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中医针灸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体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夹脊穴、支沟、阳陵泉。

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关;腰以下病灶:三阴交、太冲、血海。

阿是穴位置:系指皮损周围(约离疱疹0.5~1寸处)。

夹脊穴位置:取与皮损相应之夹脊穴。

(二)治法

一般仅需取主穴,疗效不明显时酌加1~2个配穴。阿是穴针法:以1.5~2寸毫针,呈25度角朝疱疹方向斜刺,按皮损围,在周围进4~8针,略加捻转提插,有轻度得气感即可。相应夹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针感循神经分布线路传导。余穴均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运针1次。每日1~2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基本痊愈:疱疹结痂,症状消失;显效:疱疹结痂,症状明显消失;有效:部份结痂,症状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改善。

共治疗431例,有效率在96%左右。其中100例按上述标准评判,基本痊愈67例,显效11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97%。

【二、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阿是穴;2、腰以上病灶:合谷、曲池;腰以下病灶:阳陵泉、侠溪。

配穴:支沟、太冲。

阿是穴位置:皮损区。

(二)治法

应用波长6328埃,输出功率25毫瓦,激光针功率为2~3毫瓦的氦-氖激光针灸仪进行治疗。依据症情选穴:凡皮损面积大,水疱多,感染为主而疼痛轻者,仅用主穴第一组。采用激光散焦照射,照射距离为40~60毫米,照射密度为0.5~1毫瓦/平方厘米,每处照射5~10分钟。以疼痛为主,皮损面积较局限,仅有红色丘疹或皮疹已结痂者,则取主穴之第二组,以激光针灸仪照射,剧痛者加配穴,每穴分别照射5分钟。如果上皮损面积大而疼痛

又剧烈者,则二组宜结合应用。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311例,以治5次为限,按上述疗效判断标准,其总有效率为94.2%(痊愈率为69.8%)。

【三、耳针】

(一)取穴

主穴:肺、敏感点。

配穴:皮质下、分泌、交感、肾上腺。

敏感点位置:指耳廓上,与病灶相应位压痛明显处。

(二)治法

主穴必用,配穴据症情酌取1~2穴,每次一侧。采用捻转手法,刺激宜强,持续运针2~3分钟,留针1小时。每日1~2次。另可把100克干净的墨汁和5克雄黄粉调匀,搽在患处周围的边缘上。每日一次。

(三)疗效评价

共治172例,平均疗效在95%以上。

(一)取穴

主穴:曲池。

(二)治法

药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100微克/毫升)。

每次取双侧,以5号齿科针头,深刺得气后,每侧穴注入1毫升。每日1次。皮损有渗出者,可外敷呋喃西林氧化锌软膏。

(三)疗效评价

200例本病患者,经穴注射2~8次,全部痊愈。

【四、皮肤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脊柱两侧旁开2厘米之平行线;2、距病灶边缘1厘米之环状区。

(二)治法

取第一组作整体治疗,第二组作局部治疗,一般宜同时取。先依皮损所在部位和围,定平行线长度和环状区大小。如在胸胁部,取相当于胸段长度;皮损在下肢,取腰骶段长度。然后,以较强手法叩刺平行线和环周线,皮肤针针尖方向与皮肤表面垂直,针尖接触皮面应短暂(约每秒2次),针间距离0.5~1.0厘米左右。每条刺激线连叩三遍,每日1~2次。注意不可叩刺病灶,以防感染。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痊愈:皮损炎症全退,水疱干涸,无新疹,自觉症状全部消失。

共治110例,按此标准,痊愈107例,治愈率为98.2%。

【五、艾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一为艾炷灸。于阿是穴之二处(一处为先发之疱疹,一处为疱疹密集处)各置一麦粒大之艾炷,点燃后,觉灸痛即吹去未燃尽之艾炷。再以同样的方法,延伸至远端疱疹密集处各灸一壮。1次即可,如不愈,隔5天再灸1次。

一为艾卷灸,取纯艾卷或药艾卷,点燃一端后熏灸阿是穴。其熏灸方法有三种:一为用2支艾卷同时作广泛性回旋灸,以病人感觉灼烫但能耐受为度,灸治时间据皮损面积大小酌情掌握,一般约30分钟。二为用1支艾卷在阿是穴均匀缓慢地向左右上下回旋移动。应注意艾火宏壮,集中于疱疹顶部,以有灼热麻的特殊感觉沿肋间隙或经脉循行路线感传为佳。三为“围灸法”,用艾卷在病损处由中心向周围围灸,直灸至局部潮红,患者自觉舒适,不知痛为度,通常需时30~40分钟。上述三法,可任选用,每日1次,4~7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艾炷灸100余例,均在5~7天获愈[14]。用艾卷灸共治166例,其中用围灸法及单支艾卷薰灸法治疗136例,均在5次获得痊愈。另30例,用双支艾卷同灸法,经治7次,结果痊愈17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

【六、火针】

(一)取穴

主穴:肺俞、胆俞、脾俞、阿是穴。

配穴:病变在腰以上加支沟,在腰以下加阳陵泉。

阿是穴:皮损区周围。

(二)治法

主穴均取,据病变部位加配穴。将针在酒精灯上烧灼,至针尖红而发亮,迅速刺入穴位,直刺3毫米,快刺疾出。阿是穴则采用疱疹周围围刺之法。每3日1次。一般1~3次。注意针孔清洁,勿用手抓挠。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05例,均于1~3次之间获愈。火针后疼痛消失一般为12小时,疱疹干枯结痂平均3天。

【七、拔罐】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令病人选好体位,一般取坐位。然后充分暴露病灶区。用闪火法,先在皮损两端吸拔,接着沿带状分布,将罐依次拔在疱疹密集簇拥之处。罐具大小,依部位而选,但必须拔紧。如松弛不紧者,一定要重新吸拔。罐数,按病灶围而定,以排满为度,留罐约15分钟。留罐期间,如罐出现水泡,不必介意。拔罐后如有破溃者,外涂龙胆紫药水,局部感染重者,可撒氯霉素粉。一般每日一次,不计疗程,直至痊愈。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11例,全部治愈,最短2天,最长10天。平均治愈时间为4.2天,无一例后遗症。

【八、刺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