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讲稿
文学赏析的演讲稿三分钟
![文学赏析的演讲稿三分钟](https://img.taocdn.com/s3/m/8f2156e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7c.png)
文学赏析的演讲稿三分钟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文学赏析的主题。
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智慧,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文学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背后的内涵,感受其中蕴含的美好与力量。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文学作品的审美意义。
文学作品通过艺术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生活、人性、社会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和感悟。
在我们赏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在欣赏文字的美感,更是在感受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比如,《红楼梦》中对人情世故的描绘,让我们对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变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活着》中对生命的坚韧与希望的追求,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和坚强。
因此,文学赏析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其次,文学赏析对我们的人文素养和情感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赏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细细品味每一个细节,感受每一种情感。
这种细腻的感受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更可以培养我们的人文情怀和情感修养。
同时,通过对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情节发展、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赏析,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使自己在审美领域更加有深度和内涵。
最后,文学赏析对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赏析,我们需要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总结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这些活动可以锻炼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同时,我们在赏析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也需要通过言语表达来传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这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总而言之,文学赏析是一项富有意义的活动,它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更可以培养我们的人文情怀和情感修养,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关注文学作品,通过赏析文学作品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让文学的力量成为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助力和引导。
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3a1eba4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15.png)
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当我们翻开一本精彩的文学著作,那些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往往是最吸引我们的部分。
他们或勇敢正义,或狡黠奸诈,或善良温柔,或自私冷酷。
那么,如何才能准确而深入地鉴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呢?这其实是一门有趣且富有深度的学问。
首先,我们要关注人物的外貌、语言和动作描写。
作者往往会通过对人物外表的刻画,让我们对其形成初步的印象。
比如,《红楼梦》中对王熙凤出场时“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描写,一个精明泼辣、八面玲珑的形象瞬间跃然纸上。
而人物的语言更是能直接反映其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水浒传》里鲁智深的“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这番话,尽显其豪爽直率、嫉恶如仇的性格。
动作描写也不容忽视,《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动作,将他拮据却又爱摆阔的穷酸相刻画得入木三分。
其次,我们要留意人物所处的环境。
这里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会对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产生深远的影响。
比如,在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19 世纪法国巴黎上流社会的虚荣、贪婪和残酷,造就了拉斯蒂涅从一个单纯的青年逐渐堕落成为一个野心勃勃的野心家。
自然环境有时也能烘托人物的心情和性格。
《骆驼祥子》中,烈日和暴雨下苦苦拉车的祥子,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无奈。
再者,分析人物的行为和经历也是关键。
一个人的行为是其性格的外在表现,通过观察他们在面对困难、诱惑、冲突时的选择和反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在经历了战争的残酷、爱情的挫折、疾病的折磨后,依然坚守自己的信仰,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展现出了无比坚定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品质。
同时,我们还要考虑人物之间的关系。
人物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与周围人的互动能够进一步凸显其性格特点。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教案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与评价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教案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2efdf5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51.png)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教案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与评价鉴赏教案-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与评价引言: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红楼梦》以其独特的叙事和深刻的人物形象而广受推崇。
本教案旨在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与评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经典之作。
一、贾宝玉贾宝玉作为本书的男主角和贾府的继承人,他的形象十分丰满。
他聪明、敏感、善良,但也有些情绪化和自私。
贾宝玉对待其他人的感情十分复杂,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态度更是令人瞩目。
他与林黛玉的纠缠和与薛宝钗的婚姻引发了读者对于人性和情感的思考。
贾宝玉的形象辗转于现实与梦幻之间,他象征着人性中的矛盾与纠结。
他对于世俗功名、权势和荣华富贵的冷漠态度让人感叹,但他又对感情和友谊表现出极大的珍视。
这种矛盾的人性使得贾宝玉的形象更加立体和复杂,也使得读者对他产生了更多的共鸣和思考。
二、林黛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代表性和最受关注的人物之一。
她聪明、才情出众,但却在世俗的压力和家族的势利之下产生了自卑感和绝望情绪。
林黛玉的形象承载着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与束缚,她的悲剧命运让人们对封建制度的不公和女性命运的困境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林黛玉的世界观受到了“封建礼教”的限制,在自我意识的觉醒中她表现出了敏感、叛逆和独特的思考方式。
她的形象让人们思考女性如何在压迫环境下保持独立的精神和自信,并对封建文化的合理性进行了质疑。
三、薛宝钗与林黛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薛宝钗,她是《红楼梦》中另一个重要的女性形象。
薛宝钗出生于名门望族,才情出众、美丽端庄,她的形象代表着封建礼教下的女性典范。
薛宝钗的形象被塑造得完美无瑕,她代表了儒家思想中温柔、贤淑、纯洁的女性形象。
与林黛玉不同,薛宝钗没有对封建社会产生过多的怀疑和不满。
她一直按照社会的规范和期望行事,兢兢业业地履行着她的家族义务和婚姻责任。
薛宝钗的形象提示着读者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生存之道和社会角色的合理性。
结语: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鉴赏与评价,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这一伟大的古代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17644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3e.png)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的人物形象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家能够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分析其背后的意义。
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作家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行举止等方面的细节,作家能够使读者对人物产生直观的印象。
同时,作家还通过人物的对话和内心独白等手法,展示人物的思想和情感,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鲜活。
例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哈姆雷特形象,是一个备受矛盾和困扰的人物。
他既是智慧和勇敢的王子,又是一个忧郁和迷茫的青年。
通过哈姆雷特的独白和对话,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进而对他产生共鸣。
二、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除了直观的形象描写,人物形象还常常具有象征意义,代表着一定的思想和价值观。
通过人物的言行和经历,作家能够传递出深刻的主题和寓意。
例如,《红与黑》中的朱利安·索雷尔形象,代表了一种充满野心和冷酷的现实主义精神。
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地追求权力和地位,最终陷入了道德和情感的困境。
通过朱利安的形象,作家斯坦达尔将现实主义社会中的道德沦丧和人性扭曲的现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人物形象的发展和转变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成长而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往往能够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轨迹。
例如,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雾都孤儿》中的雪莉克尔夫人形象,一开始被描绘为一个冷漠无情的女人,对待孤儿们毫不关心。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读者逐渐了解到她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悔恨,最终她通过帮助孤儿们实现了自我救赎。
这种人物形象的转变不仅展示了雪莉克尔夫人的成长,也传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对救赎的渴望。
四、人物形象的共鸣与启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给予读者一定的启示。
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
![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fb1b0633964bcf84b9d57b87.png)
• 鉴赏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表现手法、语言风格
• 2、怎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 回答: • (1)优秀的小说和戏剧文学作品大都着力于刻画人物,创造典型的人
物形象。 • (2)诗歌散文类作品,一般不注重刻画人物性格,而着力于描绘某种
生活图景,抒发某种感情。 • (3)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对环境的描写。文学作品中的环境一般包
•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
感和思想。
•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 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 (4)人物对话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 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括:①具体的风景描写、生活场景描写。②促使主人公活动的生活和社 会环境。③社会历史背景及时代特征。 • (4)人物描写的方法一般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 描写、心理描写。
• 鉴赏人物形象的具体目标有两条: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鉴赏人物形象主要应注意两点:
• 譬如写景,作家是如何感知这个景物的,是视觉?听觉?还是触觉?乃至通感 等,他抓住的是空间还是时间,空间中的事物是如何分布的,各自的远近高低 如何,每一景一物的声色、动静如何?又借助了哪些手段?是摹状、比喻、比 拟、衬托,还是夸张?写人也是这样。从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到言谈举止, 到细节透露内心,或通过环境衬托内心,由里到外,方能形神兼备。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e6f75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a.png)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是作者创作的灵魂,是作品的核心。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通常是多维的,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情感。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作品的深层含义,理解作者的用心之处。
二、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和言语的描写,作者可以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读者产生共鸣。
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细致入微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读者产生共鸣。
三、人物形象的分析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是一项复杂而有趣的任务。
通过对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和言语的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人物形象的分析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揭示人物的真实面目,理解作者的用心之处。
四、人物形象的意义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意义是深远的。
每一个人物形象都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情感或主题,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人物形象的意义需要通过细致入微的分析和深入的思考来揭示,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五、结语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题和情感,理解作者的用心之处。
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灵魂,是作品的核心,只有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才能揭示人物形象的真实面目,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享受阅读的乐趣。
文学作品的鉴赏讲解.doc
![文学作品的鉴赏讲解.doc](https://img.taocdn.com/s3/m/6da2f49fbb4cf7ec4afed0e8.png)
文学作品的鉴赏(黄建宏编)第一章文学作品鉴赏综论文学作品鉴赏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通过感知、情感、想象和理解等一系列心理机能的活跃,而形成的认知、体味、玩赏的审美活动。
文学鉴赏有多种模式,有的以体会作者创作意图为中心;有的以作品为中心。
只有考察的重心向读者倾斜,确立读者的鉴赏主体地位以后,读者才彻底摆脱了鉴赏的被动性,文学作品的多元化鉴赏也就有了实现的可能。
文学作品鉴赏是以审美为主导的综合活动,读者通过多种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心理活动,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其他价值。
第一节文学作品鉴赏的性质文学作品鉴赏实践有着久远的历史和广阔的范围,对其进行现象描述和理性认识,并运用现代美学的理论武器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文学作品鉴赏的性质。
一、文学作品鉴赏实践的现象描述和理性认识一般说来,文学作品鉴赏主要有四种模式。
以社会历史环境为中心的鉴赏是将阅读文学作品同内容的时代背景等社会因素结合起来,这种鉴赏的理论基础是摹仿论。
以作家创作意图为中心的鉴赏是将阅读文学作品同作家的思想、人格、创作风格、动机、意愿等结合起来,这种鉴赏的理论基础是表现论。
以作品为中心的鉴赏是将文学作品的阅读同作品本身的人物、语言、结构、意象等结合起来,这种鉴赏的理论基础是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阐释学及结构主义。
我们并不否鉴赏模式在具体作品鉴赏中的作用。
当作者的创作理念和读者的鉴赏理念相同时,读者对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常有恰当的把握。
但是,任何一种鉴赏模式的不恰当运用,都会削弱使文学鉴赏的意义。
上述各种文学鉴赏模式,都很难完全体现读者的鉴赏主体地位,各种鉴赏模式中,都有某些规定或指向,限制读者进行自由活动。
而以读者为主体的文学鉴赏活动,却不是审美主体对客体的刻板摹写和被动、消极的接受,它允许读者穿梭于作品与自身背景之间,进行自由的思想活动。
尽管这种鉴赏模式有时会因过分强调审美主体而走向负面,但它在培养读者的主体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文学艺术鉴赏演讲稿
![文学艺术鉴赏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e15cc9a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76.png)
文学艺术鉴赏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关于文学艺
术鉴赏的话题。
文学艺术鉴赏是一门让人沉浸其中、陶冶情操的学科,它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审美情趣,更能够让我们在阅读、欣赏
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启迪。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文学艺术鉴赏的重要性。
在这个信息爆炸
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文字和图片,但是如何从中筛
选出优秀的作品并进行深度的鉴赏,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通过文学
艺术鉴赏,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和欣赏水平,同时也能够增强我们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
其次,文学艺术鉴赏也是一种情感的陶冶和心灵的洗礼。
在阅
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会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感同身受;我们会被作品中的情节所感动,情感会在心灵深处荡漾。
这种情感
的共鸣和心灵的震撼,会让我们在阅读后产生一种愉悦和满足,同
时也能够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
最后,文学艺术鉴赏还能够启迪我们的思想和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通过阅读和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拓展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
同时,作品中的深刻思想和哲理也会让我们在阅读后有所感悟,让我们的思维得到启迪和升华。
总之,文学艺术鉴赏是一门让人陶冶情操、启迪思想、丰富人生的学科。
希望大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阅读、欣赏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文学艺术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谢谢大家!。
文学作品鉴赏演讲稿范文
![文学作品鉴赏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6a9e8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6f.png)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学作品鉴赏——品味经典,感悟人生》。
文学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承载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这里,我将与大家一同领略文学作品的魅力,品味经典,感悟人生。
一、文学作品的价值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价值:1. 思想价值: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拓宽视野,提高思想境界。
2. 艺术价值: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这些艺术形式和手法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
3. 教育价值: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启迪作用,有助于培养读者的道德观念、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文学作品鉴赏的方法1. 了解作者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背景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2. 把握作品主题:作品的主题是作品的灵魂,把握主题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3. 分析人物形象: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作者塑造的艺术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
4. 品味语言风格: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是作者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品味语言风格有助于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
5. 思考作品意义:思考作品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启示,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三、经典文学作品鉴赏1.《红楼梦》:这部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它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线索,描绘了封建社会的风俗民情,揭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没落。
通过对《红楼梦》的鉴赏,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封建社会的弊端,以及人性的善恶、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较量。
2.《呐喊》:鲁迅先生的这部短篇小说集,以锐利的笔触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呼唤民众觉醒。
通过对《呐喊》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他对封建礼教的批判精神。
3.《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的这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以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为线索,描绘了拉丁美洲的历史变迁。
赏析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特点
![赏析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fa6ebf90722192e4436f695.png)
赏析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特点篇一:鉴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如何鉴赏文学作品A、诗歌鉴赏诗歌作为四大文学样式之一,是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无论是我国古典诗歌,还是中外现当代诗歌,都有着诱人的魅力。
作为大学生,应该通过课本诗歌的阅读而具备赏析诗歌的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就阅读与鉴赏的区别来看,鉴赏要比阅读高一个档次。
就诗歌阅读的教学来说,教师对教材诗歌的处理,只是教会学生阅读和鉴赏诗歌的一个个体和载体,如果阅读诗歌,只停留在教材上的几首诗歌,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大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关键还是通过教材诗歌的载体,教会学生独立准确的鉴赏诗歌的能力。
所以,诗歌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要看学生是否具备了诗歌鉴赏的能力。
从这一点来看,诗歌阅读教学也就是诗歌鉴赏教学。
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
我认为对古典诗歌的阅读与鉴赏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
读之同时,还需展开想象。
想象是引发情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积累、运用鉴赏知识1、文体知识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
鉴赏古诗,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诗词文体知识,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动。
首先,应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流变有相当清晰的认识,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的脉络;其次,还应对诗词的格律知识有比较清楚的了解,诸如句法、用韵、对仗、词牌、曲牌等知识。
再次,还要充分把握诗词特点:高度的概括性、生动的形象性、强烈的抒情性、鲜明的音乐性。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考纲解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讲稿公开课
![原创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精品课件 考纲解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讲稿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1b07fc00ba1aa8114431d9da.png)
三、鉴赏人物形象就注意的问题
• 主要应注意两点:
• 1.从作品实际出发
• 就是从作品中具体人物自身所具 有的东西出发。这里的“东西”是指 人物自身的言行以及作品对具体人物 所作其他种种描写和评述,而不应是 用现成的概念往人物身上套,不能贴 标签,更不解将人物自身所没有的东
• 2.对人物性格应有简要分析
• 总评价,也就是所谓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但 是,仅有这样的总评价还是不够的,还得简要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 依据作品所叙事件,依据人物自身的言行 和其他人物对主人公的态度,可以对强作出下 列简要分析和概括: • ①极为敬业,总要把自己应办的事办好; • ②忠厚诚实,待人处世,总是实话实话,从不 花言巧语,更不会为求得别人好印象而骗人; • ③爱惜财物,即使一针一线,两个包子,也不 浪费; • ④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即便是本家哥哥来求 职,因为他“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 也不予录用;
•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中通过医生所打的比方,形象地描写出 父亲积劳成疾、病入膏肓的身体状况。 • B.父亲偷偷停止服药,主要是舍不得花钱, 同时也说明当时缺乏起码的医药卫生条件。 • C.父亲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既反 映了他的爱国情结,也表现了他的愚昧无知。 • D.文章开头说“我的父亲……像一把黄土” 结尾说“我就撒下这一把黄土”首尾属呼应, 深化了“黄土”的象征意义。 • E.作者文笔朴实,但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生 动地刻画出父亲的形象,表达了对父亲真挚的 感情。
• 挽救,吃‚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他问: ‚一瓶多少钱?‛听说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 语,后来就说:‚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 当我不在时,就偷偷停止服药。他一下计算过: 一瓶药的价值要买近二十斤盐,要让儿媳们劳 动好多天。 • 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繁重的劳动使他 累弯了腰。不知创造了多少财富,自己却舍不 得乱花一分钱。有一次我给了他两元零用钱让 他买点好吃的,半年后他还在身上装着。在重 病期间他出现了谵语,净念叨‚把猪喂了没 有‛‚把锄头安好‛‚麦黄了就快收‛之类。 临死时他默默流泪,留恋这个世界——他为之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鉴赏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32ec6b3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c6.png)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鉴赏外国文学作品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外国文学作品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也是学习者最为关注的内容之一。
下面将通过鉴赏一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来探讨他们的特点和意义。
《红与黑》中,铅印工人朱利安·索雷尔是一个聪明而机智的青年,他野心勃勃,渴望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提升。
他具有非凡的智慧和计谋,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他成功地融入了法国贵族社会,并逐渐实现了自己的社会地位的提升。
朱利安·索雷尔的人生并不顺利,他不断地陷入困境和矛盾之中。
朱利安·索雷尔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一个聪明而机智的人的内心世界和奋斗历程,他的形象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启示价值。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人物,他是个身世神秘的富豪,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投机行为,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财富的积累。
盖茨比对浓重的社交氛围和虚伪的人际关系持有怀疑和抵制的态度,他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爱情和真实的幸福。
盖茨比最终无法逃脱现实的束缚,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盖茨比的形象传达了对现实生活的痛苦追问和对纯净爱情的无尽追求,他是一个坚持理想和追求真实的英雄人物。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班纳特是一个聪明而独立的女性形象。
她对传统观念和偏见持有怀疑和质疑的态度,拒绝墨守成规的婚姻安排,并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
伊丽莎白·班纳特的形象展示了一个独立自主和勇于追求自己幸福的女性形象,她是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女性典范,对当代女性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鉴赏,可以看出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义。
这些形象不仅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一种典型,更反映了人类的普遍性和共性。
通过对这些形象的鉴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特点和意义,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鉴赏人物形象
![鉴赏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c3e00c6a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c.png)
鉴赏人物形象在文学、艺术和电影等创意领域中,人物形象是其核心组成部分。
它们不仅为作品注入生命,还传达了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和感知。
本文将探讨如何鉴赏人物形象,以更深入地洞察人性。
一、背景介绍鉴赏人物形象需要了解其背景。
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生活经历和环境,这些因素塑造了他们的性格、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背景可能包括时代背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等。
通过了解这些背景信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和情感变化。
二、性格分析性格是人物形象的核心特质。
通过对角色的性格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
例如,一个性格外向的角色可能善于交际,而一个内向的角色则可能更喜欢独处。
这种性格特征会影响他们在生活中的选择和反应。
三、动机与目的动机和目的是人物行动的重要驱动力。
鉴赏人物形象时,我们需要理解角色的动机和目的,以预测他们的行为。
动机可能包括情感、欲望、信仰等,而目的则可能涉及生存、幸福、权力等。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解读角色的行为。
四、情感表达与成长情感表达是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观察角色的情感变化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同时,人物形象的成长也是鉴赏的重要方面。
随着故事的发展,角色可能会经历变化和成长,这些变化可能涉及价值观、性格等方面。
五、结论与总结鉴赏人物形象是一项深入而复杂的艺术实践。
通过背景、性格、动机与目的以及情感表达与成长等方面,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人物形象,并从中洞察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这种鉴赏过程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审美能力,还丰富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古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鉴赏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诗词的世界里,诗人通过他们的笔触,塑造了无数生动的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
因此,对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进行鉴赏,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还可以深入了解历史文化。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鉴赏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bb943c7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a3.png)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鉴赏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鉴赏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不同的人物形象,读者可以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性格、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将这些人物形象与自身进行比较和反思。
以下是对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鉴赏。
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通过对其外貌、性格和行为的描写来进行。
外貌是人物形象的第一印象,它能直接反映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通过对达西先生的外貌描写,如“他不仅长得格外帅气,上自他最不大的一个妹妹,下到他最大的一个妹妹”,展示了他的英俊潇洒和自信的性格。
性格是人物形象的核心。
性格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方面展现出来。
在《红与黑》中,作者通过对朱利安·索伦的性格描写,如“他曾经是一个冷情的人”,“他决不妥协和虚伪”,展现了他的聪明机智、果决坚定的性格特点。
人物的行为也是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描写可以反映人物的价值观、理想追求等方面的特点。
在《悲惨世界》中,作者通过对雨果·玛丽的行为描写,如“他用金银财富换来了所有可能令他腐朽的荣誉”,展现了他的无私奉献和正直坚强的品质。
人物形象的鉴赏还需要分析人物形象与文学作品主题的关系。
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表达主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可以传达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通过对伊丽莎白·班内特和达西先生的形象塑造,以及二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揭示了傲慢和偏见对爱情和婚姻的影响。
人物形象的鉴赏需要在比较和分析中进行。
通过对多个人物形象的比较和分析,读者可以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在《红楼梦》中,作者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等人物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差异和生活态度,从而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主题和情感。
通过对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鉴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能力,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红楼梦人物鉴赏演讲稿
![红楼梦人物鉴赏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7242827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d.png)
红楼梦人物鉴赏演讲稿引言尊敬的评委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带来的演讲话题是《红楼梦人物鉴赏》。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红楼梦》以其卓越的艺术成就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读者,其中的人物形象更是作品的灵魂所在。
通过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进行鉴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文学巨著。
下面我将从几位关键人物进行分析,让我们一同领略他们的魅力与智慧。
叶 Bcc叶Bcc,也被称为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
他的性格温和善良,与其他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
宝玉的存在给整个故事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他对美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真挚都深深打动了读者。
宝玉天真无邪,善良纯真,对待事物总是富有感情和理解力。
他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林黛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
她是一个有着强烈个性和独立精神的女性,她的形象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印象。
黛玉的聪明才智和敏感性使她能够准确地洞察人心,并以此带来了许多故事情节的发展。
尽管她命运多舛,但她仍然保持着坚强的意志和无比的热情。
她对于友情和爱情表达出了深深的思考,通过她的视角,读者能更好地领悟到红楼梦中所描述的人生哲理。
薛宝钗薛宝钗是一个充满智慧和聪明头脑的女性形象。
在红楼梦中,她展现了她的独特魅力和智慧。
宝钗洞察力极强,能够看到人性的脆弱和世俗的真相。
她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懂得力所能及。
然而,薛宝钗的聪明才智也使她有时显得冷漠和疏远,而这一点也正是使她与其他人物有所区别的地方。
贾宝玉贾宝玉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的男性人物。
他是一个典型的才子佳人,聪明机智,却又有着柔软的内心。
贾宝玉的形象充满了神秘感和矛盾性,他的思想开放且富有创造力。
贾宝玉是一个感性的人,他对爱情和友情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将这种理解融入到他的行为和决策中。
贾宝玉的形象在整个故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结论通过对《红楼梦》中几位关键人物的鉴赏,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对于人生的理解。
文学鉴赏五分钟演讲稿范文
![文学鉴赏五分钟演讲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06f23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f.png)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对文学鉴赏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这里,我将用五分钟的时间,带领大家领略文学的魅力,探索文字背后的世界。
题目:走进文学的殿堂一、引言文学,是心灵的语言,是人类情感的寄托。
它以独特的魅力,穿越时空,触动我们的心灵。
而文学鉴赏,则是我们走进文学殿堂的钥匙。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文学的殿堂,感受文字的力量。
二、文学的魅力1. 情感共鸣文学是人类情感的抒发,它以真挚的情感,打动我们的心灵。
当我们读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凄美爱情,不禁为之动容;读到《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惨命运,不禁为之愤慨。
文学让我们在共鸣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辉,体会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2. 知识启迪文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它不仅能丰富我们的内心世界,还能启迪我们的智慧。
如《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智谋、诸葛亮的忠诚,让我们学会了为人处世的道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勇敢、唐僧的善良,让我们明白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
3. 美感享受文学是一种艺术,它以优美的文字、生动的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如《荷塘月色》中朱自清笔下的荷塘美景,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边城》中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光,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三、文学鉴赏的方法1. 品味语言文学鉴赏首先要品味语言,感受作者运用文字的巧妙。
如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口头禅“儿子打老子”,通过这个简单的词语,将阿Q的丑陋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
2. 理解主题文学鉴赏要理解主题,把握作品的主旨。
如《背影》中朱自清对父亲的思念,体现了亲情的力量;《围城》中钱钟书对婚姻的反思,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3. 分析人物文学鉴赏要分析人物,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骆驼祥子》中祥子的悲惨命运,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四、结语走进文学的殿堂,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文字的魅力,还能在共鸣中成长。
让我们用心去品味文学,用情去感受生活,让文学成为我们人生中最美的风景。
文学作品鉴赏:品味经典之美
![文学作品鉴赏:品味经典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0413dde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b.png)
文学作品鉴赏:品味经典之美引言文学,作为人类创造的艺术形式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思想,通过文字的表达以及想象力的挥洒,向读者展示着无尽的美妙世界。
文学作品的鉴赏不仅仅是欣赏,更是一种领悟和体验的过程。
品味经典之美,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还需要我们去发现其中的深层含义,感受其背后所蕴藏的智慧和情感。
鉴赏的目的理解作品的内涵鉴赏文学作品的首要目的是理解作品所传递的内涵。
作品中的语言、情节、人物等元素,都承载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仔细阅读和品味,我们可以从作品中汲取智慧和启示,领悟到作者的真正用意。
体验情感的共鸣文学作品不仅是作者情感的表达,也是人类情感的共鸣。
读者在鉴赏作品的过程中,会与作品中的人物或情节产生共鸣,感受到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
这种情感共鸣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性和世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开拓思维的边界文学作品是一个开阔思维的窗口,能够帮助我们超越现实的局限,拓展我们的思维边界。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作品,我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文化、思想和观念,开阔自己的思考方式,拓宽自己的视野。
阅读方法小说作品的鉴赏小说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类型,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表达方式。
在鉴赏小说作品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描写手法的评价作为虚构的故事,小说中的描写手法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探究作者的叙述方式,如叙事者的视角、时间线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等,评价作者的描写功力。
情节结构的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是推动故事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们可以关注故事的起伏变化、高潮迭起、情感冲突等,分析其合理性和吸引力,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构思和布局。
人物形象的感受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作品生动性的体现,也是读者产生共鸣的重要纽带。
我们可以观察人物的性格特征、言行举止、内心感受等,感受其中的人性冲突和成长过程。
诗歌作品的鉴赏诗歌作为用精炼的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形式,需要我们用更敏锐的感受力去品味。
音韵和节奏的感知诗歌的美感往往来自于其音韵和节奏的组织。
文学评论演讲稿
![文学评论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aa9129d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8.png)
文学评论演讲稿尊敬的各位听众: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带来一场关于文学评论的演讲。
文学评论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旨在深入剖析文学作品的内涵与形式,为读者提供更深层次的阅读体验。
今天,我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文学评论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文学创作和阅读的价值。
首先,文学评论的存在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通过评论的方式,我们可以对作品进行解读,揭示出其中的深层含义。
文学评论家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解读,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使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感受作品所传达的信息。
例如,在评论一部小说时,我们可以探讨其背后的主题、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使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入。
其次,文学评论对于文学创作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评论家们的评价和建议可以为作家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帮助他们改进作品的不足之处,并在创作过程中提供新的思路和灵感。
文学评论家的专业知识和批评眼光可以帮助作家更好地把握文学形式和艺术表达方式,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同时,评论家们还可以通过对作品的评价和批判,推动文学界的创新和进步,促使作家们在创作中勇于尝试新的表达方式和题材,从而丰富文学的多样性。
此外,文学评论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互动的平台,促进读者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通过参与文学评论的讨论,读者可以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观点,与他人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这种互动不仅可以拓宽读者的视野,还可以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创作的灵感。
通过文学评论的交流,读者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读作品,拓展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文学鉴赏能力。
最后,文学评论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文学作品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
文学作品往往反映着社会的现实和人类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作品的评论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
这种了解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变迁和人类的情感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见所储物资丝毫不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
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蓬布牢不牢。老板见他如此 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 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 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 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 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 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 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 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 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 知道了他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就凭我们的学历,
B项‚同时也说明当时缺乏起码的医药卫
生条件‛之说,在文中无根据。文中说他 “不大主动去医院”;即使去,也是被强 迫的,而不是说医药卫生条件差。 C项‚愚昧无知‛之说与文意不符。父亲 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是被“剥夺”的 结果,是‚世事‛混乱所致,而不是‚愚 昧无知。”
五、练习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 ,完成1—4题。
一、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形象
文学作品的形象是指文学作品的创造出来的生动 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图景,通常指文学作 品塑造的人物及其精神面貌和性格物征。 譬如: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祥林嫂,茅盾笔下的 吴孙甫,曹禺笔下的周朴园、繁漪、鲁侍萍等,都是 著名的文学形象。平时课堂教学中,老师引导我们所 做的人物性格分析,实际上就是在做鉴赏文学形象的 工作。 高考在现代文阅读中提出“鉴赏文学作品形象” 的要求已有许多年,但近年正面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 象能力的题型还不多。不过,在强化文学鉴赏能力考 查的现在,更应重视它,因为考的可能性在增大。
机会接受文化教育,后来倒是不断地接受各种政治教
育,而终于都没有明白。但他显然没有遗憾过,因为 他有劳动,因此而填补了一切缺憾。巧者劳矣智者忧, 无能者无所求……但他还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乱, 有安稳的日子。 他现在去了!黄土上劳动一生,最后回到黄土里 去。黄土是博大宽容的,无论善与恶,最终收容了所 有的人。 那时我跪在泥水里为他送行。我曾经想到过:他 活了七十七岁,已很不易;而我们周围能活到七八十 岁的老人又实在太少。不是老人们不想活,也决非儿 女们不孝顺,实在是因为生活水平太差。那么,尽快 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则是儿女们挽留老人多驻 一时的最符孝道的方法了。哭也徒然,哀也无助。死 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力。
我 的 同 班
冰 心
L女士是我们全班男女同学所最敬爱的一个人。大 家都称呼她‚L大姐‛。 她是闽南人,皮肤很黑,眼睛很大,说话作事, 敏捷了当。在同学中间,疏通调信、排难解纷,无论 是什么集会,什么娱乐,只要L大姐登高一呼,大家都 是拥护响应的。 在医预科的末一年,有一天,我们的班导师忽然 叫我去见他。在办公室里,他很客气的叫我坐下,婉 转的对我说,校医发现我的肺部有些毛病,学医于我 不宜,劝我转系。这真是一个晴天霹雳!我要学医,
4.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中通过医生所打的比方,形象地描写出父亲积 劳成疾、病入膏肓的身体状况。 B.父亲偷偷停止服药,主要是舍不得花钱,同时也 说明当时缺乏起码的医药卫生条件。 C.父亲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事,既反映了他 的爱国情结,也表现了他的愚昧无知。 D.文章开头说“我的父亲……像一把黄土”结尾说 “我就撒下这一把黄土”首尾属呼应,深化了“黄 土”的象征意义。 E.作者文笔朴实,但善于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地刻 画出父亲的形象,表达了对父亲真挚的感情。 F.作者笔下的父亲同朱德笔下的母亲一样,虽然极 其平凡,但都 具有感人的人格力量。
二、鉴赏文学形象的目标
鉴赏文学形象的具体目标有
两条: 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 二是简要分析人物的性格特 征。
例如:
高等教育
司玉笙
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 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 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 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 得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空缝补篷布。 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 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 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戆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 起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老
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 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 的教育——把母亲接来吧! 赏析:这是一篇很有意味的微型小说。主人公强是一 名高考落榜生,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人们说他受 过最好的教育。 文中主要叙写了强三方面的事: ①雨夜主动加固篷布,抢救仓垛而“实话实话”,当 了经理后,不徇私情,真诚地选人用人; ②高尚的人品打动了外商,办成事情,也感动了老板。 ③言语不多,但很朴实,“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 吧”,“把自个儿的事办好才算有良心”,“把这里 当成自个儿的家”。 这样看来,强是敬业爱岗,一心“做好自个儿的 事”,诚实而有作为的青年人的代表。这是对人物的
三、鉴赏人物形象就注意的问题
主要应注意两点:
1.从作品实际出发
就是从作品中具体人物自身所具有的 东西出发。这里的“东西”是指人物自身 的言行以及作品对具体人物所作其他种种 描写和评述,而不应是用现成的概念往人 物身上套,不能贴标签,更不解将人物自 身所没有的东西强加于人物。
2.对人物性格应有简要分析
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
一起共事,就把事办好吧,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 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 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啊,咱得好好 接待。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化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 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 好吗? 外商就道了一声‚OK”。说完了,强说,我们共进 晚餐怎么样?
高考专题辅导
第六模块:现代文阅读
专题五十九: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讲稿
导入:
《考试说明》要求:“欣赏作品的形 象,鉴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 力。‘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 形象;‘内涵’要求注意作品蕴含的思想 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手法表达的 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 与艺术性的统一体现。” 本节课只说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这就是说,对人物的性格不能仅用一 些概括性的词语作表述,还要联系作品的 事实作简要分析。 如:上文对强的分析,‚极为敬业‛这是 概括性表达;‚总想把自己应办的事情办 好‛,这便是简要分析。没有这样的分析, ‚极为敬业‛就会成为适用许多人的“套 话”。上文“忠厚诚实”后面的话也许更 能说明什么是对人物性格的简要分析了。
这是高考题的21—24题。
第1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
答案要点是:
①象征了‚我‛的父亲;
②象征了辛勤一生、默默无闻的中国
老一辈农民; ③象征了博大宽容。
本文运用象征手法,“黄土”是象征物。
它象征什么呢? 文章首句说:‚我的父亲是一个极普通的 农民,劳动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黄 土。‛这便是答案第一点所本。 第二、三两句又说:‚黄土长了庄稼,却 并不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国老一辈的大 多数农民都是这样。‛这便是答案第二点 所本。 倒数第三段说:‚黄土是博大宽容的……” 这便是第三点所本。
挽救,吃‚心脉宁‛一类比较贵的药。他问:‚一瓶
多少钱?‛听说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语,后来就说: ‚不要买药了,我不要紧。‛当我不在时,就偷偷停 止服药。他一下计算过:一瓶药的价值要买近二十斤 盐,要让儿媳们劳动好多天。 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劳动。繁重的劳动使他累弯了 腰。不知创造了多少财富,自己却舍不得乱花一分钱。 有一次我给了他两元零用钱让他买点好吃的,半年后 他还在身上装着。在重病期间他出现了谵语,净念叨 ‚把猪喂了没有‛‚把锄头安好‛‚麦黄了就快收‛ 之类。临死时他默默流泪,留恋这个世界——他为之 洒尽汗水然而仍不富裕的世界。 父亲从来无是无非,关心而弄不明白各种国家大 事,可以说在精神上是贫困的。富有者被给与,贫困 者被剥夺,那么他是被剥夺了:从前因为贫因而没有
总评价,也就是所谓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但是,仅
有这样的总评价还是不够的,还得简要分析人物的性 格特征。 依据作品所叙事件,依据人物自身的言行和其他 人物对主人公的态度,可以对强作出下列简要分析和 概括: ①极为敬业,总要把自己应办的事办好; ②忠厚诚实,待人处世,总是实话实话,从不花言巧 语,更不会为求得别人好印象而骗人; ③爱惜财物,即使一针一线,两个包子,也不浪费; ④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即便是本家哥哥来求职,因 为他“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也不予录用; ⑤胸怀宽广,团结有才干哪怕是对自己有微词的人, 共同工作,把公司搞得红红火火。 这样便完成了对强这个人物的鉴赏分析。
第2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答案要点:
①父亲是中国老一辈农民的代表;
②勤劳,直到临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锄头、
庄稼、收割; ③节俭,对自己十分悭吝,舍不得花一分 钱; ④善良,与世无争,惟一的祈求是过上安 稳的日子; ⑤精神贫困,关心却弄不明白国家大事。
鉴赏人物形象,不能架空分析,要结 合作品内容作分析归纳。 鉴赏人物形象,首先要概括人物的典 型意义;还要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答案第①点是评述人物典型意义,它 是依据总领全文的第一段作概括的。 其他四点都是依据各段内容作归纳的, 第②到⑤点后面都有“简要分析”的一句 话,也可以说得更详细一点。
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 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 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 虽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 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 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 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 能做得这么好!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 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 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 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