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都重庆大事记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陪都重庆大事记要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

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百余年来屡战屡败的纪录,洗雪了民族的耻辱,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这一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为中国人民迅速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那场造成人类空前浩劫的战争已经过去60年。

60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威胁着世界和平。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是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那段痛苦悲壮的经历变成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的精神财富,共同努力,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大事,除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外,主要集中在当时的“首都”重庆和革命圣地延安。

这里主要反映重庆的大事。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我馆编辑整理了《陪都大事记要》,目的是让国人永远记住这段历史,发扬抗战精神,同时也可为有关人士提供一个查找重庆这段历史的线索。

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1937年
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大举侵略中国,平津沦陷。

随后又在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全国进入抗日战争。

8月14日,国民政府发表抗战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尽管中国军队在上海战场进行了顽强抵抗,但到10月底形势已非常不利。

10月29日蒋介石召集国防最高会议,作了题为《国府迁渝与抗战前途》的讲话,确定四川为抗战的大后方,重庆为国民政府驻地。

30日,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并于次日电告前线将士。

1937年8月18日,国民政府公布《救国公债条例》,发行总额为五亿元,年息四厘,分30年还清。

这是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发行的第一个公债。

以后在整个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发行的公债主要的有18种。

其中,有按法币和关金计算的,总额达150亿元;此外,还有按英金美元计算的外币债券,按谷麦等粮食计算的实物债券。

1937年8月,原在重庆设有支行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农民银行三行成立了联合办事处。

是月,交通银行来渝,购打铜街原四川商业银行旧址为该行重庆支行行址。

次年1月10日,交通银行重庆支行正式开业。

至此,中、中、交、农四行都在重庆设立了支行。

据1939年12月7日,《商务日报》刊载消息,是时重庆共有大、小银行30余家。

加入银行同业公会者23家,这些银行在重庆的资本约在一亿元以上。

可以说,这时,重庆已经成为全国的金融中心。

11月16日国防最高会议批准迁都重庆,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当晚乘舰西上。

同时,政府在南京各机关开始向重庆、武汉、长沙等地转移。

11月16日,国防最高会议正式决定迁都重庆,当晚,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登上永绥舰,17日晨离开南京启碇西上,19日抵达汉口,22日抵宜昌。

因永绥舰吃水深,到汉口后改乘民生公司的“民风轮”继续西上,26日下午4时抵达重庆。

重庆军政当局及民众10万余人热烈欢迎,
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移驻重庆宣言:“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

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

”至此,重庆成为中国的战时首都。

11月26日民政府主席林森乘船抵达重庆。

重庆党政军当局及各界民众10余万人,
齐集码头欢迎。

盛况空前,5时抵达李子坝官邸。

同时在南京的军政机关也开始向重庆、武汉、长沙等地转移。

11月30日为防空袭,市政府调查全市各种交通工具情况。

12月1日国民政府开始在重庆新址办公。

上旬,国民政府各机关继续迁入重庆新址。

12月20日中国航空公司开辟重庆-香港航线,与美国泛美航空公司太平洋航线衔接,用以维持对外空中交通。

1938年
1月1日重庆轮渡公司筹备处储奇门至海棠溪轮渡航线开航。

1月10日交通银行重庆分行开业。

1月20日川康绥靖主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刘湘,因病不治,在汉口万国医院逝世,终年48岁。

2月4日,刘湘灵榇运抵重庆。

9日送成都。

14日,国民政府追赠刘湘为陆军一级上将,明令国葬。

是月重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增加发电设备,在大溪沟电厂增装2台4500千瓦发电机。

2月18日日本飞机第一次空袭重庆,在广阳坝机场投弹12枚,炸伤4人,毁房2栋。

是月国立中央图书馆迁渝,觅定两浮支路为馆址。

3月10日中央广播电台迁渝播音。

是月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开始在重庆组建七大兵工厂,重庆大后方的主要军事工业基地。

据<重庆通史>(周勇主编,2002年初月第一版),抗战期间,重庆兵工系统拥有各种工作母机一万六千余部,职工二万六千余名,占全重庆市产业工人总数四分之一强.
5月1日民生公司、河南中福公司、北川铁路公司合组的天府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卢作孚任董事长,孙越崎任总经理。

5月25日中国航空公司重庆-嘉定(乐山)水上飞机航线正式开航,经停泸县(泸州)、叙府(宜宾)。

7月4日四川省政府通令:从是年度起,田赋一年两征,仍加征九成国难费,分上下两季征收,每季附加4成半。

8月2日重庆举行防空大隧道开工典礼。

该隧道由朝天门至通远门,临江门至南纪门,横贯老城区的南北东西,共有13处出口,可容纳4万人。

8月4日国民政府驻汉各行政机构全部迁移重庆。

1938年10月,在全国文协和剧协的领导下,举办了第一届戏剧节,持续23天,有500余名戏剧工作者,1000余名业余戏剧爱好者参加了演出活动。

1940年10月,全国剧协又在重庆举办了第二届戏剧节,这次有15个话剧团和8个其他剧种的剧团参加公演,演出剧目以宣传抗日救国为主。

10月1日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社会部、行政院教育部、内政部、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合组之中央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在重庆成立。

抗战期间,经国民政府图书审查处注册行文审批的出版、发行机构共404家,加上未登记注册而出版的单位,共644家,出书8000余种,出期刊近2000种。

当时全国闻名的七大书局的总管理处几乎都在重庆,即: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正中书局、大东书局、开明书局、世界书局、交通书局。

军事委员会主办的《扫荡报》在重庆出版。

重庆轮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计有航线4条,渡轮4艘。

11月5日国民党中央决定将重庆市特别市党部改归中央直辖,并任命洪兰友为特别市党部主任委员。

11月13日重庆市警察局公布全市人口统计结果,全市人口为496798人,较1937年底增加2.3万人,加上流动人口和江边船户,约60万人。

1939年
1月13日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正式成立。

周恩来、博古、凯丰、吴克坚、叶剑英、董必武为南方局常委,周恩来为书记,负责领导中国南方国统区和部分沦陷区中区的各项工作。

2月7日国防最高委员会正式成立。

蒋介石兼任委员长,常委为五院院长、外长、正副参谋总长、国民党中央常委3人,共11人,秘书长张群。

2月24日中国航空公司派机由重庆试飞仰光。

欧亚航空公司重庆-哈密航线开航,与中苏航空公司的哈密-阿拉木图航线联航。

1939年2月,重庆的天一、中国、华安、中央、太平、支平、四明、宝丰等10家公司发起成立了重庆保险业同业公会。

到1943年,重庆的保险公司已达21家。

就规模而言,计总公司12家,分公司8家,代里处1家;就业务而言,人寿保险3家,产物保险15家,简易、盐铁、人寿兼物产各1家。

到1945年,保险业的发展达到顶点,各类保险公司已增至53家。

5月3日下午1时许,日机26架以密集队形空袭重庆,我飞机起飞迎敌,日机侵入市区狂炸,投弹100余枚,大梁子、苍坪街、左营街、陕西街等地均被炸起火,居民伤亡近1000人。

5月4日日机27架再度空袭市区,市区发生大火,都邮街、柴家巷尽毁,居民死2000人左右,伤3300余人。

三、四两日,市区房屋被毁1200余栋,驻渝的英、法、德使馆均无幸免,人员亦有伤亡。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时期,日机对重庆空袭达200多次,出动飞机9000多架次,投弹2万多枚,炸毁房屋17000余栋,死难者同胞达11000多人,伤14000多人(不包括大遂道惨案),仅市区工商界的直接损失即达500万美元。

5月5日国民政府令重庆市改为行政院直辖市。

重庆各机关设立空袭联合办事处。

赈济委员会拨款100万元,急赈被难同胞。

5月7日,重庆居民紧急疏散至各县乡村达25万人。

5月11日国民政府任命贺国光为重庆市市长。

贺于15日就职。

6月26日教育部决定是年度国立各大学及独立学院统一招考新生,设重庆、成都等5处招生区。

6月30日重庆白市驿机场竣工。

该机场于1938年11月5日开工兴建。

8月15日重庆香港间无线电话正式通话。

9月1日国民党在重庆宣布正式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

12月16日重庆大中坝机场开工修建。

12月18日国民政府军委会颁布《战时新闻违检惩罚办法》,加强对新闻舆论和报纸杂志的控制。

抗战时期,在重庆发行过报刊的报社、通讯社就达200家以上,约占全国的一半。

这些报纸政治立场各异,左中右都有,反映了战时中国复杂的政治格局。

有代表进步势力的《新华日报》,代表顽固势力的《中央日报》、《扫荡报》,以及广大的中间报纸。

12月26日行政院第445次会议决议通过新勘定的重庆市新市区地界,面积约300平方公里。

1940年
1月27日中国航空公司重庆珊瑚坝机场机棚失火,焚毁飞机4架及大量器材工具。

2月19日重庆市长途汽车商业同业公会成立。

惠川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资本150万元,杨若愚为董事长,主要经营日用必需品。

3月12日中国滑翔机运动开创者韦超在重庆滑翔进行表演,因飞机故障不幸遇难。

5月31日周恩来自延安返抵重庆,继续主持中共中央南方局工作和对国民党的谈判。

6月6日重庆市各界举行水上运动会,1000余名运动员进行划船、横渡嘉陵江比赛以及施救、跳水表演,沿岸观众达数万人。

6月8日由孔祥熙、孙科、陈立夫、邵力子等发起的中华交响乐在李子坝嘉陵宾馆成立。

《益世报》重庆版开始发行。

是月因宜昌沦陷,厂矿内迁工作告一段落。

据经济部工矿调整处统计,迁川民营工矿企业共245家,物资达9万余吨,技工4000人;计有冶炼1家,机械103家,电器18家,化学40家,纺织25家,食品10家,教育用具32家,其它工业18家;迁入地点90%以上在重庆市及江北、巴县一带。

据<重庆通史>(周勇主编,2002年第一版),截止1940年,迁渝工厂应为243家,占迁川工厂总数的百分之93.46,占内迁工厂总数的百分之54.
7月1日重庆市开征遗产税。

7月4日中央大学、重庆大学遭日机轰炸,损失惨重,主要校舍均被炸毁;5日,日机80余架空袭重庆;9日,日机54架分3批袭渝,炸毁房屋380余栋,死伤70余人,日机被击落4架。

8月1日为保证重庆及其它重要城市粮食供应,行政院设立全国粮食管理局,卢作孚任局长。

9月1日为发展后方运输事业,交通部决定以重庆为中心,组建全国驿运网,驿运总管理处在重庆成立。

到1945年时,重庆轮运业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在重庆的轮船公司达到了15家,总吨位73682吨,吨位比抗战前增加了2.12倍。

抗战时期,重庆港内的轮船锚泊地由过去的少数几个,发展为从长江窍角沱到黄桷渡,全长3公里;嘉陵江朝天门到大溪沟,全长1公里,并且根据地理环境和客货流向,划分了专用码头,囤船有了较大增加,1944年,港区内已有44个囤船。

9月6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定重庆市为中华民国陪都。

12月1日为救济贫苦市民,市社会局举办平价粥厂,开办费由市政府补助60%,每天在平价米中抽50石在市区设立粥厂6所,每碗售价1角。

1941年
1月19日中国航空公司重庆-昆明-腊戌-加尔各答航线开始试航。

25日飞机抵加,试航成功。

1月23日国防最高委员会命令重庆市在3月底前完成重新换发居住证工作,由警察局根据户籍编造名册颁发。

1月25日重庆市开始规定各类物品之最高限价,不准市场物价再涨。

2月1日军政部发布全国各省市防空设施统计情况,其中重庆市有防空壕15个、避难室19个、防空洞664个、掩体38个,可以容纳223695人。

2月10日台湾革命同盟在重庆成立。

2月11日国民政府军委会在重庆成立运办理统制局,负责监督运输,检查走私和督导军用物资的调运。

2月23日为调整后方物资,经济部规定粮食、棉花、铁材、机械、汽油、水泥、化工原料等14种物品不论来自何国何地,一律准予进口。

3月5日重庆市财政局增收屠宰税。

宰牛一头为10元,猪一头为8元,羊一头为2
元,屠宰税约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3。

3月25日全国粮食管理局制定《重庆市食米统购销办法》,规定划一价格,使零售、批发、购买、运输各环节利润均有保障。

国民党成立国共关系调整特别委员会。

4月4日中国滑翔总会在重庆成立,并举行滑翔表演。

4月10日南纪门至较场口公路修竣正式通车。

4月17日迁川厂联合会在重庆召开第四届会员大会,主要讨论如何“增加生产力量”。

其时该会已拥有178家会员工厂。

战时重庆工业的发展,不仅表现为行业、厂家资本迅速增长,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且还体现在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上。

重庆又成为大后方工业技术发展的中心。

这种进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仿造品和代用品的不断涌现。

战前中国工业落后,基本上依据外国技术和工艺;抗战以后,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国防交通路线基本中断,外国机械输入十分困难,仿造外国产品和生产代用品,成为主要任务。

第二,取得了一些发明创造。

旧中国实行专利制度以来,从1912年-1937年,总共批准专利157件,大都属于日用消费品。

而自1938年—1943年6月止,经济部奖励工业技术审查委员会批准的工业专利就达286件,超过前25年全部专利的总和。

第三,经济、教育、交通三部还规定各厂举办技工短训班或职业学校。

5月1日重庆市临时参议会第四次大会开幕,中心议题为:建设陪都,平抑物价,疏畅粮源。

12日闭幕。

会议推举李奎安、陈德铭、周钦岳、温少鹤、王鸣岗等9人组成重庆市食粮及日用品必需品审查委员会,通过了《解决本市粮食供应办法大纲》。

重庆经广元、汉中至宝鸡直达客车通车。

5月4日国民党中宣部规定,即日起在重庆市张贴之标语、壁画、壁报,非经国民党重庆市党部审查核准,不准张贴。

5月27日随着重庆市辖区的进一步扩大,市政府为推进郊区市政,开始在重要郊区设立办事处,以利就近督促推进各项政令。

到10月8日,先后设立了黄桷垭、唐家沱、歌乐山3个郊区办事处。

9月4日粮食部、中央信托局、中国农业银行合股组建的中国粮食工业公司成立,有资本400万元,主要为陪都民食供应处代加工和代销调节米。

9月9日行政通过《战时食粮专卖暂行条例》。

9月15日国民政府外汇管理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通过《外汇管理委员会组织大纲》,加强外汇统制。

10月14日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招待中外新闻界人士,报告陪都整建计划。

宣布陪都重庆在抗战时期为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战后亦将为西南政治、经济中心,因此,陪都建设以贯彻战时和平时两重性为原则。

抗战期间,一些世界著名的外国通讯社、报刊社纷纷向重庆派驻新闻机构与记者,如:英国的路透社,美国的合众社、美联社,法国的哈瓦斯社,苏联的塔斯社,德国的海通社,以及英国的《泰晤士报》,美国的《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法国的《巴黎日报》,苏联的《消息报》等。

这些中外记者,在报道中国抗战进程、宣传战时首都重庆方面,都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12月23日中、美、英军事代表会议在重庆召开,通过“远东联合军事行动初步计划”。

12月30日“精神堡垒”在重庆都邮广场竣工,系由国民精神总动员会等4单位联合建立,全高7丈7尺,共分5层,顶悬国旗及各种标志。

1942年
1月1日陪都建设计划委员会在两浮支路中央图书馆举办第一届陪都建设展览会。

1月6日重庆国际电台与印度新德里直接通话。

1月11日四川省政府决定:三峡乡村建设实验区改为北碚管理局。

1月13日行政院通过《战时烟类专卖暂行条例》,自即日起在四川、西康两省施行。

2月15日中国滑翔总会在北碚建立的第一个滑翔机场落成,并举行11架滑翔机场命名典礼。

4月1日财政部改订海关金单位,含金量为88.8671公毫,规定关金券1元合法币20元。

关金券由中央银行发行,与法币混合流通。

北碚三才生煤矿戴家沟至黄桷镇铁路建成,开始运煤。

4月2日国民政府公布施行《战时消费税暂行条例》用税则。

其税率:普通日用品除免税者外,征5%;非必需品征10%;半奢移品征15%;奢移品征25%。

4月4日重庆两路口跳伞塔举行落成典礼。

此为中国第一座跳伞塔。

5月1日战时公债筹募委员会成立,改原劝募为派募。

重庆分派标准是:个人财产按累进率分派,工商界按营业30%分派。

7月1日行政院通过的《钞票统一发行办法》开始实行,全国货币发行权由中央银行所专有;各省地方银行钞券概由中央银行接收。

8月1日重庆、成都间无线电话通话。

9月9日重庆市举行首界体育节纪念典礼暨陪都第二届运动会开幕式。

运动会10月20日结束。

10月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特别代表威尔基抵达重庆,受到热烈欢迎。

威在重庆先后会见了林森、蒋介石、周恩来等。

10月7日中共代表林彪偕伍云甫等到达重庆。

13日,林彪在张治中的陪同下会见蒋介石,向蒋提出扩编中共军队、发给药品及有关新四军的问题。

10月10日重庆市举行民国三十一周年国庆纪念大会。

蒋介石在会上宣布:美英两国政府已正式通知我国,表示愿意撤销在华治外法权及其它有关权益,另订平等新约。

10月22日第三届第一次国民参政会开幕,出席参政员200余人。

蒋介石在开幕式上致词说:“抗战到了现阶段,一切人力物力的动员以及战时经济的实施,实与前方作战同等重要。

”并提出了今后的四项工作,改进风气、平抑物价、集中财力、动员人力。

会议通过了政府提交的《关于加强管制物价方案之决议》等提案,31日会议闭幕。

12月15日市政府开始清查限制及取缔与抗战无关各业及其从业人口,使之转就生产事业,以利抗战。

12月29日行政院决定:省立重庆大学改为国立。

中国艺术剧社在重庆成立。

1943年
1月1日重庆电话局、电报局合并,成立重庆电信局。

1月11日中美两国关于取消美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之条约与换文在华盛顿签字,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条约与换文在重庆签字。

自即日起,英美两国放弃在华各项特权。

重庆市为庆祝中美、中英新约签字,宣布放假三天,并举行了各种庆祝活动。

2月1日重庆市教育局成立。

2月12日中国航空建设协会发起的1元献机运动,已购机30架(内重庆购机5架),是日在重庆珊瑚坝机场举行献机命名典礼。

5月1日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正式成立。

4月15日,国民党政府外交部次长胡世泽、
军统局副局长戴笠与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美国总统罗斯福私人代表鲁斯、美海军部情报署代表梅乐斯签署协定,成立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进行情报、气象、电讯等方面合作,并由美方为军统局训练特工人员。

8月1日上午7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在重庆山洞双河街官邸逝世,终年75岁。

晚上11时,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推选行政院长蒋介石代里国民政府主席。

11月17日,林森安葬于官邸傍。

9月1日重庆市开始举办商业登记。

至10月7日止,全市登记商9600余家,行商50余家。

另通过对全市商业帐簿登记盖印,8月底共有商号11883家。

10月10日至11日重庆市举办第一届市运动会及国民兵运动会。

10月27日重庆市警察局公布截止是年9月底止的人口统计及其它有关资料。

重庆市人口统计:人口总数共156827户、915443人,其中男性567605人,女性347838人。

3月至8月,迁入13569人,迁出8117人,死亡71137人。

常住重庆的外国人为1129人,其中英国329人、美国168人、德国191人、苏联163人。

11月1日中国发明协会在重庆成立。

11月4日重庆市党政联席会议决议筹建四川革命先烈纪念碑。

前在中央公园奠基者为总碑,另拟分建邹容、张培爵纪念碑。

11月7日,重庆市调整布匹、食盐限价,白宽布每匹由1350元改定为2650元。

各色布及漂白布则比照规定另加漂染费。

食盐价格,每斤调整为16.7元。

1944年
2月14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重庆召开改定后的首届戏剧节纪念大会,郭沫若、阳翰笙、洪深、曹禺200余人出席。

3月1日位于浮图关下的陪都体育场建成,举行命名典礼。

蒋介石、孔祥熙等参加,4万余人观看了体育表演。

3月15日重庆市政府为平抑米价,将上、中、下三等米改为八七米(出米率87%),议价每担为4000元,较2月初上涨1倍。

5月14日宪政座谈会在重庆举行,各界代表300余人出席,讨论“自由与组织”问题。

6月3日行政院发言人称:重庆零售物价指数较1937年上涨450倍。

7月12日《新华日报》报道,全市公共汽车每天乘客有20万人。

全市公共汽车共49辆,城区内有车21辆,其中9辆是特别快车;城郊有车28辆,其中到北碚的3辆,到青木关的2辆,小龙坎8辆,石桥铺4辆,九龙坡2辆,化龙桥1辆,海棠溪到南泉8辆。

9月2日重庆市调整区以下行政组织,撤销镇公所,划全市为18区、408保、7177甲。

9月11日经济部公布:截至1944年6月30日止,已登记公营、民营工厂共4346家,其中在重庆1228家。

据不完全统计,1944年重庆有社会团体536个,其中职业团体216个(农会11,渔会1,工会81,工商团体123),自由职业团体6个(教育会、律师公会、药师公会、会计师公会、医师公会、中医师公会各1个),社会团体314个(文化团体22,宗教团体6,慈善团体32,公益团体240,妇女团体3,体育团体4,其他社会团体7)。

10月11日全国知识青年从这军运动会议在重庆召开,14日结束。

会议期间,蒋介石两次到会讲话。

14日,全国知识青年志愿从军指导委员会在重庆成立,当局正式发起“十万青年十万军”运动。

11月29日联合国战争罪行审查委员会远东及太平洋分会在重庆成立。

中国代表王宠惠任分会主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