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专题复习
第一专题诗歌形象的把握和鉴赏
一、复习目标:
1、要学会知人论世。

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的特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

2、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形象和意象。

3、掌握出题的角度。

如:人物形象的特点,形象蕴含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
景物的特点和塑造的方法或角度(近远、动静、色彩、各感官、大小等),景物的层次和作用,意象的含义和深层含义,意象组合而表现出来的意境
二、复习提示:
1、鉴赏人物形象要分析刻画形象的手法,注意分析形象的相关描写,分析形象所处的环境;鉴赏景物要分析具体景物的含义,注意景物的特点和作用;注意意象的特定含义、隐性含义、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注意不同意象表现出不同的意境。

2、了解一些题目的常规问法及答题模式
三、考点分析:
“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包括分析古诗中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鉴赏古诗形象就是要准确分析诗中景物和人物的特征及其蕴含的情感。

景物形象包括意象和意境,意象是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客观物象,即含有某种思想感情的形象。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思与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是诗人在作品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描绘的图景。

人物形象包括作者形象(即诗中抒情主人公形象)及其在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登高》中杜甫的形象和白居易《卖炭翁》中卖炭翁的形象。

高考鉴赏古诗形象试题主要有分析意象试题和分析意境试题两类。

分析意象试题主要分为两种设题方式:(1)要求分析意象特征,(2)要求分析意象的寓意或情感。

分析意境试题主要有三种设题方式:(1)要求分析意境中的“境”,就是分析意境中景的因素,题干中常含有“画面”“情景”“图象”“景象”等要求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要求语,(2)分析意境中的“意”就是要求分析意境中蕴含的情感或寓意,(3)分别分析意境中的“境”和“意”就是既要分析意境中“情”的因素,题干中常同时含有“画面”和“感情”两个词语,或“景与情”等要求语。

分析意境试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在分析意象试题、分析意境试题、分析手法试题、分析炼字试题和分析情感试题五类高考古诗鉴赏试题中居第三位,仅次于分析情感和分析手法试题。

2004——20XX年连续六年高考全国卷都有分析意境试题,因此复习训练时应重点培养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古诗形象的能力。

20XX 年高考分析意象试题和分析意境试题依然会占一定比例。

四、典题精练
1 、人物形象
考点精析
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
1.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2.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就是一个年老色衰、委身商贾、寂寞孤独的艺伎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真题感知
(2011·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

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3分)
【解题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归纳,解答这类题要有整体意识,先仔细审读题目、诗句,然后结合注释,尽可能多地了解与人物有关的知识,做到知人论世,不出现偏差。

最后结合所学知识,抓住关键句子或词语分析。

如本题,从“客子光阴诗卷里”可知诗人每日吟诗度日,是“情趣高雅”之人;从标题及“西庵禅伯还多病”“忽忆轻舟寻二子”中可知诗人挂念着自己的朋友,从中看出他珍视友情;从“纶巾鹤氅试春风”一句可看出诗人装束高雅,是一个风流飘逸之人。

【想一想】解答该题应该遵循哪些步骤呢?
【解题指南】
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常遵循的步骤:
第一步:审题,明确鉴赏对象和要求。

例如本题鉴赏的对象是
诗人自己;鉴赏要求为简要概括,这就说明不需要结合相关内容进
行详细分析和论述。

第二步:读文,根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

要概括诗人的形象,需要根据诗人的事迹和情感态度来推测诗人的心理,继而概括出诗人的性格特点。

比如,诗句中的“睡起”见“苕溪”,“诗卷”中度“光阴”,能看出诗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情趣。

而自己怀念的朋友是西庵“多病”的禅伯和北栅“固穷”的儒先,结合注释可以看出此二人特点,进而推断出诗人的性格特点。

第三步:整合,将信息进行分类,然后合并和概括。

提炼出
核心信息,最后缀词成句,连句成章。

【阅卷手札】
阅卷人点评:审题不细心,没有抓住“简要概括”的要求,叙述性文字过多,答之过详。

没有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仅凭诗句表面的词语整合答案,导致失误丢分。

做此类题目要明白“形象”主要是人的性格特点,不是相貌衣着。

记住:明确题干要求,点出实质是答题得分的关键。

请你组织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分答案: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方法归纳
一、人物形象的鉴赏技巧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了解诗人的有关资料是鉴赏诗歌形象的前提。

诗人的有关资料主要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诗歌具体的创作背景等。

托物言志的诗更需关注诗人的生平经历。

如赏析陶渊明的诗歌,就必须了解他的一生,抓住“隐者”、喜爱菊花、向往自然、厌倦官场生活关键点。

2.聚焦关键词语,分析人物特点
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运用一些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细节描写等。

所以鉴赏形象时要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概括人物的特点。

而抓住描绘人物言行情态的关键词语,揣摩诗人心理,概括形象特点更是一条捷径。

如赏析《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抓住“诗卷”“纶巾鹤氅”等对人物的描写,就能概括出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再如鉴赏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第三句的“问”含蓄而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应试前向主考官打听情况时忐忑不安的心理。

3.区分人物形象,挖掘典型意义
要区分诗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

如《怀天经、智老,因访之》中的人物形象就是诗人自己。

还要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典型意义。

二、人物形象的鉴赏思路
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形象(意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然后以此为“论点”,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论证。

【答题步骤】
找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
析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联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
明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2、景物形象
考点精析
古代诗歌讲究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古代诗歌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命题者关注的热点之一。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它们往往承载着作者的主观感情。

如:
【特别提醒】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景物,因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所以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

因此在鉴赏景物形象时,常常要联系诗人的形象。

真题感知
(2010·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后面的题。

雨雪曲
江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3分)
【解题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歌中景物形象的分析归纳,
解答这类题要重点分析写景的句子,特别是那些体现景物特征的关键词,关键词的冷暖色很重要,显示的景物特点也很重要。

本诗的前四句是对边塞环境的描写,不仅交代了从军的地理位置,还通过“雨雪”“狐迹”“马蹄”这些意象展示边塞环境的荒凉苦寒的特点。

【阅卷手札】
阅卷人点评:没有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导致审题不清,出现方向性失误,不能按要求组织答案,造成大的失分。

另外,整合答案后缺少验证的环节,使内容要点有遗漏。

审题是关键。

临场考试,应该冷静沉着去审读题目的要求。

满分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

【我来阅卷和点评】
参考答案:我的分析:①答案概括不全,因忽视“绕阵看狐迹”和“天寒旗彩坏”等重要信息,漏掉“荒凉苦寒”这个主要特点,失1分。

②答案中的“烘托了悲凉的气氛”属于描写这种环境的作用,题干中没有要求回答作用,赘余,失1分。

该答案得1分。

我的点评:审题要细心,按要求答题,不能漏答,但是也不能多答。

考生在做题时,不要一味按答题模式回答,要根据题目要求,灵活机动,该简略则简略,该详细则详细。

方法归纳
1.缘景明情,探知诗人的感情
古代许多写景诗具有“诗中有画”的特点。

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

一般而言,色调明丽、画面鲜活,诗人的情感就高昂乐观;色调阴暗、画面凄凉,诗人的情感就低沉伤感。

如赏析20XX年新课标全国卷的考查材料《雨雪曲》只要抓住“寒”“暗”等词语,就能品味出诗中的凄凉。

2.分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
意境是诗词艺术美的集中表现,它是诗人强烈的主观思想感情与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相契合,是诗词创造出来的一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是探知诗人感情的重要途径。

在意境的创设上,有不同的风格,同时蕴涵着不同的情感,现举几例予以说明:
3.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意
古代诗词常是感情深沉,含蓄不露,富有哲理,在表面意义之下,还可以挖掘到其深层含意,这正是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从字面看是写一段行程,水流急,船行快,实质是写心情的轻松和愉悦。

【答题步骤】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进行二次创造。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概括氛围特点时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

概括时只需要关注一下修饰词,如数词、量词、颜色词,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分析作者思想感情时要结合具体内容解答,切忌仅套用术语,游离诗歌内容之外。

如组织答案时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一般可用的术语有: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闲适之情等。

3、事物形象
考点精析
1.内涵
有些诗歌在描写形象时,将事物人格化,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又称物象。

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如明朝诗人于谦借石灰这一常见的物品,表达了自己清白刚正、不畏邪恶、不怕牺牲的高尚节操。

2.目的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真题感知
(2010·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ɡ):悲伤。

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解题点拨】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歌中事物形象的分析归纳,解答这类题要有整体意识,先仔细审读题目,然后重点分析所写事物的象征意义。

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和龙一样为汉族的民族图腾。

羽毛一般被描述为赤红色,凤凰和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其总称为凤凰。

凤凰齐飞,是吉祥和谐的象征,是一种代表幸福的灵物。

但是阮籍在这首诗中所写的凤凰羽毛已为秋风所伤,无法飞翔。

联系到阮籍的生平,可以知道阮籍一生志向远大,并且才能出众,可是因为他品行高洁,不随波逐流,所以壮志难酬,极度忧愤。

诗人表面写凤凰,实际借凤凰写自己。

【想一想】解答该题应该遵循哪些步骤呢?
【解题指南】
一、解题方法
1.审读题目,由“咏怀”可知本诗是借物咏怀。

2.联想阮籍的生平和凤凰的象征意义。

3.明白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这首诗借凤凰抒情,是间接抒情,是托物言志。

二、答题步骤
第一步,细读全诗,在诗句“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的
字下面做标注。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凤凰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
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的特点。

第三步,整合、优化答案。

三、答案模式
体现了“凤凰××××××的品性”。

【阅卷手札】
阅卷人点评:对诗歌的知识点把握不准确,弄不清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的区别。

审题不细心,没有理解题目的要求,不能按题目要求答题,不很明白诗人将凤凰人格化,把自己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的写法。

请你组织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分答案: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方法归纳
1.熟记特定物象的象征意义
一个民族,由于历史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原因,不但有共同的语言,也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也表现了某一民族对自然或社会某些事物的一定的感受方式。

因此,在阅读古典诗歌时,对于诗中出现的草木花果、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物象,我们要注意理解沉淀其中的特定含意和文化内涵。

这样,才能分析事物的象征意义。

如赏析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中凤凰的形象就要结合凤凰的特定含意和文化内涵。

2.关注色调色彩,辨析物象特征
(1)关注时令色彩。

古典诗词中,不同季节的景物往往带有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早春的事物是欣欣向荣的,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悦,暮春则是感伤、惋惜和留恋,秋冬则是凄清、肃杀和悲凉。

同时,把握作品的基调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

如《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一诗中的“商风”就是秋风,它给人的就是凄清、肃杀和悲凉的感觉。

(2)关注冷暖色调。

古诗中所写物象有冷暖之分。

暖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喜悦和欢快,冷色调物象流露出的作者情感往往是忧郁和愁绪。

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开头三句道出时间、地点、景物。

以凄清景色揭开了离别的序曲:清秋节令的“寒蝉”,衬托着“凄切”悲凉秋景。

人将别、日已晚、雨乍停、蝉声切。

惜别的长亭,凄凉的深秋。

壮士分别尚且悲伤,更何况对一别可能成永诀的恋人呢?“都门”三句,写离别时的心情。

设宴帐中,本欲多“留恋”片刻,怎奈“兰舟催发”,这样的饯别酒,饮起来怎能不“无绪”?欲留不得,欲饮无绪,矛盾至极。

3.解读表现手法,把握事物形象
诗歌的传情达意,往往还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借代、双关、衬托等修辞手法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

了解诗歌这方面的特色,有助于对事物形象的把握。

如刘羽的《白鹭图》:“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诗人运用拟人等手法塑造了一个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

4.明确解题关键点,把握事物形象特点
鉴赏物象需要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如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鉴赏时需从以下关键点入手:
【答题步骤】
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
第三步,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

附口诀:
细读全诗莫慌张,审题揣摩绘形象。

冷暖色调须区分,知人论世看简况。

深层含意要挖掘,关键词句不要忘。

整合答案有模式,先总后分说端详。

临考叮嘱
默读提供的诗歌材料,默读三遍后从以下几点入手答题:
1.三看一标:看题目提供了哪些信息,看作者是否熟悉,再看注释提供了哪些有用信息,标出关键词句。

2.审读题目,看是简单概括还是结合诗句分析,一定弄懂题目要求,按要求答题。

3.注意引用原诗的关键词句。

答案要有条理,不要颠三倒四。

对点演练
(一)人物形象
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山坡羊
薛昂夫
大江东去,长安西去,为功名走遍天涯路。

厌舟车,喜琴书,早星星鬓影瓜田[注]暮。

心待足时名便足。

高,高处苦;低,低处苦。

【注】瓜田:邵平(秦时封东陵侯),汉初种瓜于长安东门。

请简要分析这首曲中的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直接考查学生对古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把握。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是:抓住古诗中的关键词句,结合诗句简析形象的意义。

答案:一个身游宦海、倦于仕途,转而心系田园、难舍书琴且满心苦楚难言的封建官吏的形象
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莲曲
(唐)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舟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采莲词
(唐)张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两首诗都写了采莲女,形象有所不同。

请简要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白诗描写的是一位情窦初开(或“多情”)、腼腆羞涩(或“羞涩”,或“腼腆”)的采莲姑娘;张诗描写的是一群互助(或“团结”,或“友爱”)、勇敢的采莲姑娘。

(二)景物形象
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山花子·春恨
陈子龙①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②。

寂寞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③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

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①陈子龙:明末清初爱国名士,史家称誉“生而文章名世,没而忠义传世”。

②五更钟:亡国丧音。

③蝶化彩衣:《罗浮山志》载有葛洪成仙,遗衣化彩蝶的故事,此处形容明皇族贵胄死后的萧瑟悲凉。

词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什么意境?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开篇两句呈现了四种意象:弥漫的晓雾,迷离的杨柳,零落的杏花,凄凉的钟声。

营造了一种残败清冷的氛围,表达了一种凄惶惆怅之情。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①书扇韵
姜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②姜夔(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

浪迹江湖,终生不仕。

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意境。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缥缈、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景物构成可从诗中词语“桥、水、村、岸、浮萍、人、藕花、门”等展开想象概括出“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人家、荷花、庭院”等景物。

描绘的画面可通过以上景物及“人不到”三个字概括出“清幽恬静”的特点。

答案: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

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人家、荷花、庭院等景物。

(三)事物形象
5.阅读下面一首清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鹊踏枝·过人家废园作
龚自珍
漠漠春芜①春不住。

藤刺牵衣,碍却行人路。

偏是无情偏解舞,濛濛扑面皆飞絮②。

绣院深沉谁是主?一朵孤花,墙角明如许。

莫怨无人来折取,花开不合阳春暮③。

【注】①漠漠春芜:茫茫一片春草。

②此句用宋朝晏殊《踏莎行》“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的词意。

③此二句用唐朝杜秋娘《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诗意。

这首词中“孤花”是怎样的一个形象?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孤花”是词人自己的人格写照,在满院荒芜之中,一朵明艳、绚烂、寂寞、充满生机的“孤花”与四周的沉闷芜杂形成强烈的对照。

那正是词人自己的生机、绚烂、寂寞与“阳春暮”时的沉闷芜杂的对比。

这为我们刻画了一个超然世外、高标独立、不合时宜者的形象。

6.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①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咏竹
梁·刘孝先
竹生荒野外,捎云耸百寻。

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

耻染湘妃②泪,羞入上宫③琴。

谁能制长笛,当为吐龙吟。

【注】①篁:竹子。

②湘妃:古代舜的二妃,娥皇和女英。

传说湘妃泪洒竹上,成为斑竹。

③上宫:宫殿名。

请分别说明“竹”这一艺术形象在两诗中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诗中的竹与夜色、明月一起,形成幽深静谧的氛围,烘托诗中抚琴者特立独行、自在放旷的形象,表现诗人醉心美好自然、厌弃纷杂俗世的志趣;刘诗中的竹象征正直清高、安贫乐道、不慕富贵的品格,表现诗人对这种品格的持守或崇尚。

第二专题诗歌语言鉴赏
1、炼字
考点精析
诗歌是高度凝练的艺术,古往今来的诗家都非常重视炼字,往往一句诗一个词甚至一个字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

这样的字(或词、句),我们称之为“诗眼”。

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

它形象地概括了整首词的
“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再如:
真题感知
(201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骤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
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2分)
【解题点拨】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侧重对诗歌炼字艺术的鉴赏。

解答时首先要字不离句。

任何一个汉字都无所谓好坏优劣,可一旦进入具体的语境中,就会显示出不同的效果。

所以,所谓某字用得好,是说该字在某句中作用发挥得好。

其次是联系句子分析。

正因为字不离句,所以,要鉴赏某个字的
妙处,必须联系其所处的相应句子来分析。

正如本题,联系全诗,可知“卷”“吼”两个字都是写雨势的,“卷”“吼”为动词,在诗句中实施者是“雨”,而“卷”侧重表现雨的“迅猛态势”,“吼”则侧重表现雨的“声势之大”。

两个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现雨势的大。

【阅卷手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