反派角色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常是主人公的对立面。
通过描写反派角色的恶毒行为、阴险手段和冷酷心态,作者能够激发读者的敌意和愤恨,同时凸显主人公的英勇和善良。
二、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1.推动剧情发展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剧情驱动力,他们的冲突、对抗、合作和追求使得故事发展得井然有序。
主人公的决策和行为直接影响着故事的进展,而配角和反派角色的出现和行动则为故事添加了更多的情节和张力。
2.表达主题和观点人物形象是作者表达主题和观点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塑造不同性格、思想和行为的人物形象,作者能够传递出关于人性、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深刻见解。
读者通过对人物的观察和思考,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观点。
3.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情感体验优秀的人物形象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情感体验,使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思考。
读者可能会对主人公的遭遇感到同情,对配角的助力感到欣赏,对反派角色的恶行感到愤怒。
人物形象的情感触发,使得读者更加投入和体验到作品中的情感世界。
4.展示人性和社会人物形象能够展示出人性和社会的不同面貌。
通过塑造各种性格和行为的人物形象,作者能够反映出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社会的丑恶和善良。
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文学 作 -un尤 是 小 说中 的 人 物 ,是 作 家 源 自灵 魂 深 处 的 感 情 人格 化 的产 物 ,他 们 支 撑 着 褴个 小 说 的故 事 和 主题 。这 文 学 人物 形 象之 所 以 能超越 族 、穿 越 时 问隧 道 、震撼 人 们 心 灵 』f:最 终 留 了人 们 的 忆 深 处 ,完 全 于作 者 的 精 心 塑造 。 因此 ,我们 阅读 这 些 文 作 品时 ,一 定 婴 联 系 上 下 文 ,关 注 作 者 刈作 品及 人 物 的整体 运 思 和表 现 于法 ,全 而 把握 人 物 的思 想 性格 。
一 、 抓住 文 中的人物 描 写。揣摩 人物 的 内心情 感 , 感 受 人 物 的 思 想 性 格
叙 文 -l1的人物 形 象 都 足 鲜 活 尤 比的 ,这 种 生 命 的活 力 源 于各 种生 动 的描 写 :外 貌 描 写 现 的 足 人 物 的外 形 象 ;语 言 、 动作 、神念 、心 理 活动 刻 Imi的是 人物 的 内在 性 格 和思 想 。 只要 牢 4 抓住 人 物 的各 种描 写 ,深 入 分析 ,揣 摩 人 物 十 富 的 内 心 情 感 , 就 定 能把握 住人 物 的思 想和 性格 。
【例 】..…·最后 ,带着叹赏的舒 心,他扔下刮 ,就象一个男 士把披腑披剑他情人肩上那样 ,温存关怀地把湿 蒙 女正身 像 上 。于足 ,他 又转 身 婴止 ,那 身 材 魁 梧 的 老 人 。《从 丹 得 剑 的启示 》
【分析】句中,一 个“扔” 传神地刎 删…罗丹大功告成后 的 无 比兴含 的心情 ;而后 句 中 的 “披 ”、“蒙 ”二 则 义 乍 动地 . 现 r罗 丹对 自己作 品 的珍 爱 ;最 后 “义 转 身 要走 ”衣 叨 罗丹 l丁作 时 的忘 我和 投 入 ,他 完 个 忘 记 J,站 在 自己 身 后 的 “我 ”。 由此 , 岁月 々沣于 雕塑 艺 术" 力求 =充荚 的忘 我 精 神就 让 我们 了然 于心 了 。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深度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深度分析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是作者通过文字描绘出来的虚拟角色,他们的性格、言行举止、内心世界等方面都是作者通过笔触刻画出来的。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文学作品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情节发展和主题表达。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深度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用意。
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是作者通过描写人物言行举止、与他人互动等方式展现出来的。
有些人物性格鲜明,如刚毅、善良、聪明等;有些人物性格复杂,如矛盾、狡诈、冷漠等。
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深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多么细致入微,每一个细节都能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三、人物形象的命运安排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命运安排是作者通过情节设计和人物性格塑造来展现出来的。
有些人物命运坎坷,如遭受挫折、受尽磨难;有些人物命运坦途,如顺利成功、幸福美满。
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深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安排是如此巧妙,每一个转折点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四、人物形象的情感表达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情感表达是作者通过人物内心monologue、对话、行为等方式展现出来的。
有些人物情感细腻,如爱恨情仇、忧喜交集;有些人物情感冷漠,如淡漠无情、冷漠孤独。
通过对人物情感的深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物形象的情感描写是如此动人,每一个情感细节都能触动读者的心灵。
五、人物形象的形象意义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形象意义是作者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命运安排来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思想。
有些人物形象象征着善恶、美丑、真假等对立面;有些人物形象体现着社会现实、历史背景、人性弱点等方面。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深度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物形象的形象意义是如此丰富,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承载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六、结语通过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深度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用意。
高考语文备考如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高考语文备考如何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高考语文备考过程中,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能力。
通过深入剖析人物形象,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情节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同学们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一、人物形象的基本要素分析人物形象的第一步是了解其基本要素,包括外貌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以及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
通过综合考察这些要素,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人物形象。
在进行分析时,需要注意充分举例,引用作品中的描写和对话,以提供依据和引导读者理解。
二、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常常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通过分析人物所代表的特定含义,我们可以拓展对作品的深入理解。
例如,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作者通过塑造狂人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自由的追求。
因此,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注意寻找其背后所隐含的象征意义,这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和解读。
三、人物形象的变化与发展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变化和发展经常与情节发展紧密相连。
研究人物形象的变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节和主题。
例如,在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作为一个自嘲式的人物形象,通过一系列的变化表现出了其自卑、自恋和自嘲的心理状态。
因此,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结合情节的发展,探究人物形象的变化轨迹及背后的内在原因。
四、人物形象与社会背景的关系文学作品往往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批判,人物形象也深受社会背景的影响。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与社会背景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例如,在茅盾的《子夜》中,通过形象化的描写反映了战争年代人物的痛苦和沉重。
因此,我们在分析人物形象时,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人物形象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五、人物形象的评价与思考分析人物形象不仅仅是单纯地描述和解读,也需要我们对人物形象进行评价与思考。
我们可以从道德、社会、心理等多个维度出发,对人物形象的价值和意义进行探究。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是构建故事情节的重要元素之一。
作者通过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言行举止以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栩栩如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一、外貌描写在小说中,作者经常通过外貌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
外貌描写可以包括人物的身高、体态、容貌以及着装风格等。
通过细节描写,读者可以直观地了解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而对其性格及背景进行推测。
例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形象塑造得十分鲜明。
他身材清瘦,面色白净,眉目清秀,给人一种文静而不失英气的感觉。
他通常穿着丝绸衣物,举止优雅,举手投足间透露出一种贵族的气质。
通过这些外貌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贾宝玉温文尔雅、富有灵气的形象。
二、言行举止人物的言行举止是表现其性格特点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人物的对话、行为以及思考等,读者可以了解到他们的情感、行为准则以及价值观。
以《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为例,他是一个充满挣扎与坚韧的青年。
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祥子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并通过独特的方式努力谋生。
他勇敢地面对困难,从不放弃,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感染着读者。
三、内心世界除了外貌描写和言行举止,作者还通过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来塑造形象。
通过人物的思想活动、情感表达以及内心矛盾等,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性格与成长过程。
以《活着》中的福贵为例,通过他的内心独白,读者得以了解他在几十年的艰苦生活中所经历的痛苦与辛酸。
福贵内心深处的坚韧与对幸福的追求,使读者对他的形象产生了深刻的感受与共鸣。
四、与其他人物的互动在小说中,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是展现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争斗、合作以及相互影响等,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到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以《格列佛游记》中的里卡多为例,他与主人公格列佛的互动关系将他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里卡多机智聪明,常常用言辞来挑战格列佛的观点,引发激动人心的辩论。
通过与格列佛的对话交锋,里卡多的形象更加鲜活,为整部小说增添了许多精彩的情节。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形式。
故事情节、人物和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小说的三个要素综合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三者是不可分离的。
鉴赏人物形象,要从分析环境入手,看人物命运及其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要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1、从分析环境入手,看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所以然的社会因素。
小说的环境描写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括的说,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例如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特别艰苦。
但是决定人物命运的主要的是社会环境。
大家都熟悉的小说人物:范进、鲁提辖、贾雨村、孔乙己、韩麦尔、于勒、马克、吐温、奥楚蔑洛夫、别里科夫、夏洛克、葛朗台、等等,他们的命运与性格无不为环境所决定。
比如《祝福》中的祥林嫂和《荷花淀》中的水生嫂,这两个人物的命运与性格截然不同,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使社会主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们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里。
而杜十娘被遗弃,那是由于生活在封建统治的时代,尽管做出了抗争,但最终也未能摆脱悲剧的结局。
由此看来,环境决定人物,人物能动地改变着环境,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的。
怎样分析环境呢第一,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
有的作品描写社会环境只侧重在一两个方面,如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方面有专制主义的潮流,一方面有民主自由的潮流,反动潮流和进步潮流矛盾冲突着。
而有的作品描写社会环境,而展现诸多方面,如鲁迅的小说《祝福》,既有封建礼教问题,又有迷信观念问题;既有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又有封建贞操观念的问题;既有人心冷漠的问题,又有人们的愚昧落后的问题。
这诸多的问题,在祥林嫂的一生的苦难历程中,时而这种因素起作用,时而那种因素起作用。
她连自己姓名都没有,看出在旧中国妇女没有社会地位,周围的人冷漠、愚昧,迷信。
怪不得有人评论说,祥林嫂非死不可了,不仅憎恨她的人,就是同情她的人也一样把她往死里赶。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作品的形象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外貌特征入手。
人物的外貌特征通常是作者通过文字描写所展现出来的,比如身材高矮、相貌美丑、眼睛、鼻子、嘴巴等特征。
这些外貌特征往往可以直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比如一个长相丑陋的人物可能性格阴暗,一个眼睛明亮的人物可能性格开朗。
因此,通过外貌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了解人物的形象。
其次,人物的言行举止也是分析人物形象的重要方面。
人物在作品中的言行举止往往可以直接反映出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比如一个人物说话温柔细致,举止优雅得体,往往可以让人感受到他的善良和温柔;而一个人物言辞刻薄,举止粗鲁,往往可以让人感受到他的冷漠和粗野。
通过对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形象。
再次,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感情也是分析人物形象的重要方面。
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是作者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所展现出来的,比如人物的情感、忧愁、痛苦、欢乐等。
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内在形象。
最后,人物在作品中的角色定位和所处环境也是分析人物形象的重要方面。
人物在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定位往往可以直接反映出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而所处的环境往往可以直接影响到人物的性格和行为。
通过对人物的角色定位和所处环境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物的形象。
总的来说,分析人物形象需要从外貌特征、言行举止、内心世界和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形态。
希望以上方法可以帮助您更好地分析人物形象,提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鉴赏人物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在文学、艺术和电影等创意领域中,人物形象是其核心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为作品注入生命,还传达了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和感知。
本文将探讨如何鉴赏人物形象,以更深入地洞察人性。
一、背景介绍鉴赏人物形象需要了解其背景。
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环境,这些因素塑造了他们的性格、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背景可能包括时代背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
通过了解这些背景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和情感变化。
二、性格分析性格是人物形象的核心特质。
通过对角色的性格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
例如,一个性格外向的角色可能善于交际,而一个内向的角色则可能更喜欢独处。
这种性格特征会影响他们在生活中的选择和反应。
三、动机与目的动机和目的是人物行动的重要驱动力。
鉴赏人物形象时,我们需要理解角色的动机和目的,以预测他们的行为。
动机可能包括情感、欲望、信仰等,而目的则可能涉及生存、幸福、权力等。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解读角色的行为。
四、情感表达与成长情感表达是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观察角色的情感变化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同时,人物形象的成长也是鉴赏的重要方面。
随着故事的发展,角色可能会经历变化和成长,这些变化可能涉及价值观、性格等方面。
五、结论与总结鉴赏人物形象是一项深入而复杂的艺术实践。
通过背景、性格、动机与目的以及情感表达与成长等方面,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人物形象,并从中洞察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这种鉴赏过程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审美能力,还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古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鉴赏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诗词的世界里,诗人通过他们的笔触,塑造了无数生动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
因此,对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进行鉴赏,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还可以深入了解历史文化。
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引言: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通过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丰富自己的思想世界。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通过作者的描写和刻画而呈现出来的。
作者通过语言的艺术手法,如形象描写、对话、心理描写等,将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示给读者。
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考虑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言语等方面,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二、人物形象的特点每个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内在的。
外在的特点包括人物的外貌、衣着、举止等,而内在的特点则包括人物的性格、情感、价值观等。
通过对人物形象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内心世界。
三、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常常具有象征意义。
人物不仅仅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还代表着一定的社会角色或者某种思想、价值观。
通过对人物形象象征意义的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和主题。
四、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系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是相辅相成的。
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相互作用,人物的行为和决策推动着故事的发展,而故事情节的发展也会影响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通过理解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整体结构和主题。
五、人物形象的变化与发展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会经历一系列的变化和发展。
这些变化可能是由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可能是由内心的冲突和成长所引起的。
通过对人物形象变化与发展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中所传递的人生哲理和成长经历。
结语: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需要我们细致入微地品味作品的细节,深入思考人物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拓宽自己的思想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剖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剖析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是构建故事情节和传递主题的重要元素。
通过深入剖析人物形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探索其中的意义和情感。
下面将从几个角度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剖析。
一、外貌形象在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外貌形象通常是作者用以展示其个性特点和情感状态的重要方式。
比如,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对黛玉外貌的描写——黛玉的容貌好似“冰雪聪明”,黑发如云,眼若秋水——展现了她的聪明伶俐、善感柔情的一面。
二、性格特点人物的性格特点是构建人物形象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
比如,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性格是复杂、矛盾的。
他聪明、机智,但也忧郁、犹豫不决。
通过对哈姆雷特性格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和冲突。
三、行为举止人物的行为举止是对性格特点的直接呈现。
通过观察人物的行为,读者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
比如,在杜拉斯的小说《情人》中,主人公的行为举止充满了魅力和神秘感,不仅展示了她的个性特点,还引发了读者对她内心情感的思考。
四、言谈举止人物的言谈举止是通过对对话和独白的描写来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和与他人的交流方式。
比如,在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中,卡尔托ン律师的幽默风趣和智慧洞察力体现在他的演讲和与他人的对话中,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无数的快乐和智慧。
五、背景环境人物的背景环境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与其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息息相关。
比如,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中,主人公罗迪昂·罗斯季科夫斯基的形象既受到了个人心理的影响,也受到了贫穷和社会不公的压力所引发的犯罪倾向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剖析涉及到外貌形象、性格特点、行为举止、言谈举止和背景环境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深入剖析,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体会到作品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作者用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形式,也是读者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电影、电视剧等各种艺术形式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可以让观众或读者产生共鸣,引发深刻的思考。
那么,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呢?一、从外貌描写入手外貌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人物的容貌、身材、服饰等方面的描写,可以初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
例如,一个穿着整洁、得体的人可能给人一种严谨、自律的印象;而一个穿着随意、邋遢的人则可能让人觉得他比较随性、不拘小节。
同时,外貌描写也可以暗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比如,一个面容憔悴、眼神疲惫的人可能正经历着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而一个笑容满面、眼神明亮的人则可能心情愉悦、充满希望。
二、分析人物的语言人物的语言是其思想和性格的直接体现。
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可以了解他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例如,一个总是说积极向上的话的人可能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而一个总是抱怨、发牢骚的人则可能比较消极、悲观。
此外,人物的语言还可以反映出他们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
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语言表达上会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可能会使用比较文雅、规范的语言;而一个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人则可能使用比较粗俗、简单的语言。
三、观察人物的行为人物的行为是其性格和品质的具体表现。
通过观察人物的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道德品质和处事方式。
例如,一个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人可能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而一个自私自利、只顾自己的人则可能比较冷漠、无情。
同时,人物的行为也可以反映出他们的内心世界。
比如,一个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人可能内心充满了勇气和信心;而一个在面对困难时退缩逃避、不敢面对的人则可能内心比较懦弱、胆小。
四、了解人物的背景人物的背景包括他们的家庭环境、社会地位、教育程度等方面。
了解人物的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
例如,一个成长在贫困家庭的人可能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努力奋斗;而一个成长在富裕家庭的人则可能会比较娇生惯养、缺乏吃苦精神。
文学作品人物形象解读

文学作品人物形象解读文学作品是文学创作的成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丰富多彩,其中人物形象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形象类型。
人物形象是指作家通过艺术手法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和深刻内涵的文学形象。
人物形象解读,就是分析和理解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内涵、特点、创作手法等。
一、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1.典型性典型性是人物形象的核心特征。
典型人物形象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体现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
例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的阿Q,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是旧中国农村社会中的一个典型人物。
2.个性鲜明个性鲜明是人物形象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人物形象应该具有独特的性格特点,使读者能够记住并区分不同的人物。
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叛逆、多情、矛盾,个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内在一致性人物形象的内在一致性是指人物的性格、言行、思想等各个方面应该保持一致,符合其性格逻辑。
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其内在矛盾和冲突的解决应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规律。
二、人物形象的创造手法1.直接描写直接描写是作家通过描绘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如《水浒传》中对武松的描写:“生得面黑眼大,身材高大,打扮得十分威武。
”2.侧面烘托侧面烘托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评价、反应、互动等,来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如《红楼梦》中,通过其他人物的 eyes to see 和 mouth tospeak,展现了贾宝玉的叛逆和多情。
3.对比映衬对比映衬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和衬托,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机智勇敢与猪八戒的贪吃懒惰形成鲜明对比。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内心的想法、感受、矛盾等,来揭示人物性格的方法。
如《红与黑》中,深入揭示了主人公于连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三、人物形象解读的方法1.文本细读法文本细读法是指读者仔细阅读文学作品,分析人物形象的描写、对话、行为等,从而理解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文学作品是人类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通过描绘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来展现人性、情感和社会问题。
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们通过作者的描写和塑造,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印象和共鸣。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探讨其对作品整体的影响。
1.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1.1 外貌描写外貌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法之一。
通过对人物外貌特征的描绘,读者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人物的外在形象和气质。
例如,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外貌描写,展现了他们的美丽与独特之处。
1.2 内心独白内心独白是一种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通过让人物自己讲述自己的内心世界,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动机。
例如,在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经常出现人物的独白,如《哈姆雷特》中的“to be or not to be”等经典台词。
1.3 行为举止人物的行为举止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之一。
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读者可以了解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
例如,在《骆驼祥子》中,老舍通过祥子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塑造了一个勇敢、坚强的形象。
2. 人物形象对作品的影响2.1 增强作品的可信度一个好的人物形象可以增强作品的可信度。
当读者能够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立体感时,他们更容易被作品所吸引,并对其中所描绘的情节和冲突产生共鸣。
例如,在《红与黑》中,司汤达这个复杂而矛盾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增强了作品的可信度。
2.2 推动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不仅仅是一个静态的存在,它们还承担着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角色。
通过人物形象的冲突、成长和转变,作品的情节得以展开和发展。
例如,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班内特这个聪明、独立的女性形象推动了整个故事的发展。
2.3 反映社会问题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也可以用来反映社会问题。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可以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引起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关注。
文学解读分析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文学解读分析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是作家通过文字描绘创造出来的。
他们的言行举止、性格特点,往往深深地影响着读者的心灵。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来解读分析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以展示作家独特的创作技巧和塑造形象的能力。
一、外貌描写和人物特征的关系一本好书往往会通过精细的外貌描写来推进故事情节和表达人物个性。
比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俊美仪容和玉器坊中的莺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贾宝玉深情厚意和情感世界的丰富多彩。
同时,作家还通过对贾宝玉面容的具体描绘,传达了他优雅自然的气质和内心的柔情。
二、语言和行为举止的象征意义作品中的人物往往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行为举止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这些细节往往是作家有意为之,通过暗示和象征来丰富人物塑造。
举个例子,在《李自成》这部小说中,李自成的豪迈直爽和反清复明的激情,可以从他的言辞和行动中找到呼应。
作家通过对话和李自成的战斗场面描写,巧妙地表达了他强烈的民族大义感和崇高的奋斗精神。
三、心理描写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位作家的描述能力和洞察力直接影响着读者对人物形象的了解程度。
通过对人物内心的细致描写,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和思想动态。
比如,《雷雨》这部剧本中的丁香,作家通过她内心纠结的矛盾和迷离的情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读者可以通过她的内心世界,深入揣摩她矛盾的人格,从而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个角色。
四、与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关联人物形象也是作家对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的一种反映。
在名著中,人物形象往往会与所处的时代背景紧密联系,有时甚至可视为历史背景的象征。
《红岩》这部小说中的冯世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通过塑造冯世秀这个英勇坚毅的人物形象,作家展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和无私奉献。
五、人物形象的多维度性一个好的人物形象应该是多维度的,不仅仅是单一的性格特点,而是具有丰富的内心和复杂的人格。
比如,莎士比亚的剧作《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他既是一个矛盾复杂的人物,又是优美的诗人和智者。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怎样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记叙文是初中生最熟悉的一种文体,而编入我们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都是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无论是叙事性散文,还是小说,都离不开人物形象的支撑。
那么,如何分析并把握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抓住文中的人物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情感,感受人物的思想性格。
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都是鲜活无比的,这种生命的活力源于各种生动的描写:外貌描写呈现的是人物的外在形象;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刻画的是人物的内在性格和思想。
只要牢牢抓住人物的各种描写,深入分析,揣摩人物丰富的内心情感,就定能把握住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1、抓住肖像描写进行评价肖像描写也称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服饰、神情、姿态等特征的描写。
如《轮椅上的霍金》中“头只能朝右边倾斜,肩膀也是左低右高……马上就会出现‘龇牙咧嘴’的样子……”这段肖像描写反映出了。
2、抓住语言描写进行评价“言为心声”,语言通常是人物内心世界的表露。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从这段语言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哈尔威船长是个。
3、抓住动作描写进行评【例】……最后,带着叹赏的舒心,他扔下刮刀,就象一个男士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样,温存关怀地把湿布蒙在女正身像上。
于是,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从罗丹得到的启示》请简要分析上段中加点动词的作用:4、抓住心理描写进行评价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产生的看法、感触、联想等思想活动的描写称作心理描写。
如《牛郎织女》中“牛郎得知织女被王母娘娘抓走,心急如焚”,“【阅读练兵】父亲神情严肃地吹响了哨子,只见玛丽亚小姐神色慌张地躲到一边惶恐地望着楼上。
六个孩子从几个房间里夺门而出,行动迅捷如同听到了警报。
他们匆忙中排成一队,踏着父亲的哨声,挺胸抬头,甩臂踏足走下楼梯,俨然凯旋的士兵,在大厅站成整齐的一列。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分析技巧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分析技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分析技巧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理解和解读人物形象、性格特点、行为动机以及人物之间关系的方法。
通过分析人物,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分析技巧:1.人物描写分析:读者可以通过关注作者对人物的直接和间接描写,如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
2.人物关系分析:分析作品中人物之间的亲属、朋友、敌对等关系,以及他们在故事中的互动,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和作品的主题。
3.人物动机分析: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和选择,了解其内心动机和目的,进而深入理解人物形象和作品主题。
4.人物成长变化分析:关注人物在故事中的成长和变化,了解其心理、性格和价值观的转变,从而加深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5.人物象征意义分析:有些人物在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如代表正义、邪恶、希望等。
通过分析人物象征意义,有助于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6.人物与环境关系分析:分析人物与作品中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了解环境对人物的影响,以及人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
7.人物视角分析:关注作品从不同人物视角展开的叙述,了解不同人物对事件、其他人物和作品主题的看法,从而丰富对作品的整体理解。
8.人物对比分析:通过比较作品中相似或对立的人物,揭示其性格、命运和作品主题的差异性。
9.人物角色定位分析:分析人物在作品中的角色定位,如主角、配角、反派等,了解其在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
10.人物心理层次分析:关注人物内心的矛盾、挣扎和情感变化,了解其心理层次和复杂性。
通过以上技巧,读者可以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和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和欣赏水平。
习题及方法:1.习题:《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如何?请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和人物关系。
解题方法:首先,通过阅读《红楼梦》中关于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描写,了解他们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等方面。
其次,关注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关系,如共同经历的事件、对话和情感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本文是关于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感谢您的阅读!
文学是人学,尤其是小说,其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作品的主题,揭示生活的本质,表达作者的审美意识、美学观点。
因此,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就成为小说阅读的考查热点。
鉴赏人物形象一般分三步走:首先,要从人物的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入手,了解人物的外貌、心理、性格等;其次,要通过作品对人物的种种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最后,要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认识人物形象的意义和作用。
下面,笔者想以近年高考试题为例分类简析一下其设题方式及答题策略。
一、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设题方式】
示例:简要概括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2010年高考山东卷)
【答题策略】
“简要概括”“性格特征”是审题要点。
据此,只要找到答题语域,提取或整合出体现“性格特征”的词语即可,无需分析。
先找出答题区域在节选部分的最后一段。
祥子的性格特点在作者描写和叙述中有体现。
比如,“假若他去当了兵,他决不会一穿上那套虎皮,马上就不傻装傻地去欺辱人”,是善良本分的体现;“在车厂子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点事儿做”,是写祥子的勤劳;“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
则体现了他的真诚自然。
【答案示例】
勤劳;朴实(憨厚老实,善良);上进(有生活目标,有追求,有上进心);真诚自然(不卖好讨俏)。
二、分析人物的心理特点
【设题方式】
示例: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父亲怎样的心理。
(2010年高考浙江卷)
(1)拍拍:
(2)喝令:
(3)挺直:
【答题语域】
在弟弟的从容面前,父亲到底接受了现实,他什么也没说,拍拍弟弟的肩膀,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
弟弟不要,父亲露出怒目的本色,喝令他收下,然后挺直脊背,走出大门。
【答题策略】
“加点的动词”“简析”“心理”是审题要点。
据此,要联系前后文和文章的主旨,对每个动词加以分析,从而把握其心理特点。
比如,父亲在弟弟困难的时候“喝令”他收下自己的退休工资卡,语言是强硬的,但其中的疼爱也是不言而喻的。
【答案示例】
①拍拍:表现了父亲对弟弟的信任、安慰和鼓励。
②喝令:以强
硬的方式表现出父亲对弟弟疼爱的心理。
③挺直:既表现了父亲要帮助弟弟面对磨难的坚强决心,又表现了父亲为能帮助弟弟而感到满足。
三、概括或分析人物形象
【设题方式】
示例1:根据小说④至⑥段的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
(2010年高考安徽卷)
示例2:文中写领队比较分散,请统观全文简要分析领队的形象。
(2010年高考江苏卷)
【答题策略】
上述两例都是考查欣赏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示例1可以只概括,示例2则要联系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进行分析。
另外,题干已经限定范围,示例1在④至⑥段中概括答案,考生只需找到相应的描写王石匠的文字进行总结即可,但概括要尽量全面。
比如,“一锤一锤,如泣如诉”,表现其技艺非同一般;“洗了几十年,也还是不急不躁,不去赶那些过场,凑那些热闹,真叫人觉得不容易”,表现其从容淡定;“十日后你来拉呗”,表现其讲信誉;“来找俺的,都是那样个心绪。
不如你就上山上转转,心里就好受了”,表现其善良、朴实。
示例2则要统观全文,抓住关键点,一般是要按照总分或分总的结构组织答案,即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对其作定量分析,或者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答案示例】
示例1:技艺高超,讲信誉,为人朴实,心地善良,从容淡定。
示例2:(1)“懒懒地说话”与“稳稳地坐在马上”:表现了他在怒江天险前的从容不迫与胸有成竹;(2)“敲一敲溜索”与“吼我过江”:表现了他认真负责与关爱部下;(3)“瞟一眼”与“问一声”:表现了他受人尊敬以及与手下配合默契;(4)“一声唿哨”与“最后一个过溜索”: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以及粗犷豪迈的性格。
四、探究并确认小说所描绘的主要人物
【设题方式】
示例:你认为本文的主要人物是哪一个?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2010年高考山东卷)
【答题策略】
这是一道具有发散思维性质的题目,但是根据文章的出处《骆驼祥子》及其主旨可以首选祥子,当然也可根据选文内容确定其他人选。
答案终点虽然在文本之外,但起点是在文本之内。
回答时一般要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分点列出事实特点及依据陈述理由,并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最后是总结自己的观点。
【答案示例】
祥子。
祥子是文章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着力刻画的重点人物形象。
其中,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是从正面表现;写刘氏妇女是为了衬托祥子,写“别的车夫”是为了与祥子形成对比。
五、探究人物形象的意义
【设题方式】
示例:孕妇并不认识石碑上的字,也不会写字,却十分努力地描画着它们,后来还感叹:“字是一种多么好的东西啊!”小说这样写孕妇有人认为让人感动,也有人认为有些做作。
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2009年高考宁夏卷)
【答题策略】
本题设置了两种不同倾向的观点,只要从中选一提出明确的观点或见解,并言之成理地展开论述即可。
比如,认为这样写能“让人感动”应主要从小说的主题、伦理道德与现实意义等方面展开;认为“有些做作”应主要从小说的情节设置、人物的性格逻辑与伦理道德等方面论证其显得矫情。
【答案示例】
观点一:这样写让人感动。
①突出了孕妇对文化知识的朦胧追求——虽然她不识字,但这并不影响她对文化的尊重;②揭示了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女人在将为人母时的责任感——在她看来,会认这几个字将来就不用担心孩子的提问了;③表现了孕妇已经认识到文化知识对孩子未来的成长的重要性,也表明了她在尽可能地弥补自己没有文化知识的不足。
观点二:这样写有些做作。
①触动她描画字的原因主要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不只是路边一块废旧的石碑;②孕妇自己不会写字,想临摹石碑上的字可以请放学的孩子帮忙,不必非要那么费劲地自己描画;③作为未来的母亲,孕妇识不识字其实一点也不影响她对孩子的责任与爱。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