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季氏将伐颛臾》练习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氏将伐颛臾》练习
班级:姓名:学号:
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颛臾
..(.)社稷.()虎兕.()柙.()
椟.()干戈.()固而近于费.()
二、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词:
1.季氏将有事
..于颛臾() 2.固.而近于费()
3.不患.寡而患不均()
4.盖.均无贫()
5.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
三、词类活用
既来之,则安之()()
四、一词多义
于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⑵虎兕出于柙()(3)龟玉毁于椟中()
危
(1)危而不扶()(2)正襟危坐()
(3)危乎高哉()(4)危言危行()
相(注意读音的不同)
(1)则将焉用彼相矣( ) ⑵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过
(1)无乃尔是过与( ) ⑵且尔言过矣( )
(3)谁之过与( ) ⑷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⑸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6)过故人庄()
夫
(1)夫子
..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2)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住()(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是
(1)是社稷之臣也( ) ⑵无乃尔是过与( )
(3)唯利是图()
五、特殊句式
⑴何以伐为()⑵.无乃尔是过与()
⑶是社稷之臣也()⑷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⑸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六、固定句式
⑴无乃
..伐为.?()..尔是过与.?()⑵何以
一、基础知识检测
1.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项()
①无乃尔是.过与②是.社稷之臣也
③是.谁之过与④夫如是.,远人不服
2.找出加点词用法不同的项()
①危而.不扶,颠而不持
②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资
③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④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3.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①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4.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③虎兕出于.柙
④龟玉毁于.椟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5.“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①无乃/尔是/过与②无乃/尔是过/与
③无/乃尔/是过/与④无乃/尔/是/过与
二、课文阅读训练
“冉有曰:‘今夫颛臾,……后世必为子孙忧。
’……而在萧墙之内也”。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项是()
①“今夫颛臾”、“君子疾夫舍曰”、“夫如是”、“相夫子”四个“夫”读音、词义都相同。
②“后世必为子孙忧”与“吾恐季孙之忧”的两个“忧”,词性相同,而词义不同。
③“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不”,“盖均无贫”中的“无”都是否定的副词。
④“安无倾”与“则安之”两个“安”用法相同。
2.“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①而/谋动/干戈/于邦内②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③而/谋/动干戈/于邦内④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3.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
①既来之.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③则安之.④吾恐季孙之.忧
4.请从这段文字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
①
②
③
5.对“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一句有四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①远方的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②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
③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④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
6.孔子批评冉有,说了哪几点道理,作出简要回答。
①
②
③
7.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过:过错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舍:舍弃,回避
C.则将焉用彼相矣相:辅助
D.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倾:倾诉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不能者止
B.且在邦域之中矣既来之,则安之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D.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9.以下五句话中,全都体现孔子治国安邦原则的一组是( )
①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③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④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⑤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围绕“季氏将伐颛臾是错误的”这一观点展开反驳,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了“治国以理”“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
B.第1段孔子对弟子的批驳,语势跌宕起伏,说理层层深入,表达非常丰富,令人叹为观止。
C.第3段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形式整齐,音调和谐,气势贯通,层次性极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D.本文通过对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使人物的形貌和个性心理如在眼前。
例如,孔子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当仁不让,直面邪恶,充分地显示了出来。
【创新能力训练】
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后面各题。
1.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①为短文断句标点。
②从下列各项中选出正确的项()
A.文中两个“女”,都是通假字,同“汝”。
B.文中两个“与”词义词性完全相同。
C.短文中,孔子与子贡对话,提到了回与赐两个人。
D.文中“望”是“看”的意思。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①为带点的字注音
①省②传
②解释下列字的词义。
A.谋: C.交:
B.忠: D.信:
③翻译这则短文。
按原文默写:
季氏将伐颛臾。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
”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 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且尔言过矣,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
孔子曰:“求!。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一、1.① 2.② 3.①作为②语气助词③成为④动词,这里有“编造”之意
4.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②对,对于,介词③从,介④在,介⑤到,介⑥在,介
5.②
二、1. ③ 2.③ 3.④
4.①既来之,则安之②分崩离析③祸起萧墙
5.④
6.①首先揭示谎言可恶②其次阐明政治主张③最后指出错误严重
7. 解析:选B。
A.过:责备。
C.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
D.倾:倾覆。
8. 解析:选D。
都是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A项,助词,表示停顿/代词,……的人;B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他们,代远人;C项,连词,表示假设,那么/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就。
9. 解析:选B。
①是批评冉有的话;⑤指出“季孙之忧”的本质所在。
10. 解析:选D。
文中并无“心态、表情、动作”的刻画。
【创新能力训练】
1.①曰:“愈?”曰:“回?十,二。
”曰:“也;也。
”②AB
2.①A.xǐng B.chuán
②A.计谋,主意 B.忠诚,忠实 C.交往 D.讲信用
③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的地方呢?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