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上 简单的周期

合集下载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区级赛课《简单的周期》教案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区级赛课《简单的周期》教案

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区级赛课《简单的周期》教案一. 教材分析《简单的周期》是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周期现象,学会用观察、归纳的方法找出简单的周期规律,并能应用周期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现实材料,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周期现象,如季节变化、钟表计时等,对周期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周期规律的发现和应用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找出简单的周期规律。

2.培养学生用观察、归纳的方法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4.让学生能够应用周期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找出简单的周期规律。

2.难点:让学生能够应用周期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周期现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归纳法: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周期规律。

3.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计时器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如季节变化、钟表计时等,引导学生关注周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具有周期性的图片,如水果、数字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图片中的周期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择一个周期性现象,如日历、天气等,用画笔在白板上绘制出周期规律。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加深对周期规律的理解。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简单周期》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简单周期》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简单周期》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简单周期》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发现一些简单的周期性规律。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周期性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一些简单的周期性规律。

但在数学语言的表达和逻辑推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发现和总结一些简单的周期性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发现和总结周期性规律。

2.用数学语言表达和推理周期性规律。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周期性规律。

2.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周期性规律。

3.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和表达周期性规律。

4.练习法:通过练习,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周期性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具体的实例和问题。

2.教学素材:具体的实例,如图片、卡片等。

3.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周期性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具体的实例,如一天24小时的计时、星期天的安排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实例中是否存在周期性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用“周期”这个词来描述他们观察到的规律。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具体的周期性实例,如一年四季的变换、一天24小时的计时等。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例,并提问他们是否能够发现其中的周期性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些规律。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独立地找出其中的周期性规律,并用数学语言来描述。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周期性规律的理解。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地解决。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课件)(共17张PPT)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课件)(共17张PPT)
在我们中国,过年过节或者搞活动时,一般会用哪些东西来装饰?
猜一猜 ……
……
像这样几个物体一组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现象。 几个一组重复,它的周期就是几。
第二单元 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简单的周期
……
图中有几盏灯笼?第10盏是什么颜色? 第11盏是什么颜色?
……
图中有几盏灯笼?第10盏是什么颜色? 第11盏是什么颜色?
第20面是什么颜色?你怎么知道的?
20÷4=5(组)
每4面一组,每组都按 “红旗、红旗、黄旗、黄 旗”的顺序排列。
你还能知道第45面、第247面彩旗的颜色吗?
45 ÷4=11(组)…… 1(面) 247 ÷4=61(组)…… 3(面)
每45面是第12组的第一 面,是红色;第247面 是......
红色、蓝色、紫色、红色、蓝色、紫色......每3盏一组重复排列
……
按照灯笼的排列规律,第16盏灯笼是什么颜色?
画一画,写一写,算一算
……
按照灯笼的排列规律,第16盏灯笼是什么颜色?
16 ÷3=5(组)…… 1(盏) 每3盏一组是什么颜色?
182 ÷3=60(组)…… 2(盏) 每3盏一组,摆了60组, 余下的2盏,第2盏是蓝 色。
回顾探索和解决周期问题的过程,说说自己的收获。
按周期排列的物体总 是一组一组出现的, 至少观察两组物体才 能发现规律。
用排一排、画一画、 圈一圈的方法能很 快发现规律。
用除法解决周 期现象中的问 题比较方便。
我会设计
生活中的周期
生肖
日出日落
同学们再见!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简单的周期-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简单的周期-苏教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简单的周期-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感知简单周期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及其价值,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认识简单周期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并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

三、教学难点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会应用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教材第85页的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可能会发现:图中同学们正在排队参加广播操比赛,每个同学都拿着不同的花。

教师提出问题:你能找出彩旗和花的排列规律吗?由此导入新课。

2. 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探究彩旗和花的排列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观察彩旗和花的排列,尝试找出规律。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可能会发现:- 彩旗和花的排列是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复出现的。

- 彩旗和花的排列是按照3个一组的规律重复出现的。

(2)全班交流,分享发现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彩旗和花的排列规律。

学生可能会说:- 彩旗和花的排列是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复出现的。

- 每组有3个彩旗和3个花,按照这个规律重复排列。

(3)验证规律教师引导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画一画,验证自己发现的规律是否正确。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发现,进一步理解周期现象。

3. 应用规律教师出示教材第85页的例1问题,引导学生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全班交流,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回顾自己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如何发现规律,如何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5.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教材第86页的“练一练”。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简单的周期教案》教学设

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体会规律的美感,接受美育,陶冶情操。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设置悬念
游戏:猜星期几
二、自主探究,理解规律
1、观察场景、感知有序排列
师:大家仔细看,你觉得它们的排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自由说)
2、自主探究、体会方法多样
(1)出示盆花排列图,探索规律
师:你能用你的方式来表达其中的规律吗?(学生画一画、圈一圈,教师巡视)
(2)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出示9盆花,问:按这样的规律排列下去,如果在后面再放一盆花,应该放什么颜色的花?为什么呢?再摆一盆呢?第19盆花又是什么颜色的呢?
3、优化方法,独立解决问题。

简单的周期-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简单的周期-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简单的周期-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简单周期的概念;2.能够用图形表示简单周期;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周期现象。

二、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2.已经制好的简单周期图形卡片,每个卡片都是由同一组图形排成若干个相同的有规律的序列组成的;3.小学生活实例图片,如河流的流水、白天和黑夜的周期、一天的早中晚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启发1.引入周期概念:老师拿出简单周期图形卡片,先让学生观察卡片上的图形,然后从“有规律的序列”、“相同间隔”和“重复”等方面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想到周期的概念;2.身边周期现象的发现:老师展示实物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呈现周期性的现象,如河流的流水、白天和黑夜的周期、一天的早中晚等。

2. 教学重点1.理解周期重复的概念:老师再次展示简单周期图形卡片,通过课件或黑板板书的形式,讲解周期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思考同一组图形若干个相同的有规律的序列,并且按照相同间隔排列,能够形成一个重复的图形序列,这就是周期性的表现形式;2.理解简单周期之间的联系:老师将几组不同长度的简单周期图形卡片搭配展示,分别让学生观察其周期长度和图形本身的特征,初步领会之间的联系;3.用图形表示周期:老师让学生通过简单周期图形卡片的形式,按照自己的想象和理解,用图形表示周期,让学生能够感觉与体验到周期的概念。

3. 教学扩展1.周期现象的感知:老师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周期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启示性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探索发现;2.周期现象的表达: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将所感知到的周期现象表达出来,加深学生对周期的认知和理解;3.小组活动: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每个小组设计与周期有关的小活动,并在班内分享、展示活动成果。

四、教学评估1.把上课的难点内容用文字和图表的形式表达出来;2.在默写题中写出“简单周期”的定义和“周期”表示的图形。

五、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在引导学生理解同一组图形若干个相同的有规律的序列、在相同间隔排列下能够形成一个重复的图形序列所表达的概念时,采用简单周期图形卡片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体验到。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简单周期 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简单周期 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简单周期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周期现象,能找出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

(2)能够运用周期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认识: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周期现象,感受周期现象的规律性。

2. 简单周期现象的发现: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周期现象,找出其中的规律。

3. 周期现象的应用:运用周期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周期现象,找出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

2. 教学难点:运用周期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周期现象,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期现象,找出规律。

(2)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期现象的规律。

(3)教师总结规律,并进行板书。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共同总结解题方法。

4. 应用拓展(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周期现象解决问题。

(2)学生分享解题思路,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总结周期现象的特点及解题方法。

6.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并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度,积极发言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分享:评价学生课后观察周期现象的积极性及分享的质量。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周期现象,感受周期现象的规律性。

简单的周期(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 苏教版

简单的周期(教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  苏教版

教案:简单的周期(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周期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周期现象。

2. 学会使用除法计算周期,并能够应用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会使用除法计算周期。

教学难点:1. 理解周期现象的多样性和应用。

2. 解决与周期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或练习册。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周期现象,如季节变化、钟表走动等。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周期吗?周期有什么特点?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一些周期现象的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讲解周期的概念:周期是指一个事件或现象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出现的时间间隔。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总结周期的特点:重复性、规律性。

三、讲解周期计算方法(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周期现象,如四季变化、钟表走动等,并提出问题:这些周期现象有什么共同点?2. 引导学生发现周期现象的共同点:每个周期都有相同的时间间隔。

3. 讲解周期的计算方法:使用除法计算周期。

将被除数(总时间)除以除数(时间间隔),得到商(周期数)。

4. 通过示例或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周期计算练习。

四、应用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提供一些与周期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小时内钟表走动的次数、计算一个年份中的季节变化次数等。

2. 引导学生运用周期知识解决这些问题,并进行解答。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周期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

2. 提供一些拓展活动,如观察身边的周期现象、设计周期相关的实验等,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探索。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一些周期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2. 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周期现象,并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和特点,学会使用除法计算周期。

简单的周期(教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简单的周期(教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教案:简单的周期(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能够识别和描述周期现象。

2. 让学生掌握求一个周期的长度和周期的个数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概念和特点。

2. 求一个周期的长度和周期的个数的方法。

3. 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周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周期现象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求解周期长度: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求解周期长度的方法。

4. 求解周期个数: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求解周期个数的方法。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观察和描述身边的周期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周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法:讲解周期现象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求解周期长度和个数的方法。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观察和描述身边的周期现象。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周期现象。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周期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2. 多媒体课件:展示周期现象的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小组合作材料:提供观察和描述周期现象的工具和材料。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周期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周期现象。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简单的周期(10)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简单的周期(10)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单的周期(10)——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掌握周期现象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运用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2. 周期现象的判断方法3. 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周期现象的判断方法。

2. 教学难点: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周期现象,如四季更替、潮汐变化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总结出周期现象的定义: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些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重复出现。

分析周期现象的特点:重复性、规律性。

(2)周期现象的判断方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周期现象的判断方法:观察事物的变化,找出重复出现的规律。

(3)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周期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日历、季节变化等。

3. 实践与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周期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思考、探究。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结合实际生活,设计一道周期现象的问题,并解答。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周期现象的判断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周期现象的重要性。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实践与应用”这一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的关键步骤,也是检验学生对周期现象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简单的周期(1)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简单的周期(1)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单的周期(1)——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的概念,能够识别简单的周期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简单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2. 简单周期现象的识别和判断3. 简单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简单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简单周期现象的识别和判断。

2. 教学难点:简单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如四季更替、潮汐变化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周期现象的特点,总结出周期现象的定义。

(2)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识别和判断简单周期现象。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日历、时钟等。

3. 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组内分享自己发现的周期现象。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找出更多的周期现象。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周期现象的概念。

(2)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并记录下来。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了周期现象的概念和特点,学会了识别和判断简单周期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课后,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1. 简单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2. 简单周期现象的识别和判断3. 简单周期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周期现象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判断简单周期现象。

2. 学生能够将周期现象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发现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单的周期∣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单的周期∣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单的周期∣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知道什么是周期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周期的概念。

2. 周期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3. 周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周期的概念,周期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2. 教学难点:周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春夏秋冬的交替、白天黑夜的轮回等,引导学生发现周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周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周期。

(2)举例说明周期现象,如钟表的时针、分针、秒针的运动,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周期现象。

(3)引导学生发现周期现象的特点,如重复性、规律性等。

3. 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观察到的周期现象。

(2)每组选取一个周期现象,进行分析,并尝试用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各组汇报实践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练习(1)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和辅导。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周期的概念,学会观察和分析周期现象,并能运用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并记录下来。

2. 结合所学知识,尝试用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周期现象,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周期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同时,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周期的概念,学会观察和分析周期现象,并能运用周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简单的周期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简单的周期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单的周期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能够识别和创造周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认识2. 周期现象的识别和创造3. 周期现象的应用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周期现象,能够识别和创造周期。

2. 教学难点:周期现象的识别和创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如四季变化、潮汐现象等,引起学生对周期现象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周期现象(1)引导学生观察一些简单的周期现象,如彩灯的闪烁、音乐盒的旋转等,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现象。

(2)引导学生总结周期现象的特点,如重复性、规律性等。

(3)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周期的概念,如一周有七天,每天有24小时等。

3. 识别和创造周期(1)让学生观察一些图形或数字序列,判断是否存在周期现象,并找出周期。

(2)引导学生创造一些简单的周期,如图形的重复、数字的循环等。

4. 周期现象的应用(1)让学生举例说明周期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日历、时钟等。

(2)引导学生运用周期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一个月的天数、计算一个星期后的日期等。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周期现象,能够识别和创造周期,并能够运用周期现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六、课后作业1. 观察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并记录下来。

2. 创造一个简单的周期,并解释其规律。

3. 解决一些与周期相关的实际问题。

七、板书设计1. 周期现象的认识2. 周期现象的识别和创造3. 周期现象的应用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周期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周期现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周期现象”这一环节。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简单的周期》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简单的周期》说课稿

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简单的周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四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简单的周期》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实践活动,掌握简单的周期现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材中例1和例2以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引入,让学生感受到周期现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此基础上,通过“做一做”、“练一练”等环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周期现象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如天气、季节的变化等。

但学生对周期现象的规律还缺乏深入的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现周期现象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发现简单的周期现象,并能用语言描述其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发现并描述简单的周期现象。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的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周期现象,如春夏秋冬、白天黑夜等,引导学生关注周期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1)观察发现: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例1和例2,引导学生发现周期现象的规律。

(2)操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操作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知周期现象的规律。

(3)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用语言描述周期现象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巩固练习:通过“做一做”、“练一练”等环节,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简单的周期(16)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简单的周期(16)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简单的周期(16)——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掌握周期现象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2. 周期现象的发现和判断3. 周期现象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周期现象的发现和判断。

2. 教学难点:周期现象的应用,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周期现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如四季更替、潮汐现象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探究周期现象(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周期现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周期现象的特点。

(2)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的定义,掌握周期现象的基本概念。

(3)让学生举例说明周期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 周期现象的发现和判断(1)引导学生发现周期现象,让学生观察、分析,找出规律。

(2)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判断周期现象,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4. 周期现象的应用(1)让学生运用周期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周期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5. 总结与拓展(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

五、课后作业1. 判断下列现象是否为周期现象,并说明理由。

2. 运用周期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简单的周期(16)——苏教版2. 板书内容:周期现象的定义、特点、发现和判断、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周期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周期现象。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要注重巩固所学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

《简单的周期》(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简单的周期》(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教案:《简单的周期》-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周期现象,能够识别和描述周期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周期现象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识别和描述周期现象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周期现象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周期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周期现象的图片和实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周期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周期现象,如四季变化、月亮的圆缺等。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周期现象的特点,如重复性、规律性等。

2. 学生通过实例,总结出周期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3. 教师出示一些周期现象的例子,让学生判断是否属于周期现象,并说明理由。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周期现象的问题,让学生解答。

2. 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如观察、分析、归纳等。

四、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周期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日历、天气预报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应用经验。

3. 教师总结周期现象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周期现象的概念和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3.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周期现象,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周期现象,让学生掌握了周期现象的概念和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教师鼓励学生继续观察周期现象,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探究周期现象的特点和巩固周期现象的应用。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

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以下是作者收集整理的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共含20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苏教版简单的周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自主探究计算经过时间的算法,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有关计算。

2、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时间,逐步建立时间观念。

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时间的问题。

教学对策:以口答为主,让学生充分的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借助直观的线段图或钟面帮助理解,相互启发,体会用多种方法灵活计算时间。

教学准备:节目预报表。

教学过程:一、复习24时记时法:出示节目预报:节目预报上午8时50分金色的童年上午9时30分儿童英语…… ……下午2时六一剧场下午4时美术星空下午4时40分七巧板…… ……晚上6时30分大风车晚上7时新闻联播…… ……你能用24时记时法播报节目吗?同桌两人练习。

出示节目预报表。

二、新授:1、这是小红暑假一天生活中的部分时间安排记录表,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出示:6:30 起床7:00——7:30 吃早饭7:30——8:00 做家务8:00——9:00 做作业9:00——11:00 到新华书店购书11:00——11:20 吃中饭11:20——11:40 饭后休息11:40——12:40 午睡12:40——13:00 在家休息片刻13:00——14:30 游泳馆游泳14:30——15:20 看电视2、小红的生活活动有些是从整时开始整时结束,有些是从几时几分开始到几时几分结束,你能将上面的活动时间按这样的情况分分类吗?(引导学生将活动时间分成三类:1)整时——整时2)几时几分——几时几分(几分是一样的)3)几时几分——几时几分(几分是不一样的)3、你能算出小红什么活动所用的时间?你是怎样计算的?同桌或小组讨论。

4、小结交流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
春 秋
夏 冬
日 落
日 出
鼠牛 虎兔龙 蛇
马 羊 猴鸡 狗 猪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 五 星期六 星期日
2.
妈妈每天都为小明准备丰富的早餐: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牛奶 果汁 白粥 牛奶 果汁 白粥 牛奶 果汁 .鸡蛋 面包 馒头 饼干 鸡蛋 面包 馒头 饼干
照这样安排,到10月15日,小明的早餐会是什么呢?
第200个?
······
伙伴学习,交流讨论
1、我用(
)方式表示出盆花的规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盆花的规律是(
)。
3、请你给我的方法提一个优点和一个意见。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盆花的排列规律吗?
像盆花这样,几个一组,按一定的顺序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 期现象。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吗?
4
第10盆呢?第19盆又会是什么颜色呢?
4÷3=1(组)……1(盆) 10÷3=3(组)……1(盆)
19÷3=6(组)……1(盆)
□÷3=○(组)……1(盆)
1. 余数是几,是红旗?余数是几,是黄旗?
第20个?
······
伙伴学习: 1、独立研究:选择一种或多种研究第20个物体是什么颜色? 2、伙伴交流:你是怎样研究的。
1、
按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并说明方法。
(1) (2)
…… ( ) ……
32÷3=10(组) …… 2(个)
…… ( ) ……
32÷4=8(组)
2.
你能用△、○、□ 这三种图形设计一个 按周期规律排列的图形序列,并算出 第200个图形是什么吗?
简单的周期
金陵汇文学校
伙伴学习:
1、伙伴分工:选择一种物体进行研究,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多。 2、独立研究:在图上或空白处用喜欢的方式表示出物体的排列规律。 3、伙伴交流:通过研究,你有哪些发现和收获。 4、友情提示:交流过程中要记得伙伴评价哦!
像这样,几个一组,按一定的顺序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现 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