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育人机制的构建.pdf

合集下载

大数据时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对策研究

第37卷第9期 甘肃科技V 〇1.37 No.92021 年 5 月Gansu S cience and TechnologyMay. 2021大数据时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对策研究+朱鹤(辽宁金融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22)摘要:阐述大数据时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内涵及特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现状..本 文通过教学实践的透彻分析,总结大数据时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对策,即为高校增强“课程思政”与思 政课程协同育人之意识、髙校强化思政课程带动学科课程育人之合力、高校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之均衡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 641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 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通知,由此可见在大数据时 代,结合时代背景高校及高校教师对于传统思政课 程育人、课程思政育人提出新问题、新挑战。

笔者结 合教学实践,探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 的对策,提高大学生思政政治教育素养,使得当代 大学生的学科知识与政治素养双方面提升。

1大数据时代“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概要1.1 “课程思政”的含义与特征1)“课程思政”深层次理解,高校将公共基础 课、通识课、专业课等所有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融人 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于所有学科中,在传 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

因此,“课程思政”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 根本教育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全员、全方 位立体化的融进课程建设中。

深人挖掘公共基础 课、通识课、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将学科显性教育 与思想政治隐形教育相结合,促进知识的传授与育 人的主体化建设。

2) “课程思政”的特征。

(1)“课程思政”的全局性。

“课程思政”具有全 局性的特征。

“课程思政”在高校建设中要进行全过 程、全员、全方位的立体化建设,具有全局性的特 征。

“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师育人路径研究

“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师育人路径研究

“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师育人路径研究万晖(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摘要]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是关于“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相分离的积极尝试,是解决“课程”和“思政”协同育人的有效融合路径。

通过阐释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师角色功能定位,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思考高校建设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进而提出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育人素养的路径,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尽快得以实施。

[关键词]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育人素养;实施路径[基金项目]2020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施路径研究”(20YB139)[作者简介]万晖(1970—),女,江西南昌人,硕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通信与电子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1)18-0022-04[收稿日期]2021-01-19目前“课程思政”的理念已日益受到教育者重视,针对当前如何认识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教师功能定位、实施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提升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育人素养的路径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教师新的角色定位为培养更多服务社会所需的人才,全国各大高校设立了分别由相关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地培育各个学科领域的专门人才的许多专业课程,专业课教师就是“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和技术”并且以此为依托对学习者“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进行“专门教育和训练”的教育者。

课程思政是一个内涵丰富且立意高远的创新,不仅彰显和发挥出学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功能,而且能有机的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课程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使学科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同时实现各专业教师努力挖掘专业课程育人价值,拓展其育人功能的新途径[1]。

而在教学全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

人工智能+_网络信息化环境下思政教育实效性研究

人工智能+_网络信息化环境下思政教育实效性研究

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化环境下思政教育实效性研究贺丹薇【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双重考验,机遇与挑战并存。

AI科技正在重塑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对思政教育思政工作者的要求也提出了新的高度,未来社会是人机共存的一个时代,相应的教育方法也应当发生变革。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它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要积极应对网络信息时代带来的两面性复杂性,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探索适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红利和优势,抢占教育阵地,丰富教育功能,推动网络信息与红色精神德育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以此为基础,本文从网络信息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意义出发,深入分析了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从而探索了在网络信息化背景下传承红色基因,拓宽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网络信息化|实效性|可行性|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政课和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深入学校考察、同师生座谈、给师生回信,都对高校思政课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再一次为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中央网信办等八部门联合认定一批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

包括19个教育领域特色基地,并研究智能时代各种教育场景下的智能治理机制。

2023年3月,浙江打响地方AI教育第一枪。

宣布将人工智能纳入中小学基础性课程和必修课程。

在新媒介环境中,思想政治安全是一项与国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隐蔽战线并驾齐驱的“软实力”,而互联网又是新的舆论阵地,是思想政治和思想政治的主要战场。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的有效路径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的有效路径

校园公关理论版引言:为了贯彻和落实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部门应该提倡各地区高校充分发挥“十大”育人体系中各个子体系的育人功能,这样才能够打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平衡的问题,并且将“十大”育人体系中的各个子体系构建为一体化的育人体系。

让这一体系成为适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体系,这样就可以帮助各大高校解决如何为我国培养政治人才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合理探索“十大”育人体系中每个子体系的作用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教书育人是每一个高校的职责,同时也是每一个高校建立的初衷。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重要工作就是育人,同时各高校也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近年来,各个高校都在强化和创新育人的方式,改善育人的模式,同时不断的壮大育人体系,从而发展为现在的“十大”育人体系,通过不断地发展,明确育人的目标,增加育人的形式,让我国育人体系更加健全。

育人体系中所包含的每一个子体系都有着与主体系相关的独立的育人功能,所以各高校应该充分发掘每一个子体系中育人功能。

经过教育数次的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的育人方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育人的主体对象性也逐渐扩展育人的载体层面,育人体系更加全面。

“十大”育人体系中,各个子体系都有着它们的功能。

第一,课程育人的功能。

教师应该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育人功能,从而让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充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的完美统一,只有让教学中的每一个课程都担任起育人的责任,我国的育人体系才会建立的更加全面。

第二,从科研的角度育人。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应该只体现在书本上,更应该从科研的角度教育学生关于思想政治的道理,从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学术导向等多个方面去展现教育的作用,这些方面对学生的教育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三,实践育人的功能。

因为实践是让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从而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

同时实践还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增强他们的才干,所以各个高校要不断地创新实践的内容和形式。

“三全育人”下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协同育人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三全育人”下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协同育人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三全育人”下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协同育人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措施①刘学茹,唐艺军,赵书颖(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材料学院,辽宁阜新123000)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所有工作的生命线”。

可见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育人的理念贯穿于学生日常教学、管理以及服务等工作中,形成所有人合力育人、教育全过程持续有效衔接,需要我们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既要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又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我们要统筹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充分认识思政教育资源协同育人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样才能更加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三全育人”下高校思政教育资源协同育人存在的不足(一)育人主体在协同育人上缺乏配合在我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受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建设也越来越强。

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措施和政策,各高校利用国家的政策大力引进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越来越强大。

我们有党员领导干部、专门的思政课教师、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导师、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师、就业指导教师,还有我们各个专业的专业课教师、教辅工作人员以及学校后勤相关服务人员等。

育人并不是某个人、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支队伍的事情,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育人主体之间协作育人的意识淡薄,个别专业课教师存在只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

于是课堂教学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被弱化,还有极少数的教师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工作系统辅导员的事情,而他们只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授即可。

所以有的专业课教师不重视挖掘课程中的育人资源,很少利用学科知识背后的育人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育人主体也包括教辅和后勤管理以及服务人员等,这部分人员的协同育人意识有待提升,素质需要提高。

构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互动的育人机制

构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互动的育人机制
第 3 2卷
第 3期
哈 尔 滨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0F HARBI UNI N VERS TY I
VO _ NO. l32 3
M a" 2 l O11 . 21 0 1年 3月 [ 章 编 号 ]0 4 55 (0 1 O 一O 3— 0 文 10 - 8 6 2 1 )3 17 5
想政 治教育 工作 , 增强 教育合 力 , 构建科 学有效 的多 维互动 的育 人机制 显得 尤其 重要 。

增多, 学校 规模 也在扩 大 , 是如 何培养 更 多的 但 杰 出人 才 ?这 是 我 非 常 焦 虑 的 一 个 问 题 。 … ” 社会 竞 争 的加 剧 , 就业 市 场 不景 气 等现 状 造成 了大 学 生精 神 压力 、 心理 压 力等 一 系列 不 良问
提 高大学 生 思 想 政治 教 育质 量 , 跃多 种 活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形 式 , 须 创 新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机 必
化 侵 略 , 我 国 的 社 会 主 义 相 抵 触 。学 生 面 临 与
着 大量 西 方 文化 思 潮 和价 值 观 念 的冲击 , 些 某 腐 朽没 落 的生 活理 念与 生存方 式对 大学生 的影
( ) 建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队 伍 建 设 内 部 机 一 构
响不 可 低 估 。 2 对 大 学 生 就 业 等 现 实 问题 观 念 转 变 滞 后 . 加 重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负 担 。就 业 压 力 直 接 关 系 到 学 生 和 家 长 的 切 身 利 益 , 引 起 了 学 生 的 极 这 大 焦 虑 和 思 想 波 动 。 温 家 宝 曾 指 出 : 学 生 在 “
果 。积 极 发 挥 思 想政 治教 育 的 合 力 作 用 , 建 多 维互 动 的 育人 机 制 , 创 新 思 想政 治教 育 工 作 的 有 效 途 构 是

浅谈如何构建中小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浅谈如何构建中小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浅谈如何构建中小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作者:傅永曙盛传标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6期摘要:构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强化领导机制;二是建立三支队伍,发挥互补机制;三是建立创先争优奖励机制;四是完善“三个课堂”,建立优势互补机制;五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育人机制。

完善制度,长期坚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为中华民族腾飞奠定扎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关键词:构建;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研究”,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劳动者,必须要构建中小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

这是落实总书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列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要举措,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

一、建立健全组织,强化领导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学校重要工作,中小学校要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组织,制定实施计划,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材奠定基础。

首先,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组,强化领导机制,这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

学校领导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校长要担任领导组负责人,统筹安排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管德育工作副校長要具体抓,督促部门和班级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学校其他领导要配合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责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级为一级负责,形成齐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教导处要安排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课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落在实处;少先大队、团委会要组织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队员、团员在活动中学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修养,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工会组织要积极配合,组织教师积极投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配合学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十大”育人体系优化探赜

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十大”育人体系优化探赜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农业高职院校学生‘三农’情怀培育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9SJA1981)研究成果作者简介:王明珠(1982-),男,江苏南通人,硕士,讲师,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教育管理研究。

王明珠(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摘要:“十大”育人体系的构建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之一,是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基本路径。

文章基于农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分析高职院校“十大”育人体系的育人价值和功能,并从以丰富育人内容为关键点、以拓宽育人载体为着力点、以创新育人路径和方法为切入点等方面探讨高职院校“十大”育人体系的优化策略,以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大”育人体系;人才培养;立德树人中图分类号:G641;C9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10-0004-03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这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调。

“十大”育人体系是一种立体工作格局,构建“十大”育人体系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之一。

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方位,切实构建具有高职教育特色、农业高职院校特点的“十大”育人体系,着力破解农业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工作难题已刻不容缓。

一、高职院校“十大”育人体系的育人价值和功能1.深挖各个子体系所蕴含的育人元素要毫不动摇地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挖掘和细化各类岗位的育人元素,充分发挥和拓展党、群、团组织的政治优势、纽带作用和引领功能。

协同育人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成效

协同育人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成效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 2020年12月20日Dec.20 2020第40卷 第12期Vo1.40 No.12doi:10.3969/j.issn.2096-7853.2020.12.083协同育人: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育人成效刘 洁(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学工部,浙江 宁波 315211)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多维度、宽领域、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需要打破僵化思维,破除体制壁垒,强化协同联动,充分调动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发展作用。

针对系统内部尚存在的一些非协同性问题,着手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思政课教师和学工队伍协同育人,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地见效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协同育人;系统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853(2020)12-0197-02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主要的特征。

党中央明确指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组织协调、社会各方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

”[1]教育部党组在2017年制定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完成了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顶层设计,充分挖掘了与学生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十大育人要素,构建了一体化育人体系。

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又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明确提出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贯通学科、教学、教材、管理等各体系,全面提升育人成效。

如何建立并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尤其是核心力量之间的协同合作,是实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地见效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高校思政课“五位一体”教学创新机制探究

高校思政课“五位一体”教学创新机制探究

教育文化论坛 2022年第4期 ·思想政治教育·收稿日期:2022-04-21基金项目:贵州财经大学2021年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课题“习近平铸魂育人观视域下高校思政课‘五位一体’教学创新机制研究”(2021SZKB07)。

作者简介:罗 静,女,江西南昌人,贵州财经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卿 春,女,贵州贵阳人,贵州财经大学信息学院高级实验师。

王游滨,男,贵州赤水人,贵州财经大学信息学院馆员。

高校思政课“五位一体”教学创新机制探究罗 静,卿 春,王游滨(贵州财经大学信息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摘 要: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

构建科学化、系统化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落实立德树人、实践育人是关键。

本文探讨了高校思政课“课程融入、全面实践、文化传承、网络育人、教师赋能”五个维度一体化发展的教学创新机制。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五位一体”;教学创新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2)04-0030-04DOI:10 15958/j cnki jywhlt 2022 04 00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多元、多样、多层次关联的教育体系,如何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如何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和爱国主义情怀,成为思政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教育教学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探究高校思政教学“课程融入、全面实践、文化传承、网络育人、教师赋能”五个维度一体化发展机制,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和实践,以及落实思政课程改革的“八个统一”提出建议。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1.推动高校“三进”工作急需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机制 在高校推进铸魂育人过程中,全面实施理想信念铸魂、实践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生头脑,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基于大思政工作育人理念“三支队伍”的构建

基于大思政工作育人理念“三支队伍”的构建

基于大思政工作育人理念“三支队伍”的构建张 乐(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 411101)摘要: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

构建“三支队伍”育人体系则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着力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的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12-0012-002一、“三支队伍”的定义三支队伍,即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专业课教师和教辅人员队伍、学生党员和团学干部队伍。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头者、协同者和服务者,高校思政工作需要“三支队伍”的引领,队伍的建设情况将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二、“三支队伍”构建的可行性现阶段,高校发展处于“十三五”的转型期,“三支队伍”的构建是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职高专院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定位,建立起适应本校发展的年龄、学历、职称和科研合理化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

特别是李晓红副部长在2017年度全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要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更快、更好的培养符合中国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技能人才。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学校教书育人队伍的现状还不能完全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专业性思政教育工作者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还没有完全建立,一些教师还缺乏教学与科研锻炼,献身高教事业的责任感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意识还有待于加强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改变,特别是在引导师资队伍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质量和服务能力和引导学生成为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的问题上,讲求“德育为先”,更需要“三支队伍”的构建与引导。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模式的实现路径研究薛沁田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的必要性(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的必然选择进入新时代,受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据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的新变化,构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模式,这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坚持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探索的关键在于以“三全育人”理念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地开展。

(二)高校发挥育人环境的作用,形成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的重要表现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模式,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各院系党政领导、思政课教师队伍、辅导员工作队伍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协同育人作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全新育人格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运行。

同时,高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新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育人环境的协同育人作用,形成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二、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模式构建的实现路径(一)尊重育人规律,实现全程育人高校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三全育人”模式,需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队伍建设,尊重育人规律,实现全程育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实现“三全育人”理念关键在于教书育人的环节,这要求高校必须坚持教书育人,加强教风学风建设。

首先,思政课教师在教书过程中不仅要承担德育的作用,而且要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和吸引力,积极引导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其次,专业课教师要积极创新通识教育的理论内容,将德育知识内容融入到专业课讲课过程中,实现课程育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全员育人机制的构建与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全员育人机制的构建与研究——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人缺少 针对性 。 3高校 辅 导 员 。 .
来机 遇的 同时也带来 了挑 战 。如 何在新 形势 下创 新工 作方
法 .提 高育人 质量成 为思想 政治 教育 工作 者思考 和实 践 的

个重要 课题 。实践表 明 . 构建高 校全员育 人体系 为这个课
题提供 了一个 方 向 .它是对 传统 大学 生思想 政 治教育 工作
时采取 紧急措施 , 学 生进行开导 、 慰 。 对 劝 4行 政 管 理 人 员 . 高 校 行 政 管 理 人 员 的 一 言 一 行 对 在 校 大 学 生 有 着 不 可
从宏 观上来讲 。 员育 人 的“ 员” 全 全 是指全 社会 的成 员 , 即全体社 会成员 都有育人 意识 , 为育人创造 良好 的环境 。 高校 全员育 人是指 全校各 系统 、 职能 部 门 、 各 各单 位和 全体教 职员 工都履行 育人 的义 务和责 任 ,各成员 根据 各 自 不 同的 岗位 特点发挥 各 自的优 势 ,做 到教 书育 人 、管 理育 人、 服务 育人 , 党政工 团齐抓共管 , 向到边 , 向到底 , 横 纵 专兼
开。有 的教师将 学生 上课 迟到 、 没有 感恩 意识 、 试违 纪等 考 现象归 咎于思 政工作 人员 没有 教育好 学生 ,希望 相关 教师 加强 管理 和引导 。
2思 想 政 治理 论 课 教 师 .
访谈 等方 式定 期 了解 广大 教职 工 的思 想动 态 , 视 他们 关 重
外延 的拓展 ,也是构 建新 时期 大学生 思想 政治教 育工 作载
体 的尝试 。


高 校 人工 作 的主 力军 , 与广 大学 生 关 系密切 . 在学 生教育管理 中起着重要 作用 。然 而在工作 中很 少有非 常专业 、 业化 的学 习 。 者 因为工作 的多 重角色 整 职 或 体忙 于完成各 项事 务性工 作 ,很 多辅 导员忽 视 了 自身在 高 校育人 方面 的工作 职责 ,他 们通 常只在 学生 出现特 殊情 况

发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作用打赢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

发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铸魂育人作用打赢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仗

多元,接收信息的渠道多而杂,思想受到 媒体的作用。例如,依托互联网创建红色
的冲击和困惑也更多。思想政治教育内 微信公众号、红色网络平台,通过这些形
容的设置应建立在对大学生充分了解的 式可以适时开展教育和互动,引导大学生
基础上,立足大学生未来个人发展需求, 主动参与,切实让主流的声音入脑入心。
紧贴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把理论教学 参考文献 :
学习心态。只有思想解放了、理念创新了, 能够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对其进行思想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才能真正显现 政治教育,对传统课堂将起到有效的补充
出来。
作用。因此,高校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构建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慕课平台,将大学生可以自学的一些知识
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血”和“肉”, 点录制成微课放在校园网供其自学使用,
大学生自身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手
mkszyzx/201805/t20180517_4256164.
段,充分利用线上教育优势,就能不断提
shtml,2018-05-17.
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线上教育的最
【本文系信息工程大学双重建设项目
大优势就是较少受到时空限制,大学生一 “网络新媒体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
化与社会文化的联系日益紧密,社会对大 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 的负面影响,如某些大学生的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思想 品位不高、美丑界限不清、道德规范不明 等。当大学生面临思想矛盾、困惑时如不 及时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在最 佳的认知阶段形成健全稳定的人格,就容 易使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不坚定、态 度不坚决,不仅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埋下 隐患,更会危害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融入当下所发生的热点问题和大学生感 [1] 秦艳平,马松超 . 试论军校学员思想政

“三全一体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化体系构建探索

“三全一体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化体系构建探索

三、发展思考(一)避免“一刀切”的政策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以顺丰、申通等为代表的民营快递企业也迅速发展,当前民营快递市场份额已占90%,“三通一达”等主流商业性快递企业已经走进城市和东部农村人们的日常生活。

以十街彝族乡为代表的西部山区乡村,当前只能靠乡村邮政进行投递,并且受资源限制也只能到集镇,无论便捷度还是时效性都远不能有效满足农村居民网购需求,更无法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支持,终究还是得靠商业性快递来向农村纵深推进。

商业性快递归根结底还是属于市场经济产物,应该由市场去调节,当前不存在因市场垄断资源等因素造成市场调节机制失灵的问题,西部山区农村末端网点的收费是基于当前市场机制下存在的,以后自然会因为市场竞争得到有效解决。

有关部门“一刀切”的政策及其执行方式,实际上是“有形的手”伸得过长,在实践中并不利于农村快递物流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是在走倒退路。

(二)市场的问题终归还是得交给市场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的表述转变反映的是我们党在发展经济实践中的进一步认识。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迫切要求我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和创新动力,而当前经济发展中不可持续的突出矛盾,都与资源配置干预过多、干预不当、市场功能发挥不够有密切关系。

农村“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或许还得从市场经济来考虑,适当放开手脚让市场去决定。

收稿日期:2021-01-04编辑/杨华昌“三全一体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化体系构建探索文 俊1,张 楠2(1.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小哨 650212;2.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呈贡 650504)摘 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性问题。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探索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一体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

“双合三层双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为例

“双合三层双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为例

20 1( 62 )21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No.1,2021General No.62“双合三层双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为例徐丽玲,司言武,童玉玲(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310018)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了新的时代使命,实践育人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在高校育人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依托国家级大学生实践基地,积极探索实践育人新举措,拓展实践平台,丰富实践内容,整合实践资源,探索构建“双合三层双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着重从实践育人目标确立、实践育人模式整体思路、实践育人的构建实施以及启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6800(2021)01-064-07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进入的全新的征程,中发〔2016〕31号文《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要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

[1]教党62号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要构建‘党委统筹部署、政府扎实推动、社会广泛参与、高校着力实施’的实践育人协同体系”。

[2]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高校需要系统梳理归纳各个育人元素,注重育人成效,形成可转化、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

本研究以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为例,围绕“十大育人”之一的实践育人体系深入研究,通过梳理文献,综述成果,探索构建“双合三层双轨”实践育人新模式,并进行多年实践实施,期望以点带面,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决策、实施以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一、“双合三层双轨”实践育人模式的目标确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针对高校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明确指出“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完善支持机制,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

“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校网络育人体系构建研究作者:陈鑫婕罗文莲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20年第36期[摘要] 思政教育要走進学生、深入学生,必须因势而新,融入学生的对话平台,以促成有效的教育互动。

“互联网+”时代对传统育人模式提出了挑战,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结合教育领域发展现状,取长补短,积极开展育人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对于学生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借助网络拉近师生距离,促进育人工作的完善和开展。

[关键词] 互联网+;网络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作者简介] 陈鑫婕(1988—),女,广西桂林人,硕士研究生,西南民族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罗文莲(1979—),女(彝族),四川甘洛人,西南民族大学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311-02 ; ;[收稿日期] 2020-01-15高校育人工作即高校针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总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中心环节。

习总书记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就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到育人强国的高度。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让高校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阵地,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校网络育人体系,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创新网络育人体系的价值意义(一)育人工作在新时代发展中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民尊崇教育的时代,高等教育普及率不断提高。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专业素养,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老一代人总说,这一代的孩子活在最好的年代,国家富强,社会稳定,科技发展迅猛。

1998年之后出生的学生是信息时代的见证者,同时也是互联网崛起的参与者、体验者、反馈者。

基于“大思政”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

基于“大思政”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

中^:沒%教学参考-m ail:***************学科研修摘要:“大思政”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课题,它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基本主张不谋而合,两者 都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扩大教育要素、延伸教育环节、整合教育资源,在原有基础上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当前,我国在落实“大思政”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激发教育共同体内各要素的活力,促进要素间沟通合作,产生教育合力,更好地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促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创新发展.,关键词:“大思政”;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大思政”是在我国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工作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目前尚未形成统一定义,但共通之处是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始终,扩大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扩充思想政治教育要素,打破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各自为政的局面,整合并调动所有要素和资源产生教育合力,形成育人长效机制。

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主张产生于“大思政”时代背景下,是整合各方力量、汇合各方资源、集 聚各个要素的有机体,能够实现教育力量系统优化,致力于扩大教育要素、延伸教育环节、拓展教育资源。

然而现实中,学校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中存在教育主体认识不清、教育环节单一等问题。

因 此,探究基于“大思政”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至关重要。

大思政”和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内在联系1. “大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十分注重党内外宣传与团结工作,将政治宣传工作拓展到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努力扩大政治宣传的影响力。

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提出“依靠全社会共同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多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

共产党应该管,青年团应该管,政府主管部门应该管,学校的校长和教师更应该管”。

2000年6月召开的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更是达成了思想政治工作“覆盖全社会”的共识。

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途径

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途径

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途径王璐(河北工程大学,河北邯郸056009)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同时也对成教学生的职业素养、道德修养产生了深刻影响。

但是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部分学生对这一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以及师生之间沟通不足,严重影响了课程教学质量。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构建网络教学平台能够解决学生的工学矛盾,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对提升成人教育思政课的教学质量有积极影响。

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创建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重点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打造精品课程等方面采取措施,构建和应用网络教学平台,成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成效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平台;精品课程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2022.12.020Construction of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Adult EducationWANG Lu(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Handan,Hebei056009)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adult education,but also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moral cultivation of adult education students.However,in the pas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some students did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is course,coupled with the relatively single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as well as the lack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which seriously affected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e course.Under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 plus education", constructing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can solve students'contradiction in study and work,provide more abundant resources,enhanc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dult education.On this basis,we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build and apply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from the aspects of creating a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joint management,focusing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nd creating high-quality courses,which has become a key measur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Keywords adult educat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quality courses1成人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1.1成教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参加成人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多维互动模式的理论意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产生相应能动性反应的活动。

人类自身的再生产就是教育。

马克思曾经对人类的特征进行了阐述,他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特征,这种活动表现出的是人的类本质。

而人的类本质则正好反映出了“自由自觉”的主观能动性。

心理学的研究显示,一定的刺激只有被主体内化后,该主体才能够做出针对于刺激的相应反应。

从根本上讲,思政教育网络多维互动模式属于高级的能动适应结构,是一组层次不同的认知结构的构造和发展。

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认知结构产生的起始点。

学生是网络多维互动模式的中心,该模式强调情境对于意义构建的影响,关注对学习环境的创建,重视合作学习的意义,强调学习资料的使用,重视有关助学服务等主客体多维互动。

网络多维互动模式是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它属于具有创新价值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思政教育属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多维度、多形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时也是创造民主教育、平等教育、和谐教育的过程。

在多维互动的模式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权威的代表,与学生在平等的立场上进行对话和合作,教师和学生之间是师生关系,同时也是朋友关系,相互之间充分信任和尊重,在二者之间不仅发生知识的交流和互动,同时还进行感情和思想的沟通。

处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和学生能够做到共同提高。

从某个方面来看,这种新的教育模式,自提出之后就是对思政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二、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多维互动模式的实践意义
理论要想体现出其生命力和价值,就必须运用到实践中,对于思政教育网络多维互动理论同样如此。

构建思政教育网络多维互动模式对思政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多维互动模式补充了传统的思政教育。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政教育采取的教学方式是说教和单向知识传输,这样的教育模式在某一阶段也发挥出了特定的作用,但是其弊端比较明显,灌输和说教的方法比较呆板、单一,单纯说教有时候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政教育模式,网络多维互动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思政教育的不足。

对于教师来说,在多维互动模式下,教师的知识能够得到更好的积淀,能够体现出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道德素养。

三、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多维互动模式的原则
1.坚持发挥教育服务功能在网络多维互动模式背景下,思政教育必须严格依据国家相关的教育规定和社会要求来设计教学任务,组织教学活动。

同时,要将教学活动看作是各种要素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有机整体,还要考虑到教学中某一要素的变动,对其他要素进行相应的调整,进而实现对整个教学过程的优化。

思政教育网络多维互动模式具有教育服务功能,它为教育者提供了具有实效的教育平台,而该平台又能够使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作用都能够发挥出来。

基层思政教育工作往往会出现信息不畅的现象,而思政教育网络多维互动模式则能够完全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在这种模式下,只有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解决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帮助教师排忧解惑,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网络多维互动模式的教育服务功能。

2.实现网络多维互动的启迪功能在思政网络多维互动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启迪,帮助学生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理解和认识,特别是一些当下社会中经常发生的,而且容易被误读的社会事件。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选择网络信息,正确认知网络舆论。

教师形象的改变,也是网络多维互动模式的要求,教师要转变自己传统授业者的形象,成为现代教育中的引导和组织者,从教学活动的知识员变成知识控制器。

为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意义,教师需要在课下做更多的工作,对于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一方面教师要对所教内容非常了解,达到精通的程度,更要了解学生,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认知规律有所把握。

同时,教师还要学习现代化的教育技能,有效利用学习资源,合理设计出教学情境,在宏观层面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帮助。

3.把握交流交际功能在网络多维互动模式下进行思政教育,就必须把教学中的各个要素当作是整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明确他们之间的关系,在遵守各个要素的特点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不同要素之间相互补充的优势,让他们共同形成巨大合力,推动思政教育的高效发展,提高思政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必须有一个能够进行经验切磋、心得交流和互通有无的平台。

而网络多维互动模式则正好与这样的要求相适应,在各个主客体之间有效地搭建了能够实现跨时空互动的平台。

通过这样的平台,教师和教师之间能够交流工作经验,沟通职业情感。

4.实施凝聚亲和与动态监控功能网络互动模式实现了信息渠道的畅通,让信息的互动传递更加准确,使学生的真实想法和内心感受能够在互动中表达出来,同时还能够在网络上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

教师在互动平台中也要坚持真情关怀,让学生产生信赖感、归属感。

另外,构建有效的思政教育网络多维互动平台,其效果如何,学生在教育后思想和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有关信息都需要及时掌握。

网络多维互动模式不仅是一个互动平台,还是一个搜集信息的平台,通过这样的平台,教师要及时搜集以及归纳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后续的思政课中才能更具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

四、结语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普及使得网络多维互动模式的构建成为现实,构建思政教育网络多维互动平台,有助于解决当
前传统思政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构建网络多维互动平台,要结合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有目的地安排教学任务,体现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尊重,同时还要发挥出网络平台的监控功能,获得反馈信息,更好地开展思政教学活动。

作者:陈怡华单位:扬州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