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气体摩尔体积》参考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2课时)
一、教材分析:
《气体摩尔体积》是在学习物质的量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揭示了气体的质量、体积和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是对物质的量的加深理解、巩固和运用,是以后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和掌握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初步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的要,并学会运用该定律进行有关简单推理。
2、能力目标:培养科学归纳的思维能力,空间想像能力,运用事物规律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逐步树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
激发学生严谨务实,循序渐进,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逻辑推理过程;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直观理解
四、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物质的量与宏观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已经具有了建立微观与宏观联系的意识,为本节课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联系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一、教学方法:学案导学
二、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气体摩尔体积的相关内容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的教学准备:充分备课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分小组探究。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包含几个要点?规定了什么条件?什么描述对象?结论是什么?
精讲:①条件是标准状况下,即O℃、1.01×105Pa;②描述对象是1mol任何气体;③结论是体积约是22.4L 设问:由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可得出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和气体物质的量有怎样的关系?该公式有什么适用条件?
点拨:阿伏加应用对象是任何气体,条件是温度、压强和体积都相同、结论是气体的分子数相同,也即气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等于气体摩尔体积与其物质的量的乘积。
标况适用于气体
探究:德罗定律的要点是什么?应用对象是什么?规定什么条件?有什么结论?
应用对象是任何气体,条件是温度、压强和体积都相同、结论是气体的分子数相同,也即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
探究: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什么?
V1/V2=n1/n2
例题:在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占有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Cl2②N2③H2④CO2⑤O2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第二节气体摩尔体积
一、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粒子数目粒子本身大小粒子间距
二、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气体摩尔体积。
符号:Vm
公式:Vm=V/n
单位:L/mol(L·mol-1)
2.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的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思考、讨论、回答问题,由于使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通过课件的演示来模拟展示学生的探究结果,更直观、更形象的帮助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引入物理实验和实验录像,使学生产生交叉的新鲜感受,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我注意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控制和选择,通过准备的思考问题合理的引导,使本节课突出了重点,较好地控制了课堂节奏,在知识的给予上,注意推理演绎、归纳总结思想的渗透,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复习以及知识的迁移。
本节课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体现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