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2019年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某校女大学生性行为、性观念与性教育需求研究-教育文档

某校女大学生性行为、性观念与性教育需求研究-教育文档

某校女大学生性行为、性观念与性教育需求研究性行为需要相应的性知识作为基础和安全保障,但是大学生们往往是性意识提前,性活动增加,同时性道德错位,性教育滞后[1]。

由于生理结构等原因,女大学生主要承担着性行为的恶果,月经失调、妇科炎症、意外妊娠、人工流产、性传播疾病等威胁,严重伤害了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2-3 ]。

高校需要以学生为本位,了解女大学生性行为、性观念以及她们对性教育的需求情况,这样才能为女大学生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性教育、理性干预她们的性行为以及塑造她们的性道德观念。

1 研究方法与样本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和问卷调查法搜集数据资料,采用PASW18.0统计软件分析。

分析方法有统计描述、列联表相关性检验。

对问卷中的多项选择题进行多重响应分析,涉及的统计量是应答百分比,指的是某个选项被选择的次数占所有选项总应答次数的百分比。

本研究中,“性行为”,指的是狭义的性行为,即交媾行为。

本研究用“性行为发生率”、“性行为中的主动性”及“自我保护意识”来描述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

潘绥铭认为“性观念”是指由性科学知识和性价值观共同构成;性科学知识即人对人类整体的客观性活动的科学认识,性价值观是指人对自身和他人性活动的主观感受与评价[4]。

本研究对性观念采用“对婚前性行为的宽容度”、“对性行为中双方利益的看法”这两个指标衡量。

第三,“性教育需求”情况,其操作化指标是女大学生“对性知识的需求强度”、“对性知识获得途径的预期”、“对性知识教育内容的需求”。

于2009-2010 年间,以陕西某农林高校432 名女大学生为样本做了调查分析。

在432 个有效样本中,来自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年级的女大学生分别占总数的27.8%、23.8%、27.3%和21.1%;家庭居住地在农村、小城镇或县城、一般城市和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分别占总数的43.1%)、24.5%、21.1%和11.3%。

样本分配基本与总体相符,代表性较好。

2 研究结果与讨论2.1女大学生的性行为现状2.1.1性行为发生率被调查的女大学生中,从没有过性行为的占86.1%,有过性行为的占13.9%,其中有过一次性行为和有过两次或以上性行为的分别占5.1%和8.8%。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日益受到重视。

生殖健康是指不仅包括生殖器官的正常功能和生物学健康,也包括与生殖有关的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的整体健康。

而高校女大学生由于年龄较轻、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等原因,她们的生殖健康问题也越发值得关注。

本文将对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大家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

我们来看一下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状。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痛经、性疾病、不孕不育等。

月经不调是高校女大学生中最常见的生殖健康问题之一,据统计,有近60%的女大学生曾经或正在经历月经不调的情况。

而且,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40%的女大学生表示曾经或正在经历过痛经的问题,这对她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近年来,高校女大学生性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尤其是一些性传播疾病,给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带来了威胁。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

是生活方式不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她们常常面临着学业压力、生活压力、情感压力等多重压力,这些都很容易影响她们的生殖健康。

高校女大学生尤其是在校园中易陷入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规律、缺乏锻炼等,这也会对她们的生殖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是心理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女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一些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也会对生殖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是性教育不足。

当前,我国的性教育工作还比较落后,大部分高校女大学生在性知识上存在较大的空白,这容易让她们陷入性健康问题中难以自拔。

三、解决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问题的对策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问题呢?是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

高校应加强对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她们的性健康意识,让她们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自己的生殖健康问题。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该问题对于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影响因素,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现代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面临着多种问题。

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女大学生的性观念和行为逐渐开放,早恋、性早熟、性行为频繁等问题普遍存在。

这些问题将导致诸如性传播疾病、意外怀孕等不良后果。

现代社会的压力和竞争激烈,高校女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多重压力,这些压力可能导致月经不调、性欲减退等问题。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复杂。

一方面,个体因素是影响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体的性格、心理和生理条件可能影响到性行为的发生和调节,较为内向的女大学生可能更容易受到外界的负面影响。

社会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家庭和社会对性教育的重视程度、媒体的影响等都可能对女大学生的性观念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改善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状,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加强性教育是重要的一步。

女大学生应该接受科学全面的性知识教育,了解性行为带来的后果和危险,并学习正确的避孕方法和自我保护方法。

建立完善的健康服务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和社会应该提供相关的健康咨询和服务,为女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加强对高校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需要的。

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她们的生殖健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服务。

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是一个非常关注的社会问题。

需要深入分析其现状及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只有提高女大学生的性知识水平、加强健康服务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实现女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人口结构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生殖健康现状1.生理周期的不规律大学生的生活规律不稳定,生理周期也会受到影响。

部分女大学生的月经来潮周期不规律,受压、作息不正常等原因,经常出现推迟、提前、少量或过量的情况。

这种不规律的生理周期给女大学生带来了许多身体上和心理上的问题。

2.性健康问题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STIs)是一种女性常见的性健康问题,包括艾滋病、梅毒、淋病等等。

随着性行为在年轻人之间变得更加普遍,STIs也呈现上升趋势。

3.贫血问题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可能与他们的饮食有关,导致了铁摄入的不足。

这可能会导致贫血问题,尤其是女大学生在大量失血的情况下。

4.生殖器官退化一些调查显示,在留宿宿舍的女大学生中,有超过20%的人没有洗澡房,这会影响她们生殖器官的清洁和健康。

二、影响因素1.社会文化因素传统社会的性观念和体罚家长的教育方式影响了女大学生的性知识掌握和行为。

忽视性知识教育以及对性行为的负面看法,导致女大学生在性方面缺乏正确的知识和心理调节能力。

2.个人因素大学生由于社会角色的转换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在性方面经历的压力和需求也会更高,缺乏自我约束,经常处于不恰当的性行为中。

3.营养和生活方式偏食、吃过多油腻食品、缺乏蛋白质等都会影响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导致月经不调、贫血等问题。

而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健康。

4.环境因素生活环境与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关系密切。

居住环境干净卫生、宿舍网络听到数不同、隐私受到保护等都会有助于维持健康。

综上所述,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

加强对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关注和教育,促进她们走向健康的道路,在性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做好指导和管理,有助于提升校园的全面健康育人水平。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大学生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心理状态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他们的生殖健康。

尤其是女大学生,她们在学业上的压力、社交圈子的扩大以及个人情感生活等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她们的生殖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对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她们的生殖健康。

一、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1. 生理生殖健康状况近年来,大学生们对性知识的了解逐渐增加,校园内也出现了不少性健康知识宣传活动。

由于社会的开放程度提高,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

据统计数据显示,高校女大学生中有一部分人存在宫颈炎、盆腔炎、性病等问题,其中部分问题是由于性生活不当导致的。

2. 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正值青春期,生理、心理上都处于发育阶段,她们很容易受到各种负面情绪的干扰,比如情感问题、学业压力等等。

这些负面情绪的积累会直接影响到她们的生殖健康。

调查显示,一些女大学生存在月经失调、痛经等问题,其中部分问题与心理因素有关。

3. 生活方式状况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多样化,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屡见不鲜。

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减弱免疫力,增加生殖系统疾病的风险。

生活方式对于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也起到了关键的影响作用。

1. 社会因素如今社会的开放程度逐渐提高,性知识的传播和接触也变得更加容易。

大多数学校对性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很多学生对于性知识的了解并不充分。

这就为性传播疾病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温床。

2. 个人因素很多高校女大学生在追求浪漫情感的对于性行为的认知不够清醒,容易忽视对于自己生殖健康的重视。

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也加重了她们的生殖健康压力。

3. 精神因素学业压力、社交压力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女大学生的精神压力,长期的精神压力会直接影响到她们的生殖健康状态,使得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更加突出。

大学生性行为

大学生性行为

大学生性行为引言性行为是人类生活中一部分正常且自然的行为,而在大学生阶段,正是青春期的高峰期,性欲望也逐渐增强。

因此,探讨大学生性行为对于了解和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性教育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大学生性行为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性教育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大学生性行为的特点起始年龄较早与以往的年代不同,现在的大学生性行为起始年龄普遍较早。

这一方面可以归因于社会的开放程度的提高,性观念的解禁;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媒体的影响、同伴的压力和信息传播的方便性有关。

快节奏的生活大学生的生活充满了各种课业、社交和兴趣活动,时间紧张,压力大。

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往往使得大学生忽略了个人健康和性健康的重要性。

他们往往更倾向于追求身体上的快感,而忽略了性行为的风险以及对健康的重要影响。

情感不稳定大学生处在人生转折期,他们经历了从高中生活到大学生活的巨大转变,很多人面临人际关系的调整和情感关系的变动。

这种情感的不稳定性使得他们更容易在性上出现冲动和追求新鲜感的心理。

影响大学生性行为的因素社会观念与价值观的变化社会观念与价值观的变化对大学生性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过去,社会观念对性行为持谨慎和压抑态度,认为性行为应该在婚姻中才合适。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性的认知和态度发生了改变。

大学生更加开放和自由,对性的看法和行为也更加放宽。

同伴和社交媒体的影响大学生同伴和社交媒体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同龄人的观点和行为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尤其是当同伴中出现性行为普遍化的现象时,会引发大学生的模仿和跟风行为。

而社交媒体则提供了获取性相关信息的平台,可以加深年轻人对性的好奇和兴趣。

教育水平和知识储备大学生的教育水平和知识储备也会对性行为产生影响。

一方面,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大学生具有更多的性知识和性健康意识,从而提高了他们对性行为的理性认知;另一方面,知识的不足可能导致大学生对性行为的盲目和错误认知,增加了性传播疾病和意外怀孕等风险。

当前女大学生性行为分析和性教育策略

当前女大学生性行为分析和性教育策略

当前女大学生性行为分析与性教育策略一、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1. 性行为发生率上升。

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女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逐年上升,尤其在大学高年级学生中,性行为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

2. 性行为态度宽容。

大部分女大学生对性行为持开放态度,认为性行为是个人自由,与他人无关。

但在实际行为中,仍有部分女生存在担忧和矛盾心理。

3. 安全意识不足。

虽然女大学生对性知识有所了解,但在实际性行为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女生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导致意外怀孕和性传播疾病的风险增加。

4. 性伴侣相对固定。

相较于男生,女大学生在性行为方面更为谨慎,多数女生会选择与固定伴侣发生性关系。

二、女大学生性教育策略1. 加强性道德教育。

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观念,认识到性行为的责任感和道德约束,提倡自尊、自爱、自律。

2. 普及性知识。

通过开设性教育课程、举办讲座等形式,让女大学生全面了解性生理、性心理、性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注重心理辅导。

针对部分女大学生在性行为方面的担忧和矛盾心理,开展心理辅导,帮助她们树立健康的性心理。

4. 增加安全性行为教育。

教育女大学生掌握正确的避孕方法,提高安全性行为意识,降低意外怀孕和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三、性教育内容的多元化1. 性别平等教育。

在性教育中强调性别平等,教育女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性行为中的权利与义务,反对性别歧视和性暴力。

2. 情感教育。

引导女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中的情感问题,学会在情感与性行为之间建立健康的边界。

3. 人际交往教育。

教授女大学生如何在与异性交往中保持自我,提高人际沟通能力,避免因交往不当导致的性问题。

四、性教育方法的创新1. 互动式教学。

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提高女大学生参与性教育的积极性。

2. 网络教育平台。

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性教育相关文章、视频、漫画等,方便女大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性知识。

3. 同伴教育。

鼓励女大学生之间开展同伴教育,通过相互分享、交流,提高性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它涉及到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生育能力的保护。

本文将对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现状方面,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问题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月经不调现象较为普遍。

由于学业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等原因,很多女大学生面临着月经不调的问题,表现为周期不稳定、经血量不规律等症状。

二是生殖器官感染率较高。

受到性伴侣交流频繁、卫生习惯不良等因素影响,女大学生生殖器官感染的概率较高,如宫颈炎、阴道炎等常见疾病。

三是缺乏生殖健康知识。

很多女大学生对于生理周期、避孕方法等生殖健康知识了解不足,导致在生殖健康保护方面存在一定的盲区。

一是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的不良习惯,如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缺乏运动等,会对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二是性行为。

过早开始性生活、频繁更换性伴侣、缺乏正确的避孕措施等,都会增加女大学生感染性传播疾病的风险。

三是心理因素。

存在着学业压力大、自我价值认同不足、情感问题等心理压力的女大学生,更容易出现生殖健康问题。

四是缺乏生殖健康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对于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相对薄弱,女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生殖健康知识,难以保护自己的生殖健康。

一是加强生殖健康宣传教育。

通过举办讲座、宣传活动等形式,向女大学生普及生殖健康知识,增强她们对生殖健康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二是提供生殖健康服务。

学校应当设立生殖健康咨询中心,为女大学生提供专业的生殖健康咨询和服务,帮助其解决生殖健康问题。

三是改善生活环境。

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提供保障。

四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女大学生缓解学业压力和情感问题,提高其生殖健康水平。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生殖健康宣传教育、提供专业服务、改善生活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水平。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1. 性教育水平较低:很多高校女大学生对性知识和性教育缺乏全面了解,对性行为的后果和方法了解不足,导致在性生活方面容易出现不正确的认识和行为。

2. 不良生活习惯:高校女大学生在面对学业压力和生活压力时,常常通过熬夜学习或过度用眼,不规律的作息时间和缺乏体育锻炼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从而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3. 饮食不规律:高校女大学生在校园中往往形成了一种吃得不好、吃得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常常以快餐和方便食品为主食,缺乏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影响了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4. 心理压力较大:高校女大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在处理这些压力时,常常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到女性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1. 教育因素:由于性教育在很多高校中仍然是一个敏感话题,很多学校对性教育的开展不够重视,缺乏全面、系统的性教育内容。

这导致了高校女大学生对性知识的缺乏,不能正确对待和保护自己的生殖健康。

2. 生活环境因素:高校女大学生在校园中生活,经常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等问题,导致她们缺乏主动保护自己生殖健康的意识,容易通过不健康的方式来缓解压力。

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对女性的性行为存在一定的偏见和歧视,这导致女大学生在性方面往往存在很多心理障碍和压力,不敢主动保护自己的生殖健康,也不敢寻求相关的帮助和服务。

4. 个人心理因素: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对生殖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女大学生更容易受到社会环境和他人的影响,容易产生性心理障碍,对生殖健康存在较大的风险。

三、提高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策略1. 增加性教育课程:高校应增加性教育课程的开设,向女大学生传递正确的性知识和性道德观念,帮助她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学会正确的性行为。

2. 建立健康促进机制:高校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健康促进机制,加强对女大学生健康问题的关注,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服务,帮助她们解决生殖健康问题。

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2019年教育文档

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2019年教育文档

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4. 0871 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相关研究当代女大学生无论是从物质生活的充裕性,还是西方“性解放”“性自由”等思想的传入,媒体及网络中良莠不齐性信息的传播和诱导,以及性教育的缺乏,都使得她们的性观念产生了新的变化,因此,由性观念决定的性行为也表现出新的特点。

1. 1 性观念现状研究1. 1. 1 女大学生的性开放度调查显示,当代女大学生对待性的开放程度呈现出上升趋势。

绝大多数的女大学生对大学期间的恋人会成为夫妻,持否定或质疑态度,她们更注重恋爱过程本身,在意自己的感觉,彼此是否情投意合,高度契合。

同时,半数以上的女大学生表示,只要双方相爱、恋爱关系稳定是可以发生性行为的。

但对“即使没有爱,两人也可以发生性关系”的观点,持赞同态度的受访者屈指可数。

此外,在性开放度的性别比较中,男女生在性观念上存在明显差异。

男大学生的性观念要比女大学生趋于开放。

1. 1. 2 传统贞操观有淡化趋势随着女大学生平等受教育机会和平等工作权利的日益增强,加之传统道德伦理的淡漠、西方性自由、性解放的宣扬,当代女大学生的传统贞操观呈现出淡化趋势。

表现在,大部分女大学生认为强调配偶的贞操是一种传统道德思想,甚至部分人认为是封建落后观点。

同时,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

半数以上的女大学生认为双方相爱、恋爱关系稳定、有结婚的打算,发生婚前性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爱兰对高校的相关调查显示,有过婚前性行为的,男生15%,女生13%。

首次发生性关系的平均年龄:男生为18. 7岁左右,女生为19岁左右。

女生更倾向于与比她们年龄大的男性发生性关系。

1. 2 性行为现状研究1. 2. 1 性冲动与性排解当代女大学生同样存在性冲动的现象。

作为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大学生,个体发育成熟,对异性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性冲动是正常性欲的表现形式之一。

当前女大学生的性问题与性教育

当前女大学生的性问题与性教育

2015.09女大学生保持良好的性态度、性健康是女大学生自身生理与心理健康的前提和保证,不仅能为她们将来正常投入到社会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去作好准备,同时也能为更好地繁衍和养育后代、推动整个社会稳定发展、促进人际和谐进步奠定基础。

当前我国高校开展的性教育并不系统规范,也没有针对男女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作出相应调整,女大学生性教育还处于零星分散、自发隐蔽的状态,无法有效应对女大学生在解决性问题时的需求,更没起到指导和帮助女大学生正确实施性行为、保障性健康的重要作用。

毫无疑问,认真探求女大学生所面临的性问题和性需求,对女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性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女大学生性问题的主要来源与体现近年来,随着女大学生性成熟期的不断提前、婚前性行为发生率的不断增高,女大学生面临的性问题和性困惑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一)性权利意识日益增强与性责任能力发展不足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性道德失衡女大学生身处高等院校,其智力水平和知识背景使她们拥有较强的自觉意识和理解能力,她们对自身性权利的关照与探求变得尤为突出,她们的性权利意识也日益增强,主要体现为:她们对自身的性健康性安全非常重视并渴望自我保护;在两性交往和婚恋关系的建立过程中越来越具有主动性,倡导两性平等、伸张个人自由;积极对待自己的性觉醒与性期待,愿意为追求美好的性体验而努力。

但与此相矛盾的是,女大学生由于性知识来源有限,对性健康的具体内容及其保障措施认知不足,同时易受感性因素影响,对性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往往缺乏应有的把握尺度,在追求性体验时行为实施不当等,造成女大学生性责任能力普遍低下,无法正常履行自己的性权利。

(二)性表达欲望不断增强与性恐慌心理依然存在之间的矛盾造成的性困惑加剧大部分女大学生都具有较强烈的性表达欲望和性体验期待,这是由她们已经成熟的性生理机制决定的。

近年来大学生恋爱人数、婚前同居和性行为发生率屡屡攀升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女大学生的性态度较为开放和积极,能够坦然面对和回应自己正常的性需求,注重自己的外表修饰和个性修炼、积极主动与异性交往、尽可能多方面地了解性知识、愿意追求正当的性体验、对自己的同居经历或性经验不再过分掩饰等。

2019年大学生性行为和态度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2019年大学生性行为和态度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_

2019年大学生性行为和态度的调查报告时下,在校大学生对性生活究竟怎么看?通过一项针对高校大学生性行为和态度的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调查中,近七成大学生接受婚前性行为,同时却有一半人介意对方曾经“失身”。

专家表示担忧,高校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越来越自由,但避孕知识却很有限。

八成反对多个性伴侣此次调查由新华信国际咨询有限公司受杰士邦公司委托进行,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历时1个多月,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西安等34个城市的高校本科生,分男女、年级进行摸底调查研究。

结果显示,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60.5%接受性解放、性自由,67.1%接受婚前性行为。

调研显示,近七成大学生接受未婚同居行为。

相比女生而言,男生对婚前性行为接受度更高。

同时,54.3%的受访者反对自己未来的配偶曾与他人发生过性关系。

专家表示,这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在对待社会现象和自身性问题上出现了双重标准,一方面接受越来越开放的未婚性行为,同时也反对自己未来的配偶曾经与他人发生过性关系。

有记者曾经探访武昌几所高校周边的小旅馆。

在一学校旁300米长的小巷子,十多家小旅馆扎堆。

一老板说,现在生意很好,尤其到了周末、房间得提前两天预订。

私人出租屋也挂上出租信息:“家具齐全,有热水,适合小情侣居住。

”另一方面,调查显示,受访者中77.7%的大学生反对有多个性伴侣,对于用钱买卖性,六成受访者反对。

受访者三成有过“第一次”调查显示,受访者中三成大学生,承认有过性行为,第一次性行为对象主要是恋人,其中采取了避孕措施的只有50%。

在一线城市和男性受访者中,40%的学生“第一次”是在“16-18岁”,八成对象是异性恋人。

在调查学生中,大一学生一半人因为好奇发生性行为,超过其他年级学生。

感情和生理的需要,是受访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主要原因。

从调查中不难看出,大学生对性知识还很缺乏:近五成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方式,22.1%的男生选择“体外射精”这一避孕方法,近1/3的人认为安全期避孕“安全”,不会导致怀孕。

当前大学生性心理、性行为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当前大学生性心理、性行为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当前大学生性心理、性行为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当前大学生性心理、性行为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摘要:近年来,大学生性心理、性行为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探讨了当前大学生性心理、性行为的特点,如性幻想频繁、性趋势多样、性观念保守等,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文化因素、教育因素、互联网影响等。

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包括加强性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性知识水平、推广生殖健康知识等,以期为大学生性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1. 引言当前大学生性心理、性行为问题备受关注,既是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的产物,也与教育水平提高和互联网的普及有关。

研究大学生性心理、性行为特点及教育对策势在必行。

2. 大学生性心理特点2.1 性幻想频繁大学生正处于性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幻想频繁是其一个重要特点。

这些幻想既有健康的、正常的性幻想,也有一些不正常、不健康的性幻想。

2.2 性趋势多样在大学生群体中,多数人存在多元化的性倾向。

他们可能具有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等不同的性倾向,这是大学生性心理多元化的体现。

2.3 性观念保守尽管社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性观念仍然相对保守。

这种保守主要体现在性交往的对象选择和性行为态度上。

3. 大学生性行为特点3.1 性经验增加大学是大部分大学生第次体验爱情和性的阶段,这使得他们的性经验逐渐增加。

而性经验的增加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性病的传播风险增加等。

3.2 性行为普遍大学生普遍存在性行为的现象,从轻微的亲密行为到性交行为都有一定的比例。

这种普遍性行为的增加也带来了许多性健康问题。

3.3 性行为控制能力差由于缺乏性教育和性知识,大学生的性行为控制能力较差。

在面临诱惑和性冲动时,他们往往难以做出恰当的选择和行为。

4. 大学生性心理、性行为问题的原因4.1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是导致大学生性心理、性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社会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对于大学生的性观念和行为具有巨大的影响。

4.2 教育因素大学生性心理、性行为问题与教育因素密切相关。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

一、生殖健康现状1.生理周期不稳定:近年来,高校女大学生月经周期不规律的现象日益增多,有些女大学生会出现月经缩短、月经不来等情况,这不仅影响了她们的学习生活,更严重的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和月经不调易造成生殖系统疾病。

2.性交频率增加:随着社会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高校女大学生的性交次数也呈现上升趋势。

有的女性会出现性生活质量差、性交疼痛等问题,甚至引发妇科疾病的发生,对女性身体造成伤害。

3.避孕措施不规范:由于年轻女性对性知识的了解不足,使用避孕措施的意识和方式存在问题。

有的女性常常采用口服避孕药和紧急避孕药,虽然可以起到避孕效果,但长期使用会带来一系列的副作用。

此外,一些女性不愿意使用避孕措施,从而造成了不良的妊娠结果。

二、影响因素分析1.生活方式:高校女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之余,往往会出现过度疲劳、饮食不规律、不运动、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这些生活方式会对女性的生殖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2.性文化缺乏:对性知识的缺乏、对性行为的误解和忽视,以及对避孕和妇科疾病的认知不足,都会导致女性的性生活质量和生殖健康状况出现问题。

3.社会压力:女性在就业竞争中面临的社会压力也会对生殖健康造成影响。

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应酬和社交活动,以及缺少身心放松的时间,都会使女性身体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生殖系统的疾患。

三、预防措施为了保护大学女生的生殖健康,需要采取一些措施:1.提高健康意识:加强对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生殖健康的认知和关注程度,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2.建立常规检查制度:校医院或妇科医院应建立常规的妇科检查制度,对学生的生殖系统进行检查和防范,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3.规范性生活:婚前保持洁身自好,婚后规范做好避孕措施,采用安全、有效的避孕措施,避免性生活频次过高等不良习惯。

大学生性行为(二)2024

大学生性行为(二)2024

大学生性行为(二)引言概述: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性行为的一些现象和问题。

现代大学生的性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观念的变化、媒体的影响以及个人意识的发展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从性教育、健康风险、同性关系、性暴力和安全避孕这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1. 性教育:- 大学生性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对性教育的责任和作用- 性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性教育与性健康的关系- 性教育的挑战和改进方向2. 健康风险:- 大学生性行为中存在的健康风险- 艾滋病和性传播感染疾病的预防- 性行为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网络性行为和健康风险- 提高大学生健康风险意识的重要性3. 同性关系:- 大学生同性关系的现状和趋势- 同性恋大学生的困境和挑战- 学校对同性关系的支持和包容- 同性关系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 推动社会接纳和平等性关系的努力4. 性暴力:- 大学生性暴力的现状和影响- 对性暴力的定义和认知- 预防性暴力的措施和机构- 性暴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性暴力幸存者的支持和辅导5. 安全避孕:- 大学生安全避孕知识的不足- 避孕方法和工具的选择- 性伴侣之间的沟通和共同责任- 学校提供避孕资源和服务的重要性- 提高大学生避孕意识和行为的教育与宣传总结:大学生性行为涉及到许多重要的问题,例如性教育、健康风险、同性关系、性暴力和安全避孕等。

了解这些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负责任的性行为观念和行为习惯。

通过加强性教育、提高健康风险意识、支持同性关系、预防性暴力和提供安全避孕资源,我们可以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健康的性行为环境。

【可编辑全文】大学生性安全意识现状及原因分析

【可编辑全文】大学生性安全意识现状及原因分析

结论与建议
-
Thank You
感谢你的观看
XXXXXX
THANK YOU
NEXT
结论与建议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拒绝不安全的行为,采取正确的避孕措施,避免性传播疾病和意外怀 孕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和价 值观。学生应该学会正确处理情感问题,避免因为情感冲动而做出不安全性行为
1. 性教育缺失
大学教育体系中,性 教育往往被忽视或轻 视。许多学校缺乏系 统的性教育课程,或 者课程设置不够科学 、全面,导致学生对 性知会文化影响
原因分析
受传统观念和社会文 化影响,一些学生对 性话题持有保守或负 面的态度。这使得他 们在面对性问题时缺 乏正确的认知和态度 ,容易受到不良信息 的影响
5.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 性安全意识也有重要 影响。一些家庭对性 话题持有保守或负面 的态度,导致孩子在 成长过程中缺乏正确 的性教育和引导
原因分析
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性安全意识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性教育缺失、社会文化影响、网络信 息泛滥、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等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性安全意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学校应该加强性教育课程的设置和实施,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其次,社会应该倡导正确的性观念和文化,减少对性话题的保守或负面态度 此外,政府应该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减少不规范性健康信息的传播 最后,家庭也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性教育,提供正确的引导和支持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性安全意识,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 发展 除了上述提到的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也影响了大学生的性安全意识。例如,一些 学生可能因为缺乏自信或自我保护能力,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操控,从而做出不安全性 行为。此外,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对性健康问题的认识不足,没有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导致 问题的发生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殖健康问题成为了越来越多女大学生关注的话题。

我国高校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如下。

一、现状分析
1.存在避孕知识缺乏的问题
根据有关报告显示,我国高校女大学生中有近50%的人并不清楚避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这使得避孕率低下,存在生育和性病感染的风险。

2.月经问题普遍存在
近六成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出现过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生活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作息紊乱等原因导致的。

3.性生活行为增加
现在的高校女大学生相对开放,性生活行为有明显增加趋势,有不少女大学生因此遭受到性病、乳腺增生等困扰,令人担忧。

二、影响因素分析
1.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对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大学生活中压力大、习惯不规律、作息紊乱等生活方式不良会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2.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也对女大学生生殖健康产生影响,社会开放度增加、性工具容易获取、色情信息泛滥等社会因素会刺激女大学生的性欲,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女大学生性知识及道德方面的教育。

3.自身因素
自身因素是影响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的另一重要因素,如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时间等都会影响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状况,因此女大学生需要自我保健、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及时发现和治疗生殖健康问题。

总结:我国高校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状面临很多问题,但其影响因素也十分复杂,唯有引导社会的进步和关注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问题从各角度入手,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
教育和健康咨询,帮助女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殖健康素质,才能有效预防生殖健康问题的发生。

社会学论文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社会学论文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社会学论文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导言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女大学生的性行为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旨在对当代女大学生的性行为现状进行综述,并探讨影响这一现状的因素。

一、性行为现状1. 性行为普遍化趋势随着社会观念的开放和性教育的普及,女大学生的性行为普遍化趋势逐渐增加。

调查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开始有性经历。

2. 性行为频率与伴侣数量女大学生的性行为频率和伴侣数量呈现多样化。

有的女大学生选择保持贞操,有的则选择与固定伴侣发生性关系,还有一部分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拥有多个性伴侣。

3. 性行为态度与价值观女大学生的性行为态度和价值观也存在差异。

有的女大学生对性持保守态度,将其视为婚姻的一部分;而另一些女大学生则更加开放,认为性是个人自由和享受的一种方式。

二、影响因素1. 社会观念与价值观社会观念和价值观对女大学生的性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

传统的性观念和道德约束可能导致女大学生对性持保守态度,而较为开放的社会观念则有助于女大学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

2. 性教育与知识水平性教育的普及和女大学生的知识水平也是影响性行为的因素之一。

良好的性教育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正确了解性知识,提高性行为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3. 媒体与网络影响媒体和网络的普及使得大量的性相关信息可以轻易获取。

这些信息可能对女大学生的性行为态度和行为选择产生影响,引导她们形成不同的性观念。

4. 人际关系与社交环境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社交环境也会对性行为产生影响。

与性伴侣的关系、朋友圈子的影响以及社交活动的频繁程度都可能对女大学生的性行为决策产生影响。

三、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讨论1. 社会观念与性教育传统的社会观念和性教育的不足可能导致女大学生对性行为持保守态度。

因此,加强性教育的普及和内容的全面性非常重要,以帮助女大学生正确理解性行为,并形成健康的性观念。

2. 媒体与网络的影响媒体和网络的普及为女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性相关信息,但其中也存在着不准确和误导性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10. 13939/j. cnki. zgsc. 2016. 04. 087
1 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现状相关研究
当代女大学生无论是从物质生活的充裕性,还是西方“性解放”“性自由”等思想的传入,媒体及网络中良莠不齐性信息的传播和诱导,以及性教育的缺乏,都使得她们的性观念产生了新的变化,因此,由性观念决定的性行为也表现出新的特点。

1. 1 性观念现状研究
1. 1. 1 女大学生的性开放度
调查显示,当代女大学生对待性的开放程度呈现出上升趋势。

绝大多数的女大学生对大学期间的恋人会成为夫妻,持否定或质疑态度,她们更注重恋爱过程本身,在意自己的感觉,彼此是否情投意合,高度契合。

同时,半数以上的女大学生表示,只要双方相爱、恋爱关系稳定是可以发生性行为的。

但对“即使没有爱,两人也可以发生性关系”的观点,持赞同态度的受访者屈指可数。

此外,在性开放度的性别比较中,男女生在性观念上存在明显差异。

男大学生的性观念要比女大学生趋于开放。

1. 1. 2 传统贞操观有淡化趋势
随着女大学生平等受教育机会和平等工作权利的日益增强,加之传统道德伦理的淡漠、西方性自由、性解放的宣扬,当代女大学生的传统贞操观呈现出淡化趋势。

表现在,大部分女大学生
认为强调配偶的贞操是一种传统道德思想,甚至部分人认为是封建落后观点。

同时,对婚前性行为持宽容态度。

半数以上的女大学生认为双方相爱、恋爱关系稳定、有结婚的打算,发生婚前性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爱兰对高校的相关调查显示,有过婚前性行为的,男生15%,女生13%。

首次发生性关系的平均年龄:男生为18. 7岁左右,女生为19岁左右。

女生更倾向于与比她们年龄大的男性发生性关系。

1. 2 性行为现状研究
1. 2. 1 性冲动与性排解
当代女大学生同样存在性冲动的现象。

作为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大学生,个体发育成熟,对异性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性冲动是正常性欲的表现形式之一。

已有研究显示,当代女大学的性冲动行为远远少于男生,不少女大学生认为性冲动是“不可告人”的,有的甚至没有意识到性冲动的生理需要和生理现象。

由于女大学性冲动状态的存在,使其产生性需求和性心理,往往需要一定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排解。

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女大学生选择性压抑及转移注意力,小部分选择性自慰及发生两性性关系排解自身性冲动。

男女大学生在选择途径的对比方面,女大学生选择通过性压抑、转移注意力和发生两性性关系的排解自身性冲动的方式比率明显高于男大学生,而男大学生选择通过自慰排解自身性冲动的比率明显高于女大学生。

1. 2. 2 婚前性行为
婚前性行为是指,女大学生在校期间在非婚姻状态下自愿发生的两性性行为。

近年的研究表明,当代女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发生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调查中发现,5. 6%的女大学生承认发生过婚前性行为,低于男生的10. 6%。

其中,年龄因素对此影响最为显著。

在24~26岁年龄段,性交发生率达到19. 5%和17. 6%,27岁以上者为56. 6%和42. 9%。

关于当代女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目的的调查中,被调查者选择答案排前三项的分别是:发生性行为是因为爱的需要、为了满足生理冲动、出于猎奇心理。

在回答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后的感受时,尽管有大多数的受访者表示快乐,但是还是有小部分的女大学生表示空虚失落、恐惧,或是感到愧疚或无感觉。

由此可见,尽管爱是大学生发生性行为的主要原因,但是仍有很多大学生发生性行为是为了满足一时的生理冲动和猎奇心理,并且一部分大学生在性行为发生后会出现不健康心理。

1. 2. 3 性行为后果
调查显示,当代女大学生对于发生两性性行为的后果是有所考虑的,甚至多数被调查者考虑到了最严重的后果,比如说“一旦怀孕了怎么办?”[ZW(]刘秋生. ERP系统原理及实施[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45. [ZW)]绝大多数女大学生选择流产,只有极少数人表示会生下来。

此外,在发生性行为后出现例如怀孕、性疾病等困难时,女大学生的解决办法排前三位的分别是,向朋友求助、自我处理和向父母求助。

2 影响因素研究
2. 1 社会因素
有学者认为,当今社会风尚变化,对“性”的认识和讨论已不再隐晦。

如李银河调查指出,在各国现代化、都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婚前、婚外性行为的发生率均有增加,对婚前、婚外性行为的态度和观念也有所改变。

而这一社会道德观的变化,通过网络、电影、电视等文化传媒很容易影响女大学生的性观念和性行为,使其追求婚恋的新潮和个性,表现为性价值观和性行为更加开放。

2. 2 学校因素
大学校园作为青春期恋爱适龄男女的聚集地,为女大学搭建了交友恋爱的平台。

然而,在女大学生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学校却罕有为之提供最基本的性知识及婚恋指导教育,以至于绝大多数女大学生对两性知识了解贫乏,甚至是错误的,如对“安全期是否会怀孕”问题的回答。

于是,女大学生对性知识了解、婚恋的态度,大多来自同学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如寝室“夜聊”,使她们很难有理智的判断,只能随大流。

2. 3 家庭因素
家庭背景及教育也是影响女大学性观念及性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调查,来自城市的女大学生恋爱比例及性成熟度均高于农村女大学生。

而父辈们的婚姻生活、两性观念也直接影响家庭子女。

如家庭和谐环境中成长的女大学生,较之问题家庭成
长的学生对婚姻更加向往,对两性关系更加慎重。

2. 4 个体因素
研究显示,当代女大学生的性价值观直接影响其性行为,如她们对婚前性活动持宽容态度,也是女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日趋成熟,性生理性心理的需要,也是影响女大学生性行为的重要因素。

3 现存问题
从国内已有相关文献来看,研究者们在女大学生性知识、性行为研究,以及以女大学生为群体进行婚恋观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从研究对象上看,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目标人群,对其生理、心理、行为特征进行专门研究的却很少。

从研究内容来看,对于女大学生性知识、性行为状况,女大学生不同群体之间性状况比较,社会变革、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等因素对其性知识、性行为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涉足。

从研究结果推广、应用来看,女大学生的性观念、性行为的问题有所呈现,但却难以真正解决,没有建立起有效、可行的指导路径,其研究结果在女大学生群体中得不到及时应用、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