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诸城改革开放30年回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诸城改革开放30年回顾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191 更新时间:2009-1-16
诸城市地处鲁东南,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下辖13处乡镇(街道)、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07万人。
1987年撤县改市。
1978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诸城历届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
30年来,农村改革不断推进,企业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事业综合配套改革成效显著,特别是在“农村大包干”后,创造的“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民服务联动”等成功的“诸城经验”,都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谱写了一曲曲改革创新的壮丽诗篇,实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双突破、双丰收。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度“全国百强县(市)”中居第65位,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去年以来,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在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着力以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为目标,以“农村社区化服务”为主要内容,开创了城乡社会体制改革的先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007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实现财政总收入28.3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1%和34.7%,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87元,增长12%。
一、“农村大包干”和商品经济大合唱
(一)“农村大包干”
从1979年到1984年,主要是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项工作搞得比较稳妥。
一是农民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土地,把每家每户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并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二是集体“家庭”大部分保留了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三是承包地块划分注意了相对集中,个别分得太零碎的土地逐步做了调整,使之成方连片,为发展商品生产、开展统一服务创造了条件;四是不间断地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党支部的带头堡垒作用一直发挥得比较好。
这段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发展,全市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了温饱问题。
(二)商品经济大合唱
1.基本做法
从1984年到1987年,重点开展商品生产大合唱。
这期间,由于以“大包干”为主要内容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生产的粮食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有了剩余,农村商品生产开始起步,但是农民也面临许多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这就迫切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为此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商品生产大合唱。
在诸城市委市政府统一指挥下,全市城乡上下协调,部门通力合作,步调一致,都为发展商品经济贡献力量。
各部门各单位遵照“农业发展我发展、我与农民共兴衰”的思想,转变职能,齐心协力为农村发展商品生产搞好服务。
从而在城乡改革不同步、新旧体制并行摩擦的情况下,较好地协调了条条与块块、部门利益与农民利益等方面的关系,初步形成了一种各行各业重视农业、关心农业、支援农业的局面,使全市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工农商贸各行业持续发展,加快农村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变。
2.重要意义
诸城商品经济大合唱,唱活了全市经济,深化了农村改革,使全市农、工、商、贸得以协调发展,生产流通相互促进,条条块块各部门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相互服务、相互发展的新型经济关系。
这对发展县域经济,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1987年6月,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在诸城召开了全省地(市)委、县(市)区委书记参加的“诸城现场会”,推广了诸城商品经济大合唱的经验。
国内主要新闻媒体《人民日报》、《大众日报》、《农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都做了报道。
二、“贸工农一体化”
(一)基本做法
从1987年到1992年,积极推行贸工农一体化。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对大部分农副产品放开经营以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出来,突出的问题是城乡经济分割,生产、加工、流通脱节,造成农民盲目生产,企业被动流通。
农产品“买难”、“卖难”交替发生,生产经常被动。
围绕解决这些问题,诸城市委市政府认真总结完善市外贸公司实行“四到门、三赊销、两公开、一结算”系列化服务,发展肉鸡出口生产的经验,在全市推行了贸工农一体化。
其基本运行方式是,加工经营企业把腿伸到农村,根据国家计划和市场需求,与农户签订合同,建立农副产品生产基地,提供配套服务,扶持生产,培植货源,组织加工,与商贸部门一起,把产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农户按
合同进行定向生产,按时定量交售产品;经济技术部门积极参与服务;行政综合管理部门搞好宏观管理和协调指导,形成一种宏观指导下的生产、加工、流通“三位一体”的新型经济运行机制。
(二)重要意义
“贸工农一体化”> 探索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的途径,建立起较高层次的大农业系列化服务体系。
在一个市(县)范围内基本实现了城市与乡村、工业与农业、条条与块块、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经济的协调发展。
把农村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为全国城乡改革树立了一面旗帜。
1990年7月6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在诸城召开了省、地(市)、县(区)三级书记和省直部门参加的“全省农村工作座谈会”,推广了诸城贸工农一体化的经验。
省委书记姜春云作了重要讲话,对诸城贸工农一体化给予了充分肯定。
国内新闻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做了报道。
三、推行“农业产业化”战略
(一)原因和过程
自92年开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农业产业和产权改革结合起来,“两产”联动,配套推进,实现农村改革的新突破。
党的十四大后,面对发展市场农业的新形势,农村经济发展遇到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
主要是四个不适应:一是农民不适应,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束缚,不会面对市场从事生产经营,信息不灵,门路闭塞,在市场经济面前显得束手无策;二是产品不适应,多数农产品存在品种单、质量差、加工层次浅问题,比较效益不高;三是经营方式不适应,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单兵作战,势单力薄,形不成规模优势,无法与国内外大市场接轨,缺乏抗与市场风险的能力;四是领导方式不适应,长期形成的唱“四季歌”、催收催种,地头指导工作方式,不能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实施系统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是不能很好地解决产前和产后的服务问题,制约了市场农业的发展。
怎样把农村经济尽快推上市场?诸城市委市政府从贸工农一体化的实践中受到启发。
认识到,把一个主导产品“升格”为一个产业,按专业化、工业化、现代化生产要求,纵向实行产加销一体,横向实行资金、技术、人才、集约经营,是新形势下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实现家庭经营与国内外市场对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改善政府对农业服务的一种有效形式。
为此,我们认真总结完善贸工农一体化的做法,按照领域上扩展,结构上优化,
质量上提高,运行上规范,管理上完善,效益上增加的原则,积极探索,全面组织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战略。
(二)基本做法
彻底改变传统的农村经济领导方式,像抓现代工业那样抓农村经济,依据市场导向,立足当地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划分经济布局,狠抓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经营的格局,把传统农业纳入系列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轨道。
工作中,突出抓好龙头企业建设这个关键环节。
按照“大、高、外、强、多”的要求,集中力量扩张龙头企业规模,增强牵动力。
经过多年发展,全市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形成规模,共兴办各类加工龙头企业9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90家,年销售收入总额超过180亿元,外贸公司、得利斯公司被列入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市形成了肉鸡、黄烟、粮油、蔬菜、果品、矿产、食品、棉花、淡水养殖、食用菌、桑蚕、万寿菊等12大主导产业;全市8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产品加工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0%以上,农产品出口创汇额突破4亿美元。
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16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8000元。
(三)重要意义
一是加快了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的转变。
农业产业化经营把农民组织起来,形成了> “龙头围着市场转、农民跟着龙头干”的新格局,客服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二是促进了农产品加工增值,提高了农业比较效益。
三是优化了经济结构,促进了企业协调发展。
四是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五是增强了农民的科技、信息、市场意识,提高了农民素质。
1999年,全国农业产业化现场会在诸城召开,推广了农业产业化的做法。
国内主要新闻媒体《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大众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做了重要报道。
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我市的产权制度改革是从1992年开始的。
当时诸城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共“十四大”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按照股份制的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对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了全面改制,概括起来,主要经历了改制、调整、升级三个阶段。
(一)基本做法
1.改制阶段
从1992年到1997年,主要是以明晰产权关系为重点,对县域企业进行全面改制。
当时,全市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亏损面大,债务负担重,后续发展乏力。
到92年上半年,市属150家独立核算的企业,有103家明亏或暗亏,占68.7%,亏损额1.47亿元。
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分析认为,尽管造成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产权关系不明晰,利益关系不直接。
为此,市里确定了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全面实现制度创新的改革思路。
92年下半年在国有小型企业电机厂改革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从93年5月开始,对城乡企业全面进行以产权改革为主的改制。
主要是采取了七种形式:(1)股份制。
就是对规模大、经营好、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依法改组为公司制企业。
(2)股份合作制。
就是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将所有者权益中生产经营性净资产折股出售给企业内部全体职工,把原来的国有(集体)企业改造成内部职工持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通过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结成利益共同体。
这是我市企业改革的一种主要形式,共有210家,占改制企业的77.2%。
(3)外资嫁接。
就是通过引进外资,兴办合资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全市实行外资嫁接的企业共7家。
(4)无偿转让产权。
就是对市场前景好,但投入大,技术要求高,靠自身力量难以加快发展的企业,实行产权整体划转。
如北汽福田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我市农用汽车厂,94年成建制地将576万元净资产无偿并入北汽摩公司后,两年引来资产7200万元,96年又联合国内100家企业法人共同发起进行了股份制改组,使是生产能力由2000辆发展到10万辆。
(5)破产。
在坚持多兼并、多联合、少破产的前提下,对个别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挽救无望的困难企业,依法实施破产。
(6)租赁。
对小微亏企业通过租赁让渡生产经营权,实行公有民营,集体抽回资金办新项目。
(7)兼并。
对产品相同或相近的企业,坚持企业自愿、政府推动的原则,由优势企业对劣势企业实施兼并,盘活存量资产,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到94年7月,面上的企业改制基本结束,全市288家乡镇办以上企业,有272家企业改了制,占94.4%。
这一阶段的改革,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转换了企业经营机制,促使大多数改制企业由死变活、由亏变盈。
2.调整阶段
从1997年到1999年,主要是在改制企业中推行“四扩一调”。
“四扩一调”:即内部职工增资扩股、转让银行贷款扩股、量化新增资产扩股、吸引社会法人资金扩股和调整股权结构,鼓励经营者和经营管理层人员多参股、持大股、控股权,形成一个持大股群体,
从利益机制上调动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
通过“四扩一调”,扩大了股本总量,优化了股权结构,促进了分配制度改革。
进一步完善了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利益机制,拓宽了融资渠道,加快了企业发展。
3.升级阶段
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一方面,对部分规模大、实力强的企业,通过吸收社会法人参股,升级为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全市有80%以上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已升级为有限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另一方面,对部分中小企业,通过募股重组,转化为有限公司或改变为合伙企业、独资企业。
(二)意义
诸城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把企业全面推向了市场,转换了经营机制,实现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建立了产权明晰、权责清楚、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政府转变了职能,实现了政企分开,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促进了诸城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全市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骨干企业群体优势明显、发展后劲比较充足的工业格局。
目前,工业提供的税收已占到全市财政总收入的80%。
“诸城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
1994年诸城市被国家体改委确定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县(市)”。
1996年1月,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率领国家九部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来诸城考察指导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对这项工作给了充分肯定。
1996年3月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专程来考察指导产权制度改革,对改革又给予了充分肯定。
1996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在诸城市召开了省、地(市)、县(区)三级书记会议,推广了诸城企业改革经验。
为全国县域企业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树立了一面旗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这种经验做法被写入了党的“十五大”报告。
国内的主要新闻媒体《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都在显著位置和黄金时段介绍了我们的做法。
境外新闻媒体香港的《大公报》、美国的《纽约时报》、意大利的《华南早报》等也作了报道。
五、为民服务联动工程
(一)基本做法
为民服务联动工程是1998年以来,在诸城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中以行业部门、单位为主题,推行的以“责任联担、活动联抓、网络联通、监管联手、
奖惩联带”为内容,旨在为基层、为群众生产、生活排忧解难的民心工程活动。
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坚持以“联”促“动”,以“动”促“为”,主要抓了“五联五动”工作。
1.网络联通牵动
建立统一、有序、便捷、高效的大联动、大循环、大覆盖、大服务的互联互通网络是实施为民服务联动工作的基础。
根据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和部门服务职能,重点抓了五大网络建设。
一是联动服务组织网络,二是联动服务信息网络,三是联动服务交通网络,四是联动服务阵地网络,五是联动服务队伍网络。
所有人员配备了联动服务工作证、服务名片和文明卡,随时与人民群众保持联系提供服务,确保了为民服务联动的有效实施。
2.责任联担带动
为民服务联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只有齐抓共管、责任联担,才能使行业部门认真地“联”起来,积极地“动”起来,更好地发挥整体功能,增强联动效应。
我们主要抓了“一统两分三落实”。
“一统”,即市委、市政府和市文明委统一调度指挥负总责,担负起全面组织实施为民服务联动的重任;“两分”,即将联动服务的主要目标任务,先由市里分解到50个联动部门,再由部门分解到基层单位和服务队伍;“三落实”,即层层落实责任制,层层鉴定责任书,人人签订军令状,以契约的形式,把联动服务工作都固定到单位和服务人员。
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追究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上连下带,左右追究,一查到底,保证了为民服务联动任务的落实。
3.监管联手促动
我们把狠抓监管作为强化联动服务的重要手段,重点抓了行政监督和民主监督两个方面。
行政监督:首先建起了与为民服务联动相配套的监督体系。
市委专门成立了为民服务联动工程督查中心,与市文明办合署办公,配备了四名工作人员和一部督查车,设立了6169999监督举报电话,赋于督查中心四项职能,并郑重公告社会,代表市委履行对联动部门的督查、监管职责。
其次实施规范化服务。
根据行业特点,对联动服务从形式、内容、制度、纪律、监督、奖惩及设施、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明确的统一规范,保证了服务联动规范有序的运作。
再是实施制度化管理。
市里出台了为民服务联动工程六大制度,在组织领导、分工负责、协调调度、督导检查、考核奖惩等方面实现了联动制度化。
4.事情联办推动
实施为民服务联动的根本目的,是为群众生产生活排忧解难,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上。
建立网络、开辟热线、落实责任、加强监管这些工作,也都是围绕着联合起来为群
众办实事这个目标而开展的。
因此,必须把事情联办作为实施为民服务联动的重头工作来抓。
针对群众的需求涉及方方面面,有些问题需要一个部门来解决,有些问题则需要多个部门来解决的实际问题,组织各行业部门向社会郑重承诺:只要一个电话,立即参与联动、全力以赴,搞好服务。
对重大问题由市委为民服务联动督查中心调度协调有关部门联合解决,并实施督查、催促,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的需求。
这样以来就形成了“急事难事打热线,部门联手帮着办,如果事情办不好,督查中心催着找,直到问题处理了”的事情联办机制。
另一方面本着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的精神,把为民服务联动贯穿行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全过程。
5.奖惩联带拉动
为增强服务联动工作的生机和活力,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奖惩考核政策,使联动工作形成了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
一是把为民服务联动工作与其它各项工作的考核、评选、奖惩挂钩联用,与部门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政绩考核、晋级晋职等捆在一起,奖优罚劣、奖勤罚懒。
二是把文明单位称号作为综合性工作的最高荣誉称号与联动服务挂钩,实行文明委成员单位联考联评制度,在对重要项目实行“一票否决”的同时,对联动服务工作最差的实行“末位淘汰”,增强了监督部门的权威性。
三是对先进典型进行联合表彰奖励。
每年召开一次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对各类先进典型进行大张旗鼓地命名表彰奖励,授牌挂牌,实行多层次的物质奖励,既奖励单位又奖励个人,并组织新闻舆论部门开辟专栏专题进行宣传报道。
(二)意义
为民服务联动的有效实施,促进了全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实现了社会文明程度的全面提高。
一是党群关系明显改善,为民服务联动真正起到了办实事赢民心、解难题顺民心、排难点暖民心的作用,使老百姓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最明显的是:生活方便了、办事顺畅了、致富门路多了。
二是行业作风明显转变。
通过强化为民服务联动监管制约和奖惩激励机制,使行业部门的作风得以进一步纠正和加强,较好的解决了“冷、硬、横、拖、压、顶,吃、拿、卡、要”行业不正之风,使行业部门的服务观念明显转变,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干群关系明显改善。
三是部门效益明显提高。
为民服务联动把部门利益和为人民服务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在联动中求有为、在服务中求有位、在奉献中求发展”。
不但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而且也给部门带来较大的局部利益和经济效益,各项工作指标都跨入同行业部门的先进行列,实现了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四是两
个文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为民服务联动工作坚持以服务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为群众排忧解难,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为重点,形成了推动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了优良的环境。
为民服务联动的有效实施,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农村城市化、企业市场化、经济国际化战略实施进程,使全市经济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在全省保持了前列位次。
为民服务联动工程受到了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的充分肯定。
山东省和潍坊市先后在我市召开了现场会。
《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媒体都在显著位置和黄金时段介绍了我们的做法。
总之,30年来,诸城市委市政府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中,创造的一系列先进经验,都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这三方面经验,形成一个梯级结构;前一次的改革创新为后一次的经验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又是在农村改革的启发下,根据改革的指示精神在实践中大胆地探索和尝试;为民服务联动是在物质文明取得较大成就的基础上,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创新和探索。
去年,党的“十七大”的召开,为把我市的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带来了新的机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新一届诸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和谐建设。
农村社区化服务建设就是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大胆尝试和有益探索,主要目的就是按“十七大”会议要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
这项改革,将在实践中不断地向前推进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