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央企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启示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何小雄中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一支特殊队伍,一直以来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在国际竞争中,国家竞争力的强弱直接与央企有关。随着央企内部控股公司的增多、内部成本中心的增加,原有的层层管理模式已远远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能及时了解各项企业信息已成为企业管理者追求的核心竞争力,中央企业更不例外。央企的信息化,不论是对于央企的内部成员,还是对于央企的合作伙伴,甚至对于央企的竞争对手,也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头作用。因此,央企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在全球化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需要,也肩负着加快国家信息化进程,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光荣使命。
客观的讲,央企的信息化建设是走在很多行业的前列的。这与国资委和企业领导层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国资委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信息化建设。2003年国资委印发的《关于做好国资委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曾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中央企业信息化,特别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加强和改进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国资委李荣融主任在2003年7月和12月的中央企业负责人工作会议、2004年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等各种场合,都反复强调要大力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通过信息化降低企业成本,堵塞管理漏洞,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创新,从而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推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壮大。
但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误区,尤其是央企下属子公司,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偏概全。许多企业把财务信息化建设等同于信息化建设,认为实现了计算机记帐就是实现了信息化,其实不然。
所谓信息化是指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去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地为企业的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而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信息化建设.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包括生产、
销售、研发、管理等职能部门。而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财务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流程重组,调动财务人力资源的信息潜能,挖掘企业各种财务信息资源,更好地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从而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过程。简单的说,财务管理信息化只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信息化理解不透。许多企业把信息化建设等同于简单的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等的简单组合。这样的信息化仅仅发挥了简单的收集、传输、存储作用,对外也就只能是一个“面子工程”。实际上,信息化不仅是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采用,更是企业流程重组,人力资源潜能充分得以调动的一个过程,应该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通俗地讲,信息化建设仍然是按照人的意志去执行的,没有先进的管理理念,最终形成的信息平台作用也只能非常有限。
三、缺乏执行力度。主要表现在:
1.信息不集中。许多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在机构设置和业务流程方面比较复杂。为了各自利益,企业各管理部门间不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或者仅提供少量信息应付,人为制造信息“孤岛”,高层决策者难以获得准确的财务及相关信息。 2.信息不真实。很多企业在业绩考核时多采用预算考核机制,各子公司、各部门为保障本企业、本部门、本人的利益,故意虚报信息、截留不利信息,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造假账问题突出。部分企业为了追求销售业绩,年终大肆开具尚未完工项目发票,造成大量账面利润、形成高额应收账款,坏账和税收成本大幅增加。
3.信息滞后。很多企业尤其是我们央企,经营的业务范围宽广、子公司遍布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对财务、业务信息的汇总核算、分析等工作,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数据提供给领导层。尽管网络信息化技术十分成熟,但有些企业从安全角度考虑,多组建自己的局域网而无法实现财务及其他业务信息的实时临近、远程查询更无法实现,使公司在制定决策时,得不到及时的信息支持。
4.信息重复。大量的财务工作仍在传递纸质的销售单据和记账凭证,大量的数据在企业内部多个部门之间多次重复,造成人力、财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作为企业的领头羊,央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一、以实施财务信息化为出发点,将企业的计划、生产、销售、供应等部门融合在一个平台,以真正实现信息化。这就要求企业在着手信息化建设时,电子财务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必须纳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充分考虑与企业信息化建设规划的衔接才有生命力。
二、在信息化平台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第一是企业的客观需要。不能脱离实际情况好高鹜远、贪新求全,要考虑企业的规模、软硬件费用和技术承受能力。很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一味地追求企业特色,把大部分精力花在特色建设上,而忽视了常规建设,结果不光是高昂地开发成本,而且后期的维护成本也十分沉重。第二要看软件开发商的实力和商誉。要选择那些技术力量雄厚、售后服务体系健全,有良好商誉口碑的软件开发商,因为售后服务是软件可用性的首要保障条件。
三、扩充信息化的范围,加强电子商务建设
加快推进电子商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不断加强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加快开发利用网上办公、网上协作、网上销售等过程控制式信息系统,加强上下游关联企业之间、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业务协同,增强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同时加大集中采购力度,组织主业相近的成员企业,对大宗原材料和重要物资实行网上集中招标采购,降低采购成本。要加快建立健全配套完善、上下贯通的企业电子商务规章制度,保障电子商务顺利实施。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化建设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逐步成长的,作为央企,只有不断加快信息化的步伐才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武汉市64311信箱 712研究所邮编:43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