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编办改革开放30年回顾

合集下载

北京国企改革三十年

北京国企改革三十年

北京国企改革三十年作者:高佐之来源:《投资北京》2008年第11期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企业体制创新、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竞争力,是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措施。

改革开放30年来,党中央和北京市都高度重视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始终把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国企改革取得了卓著的历史功绩。

北京国企渐进式改革四阶段1979——1983年,国企改革正式起步。

随着1979年7月13日国务院“关于扩大国营企业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文件的发布,包括北京市在内的全国各地开启了国企改革的大幕。

结合文件精神,北京市首先在首钢、内燃机总厂等企业进行了放权让利、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

与此同时市属工业系统的北京光华仪器厂等10户企业进行了“独立核算、国家征税、自负盈亏”的改革试点。

在扩大试点的基础上,1981年北京工业系统400多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了“利润包干、超收分成、亏损自补”为基本内容的经济责任制,成为后来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初始形式。

之后的1983年,北京开始分二步实行利改税,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

这一阶段可以概括为以“扩权让利、利润分成”为特点的国企改革起步阶段。

1984——1992年,国企改革进入发展阶段。

随着“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先后颁布实施,国有企业的法人地位得到明确,同时规定了企业享有的十四项经营权。

北京市以目标责任制为切入点,进行了“两保一挂”实行“八条船”的改革试点和推广。

所谓“两保一挂”,即一保国家财政收入,企业按照所定基数及递增比例,确保承包期内年度上缴利润(或利税)的完成;二保企业发展后劲,确保企业技术改造和投入的资金。

一挂:实行职工工资与企业经济效益挂钩。

1987年底,北京市预算内433户工业企业全部推行了此项改革。

所谓实行分批分期上“八条船”的改革。

我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一)

我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一)

我的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一)岁月就在这不经意间悄然流逝,弹指一挥间,我的50年就这样过去了。

这得从我出生之日说起。

­我出土于公元20世纪50年代后期,正值当时的大跃进年代,那时是国家开展超英赶美的时代,我的名字就是因“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超英赶美”而得名。

­我一生下来,父母因感情破裂而离异,我从小跟母亲长大,身边还有一个哥,长我两岁,从小就失去父爱的我,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在60年代初期正是困难时期,母亲险些把我给扔了,多亏了她的一个学生的说服,我才得以生存到今日。

­由于没有父亲,所以母亲对我十分溺爱。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我由于视力不好,看不见黑板,加之自己又胆小,不好给老师说,于是就经常逃课,去市里的各大电影院看电影,一天就要看两三场,这样就看了一年(四年级),什么《白毛女》等样板戏,《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南征北战》等对我来说真是百看不厌,眼睛的视力就这样一天天下滑。

到了六年级的时候才开始有所醒悟,开始认真学习了。

­初中开始就学习不错了,还担任了学习委员。

当时还是“红卫兵”队长,不过从来没有参与过打砸抢事件,是十分老实本分的队长。

到了高中,在班上继续担任学习委员,成绩不错,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延误了我的入团时机。

­说实在的,我们的中学时代是很单纯的,根本没有想到男女之间相处会谈恋爱,更何况我们很少与异性相交往,座位都分了三八线,互侵犯,异性之间说话脸都会红,再说课堂上是非常守规矩的,哪里像现在的学生男女之间的交往根本没有异性的差异,想吃了油条似的,实在太成熟了,整天为了他/她而搞得“疯疯癫癫”,自杀、他杀无奇不有。

不该想的事情整天沉溺在里面,这哪里不会影响学习啊?­70年代,我在我的院子里参加了我们的红大院,当时这红大院可热闹了,由各种年龄的人组成的文艺组,我们经常表演一些具有革命性质的文艺节目,当时书店有关像《样板戏》,《战地新歌》的书籍实在是太多,我买了不少,现在还留存着一些,想起来还真有意思,因为我们当时就是在革命啦。

新中国70年北京城市基层治理体制改革历程

新中国70年北京城市基层治理体制改革历程
随 着 改 革 开 放 的 推 进, 特 别 是 1984 年城市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街道办事处职能不断扩张。这与我国改 革 开 放 的 脉 络、 单 位 体 制 的 消 解、 城 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央地关系调整以
及法律地位的模糊等密不可分。 第 一, 单 位 体 制 的 消 解 是 街 道 办
第 三, 对 地 方 政 府 的 增 权 赋 能 导 致街道办事处职能的扩张。为调动地 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中央政府 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对央地关系 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出台了一系列 简政放权政策和国家扶持政策,并建 立了以经济发展为主要指标的地方考 核 及 晋 升 机 制。 市、 区 级 政 府 成 为 地 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其 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不仅承接了 大量带有“善后”性质的社会管理职能, 而且也需要承担发展经济的职能—— 从早期的直接办企业,到后来的协税 保税、招商引资。
1958 年全国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 社化运动,街道办事处的职责和任务已 突破《条例》规定的三项内容,北京市 将 小 学、 幼 儿 园、 副 食 品 店、 医 院 等 由区下放到城市人民公社管理,公社自 己也兴办了一批工厂、食堂、托儿所等。 公社的行政干部也由街道办事处建立 初 期 的 7 人 增 加 到 70~80 人, 公 社 委
二、20 世纪 80 年代:拨乱反正, 恢复并发展街居体制
文 革 后 亟 需 恢 复 城 市 管 理 秩 序, 对街道办事处的职能、地位拨乱反正。 197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 法》重新确立了街道办事处的地位,明 确其派出机关性质。1980 年,全国人 大重新公布了 1954 年的《城市街道办 事处组织条例》。
复兴门西北角 摄影:张建东

北京市改革开放30年成就、经验与前景展望

北京市改革开放30年成就、经验与前景展望

北京市改革开放30年成就、经验与前景展望作者: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来源:《投资北京》2008年第12期北京市的改革开放,经历了30年波澜壮阔的历程。

30年来,北京市坚持改革创新,致力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同时也为下一步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0年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北京市的改革开放进程和全国是同步的,都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再到城乡统筹发展,从微观领域改革到宏观领域改革,从单项改革到综合配套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领域改革“四位一体”全面推进的历程,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是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不断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建立国有经济进入与退出机制,通过国有资本调整和国企重组,国有资产集中度逐步提高,市属企业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国有资产在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现代制造业板块的比重逐年上升,形成了一批在国际、国内有较强竞争力的国企大集团。

与此同时,北京个体、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

北京已经形成国有、集体、股份合作、联营、私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港澳台、外商投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是基本形成比较完备的现代市场体系。

经过30年改革开放,全市商品流通市场体系趋于完善,商品市场的经营主体和经营业态多元化发展,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劳动力和人才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不断加强劳动力和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提高劳动力和人才市场在人力资源开发和配置中的作用,促进了北京市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

北京市还充分利用雄厚的技术资源优势,在全国最早建立了技术市场,目前已发展成全国最大的技术商品、技术信息集散中心。

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进程加快。

通过推动企业上市融资,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建立产权交易市场等,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建立。

此外,我市还进一步完善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商品和服务价格基本由市场决定,95%以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制度的变迁和展望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制度的变迁和展望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制度的变迁与展望牛效龙(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6-6,100034)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相伴而生共同深入,虽取得一定成绩,但艰难曲折,改革中仍存在诸多深层次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解决,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选人、用人、收入分配、劳动社会保障体制等各项制度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文章首先对中国国有企业三十年来人事制度改革进行简要回顾,总结了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就,剖析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和方向。

【关键词】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有企业劳动人事制度变革历程(一) 中国国有企业领导体制(用人制度)的发展演变建国以后我国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曾经多次调整。

从解放初期国营企业实行的军代表制到1950年开始普遍实行工厂管理委员会制度到1951年东北地区部分国营企业推行并在1956年前广泛推行的“一厂制”再到1956年起延续到1984年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职工代表大会制,都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息息相关。

随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改革传统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也成为必然。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1986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厂长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开始对国有企业领导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从此进入厂长(经理)负责制时期。

1987年8月国家经委等三部委召开全面推行厂长负责制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制度改革已经从试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在厂长负责制下,在企业的厂长(经理)、党委会、职工代表大会三个权力主体中,厂长(经理)的权力得到极大提升,“一厂之长,法人代表,全面负责,处于中心地位,起中心作用”,厂长(经理)实际上处于无从监督的地位,不利于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创新之源 辉煌历程

创新之源 辉煌历程

创新之源辉煌历程作者:勒川来源:《中关村》2008年第08期时间:2008年7月3日地点: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国际会议厅主办单位: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承办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论坛主持:于军(中共海淀区委常委海淀区副区长、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贺贝奇(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支持媒体:《中关村》杂志等文字整理:勒川(《中关村》杂志记者)论坛综述:2008年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成立二十周年,又适逢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纪念海淀园的成立,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于2008年7月3日下午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召开以“创新之源,辉煌历程”为主题的座谈会,追溯创新之源,弘扬中关村精神,展望中关村美好未来。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司法部原部长、中共海淀原区委书记张福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茅等曾为海淀中关村创新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老领导,科技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海淀区四套班子领导以及柳传志、王文京等中关村知名企业家代表300余人出席了本次座谈会。

20年来,中关村人以一往无前的创业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辉煌的成就已成为一面旗帜、一座丰碑。

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核心区的海淀园,一直以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引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从创新源头上推动了中关村的创新发展,书写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为了纪念这段辉煌历程,追溯创新之源,弘扬中关村精神,北京市海淀区举办了此次以“创新之源,辉煌历程”为主题的座谈会。

座谈会上,中共海淀区委书记谭维克做了《“创新之源,辉煌历程”——记海淀园二十年创新发展》的主旨报告,总结了海淀园二十年创新发展成就——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实力快速提升,2007年底,海淀园累计高新技术企业20000余家,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6314家,亿元以上企业突破500家,成为推动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产业促进方式不断创新,以创意产业、信息服务业、数字音视频(AVS)、科技奥运等为重点的高端产业得到大力扶持,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产业聚集效应不断显现;投融资服务体系和投资环境不断优化,2007年海淀区、海淀园分别被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评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区”、“跨国公司最佳投资的开发区”。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财政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财政体制改革

作者: 贾小雷
作者机构: 北京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北京市100044
出版物刊名: 新视野
页码: 62-64页
主题词: 改革开放;财政体制;演变
摘要:对于50年来中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必须放到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加以理解和把握,市场经济导向的改革决定着财政体制的走向。

30年来中国财政体制变迁始于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继而是调整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架构,下一步将致力于实现公民的基本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人民普遍受益是评价和把握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标准,理解这一点就能明确改革的方向。

我看改革开放三十年

我看改革开放三十年

我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房山区城关小学退休教师商淑兰(56岁)2008年10月30日刮风下雨,不仅是自然现象,在象征意义上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风风雨雨三十年。

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在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几阵风,动摇了为害已久的“左”倾教条主义与“左”倾空想共产主义的根基;几场雨,冲刷了闭关锁国几世纪所积累的愚昧落后,并力挽狂澜使我国不仅摆脱了“文革”所造成的险境,我国奇迹般地闯进了世界大国之林,尤其是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人们终于见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图景。

作为一个在教育事业奋斗三十八年的老教师,我见证着祖国3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应当说我完全是看着改革的浪潮里成长的,沐浴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我深知改革开放的艰辛,我深知祖国的不易。

1997年,这一年国家发生了很多大事,我记忆最深的还是香港回归,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了一大步,举国上下,全民欢腾。

至今我还能感受到那种自豪的热烈的欢腾气氛:到处是欢腾的人群,到处是喧腾的锣鼓,到处是五彩缤纷的礼花……那是我一生难忘的景象。

我感受到祖国正在一天天强大,中华民族正在一天天振兴,心中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而这一切,我想如果没有改革开放的实施大概也不会成为现实。

1999年,20世纪最后一年,祖国也迈开了跨进新前年的步伐。

十月一日,伟大的祖国50华诞,世界目光齐聚北京,因为这里正在举行盛大的阅兵。

天安门前,各种兵种一一走过,各式兵器一一亮相。

威武的士兵,整齐的队形,使人感受到人民之师、正义之师的雄壮和威严;先进的武器,繁多的种类,使人感受到祖国的安全与不可侵犯。

时隔不久,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祖国统一大业又进一步,中国完全统一指日可待。

2001年,记忆中,刚跨入新千年的祖国喜事连连,先是申奥成功,继而成功入世。

现在入世已七年,奥运会也近在咫尺,回想七年前那一幕,不禁让人感慨万分,与2000年奥运会失之交臂让人遗憾,2008奥运让我们扬眉吐气,最让我感到幸运及幸福的是,那天是我55岁生日。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衣食住行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衣食住行的变化

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道路上最重要的突破点之一,它突破了发展道路上的瓶颈,从而打开了新的界面,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为这块有着5000年文明的神奇土地注入了更新更强的生命元素,使其活力倍增,从而使中国在各方面得到了质的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生活现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尤其表现在物质方面。

此次调查,我们以北京三间房地区的部分居民为调查样本,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调查得出三间房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的生活变化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改革开放,服装业,小康,居住条件,交通工具本次调查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方式,小组的六个成员利用小学期的在校时间讨论设计出问卷的内容,并走访了北京三间房地区,一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为94份。

利用所学的统计学知识以及spss 统计软件将94份问卷的答案作以描述统计,得出了相关统计结果。

这些统计结果着实为我们的调查报告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和有力保证。

通过落实调查的各项环节,我们从中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与此同时,对于改革开放这一创举的理解更加深入,受益匪浅。

一、中国激荡30年:从“衣”看生活变化80年代初期及目前老百姓买衣服场所对比020406080年代初期目前目前老百姓购买衣服场所自己做集市小服装店大商场80年代初期老百姓购买衣服场所自己做集市小服装店大商场显然,改革开放以后,渐渐没有了布票,做衣服已经不是很普遍,更多人是去小服装店或者大商场买衣服穿,集市的数量也有所下降。

在服装的样式与质地方面,上世纪70年代,全国大量进口化纤设备,引发了国人在“穿衣”上的革命,挺阔不皱、结实耐用的“的确良”代替了统一的“灰色装”、老样式,人们的穿着从这个时候开始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当时买布料要凭布票,一张小小的布票,悄然影响着人们实用主义的审美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人们的穿衣习惯。

跟棉布相比,“的确良”布挺阔不皱、结实耐用,因此即使价格不菲,也挡不住人们对它的追捧。

改革开放三十年心得体会:改革开放30年的记忆和感受

改革开放三十年心得体会:改革开放30年的记忆和感受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至今年正好是30年,在这30年轰轰烈烈的时代变迁中,我们国家走出了十年动乱的阴影,从一片百废待兴逐步发展成一个初具现代化的小康社会,作为70年代中后期生人,我有幸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和我们的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一起走过,一起经历,完成了思想的启蒙、身心的成长、学业的进步和事业的发展,毫无疑问,我是这个时代的受益者,虽然有些改革曾经让我和我的同龄人不得不面临艰难的抉择,但我仍认为这30年是目前为止中国最好的的一个时代。

我这样说,无意去歌功颂德,我想每一个人都会有亲身体验和深切的感受。

由于父母在异地工作,我孩提时代一直在外公身边,外公在文革期间被打成“地主兼工商资本家”,全家被下放到抚州老家的农村接受劳动改造,几个姨舅也相继在农村插队,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外公一家在当地很是被人瞧不起,全家人小心谨慎的夹着尾巴做人,外公给我的印象就是整天闷闷不乐。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开始全面纠正文革错误,外公摘掉了“地主兼工商资本家”的帽子,恢复了工作,补发了工资,全家人也从农村迁回城里,外公正式退休,二舅顶职(接替外公的工作)进了商业局上班,三舅光荣参军,小姨进了纺织厂当工人,真可谓喜事连连,外公一家人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生活压抑多年的外公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也跟着外公进城,在街道幼儿园开始接受学前教育,父母也经常过来看我,那时候听得最多的是从他们嘴里蹦出的一些诸如“落实政策”、“平反”、“回城”、“补发工资”、“顶职”、“招工”等之类的话题,年幼无知的我对于当时这些所谓的“国家大事”没有太多的概念,对此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也没有太多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唯一和当时改革开放沾点边的话题是我的大舅在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二年考上了大学,并在毕业后分配在省城中学教书,这件事很长时间是当时全家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大舅也被我们后辈视为努力进取的榜样。

激荡30年,海淀创业园的创新脚步

激荡30年,海淀创业园的创新脚步

激荡30年,海淀创业园的创新脚步作者:张越来源:《中关村》2020年第03期“1988年可以被看成是这样一个年份:在此之前,中国民间公司的出现和发展是无意识的,它们更多的是为了让自己免于饥饿,而在此之后,对资产的追求成了新的主题。

”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中将1988年称为“资本的苏醒”之年,他还写道:“产权意识的苏醒,意味着从计划体制中成长起来的第一代中国企业家开始了资本人格上的独立,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这一年的前5个月,北京新增公司700家,上海猛增3000家,由中央国家机关系统开办的各类公司达2万家……当时民间流行这样一句话:“十亿人民九亿倒,还有一亿在寻找。

”但北京却是个特殊的存在,尤其在中关村,一场由科技引领的蜕变正在发生——就在这一年的5月,经国务院批复,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摇身一变,成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即中关村科技园区前身。

这是中国民营企业蓬勃起步的最初几年,也是中国自主创新的崭新开始。

创新创业,从这段时期开始逐渐成为中关村、北京乃至全国的主流。

短短一年后,第一批服务于创新企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先后成立,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中国创业孵化事业的先行者,创建伊始,海淀创业园就肩负起“探索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孵化器”的历史使命,与中关村共同成长,为中国创新创业服务,成为中国过去30年中科技创新的重要见证者和参与者。

在过去30年中,有一个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年份,那就是1997年。

这一年,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却是丁磊、王志东和张朝阳这三个年轻人,把中国带入了“互联网元年”。

可以说,1997年是一个科技狂潮的起点。

由此开始,以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广阔的市场、灵活的政策制度、日趋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雨林渐渐成为中国的新标签,这就吸引了越来越多海归人才选择归国发展。

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归国潮中,中国高新技术的策源地中关村成了海归人才扎根的理想沃土。

北京市海淀区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北京市海淀区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北京市海淀区开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情况介绍一、基本情况海淀区是北京市重要的城市功能拓展区,面积4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300万,区域资源优势明显。

近年来,海淀区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生产总值已突破千亿元,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11万家,其中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589家、编制31565名,教科文卫体系统(243 家、21554 名)分别占41.26%和68.3 %。

自2002年下半年以来,海淀区一直在不断探索如何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003年3月,北京市领导同志提出在海淀区进行改革试点后,海淀区从调整机构、理顺职能出发,探索建立管理、执法、监督三者相互协调的行政管理体系。

此后因防非典等原因,工作暂时搁置。

2004年3月,北京市编委下发了在海淀区进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

海淀区一方面不断推进政府行政方式改革,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实现了网上协同办公、行政许可审批等。

另一方面努力探寻深化改革的切入点。

经过多次研讨,并针对海淀区经济较发达、各类社会事业资源较丰富,以及群众对公共产品需求日益多层次、多元化的情况,将改革切入点定位在政府四个方面职能中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于2004年10月确立了“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改革思路。

按此思路,剥离政府部门“办事业”职能,对其所属事业单位进行分类,公益类的集中划归一个专门机构管理,统一整合资源,提供公共产品,从而强化政府部门社会管理职能,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总体水平,确保公共服务的质量。

2005年7月18日,海淀区启动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成立了公共服务委员会,并将区卫生局、文化委列为第一批试点单位。

截至8月24日,卫生局、文化委所属 29 家承担公共服务职责的事业单位整建制划入了公共委管理,4 家承担社会管理职责的继续留在政府部门并拟依照公务员管理,2 家承担经营服务职责的转制为企业,1 家职能弱化的撤销建制并妥善安置了人员。

改革后,卫生局行政编制由57名调整为37名,内设科室由12个调整为6个;文化委行政编制由24名调整为21名,内设科室由6个调整为4个。

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教育的变化
李佳玲 外语学院 英语教育 2012014299
改革开放前
• 1949年前,中国各所大学招生考 试的时间由学校决定,并不是同 时将举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 实力和时间安排去不同的大学进 行多次高考。
1966年
•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高考就都取消 了,但大部分大学还有招生,进入大学读 书的称为工农兵学员,1966年以后,由于 大部分的大学停止招生,所有干部子弟也 都去做了工、农、兵,因此也都具备了工 农兵大学生的资格。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注重与经济科 技体制改革相协调 20世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年代初到党的十六大,教育体制改 革在各个领域全面推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教育体制改革重在强化政 府促进教育公平责任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现代教育发展
多媒体教学设备
良好的学习环境
现代教育发展
1971年
• 1971年高等学校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 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招生
• 进入七十年代,取消了全国统一高考,直 接从工人、农民、解放军获生产建设兵团 中,选拔优秀青年直接进入大学学习。 • 七零年以后,走后门兴起,选拔工作受到 严重干扰。 • 本科学制从四年缩短到两三年。
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了中 国教育的春风
树立教育兴国的理念:“教育是民族 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 的重要基础”
高考制度的恢复
1977,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 的中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 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 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 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 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成就是举世瞩目的。

东方古国正在崛起,中国正在一步一步的走向富强。

当下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巨型工程;青藏铁路,世界屋脊铺铁桥。

中华民族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壮举。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三十年。

我们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调控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

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

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

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

具体而言:一、是香港,澳门的回归。

香港,澳门的回归,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伟大业绩,也是上个世纪末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历史事件。

从回归祖国那一刻起,香港,澳门就进入了新的时代、开启了新的航程。

回归十几年来的一切充分证明,“一国两制”是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也是香港和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推进“一国两制”事业,符合香港,澳门同胞利益和愿望,也符合国家和民族根本利益。

在“一国两制”伟大实践中,香港,澳门这两颗璀璨的明珠将在祖国的南疆放射出更加绚丽的色彩,也为祖国的最终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二、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统计表明,1978 年至2006 年的28 年间,中国的GDP 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

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 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

北京市档案局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

北京市档案局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

北京市档案局召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作者:叶子来源:《北京档案》2008年第11期本刊讯为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全市档案事业的发展历程,总结档案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成功的经验,11月7日,北京市档案局召开全市档案系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

受国家档案局领导委托经科司司长李晓明,市档案局局长陈乐人到会并讲话,姜之茂副局长主持会议。

马素萍副局长作了题为《改革开放30年北京市档案事业取得全面发展》的工作报告。

报告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档案事业紧跟国家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实现由封闭、半封闭性工作向为社会各界服务的开放性事业的转变,各项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的情况。

从档案行政管理、档案资源建设、档案管理水平、档案部门服务能力和档案干部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全面总结,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和客观的分析,阐述了改革开放30年北京市档案事业取得的成绩。

她说,我们从改革开放30年北京市档案事业所取得成就中得到六点启示:坚持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法制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有力保障;全心全意为首都发展建设服务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深化改革开放、锐意创新进取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夯实档案基础业务工作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坚强支撑。

李晓明在讲话中充分肯定北京市档案局(馆)30年来在坚持依法治档、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抓住机遇创新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首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档案部门应有的贡献。

她介绍说,回顾30年来我国档案事业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集中体现在七个方面:档案法制建设不断完善、档案资源建设持续加强、档案利用服务成效显著、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稳步提高、档案科学教育工作扎实推进、档案宣传出版工作快速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开创新局面。

她指出,坚持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一系列战略指导思想,是我国档案事业取得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作为档案工作的生命线,是我国档案事业取得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原因;保持档案工作者锐意创新、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是我国档案事业取得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对比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对比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对比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对比如今的世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各个国家都在发展着经济。

而我们国家一跃成为世界GDP排名第二的国家,中国的逐渐富强已经被世界人民所看见,当然有着如此的成就与我们的改革开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已有68个年头。

我们经历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文化大革命’的10年”、“在徘徊中前进的2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34年”。

可以说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

前30年,新中国在经历长期战乱、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建设,期间,先是经历了三年的战后经济恢复时期,然后是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完成之后,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随后又遭受前苏联逼债和三年自然灾害,特别是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前30年建设遭受重大挫折。

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对于国际形势的判断出现失误。

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问题,就贬低甚至否定前30年所取得的重大成绩。

既要反思这一时期的失误,更要充分肯定这一时期的历史功绩。

第一,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致力于国家全面建设,追求经济发展富强;第二,我党领导各族人民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还是在上层建筑方面,中国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第三,我们在新中国成立时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等,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逐步建立起了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议,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一个新的标志点,因为,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中关村三十而立

中关村三十而立

中关村三十而立作者:冯婷婷来源:《中关村》2010年第11期三十年来,中关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呈现了万马奔腾、群星璀灿的局面。

如今的从业人员已形成近百万大军,星火燎原势不可挡,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之一。

辉煌三十年刚刚过去的10月23日,是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三十周年,也是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创始三十周年的日子。

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

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我国改革开放的双重推动和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的感召下,1980年10月23日,中科院陈春先、纪世瀛、崔文栋等中关村一批科研人员大胆探索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创办了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

柳传志、王洪德、陈庆振、段永基等科技人员揭竿而起,投身创业商海,开创了“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技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了一大批“两不四自原则”为核心的民营企业群体,开启了科技体制改革、民营经济的历史先河,很快形成了享誉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并发展成为今天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在海淀区人民政府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支持下, 2010年10月12日,在北京中关村友谊宾馆贵宾楼二楼多功能厅,由中关村杂志社、民进北京市委企业界会员联谊会、科学时报社、北京科技报社等民间机构联合举办了“庆祝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三十周年暨中关村发展战略研讨会”。

时值国务院批复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市批准海淀园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之际,举办创业三十周年庆祝活动,回顾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总结经验教训、发扬革命传统、激发改革斗志、分析经济形势,研讨中关村发展战略,对振兴中华民族具有特殊意义。

社会各界150多人包括张家林、秦升益、何鲁敏、郑福双等数十位企业家欢聚一堂,共商大计。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原全国政协孙孚凌副主席、宋健副主席,团中央书记陆昊,中科院党组书记方新,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长牛有成,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纷纷发来贺电、贺信、贺词对大会表示祝贺。

海淀区编办改革开放30年回顾

海淀区编办改革开放30年回顾

海淀区编办改革开放30年回顾海淀区编办改革开放30年回顾海淀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区编办”)自1992年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机构编制管理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不断有新突破,为海淀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区编办组建以来,经历了三次政府机构改革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1996年、2002年蝉联“全国机构编制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2005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过程中组建成立的“海淀区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被海淀区委区政府评为“海淀创新品牌”;2007年,1人被评为全国机构编制系统先进工作者。

机构编制管理是配臵党的执政资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国家政权的基础性工作。

用体制改革与建设带动机构编制的日常管理,使机构设臵、职能配臵、编制配备,服从、服务于体制改革与建设,这既是机构编制工作重点任务的战略调整,也是机构编制工作方式的重要转变。

因此,历次机构改革的历史沿革构成了编办工作发展的主线。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区编办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不断坚持把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作为工作的重心,用体制建设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带动机构编制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了1995年、2001年、2004年三次机构改革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等重大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1995年机构改革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任务,尽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

1993年7月,中央下发?关于印发?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和?关于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统一部署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改革工作。

在这种大的趋势和背景下,市委、市政府也对海淀的改革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1994年8月15日,?北京市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在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淀区编办改革开放30年回顾海淀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区编办”)自1992年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机构编制管理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在机构编制管理工作中不断有新突破,为海淀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区编办组建以来,经历了三次政府机构改革和“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1996年、2002年蝉联“全国机构编制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2005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过程中组建成立的“海淀区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被海淀区委区政府评为“海淀创新品牌”;2007年,1人被评为全国机构编制系统先进工作者。

机构编制管理是配置党的执政资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国家政权的基础性工作。

用体制改革与建设带动机构编制的日常管理,使机构设置、职能配置、编制配备,服从、服务于体制改革与建设,这既是机构编制工作重点任务的战略调整,也是机构编制工作方式的重要转变。

因此,历次机构改革的历史沿革构成了编办工作发展的主线。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区编办在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不断坚持把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作为工作的重心,用体制建设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带动机构编制管理水平的提高,确保了1995年、2001年、2004年三次机构改革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等重大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1995年机构改革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任务,尽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

1993年7月,中央下发《关于印发〈关于党政机构改革的方案〉和〈关于党政机构改革方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统一部署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改革工作。

在这种大的趋势和背景下,市委、市政府也对海淀的改革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1994年8月15日,《北京市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在市委常委会讨论通过。

10月12日,北京市召开机构改革动员大会,市领导明确要求全市机构改革要在1995年底基本完成。

10月20日,市委、市政府确定海淀区为全市机构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并与市级机关同步完成改革任务。

为积极应对改革形势,海淀区委、区政府迅速成立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并于1994年11月,根据市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对区、县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的具体要求,制订了《海淀区党政机构改革方案》,《方案》经过十余次反复讨论修改,于12月由市委、市政府批准执行。

1995年进行的机构改革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进行的,它的核心任务是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按照政企职责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改革的重点是转变政府职能。

海淀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的改革指导精神,科学谋划、积极推进。

回顾这次机构改革的历程,大体经过调查研究、制订方案、实施方案、总结经验四个阶段。

通过实施改革,初步解决了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转变了政府职能,尽可能做到政企、政事职责分开,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强化了21项政府宏观管理和执法职能,弱化了多项专业经济管理、具体审批业务和对企事业单位下达具体考核指标等职能,下放和转移了包揽企业、事业单位的职能。

从人员编制上,基本解决了政事混编的问题。

改革后,除工商局、物价局保留部分事业编制外,其他原有事业编制的19个单位,行政编制一步到位,不再使用事业编制,一定程度上为实行公务员制度扫清了障碍。

二是解决了区机关各部门之间,区与街道之间,区与乡之间存在的比较严重的职责不清、关系不顺、职能交叉等问题。

改革后,共理顺部门交叉职能17项。

三是精兵简政、人员分流基本到位。

按照市委、市政府批复我区的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原有区级党政机构数由65个减少到50个,其中区委工作机构8个,区政府部门42个,精简23﹪;区级党政群各部门的内设科室由360个减少到287个,精简20﹪;14个街道党政机构由332个减少到250个,精简25﹪;8个乡的党政机构由196个减少到85个,精简57﹪。

机构改革后,全区党政机关由以前的4917人,经市里定编为3974人,精简19.2﹪。

四是结合三定方案的落实,各单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研究改进工作措施,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次机构改革与以往的改革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既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强化行政管理权利,又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要求,实行政企分开,下放权力,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转变职能。

例如:在这次改革中,区教委将招生、考试、学制试验、教材、教育管理研究等5项职能下放到下属事业单位,将校办企业管理职能下放到校办产业公司;区审计局弱化了对企业直接审计职能,企业的日常审计改由审计所负责;环保局把技术评估、科技成果推广职能转移到事业单位。

与此同时,区纪委则强化了对全区经济运行状态的预测、分析和对策研究,建立以资金为中心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了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宏观管理职能。

区劳动局强化了贯彻执行劳动法的监督职能和社会保障管理职能。

区教委强化了“经、科、教”结合,“职、成、普”三统筹的综合管理职能。

农机、畜牧、物资三个局成建制转为企业,园林局、行政处、党史研究室成建制转为或并入事业单位。

房地局成建制转为行政,与土地局合并,突破了30年来房地局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三位一体的模式,把事业、企业该做的事分离出去,归还给企、事业单位。

在街道和乡镇方面,街乡党委抓住当时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企业上规模、上水平的契机,将机关部分专业经济管理科室转为实体公司。

以东升乡为例,先后成立了3个集团性公司,在机构精简过程中,3家公司共分流干部40余人。

1995年9月,海淀区完成了党政机构改革任务。

市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海淀的机构改革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海淀区的机构改革抓得是认真的,工作是扎实的,进展是顺利的,发展是健康的,效果是明显的,经验是丰富的,对北京市机构改革是有贡献的,如果把机构改革工作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海淀就是优秀的。

”二、2001年机构改革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提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以此为标志,我国第四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拉开了序幕。

同年3月,按照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有关决定,各部门开始实行“三定”(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

在这一政治和社会背景下,区编办紧紧围绕政府机构改革这一主题,未改先堵,未改先流。

一方面关闭入口,冻结行政机构及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的编制,只减不增,只出不进,只退不补;另一方面敞开出口,鼓励机关工作人员到企事业就职,积极做好新一轮改革的前控工作。

在地方机构改革尚未开始前,海淀就先行启动了小范围的局部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政企分开。

1999年3月初,区编办与街工办共同拟定了《海淀区街道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机构调整方案》,该《方案》提出了调整街道辖区面积、增设5个街道办事处、组建新居委会以及政企分开后人员编制的安排等意见,并按照此方案规定的原则对14个街道的内设机构、编制调整方案进行了审批。

3月8日,海淀区街道企业移交动员大会在皇苑大酒店召开。

会议传达了海淀区政府《关于海淀区街道企业移交工作实施方案》的文件,区委、区政府对街道企业移交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

会议确定在1999年底前,海淀区所有街道全部完成企业脱钩工作。

4月,海淀区14个街道的426家企业和28个市场全部移交区城镇集体经济办公室管理,区街道企业移交工作顺利完成。

同年6月,工商局海淀分局与所经营单位彻底脱钩,北太平庄农贸市场、中关村科贸市场的资产和工作人员整体移交区政府。

年底前,海淀区供销社也全面完成企业改革转制工作,截至99年底,海淀区共有196个企业实现改革转制,建立股份合作制企业29个(涉及原经营网点99个),出售转让小型网点60个,实行长期租赁的网点42个,2127人(包括离、退休人员)的劳动关系转到社会劳动管理部门。

先期进行的这些局部改革都是按照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关于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的精神和要求进行的,对即将到来的海淀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起到了催化和推进的作用。

2001年10月底至11月中旬,海淀区召开机构改革及“三定”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上级精神,宣布海淀区机构改革方案和相关配套政策并对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

12月,区编办按照既定工作步骤审核各单位“三定”方案并报送区编委会审批。

这次改革的总体要求是:根据中央指示精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优化“两个结构”。

一是优化组织结构,改变长期形成的按“部门管理”设立机构的格局,重点撤销专业经济部门,加强综合经济部门,健全执法监督部门,完善社会管理部门,合并业务相同或相近,职能单一的部门。

二是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完善公务员管理制度,搞好定编定员和人员分流工作,调整和改善干部的分布结构、职级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加强机关建设,改进工作方式,转变工作作风,通过改革,海淀区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与1995年相比,此次改革在操作层面难度更大,首先是编制精简比例高:北京市对编制精简比例的要求是20﹪且必须严格执行。

机构改革前我区新成立了5个街道办事处和北京市药品监督局海淀分局,市里没有增加相应的行政编制,导致我区编制精简工作难度加大。

尽管如此,区编办严格按照中央和北京市的要求,从加大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上下级权责关系、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等方面入手,深入挖掘潜力,分别编制了《精简比例测算表》、《编制精简情况分析表》和《机构改革人员精简压力简析》等分析材料,通过科学分析、决策,克服了编制“缺口”的压力,圆满完成了机构编制的精简任务。

其次是职能转变的任务重。

这次机构改革不仅要实现政企、政事、政社分开,而且要改革政府审批制度,减少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建立审批责任追究制度和审批检查监督制度;不仅要理顺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关系,而且要理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合理划分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

面对如此艰巨的形式,区编办把减编和减事有机结合起来,以转变职能保证精简编制,以精简编制促进职能转变。

一方面是大力推进政企政事分开。

改革后,各乡镇农工商总公司全部转为企业,其行政管理职能交由乡镇政府承担;园林、环卫、广播电视等管理部门的职能重新进行了整合,行政职能并入相关政府部门;成立区环卫服务中心、区市政园林服务中心、区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三个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的事务性、服务性、技术性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